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7896A -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7896A
CN103297896A CN2012100475637A CN201210047563A CN103297896A CN 103297896 A CN103297896 A CN 103297896A CN 2012100475637 A CN2012100475637 A CN 2012100475637A CN 201210047563 A CN201210047563 A CN 201210047563A CN 103297896 A CN103297896 A CN 103297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voice data
force parameter
audio
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75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7896B (zh
Inventor
朱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475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78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7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7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7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7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音频数据;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不同。本发明能够输出两种不同频率的音频数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仅依靠增大声强不能有效解决听力障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影响因素,世界上的听力障碍人士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有2180万人存在听力障碍问题,美国则有2800万的人存在或轻或重的听力障碍。
为此,现有的手机已经逐渐开始增加助听功能,以供听力障碍人士使用。目前的手机都是通过简单的增大声音的强度实现助听功能的,但实际上,听力障碍不仅表现在对声音强度低的声音信号不敏感,还表现在对声音信号的一些频率不敏感。而且,不同的人听力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仅仅依靠简单的增大声音的强度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听力障碍人士的听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输出两种不同频率的音频数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仅依靠增大声强不能有效解决听力障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音频数据;
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相同。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包括:
分析所述音频数据,获得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
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所述听力参数包括第二不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
优选的,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第三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保持不变;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一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且所述第三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转换后的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三敏感频率的频率间的差异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一起转换为第四敏感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且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其中,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音频数据的第四不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自行输入的所述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
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
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包括:
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反馈和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第二反馈;
所述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听力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听力参数;
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三频率,并依据所述第二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四频率;
所述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包括:
将所述音频数据分别按照所述第三频率和所述第四频率输出。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至少一组听力参数;
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
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选择出的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用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包括:
接收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判断是否包含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若包含,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场景的对应关系;
所述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包括:
接收场景信息,确定应用的场景;
判断是否包含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若包含,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声强输出;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声强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声强和所述第二声强不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音频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音频数据;
模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
音频输出单元,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不同。
优选的,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还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原频率输出。
优选的,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原频率获取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音频数据,获得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
频率转换单元,用于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所述听力参数包括第二不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还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
优选的,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第一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第三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保持不变;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一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且所述第三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转换后的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三敏感频率的频率间的差异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第二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一起转换为第四敏感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且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其中,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音频数据的第四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自行输入的所述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音频播放单元,用于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
反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
听力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音频播放单元包括:
第一音频播放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一音频数据;
第二音频播放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反馈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反馈;
第二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第二反馈;
所述听力参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听力参数;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听力参数;
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第三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三频率;
第四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四频率;
所述音频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三频率输出;
第二音频输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四频率输出。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至少一组听力参数;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
所述频率转换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选择出的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用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用户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包含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第一选择子单元,用于在包含对应的听力参数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场景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场景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场景信息,确定应用的场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包含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第二选择子单元,用于在包含对应的听力参数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优选的,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还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声强输出;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声强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声强和所述第二声强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获取音频数据并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不同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输出,实现了对同一音频数据的不同频率输出,从而使得根据不同人的听力状况输出不同的频率成为现实,有效解决了听力障碍人士的听力障碍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5电子设备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6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S11、获取音频数据。
具体的该音频数据可以是在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产生的声音信号,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播出的音乐等声音信号,当然也可以是收集的周围的声音。
S12、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
具体的,音频输出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决定,比如用户选择使用某一具体的模式,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决定的,比如电子设备检测到当前环境比较安静时使用一音频输出模式,检测到环境比较嘈杂时,使用另一音频输出模式。当然,也可以是根据默认的设置进行。
S13、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
S14、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不同。
根据检测到的当前音频输出模式,将音频数据按照对应的频率输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第一频率是指音频数据的原频率,即当处于第一音频模式时,不对音频数据做任何频率转换处理,直接将其输出。此时,第二频率为不同于原频率的频率,即在第二音频模式时,需要对音频数据进行频率转换,参见图2,其过程具体为:
S21、分析所述音频数据,获得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
S22、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所述听力参数包括第二不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听力参数是指用以表征用户能够听到哪些频率即对哪些频率敏感和不能够听到哪些频率即对哪些频率不敏感的参数。比如,听力参数中2000-4000HZ为第二敏感频率,1000-2000HZ为第二不敏感频率,即表示用户能够较好的听到2000-4000HZ频率段范围内的音频,而不能听到或听不清1000-2000HZ频率段范围内的音频。为此,需要通过一定的音频算法将原频率转换为用户能够听到的频率即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是全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具体的频率转换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根据之前所述听力参数中包含了第二敏感频率和第二不敏感频率,最优选的,听力参数中的频率包含了人类所能听到的所有频率即20-8000HZ。而向用户播放的音频数据一般只会涵盖在某一频率段内,如50-2000HZ。为此,需要根据听力参数,对获取的音频数据的原频率进行分类,即划分出第一敏感频率和第一不敏感频率。明显的,第一敏感频率在第二敏感频率范围内,第一不敏感频率在第二不敏感频率范围内。
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第三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保持不变;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在确定了上述敏感与不敏感频率后,可将音频数据中用户听不到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用户能够听到的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全部即第三敏感频率。同时保持第一敏感频率不变。
在具体的转换过程中,可将第一不敏感频率往最相近的敏感频率进行转换。比如,当第一不敏感频率是20-50HZ,第二敏感频率为50-70HZ,90-100HZ。那么,优选的,可将20-50HZ的频率转换到与其接近的50-70HZ这一频率段。
本发明中应用的音频算法可以是FIR算法,也可以是IIR算法,当然也可以是类似的音频算法。
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一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
这样由第三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组成的第二频率就在第二敏感频率范围内,即用户能够听到转换后的所有音频数据。
需要明确的是,在本发明中,若将所有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某一单一的频率,如第一不敏感频率为20-50HZ,通过音频算法将第一不敏感频率全部转换为90HZ,那么在某一段音频在20-50HZ时,容易导致该段音频按照同一个频率90HZ输出,对用户来讲,将不能听出这段音频的具体内容。为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不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且第三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在将第一不敏感频率中的每个频率转换为第三敏感频率中对应的频率时,需要确保音频数据的第一不敏感频率中频率间的差异与转换后的音频数据的第三敏感频率中的频率间的差异相对应。
在上述转换中,第三敏感频率有可能会与第一敏感频率相同。如果,第三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都为一个单一的频率,如90HZ,那么会导致转换后的音频全部以90HZ输出,同样会出现用户无法听出音频内容的问题。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一起转换为第四敏感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且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其中,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音频数据的第四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相对应。
本方法的实质是将音频数据的所有原频率进行转换,转换为第二敏感频率的全部或部分。并且保证音频数据的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转换后的第四敏感频率的频率见差异相对应。
S23、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听力参数可以由用户自行输入。比如在对应第二不敏感频率处用户输入1000-2000HZ,在对应第二敏感频率处输入2000-4000HZ。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输入,也可以通过语音等方式输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听力参数是由电子设备自动检测出来的。具体过程为:
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通常为了获取用户较全的听力参数,播放的音频数据的频率范围涵盖了人类能听到的整个频率范围即20-8000HZ。
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或耳机等输入设备进行反馈。比如设定当用户按键盘上的“A”键时,表示能听到当前的频率,当用户按键盘上的“B”键时,表示不能听到或听不清当前的频率。
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对播放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反馈,就能确定出用户对哪些频率敏感,对哪些频率不敏感,即能够确定出用户的听力参数。更为优选的,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用户的听力参数曲线图。
这样确定出的听力参数就具有针对性,在具体转换时,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听力状况作出转换并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的左右耳听力并不相同或者有时会有两个用户合用一个电子设备。比如两人合用一个耳机听音乐。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包括:
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反馈和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第二反馈。
所述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听力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听力参数。
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三频率,并依据所述第二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四频率。
所述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包括:
将所述音频数据分别按照所述第三频率和所述第四频率输出。
以向用户的左右耳播放音频为例,控制向用户的左右耳播放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获取对应左右耳的用户反馈;根据反馈分别获取对应用户左耳的第一听力参数和对应右耳的第二听力参数;然后将获取的音频数据按照第一听力参数转换为第三频率,按照第二听力参数转换为第四频率,然后向左耳播放第三频率的音频数据,向右耳播放第四频率的音频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至少一组听力参数。
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
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选择出的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
具体的,还可以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用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包括:
接收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判断是否包含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若包含,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当然,还可以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场景的对应关系。比如,室内场景和室外场景。
所述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包括:
接收场景信息,确定应用的场景。
判断是否包含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若包含,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用户的听力受到频率和声强的双重影响,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声强输出。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声强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声强和所述第二声强不同。
更为优选的,在获取听力参数时,可同时获取用户对频率和声强的听力参数,在具体转换时,可同时将频率和声强进行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5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等终端。参见图3,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音频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音频数据。具体的该音频数据可以是在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产生的声音信号,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播出的音乐等声音信号,当然也可以是收集的周围的声音。
模式判断单元12,用于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具体的,音频输出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决定,比如用户选择使用某一具体的模式,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决定的,比如电子设备检测到当前环境比较安静时使用一音频输出模式,检测到环境比较嘈杂时,使用另一音频输出模式。当然,也可以是根据默认的设置进行。
音频输出单元13,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不同。
具体的,所述音频输出单元11,还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原频率输出。此时,第二频率为不同于原频率的频率,即在第二音频模式时,需要对音频数据进行频率转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参见图4,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原频率获取单元21,用于分析所述音频数据,获得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
频率转换单元22,用于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所述听力参数包括第二不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听力参数是指用以表征用户能够听到哪些频率即对哪些频率敏感和不能够听到哪些频率即对哪些频率不敏感的参数。比如,听力参数中2000-4000HZ为第二敏感频率,1000-2000HZ为第二不敏感频率,即表示用户能够较好的听到2000-4000HZ频率段范围内的音频,而不能听到或听不清1000-2000HZ频率段范围内的音频。为此,需要通过一定的音频算法将原频率转换为用户能够听到的频率即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是全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第一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第三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保持不变;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一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
需要明确的是,在本发明中,若将所有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某一单一的频率,如第一不敏感频率为20-50HZ,通过音频算法将第一不敏感频率全部转换为90HZ,那么在某一段音频在20-50HZ时,容易导致该段音频按照同一个频率90HZ输出,对用户来讲,将不能听出这段音频的具体内容。为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且所述第三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转换后的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三敏感频率的频率间的差异相对应。
在上述转换中,第三敏感频率有可能会与第一敏感频率相同。如果,第三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都为一个单一的频率,如90HZ,那么会导致转换后的音频全部以90HZ输出,同样会出现用户无法听出音频内容的问题。
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频率转换单元包括: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第二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一起转换为第四敏感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且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其中,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音频数据的第四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相对应。
所述音频输出单元23,还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听力参数可由用户自行输入,此时电子设备还包括:
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自行输入的所述听力参数。
比如在对应第二不敏感频率处用户输入1000-2000HZ,在对应第二敏感频率处输入2000-4000HZ。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输入,也可以通过语音等方式输入。
听力参数也可由电子设备自动检测出来,此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音频播放单元,用于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
通常为了获取用户较全的听力参数,播放的音频数据的频率范围涵盖了人类能听到的整个频率范围即20-8000HZ。
反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
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或耳机等输入设备进行反馈。比如设定当用户按键盘上的“A”键时,表示能听到当前的频率,当用户按键盘上的“B”键时,表示不能听到或听不清当前的频率。反馈获取单元可以根据获取到的键值确定用户的反馈。
听力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对播放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反馈,就能确定出用户对哪些频率敏感,对哪些频率不敏感,即能够确定出用户的听力参数。更为优选的,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用户的听力参数曲线图。
这样确定出的听力参数就具有针对性,在具体转换时,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听力状况作出转换并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的左右耳听力并不相同或者有时会有两个用户合用一个电子设备。比如两人合用一个耳机听音乐。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音频播放单元包括:
第一音频播放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一音频数据;第二音频播放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反馈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反馈;第二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第二反馈。
所述听力参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听力参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听力参数。
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第三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三频率;第四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四频率;
所述音频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三频率输出;
第二音频输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四频率输出。
以向用户的左右耳播放音频为例,首先控制第一音频播放子单元向用户的左耳播放第一音频数据,控制第二音频播放子单元向用户的右耳播放第二音频数据。第一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对应用户左耳的反馈,第二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对应用户右耳的反馈。第一确定子单元根据反馈获取对应用户左耳的第一听力参数,第二确定子单元根据反馈获取对应用户右耳的第二听力参数。然后第三频率转换子单元将获取的音频数据按照第一听力参数转换为第三频率,第四频率转换子单元将获取的音频数据按照第二听力参数转换为第四频率。然后控制第一音频输出子单元,向左耳播放第三频率的音频数据,控制第二音频输出子单元向右耳播放第四频率的音频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至少一组听力参数。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
所述频率转换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选择出的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用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用户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包含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第一选择子单元,用于在包含对应的听力参数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场景的对应关系。比如,室内场景和室外场景。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场景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场景信息,确定应用的场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包含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第二选择子单元,用于在包含对应的听力参数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用户的听力受到频率和声强的双重影响,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还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声强输出;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声强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声强和所述第二声强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方法与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相对应的,因此对电子设备部分不再详述,相关部分参见方法实施例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6)

1.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音频数据;
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包括:
分析所述音频数据,获得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
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所述听力参数包括第二不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第三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保持不变;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一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且所述第三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转换后的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三敏感频率的频率间的差异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一起转换为第四敏感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且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其中,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音频数据的第四不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自行输入的所述听力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
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
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包括:
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反馈和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第二反馈;
所述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听力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听力参数;
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三频率,并依据所述第二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四频率;
所述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包括:
将所述音频数据分别按照所述第三频率和所述第四频率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至少一组听力参数;
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
所述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包括:
依据所述选择出的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用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包括:
接收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判断是否包含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若包含,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场景的对应关系;
所述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包括:
接收场景信息,确定应用的场景;
判断是否包含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若包含,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声强输出;
若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则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声强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声强和所述第二声强不同。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音频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音频数据;
模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音频输出模式;
音频输出单元,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频率输出;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频率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还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原频率输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原频率获取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音频数据,获得所述音频数据的原频率;
频率转换单元,用于依据听力参数,通过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第二敏感频率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所述听力参数包括第二不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还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输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
第一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转换为第三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保持不变;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第三敏感频率和所述第一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且所述第三敏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转换后的音频数据的所述第三敏感频率的频率间的差异相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听力参数,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其中,所述第一不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不敏感频率,所述第一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所述原频率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第二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第一不敏感频率和第一敏感频率一起转换为第四敏感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组成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四敏感频率属于所述第二敏感频率,且至少包括两个频率;
其中,所述音频数据的所述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与所述音频数据的第四敏感频率的频率间差异相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自行输入的所述听力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音频播放单元,用于向用户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音频数据;
反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音频数据的反馈;
听力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听力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播放单元包括:
第一音频播放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一音频数据;
第二音频播放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依次播放一定频率范围的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反馈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反馈;
第二反馈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第二反馈;
所述听力参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听力参数;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馈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听力参数;
所述频率转换单元包括:
第三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三频率;
第四频率转换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第四频率;
所述音频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三频率输出;
第二音频输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照所述第四频率输出。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至少一组听力参数;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存储的听力参数中选择一组听力参数;
所述频率转换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选择出的听力参数,通过所述音频算法将所述原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二频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用户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用户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包含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第一选择子单元,用于在包含对应的听力参数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听力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听力参数与不同场景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场景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场景信息,确定应用的场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包含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第二选择子单元,用于在包含对应的听力参数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选择与所述场景对应的听力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还用于,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一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一声强输出;在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为第二音频模式时,将所述音频数据按第二声强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声强和所述第二声强不同。
CN201210047563.7A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297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7563.7A CN103297896B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7563.7A CN103297896B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7896A true CN103297896A (zh) 2013-09-11
CN103297896B CN103297896B (zh) 2016-07-06

Family

ID=4909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7563.7A Active CN103297896B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789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1672A (zh) * 2015-11-12 2016-01-27 北京讯风光通信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产生多频率的方法
CN106060710A (zh) * 2016-06-08 2016-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02623A (zh) * 2016-12-01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装置及方法
CN106886387A (zh) * 2017-02-14 2017-06-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12201283A (zh) * 2020-09-09 2021-01-08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5217A (zh) * 1997-07-02 2000-08-30 西莫克国际有限公司 在语音通信系统中语音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764947A (zh) * 2003-03-27 2006-04-26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增大音频感觉音警报的方法与系统
CN101843118A (zh) * 2007-10-16 2010-09-22 峰力公司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5217A (zh) * 1997-07-02 2000-08-30 西莫克国际有限公司 在语音通信系统中语音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764947A (zh) * 2003-03-27 2006-04-26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增大音频感觉音警报的方法与系统
CN101843118A (zh) * 2007-10-16 2010-09-22 峰力公司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1672A (zh) * 2015-11-12 2016-01-27 北京讯风光通信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产生多频率的方法
CN106060710A (zh) * 2016-06-08 2016-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60710B (zh) * 2016-06-08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02623A (zh) * 2016-12-01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装置及方法
CN106886387A (zh) * 2017-02-14 2017-06-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12201283A (zh) * 2020-09-09 2021-01-08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7896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3312B (zh) 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67814B (zh) 音频播放方法及音频播放装置
CN106302997B (zh) 一种输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4978166A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491469A (zh) 一种基于耳机佩戴状态控制音频输出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84150A (zh) 一种音频播放的方法、装置及一种终端
CN103078997A (zh) 移动终端音量设定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297896A (zh)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5004033U (zh) 云智能语音识别音响装置
CN105100330B (zh) 一种设备声响效果优化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49977A (zh) 一种耳机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430191A (zh) 音量的调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20063A (zh) 一种输入语音的音量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58126A (zh) 一种多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5262887B (zh) 移动终端及其音频设置方法
CN107465824A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293599A (zh) 一种输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输出系统
CN104217750A (zh) 一种全息音频录制回放方法
CN105225674A (zh)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54234A (zh) 一种消噪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94250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24670A (zh) 一种音效信息推送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06534578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声音控制方法
CN111970609B (zh) 音质调节方法、音质调节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00480A (zh) 耳麦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