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0257A - 一种防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10257A CN103310257A CN2013102193818A CN201310219381A CN103310257A CN 103310257 A CN103310257 A CN 103310257A CN 2013102193818 A CN2013102193818 A CN 2013102193818A CN 201310219381 A CN201310219381 A CN 201310219381A CN 103310257 A CN103310257 A CN 1033102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feiting
- pattern
- point set
- false proof
- aber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伪方法,对图样进行防伪处理,形成具有唯一的防伪码,防伪码由至少一个防伪标识排列组成,关键是:所述的防伪标识由一组M×N的点阵组成,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以上的点阵中包括背景点集、图样有效点集和防伪色差点集三种类型的点集,在此基础上,所述的防伪处理过程是通过编码算法对防伪色差点的位置和颜色进行统一编码和指定,形成防伪标识的防伪图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防伪模式,通过CPU编码可以保证防伪图样的唯一性,防伪效果更加出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技术领域,设计到一种防伪方法,特别是一种新式的防伪图案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防止仿造,仿冒的技术。为保护企业品牌、保护市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种防范性技术措施。
目前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物品防伪技术为条形码技术和二维码技术,通过配套扫描仪器对条形码或二维码进行读取、解析得出编码,再用编码与防伪数据库中的原始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说明是正品,否则说明是赝品。
但是这两种防伪技术也是存在缺陷的,缺陷:1、条形码和二维码的规则都是设定好的,非常容易复制,读取后就可大量的再次印刷。2、显现出来的不是实际的内容,并且需要一定的印刷精度才可以达到识别,需要相对精密的印制设备,靠分别率很低的如喷码设备无法制作。3、数据量有限,例如每小时制造上万瓶矿泉水的生产线,不能保证每瓶的唯一码,和主机id、实时时间以及算法结合后的本发明能在计算后验证唯一性。因此需要更加新颖的防伪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全新的物品防伪方式,通过点阵式结构与对防伪色差点集的颜色控制,达到具有唯一标识特性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方法,对图样进行防伪处理,形成具有唯一的防伪码,防伪码由至少一个防伪标识排列组成,关键是:所述的防伪标识由一组M×N的点阵组成,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以上的点阵中包括背景点集、图样有效点集和防伪色差点集三种类型的点集,在此基础上,所述的防伪处理过程是通过编码算法对防伪色差点的位置和颜色进行统一编码和指定,形成防伪标识的防伪图案。
所述的图样是字母、或是数字、或是汉字、或是图形。
所述的防伪色差点集与背景点集、图样有效点集的颜色具有色差,防伪色差点集中的每个点,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不同颜色。
所述的防伪图案可以是汉字,也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图形,也可以是汉字或数字中的笔画,也可以是点阵中的像素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易读取,通过内容的外在形式消费者就能知道实际的涵义,如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专业机构如生产厂家、执法部门通过色差部位很容易读取到真伪信息。2、难复制,造假者无法通过拍照、扫描、输入来制作大量相同的码,同一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印制设备上和不同的印制时间内的色差点位的编码都是不同的,因为机器序列号的唯一,不同的机器喷印相同的内容,色差部位也是不同的。以上两点为造假者制造了技术壁垒。使其无法通过购买设备来制造相同的防伪码。3、抗损性极高,对磨损、污染、扭曲、变形都可以极好的无损解析,由于色彩的组合结构,识别距离可以达到50米,有效识别半径达到20米,动态下支持模糊识别。4、容错率强,具有纠错功能。
另外,生产者和执法部门很容易通过色差点位来对照算法或者比对器来识别真伪,为打假取证赢得时间和减少成本。根据防伪码这个证据就对制假者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打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防伪标识点阵化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伪方法,对图样进行防伪处理,形成具有唯一的防伪码,防伪码由至少一个防伪标识排列组成,关键是:所述的防伪标识由一组M×N的点阵组成,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以上的点阵中包括背景点集、图样有效点集和防伪色差点集三种类型的点集,在此基础上,所述的防伪处理过程是通过编码算法对防伪色差点的位置和颜色进行统一编码和指定,形成防伪标识的防伪图案。
所述的图样是字母、或是数字、或是汉字、或是图形。
所述的防伪色差点集与背景点集、图样有效点集的颜色具有色差,防伪色差点集中的每个点,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不同颜色。
所述的防伪图案可以是汉字,也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图形,也可以是汉字或数字中的笔画,也可以是点阵中的像素点。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参看图1,列举了一个防伪标识“邢”字,其中本防伪标识由白色的点组成了背景点集,黑色的点组成了“邢”字这个图样有效点集,而防伪色差点集由CPU进行控制,CPU可以借助编码算法对序列号、时间、日期等参数进行编码计算,最终得出一组唯一的编码,每一个编码对应唯一的一种防伪色差点集。例如,可以控制“邢”字中左边的“开”字变色,也可以控制某一条横线变色,也可以控制某一个像素点变色。这里所说的变色指与背景点集、以及与图样有效点集的颜色均不同,并形成带有明显色差的颜色。这只是针对了防伪码中的某一个防伪标识而言。多个防伪标识横向或纵向排列,则形成了最终的防伪码。防伪码中可以是某个或某几个防伪标识中带有防伪色差点集。总之,这些防伪色差点集均是由CPU来编码控制,得出的唯一的编码结果。
本发明所设计的防伪方法中,防伪码可以通过接触或者非接触的方式复制到其他载体上。例如采用喷码方式,也可以使用印刷、热转印、腐蚀等方式。
Claims (4)
1.一种防伪方法,对图样进行防伪处理,形成具有唯一的防伪码,防伪码由至少一个防伪标识排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标识由一组M×N的点阵组成,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以上的点阵中包括背景点集、图样有效点集和防伪色差点集三种类型的点集,在此基础上,所述的防伪处理过程是通过编码算法对防伪色差点的位置和颜色进行统一编码和指定,形成防伪标识的防伪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样是字母、或是数字、或是汉字、或是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色差点集与背景点集、图样有效点集的颜色具有色差,防伪色差点集中的每个点,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不同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图案可以是汉字,也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图形,也可以是汉字或数字中的笔画,也可以是点阵中的像素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93818A CN103310257A (zh) | 2013-06-05 | 2013-06-05 | 一种防伪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93818A CN103310257A (zh) | 2013-06-05 | 2013-06-05 | 一种防伪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0257A true CN103310257A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3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193818A Pending CN103310257A (zh) | 2013-06-05 | 2013-06-05 | 一种防伪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10257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2040A (zh) * | 1999-12-30 | 2001-07-04 | 孙卫平 | 唯一性彩色图像数字防伪标识制作技术及产品 |
US20090091530A1 (en) * | 2006-03-10 | 2009-04-09 | Kenji Yoshida | System for input 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
CN102184380A (zh) * | 2011-05-10 | 2011-09-14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色彩叠加二维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
2013
- 2013-06-05 CN CN2013102193818A patent/CN1033102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2040A (zh) * | 1999-12-30 | 2001-07-04 | 孙卫平 | 唯一性彩色图像数字防伪标识制作技术及产品 |
US20090091530A1 (en) * | 2006-03-10 | 2009-04-09 | Kenji Yoshida | System for input 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
CN102184380A (zh) * | 2011-05-10 | 2011-09-14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色彩叠加二维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20854B (zh) | 一种组合式防伪标识、及其生成方法与生成装置 | |
CN102930440B (zh) | 一种通过互联网对商品进行防伪和辨伪的方法 | |
DK2780865T3 (en) | PATTERNS FOR CO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ON A SURFACE AS WELL AS MARKING AND READING PROCEDURE | |
CN105981052B (zh) | 在表面上包括两个图案的标记 | |
CN109190736B (zh) | 防伪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和生成应用系统 | |
JP5643998B2 (ja) | 2次元識別パターン、当該パターンを含む物品、および当該パターンをマーキングおよび識別する方法 | |
CN101163007A (zh) | 信用标识随机纹线生成方法 | |
EP1869624A1 (en) | A secure printing method to thwart counterfeiting | |
US9934457B2 (en) | Method of securing a two-dimensional barcode | |
DE112019001531T5 (de) | Authentifizierung verpackter Produkte | |
CN103761656B (zh) | 一种商品信息的印刷检验方法及装置 | |
RU265116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маркировки изделия, изделие, промаркированное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и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промаркированного изделия | |
KR101535534B1 (ko) | 프린터 스테가노그래피 기법을 이용한 위조방지수단이 구비된 문서의 생성 방법 및 그 문서에 대한 위변조 확인 방법 | |
US7766245B2 (en) | Virtual code window | |
CN103049779A (zh) | 食品安全责任险电子保单二维码凭证的生成和识别方法 | |
CN101587663A (zh) | 纹密防伪 | |
CN103247229A (zh) | 多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 |
EA031834B1 (ru) |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изделия,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защитную маркировку на сво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 |
CN102799917A (zh) | 利用网屏编码控制方法的计算机随机彩色图形防伪方法 | |
US20220004831A1 (en) | Method of Marking an Object,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Marker,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Marker Code,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n Object | |
AU2006298524B2 (en) | Two-part code | |
Zheng et al. | A novel steganography-based pattern for print matter anti-counterfeiting by smartphone cameras | |
CN103310257A (zh) | 一种防伪方法 | |
CN109325568B (zh) | 防伪二维码及其调制加密方法和识别系统 | |
TW201531954A (zh) | 二維識別圖案、包括此圖案之製品,及用於標記及識別此圖案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