CN103313361B -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3361B
CN103313361B CN201210070813.9A CN201210070813A CN103313361B CN 103313361 B CN103313361 B CN 103313361B CN 201210070813 A CN201210070813 A CN 201210070813A CN 103313361 B CN103313361 B CN 103313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time
travelling carriage
judge
link st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08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3361A (zh
Inventor
杨晓
刘林南
王小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708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3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3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3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连续传输的方法及基站,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临时块流延迟释放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在空块不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本发明的非连续传输方法和基站,提出了数据业务下行非连续发射机制,分情况进行基站发射功率的开关,在数据业务下行传输过程中信道空闲或无有用数据发送时,控制基站不发射功率,从而可以节省系统资源,降低网络内的整体干扰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数据业务传输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非连续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GSM系统中,语音业务引入了DTX(非连续传输)技术,即,当MS(移动台)处于通话状态但并没有传递话音消息时,MS不发送采样语音帧,只发送一些人为加入的、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舒适噪声”,以减少MS发送的数据量,并降低系统内的干扰。
目前的GSM规范中只规定了语音业务的DTX实现方式,没有提及数据业务的DTX技术。然而,在实际的数据业务传输过程中,即使信道空闲或无有用数据发送,基站仍然发射功率,这样会浪费系统的资源,也不利于降低系统内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数据业务下行传输过程在信道空闲或无有用数据发送时基站仍然发射功率,造成系统资源浪费的缺陷,提出一种非连续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连续传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连续传输方法,包括:
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临时块流延迟释放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在空块不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在空块不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参数设置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每过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非连续传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连续传输方法,包括:
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在空块不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参数设置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每过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连续传输基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连续传输基站,包括:
下发判断模块,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临时块流延迟释放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无线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功率发射模块,用于在空块不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发判断模块,还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功率发射模块,还用于下发判断模块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功率发射模块还包括:
时间均分子模块,用于将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统计记录子模块,用于每过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拟合绘制子模块,用于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曲线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所述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非连续传输基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连续传输基站,包括:
下发判断模块,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无线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功率发射模块,用于在空块不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功率发射模块,还用于下发判断模块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功率发射模块还包括:
时间均分子模块,用于将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统计记录子模块,用于每过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拟合绘制子模块,用于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曲线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本发明的非连续传输方法和基站,提出了数据业务下行非连续发射机制,分情况进行基站发射功率的开关,在数据业务下行传输过程中信道空闲或无有用数据发送时,控制基站不发射功率,从而可以节省系统资源,降低网络内的整体干扰水平。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PDCH/F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PDCH/H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PDCH-pair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信道上有用户接入、基站发射功率的PDCH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信道上无用户接入、基站不发射功率的PDCH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网络侧无有用数据发送时TBF延迟释放时间内基站侧流程示意图;
图7为网络侧无有用数据发送时TBF延迟释放时间内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基站关闭载频功放的起始时刻示意图;
图9为下行TBF建立次数拟合曲线图;
图10为网络底噪拟合曲线图;
图11为图9与图10中的两拟合曲线的合成示意图;
图12为网络侧无有用数据发送时在两个TBF建立之间基站侧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非连续传输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下行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在数据业务下行传输过程中,信道空闲或无有用数据发送时,PDCH(PacketDataChannel,即分组数据信道)信道上无有用信息传送,此时基站可以不发射功率,达到节省系统资源、降低网络干扰的效果。
GSM系统中,PDCH信道用来承载数据业务,包括PDCH/F、PDCH/H、PDCH-pair三类:
PDCH/F:为全速率数据业务信道,1个PDCH信道是由52个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多址)帧构成的复帧,包括12个无线块(1个块由4帧构成)、2个空闲帧及2个用于PTCCH(PacketTimingadvancecontrolchannel,分组定时控制信道)的帧,如图1所示,图1中的X为空闲帧,T为用于PTCCH的帧。
PDCH/H:为半速率数据业务信道,由52个TDMA帧构成的复帧构成两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包括6个无线块(1个无线块由4帧构成)及2个空闲帧,如图2所示。
PDCH-pair:由两个PDCH信道成对构成,该两个信道位于同一载波上,具有相同的参数(时隙号TN除外),每个信道包括24个无线块(1个无线块由两个帧组成)、2个空闲帧及2个用于PTCCH的帧,如图3所示,PDCH1和PDCH2组成PDCH-pair。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一个无线块由2个或4个帧组成。
移动台(MS)的数据业务被承载在以上三种PDCH信道上。一个MS可以同时占用多个PDCH信道,多个MS也可以复用在同一个PDCH信道上,但同一个PDCH信道中的一个无线块只能分配给一个MS。
在数据业务传输过程中需要建立TBF(TemporyBlockFlow,临时块流)连接以支持PD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TBF可被建立在一个或多个分配的PDCH信道上。TBF是临时性的,只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持连接,直到没有无线块传输才会被释放。
下面以PDCH/F信道说明本发明提案,PDCH/H和PDCH-pair信道也同样适用。
(一)PDCH信道空闲
当PDCH信道空闲时,PDCH信道上无用户接入,此时PDCH信道上无TBF传输,此时基站不发射功率,如图4-5所示,在图4中,MS1的数据占用PDCH1的无线块为B0、B1、B2、B8、B9和B10,MS2的数据占用PDCH1的无线块为B3、B4和B5,MS1的数据占用PDCH2的无线块为B4、B6、B7、B9和B10,MS2的数据占用PDCH2的无线块为B1、B2和B8。
如图4所示,MS1和MS2的数据占用两个PDCH传输,PDCH1和PDCH2上都复用了两个用户,此时基站发射功率;而当信道上无用户接入时,如图5所示,基站不发射功率。
(二)无有用数据发送
(1)TBF延迟释放时间内
当网络侧没有下行数据发送给MS时,当前的TBF一般不会立即释放,而是有一定的延迟释放时间。在这段延迟释放时间内,网络侧会继续下发空块(即dummy块)以保持此TBF连接,等待上层发送给此MS的新数据。
网络侧在TBF延迟释放时间内发送的空块分为两类:含USF的空块和不含USF的空块。USF是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用于指示多个MS的上行无线信道的复用,所以MS必须正确解调USF。因此,当TBF延迟释放时间内发送的是含有USF的空块时,基站需要发射功率;而当此时间内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时,基站可以不发射功率,为了同步需要,网络侧需要确保每一个MS每隔360毫秒收到一个可被解调的块,这个无线块既可以是其他MS的数据,也可以是网络侧发送的空块。所以在本状态中,如果在360毫秒中,没有其他MS的无线块可以满足同步需要,则基站需保留一个用于同步的无线块,即如果此时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基站也需要发射功率,如图6-7所示。在图7中,MS1的数据占用PDCH1的无线块为B0、B1、B8、B9和B10,MS2的数据占用PDCH1的无线块为B4和B5,含USF的空块在PDCH1为B2,不含USF的空块在PDCH1为B3、B6、B7和B11;MS1的数据占用PDCH2的无线块为B6、B7、B9和B10,MS2的数据占用PDCH2的无线块为B0、B1和B2,含USF的空块在PDCH2为B8,不含USF的空块在PDCH2为B3、B4、B5和B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空块指的就是现有技术中的dummy块,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判断空块是否含有USF:若无,转步骤102,若有,转步骤104;
步骤102,判断360ms内是否有可被解调的无线块:若有,转步骤103,若无,转步骤104;
步骤103,基站不发射功率,并调整起始不发射功率的时刻;
步骤104,基站发射功率。
由于TBF的延迟释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下次TBF的建立时间,上述不含USF的空块情况下,基站不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参数a控制,参数a的取值可在TBF延迟释放时间的范围内调节,以综合考虑减少下次TBF的建立时间与降低网络底噪水平两个因素,如图8所示。
其中,参数a的取值需根据实际的网络指标进行调节,调节方法如下:
步骤201:设图8中的TBF延迟释放时间为T,设置a的初始值为0;
步骤202:统计一周的网络指标并记录,包括下行TBF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步骤203:设delta=T/5,设置a=a+delta,若a<=T,转步骤202;若a>T,转步骤204;
步骤204:以上述参数a的5个值为横坐标,步骤202中记录的多组下行TBF建立次数、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图。随着参数a的增大,下行TBF建立次数呈现下降趋势,网络底噪呈现增加趋势。在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所对应的参数a的范围[t1,t2]与[t3,t4]的重叠部分[t5,t6]即为参数a的设置范围,如图9-11所示。
(2)在两个TBF建立之间
在两个TBF建立之间,网络侧也会下发空块,此空块同样分为含USF的空块和不含USF的空块。与上述TBF延迟释放时间内的内容相同,基站需要判断空块是否含USF以及是否有可以满足同步需要的无线块,如图12所示:
步骤301,判断空块是否含有USF:若无,转步骤302,若有,转步骤304;
步骤302,判断360ms内是否有可被解调的无线块:若有,转步骤303,若无,转步骤304;
步骤303,基站不发射功率;
步骤304,基站发射功率。
基站必须在BCCH主载波的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上发送突发脉冲,所以本发明适用于非BCCH主载波的数据业务下行传输。
从是否只能用于数据业务的角度,PDCH信道还可分为动态PDCH信道和静态PDCH信道,其中静态PDCH信道只用于数据业务的传输,动态PDCH信道既可以用于数据业务的传输,也可以转化为TCH信道,用于语音业务的传输。本发明适用于非主载波的所有静态PDCH信道和用于数据业务的动态PDCH信道,当动态PDCH信道转化为TCH信道时可以使用现有协议规定的语音业务的非连续传输(DTX)机制。
本发明的非连续传输方法,其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1)基站在PDCH信道上无用户接入时不发射功率;
(2)当TBF延迟释放时间内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且在设定时间内有可被解调的无线块时,基站不发射功率;当TBF延迟释放时间内发送的是含有USF的空块时,基站需要发射功率;
(3)基站不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在TBF延迟释放时间的范围内可调;
(4)当在两个TBF建立之间发送的是含有USF的空块时,基站需要发射功率;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时,基站可以不发功率,但如果在360毫秒中,没有其他MS的无线块可以满足同步需要,则基站需保留一个用于同步的块,即如果此时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基站也需发射功率。
(5)本发明不限于GSM系统,可扩展至其他使用专用信道的系统中的数据业务。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在数据业务下行传输时,基站始终在发射功率,会对系统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网络底噪水平和系统内干扰的降低。而本发明提出了数据业务下行非连续发射机制,分情况进行基站发射功率的开关,在数据业务下行传输过程中信道空闲或无有用数据发送时,控制基站不发射功率,从而可以节省系统资源,降低网络内的整体干扰水平。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连续传输基站。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下发判断模块110,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临时块流延迟释放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无线块判断模块120,用于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功率发射模块130,用于在空块不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
其中,下发判断模块110,还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其中,功率发射模块130,还用于下发判断模块110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其中,功率发射模块130还包括:
时间均分子模块131,用于将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统计记录子模块132,用于每过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拟合绘制子模块133,用于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曲线选取子模块134,用于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所述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非连续传输基站,包括:
下发判断模块,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无线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功率发射模块,用于在空块不含有所述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所述移动台发射功率。
其中,功率发射模块,还用于下发判断模块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功率发射模块还包括:
时间均分子模块,用于将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统计记录子模块,用于每过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拟合绘制子模块,用于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曲线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本发明的非连续传输基站,其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1)基站在PDCH信道上无用户接入时不发射功率;
(2)当TBF延迟释放时间内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且在设定时间内有可被解调的无线块时,基站不发射功率;当TBF延迟释放时间内发送的是含有USF的空块时,基站需要发射功率;
(3)基站不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在TBF延迟释放时间的范围内可调;
(4)当在两个TBF建立之间发送的是含有USF的空块时,基站需要发射功率;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时,基站可以不发功率,但如果在360毫秒中,没有其他MS的无线块可以满足同步需要,则基站需保留一个用于同步的块,即如果此时发送的是不含USF的空块,基站也需发射功率。
(5)本发明不限于GSM系统,可扩展至其他使用专用信道的系统中的数据业务。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在数据业务下行传输时,基站始终在发射功率,会对系统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网络底噪水平和系统内干扰的降低。而本发明提出了数据业务下行非连续发射机制,分情况进行基站发射功率的开关,在数据业务下行传输过程中信道空闲或无有用数据发送时,控制基站不发射功率,从而可以节省系统资源,降低网络内的整体干扰水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临时块流延迟释放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在空块不含有所述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所述移动台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在空块不含有所述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所述移动台发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设置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每过所述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所述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5.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在空块不含有所述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所述移动台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设置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每过所述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所述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8.一种非连续传输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发判断模块,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临时块流延迟释放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无线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功率发射模块,用于在空块不含有所述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所述移动台发射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发判断模块,还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发射模块,还用于所述下发判断模块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发射模块还包括:
时间均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统计记录子模块,用于每过所述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拟合绘制子模块,用于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曲线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所述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12.一种非连续传输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发判断模块,用于在网络侧无下行数据传输给移动台的两个临时块流建立之间的时间内,向移动台继续下发空块,判断空块是否含有上行链路状态标识;
无线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
功率发射模块,用于在空块不含有所述上行链路状态标识且在设定时间内存在发向所述移动台的可被解调的无线块的状态下,不向所述移动台发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发射模块,还用于所述下发判断模块判断空块不含上行链路状态标识的情况下,不向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起始时刻由控制参数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发射模块还包括:
时间均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时间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作为间隔时间;
统计记录子模块,用于每过所述间隔时间统计并记录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网络底噪;
拟合绘制子模块,用于以上述统计时间点为横坐标、分别以统计记录的下行临时块流建立次数和网络底噪为纵坐标,拟合绘制两条曲线;
曲线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该两条曲线中分别选取指标变化平稳的部分对应的控制参数的重叠部分即为所述控制参数的设置范围。
CN201210070813.9A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313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0813.9A CN103313361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0813.9A CN103313361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361A CN103313361A (zh) 2013-09-18
CN103313361B true CN103313361B (zh) 2016-04-27

Family

ID=4913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0813.9A Active CN103313361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336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992A (zh) * 2006-09-30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EP2031929A2 (en) * 2007-08-02 2009-03-04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977405A (zh) * 2010-10-29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992A (zh) * 2006-09-30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EP2031929A2 (en) * 2007-08-02 2009-03-04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977405A (zh) * 2010-10-29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361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9293B (zh) 支持公共及分立的tpc指令的通信网系统中的上行功控方法
EP2039082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selecting an enhanced uplink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by setting a scheduling grant payload to the highest payload that can be transmitted
CN100469168C (zh) 将第一协议通信的传输间隙期间的时隙指配给第二协议通信
CN101742626B (zh) 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0579078C (zh) 实现上行资源调度的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JP2015505194A (ja) ボイスオーバーフレキシブル帯域幅キャリアのサポート
KR20120115352A (ko) 반송파 활성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2246573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演进基站及终端设备
US20110038399A1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92151A (zh) 信道协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13361B (zh) 一种非连续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543287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EP268045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base station power saving
CN101778481A (zh) 初始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EP1192764B1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cket data units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519587A (zh) 调度授权的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1286790B (zh)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的上行同步保持方法
CN105359422B (zh) 前导发送方法、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设备
EP2296393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downlink multi-frame
WO2016197740A1 (zh) 一种速率拆分的方法、装置和演进型节点
US20150382330A1 (en)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2694638B (zh) 下行复帧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98502B (zh) 一种传输和接收命令字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99648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保持连续分组连接的方法
CN102065532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上层网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