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9491B - 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9491B
CN103309491B CN201210082804.1A CN201210082804A CN103309491B CN 103309491 B CN103309491 B CN 103309491B CN 201210082804 A CN201210082804 A CN 201210082804A CN 103309491 B CN103309491 B CN 103309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device
touch control
control induction
touch
operating ge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28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9491A (zh
Inventor
张耀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09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9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9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9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Abstract

一种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用于一触控感应装置。该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包含有建立与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通讯连结;检测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相对于该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相对位置;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相对位置,透过该至少一通讯连结控制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使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该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本发明将各个触控感应装置藉由有线连结、无线连结或任何其他连结方式建立通讯连结,进而整合成一个较大的触控感应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于此触控感应装置中进行影像整合或触控指令整合等相关功能,因此应用上较为弹性。

Description

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尤指一种可整合多个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进步,在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如平板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一体机(AllinOne)等产品已广泛地使用触控装置作为其输入装置。触控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反应速度快及节省空间的优点,能提供使用者更直觉与便利的操控方式,因而成为重要的输入介面。
一般而言,触控装置系设置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上,并由一感测电路及复数条以矩阵方式排列的走线所组成,感测电路可感测这些走线的电气信号,并将的转换为数位形式的感应数据值,而据以判断触控指令来实现触控功能。在此情形下,各个触控装置的触控功能皆为各自独立,使用者仅能于各个触控装置上以独立的操作手势执行触控功能。换句话说,若使用者欲将多个触控装置结合使用时,将会面临触控装置无法运作或其他相关问题。
举例来说,若使用者欲将多个触控装置结合成一个触控装置以显示影像或进行触控指令等相关功能时(如在多个触控装置中,共同显示一影像,或将多个触控装置中一触控装置上的物件移至其他触控装置上),将会因各个电子装置的触控功能皆为各自独立而无法共同搭配使用,使得电子装置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现有技术实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指令整合方法,用于一触控感应装置。该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包含有建立与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通讯连结;检测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相对于该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相对位置;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相对位置,透过该至少一通讯连结控制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使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该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其中,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是分离设置且独立进行一触控显示操作,而该第二触控感应装置是整合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来进行一影像整合操作或一触控指令整合操作。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触控系统,包含有一触控感应装置;以及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邻近排列于该触控感应装置。该触控感应装置及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分别包含有一存储器,存储有一程序码,以指示该触控感应装置及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执行以下步骤:该触控感应装置建立与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通讯连结;该触控感应装置检测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相对于该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相对位置;以及该触控感应装置根据该至少一相对位置,透过该至少一通讯连结控制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使该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该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其中,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是分离设置且独立进行一触控显示操作,而该第二触控感应装置是整合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来进行一影像整合操作或一触控指令整合操作。
本发明将各个触控感应装置藉由有线连结、无线连结或任何其他连结方式建立通讯连结,进而整合成一个较大的触控感应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于此触控感应装置中进行影像整合或触控指令整合等相关功能,因此应用上较为弹性。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的整合式操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的位置设定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触控系统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一操作手势作用于一触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6至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同触控指令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操作手势及一第三操作手势作用于一触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10至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同影像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12A至图1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整合影像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20、30、40、50、70触控系统
100、102、200、202、300、302、触控感应装置
400~406、500、502、700~706
304、306显示面板
308、310、312、314钢琴键盘
504、506触控区
508非触控区
60、70、80、101、110流程
600~616、700~718、800~820、步骤
1000~1012、1100~1110
G1、G2、G3操作手势
O物件
S1、S2侧边
E1、E2交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A至图1C,图1A至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10的整合式操作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触控系统10是由触控感应装置100、102所组成,两者可分别感应一物体(如手指、笔等)的触控情形,并存储有用以执行整合功能的程序码。详细来说,当触控感应装置100、102沿图1A所示的虚线方向移动至相隔一特定距离(如图1B所示)时,触控感应装置100、102中一主控装置,以触控感应装置100为例,可藉由有线连结、无线连结或任何其他连结方式与触控感应装置102建立通讯连结,其中,有线连结可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USB)连结或乙太网络(Ethernet)连结,无线连结可为蓝牙(Bluetooth)、WiFi或红外线等。当触控感应装置100、102建立通讯连结后,触控感应装置100透过位置感测器,如重力感测器(G-sensor)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检测触控感应装置102相对于触控感应装置100的相对位置;接着,触控感应装置100根据触控感应装置102的相对位置,透过触控感应装置100与触控感应装置102之间的通讯连结,控制触控感应装置102,使触控感应装置102与触控感应装置100整合为如图1C所示的具有较大显示面板的触控系统10,以执行相关触控整合功能,如影像整合或触控指令整合等。
简单来说,当触控感应装置100、102相隔特定距离时,触控感应装置100、102可藉由有线连结、无线连结或任何其他连结方式建立通讯连结,使触控感应装置100、102整合为如图1C所示的触控系统10,藉此,使用者可于触控系统10中进行相关触控整合功能。
需注意的是,图1A至图1C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概念,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据以做不同的变化与修饰,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触控系统10除了可由触控感应装置100建立与触控感应装置102的通讯连结外,亦可由触控感应装置102建立与触控感应装置100的通讯连结(即触控感应装置102为主控装置),视系统需求而定。触控感应装置100、102之间的特定距离,如3毫米,但不限于此,只要足以使触控感应装置100、102建立通讯连结即可。此等衍生应用应系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艺。
除此之外,在触控系统10中,触控感应装置100可透过位置感测器,检测触控感应装置102相对于触控感应装置100的相对位置。实际上,使用者亦可直接设定触控感应装置100、102的相对位置。举例来说,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20的位置设定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系统20包含有触控感应装置200、202,使用者可直接将触控感应装置202设置于触控感应装置200的周边虚线框格中,进而设定触控感应装置200、202的相对位置,以作为触控判断的依据,藉此仍属本发明的应用。
此外,在图1A至图1C中,触控感应装置100、102上下排列,实际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触控感应装置100、102亦可以并排的方式排列。举例来说,请参考图3A,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30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触控系统30包含触控感应装置300、302,其运作概念与触控系统10相似,亦可将触控感应装置300、302整合为单一触控感应装置的不同部分。详细来说,触控感应装置300、302分别包含显示面板304、306,其上并显示有钢琴键盘308、310。钢琴键盘308、310分别对应6个音阶(如Do、Re、Me、Fa、So、La),使用者可藉由触碰钢琴键盘308、310,使触控感应装置300、302显示不同触控功能或产生不同影音效果。此外,当触控感应装置300、302靠近而间距小于一预设距离时,两者可建立通讯连结,以将钢琴键盘308、310整合而形成具有较多按键的一钢琴键盘312,使触控系统30可显示12个音阶(如Do、Re、Me、Fa、So、La、Si、Do、Re、Me、Fa、So)或发出更多对应声响,但不限于此。
图3A表示当触控感应装置300、302靠近时,可将各自独立的钢琴键盘308、310整合为具更多连续音阶的钢琴键盘312。除此之外,如图3B所示,亦可利用本发明的整合方式,将钢琴键盘308、310整合为具较大按键的一钢琴键盘314,以便于使用者进行触碰功能。也就是说,在图3B的例中,触控系统30仅显示6个音阶,但每个音阶对应的按键较宽,以方便使用者进行触控。
另一方面,在前述实施例中,触控系统10、20、30分别由两个触控感应装置整合而成,实际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触控系统亦可包含多个触控感应装置,不限于此。举例来说,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40的示意图。触控系统40系触控系统10的衍生概念,其是由触控感应装置400、402、404及406所组成,以执行相关触控整合功能。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触控整合功能可包含有影像整合、触控指令整合或其他整合功能。其中,关于触控指令整合功能及方法请参考下述说明。举例来说,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一操作手势作用于一触控系统50的示意图。详细来说,触控系统50包含有触控感应装置500、502、触控区504、506、非触控区508,其运作概念与触控系统10相似。首先,当触控感应装置500、502建立通讯连结后,以第一操作手势G1作用于触控装置500、502上,其中第一操作手势G1始自触控区504横跨非触控区508至触控区506。因此,于第一时间范围内,触控感应装置500接收来自触控区504的第一触控信号;于第二时间范围内,触控感应装置500、502皆未接收任何触控信号;于第三时间范围内,触控感应装置502接收来自触控区506的第二触控信号。其中,第一时间范围是第一操作手势G1在触控区504上移动所需的时间;第二时间范围是第一操作手势G1在非触控区508上移动所需的时间;第三时间范围是第一操作手势G1在触控区506上移动所需的时间。接着,触控感应装置500、502判断第二时间范围是否小于第一门槛值(例如,0.5秒)。当第二时间范围小于第一门槛值时,触控感应装置500、502根据第一触控信号及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第一操作手势G1的第一指令。如图5所示,此第一指令可将触控感应装置500所显示的物件O移动至触控感应装置502(如图5所示的虚线部分)。反之,若触控感应装置500、502判断第二时间范围不小于第一门槛值时,则不执行任何指令。
简单来说,当第一操作手势G1横跨非触控区508时,触控感应装置500、502于第二时间范围内皆不会接收到任何触控信号。因此,本发明的触控系统50及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可利用此第二时间范围来判断第一操作手势G1是否为连续的操作手势。若第一操作手势G1被判定为连续的操作手势,即可根据来自不同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区的触控信号执行对应第一操作手势G1的第一指令。反之,若第一操作手势G1被判定为不连续的操作手势,即不执行任何指令。藉此,触控系统50的多个触控感应装置即可整合成一个较大的触控感应装置。
上述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可归纳为一触控指令整合流程60,如图6所示。触控指令整合流程6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触控感应装置500、502建立通讯连结。
步骤604:以第一操作手势G1作用于触控感应装置500、502上,其中第一操作手势G1始自触控区504横跨非触控区508至触控区506。
步骤606:于第一时间范围内,触控感应装置500接收来自触控区504的第一触控信号。
步骤608:于第二时间范围内,触控感应装置500、502皆未接收任何触控信号。
步骤610:于第三时间范围内,触控感应装置502接收来自触控区506的第二触控信号。
步骤612:判断第二时间范围是否小于第一门槛值。若是,进行步骤614;若否,进行步骤616。
步骤614:触控感应装置500、502根据第一触控信号及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第一操作手势G1的第一指令。
步骤616:结束。
触控指令整合流程60的详细说明及相关变化可参考前述,于此不再赘述。
需注意的是,图5及图6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概念,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据以做不同的变化与修饰。举例来说,不同的第一操作手势G1及其对应的第一指令可根据实际应用而设计,不限于此。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触控指令整合方法的流程图。图7中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可藉由程序设计来实现。以下将以图5的触控系统50搭配图7中的触控指令整合流程70说明此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如图5所示,非触控区508与触控区504邻接于第一侧边S1,且与触控区506邻接于第二侧边S2。图7中的步骤700~710与图6中的步骤600~610相同,于此不再赘述。于步骤712,触控感应装置500判断第一操作手势G1是否与第一侧边S1相交,而触控感应装置502判断第一操作手势G1是否与第二侧边S2相交。若第一操作手势G1与第一侧边S1及第二侧边S2相交,则执行步骤714。反之,若第一操作手势G1与第一侧边S1或第二侧边S2不相交,则执行步骤718。图7中的步骤714~718与图6中的步骤612~616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换句话说,图7中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即是利用第二时间范围以及第一操作手势G1是否与第一侧边S1及第二侧边S2相交来判断第一操作手势G1是否为连续的操作手势,以作为是否执行第一指令的依据。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触控指令整合方法的流程图。图8中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可藉由程序设计来实现。以下将以图5的触控系统50搭配图8中的触控指令整合流程80说明此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如图5所示,第一操作手势G1与第一侧边S1相交于第一交点E1,且与第二侧边S2相交于第二交点E2。图8中的步骤800~814与图7中的步骤700~714相同,于此不再赘述。于步骤816,触控感应装置500、502判断第一交点E1与第二交点E2间的位移量是否小于第二门槛值(如3毫米)。若第一交点E1与第二交点E2间的位移量小于第二门槛值,则执行步骤818。反之,若第一交点E1与第二交点E2间的位移量不小于第二门槛值,则执行步骤820。图8中的步骤818~820与图7中的步骤716~718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换句话说,图8中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即是利用第二时间范围、第一操作手势G1是否与第一侧边S1及第二侧边S2相交以及第一交点E1与第二交点E2间的位移量来判断第一操作手势G1是否为连续的操作手势,以作为是否执行第一指令的依据。
需注意的是,当非触控区508很小时,横跨非触控区508的第一操作手势G1便有可能同时接触第一侧边S1及第二侧边S2。此时,上述的第二时间范围实质上系等于零。
请参考图9,图9为第二操作手势G2及第三操作手势G3作用于触控系统50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二操作手势G2与第三操作手势G3皆为移动手势。当第二操作手势G2作用于触控区504,而第三操作手势G3作用于触控区506时,触控感应装置500、502分别同时接收来自触控区504的第三触控信号(对应第二操作手势G2)以及来自触控区506的第四触控信号(对应第三操作手势G3),并且根据第三触控信号与第四触控信号执行对应第二操作手势G2与第三操作手势G3的第二指令。举例来说,由于图9中的第二操作手势G2与第三操作手势G3相互远离,则对应的第二指令可将触控感应装置500所显示的物件O放大(如图9所示的虚线部分)。同理,若第二操作手势G2与第三操作手势G3相互靠近,则对应的第二指令可将触控感应装置500所显示的物件O缩小。
需注意的是,图9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概念,本领域具技术人员当可据以做不同的变化与修饰。举例来说,不同的第二操作手势G2、第三操作手势G3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可根据实际应用而设计,不限于此。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与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100135969号相似,故可参考中华民国专利申请号第100135969号,于此不再赘述。此外,本发明的影像整合方法请参考下述说明。
举例来说,当触控系统10欲显示一影像时,触控感应装置100与触控感应装置102会先建立通讯连结,接着触控感应装置100检测触控感应装置102的相对位置,并根据相对位置,透过触控感应装置100、102的通讯连结,控制触控感应装置102以整合触控感应装置100、102。然后,触控感应装置100根据所有触控感应装置的数量分割欲显示的影像,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触控感应装置的数量为2,故将此影像分割成两个不同的影像;接着,触控感应装置100根据相对位置,显示影像分割后的其中一影像,并传送另一影像至触控感应装置102;最后,触控感应装置102直接显示从触控感应装置100所接收的影像,进而于触控系统10达到影像整合的功能。
上述影像整合方法可归纳为一影像整合流程101,如图10所示。影像整合流程101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00:开始。
步骤1002:触控感应装置100、102建立通讯连结。
步骤1004:触控感应装置100检测触控感应装置102的相对位置。
步骤1006:触控感应装置100根据所有触控感应装置的数量分割欲显示的影像,并根据相对位置,显示其中一影像。
步骤1008:触控感应装置100传送另一影像至触控感应装置102。
步骤1010:触控感应装置102显示所接收的影像。
步骤1012:结束。
影像整合流程101的详细说明及相关变化可参考前述,于此不再赘述。
需注意的是,在图10中,当触控系统10欲显示影像时,需将欲显示的影像分割,并传送至其他触控感应装置,实际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触控系统10的影像整合亦可不需分割欲显示的影像。举例来说,当触控感应装置100与触控感应装置102建立通讯连结及检测相对位置以整合为触控系统10后,触控感应装置100将触控系统10欲显示的影像传送至触控感应装置102,接着触控感应装置100、102根据相对位置,显示所需显示的影像。藉此仍属本发明的应用,而不限于此。
上述影像整合方法可归纳为另一影像整合流程110,如图11所示。影像整合流程11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100:开始。
步骤1102:触控感应装置100、102建立通讯连结。
步骤1104:触控感应装置100检测触控感应装置102的相对位置。
步骤1106:触控感应装置100将触控系统10欲显示的影像传送至触控感应装置102。
步骤1108:触控感应装置100、102根据相对位置,显示所需显示的影像。
步骤1110:结束。
影像整合流程110的详细说明及相关变化可参考前述,于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经由适当搭配影像整合流程101、110,可于上述实施例的触控系统实现影像整合。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2A至图12B,图12A至图1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系统120的整合影像的示意图。如图12A所示,触控系统120包含触控感应装置1200、1202、1204及1206,且分别显式有英文字母A、B及C。当触控系统120完成触控感应装置整合及执行影像整合流程101/110时,可显示一整合影像,如图12B所示,进而达成影像整合的功能。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据以做不同的变化与修饰,而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现有各个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功能皆为各自独立,使用者仅能于各个触控感应装置上以独立的操作手势执行触控功能,意味着当使用者欲将多个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使用时,将面临触控装置无法运作或其他相关问题。相较之下,本发明将各个触控感应装置藉由有线连结、无线连结或任何其他连结方式建立通讯连结,进而整合成一个较大的触控感应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于此触控感应装置中进行影像整合或触控指令整合等相关功能,因此应用上较为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触控指令整合方法,用于一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含有:
建立与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通讯连结;
检测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相对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相对位置;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相对位置,透过所述至少一通讯连结控制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使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
其中,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是分离设置且独立进行一触控显示操作,而该第二触控感应装置是整合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来进行一影像整合操作或一触控指令整合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具影像显示功能,其中使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步骤,包含有: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数量,将一影像分割成多个子影像;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相对位置,显示所述多个子影像中一子影像,以及将所述多个子影像中所述子影像以外的子影像传送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以由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显示所述子影像以外的子影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具影像显示功能,其中使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步骤,包含有:
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将一影像传送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相对位置,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显示所述影像中的多个子影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邻近排列,使得至少一非触控区位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第一操作手势始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横跨至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于一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一第一触控信号,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于一第二时间范围内皆未接收任何触控信号,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于一第三时间范围内接收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当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小于一第一门槛值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一第一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邻接于一第一侧边,且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邻接于至少一第二侧边,当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始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横跨至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手势是否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且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手势是否与所述至少一第二侧边相交,若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侧边及所述至少一第二侧边相交,且所述第二时间范围小于所述第一门槛值,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所述第一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于一第一交点,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至少一第二侧边相交于至少一第二交点,当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小于所述第一门槛值,且判断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至少一第二交点之间的至少一位移量小于一第二门槛值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所述第一指令。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第二操作手势作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且一第三操作手势作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接收一第三触控信号且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接收至少一第四触控信号,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分别根据所述第三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四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二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三操作手势的一第二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三操作手势皆为移动手势。
10.一种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系统包含有:
一触控感应装置;以及
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邻近排列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
其中,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分别包含有一存储器,存储有一程序码,以指示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建立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通讯连结;
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检测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相对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至少一相对位置;以及
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一相对位置,透过所述至少一通讯连结控制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使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
其中,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是分离设置且独立进行一触控显示操作,而该第二触控感应装置是整合该触控感应装置与该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来进行一影像整合操作或一触控指令整合操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具影像显示功能,其中使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步骤,包含有: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数量,将一影像分割成多个子影像;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相对位置,显示所述多个子影像中一子影像,以及将所述多个子影像中所述子影像以外的子影像传送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以由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显示所述子影像以外的子影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具影像显示功能,其中使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整合为一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步骤,包含有:
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将一影像传送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相对位置,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及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显示所述影像中的多个子影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之间包含至少一非触控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一第一操作手势始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横跨至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于一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一第一触控信号,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于一第二时间范围内皆未接收任何触控信号,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于一第三时间范围内接收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当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小于一第一门槛值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一第一指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邻接于一第一侧边,且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邻接于至少一第二侧边,当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始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横跨至所述至少一非触控区至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手势是否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且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手势是否与所述至少一第二侧边相交,若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侧边及所述至少一第二侧边相交,且所述第二时间范围小于所述第一门槛值,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所述第一指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于一第一交点,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至少一第二侧边相交于至少一第二交点,当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判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小于所述第一门槛值,且判断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至少一第二交点之间的至少一位移量小于一第二门槛值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二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所述第一指令。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一第二操作手势作用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且一第三操作手势作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时,所述触控感应装置接收一第三触控信号且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接收至少一第四触控信号,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分别根据所述第三触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第四触控信号执行对应所述第二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三操作手势的一第二指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三操作手势皆为移动手势。
CN201210082804.1A 2012-03-13 2012-03-26 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Active CN103309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8410 2012-03-13
TW101108410A TWI475421B (zh) 2012-03-13 2012-03-13 觸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觸控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9491A CN103309491A (zh) 2013-09-18
CN103309491B true CN103309491B (zh) 2015-12-02

Family

ID=4913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2804.1A Active CN103309491B (zh) 2012-03-13 2012-03-26 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85915B2 (zh)
CN (1) CN103309491B (zh)
TW (1) TWI475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9315B (zh) * 2013-11-28 2017-10-2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操作方法
EP3167445B1 (en) 2014-07-10 2021-05-26 Intelligent Platform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labeling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10845987B2 (en) 2016-05-03 2020-11-24 Intelligent Platfor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ouch interaction based on location of touch on a touch screen
US11079915B2 (en) 2016-05-03 2021-08-03 Intelligent Platfor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multiple touch inputs for controller interaction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3891A (en) * 2008-09-08 2010-09-16 Qualcomm Inc Method for indicating location and direction of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element
CN101877180A (zh) * 2009-11-18 2010-11-03 北京同方瑞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电子交互教学系统
CN102156605A (zh) * 2010-02-12 2011-08-1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物件移动方法、物件移动系统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9984B2 (en) * 2008-09-08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anel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109526A1 (en) * 2009-11-09 2011-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creen image display
US9372618B2 (en) * 2010-10-01 2016-06-21 Z124 Gesture base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3891A (en) * 2008-09-08 2010-09-16 Qualcomm Inc Method for indicating location and direction of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element
CN101877180A (zh) * 2009-11-18 2010-11-03 北京同方瑞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电子交互教学系统
CN102156605A (zh) * 2010-02-12 2011-08-1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物件移动方法、物件移动系统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5421B (zh) 2015-03-01
CN103309491A (zh) 2013-09-18
US20130241844A1 (en) 2013-09-19
TW201337640A (zh) 2013-09-16
US9285915B2 (en) 201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82404B2 (en) Touch-sensitive button
CN107621893B (zh) 在非电子表面上使用电子输入设备的内容创建
CN102053783B (zh) 提供基于触摸屏的用户界面的方法和便携式终端
WO2021083132A1 (zh) 图标移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02469A (zh) 手势识别方法及触控系统
CN102906682A (zh) 使用触摸检测表面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JP7331245B2 (ja) 対象位置調整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3309491B (zh) 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CN103188362B (zh) 来电接听挂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034353B (zh) 触控装置、触控系统及触控方法
CN104345998A (zh) 单层多点互电容式触摸屏的驱动感应方法
US201400157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 attachable/detachable pen
CN103885613A (zh) 触摸笔操作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997246A (zh) 绘图触控笔
CN102467283A (zh) 具有多点触控功能的触控装置以及触控操作方法
KR20220045220A (ko) 아이콘 표시 방법 및 단말
JP2012177998A (ja) 車載端末装置
CN103677616A (zh) 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05739809A (zh) 手持设备电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890606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KR20100081383A (ko) 멀티 터치 스크린 시스템과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및 터치 스크린 분할 방법
WO201807065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657066A (zh) 一种背控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4656964B (zh) 输入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869959A (zh)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