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3311B -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3311B
CN103313311B CN201210071077.9A CN201210071077A CN103313311B CN 103313311 B CN103313311 B CN 103313311B CN 201210071077 A CN201210071077 A CN 201210071077A CN 103313311 B CN103313311 B CN 103313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equipm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layer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10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3311A (zh
Inventor
戴谦
艾建勋
毛磊
塞尔吉奥·帕洛拉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710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3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3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3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包括: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宽带无线通讯系统采用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机制来实现对各种数据业务不同的通讯质量需求的满足。在现有机制中,用于描述业务的通讯质量要求的特征参数包括:QCI(QoS Class Identifier,服务质量分类标识),ARP(Allocation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和预留优先级),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速率),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速率),AMBR(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累积最大速率)等参数。其中QCI中又包括:资源类型(Resource Type)、优先级(Priority)、数据包延迟容忍度(Packet Delay Budget)、数据包错误/丢失率(Packet Error Loss Rate)。上述Qos机制中包含的参数用于描述用户感受度的各个方面(错误率、延迟、流量),对于传统的数据业务(例如:数字语音VoIP,网页浏览,FTP下载)而言,网络侧根据上述参数已经可以比较好的在满足用户感受的同时进行优化的无线资源管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智能软件、应用的多样化,已经产生了非常多和传统数据业务差别很大的业务,其中典型的包括:即时消息类业务(例如:QQ、MSN)、社交类业务(例如:FaceBook、微博)。这类业务的数据包的数据模型(即数据包的到达时间分布、数据包大小等特征)和传统数据业务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典型区别在于,这类业务为了使用户具有“始终在线”的感受,需要用户终端周期性的和服务器交互保活数据包(keep-alivepacket),而这类保活数据包的周期通常较长,根据不同的软件类型从十几秒到数十秒不等,而传统业务的数据包周期通常是毫秒级别的(例如数字语音VoIP的数据包周期为20ms),综上所述,目前流行的即时通讯和社交类业务的数据包的数据特征和模型与传统数据业务差别较大,尤其在多种业务混合并行时,其数据模型更加复杂,网络侧的现有机制难以保证以较高的无线资源效率服务于这些新兴业务,会产生较大的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以降低网络侧的控制信令开销,提升无线资源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数据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
所述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用户设备采用如下方式之一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侧:
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由所述网络侧应用层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从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的非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接入层。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或者,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
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
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用户设备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一次或多次发送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或者,一次发送多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所述多次发送或一次发送的多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包括的下述信息中至少其中之一不同:业务类型、数据类型、数据特征信息的维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数据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
所述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
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
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数据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
所述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应用层模块,其中:
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由所述网络侧应用层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应用设备包括接入层模块,其中:
所述接入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从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测量统计获取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非接入层模块,用于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所述接入层模块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的非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接入层模块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或者,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
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
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用户设备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一次或多次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或者,一次发送多个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所述多次发送或一次发送的多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包括的下述信息中至少其中之一不同:业务类型、数据类型、数据特征信息的维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侧,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
进一步的,上述网络侧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数据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
所述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
进一步的,上述网络侧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
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
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进一步的,上述网络侧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本发明提供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使网络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的业务的数据特征来高效的执行无线资源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信息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信息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信息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目前流行的即时通讯和社交类业务中,当处于2个保活数据包之间的数十秒空闲期时,网络侧由于无法判断是否还有后续数据,因此常常在等待一段时间(例如数秒)后,就将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链接释放,当下一个保活数据包产生时,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又需要重新建立和网络侧的RRC链接,这样就导致UE需要为每一个保活数据包都重复一次RRC链接释放和重建的过程,这种行为会产生过多的空口控制信令,导致极大的无线资源浪费以及对核心网的信令处理压力,此外,除了保活数据包以外,具有类似特性的数据包还包括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状态更新数据包,即用户周期性或者非周期的向自己的在线朋友发送自身的状态信息,同样的接收在线朋友的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在用户设备侧,包括:
UE发送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给网络侧。
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
A、数据类型信息
所述数据类型是指数据包在所属业务中的功能类型;
例如按照较粗的分类可分为:后台(background)数据包、前台(foreground)数据包;
按照较细的分类可分为:保活(keepalive)数据包、状态更新(stateupdate)数据包、语音(VoIP)数据包、文本消息(Text-message)数据包等;
上述分类仅为示例,如果有其他类型的数据包,可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分类。
B、业务类型信息
可按照大类分为: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e)类业务、游戏(gaming)类业务、交互式内容获取(Interactive Content Pull)类业务、网页视频流(HTTP VideoStreaming)类业务等;
也可按照较细的分类,例如按业务名称或软件名称分:QQ、MSN、Skype、Facebook、twitter等;
上述业务分类方法仅为示例,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分类方式。
C、数据特征信息
具体的,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
C1、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single packet,以下简称为packet)、或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可称为burst或cluster,以下简称为burst);
C2、packet或burst的IAT(Inter-Arrive-Time,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
其中,所述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IAT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包括:
无维度,即不区分数据的类型或者业务类型等特征,所述的统计特征值是针对所述UE的所有数据;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每个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每个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LCH)为维度,每个LCH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LCG)为维度,每个LCG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C3、packet或burst的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若packet或burst的到达是周期性的,则IAT即为其周期长度;
C4、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delay sensitive)的,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C5、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所述延迟同上;
所述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UE的移动速度。
其中,UE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的方式,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由UE的应用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由网络侧应用层发送给所述UE的基站;
或者,UE接入层获取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由UE接入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UE的基站。
所述基站是UE的服务基站;对于LTE系统是指eNodeB(演进型NodeB),对于UMTS系统是指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
其中,UE接入层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1)由UE的应用层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所述UE接入层;
2)UE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的方式来获得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3)所述UE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 layer,简称NAS层)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UE的接入层。
其中,UE接入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基站的方法包括:
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或者,通过MAC CE(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
其中,通过RRC信令发送进一步包括:
1)新建专用的RRC信令,用于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2)在现有的RRC信令中加入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所述UE接入层或者非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的方式来获得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是指:UE接入层或者非接入层记录并统计所述数据特征信息;
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可以按照以下维度进行统计:
无维度,即不区分数据的类型或者业务类型等特征,将所述UE的所有数据一起进行统计;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业务类型分别统计其特征信息;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数据类型分别统计其特征信息;
按照逻辑信道(LCH)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LCH分别统计其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LCG)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LCG分别统计其统计特征值;
其中,UE应用层获得移动性相关信息的方法包括:
UE通过自身拥有的测速硬件/软件来获取UE移动速度,例如通过GPS定位系统,或者A-GPS定位系统。
所述UE接入层或者非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的方式来获得移动性相关信息的方法包括:
UE根据其驻留过的小区的历史信息(footprint)以及小区半径来估算自己的移动速度。
所述UE接入层将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基站的方法,包括:
通过RRC信令发送;或者,通过MAC CE(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
其中,通过RRC信令发送进一步包括:
新建专用的RRC信令,用于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在现有的RRC信令中加入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其中,UE可以多次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也可以一次发送多个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所述多次发送或一次发送的多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包括的下述信息中至少其中之一不同:业务类型、数据类型、数据特征信息的维度。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数据类型、或者是针对不同维度的数据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网络侧接收UE发送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
其中,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决定是否调整数据的调度优先级;是否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DRX配置,是否释放或者保持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预留资源。
实施例
设实施例场景为LTE系统,接入网网元是eNodeB(简称eNB、或基站)。
UE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网络侧将所述信息作为无线资源管理决策的参考。
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数据类型信息:网络侧和UE事先约定数据类型的分类准则以及类别,例如约定分类方式如表1或表2:
表1
标识 数据类型
0 后台数据包
1 前台数据包
或者:
表2
标识 数据类型
0 保活(keepalive)数据包
1 状态更新(stateupdate)数据包
2 语音(VoIP)数据包
3 文本消息(Text-message)数据包
4 视频数据包
5 指令数据包
UE根据自己所发起的业务中所包含的数据类型,根据上述约定的表格选择对应的标识,将这些标识发送给网络侧,网络侧即可通过同样的约定来获知UE的业务中包含哪些数据类型。
业务类型信息:网络侧和UE事先约定数据类型的分类准则以及类别,例如约定分类方式如表3或表4所示:
表3
或者:
表4
标识 业务类型
0 QQ
1 MSN
2 Skype
3 Facebook
4 twitter
... ...
UE根据上述约定的表格选择自己要发起的业务所对应的标识,将标识发送给网络侧,网络侧即可通过同样的约定来获知UE使用的业务。
数据特征信息,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
1)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single packet,以下简称为packet)、或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可称为burst或cluster,以下简称为burst);例如:当UE发送keepalive数据包时,这些数据包通常是单个发送的,发送完之后的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后续数据包到来;而http网页浏览时,用户一次点击会产生若干个连续数据包,这些数据包的间隔约为数毫秒到数十毫秒;对于网络侧来说,了解这个信息,就能够优化很多无线资源管理的行为,例如:是否要为该UE预留资源,或者是否可以迅速释放该UE的RRC连接以节省空口资源等。
网络侧和UE可事先约定特征信息的标识,例如标识0代表single packet;标识1代表burst。
packet或burst的IAT(Inter-Arrive-Time,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种类可以是:IAT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IAT可以让网络侧了解UE发送数据的规律,网络侧可根据该规律,决定是否让UE保持在RRC连接态以更好的减少控制信令开销,还是让UE及时的释放RRC连接以节省空口资源以及节省UE电力,此外网络侧还可以根据该规律更好的为处于RRC连接态的UE配置最优的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周期,以实现更好的UE省电效果
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包括下述的一种或者多种:
无维度,即不区分数据的类型或者业务类型等特征,所述的统计特征值是针对所述UE的所有数据;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每个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每个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LCH)为维度,每个LCH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LCG)为维度,每个LCG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网络侧和UE事先约定IAT对应的特征值种类是什么;对应什么维度,例如约定方式如下:
IAT的特征值种类是均值和最小值;
IAT的维度是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例如数据类型是按照表1的分类);
也可以不采用事先约定的方式,由UE将IAT的上述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如果IAT的维度选择以业务类型或者数据类型为维度,则应当和前述的业务类型信息或者数据类型信息向对应。
packet或burst的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
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delay sensitive)的,所述延迟指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所谓的延迟敏感是指数据包能够容忍的延迟非常小,例如VoIP数据包通常能容忍的最大延迟为100ms,而keepalive数据包能容忍的最大延迟为秒级别,相比之下,VoIP数据包就可以称之为“延迟敏感”;对于延迟敏感的数据,网络侧需要优先为其调度资源。
进一步的,延迟的定义(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可由网络侧和UE事先约定。
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所述延迟同上。
上述数据特征信息中,UE可以只发送一种,也可以发送多种;
下面是对上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的一个整体举例:
上述业务相关的信息可以以消息单元的形式,由UE发送给网络侧,消息单元举例如下:
{
数据类型信息:0(表示是后台数据);
业务类型信息:0(表示是IM类业务);
#数据特征信息#
single packet or burst:0(0表示single packet,1表示burst)
IAT的均值:30秒
IAT的最小值:15秒
IAT的累积分布曲线:5%,30%,70%,95%(网络侧和UE可以事先约定累积分布曲线需要几个采样点(这里的举例是采用了4个采样点),可事先约定每个采样点对应的横坐标(例如上述采样点对应的横坐标分别为10s,20s,30s,40s))
packet或burst的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0(例如:0表示非周期性;1表示周期性)
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1(例如:0表示敏感;1表示不敏感)
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假设约定为端到端延迟):15s;
}
其中,可以多次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也可以一次发送多个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其中每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或者数据类型、或者是按照不同维度统计的数据特征信息;
例如:当UE并行运行多个业务时,假设这些业务属于同一业务类型(例如都属于IM类业务),UE可以:
针对IM类型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或者,针对每一个业务分别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若这些业务属于不同业务类型(例如一个IM类业务和一个游戏类业务),UE可以:
发送一个统一的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即所述的无维度);
或者,针对每一个业务分别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所述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UE的移动速度。
UE移动速度可以以下述方式来表示:
1.实际绝对值:例如12km/h、113km/h等;
2.分级别的方式:例如0~3km/h为一个级别;3km/h~15km/h为一个级别;15km/h~30km/h为一个级别;以此类推;
3.粗略描述方式:例如划分为低速、中速、高速;
UE的移动速度可以采用短时间的统计值,也可以采用长时间的统计值;统计方式可以由UE和网络侧事先约定,或由UE自行决定,或由网络侧为UE指定;
所述UE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的方式,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由UE的应用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网络侧应用层将该信息发送给所述UE的服务基站;
例如,如图1所示:
101.UE的应用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首先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如图1所示,例如AF(Application Function,应用功能)功能实体),发送方式可通过现有应用层信令控制协议来传输,例如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可在SIP协议中增加新的信元来承载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102.AF将所述信息转发给UE对应的服务基站(对于LTE系统是eNB,对于UMTS系统是RNC)。
UE应用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UE接入层,UE接入层将所述信息发送给基站。
例如,如图2所示:
201.UE的应用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首先发送给UE的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该发送过程中间可以由UE NAS层进行转发(即UE应用层将所述信息发送给UE NAS层,UE NAS层再将所述信息转发给UE接入层,图中只是为了简化起见,没有特别注明UENAS),也可以由UE应用层直接发送给UE接入层;
202.UE的AS层将所述信息通过下述方法之一发送给基站:
1)通过RRC信令发送;
进一步包括:
新建专用的RRC信令,用于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在现有的RRC信令中加入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完成)消息、Security mode complete(安全模式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建完成)消息等上行链路RRC消息中新建IE(Information Element,消息单元)来承载所述信息。
2)通过MAC CE(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例如增加新的MAC CE来承载所述信息。
UE接入层或者NAS层通过测量统计的方式来获得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基站。其中,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业务类型信息和数据类型信息可以从UE应用层获取。
例如,如图3所示:
301.UE接入层对UE所发送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统计的维度可以按照下述的一个维度统计、或按照多个维度分别统计:
无维度,即不区分数据的类型或者业务类型等特征,将所述UE的所有数据一起进行统计;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业务类型分别统计其特征信息;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数据类型分别统计其特征信息;
按照逻辑信道(LCH)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LCH分别统计其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LCG)为维度进行统计,每个LCG分别统计其统计特征值;
UE统计上述数据特征信息的统计时长、可以由UE和网络侧事先约定、或者由网络侧为UE配置、或者由UE自行决定。
所述UE应用层获得移动性相关信息的方法包括:
UE通过自身拥有的测速硬件/软件来获取UE移动速度,例如通过GPS定位系统,或者A-GPS定位系统;
所述UE接入层或者非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的方式来获得移动性相关信息的方法包括:
UE根据其驻留过的小区的历史信息(footprint)以及下行链路路损来估算自己的移动速度;
例如:UE驻留过的小区的历史信息中记录了UE进入和离开某个小区的时间;此外,UE可以通过在该小区测得的下行链路路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估算出小区半径,例如:根据ITU M.2135标准,市区路损公式为PL=22.0log10(d)+28.0+20log10(fc),其中d是UE和基站的距离,fc是载频频率,UE根据在该小区测得的下行链路路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容易算得UE距离基站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将这2个距离之差作为该小区半径;这样UE即可根据小区半径以及UE穿越该小区所用的时间,算出UE在该小区的平均移动速度。
其中,不同地区的路损公式有差异,UE可以固定采用一种路损公式,或者由网络侧指定采用哪个路损公式,或者UE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波动情况来判断采用哪个路损公式(例如:下行参考信号的波动较大,则可认为UE位于地形地物较复杂的地区,可以采用市区的路损公式;若波动较小,则可认为UE位于地形地物较少的地区,可以采用郊区的路损公式)。
UE将统计得到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通过下述方法之一发送给基站:
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其方法进一步包括:
新建专用的RRC信令,用于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在现有的RRC信令中加入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完成)消息、Security mode complete(安全模式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建完成)消息等上行链路RRC消息中新建IE(Information Element,消息单元)来承载所述信息。
通过MAC CE(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例如增加新的MAC CE来承载所述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侧将所述信息作为无线资源管理决策的参考,包括:
若网络侧获知UE所发送的数据类型以及其数据特征信息,网络侧可以为所述数据制定更优化的调度优先级,例如数据如果是后台数据,那么其优先级可以降低;或者数据如果延迟敏感,则其优先级需要升高;此外网络侧可以依据IAT来决定如何优化UE的DRX配置;还可以依据IAT和网络侧的信令负荷情况来决定是否要释放UE的RRC连接以节省空口资源以及节省UE电力,还是让UE保持在RRC连接态以更好的减少控制信令开销,降低对核心网的信令处理压力。此外,网络侧可根据UE的移动速度来优化无线信道估计算法的精确度,也可根据UE的移动速度来决定UE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发送周期以及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上行链路Sounding参考信号)的发送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如图4所示,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应用层模块和接入层模块,其中:
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由所述网络侧应用层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或者,所述接入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所述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包括:从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测量统计获取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非接入层模块,用于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所述接入层模块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的非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接入层模块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或者,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
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参见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如图5所示,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和/或移动性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
其中,所述决策单元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是否调整数据的调度优先级;是否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不连续接收DRX配置,是否释放或者保持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预留资源。
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参见方法实施例。
以上实施例也可应用于UMTS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发明内容,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25)

1.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数据类型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或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所述数据类型是指数据包在所属业务中的功能类型;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所述数据类型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即时通讯或社交类业务中的保活数据包;状态更新数据包;语音数据包;文本消息数据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采用如下方式之一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侧:
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由所述网络侧应用层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从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的非接入层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并将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接入层。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层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或者,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特征信息还包括: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一次或多次发送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或者,一次发送多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多次发送或一次发送的多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包括的下述信息中至少其中之一不同:业务类型、数据类型、数据特征信息的维度。
10.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
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数据类型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或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所述数据类型是指数据包在所属业务中的功能类型;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所述数据类型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即时通讯或社交类业务中的保活数据包;状态更新数据包;语音数据包;文本消息数据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特征信息还包括: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1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用于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的模块;
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数据类型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或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所述数据类型是指数据包在所属业务中的功能类型;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所述数据类型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即时通讯或社交类业务中的保活数据包;状态更新数据包;语音数据包;文本消息数据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应用层模块,其中:
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应用层,由所述网络侧应用层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接入层模块,其中:
所述接入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从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测量统计获取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非接入层模块,用于通过测量统计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
所述接入层模块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的非接入层模块获取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的数据特征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层模块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或者,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发送。
19.如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特征信息还包括: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22.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一次或多次发送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或者,一次发送多个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多次发送或一次发送的多个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中包括的下述信息中至少其中之一不同:业务类型、数据类型、数据特征信息的维度。
23.一种网络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数据类型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或数据类型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所述数据类型是指数据包在所属业务中的功能类型;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新到达的数据是单个数据包packet还是一组时间间隔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包burst;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所述packet或burst到达是否是周期性的;所述packet或burst是否是延迟敏感的;所述数据类型信息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即时通讯或社交类业务中的保活数据包;状态更新数据包;语音数据包;文本消息数据包;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层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决策。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特征信息还包括:
所述packet或burst的最大容忍的延迟的数值;
所述packet或burst的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值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累积分布曲线、下一次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
所述延迟包括如下之一或其组合:调度延迟、发送延迟、或者端到端延迟。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特征值的维度为如下之一或其组合:
无维度,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获取所述统计特征值;
按照业务类型为维度,各业务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数据类型为维度,各数据类型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为维度,各逻辑信道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按照逻辑信道组为维度,各逻辑信道组具有各自的统计特征值。
CN201210071077.9A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Active CN103313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1077.9A CN103313311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1077.9A CN103313311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311A CN103313311A (zh) 2013-09-18
CN103313311B true CN103313311B (zh) 2019-07-23

Family

ID=49137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1077.9A Active CN103313311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3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3909A (zh) * 2015-09-15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应用层参数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3383126B1 (en) 2015-12-23 2021-03-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rc link release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CN109120388B (zh) * 2017-06-23 2021-05-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参考信号配置、接收方法、基站、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00186A1 (en) * 2017-06-26 2019-01-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OPTIMIZATION FOR NON-MOBILE USER EQUIPMENT
CN116233919A (zh) * 2021-12-03 2023-06-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237A (zh) * 2006-03-15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计费和故障测试系统
CN1863385A (zh) * 2005-10-26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蜂窝通信系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562A (zh) * 2005-08-02 2006-10-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速度的切换方法
CN101877901A (zh) * 2009-04-28 201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CN101959308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业务分类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385A (zh) * 2005-10-26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蜂窝通信系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859237A (zh) * 2006-03-15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计费和故障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311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945B (zh) 控制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机器类通信的数据传输
US848852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adio resource dimensioning for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06888481B (zh) 缓存状态报告发送与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71175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ndwidth part selection initiated by a user equipment
CN106068674B (zh) Mtc-iwf实体、pcrf实体和控制方法
CN105934897B (zh) 配置用于d2d通信系统的mac pdu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28423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础设施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3313311B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
CN104811919B (zh) 一种网络参数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81459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40002067A (ko) Wwan에서 피어 발견으로부터의 간섭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CN108476424A (zh) Mdt服务的增强
CN106028454A (zh) 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及装置、基站
Maheshwari et al. DRX over LAA-LTE-a new design and analysis based on semi-Markov model
WO202109810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saving in wireless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2102346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f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26269A (zh)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Kouzayha et al. Measurement-based signal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ellular IoT
JP565123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Sun et al. Improving access point association protocols through channel utilization and adaptive probing
WO2018113466A1 (zh) 业务kpi的获取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324893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03684534B (zh) 端到端的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通信装置
Liotou et al. Quality of Experience-centric management in LTE-A mobile networks: Th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paradigm
Sun et al. Dynamic 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ultra-low latency IoT air-interface sl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