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2349B - 减小自干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减小自干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2349B
CN103312349B CN201210313530.2A CN201210313530A CN103312349B CN 103312349 B CN103312349 B CN 103312349B CN 201210313530 A CN201210313530 A CN 201210313530A CN 103312349 B CN103312349 B CN 103312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odule
quality index
interference
radio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35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2349A (zh
Inventor
夏恩捷
林晓彤
罗楚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531,5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98981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12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2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自干扰的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无线模块的质量指标;以及根据质量指标控制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其中第一无线模块设计为采用1800MHz频段或1900M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第二无线模块设计为采用2450M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通过利用本发明,可降低无线通信装置的总体硬件成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多个无线模块可采用相近频段同时工作,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干扰。

Description

减小自干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装置,且尤其有关于无线通信装置减小自干扰(self-interference)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根据不同的通信标准,为诸如手机的无线通信装置设计多个无线模块。若无线通信装置的两个或更多个无线模块采用相近频段同时工作,则会出现自干扰的问题。为了减小自干扰,无线通信装置可包含表面声波(SurfaceAcoustic Wave,SAW)滤波器,用来减小不必要的干扰。不过,如此一来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提高无线通信装置的总体硬件成本,所以本方法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自干扰的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小自干扰的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无线模块的质量指标;以及根据质量指标控制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其中第一无线模块设计为采用1800MHz频段或1900M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第二无线模块设计为采用2450M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小自干扰的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其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无线模块的质量指标;以及检查质量指标,以决定是否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
通过利用本发明,可降低无线通信装置的总体硬件成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多个无线模块可采用相近频段同时工作,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简化方块示意图。
图2是无线通信装置100执行方法的简化流程图。
图3和图4是实现图2所示方法的包含了更多示范性细节的示范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简化方块示意图。无线装置100可为手机,如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或智能手机(smart phone)。无线装置100也可为能与多个远程装置无线通信的其它类型的电子装置。
无线通信装置100包括第一无线模块120和第二无线模块140。此外,无线通信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组件,图1中并未进行绘示。第一无线模块120和第二无线模块140分别拥有各自天线:第一天线112和第二天线114,且上述两个无线模块均耦接至基带模块160。基带模块160可进一步耦接至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其它组件,其中图1中并未绘示出其它组件。举例来说,上述的其他组件可包括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模块(LCD Module,LCM)。基带模块160可控制或协调第一无线模块120和第二无线模块140的操作。
举例来说,第一无线模块120可为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标准以及/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通信标准设计的无线模块,如GSM/GPRS射频模组(Radio Frequency,RF)模块。为了与第一无线模块120协作,基带模块160需要作为GSM/GPRS基带模块工作。第二无线模块140可基于采用工业、科学与医学(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ISM)无线电频段中至少一个频段的通信标准进行设计。举例来说,上述通信标准可为蓝牙(Bluetooth,BT)通信标准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标准。换句话说,第二无线模块140可为耦接在天线114和基带模块160之间的BT/Wi-Fi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
若第一无线模块120和第二无线模块140采用相近频段同时作业,则无线通信装置100会出现自干扰。举例来说。第二无线模块140采用2450MHz ISM频段发送数据时,第一无线模块120采用1800MHz数字蜂窝系统(DigitalCellular System,DCS)频段或1900MHz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PCS)频段接收数据。尽管第一天线112和第二天线114彼此分离,但第一天线112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接收到通过第二天线114发送的某些2450MHz RF信号,从而影响第一无线模块120的性能。举例来说,干扰可能会使第一无线模块120的噪声系数(noise figure)恶化,造成第一无线模块120的灵敏度降低。
若无线通信装置100包括SAW滤波器,则上述干扰至少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减小,其中上述SAW滤波器可位于第一无线模块120中,也可位于第一无线模块120和第一天线112之间。不过,若第一无线模块120为非SAW(SAW-less)模块(即既不包含也不耦接至SAW滤波器),则无法减小干扰。无论第一无线模块120是否为非SAW模块,无线通信装置100可采用一些机制来解决自干扰问题,从而达到更好性能。
图2是无线通信装置100执行方法的简化流程图。无论第一无线模块120是否为非SAW模块,本方法可有助于无线通信装置100减小上述自干扰。在一示范例中,基带模块160可在第一无线模块120准备处理或刚开始处理帧时,执行本方法(基于第一无线模块120以及/或者第二无线模块140提供的信息)。上述帧可包括发送脉冲(burst)和接收脉冲。
在步骤220中,无线通信装置100获取第一无线模块120的质量指标(qualityindicator),上述质量指标可指出第二无线模块140的RF信号发送对第一无线模块120的性能造成多大的干扰。举例来说,质量指标可为第一无线模块110接收的RF信号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或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质量指标越低,则第二无线模块140的RF信号发送对第一无线模块120的性能的干扰越大。
在步骤240中,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质量指标控制第二无线模块140的发送(transmission,可表示为TX)功率(即第二无线模块140提供给天线114的RF信号发送的功率电平)。举例来说,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基于质量指标测定是否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限制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简单来说,若质量指标相对来说较低,第一无线模块120的性能可能会受到第二无线模块140的RF信号发送的严重干扰,则相应地,无线通信装置100应使第二无线模块140限制其TX功率(如将TX功率减小NdB),来减小对第一无线模块120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若质量指标相对来说较高,即尽管第二无线模块140可能采用了相近频段,但第一无线模块120的性能仍然足够好,则无线通信装置100并不需要使第二无线模块140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限制其TX功率。
图3是实现图2所示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包含了更多示范性细节。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采用了5个子步骤241、243、245、247和249,用来实现图2中所示的步骤240。此外,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进一步包括2个初始步骤212和214。上述两个初始步骤为可选步骤,因此图2中并未绘示。
为了执行图3所示流程,无线通信装置100可采用寄存器来进行功率依赖(power dependency)标记。无线通信装置100可通过基带模块160来设定/重新设定标记,且标记的状态为第二无线模块140测定其TX功率时需考量的几个因素之一。换句话说,第二无线模块140根据功率依赖标记和其它因素,控制其传输路径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
第二无线模块140可读取功率依赖标记的状态,以测定是否限制其TX功率来减小对第一无线模块120的干扰。举例来说,若功率依赖标记处于第一状态(如缺省状态(default state)),第二无线模块140不需要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限制其TX功率。换句话说,第二无线模块140可独立控制其TX功率,不需要考虑其是否对第一无线模块120造成了干扰。另一方面,若功率依赖标记处于第二状态,则第二无线模块需要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限制其TX功率。换句话说,第二无线模块140需要将其TX功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电平,以避免对第一无线模块120造成过大干扰。在其它条件都一样的前提下,功率依赖标记的状态可使得第二无线模块140维持其TX功率或将其功率降低NdB,其中N可为预定参数。在图3所示的示范例中,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在每次进入子步骤247时,将其功率依赖标记设定或维持在第一状态,以及在每次进入子步骤249时,将其功率依赖标记设定或维持在第二状态。
在步骤212中,无线通信装置100测定第二无线模块140是否工作。若第二无线模块140没有工作,无线通信装置100可直接推断不存在自干扰的风险,并进入子步骤247。否则若第二无线模块140正在工作,则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步骤214,以在做决定之前进行更多测定。在步骤214中,无线通信装置100测定第一无线模块120是否采用特定频段(如可能引起自干扰的频段)。若第一无线模块120并未采用可能引起自干扰的频段,则由于自干扰的风险并不存在,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7。否则若第一无线模块120采用了可能引起自干扰的频段,则由于存在自干扰的风险,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步骤220。举例来说,具有潜在自干扰风险的频段可为1800MHz DCS频段或1900MHz PCS频段。换句话说,若无线通信装置100采用上述两个频段中的至少一个,如在无线通信装置100和基站之间存在会话链接(talking link)或数据传输线(data line),则无线通信装置100将进入步骤220。
在步骤220获取质量指标(如RSSI)后,无线通信装置100随后进入子步骤241。其中,RSSI为上述质量指标的示范例之一。在子步骤241中,无线通信装置100测定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是否已经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进行了限制。若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尚未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进行限制,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3;若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已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进行了限制,则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5。举例来说,在子步骤241中,无线通信装置100可检查功率依赖标记的状态,并且在功率依赖标记处于第一状态时进入子步骤243,在功率依赖标记处于第二状态时进入子步骤245。
在子步骤243中,无线通信装置100测定第一无线模块120的质量指标(如RSSI)是否比预定下边界(lower boundary)低。若第一无线模块120的RSSI并不比预定下边界低,则意味着尽管第一无线模块120和第二无线模块140同时采用相近频段,第一无线模块120并没有受到严重干扰,而是仍有足够好的性能。如此一来,不需要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限制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也就是说,若第一无线模块120的RSSI并不比预定下边界低,则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7。否则若第一无线模块120的RSSI比预定下边界低,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9。
在子步骤245中,无线通信装置100测定第一无线模块120的质量指标(如RSSI)是否比预定滞后边界(hysteretic boundary)低,其中滞后边界高于预定下边界。若第一无线模块120的RSSI并不比预定滞后边界低,则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7。否则若第一无线模块120的RSSI比预定滞后边界低,则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9。采用滞后边界可防止第二无线模块140过于频繁地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调整其TX功率。若确实存在自干扰的风险且并未限制TX功率,则若RSSI减低到低于下边界,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9,通过将标记设定为第二状态来限制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若确实存在自干扰的风险且已经限制TX功率,则若RSSI仍低于滞后边界,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9,通过将标记维持在第二状态来保持限制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若确实存在自干扰的风险且已经限制TX功率,则若RSSI已上升到高于滞后边界,无线通信装置100进入子步骤247,通过将标记设定为第一状态来停止限制第二无线模块140的TX功率。
在子步骤247中,由于并不存在自干扰的风险或者干扰并不严重,无线通信装置100可不要求第二无线模块140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限制其TX功率。如上所述,在步骤247中,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将功率依赖标记设定或保持在第一状态。如此一来,第二无线模块140不需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降低其TX功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无线模块140不会因为其它原因改变其TX功率。第二无线模块140仍可以根据其功率控制机制来调整其TX功率,只不过防止干扰第一无线模块120不再成为TX功率调整的原因。
在子步骤249中,由于存在自干扰的风险,干扰比较严重,无线通信装置100要求第二无线模块140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限制其TX功率。如上所述,在步骤249中,无线通信装置100可将功率依赖标记设定或保持在第二状态。如此一来,第二无线模块140将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降低其TX功率(如降低NdB),或者若已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降低TX功率,则维持已降低的TX功率。此外,第二无线模块140在决定是否调整其TX功率以及如何进行调整时仍可考虑其它因素。
图4是实现图2所示方法的另一示范性流程图。图4所示的流程图与图3所示流程图的区别在于,图4所示的流程并不包括子步骤241和245。换句话说,图4所示的流程图采用子步骤243、247和249来实现图2所示的步骤240。由于图4所示的流程图并未采用预定滞后边界,流程图可能引起第二无线模块140过于频繁地因为第一无线模块120而调整其TX功率。在其它方面,图4所示的流程图与图3所示的流程图均相同或极为相似。
上述实施例的好处之一在于允许第一无线模块省去SAW滤波器,为非SAW模块。否则,SAW滤波器需成为无线通信装置100中必不可少的组件,而SAW滤波器的成本无法忽略不计。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降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总体硬件成本。上述实施例的另一好处在于有助于无线通信装置100自动减小自干扰,以保证第一无线模块120的性能。即使第一无线模块120为非SAW模块,本发明的实施例仍可允许第一无线模块120和第二无线模块140采用相近频段同时工作,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干扰。
虽然本发明已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更和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之前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减小自干扰的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所述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的质量指标;以及
根据所述质量指标控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设计为采用1800MHz频段或1900M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无线模块设计为采用2450M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根据所述质量指标控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的步骤包括:若所述质量指标降低到低于第一预定边界,开始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若所述质量指标低于第二预定边界,保持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以及若所述质量指标上升到高于所述第二预定边界,停止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其中所述第二预定边界高于所述第一预定边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质量指标控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质量指标决定功率依赖标记的状态,其中设定所述第二无线模块检查所述功率依赖标记的所述状态,以决定是否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指标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标,或者所述质量指标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信噪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或者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无线保真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不包括也不耦接至表面声波滤波器。
7.一种减小自干扰的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所述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的质量指标;以及
检查所述质量指标,以决定是否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其中,若所述质量指标降低到低于第一预定边界,开始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若所述质量指标低于第二预定边界,保持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以及若所述质量指标上升到高于所述第二预定边界,停止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其中所述第二预定边界高于所述第一预定边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所述质量指标,以决定是否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发送功率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质量指标决定功率依赖标记的状态,其中设定所述第二无线模块检查所述功率依赖标记的所述状态,以决定是否因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而限制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所述发送功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指标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标,或者所述质量指标为所述第一无线模块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信噪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模块。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或者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无线保真模块。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小自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不包括也不耦接至表面声波滤波器。
CN201210313530.2A 2012-03-15 2012-08-29 减小自干扰的方法 Active CN103312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11092P 2012-03-15 2012-03-15
US61/611,092 2012-03-15
US13/531,578 2012-06-24
US13/531,578 US8989810B2 (en) 2012-03-15 2012-06-24 Methods performed b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to alleviate self-interfere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349A CN103312349A (zh) 2013-09-18
CN103312349B true CN103312349B (zh) 2015-09-02

Family

ID=4913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3530.2A Active CN103312349B (zh) 2012-03-15 2012-08-29 减小自干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2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4961B (zh) * 2020-09-02 2022-12-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7701B (zh) * 2020-10-22 2022-11-04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650A (zh) * 2004-12-21 2007-12-05 英特尔公司 使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更好共存能力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61279A (zh) * 2006-01-17 2009-02-04 诺基亚公司 用于避免蜂窝发送器干扰2.4/5ghz ism频带的方法
CN101826660A (zh) * 2010-05-05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智能手机的天线装置及其应用终端
WO2011100652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access point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received access terminal messages
CN102377441A (zh) * 2010-08-09 2012-03-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装置与动态调整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参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650A (zh) * 2004-12-21 2007-12-05 英特尔公司 使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更好共存能力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61279A (zh) * 2006-01-17 2009-02-04 诺基亚公司 用于避免蜂窝发送器干扰2.4/5ghz ism频带的方法
WO2011100652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access point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received access terminal messages
CN101826660A (zh) * 2010-05-05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智能手机的天线装置及其应用终端
CN102377441A (zh) * 2010-08-09 2012-03-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装置与动态调整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参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349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9810B2 (en) Methods performed b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to alleviate self-interference
EP2625788B1 (en) Wireless transceiver with amplifier bias adjusted based on modulation scheme and transmit power feedback
US8457559B2 (e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radio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signals
US2015019584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mutual interference among equipment-sharing networks with adjacent bands
US7120410B2 (en) LNA gain adjustment in an RF receiver to compensate for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US11737083B2 (en) Cross-slot scheduling for new radio
US89959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utback in a simultaneous dual frequency band call
US20070206631A1 (en) Control of radio process
US20120088455A1 (en)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reduc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543067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US20130196673A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cellular schedul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70047625A1 (e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070033618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nearity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minal device, and receiver
US9241336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6417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CN107465446B (zh) 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模块
CA2803372A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cellular schedul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30165057A1 (en) Rf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thereof
WO2012152019A1 (zh) 相邻频段共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312349B (zh) 减小自干扰的方法
WO2014066701A2 (en) Two-dimensional transmit power compensation
KR101783609B1 (ko) 서로 다른 무선통신 방식이 적용된 복수의 무선통신 칩에서 동시에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단말 장치 및 그 단말 장치의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US1195014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ing interfering signals
EP2648464B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EP259287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