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4063A -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4063A
CN103304063A CN2013102719359A CN201310271935A CN103304063A CN 103304063 A CN103304063 A CN 103304063A CN 2013102719359 A CN2013102719359 A CN 2013102719359A CN 201310271935 A CN201310271935 A CN 201310271935A CN 103304063 A CN103304063 A CN 103304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hase adsorption
liquid phase
solid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19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4063B (zh
Inventor
安洪光
李春启
岳培恒
刘俊峰
梅长松
宋学平
赵荧
李国胜
王宝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International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International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International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International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719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4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4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4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4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40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应用和水处理方法,所述反应器包括液相吸附区、固液分离区、进液口、投加设备、导流组件、混合器、收集槽和集液槽,采用液相吸附区与固液分离区一体化成型,投加粉状吸附剂,以混合搅拌的循环流道作为液相吸附区,进行水处理,实现吸附剂与水的高效分离和粉状吸附剂的无动力回流与再利用,具有吸附效率高,有效吸附量大,固液分离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操作简单易行,运行稳定可靠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技术及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粉状吸附剂吸附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并实现固液分离一体化的反应器、该反应器的应用以及利用该反应器进行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类工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各种难处理污染物的废水,其中部分废水中含有酚类、石油类、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仅仅依靠萃取、气提、化学氧化、化学沉淀、生化处理等传统工艺难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处理效率低下,费用较高。
目前,采用颗粒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技术已有报道。例如,中国专利CN2885377公开了一种活性焦吸附床,该活性焦吸附床以颗粒活性焦作为吸附剂,采用上部投料、下部排料的方式运行。中国专利CN202297262U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池,该活性炭吸附池采用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上进水下排水,结构类似砂滤器。
虽然采用上述公开的技术进行水处理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传统工艺,但仍存在水处理量较小,吸附剂的投加和排出困难,而且吸附效率低,在大规模水处理上应用困难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可靠,水处理量大,吸附剂投加和排出简便,适用于大规模水处理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该反应器进行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该反应器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
液相吸附区,优选地,所述液相吸附区为柱状型壳体、沟渠型壳体或柱状型与沟渠型的组合型壳体,更优选地,所述液相吸附区为沟渠型壳体,最优选地,所述的液相吸附区为首尾相连的沟渠型壳体;
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上方且与液相吸附区相连通的投加设备;
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内部、将液相吸附区分隔成流道的导流组件,优选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立板、弧形板、导流板、导流墙和旋流板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流道为循环流道,最优选地,所述流道为回环廊道;
设置在所述流道内的混合器,优选地,所述混合器至少为一台;
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底部的收集槽,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为倒锥体型槽,更优选地,所述的收集槽为倒四棱锥型槽,最优选地,所述收集槽连接有外排设备;
用来向所述液相吸附区输送待处理液的进液口;
下端与所述液相吸附区下端相连通且与液相吸附区一体化成型的固液分离区,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区一体化成型于液相吸附区外壁或内部,更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区为倒锥体型壳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固液分离区顶部且与所述固液分离区顶部相连通的集液槽,优选地,所述集液槽底部连通有出液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固液分离区内设置或不设置斜管、斜板等强化沉淀的装置,以达到最优的吸附剂沉淀效果。
在本发明所述反应器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顶部的盖板,更优选地,所述投加设备固定在所述盖板顶部。
在本发明所述反应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与固液分离区连通位置的挡板,用来导流和/或防扰动。更优选地,所述挡板可以是一组或多组的立板、弧形板、导流板或导流墙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器,所述投加设备优选为单螺旋加料机或双螺旋加料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器,所述混合器优选为潜水搅拌器、立式搅拌器和曝气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混合器的安装高程为水深的中下部,最优选地,当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混合器时,将混合器沿液体流动方向均匀设置,以便达到最优的液体处理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器,所述外排设备优选为隔膜泵、软管泵、渣浆泵、离心泵或螺旋输送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反应器进行水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液通过进液口输送至液相吸附区,将粉状吸附剂通过投加设备投加至液相吸附区,在混合器的作用下,使待处理液和粉状吸附剂充分混合,进行吸附处理;优选地,所述液相吸附区内的粉状吸附剂的浓度为5~200kg/m3,更优选为50~150kg/m3,最优选为100kg/m3;进一步优选地,待处理液在液相吸附区内的停留时间为1~10h,更优选为3~8h,最优选为5h;又进一步优选地,待处理液在液相吸附区内的流速为0.5~5m/s,更优选为1.5~3.5m/s,最优选为2.5m/s;再进一步优选地,粉状吸附剂在液相吸附区内的停留时间为1~100h,更优选为10~50h,最优选24h;
(2)经步骤(1)吸附处理后的待处理液进入固液分离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吸附剂,上层清液上行进入集液槽,下层吸附剂沉降返回液相吸附区;优选地,经步骤(1)吸附处理后的待处理液在固液分离区内的停留时间为5min~10h,更优选为20min~2h,最优选30min~1h。
优选地,粉末吸附剂的投加量可以采用变频器控制螺旋加料机转动频率的方式进行调节。
优选地,外排设备可以采用电机变频器控制的方式进行失效吸附剂外排量的调节。
本发明人发现,粉状吸附剂较颗粒吸附剂具有更大地吸附能力和更快地吸附速率,因此在上述反应器的液相吸附区内投加粉状吸附剂,采用液相动态吸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粉状吸附剂孔道短、吸附速率快和有效吸附容量大的特性,并利用混合器提供充分的混合搅拌,使粉状吸附剂呈流化状态,实现吸附剂与待处理液体的混合并在上述反应器内循环接触,吸附除去其中的污染物,达到增强传质、增加对污染物吸附去除能力的效果。
本发明人还发现,从粉状吸附剂的在水中的沉降性能来看,绝大部分为易沉降的固体颗粒,通过将液相吸附与固液分离一体化,利用重力作用,使其与待处理液分离后的粉状吸附剂稳定回流至液相吸附区进行再吸附,并通过控制粉状吸附剂投加量和排出量,保持液相吸附区内较高的吸附剂浓度,可以提高吸附剂的停留时间和有效吸附容量;待处理液进入固液分离区后,实现了吸附剂与液体的分离,分离后,未失效的粉状吸附剂回到液相吸附区进行再吸附,可以增大粉状吸附剂的有效吸附容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粉状吸附剂的粒径≤1mm,优选地,所述的吸附剂的粒径≤0.5mm,更优选的所述的吸附剂的粒径≤0.28mm。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粉状吸附剂为粉状活性炭、粉状活性焦、粉状吸附树脂、粉状沸石或粉状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将集液槽内的上层清液排出,进行混凝澄清处理。
优选地,所述上层清液通过出液口排出。在上述混凝澄清处理中,本发明并受混凝澄清处理方法的限制。一般来讲,本领域常用的混凝澄清处理均可用于本发明。例如,在上层清液通过溢流收集到集液槽之后,通过出液口排出至例如管道混合器或混合反应槽的混凝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0.5~30min,通过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等混凝剂,来进一步去除溶液中不易沉微粒等物质。其中,絮凝剂可以是投加量为20~300mg/L的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淀粉絮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等,助凝剂可以是投加量为0~3mg/L的聚丙烯酰胺。然后,液体自流进入例如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机械澄清池等混凝澄清池中,停留时间0.5~6h,去除水中的不易沉微粒等物质,清液外排,沉淀物由例如隔膜泵或软管泵、渣浆泵、离心泵、螺杆泵等外排泵外送处理或再利用。
本发明人发现,将待处理液与粉状吸附剂的混合溶液按“先固液分离再混凝澄清”的处理方式,可明显降低总的沉淀时间,并可降低的絮凝剂投加量,提高出水水质,能够达到降低混凝澄清池固体负荷的效果。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经集液槽排出的上层清液的后续处理并非仅限于混凝澄清处理,还可以用于其它常见的水处理后续系统或再利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反应器在水处理,例如在废水、污水、酸液、碱液或有机溶剂提纯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粉状吸附剂进行吸附,吸附剂粒径较小,吸附速率快,吸附剂有效吸附量大,吸附剂的用量相对较少;
(2)本发明采用的粉状吸附剂与待处理液在搅拌状态进行动态吸附,吸附速率快,吸附效率高;
(3)本发明采用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不仅减小了设备体积,还降低设备投资;
(4)本发明采用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吸附剂定量投加和失效吸附剂定量排出的设计,可保持吸附池内吸附剂浓度基本恒定,并便于调节;
(5)本发明采用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通过控制吸附剂投加量和排出量,可保持吸附池内较高的吸附剂浓度,提高了吸附区内的固体停留时间,既延长了吸附剂的吸附时间,又提高了吸附剂的有效吸附容量;
(6)本发明采用先固液分离再混凝澄清的处理方式,可降低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并提高出水水质,降低运行成本;
(7)本发明采用“液相吸附与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混凝澄清”的方法,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运行稳定、可靠。液相吸附与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出水的SS>500mg/L,浊度>400NTU,单投加絮凝剂的情况下,出水SS<50mg/L,浊度<50NTU;既投加絮凝剂又投加助凝剂情况下,出水SS<30mg/L,浊度<20NTU。因此,“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混凝澄清”的水处理方法可实现粉状吸附剂液相吸附与固液分离的功能,将发挥出动态液相吸附系统的优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的一个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的另一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水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相吸附区,2-混合器,3-导流组件,4-固液分离区,5-挡板,6-集液槽,7-收集槽,8-外排设备,9-投加设备,10-进液口,11-出液口,12-待处理液,13-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14-混凝反应器,15-混凝澄清池,16-出水,17-粉状吸附剂,18-吸附剂外排,19-助剂,20-沉淀物输送泵,21-沉淀物外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的一个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包括:
顶部设有盖板的液相吸附区(1),所述液相吸附区(1)为首尾相连的沟渠型壳体;
设置在液相吸附区(1)上方、固定在盖板顶部且与液相吸附区(1)相连通的投加设备(9),例如单螺旋加料机或双螺旋加料机;
设置在液相吸附区(1)内部、将液相吸附区分隔成回环廊道的由立板、弧形板、导流板、导流墙和旋流板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导流组件(3);
沿回环廊道均匀设置在水深中下部的至少一台混合器(2),例如潜水搅拌器、立式搅拌器和曝气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设置在液相吸附区(1)底部、连接有外排设备(例如隔膜泵、软管泵、渣浆泵、离心泵或螺旋输送器)(8)的倒四棱锥型收集槽(7);
用来向液相吸附区(1)输送待处理液的进液口(10);
下端与液相吸附区(1)下端相连通且一体化成型于液相吸附区(1)外壁的为倒锥体型壳体的固液分离区(4);
与出液口(11)相连通、设置在固液分离区(4)顶部且与固液分离区(4)顶部相连通的集液槽(6);以及,
设置在液相吸附区(1)与固液分离区(4)连通位置用来导流和/或防扰动的挡板(5)。
工作时,将待处理液通过进液口(10)输送进入液相吸附区(1)内,投加设备(9)定量向液相吸附区(1)内投加粉状吸附剂。待处理液在至少一台混合器(2)的作用下,在回环廊道内循环流动,使其与粉状吸附剂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动态吸附。当混合液流经位于液相吸附区(1)与固液分离区(4)连通位置的挡板(5)时,通过挡板(5)的导流和/或防扰动作用,使混合液缓冲稳流后进入固液分离区(4),在此易沉颗粒状吸附剂(粉状吸附剂吸附水中微粒后粒径增大,呈颗粒状)在重力作用下沉淀进入液相吸附区(1),进行再吸附。固液分离区(4)中的清液上行,由集液槽(6)收集后,经出液口(11)外排或再处理(例如混凝澄清处理)。粉状吸附剂吸附处理失效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沉降进入收集槽(7),然后由外排设备(8)例如渣浆泵将收集槽(7)内的固液混合物外排或再利用。
图3和图4本发明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固液分离区(4)一体化成型于液相吸附区(1)的中部。工作时,该反应器的实施步骤与上述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相同。
实施例2
图5为本发明的水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待处理液为碎煤加压气化废水。
如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水处理方法优选将待处理液(12)通过依次连通的投加有粉状吸附剂(17)的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13)、投加有助剂(19)的混凝反应器(14),例如管道混合器或混合反应槽,以及混凝澄清池(15),例如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或机械澄清池,得到水质明显提高的出水(16)。其中,将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13)中的失效吸附剂采取吸附剂外排(18)处理,将混凝反应器(14)中的沉淀物通过例如隔膜泵或软管泵、渣浆泵、离心泵、螺杆泵等沉淀物外排泵(20)采取沉淀物外排(21)处理或再利用。
在本发明中,上述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参数来进行:
(1)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13)内的参数:
粉状活性焦粒径:≤0.28mm,
液相吸附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5h,
液相吸附区内的固体浓度(即单位体积内吸附剂固体的质量):100kg/m3
液相吸附区内的水流速度:2.5m/s,
粉状活性焦停留时间:50h,
固液分离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30min,
外排设备排出的固体浓度:150kg/m3
(2)混凝反应器(14)内的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min,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投加量:25mg/L,
聚丙烯酰胺(助凝剂)投加量:0.5mg/L;
(3)混凝澄清池(15)内的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2h,
固体停留时间:6h。
碎煤加压气化废水在进行本发明的水处理方法之前,测得其pH值为8~9、COD约为600mg/L。经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后,测得出水的SS约为500mg/L,浊度约为400NTU,再经混凝澄清处理后,测得出水(16)的pH值为8~9、COD≤200mg/L、SS≤20mg/L、浊度≤15NTU。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2中的步骤,待处理液(12)为碎煤加压气化废水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参数来进行:
(1)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13)内的参数:
粉状活性焦粒径:<0.15mm,
液相吸附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6h,
液相吸附区内的固体浓度(即单位体积内吸附剂固体的质量):5kg/m3
液相吸附区内的水流速度:1.5m/s,
粉状活性焦停留时间:12h,
固液分离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10min,
外排设备排出的固体浓度:20kg/m3
(2)混凝反应器(14)内的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5min,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投加量:100mg/L;
(3)混凝澄清池(15)内的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h,
固体停留时间:6h。
碎煤加压气化废水在进行本发明的水处理方法之前,测得其pH值为7~8、COD约为400mg/L。经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后,测得出水的SS约为300mg/L、浊度约为300NTU,再经混凝澄清处理后,测得出水(16)的pH值为7.5~8.5、COD≤200mg/L、SS≤30mg/L、浊度≤30NTU。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2中的步骤,待处理液(12)为碎煤加压气化废水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参数来进行:
(1)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13)中的参数:
粉状活性焦粒径:<0.5mm,
液相吸附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10h,
液相吸附区内的固体浓度:200kg/m3
液相吸附区内的水流速度:3.5m/s,
粉状活性焦停留时间:100h,
固液分离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1h,
外排设备排出的固体浓度:200kg/m3
(2)混凝反应器(14)内的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2min,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投加量:100mg/L,
聚丙烯酰胺(助凝剂)投加量:1mg/L;
(3)混凝澄清池(15)内的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4h,
固体停留时间:6h。
碎煤加压气化废水在进行本发明的水处理方法之前,测得其pH值为8~9、COD约1200mg/L。经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后,测得其出水SS约为1000mg/L、浊度约为2000NTU,再经混凝澄清处理后,测得出水(16)的pH值为8~9、COD≤400mg/L、SS≤20mg/L、浊度≤20NTU。
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应当理解,上述描述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
液相吸附区,优选地,所述液相吸附区为柱状型壳体、沟渠型壳体或柱状型与沟渠型的组合型壳体,更优选地,所述液相吸附区为沟渠型壳体;最优选地,所述的液相吸附区为首尾相连的沟渠型壳体;
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上方且与液相吸附区相连通的投加设备;
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内部、将液相吸附区分隔成流道的导流组件,优选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立板、弧形板、导流板、导流墙和旋流板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流道为循环流道,最优选地,所述流道为回环廊道;
设置在所述流道内的混合器,优选地,所述混合器至少为一台;
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底部的收集槽,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为倒锥体型槽,更优选地,所述的收集槽为倒四棱锥型槽,最优选地,所述收集槽连接有外排设备;
用来向所述液相吸附区输送待处理液的进液口;
下端与所述液相吸附区下端相连通且与液相吸附区一体化成型的固液分离区,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区一体化成型于液相吸附区外壁或内部,更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区为倒锥体型壳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固液分离区顶部且与所述固液分离区顶部相连通的集液槽,优选地,所述集液槽底部连通有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顶部的盖板,优选地,所述投加设备固定在所述盖板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相吸附区与固液分离区连通位置的挡板,用来导流和/或防扰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加设备为单螺旋加料机或双螺旋加料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为潜水搅拌器、立式搅拌器和曝气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设备为隔膜泵、软管泵、渣浆泵、离心泵或螺旋输送器。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进行水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液通过进液口输送至液相吸附区,将粉状吸附剂通过投加设备投加至液相吸附区,在混合器的作用下,使待处理液和粉状吸附剂充分混合,进行吸附处理;优选地,所述液相吸附区内的粉状吸附剂的浓度为5~200kg/m3,更优选为50~150kg/m3,最优选为100kg/m3;进一步优选地,待处理液在液相吸附区内的停留时间为1~10h,更优选为3~8h,最优选为5h;又进一步优选地,待处理液在液相吸附区内的流速为0.5~5m/s,更优选为1.5~3.5m/s,最优选为2.5m/s;再进一步优选地,粉状吸附剂在液相吸附区内的停留时间为1~100h,更优选为10~50h,最优选24h;
(2)经步骤(1)吸附处理后的待处理液进入固液分离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吸附剂,上层清液上行进入集液槽,下层吸附剂沉降返回液相吸附区;优选地,经步骤(1)吸附处理后的待处理液在固液分离区内的停留时间为5min~10h,更优选为20min~2h,最优选30min~1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吸附剂的粒径≤1mm,优选地,所述的吸附剂的粒径≤0.5mm,更优选的所述的吸附剂的粒径≤0.28mm,最优选地,所述粉状吸附剂为粉状活性炭、粉状活性焦、粉状吸附树脂、粉状沸石或粉状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将集液槽内的上层清液排出,进行混凝澄清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在水处理如废水、污水、酸液、碱液或有机溶剂提纯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CN201310271935.9A 2013-07-01 2013-07-01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04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1935.9A CN103304063B (zh) 2013-07-01 2013-07-01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1935.9A CN103304063B (zh) 2013-07-01 2013-07-01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4063A true CN103304063A (zh) 2013-09-18
CN103304063B CN103304063B (zh) 2015-04-15

Family

ID=4912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193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04063B (zh) 2013-07-01 2013-07-01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040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0831A (zh) * 2017-06-23 2019-01-01 兰州山水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的离心式反应器
CN114086006A (zh) * 2021-11-22 2022-02-2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粉末状锂吸附剂耦合中空纤维膜的提锂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5377Y (zh) * 2006-04-13 2007-04-04 张大伟 一种活性焦吸附床
CN202297262U (zh) * 2011-09-09 2012-07-04 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附池
CN102219284B (zh) * 2011-05-16 2012-10-24 南京大学 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
CN102219285B (zh) * 2011-05-17 2013-01-02 南京大学 一种连续流内循环拟流化床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
JP2013063363A (ja) * 2011-09-15 2013-04-11 Toshiba Corp 排水処理装置及び排水処理方法
CN103086458A (zh) * 2013-01-10 2013-05-08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池及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5377Y (zh) * 2006-04-13 2007-04-04 张大伟 一种活性焦吸附床
CN102219284B (zh) * 2011-05-16 2012-10-24 南京大学 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
CN102219285B (zh) * 2011-05-17 2013-01-02 南京大学 一种连续流内循环拟流化床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
CN202297262U (zh) * 2011-09-09 2012-07-04 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附池
JP2013063363A (ja) * 2011-09-15 2013-04-11 Toshiba Corp 排水処理装置及び排水処理方法
CN103086458A (zh) * 2013-01-10 2013-05-08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池及处理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0831A (zh) * 2017-06-23 2019-01-01 兰州山水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的离心式反应器
CN114086006A (zh) * 2021-11-22 2022-02-2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粉末状锂吸附剂耦合中空纤维膜的提锂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4063B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3339B (zh) 一种多金属矿选矿废水混凝沉淀装置及方法
CN100551845C (zh) 循环式颗粒污泥反应器
CN203582580U (zh) 可分离无机污泥的多级处理厌氧反应器
CN106396258B (zh) 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方法
CN103288324A (zh) 一种疏浚泥水原位固液分离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23262B (zh) 气浮水处理装置
CN103288311B (zh) 一种碎煤加压气化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和应用
CN103408094A (zh) 一种回用给水厂废弃泥去除城镇污水中磷的方法
CN103304063B (zh) 液相吸附-固液分离一体化反应器、应用和水处理方法
CN102276112A (zh) 有色金属矿浮选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5036325A (zh) 多相强化分导循环厌氧颗粒化反应处理装置
CN104692611A (zh) 废催化剂泥水脱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211255398U (zh) 一种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加药装置
CN211056951U (zh) 一种污泥浓缩装置
CN109467176B (zh) 一种复配矿物药剂的使用方法
CN205035148U (zh) 多相强化分导循环厌氧颗粒化反应处理装置
CN209276223U (zh) 一种废水反硝化脱氮反应器
CN214087854U (zh) 功能型多效澄清系统
CN213738942U (zh) 一种投加粉末活性炭的高密度澄清池
CN109019793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加泥型高效澄清池
FI64124C (fi) Anordning foer rening av avfallsvatten medelst anaerobisk jaesning
CN204644107U (zh) 废催化剂泥水脱水处理设备
CN211664904U (zh) 一种焦化酚氰废水强化处理系统
CN109179551B (zh) 一种酚氰废水处理方法
CN208907056U (zh) 一种半流化床式芬顿氧化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