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2472B -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 Google Patents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2472B
CN103312472B CN201210069076.0A CN201210069076A CN103312472B CN 103312472 B CN103312472 B CN 103312472B CN 201210069076 A CN201210069076 A CN 201210069076A CN 103312472 B CN103312472 B CN 103312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b
net
transmission
vop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90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2472A (zh
Inventor
陈宪明
关艳峰
袁弋非
左志松
罗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690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2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2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2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其中,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并接收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其中,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当用户设备接收到eNB发送的ACK应答,或者,用户设备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时,用户设备停止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eNB与用户设备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进行接收和解码而造成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实际无法应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包括:增强的节点B(eNB)与用户设备(UE),其中,增强的节点B与核心网络或其它网络相连,并且通过无线接口与位于该节点B所服务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为提升上行链路(Up Link,简称为UL)网间语音,即,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P,简称为VoIP)业务的覆盖,长期演进LTE系统无线接入网络物理层引入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 Bundling,简称为TTI Bundling)技术。
所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是指调度器为用户设备分配超过1个传输时间间隔的无线资源。基本思想是允许用户设备在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上连续发送同一数据包的冗余版本(RV),并将上述操作作为该用户设备的1次传输尝试。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的第1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至4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简称为PUSCH)上被执行,相应来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实体的肯定/否定(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8的下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Down Link Physical Indication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HICH)上被发送;如果相应应答为否定的N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的第2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7至20的PUSCH上被执行,相应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24的PHICH上被发送;以此类推,直到相应应答为肯定ACK应答,或者达到了允许的最大传输尝试次数(4次),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类似地,第n(n>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在传输时间间隔20×(n-1)+1到达)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传输。
然而,现有的覆盖评估结果表明:UL的网间语音VoIP业务仍然是覆盖的限制因素,即使是已经应用了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仍然受限于上行的最大发射功率。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升UL网间语音VoIP业务的覆盖性能,提出了一种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的第1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至4的PUSCH上被执行,相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7的PHICH上被发送;如果相应的应答为否定的NACK应答,则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的第2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9至12的PUSCH上被执行,相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15的下PHICH上被发送;以此类推,直到相应的应答为肯定的ACK应答,或者达到了允许的最大传输尝试次数(5次),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类似地,第n(n>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在传输时间间隔20×(n-1)+1到达)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传输。
从上述分析可知:对于传统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从一次传输尝试结束至下一次传输尝试开始包括12个传输时间间隔(如图1所示),这使得增强的节点B与用户设备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接收并解码相应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然而,对于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从一次传输尝试结束至下一次传输尝试开始仅包括4个传输时间间隔(如图2所示),从而导致增强的节点B与用户设备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接收并解码相应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最终造成了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的实际无法应用。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eNB与UE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进行接收和解码而造成的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实际无法应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并接收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其中,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当用户设备接收到eNB发送的ACK应答,或者,用户设备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时,用户设备停止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不同的网间语音数据包以M个传输时间间隔为周期到达,一个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占用N个传输时间间隔,最大发送次数为M/N次,其中,M和N为自然数。
优选地,M为20,N为4。
优选地,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包括:在eNB多次接收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期间,eNB至少存在一次未对其接收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ACK/NACK应答。优选地,用户设备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包括:用户设备在第1-4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一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9-12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二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17-20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三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25-28个传输时间间隔第四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33-36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五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
优选地,eNB返回ACK/NACK应答,包括:eNB在第8个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eNB在第24个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三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
优选地,接收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包括:用户设备在第三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eNB响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用户设备在第五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eNB响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三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
优选地,eNB返回ACK/NACK应答,包括:eNB在第16个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二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
优选地,接收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包括:用户设备在第四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eNB响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二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并接收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其中,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停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eNB发送的ACK应答,或者,发送单元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时,停止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eNB,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单元发送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返回ACK/NACK应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系统,包括:上述的用户设备和eNB。
在本发明中,在用户设备进行多次网间语音数据包发送时,eNB返回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的ACK/NACK应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进行接收和解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eNB与UE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进行接收和解码而造成的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实际无法应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有效应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实现网间语音数据包传输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实现网间语音数据包传输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的一种优选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系统的一种优选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的一种优选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的另一种优选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的又一种优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法,然而,在该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从一次传输尝试结束至下一次传输尝试开始中间仅包括4个传输时间间隔(如图2所示),从而导致增强的节点B与用户设备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接收并解码相应的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造成了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实际无法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在该方法中,与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有关的ACK/NACK应答次数低于最大传输尝试次数(即,最大发送次数);对于某次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尝试(即,发送),可以忽略之前增强的节点B发送的ACK/NACK应答,直接进行该次网间语音数据包的重传;也可以是多次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尝试对应一个ACK/NACK应答。
基于上述目的,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该方法包括:
S302:用户设备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并接收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其中,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
S304:当用户设备接收到eNB发送的ACK应答,或者,用户设备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时,用户设备停止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用户设备进行多次网间语音数据包发送时,eNB返回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的ACK/NACK应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进行接收和解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eNB与UE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进行接收和解码而造成的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实际无法应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有效应用的技术效果。
对于上述的最大发送次数可以根据网间语音数据包到达的周期和发送一次网间数据包所占用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不同的网间语音数据包以M个传输时间间隔为周期到达,一个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占用N个传输时间间隔,最大发送次数为M/N次,其中,M和N为自然数。
现以一个优选实施例对其进行说明,本例中M\N取具体数值。现有的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网间语音数据包一般是以20个传输时间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到达,一个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占用4个传输时间间隔优选地,即M为20,N为4。因此,对应的最大发送次数为5次。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保证了5次的最大发送次数,从而满足了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要求。
为了使得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eNB多次接收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期间,eNB至少存在一次未对其接收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ACK/NACK应答。例如,对于最大发送次数为5次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次、第三次和第五次返回ACK/NACK应答,在第二次和第四次不进行应答。对应的,用户设备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时不进行ACK/NACK应答判断。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进行接收和解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用户设备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该步骤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用户设备在第1-4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一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9-12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二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17-20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三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25-28个传输时间间隔第四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用户设备在第33-36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五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上述的第1-4个传输时间间隔、第9-12个传输时间间隔、第17-20个传输时间间隔等传输时间间隔的编号都是相对于该网间语音数据包到达的时间间隔而言的,即,以该网间语音数据包到达时的时间间隔作为第1个传输时间间隔。
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还给出了两个具体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给出了用户设备和eNB具体在哪一次发送的哪个传输时间间隔上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和应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eNB在第8个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eNB在第24个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三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用户设备在第三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eNB响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用户设备在第五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eNB响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三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eNB在第16个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二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用户设备在第四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eNB响应于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二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
在上述两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多次向eNB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eNB通过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返回对应于用户设备所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
在上述两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从发送ACK/NACK应答到对应对该应答进行判断有9个传输时间间隔,从而保证了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数据包和应答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系统,如图4所示,该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系统包括:用户设备402和eNB404,其中,用户设备包括:发送单元4022,用于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并接收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其中,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停止单元4024,用于当接收到eNB发送的ACK应答,或者,发送单元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时,停止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eNB包括:接收单元4042,用于接收发送单元发送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单元4044,用于向用户设备返回ACK/NACK应答。
为了使得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返回单元4044在接收单元多次接收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期间,至少存在一次未对其接收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ACK/NACK应答。例如,对于最大发送次数为5次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次、第三次和第五次返回ACK/NACK应答,在第二次和第四次不进行应答。对应的,用户设备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发送网间语音数据包时不进行ACK/NACK应答判断。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进行接收和解码。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用户设备进行多次网间语音数据包发送时,eNB返回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的ACK/NACK应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进行接收和解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eNB与UE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进行接收和解码而造成的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实际无法应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有效应用的技术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和eNB进行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的具体执行步骤可以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优选实施例只是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不当的限定。
实施例1
以增强的节点B服务于用户设备,并且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网间语音VoIP业务已被激活,上行链路网间语音VoIP业务的数据包是以20个传输时间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到达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如图5所示,网间语音数据包的重传包括步骤S1至步骤S5。
S1: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即,网间语音数据包)第1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至4的PUSCH上被执行,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1次传输尝试对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8的下行PHICH上被发送。
S2:忽略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1次传输尝试对应的ACK/N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2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9至12PUSCH上被执行;如果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1次传输尝试对应的应答为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否则,执行S3。
S3: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3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7至20的PUSCH上被执行,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3次传输尝试对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24的下行PHICH上被发送。
S4:忽略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3次传输尝试对应的ACK/N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4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25至28的PUSCH上被执行;如果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3次传输尝试对应的应答为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否则,执行S4。
S5: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5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33至36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被执行,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5次传输尝试对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40的下行PHICH上被发送;忽略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5次传输尝试对应的肯定/否定的ACK/N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类似地,第n(n>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在传输时间间隔20×(n-1)+1到达)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传输。
实施例2
以增强的节点B服务于用户设备,并且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网间语音VoIP业务已被激活,上行链路网间语音VoIP业务的数据包是以20个传输时间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到达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如图6所示,网间语音数据包的重传包括步骤S1至步骤S5。
S1: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1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至4的PUSCH上被执行。
S2: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2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9至12的PUSCH上被执行,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2次传输尝试对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16的下行PHICH上被发送。
S3:忽略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2次传输尝试对应的ACK/N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3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7至20的PUSCH上被执行;如果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2次传输尝试对应的应答为肯定的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否则,执行S4。
S4: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4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25至28的PUSCH上被执行。
S5: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5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33至36的PUSCH上被执行,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5次传输尝试对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40的下行PHICH上被发送;忽略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5次传输尝试对应的ACK/N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类似地,第n(n>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在传输时间间隔20×(n-1)+1到达)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传输。
实施例3
以增强的节点B服务于用户设备,并且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网间语音VoIP业务已被激活,上行链路网间语音VoIP业务的数据包是以20个传输时间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到达为例进行说明。
也可以以每一次传输尝试时都不进行应答的判断,直接进行重传,只有在达到最大传输尝试次数后,才生成一次对应于前面多次传输尝试对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具体的,如图6所示,网间语音数据包的重传包括步骤S1至步骤S5。
S1: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第1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至4的PUSCH上被执行。
S2:第2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9至12的PUSCH上被执行。
S3:第3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17至20的PUSCH上被执行。
S4:第4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25至28的PUSCH上被执行。
S5:第5次传输尝试在传输时间间隔33至36的PUSCH上被执行,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5次传输尝试对应的来自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40的下行PHICH上被发送;忽略与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前5次传输尝试对应的肯定/否定的ACK/NACK应答,第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终止。类似地,第n(n>1)个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在传输时间间隔20×(n-1)+1到达)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传输。
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只是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有其它的分集传输方式,例如可以对实施例1至3中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重新的组合,只有保证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进行接收和解码即可。
对于上述的图1、图2、图5、图6、以及图7中实线表示:用于实现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的PUSCH,或者用于实现HARQ的ACK/NACK应答传输的下行PHICH是一定存在的;虚线表示:用于实现网间语音VoIP数据包传输的PUSCH,或者用于实现HARQ的ACK/NACK应答传输的下行PHICH是可能存在的。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每一次传输尝试对应相同或者不相同的HARQ进程索引,优选地,每一次传输尝试对应相同的HARQ进程索引。
在本发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传输时间间隔所对应的编号的索引是相对于第一个网间语音数据包到达时候的传输时间间隔作为第1个传输时间间隔而言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与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有关的ACK/NACK应答次数低于最大传输尝试次数(即,最大发送次数);对于某次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尝试(即,发送),可以忽略之前增强的节点B发送的ACK/NACK应答,直接进行该次网间语音数据包的重传;也可以是多次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尝试对应一个ACK/NACK应答。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用户设备和eNB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进行接收和解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eNB与UE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对网间语音数据包或ACK/NACK应答信息进行接收和解码而造成的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实际无法应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增强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有效应用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多次向增强的节点B 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并接收所述eNB返回的肯定/否定ACK/NACK应答,其中,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eNB发送的ACK应答,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的次数达到所述最大发送次数时,所述用户设备停止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
其中,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包括:在所述eNB多次接收所述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期间,所述eNB至少存在一次未对其接收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ACK/NACK应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不同的网间语音数据包以M个传输时间间隔为周期到达,一个网间语音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占用N个传输时间间隔,所述最大发送次数为M/N次,其中,M和N为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为20,N为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多次向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1-4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一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9-12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二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17-20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三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25-28个传输时间间隔第四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33-36个传输时间间隔第五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包括:
所述eNB在第8个所述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第一次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
所述eNB在第24个所述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三次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三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所述eNB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第一次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五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所述eNB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三次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包括:
所述eNB在第16个所述传输时间间隔上返回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二次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的ACK/NACK应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eNB返回的ACK/NACK应答,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四次向所述eNB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前,接收所述eNB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第一次至第二次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的ACK/NACK应答。
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多次向增强的节点eNB发送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并接收所述eNB返回的肯定/否定ACK/NACK应答,其中,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
停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eNB发送的ACK应答,或者,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的次数达到所述最大发送次数时,停止发送所述网间语音数据包;
其中,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包括:在所述eNB多次接收所述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期间,所述eNB至少存在一次未对其接收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ACK/NACK应答。
10.一种增强的节点eNB,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单元发送的网间语音数据包;
返回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返回肯定/否定ACK/NACK应答;
其中,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所述eNB返回ACK/NACK应答的次数小于预定的最大发送次数包括:在所述eNB多次接收同一网间语音数据包期间,所述eNB至少存在一次未对其接收的网间语音数据包返回ACK/NACK应答。
11.一种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eNB。
CN201210069076.0A 2012-03-15 2012-03-15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Active CN103312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9076.0A CN103312472B (zh) 2012-03-15 2012-03-15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9076.0A CN103312472B (zh) 2012-03-15 2012-03-15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472A CN103312472A (zh) 2013-09-18
CN103312472B true CN103312472B (zh) 2019-01-25

Family

ID=49137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9076.0A Active CN103312472B (zh) 2012-03-15 2012-03-15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24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586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重传方法、基站、ue和系统
WO2018176384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Ceasing transmission repetitions
CN108696894B (zh) * 2017-04-07 2022-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WO2018214172A1 (zh) * 2017-05-26 2018-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1092868A (zh) * 2019-12-09 2020-05-0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协议库的ats协议转发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548A (zh) * 2008-03-13 2011-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过考虑测量间隔来处理harq的方法
CN102026410A (zh) * 2010-12-21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548A (zh) * 2008-03-13 2011-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过考虑测量间隔来处理harq的方法
CN102026410A (zh) * 2010-12-21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472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12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CN104158640B (zh) 用于半持久性调度的(h)arq方法和基站
TWI410075B (zh) 改善確認收訖/非確認收訖集束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US83217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TTI bundling
CN102342059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harq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01433123B (zh) 移动台、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10192417A (zh) 用于免授权上行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CN108271430A (zh) 用于在非授权频带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发送关于信道状态测量间隔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573271A1 (en) Relay backhaul uplink harq protocol
CN103312472B (zh) 网间语音数据包自动重传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eNB
CN101931514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的通信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682912A (zh) 用于无线分组数据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半持久性资源分配方法
CN105934907A (zh)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284070A (zh) 在利用有限的harq进程的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中使用更多传输机会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140162A (ko)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장비에서의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48464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171004A (zh) 一种rlc数据包分流方法及基站
CN104378185A (zh) 一种用于lte系统中子帧绑定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75B (zh) 一种tdd-fdd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2389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04618075B (zh) Tti集束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ue
CN10342794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45770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2682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427963B (zh) 一种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