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9744B -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9744B
CN103299744B CN201310193555.8A CN201310193555A CN103299744B CN 103299744 B CN103299744 B CN 103299744B CN 201310193555 A CN201310193555 A CN 201310193555A CN 103299744 B CN103299744 B CN 103299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water
coating medicine
layer
intermedi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35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9744A (zh
Inventor
汪晓峰
李加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935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9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9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抗旱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包衣剂主要由内层包衣剂(保水层)、中间层包衣剂(缓冲层)、外层包衣(控水层)组成。保水层含有保水剂,可以起到储水、蓄水的作用;缓冲层一方面使保水层表面光滑圆整,以便于控水层的包覆,另一面由于本层的可水溶性质,可以吸收掉渗透过控水层的少量水分;控水层在水中不能溶解,但能溶胀,控制水分通过的孔道的孔径大小,进而控制水分的进入。当雨量较小不足以满足种子萌发成苗的时候,微量的水分透过控水层,然后被缓冲层、保水层吸收而不进入种子;当雨量充沛的时候,会有大量水分透过控水层,此时缓冲层完全被溶蚀,保水剂吸水后急剧膨胀,进而胀破控水层,使得种子开始吸水萌发,并在保水剂的作用得以顺利成苗。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林种子抗旱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包衣种子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沙造林飞播用种子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态保护、恢复和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所占比例达国土总面积的52.5%,年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地区占到了国土总面积的45%。我国是受沙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沙漠化的主要途径是种树种草,恢复植被。经过研究治理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总体态势依然严峻。
种子丸粒化飞播治沙造林作为一项快速有效的现代化造林措施,该方法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区腹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飞播用丸衣化包衣种子主要是通过增加种子重量,防止随风漂移。但存在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丸衣化硬度与崩解度的矛盾,二是飞播后成活率低。种子在飞播后成活率较低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土壤水分和种子埋藏深度为主要因素。适合于我国气候的飞播时间一般集中在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此时温度适宜种子萌发。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一般不足400mm,且多为无效降水。降雨后沙漠表层土壤水分在沙质土壤中,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很快,如果萌发的种子的根生长较慢而没有接触到下层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就会很快死亡。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飞播后成活率,是国内外飞播治沙造林关注和研究热点问题。
近年来,飞播治沙造林作为一项快速有效的现代化造林措施,该方法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区腹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飞播后种子的成活率较低,往往需要连续飞播多次。在这些地区天然降水是最主要的水源,降雨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满足种子的萌发,但不足以使种子萌发后出土成苗,随后的干旱及干沙层的迅速形成,这些萌发的种子会因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而不能继续生长,进而导致死亡,降低飞播后苗木成活率低。因此,如何科学地利用西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仅有的自然降水和土壤水,提高植树种草的效率是修复沙地生态环境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保水剂吸水膨胀后变为水凝胶,可以在种子周围的土壤中形成一个“微型水库”,然后释放水分供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在农业、林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药物缓释、控释制剂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分为3种释药类型:定时、定速和定位释药,常用技术有膜控释和骨架控释。因此,在利用保水剂制作包衣种子的同时,在包衣种子外层应用膜控释技术控制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进而控制种子在外界水分条件合适的时候才开始萌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飞播治沙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控制种子萌发的抗旱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抗旱包衣剂不仅可以控制种子在水分充足的条件萌发,而且还在种子萌发后具有保水作用,在不能使种子萌发或萌发后不能成苗的的降雨情况下,本发明的抗旱包衣剂使种子不能吸水,保持种子生命力;当降雨充足的时候本发明的包衣破裂,保水剂形成“微型水库”,确保种子萌发后成苗,促进了飞播治沙种子快速发芽成苗,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提高了飞播治沙造林的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括:由内至外的内层包衣剂、中间层包衣剂、外层包衣剂,其中,所述外层包衣剂具有控制水分通过的孔道,控制种子萌发。
其中,所述内层包衣剂、中间层包衣剂、外层包衣剂的重量份配比为50-150:15-35:10-30。
特别是,所述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50-150:100;所述中间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5-35:100;所述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0-30:100。
其中,所述内层包衣剂包括保水剂、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
特别是,所述保水剂、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的重量份配比为5-15:50-65:18-32:2-6,优选为8-12:50-60:20-30:3-5。
尤其是,所述保水剂选择法国爱森保水剂;所述保水剂、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的粒度≥200目。
其中,所述中间层包衣剂为欧巴代YS-1-7040;所述外层包衣剂包括Eudragit RS30D(尤特奇RS30D)、Eudragit RL30D(尤特奇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
特别是,所述Eudragit RS30D、Eudragit 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的重量份配比为11-16:5-9:1.0-2.5:8-15,优选为12-15:6-7.5:1.5-2.0:10-12。
尤其是,所述外层包衣剂中的滑石粉的粒度≥300目;所述Eudragit RS30D的孔道直径为0.1-0.6μm;所述Eudragit RL30D的孔道直径为1-5μm。
其中,内层包衣剂中含有保水剂,吸收水分后,可以起到储水、蓄水的作用;中间层包衣剂为水溶性物质,其一方面使内层包衣剂在包衣过程中形成的保水层表面光滑圆整,便于外层包衣剂的包覆,另一面由于其为水溶性物质,吸收透过外层包衣剂并渗透进入中间层的少量水分,延缓水分与种子接触,起到缓冲种子与水分接触的作用;外层包衣剂在水中不能溶解,但能吸水溶胀,外层包衣剂的控制水分通过的孔道的孔径随着包衣剂吸水膨胀而减少,水分通过外层包衣剂的速度减慢,起到控制水分进入的作用,进而控制种子与水分接触,控制种子对水分的吸收,控制种子萌发。
当降雨量较小不足以满足种子萌发成苗的时候,少量的水分透过外层包衣剂形成的外层包衣(即控水层)后被中间层包衣剂形成的缓冲层、内层包衣剂形成的保水层吸收,不能进入包衣剂内部,与种子接触,不能使种子发芽;当雨量充沛的时候,大量的水分透过控水层,此时缓冲层吸收大量水份后,完全被溶蚀,内层保水层内的保水剂吸收大量水份后急剧膨胀,进而胀破控水层,水与种子接触,使得种子开始吸水萌发,并在保水剂的作用得以顺利成苗。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包衣剂制备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种子的方法,包括对待包衣的种子依次包衣内层包衣剂、中间层包衣剂和外层包衣剂。
其中,首先向待包衣的种子上喷洒粘合剂和内层包衣剂,在待包衣种子上包裹内层包衣剂;接着喷洒由中间层包衣剂制备的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在包裹了内层包衣剂的种子上包覆中间层包衣剂;然后喷洒由外层包衣剂制成的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包裹外层包衣剂,即得。
特别是,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在进行包衣处理过程中,形成包裹在待包衣种子上的薄膜状态的包衣层,即分别形成中间薄膜包衣层、外层薄膜包衣层。
其中,所述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50-150:100;所述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中中间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5-35:100;所述外层包衣剂混悬液中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0-30:100。
特别是,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10g,并且<3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00-150:100,优选为100-130:100;所述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中中间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20-35:100,优选为25-35:100;所述外层包衣剂混悬液中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20-30:100,优选为20-25:100;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30g,并且<6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50-100:100,优选为50-70:100;所述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中的中间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5-25:100,优选为15-20:100;所述外层包衣剂混悬液中的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0-20:100,优选为10-15:100。
其中,所述粘合剂由乙醇溶液和乙基纤维素组成。
特别是,所述粘合剂中乙基纤维素的质量与乙醇溶液的体积之比为0.5-1.5:100,优选为0.8-1.0:100,即每100ml乙醇溶液中加入0.5-1.5g乙基纤维素,优选为0.8-1.0g乙基纤维素。
尤其是,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90%,优选为95-100%。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分别粉碎,然后与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制得内层包衣剂;
2)将中间层包衣剂欧巴代YS-1-7040溶于乙醇溶液,制得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
3)将外层包衣剂Eudragit RS30D、Eudragit 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制得外层包衣剂混悬液;
4)将乙基纤维素加入到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制得粘合剂;
5)向待包衣种子喷洒粘合剂和内层包衣剂,进行内层包衣处理,制得内层包衣种子;
6)向内层包衣种子中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进行中间层包衣处理,制得中间层包衣种子;
7)向中间层包衣种子中喷洒外层包衣剂混悬液,进行外层包衣处理,即得包衣种子。
其中,步骤1)中所述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的重量份配比为5-15:50-65:18-32:2-6,优选为8-12:50-60:20-30:3-5。
特别是,所述保水剂选择法国爱森保水剂;所述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的粒度粒度≥200目。
其中,步骤2)中所述欧巴代YS-1-7040与乙醇溶液的重量份配比为5-20:80-95,优选为9-11:88-91。
特别是,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8-100%。
其中,步骤3)中所述Eudragit RS30D、Eudragit 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的重量份配比为11-16:5-9:1.0-2.5:8-15,优选为12-15:6-7.5:1.0-2.0:10-12。
特别是,首先将Eudragit RS30D溶于水制成固含量为30%的Eudragit RS30D混悬液;将Eudragit RL30D溶于水制成固含量为30%的Eudragit RS30D混悬液;然后将Eudragit RS30D混悬液、Eudragit RL30D混悬液、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与水混合,制成所述的外层包衣剂混悬液。
尤其是,所述Eudragit RS30D混悬液、Eudragit RL30D混悬液、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与水的重量份配比为38-53:18-30:1.0-2.5:8-15:20-35,优选为40-50:20-25:1.0-2.0:10-12:20-30。
特别是,所述滑石粉的粒度为≥300目。
其中,步骤4)中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0-100%,优选为95-100%。
特别是,所述乙基纤维素的质量与乙醇溶液的体积之比为0.5-1.5:100,优选为0.8-1.2:100,即每100ml乙醇溶液中加入0.5-1.5g乙基纤维素,优选为0.8-1.2g乙基纤维素。
其中,步骤5)中所述加入的粘合剂的体积与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之比为0.5-0.7:1,优选为0.6-0.67:1;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50-150:100。
特别是,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10g,并且<3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00-150:100,优选为100-130:100。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30g,并且<6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50-100:100,优选为50-70:100。
其中,向待包衣种子分多次喷洒粘合剂和内层包衣剂,直至内层包衣剂全部喷洒在待包衣种子上。
特别是,每次喷洒的粘合剂的体积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之比为2-4:100,优选为2-3.7:100;每次添加的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之比为3-7:100,优选为3-6:100;每次添加的粘合剂的体积与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之比为0.5-0.7:1,优选为0.6-0.67:1。
其中,步骤6)中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在进行中间层包衣处理过程中,形成包裹在待包衣种子上的薄膜状态的中间薄膜包衣层。
特别是,步骤6)中制备的所述中间层包衣种子上包裹的中间层包衣剂重量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5-35:100。
特别是,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10g,并且<3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中间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20-35:100,优选为25-35:100;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30g,并且<6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中间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5-25:100,优选为15-20:100。
其中,步骤7)中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在进行外层包衣处理过程中,形成包裹在待包衣种子上的薄膜状态的外层薄膜包衣层。
特别是,步骤7)中制备的所述包衣种子上包裹的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0-30:100。
特别是,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10g,并且<3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20-30:100,优选为20-25:100;当待包衣的种子为千粒重≥30g,并且<60g的植物种子时,所述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份配比为10-20:100,优选为10-15:100。
特别是,采用连续喷洒包衣剂混悬液对待包衣种子进行中间层、外层包衣处理。
其中,采用薄膜包衣设备进行所述的中间层、外层包衣处理。
特别是,中间层包衣处理过程中每千克待包衣种子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的速度为3-5ml/min,优选为4.0-4.3ml/min;进风量为10-40m3/h,优选为13-16m3/h;进风的温度56-65℃;待包衣种子的温度为30-38℃;包衣种子的转速为8-15r/min;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雾压力为1500-1800bar;外层包衣处理过程中每千克待包衣种子喷洒外层包衣剂混悬液的速度为3-5ml/min,优选为3.4-3.7ml/min;进风量为15-40m3/h,优选为18-21m3/h;进风的温度56-65℃;待包衣种子的温度为30-38℃;包衣种子的转速为8-15r/min;外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雾压力为1500-1800bar。
尤其是,所述薄膜包衣设备选用薄膜高效包衣剂。
特别是,还包括对待包衣种子进行预处理后再喷洒所述的粘合剂和内层包衣剂。
其中,所述的预处理是采用自然风选、机械风选、机械筛选,除去混杂物、尘土以及不饱满的种子,获得柠条预处理种子。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按照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种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种子的制备方法中的粘合剂采用乙醇为溶剂,包衣过程中种子之间不易粘连,制备的包衣种子的单籽率高,达到100%;包衣种子的有籽率高,达到100%。
2、本发明方法使用乙醇为包衣粘合剂的溶剂,包衣过程中避免保水剂吸水膨胀、粘连,提高了包衣种子的单籽率和有籽率,制备得到的包衣种子干燥迅速,能够自然晾干,不需要专门烘干设备。
3、本发明方法在制作中间薄膜状包衣层的过程中采用乙醇为成膜包衣剂材料的溶剂,既提高了包衣效率,又避免使用水作为溶液,导致内层保水剂吸水膨胀,降低包衣效率。
4、本发明针对沙漠地区降雨不足、分配不均的特点制备的控制萌发的包衣种子,采用具有保水作用的包衣剂作为内保水包衣层、具有吸水作用的包衣剂作为中间缓冲包衣层、不溶于水但吸水溶胀后能形成水分通道、控制水分通过的外层控水包衣层,分层包裹待包衣种子,控制水分进入进入包衣种子内部,控制水分与种子接触和萌发。
5、本发明的包衣剂中的内保水包衣层的内层包衣剂中含有保水剂,起到储水、蓄水的作用;中间缓冲包衣层中的中间层包衣剂既可以使内保水包衣层表面光滑圆整,便于外控水包衣层的包覆,又由于中间层包衣剂为水溶性物质,可以吸收掉渗透通过控水层的少量水分,起到水分缓冲的作用;外层控水包衣层中的包衣剂在水中不能溶解,但能溶胀,外层包衣中的控制水分通过的孔道的孔径随着包衣剂吸水膨胀而减少,水分通过外层包衣剂的速度减慢,起到控制水分进入的作用,进而控制种子与水分接触,控制种子对水分的吸收,控制种子萌发,即当降雨量较小或土壤中含水量少,不足以满足种子萌发成苗的时候,少量的水分缓慢透过外控水包衣层,进入中间缓冲包衣层,进入的水分被缓冲层、保水层吸收,而不能进入种子;当雨量充沛的时候,水分持续不断地透过外控水包衣层,直到大量的水分进入内部,中间缓冲包衣层完全被溶蚀,内保水包衣层吸水后急剧膨胀,胀破外控水包衣层,大量水分进入种子内部,使得种子开始吸水萌发,并在保水剂的作用得以顺利成苗。
6、本发明采用乙基纤维素为粘合剂制备的包衣种子,硬度高、脱落率低,储藏、转运、飞播过程中,降低了种子的损坏率。
7、本发明适合在生态保护、恢复和治理领域领域使用,柠条、花棒、杨柴等常用的沙生先锋植物种子,在播种前包衣处理比较单一,成活率低,本发明为沙区生态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包衣种子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制备柠条抗旱包衣种子
1、柠条种子预处理
采用自然风选、机械筛选,除去混杂物、尘土以及不饱满的种子,获得柠条预处理种子;
2、配制内层包衣剂
2A)将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分别粉碎,制得粒度≥200目的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
2B)将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制得内层包衣剂,备用,其中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的重量配比为10:58:28:4,保水剂为法国爱森保水剂;
本发明将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粉碎成粒度≥200目的粉末,其目的是降低颗粒大的时候不利粉末的包裹,产生颗粒杂质。本发明中使用的保水剂除了法国爱森保水剂之外,其他保水剂也适用于本发明,例如:博亚高能抗旱保水剂等均适用于本发明。
3、配制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
将欧巴代YS-1-7040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8%的乙醇溶液,欧巴代YS-1-7040与乙醇溶液的重量份配比为10:90。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8%的乙醇溶液配制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其他浓度88-100%的乙醇溶液均适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中间层包衣剂欧巴代YS-1-7040购自上海卡乐康公司。欧巴代YS-1-7040既溶于水又溶于醇,包衣过程使用乙醇可以避免内层包衣剂中的保水剂遇水膨胀,不利于包衣进行;中间层包衣剂包衣形成的薄膜状包衣层可以水溶,吸收少量的、渗透进入中间包衣层的水分,避免种子与少量的、不能满足种子萌发后幼苗存活的水相接处,起到控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而当其吸收充沛的水分时,溶解,使得种子与水接触,种子萌发。
4、配制外层包衣剂混悬液
4A)将滑石粉碎,制得粒度≥300目的滑石粉,备用;
4B)将固含量为30%的尤特奇RS30D混悬液、固含量为30%的尤特奇RL30D混悬液、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其中尤特奇RS30D混悬液、尤特奇RL30D混悬液、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与水的重量配比为40:20:1.5:12:20,尤特奇RS30D、尤特奇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的重量份配比为12:6:1.5:12。
Eudragit RS30D、Eudragit RL30D均不溶于水,但吸水膨胀,在包衣中形成孔道,Eudragit RS30D的孔道直径为0.1-0.6μm,Eudragit RL30D的孔道直径为1-5μm,调节两种材料的用量和包衣增重可以控制水分流通速率。
外层包衣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外层包衣后,外层包衣不溶于水,但吸水膨胀,导致其具有控制水分通过的孔道因为吸水膨胀而通道孔径变小,孔道变长,导致水分子通过孔道的速度减慢,减慢了水分进入内部的速度,降低了水分子与包衣剂覆盖下的包衣种子接触的概率,起到控制水分进入的作用,起到控制水分与内部种子的接触的作用,起到控制种子萌发的作用。
5、制备粘合剂
将乙基纤维素加入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制得粘合剂,其中每100ml乙醇溶液中加入1.2g乙基纤维素或1L乙醇中加入12g乙基纤维素,即粘合剂的浓度为1.2%。
本发明中制备粘合剂的过程中使用的乙醇除了采用95%的乙醇之外,无水乙醇,浓度≥90%的乙醇也适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内层包衣剂中的保水剂遇水会迅速膨胀,形成粘稠状易粘粘,对丸衣化包衣过程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包衣种子的单籽率和有籽率,并且包衣结束后需要对包衣种子进行烘干,以除去保水剂中的水分,而本包衣加工过程中采用乙醇为粘合剂溶剂,避免保水剂吸水膨胀、粘连,而且包衣种子干燥迅速,能够自然晾干,不需要专门烘干设备进行后期的烘干处理。
6、制备包衣种子
6A)将500g柠条预处理种子放入BYG-A型温控包衣机(上海铭翔药检仪器有限公司)内,设定包衣温度为35℃,转速45rpm,开启包衣机,用粘合剂喷洒柠条预处理种子,使种子外面均匀沾有粘合剂,再添加内层包衣剂,使内层包衣剂均匀附着在种子外面,再依次喷洒粘合剂与内层包衣剂,如此不断反复,150mL粘合剂和250g内层包衣剂经过15次均匀喷洒,包裹在500g柠条预处理种子上面,种子的重量增加50%,制得内层包衣柠条种子,其中,每次喷洒粘合剂体积约为柠条预处理种子重量的2%,即每100g种子中每次喷洒的粘合剂的体积为2ml;每次添加内层包衣剂的重量约为种子重量的3.33%,即每100g种子中每次添加的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为3.33g;加入的粘合剂的体积与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之比为0.6:1,即每添加1g的内层包衣剂则喷洒的粘合剂的体积为0.6ml;内层包衣剂与柠条预处理种子的重量之比为50:100。
在包内层包衣的时候,粉料和粘合剂溶液中都使用了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只起到黏着的作用。本发明的内层包衣剂中加入乙基纤维素,当进行内层包衣处理过程中,粘合剂中的乙基纤维素将内层包衣剂中的乙基纤维素连成片,使得包衣时间缩短,提高丸衣化后硬度。
6B)将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分别独立地置于LDCS型高效包衣机(Freund-Vector公司)中的两个独立的包衣剂混悬液桶中,并不断搅拌包衣剂混悬液,接着将内层包衣柠条种子放入包衣机的包衣锅中,使用自动喷枪向包衣锅中的内层包衣柠条种子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至种子增重达15%,停止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制得中间层包衣种子,其中,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洒速度为4.2ml/min·1000g(待包衣种子),进风量为13m3/h,进风的温度60℃;LDCS型高效包衣机的工作参数如表1所示;
6C)然后用自动喷枪向包衣锅内的中间层包衣种子喷洒外层包衣剂混悬液,至种子增重10%,即得,其中:外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洒速度为3.5ml/min·1000g(待包衣种子),进风量为18m3/h,进风的温度65℃;LDCS型高效包衣机的工作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包衣机包衣过程的操作参数
中间层包衣参数 外层包衣参数
进风温度(℃) 60 65
物料温度(℃) 30.7 35.9
风量(m3/hr) 15 20
雾化压力(bar) 1800 1800
扇面压力(bar) 900 900
锅体转速(rpm) 15 13
蠕动泵转速(rpm) 12 10
将丸衣化包衣种子随机选取20粒,用DL4型智能颗粒强度测定仪测定抗压强度;随机选取100粒放在具塞三角瓶中,将三角瓶至于500r/min的振荡器上震荡10min,计算粉末脱落率;随机选取100粒测定单籽率、有籽率,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2制备花棒抗旱包衣种子
1、花棒种子预处理
采用自然风选、机械筛选,除去混杂物、尘土以及不饱满的种子,获得花棒预处理种子;
2、制备内层包衣剂
2A)将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分别粉碎,制得粒度≥200目的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
2B)将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制得内层包衣剂,备用,其中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的重量配比为11:57:27:5,保水剂为法国爱森保水剂。
3、配制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
将欧巴代YS-1-7040溶于无水乙醇中,欧巴代YS-1-7040与无水乙醇的重量份配比为9:91。
4、配制外层包衣剂混悬液
4A)将滑石粉碎,制得粒度≥300目的滑石粉,备用;
4B)将尤特奇RS30D、尤特奇RL30D分别加水配制成固含量为30%的尤特奇RS30D混悬液、尤特奇RL30D混悬液;
4C)将固含量为30%的尤特奇RS30D混悬液、固含量为30%的尤特奇RL30D混悬液、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其中尤特奇RS30D混悬液、尤特奇RL30D混悬液、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与水的的重量配比为50:25:2.0:10:25,尤特奇RS30D、尤特奇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的重量份配比为15:7.5:2.0:10。
5、制备粘合剂
将乙基纤维素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制得粘合剂,其中每100ml乙醇中加入1.0g乙基纤维素或1L乙醇中加入10g乙基纤维素,即粘合剂的浓度为1.0%。
本发明中制备粘合剂的过程中使用的乙醇除了采用95%的乙醇之外,无水乙醇,浓度≥90%的乙醇也适用于本发明。
6、制备包衣种子
6A)将300g花棒预处理种子放入BYG-A型温控包衣机(上海铭翔药检仪器有限公司)内,设定温度35℃,转速45rpm,开启包衣机,用粘合剂喷洒花棒预处理种子,使种子外面均匀沾有粘合剂,再添加内层包衣剂,使内层包衣剂均匀附着在种子外面,再依次喷洒粘合剂与内层包衣剂,如此不断反复,200mL粘合剂和300g内层包衣剂经过19次均匀喷洒在300g花棒预处理种子上面,种子的重量增加100%,制得内层包衣花棒种子,其中,每次喷洒粘合剂体积约为花棒预处理种子重量的3.51%,即每100g种子中每次喷洒的粘合剂的体积为3.51ml;每次添加内层包衣剂的重量约为种子重量的5.26%,即每100g种子中每次添加的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为5.26g;加入的粘合剂的体积与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之比为0.67:1,即每添加1g的内层包衣剂则喷洒的粘合剂的体积为0.67ml;内层包衣剂与花棒预处理种子的重量之比为100:100。
6B)将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分别独立地置于LDCS型高效包衣机(Freund-Vector公司)中的两个独立的包衣剂混悬液桶中,并不断搅拌包衣剂混悬液,接着将内层包衣花棒种子放入包衣机的包衣锅中,使用自动喷枪向包衣锅中的内层包衣花棒种子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至种子增重达30%,停止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制得中间层包衣种子,其中,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洒速度为4.3ml/min·1000g(待包衣种子),进风量为16m3/h,进风的温度65℃;LDCS型高效包衣机的工作参数如表1所示;
6C)然后换用外层包衣剂混悬液进行喷洒,至种子增重20%,其中:外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洒速度为3.7ml/min·1000g(待包衣种子),进风量为21m3/h,进风的温度60℃;LDCS型高效包衣机的工作参数如表1所示。
将丸衣化包衣种子随机选取20粒,用DL4型智能颗粒强度测定仪测定抗压强度;随机选取100粒放在具塞三角瓶中,将三角瓶至于500r/min的振荡器上震荡10min,计算粉末脱落率;随机选取100粒测定单籽率、有籽率,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3制备杨柴抗旱包衣种子
1、杨柴种子预处理
采用自然风选、机械筛选,除去混杂物、尘土以及不饱满的种子,获得杨柴预处理种子;
2、制备内层包衣剂
2A)将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分别粉碎,制得粒度≥200目的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
2B)将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制得内层包衣剂,备用,其中保水剂粉、凹凸棒粘土粉、滑石粉、乙基纤维素的重量配比为12:56:27:5,保水剂为法国爱森保水剂。
3、配制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
将欧巴代YS-1-7040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8%的乙醇溶液,欧巴代YS-1-7040与乙醇溶液的重量份配比为11:89。
4、配制外层包衣剂混悬液
4A)将滑石粉碎,制得粒度≥300目的滑石粉,备用;
4B)将固含量为30%的尤特奇RS30D混悬液(上海昌为医药辅料技术有限)、固含量为30%的尤特奇RL30D混悬液(上海昌为医药辅料技术有限)、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其中尤特奇RS30D混悬液、尤特奇RL30D混悬液、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与水的重量配比为50:20:1.0:11.5:30,尤特奇RS30D、尤特奇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的重量份配比为15:6:1.0:11.5。
5、制备粘合剂
将乙基纤维素加入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制得粘合剂,其中每100ml乙醇溶液中加入0.8g乙基纤维素或1L乙醇中加入8g乙基纤维素,即粘合剂的浓度为0.8%。
6、制备包衣种子
6A)将300g杨柴预处理种子放入BYG-A型温控包衣机(上海铭翔药检仪器有限公司)内,设定温度35℃,转速45rpm,开启包衣机,用粘合剂喷洒杨柴预处理种子,使种子外面均匀沾有粘合剂,再添加内层包衣剂,使内层包衣剂均匀附着在种子外面,再依次喷洒粘合剂与内层包衣剂,如此不断反复,220mL粘合剂和360g内层包衣剂经过20次均匀喷洒在300g杨柴预处理种子上面,种子的重量增加120%,制得内层包衣杨柴种子,其中,每次喷洒粘合剂体积约为杨柴预处理种子重量的3.67%,即每100g种子中每次喷洒的粘合剂的体积为3.67ml;每次添加内层包衣剂的重量约为种子重量的6%,即每100g种子中每次添加的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为6g;加入的粘合剂的体积与内层包衣剂的重量之比为0.61:1,即每添加1g的内层包衣剂则喷洒的粘合剂的体积为0.61ml;内层包衣剂与杨柴预处理种子的重量之比为120:100。
6B)将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分别独立地置于LDCS型高效包衣机(Freund-Vector公司)中的两个独立的容器中,并处于不断搅拌状态,接着将内层包衣杨柴种子放入包衣机的包衣锅中,使用自动喷枪向包衣锅中的内层包衣杨柴种子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至种子增重达35%,停止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制得中间层包衣种子,其中,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洒速度为4.0ml/min·1000g(待包衣种子),进风量为15-16m3/h,进风的温度60℃;LDCS型高效包衣机的工作参数如表1所示;
6C)然后换用外层包衣剂混悬液进行喷洒,至种子增重25%,其中:外层包衣剂混悬液的喷洒速度为3.4ml/min·1000g(待包衣种子),进风量为20-21m3/h,进风的温度60℃;LDCS型高效包衣机的工作参数如表1所示。
将丸衣化包衣种子随机选取20粒,用DL4型智能颗粒强度测定仪测定抗压强度;随机选取100粒放在具塞三角瓶中,将三角瓶至于500r/min的振荡器上震荡10min,计算粉末脱落率;随机选取100粒测定单籽率、有籽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丸衣化包衣种子质量性能检测结果统计表
类别 单籽率/% 有籽率/% 脱落率/% 抗压强度/g
实施例1 96 100 3.2 452
实施例2 100 100 2.1 673
实施例3 98 100 4.5 550
试验例1柠条种子室内发芽、成苗对比试验
将实施例1制备的柠条包衣种子和柠条裸种于2013年3月-2012年4月于室内进行发芽试验,沙子高温灭菌后过40目筛,花盆尺寸:13(直径)cm×15(高度)cm,室内平均温度20℃。
一、发芽对比试验
分别选取裸种与实施例1制备的柠条包衣种子各1440粒,分别各分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粒,种子埋藏深度1cm。每个处理依次模拟降水4mm、6mm、8mm、10mm、12mm、14mm,选取每个处理中的其中三个重复,12天后统计发芽率、出苗率、幼根长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柠条种子室内模拟降水的发芽试验结果
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1、柠条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根长度会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
2、柠条裸种在6mm降雨量开始萌发,10mm降雨量开始出苗;本发明柠条包衣种子在4mm、6mm、8mm降雨量条件下不萌发;在10mm降雨量开始萌发,12mm降雨量开始出苗。
3、在10mm降雨量条件下,本发明的柠条包衣种子的出苗率低于裸种,12-14mm降雨量条件下,出苗率差异不大。
4、本发明柠条包衣种子在10mm以下的降雨量不能萌发,不出苗,起到控制柠条种子萌发的作用。
二、成苗对比试验
分别选取发芽对比试验中的每个处理中的剩余三个重复,20天后每个处理均模拟降水14mm,35天统计成苗率与死亡率(即种子萌发后未能存活的种子或幼苗占使用的种子的百分率),结果如表4所示,由于在降水量达到12mm以上时候,柠条包衣种子和裸种在自然条件下均能正常成苗(当根系达到10cm以上的时候,通常可以接触到深沙层的水分,可以存活),因此本实验不在进行比较试验。
表4柠条种子室内模拟降水的成苗试验结果
成苗试验结果可知:
1、在初次降水后,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后,再次给与充足的降雨,此时的成苗率与发芽试验中的发芽率结果相反,在初次降雨量少的处理中未能萌发的柠条种子,在充足降水后种子萌发,由于雨量充沛,种子萌发后成苗,成苗率高,在初次降水量为4mm的情况下,柠条包衣种子的成苗率达到63%,在初次降水量为6mm的情况下,柠条包衣种子的成苗率达到55%,而柠条裸种的成苗率仅为23%;而在初次降雨量相对较多的处理中由于种子萌发后没有充足的水分使其得以继续生长而死亡,未萌发的种子数量相对减少,在充足降水后种子萌发并成苗的比例低,在初次降水量为8mm的情况下,柠条包衣种子的成苗率为42%,而柠条裸种的成苗率低至6%,在初次降水量为10mm的情况下,柠条包衣种子的成苗率为29%,而柠条裸种的成苗率为0%。
2、在初次降水后,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后,再次给与充足的降雨,发芽后萌发种子的死亡率与发芽试验中的发芽率结果相一致,在初次降雨后,其后的20天没有水分的供应,初次降水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因为干旱而导致死亡,即发芽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在4mm降雨的时候,由于包衣种子和裸种均未萌发,此时死亡率均为0,(但由于裸种吸水后种子含水量升高,储藏寿命缩短、活力下降,而包衣种子含水量低,储藏寿命长、活力较高,即裸种初次降水未能萌发,再次给与充足降雨也会使得成苗率小于包衣种子成苗率)。在初次6-10mm的降水量的情况下,裸种的萌发率逐渐升高,随着干旱的到来死亡率也会升高,6mm时死亡率为22%,8mm时为58%,10mm时为78%,而包衣种子由于包衣剂的控制水分进入,控制种子萌发,包衣种子的萌发率较低,种子的活力得到保存,死亡率也大大下降;6mm时死亡率为0%,8mm时为6%,10mm时为38%。
由表3、表4的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种子经过包衣处理后,包衣剂可以控制种子在不同降水量条件下的萌发,当降雨量小(10mm以下),不适合柠条种子萌发并成苗的情况下,种子不能萌发,保存种子的活力,直到水量充足的再开始发芽,提高了种子的利用率,降低了沙漠育林的成本。例如,在8mm降雨情况下,裸种萌发率达到64%,但经过一段时间干旱,成苗率为6%,死亡率达58%;而包衣种子在8mm降雨情况下发芽率为0,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再给与充足降雨,成苗率为42%,死亡率为6%。
试验例2花棒种子室内发芽、成苗对比试验
将实施例2制备的花棒包衣种子和花棒裸种于2013年3月-2013年4月于室内进行发芽试验。沙子高温灭菌后过40目筛,花盆尺寸:13(直径)cm×15(高度)cm,室内平均温度20℃。
一、发芽对比试验
分别选取裸种与实施例2制备的花棒包衣种子各1440粒,分别各自分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粒,种子埋藏深度1cm。每个处理分别模拟降水4mm、6mm、8mm、10mm、12mm、14mm,选取每个处理中的其中三个重复于12天后统计发芽率、出苗率、幼根长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花棒种子室内模拟降水的发芽试验结果
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1、花棒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根长度会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
2、花棒裸种在6mm降雨量开始萌发,10mm降雨量开始出苗;本发明花棒包衣种子在4mm、6mm、8mm降雨量条件下不萌发;在10mm降雨量开始萌发,12mm降雨量开始出苗。
3、本发明的花棒包衣种子在10-12mm降水量情况下,包衣种子的出苗率低于裸种;在14mm降水量情况下,两者的出苗率无显著差异。
4、本发明花棒条包衣种子在10mm以下的降雨量不能萌发,不出苗,起到控制花棒种子萌发的作用。
二、成苗对比试验
选取发芽对比试验中的每个处理中的剩余三个重复,20天后每个处理均模拟降水14mm,35天统计成苗率与死亡率(即种子萌发后未能存活的种子或幼苗占使用的种子的百分率),结果如表6所示,由于在降水量达到12mm以上时候,花棒包衣种子和裸种在自然条件下均能正常成苗并存活,因此本实验不在进行比较试验。
表6花棒种子室内模拟降水的成苗试验结果
成苗试验结果可知:
1、在初次降水后,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后,再次给予充足的降雨,花棒发芽成苗率与发芽试验中的发芽率结果相反,在初次降雨量少的处理中未能萌发的花棒种子,在充足降水后种子萌发,由于雨量充沛,种子萌发后成苗,成苗率高,在初次降水量为4mm的情况下,花棒包衣种子的成苗率达到58%,在初次降水量为6mm的情况下,花棒包衣种子的成苗率达到42%,而花棒裸种的成苗率仅为20%;而在初次降雨量相对较多的处理中由于种子萌发后没有充足的水分使其得以继续生长而死亡,未萌发的种子数量相对减少,在充足降水后种子萌发并成苗的比例低,在初次降水量为8mm的情况下,花棒包衣种子的成苗率为27%,而花棒裸种的成苗率低至5%,在初次降水量为10mm的情况下,花棒包衣种子的成苗率为19%,而花棒裸种的成苗率为0%。
2、在初次降水后,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后,再次给与充足的降雨,发芽后萌发种子的死亡率与发芽试验中的发芽率结果相一致。因为在初次降雨后,其后的20天没有水分的供应,此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会因为干旱而导致死亡,即发芽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在4mm降雨的时候,由于包衣种子和裸种均未萌发,此时死亡率均为0,(但由于裸种吸水后种子含水量升高,储藏寿命缩短、活力下降,而包衣种子含水量低,储藏寿命长、活力较高,即裸种初次降水未能萌发,再次给与充足降雨也会使得成苗率小于包衣种子成苗率)。在6-10mm降水的时候,裸种的萌发率逐渐升高,随着干旱的到来死亡率也会升高,6mm时死亡率为24%,8mm时为58%,10mm时为64%。而在6-10mm降水的时候,包衣种子的萌发率较低,种子的活力得到保存,死亡率也大大下降;6mm时死亡率为0%,8mm时为8%,10mm时为43%。
由表5、表6的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中经过包衣处理后,包衣剂可以控制种子在不同降水量条件下的萌发,当降雨量小(10mm以下),不适合花棒种子萌发并成苗的情况下,种子不能萌发,保存了种子的活力,直到水量充足的再开始发芽,提高了种子的利用率,降低了沙漠育林的成本。例如,在8mm降雨情况下,裸种萌发率达到55%,但经过一段时间干旱,成苗率为5%,死亡率达58%;而包衣种子在8mm降雨情况下发芽率为0,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再给与充足降雨,成苗率为27%,死亡率为8%。
试验例3杨柴种子室内发芽、成苗对比试验
将实施例3制备的杨柴包衣种子和杨柴裸种于2013年3月-2013年4月于室内进行发芽试验。沙子高温灭菌后过40目筛,花盆尺寸:13(直径)cm×15(高度)cm,室内平均温度20℃。
一、发芽对比试验
分别选取裸种与实施例3制备的杨柴包衣种子各1440粒,分别各自分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粒,种子埋藏深度1cm。每个处理分别模拟降水5mm、7mm、9mm、11mm、13mm、15mm,选取每个处理中的其中三个重复于12天后统计发芽率、出苗率、幼根长度,结果如表7所示。
表7杨柴种子室内模拟降水的发芽试验结果
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1、杨柴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根长度会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
2、杨柴裸种在7mm降雨量开始萌发,11mm降雨量开始出苗;本发明杨柴包衣种子在5mm、7mm、9mm降雨量条件下不萌发;在11mm降雨量开始萌发,13mm降雨量开始出苗。
3、本发明的杨柴包衣种子在11-13mm降水量情况下,包衣种子的出苗率低于裸种;在15mm降水量情况下,两者的出苗率无显著差异。
4、本发明杨柴条包衣种子在11mm以下的降雨量不能萌发,不出苗,起到控制杨柴种子萌发的作用。
二、成苗对比试验
选取发芽对比试验的每个处理中的剩余三个重复,20天后每个处理均模拟降水15mm,35天统计成苗率与死亡率(即种子萌发后未能存活的种子或幼苗占使用的种子的百分率),结果如表8所示,由于在降水量达到13mm以上时候,杨柴包衣种子和裸种在自然条件下均能正常成苗并存活,因此本实验不在进行比较试验。
表8  杨柴种子室内模拟降水的成苗试验结果
成苗试验结果可知:
1、在初次降水后,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后,再次给予充足的降雨,杨柴发芽成苗率与发芽试验中的发芽率结果相反,在初次降雨量少的处理中未能萌发的杨柴种子,在充足降水后种子萌发,由于雨量充沛,种子萌发后成苗,成苗率高,在初次降水量为5mm的情况下,杨柴包衣种子的成苗率达到53%,在初次降水量为7mm的情况下,杨柴包衣种子的成苗率达到40%,而杨柴裸种的成苗率仅为23%;而在初次降雨量相对较多的处理中由于种子萌发后没有充足的水分使其得以继续生长而死亡,未萌发的种子数量相相对减少,在充足降水后种子萌发并成苗的比例低,在初次降水量为9mm的情况下,杨柴包衣种子的成苗率为21%,而花棒裸种的成苗率低至0%,在初次降水量为11mm的情况下,杨柴包衣种子的成苗率为16%,而杨柴裸种的成苗率为0%。
2、在初次降水后,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后,再次给与充足的降雨,发芽后萌发种子的死亡率与发芽试验中的发芽率结果相一致。因为在初次降雨后,其后的20天没有水分的供应,此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会因为干旱而导致死亡,即发芽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在5mm降雨的时候,由于包衣种子和裸种均未萌发,此时死亡率均为0,(但由于裸种吸水后种子含水量升高,储藏寿命缩短、活力下降,而包衣种子含水量低,储藏寿命长、活力较高,即裸种初次降水未能萌发,再次给与充足降雨也会使得成苗率小于包衣种子成苗率)。在7-11mm降水的时候,裸种的萌发率逐渐升高,随着干旱的到来死亡率也会升高,7mm时死亡率为20%,9mm时为42%,11mm时为53%。而在7-11mm降水的时候,包衣种子的萌发率较低,种子的活力得到保存,死亡率也大大下降;7mm时死亡率为0%,9mm时为7%,11mm时为40%。
由表7、表8的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中经过包衣处理后,包衣剂可以控制种子在不同降水量条件下的萌发,当降雨量小(11mm以下),不适合杨柴种子萌发并成苗的情况下,种子不能萌发,因此保存了种子的活力,直到水量充足的再开始发芽,提高了种子的利用率,降低了沙漠育林的成本。例如,在9mm降雨情况下,裸种萌发率达到49%,但经过一段时间干旱,成苗率为0%,死亡率达42%;而包衣种子在9mm降雨情况下发芽率为0,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再给与充足降雨,成苗率为21%,死亡率仅为7%。

Claims (8)

1.一种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由内层包衣剂、中间层包衣剂和外层包衣剂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外层包衣剂包括Eudragit RS 30D、Eudragit 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其中所述Eudragit RS 30D、Eudragit 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的重量份配比为12-15:6-7.5:1.5-2.0:10-12,具有随着吸水膨胀而孔道孔径变小、孔道变长、水分通过孔道的速度减慢的控制水分通过的孔道,水分通过外层包衣剂的速度减慢,控制种子与水分接触,控制种子萌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衣剂,其特征是所述内层包衣剂包括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粉、乙基纤维素,其中所述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粉、乙基纤维素的重量份配比为8-12:50-60:20-30:3-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层包衣剂为欧巴代YS-1-7040。
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包衣剂制备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种子的方法,包括对待包衣的种子依次包衣内层包衣剂、中间层包衣剂和外层包衣剂。
5.一种可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保水剂、凹凸棒粘土、滑石分别粉碎,然后与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制备内层包衣剂粉料;
2)将中间层包衣剂欧巴代YS-1-7040溶于乙醇溶液中,制得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
3)将外层包衣剂Eudragit RS 30D、Eudragit 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加入到水中,制得外层包衣剂混悬液,其中所述Eudragit RS 30D、EudragitRL30D、柠檬酸三乙酯、滑石粉的重量份配比为12-15:6-7.5:1.5-2.0:10-12;
4)将乙基纤维素加入到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制得粘合剂;
5)向待包衣种子喷洒粘合剂和内层包衣剂,进行内层丸衣化包衣处理,制得内层包衣种子;
6)向内层包衣种子中喷洒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进行中间层包衣处理,制得中间层包衣种子;
7)向中间层包衣种子中喷洒外层包衣剂混悬液,进行外层包衣处理,即得包衣种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所述内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之比为50-150:100。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中所述中间层包衣剂混悬液中的中间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之比为15-35:100。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中所述外层包衣剂混悬液中外层包衣剂与待包衣种子的重量之比为10-30:100。
CN201310193555.8A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99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3555.8A CN103299744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3555.8A CN103299744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9744A CN103299744A (zh) 2013-09-18
CN103299744B true CN103299744B (zh) 2015-05-20

Family

ID=4912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3555.8A Active CN103299744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97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851A (zh) * 2018-01-17 2018-06-22 安徽省华禾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9629A (zh) * 2014-12-18 2015-04-22 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一种淀粉基复合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2865B (zh) * 2016-02-02 2017-02-0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56116B (zh) * 2018-11-06 2020-10-13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滨海湿地盐沼植被修复的种子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99236A (zh) * 2018-12-20 2019-05-03 河西学院 一种锁阳种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844A (zh) * 2019-03-28 2019-07-19 四川三合坡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种子丸化包衣
CN110024526A (zh) * 2019-05-16 2019-07-19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困难立地飞播造林林木种子丸粒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4002829A1 (en) * 1983-01-31 1984-08-02 Termeloeszoevetkezetek Ertekes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lant cultivation
CN1552177A (zh) * 2003-05-29 2004-12-08 安徽农业大学 油菜种子抗旱包衣丸粒及其丸粒化制备工艺
CN1561740A (zh) * 2004-04-09 2005-01-12 四川天实烟草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烟草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58425A2 (en) * 2008-11-20 2010-05-27 Chetan Navnithlal Shah Soil conditioner
CN102524257A (zh) * 2011-09-30 2012-07-04 浙江大学 双重抗旱型保水剂、种衣剂和丸化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8777A (zh) * 2013-01-25 2013-04-2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治沙飞播用种子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4002829A1 (en) * 1983-01-31 1984-08-02 Termeloeszoevetkezetek Ertekes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lant cultivation
CN1552177A (zh) * 2003-05-29 2004-12-08 安徽农业大学 油菜种子抗旱包衣丸粒及其丸粒化制备工艺
CN1561740A (zh) * 2004-04-09 2005-01-12 四川天实烟草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烟草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58425A2 (en) * 2008-11-20 2010-05-27 Chetan Navnithlal Shah Soil conditioner
CN102524257A (zh) * 2011-09-30 2012-07-04 浙江大学 双重抗旱型保水剂、种衣剂和丸化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8777A (zh) * 2013-01-25 2013-04-2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治沙飞播用种子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851A (zh) * 2018-01-17 2018-06-22 安徽省华禾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9744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9744B (zh) 一种控制种子萌发的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8777B (zh) 一种治沙飞播用种子包衣剂、包衣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4495B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树栽方法
CN105638025B (zh) 一种团花育苗的方法
CN105027747A (zh) 一种丸粒化谷种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7918A (zh) 谢君魔芋与幼龄橡胶套种的优质高效栽培方法
CN108811592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播种的种子胶囊
CN105028121A (zh) 一种大桂花树高成活率移栽技术
CN102138447B (zh) 植物两苗互作育苗方法
CN101218931A (zh) 植物栽培免浇水保活剂
CN104541924A (zh) 一种沙漠地区飞播种草的方法
CN106961946B (zh) 大花胡麻草种植方法
CN109105186B (zh) 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
CN110367032A (zh) 一种闽楠大苗壮苗培育方法
CN107056424B (zh) 一种水稻机直播促生长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41279B (zh) 一种福建柏播种育苗方法
CN102617235B (zh) 一种人参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2884828Y (zh) 高成活率的植物种子团粒
CN110393053A (zh) 促进白及种子室外萌发的方法
CN103299803A (zh) 种子包衣石缝植树种草方法
CN110028844A (zh) 一种种子丸化包衣
CN104920473A (zh) 防治玉米纹枯病的复合型种衣剂
CN110583405B (zh) 一种魔芋厢面上种植光叶紫花苕的栽培方法
CN1823565A (zh) 农作物种植绳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93807A (zh) 一种石漠化土壤种植苹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