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7177B -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7177B
CN103297177B CN201210047491.6A CN201210047491A CN103297177B CN 103297177 B CN103297177 B CN 103297177B CN 201210047491 A CN201210047491 A CN 201210047491A CN 103297177 B CN103297177 B CN 103297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described control
modulation system
channel
resourc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74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7177A (zh
Inventor
李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474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7177B/zh
Priority to EP13754457.3A priority patent/EP2806608B8/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71916 priority patent/WO20131273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7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7177A/zh
Priority to US14/470,379 priority patent/US2015000340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7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71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8Variabl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所述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包括: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比较少的资源元素上完成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进而可以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以下简称: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高级演进(LTE-advanced;以下简称:LTE-A)系统中,下行多址接入方式通常采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OFDMA)方式。系统的下行资源从时间上看被划分成了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以下简称:OFDM)符号,从频率上看被划分成了子载波。
现有技术中,一个下行子帧包含有两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有7个或6个OFDM符号,这样一个下行子帧共含有14个或12个OFDM符号。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以下简称:RB)在频域上包含12个子载波,在时域上包含一个时隙。在某个OFDM符号内的某个子载波称为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以下简称:RE)。子帧内子载波相同而时隙不同的两个RB称为一个RB对。
现有的LTE系统中,一个子帧划分为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控制部分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以下简称:PDCCH)等,数据部分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以下简称:PDSCH),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在一个子帧中是时分的。一个完整的PDCCH由一个或几个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Element;以下简称:CCE)组成,一个CCE由9个资源元素组(ResourceElement Group;以下简称:REG)组成,每个REG包含4个RE。
随着技术的进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以下简称:MIMO)和协同多点传输技术(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以下简称:CoMP)等技术的引入使得控制信道容量受限,因此引入了基于MIMO预编码方式传输的PDCCH,这种PDCCH可以基于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以下简称:UE)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以下简称:DM RS)来解调,下称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DCCH;以下简称:E-PDCCH)。E-PDCCH与PDSCH可以采用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简称:FDM)的方法复用在子帧的数据区域。
根据E-PDCCH的映射方式,E-PDCCH可以分为局部式的E-PDCCH和分布式的E-PDCCH。对局部式的E-PDCCH,E-PDCCH集中映射在一个RB对或者相邻的RB对内,这样基站可以根据UE的信道状态汇报,选择信道条件较好的RB对上发送E-PDCCH,从而获得频率调度增益。对分布式的E-PDCCH,E-PDCCH分散映射到多个RB对上,从而可以获得频率分集的好处。
以局部式E-PDCCH为例,一个RB对内可用于传输E-PDCCH数据部分的RE数目很多,这些都用于传输同一个UE的控制信息是很不经济的,所以这些RE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E-PDCCH的控制信道单元,以下称为增强的控制信道单元(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Element;以下简称:eCCE)。这里不限制各个eCCE必须具有相同的RE数目。
E-PDCCH是在子帧的数据区域发送的,一个用于E-PDCCH的RB对中实际可用的RE数目取决于小区参考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以下简称:CRS)端口数目,后向兼容控制信道的符号数n,DM RS端口数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以下简称:CSI-RS)端口配置,是否为多播广播单频网(Multicast/BroadcastSingle Frequency Network;以下简称:MBSFN)子帧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同子帧内一个RB对中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目可以是不相等的。在不同子帧的RB对上划分不同数目的eCCE可以减小子帧之间eCCE的大小的不一致性。但是这种方式仍然不能完全保证各个子帧内eCCE的大小不变。
eCCE的大小发生变化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对一个格式的E-PDCCH,对一定的eCCE聚合级别,在一部分子帧上可以用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以下简称:QPSK)的调制方法对E-PDCCH进行调制;而另一些子帧上如果采用QPSK的调制方法则可能导致E-PDCCH的编码速率很高,甚至大于1,也就是说在上述eCCE聚合级别上基站根本不能发送E-PDCCH。这时,现有技术中基站使用更高的eCCE聚合级别来发送E-PDCCH,在UE检测E-PDCCH时,UE可以不检测这个eCCE聚合级别的备选E-PDCCH。但是,有时候UE的信道条件很好,基站使用更高的eCCE聚合级别来发送E-PDCCH会增大控制信道的开销,降低下行资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以实现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包括:
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根据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包括:
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根据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调制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调制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所述调制器被配置为用于当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调制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调制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所述调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解调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解调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所述解调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解调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解调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所述解调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的技术效果是: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从而可以实现在比较少的资源元素上完成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进而可以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的技术效果是: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上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上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上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根据上述因素,采用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从而可以实现在比较少的资源元素上完成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进而可以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上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具体地,当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为N比特,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为R,即该控制信道需要映射到R个资源元素上传输,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r可以为:
r=N/(2R)
步骤102,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作为可选或者额外,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其中,上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上述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以下简称:16QAM)方式。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设置该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门限;当然这只是设置第一门限的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上述第一门限也可以是在标准中预先定义好的,或者,上述第一门限可以是运营商在规划时预先规划好的,本实施例对第一门限的设置方式和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正常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的长度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包括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的控制信道;其中,该预定级别可以为1。
由于当使用第二调制方式,例如:16QAM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需要用幅度携带调制信息,因此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需要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Energy PerResource Element;以下简称:EPRE),即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上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RB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RB对内,即上述控制信道为局部式控制信道,当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如果需要在上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等于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与上述共享信道的EPRE相等。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根据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与上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EPRE的比值,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这里,PA是在LTE版本8/9/10中定义的用于指示UE的PDSCH的发送功率的参数,PA的值依赖于UE的下行链路状态;或者,根据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从而可以实现在比较少的资源元素上完成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进而可以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上述控制信道可以为E-PDCCH。对一个E-PDCCH,可以根据其映射到时频资源的有效编码速率来选择使用QPSK调制方式进行调制或者16QAM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具体地,系统设置一个第一门限r0,记E-PDCCH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为N比特,并且需要映射到R个RE上传输,则如果采用QPSK调制方式,其有效编码速率为r=N/(2R);比较r与r0,如果r大于r0,则使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从而使有效编码速率降为r/2=N/(4R);如果r小于或等于r0,则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上述E-PDCCH进行调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r0可以是基站根据UE上报的信道质量汇报等信息,针对该UE设置的,从而可以优化E-PDCCH的链路性能。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上述r0也可以是在标准中预先定义好的,或者,上述r0可以是运营商在规划时预先规划好的,本发明对第一门限的设置方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r0可以为0.8或者1,本发明对r0的数值大小不作限定。
实际上,UE需要检测多种格式PDCCH,例如正常格式下行调度授权(Downlink_grant;以下简称:DL_grant),回归(fallback)格式DL_grant,正常格式上行调度授权(Uplink_grant;以下简称:UL_grant),回归格式UL_grant。上述格式的控制信息的比特数可以不完全相同,当上述格式的控制信息映射到备选E-PDCCH的eCCE上发送时,其有效编码速率也不一样。因此,可以对UE需要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分别依据其实际比特数目计算有效编码速率并按照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选择调制方式。或者,因为回归格式的控制信息是为了提高可靠性而引入的,所以也可以对回归格式的控制信息,只采用QPSK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而对正常格式的控制信息,可以依据其有效编码速率按照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选择调制方式。或者,为了降低一些复杂度,可以对UE需要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例如,可以根据UE需要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最大值来计算有效编码速率,再按照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选择调制方式。
另外,由于只有当用于发送E-PDCCH的RE的个数很少,导致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的编码速率过高时,采用16QAM调制方式才显示出好处,所以需要转换QPSK和16QAM调制方式的情况一般只发生在聚合级别为1的E-PDCCH。所以本发明中,可以限制只对聚合级别为1的E-PDCCH才可以按照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选择调制方式;而对其他聚合级别,只采用QPSK调制方式。
由于当使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需要用幅度携带调制信息,因此在采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需要确定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当采用16QAM调制方式时,一种简单的设置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的方法是保持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和E-PDCCH的参考信号的EPRE相等。
对于分布式E-PDCCH,E-PDCCH的参考信号一般是多个UE公用的,从而不能根据单个UE的需求来调节E-PDCCH的参考信号的EPRE。一种方法是仍然把E-PDCCH的参考信号和数据调制符号设置相等的功率,但是因为E-PDCCH的参考信号只能按照满足信道条件最差的UE的需求来设置,这导致了对信道条件好的UE浪费了发送E-PDCCH数据调制符号的功率。对局部式E-PDCCH,E-PDCCH的参考信号是专用于某个UE的,一般来说可以在保持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和参考信号的EPRE相等的基础上,基站可以调整E-PDCCH的参考信号的EPRE从而保证E-PDCCH的解调性能。但是,有一些情况,基站可能不能够自由调整E-PDCCH的参考信号的EPRE。例如,当出现E-PDCCH和PDSCH复用于同一个RB对,并且共享DM RS端口的情况,这个DM RS端口同时也是PDSCH解调的参考;或者,当一个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以下简称:RBG)内不同RB对分别用于E-PDCCH和PDSCH时,如果PDSCH的信道估计是根据整个RBG内所有RB对的参考信号做信道估计,则E-PDCCH占用的DM RS端口的EPRE会影响PDSCH的EPRE。把DM RS端口的EPRE、E-PDCCH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和PDSCH的EPRE设置为相同的值是一种解决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简化系统设计,可以设置分布式E-PDCCH不采用16QAM方式,只采用QPSK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而局部式E-PDCCH可以按照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选择调制方式,当采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如果需要在E-PDCCH和PDSCH之间共享DM RS,则设置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等于上述DM RS端口的EPRE,上述DM RS端口的EPRE与PDSCH的EPRE相等。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可以根据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与上述E-PDCCH的参考信号的EPRE的比值,来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记上述比值为e,则EPRE=f(e),这个比值可以是用RRC信令来配置的;或者,可以根据UE的特定参数PA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EPRE=f(PA),这里,PA是在LTE版本8/9/10中定义的用于指示UE的PDSCH的发送功率的参数,PA的值依赖于UE的下行链路状态;或者,由于eCCE的大小很可能是变化的,采用16QAM方式会导致存在多种不同的有效编码速率,因此有效编码速率r会影响采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的链路性能,所以可以根据上述有效编码速率r与上述第一门限r0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EPRE=f(r,r0);或者,可以根据UE的特定参数PA、上述有效编码速率r与上述第一门限r0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EPRE=f(PA,r,r0)。本发明对上述函数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
图2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
本实施例中,上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1)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除上述MBSFN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
(2)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
(3)每个RB对内用于传输上述控制信道的DM RS的RE的个数;
(4)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
(5)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步骤202,根据上述因素,采用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具体地,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者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上述一般子帧,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或者,
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上述第二门限,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上述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或者,
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或者,
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其中,上述第二门限为正数,根据LTE版本8/9/10,其可能取值范围为0~4,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门限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定级别可以为1。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方式。
本实施例中,当采用第二调制方式,例如:16QAM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同样需要用幅度携带调制信息,因此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同样需要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的确定方式可以采用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在比较少的资源元素上完成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进而可以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中,上述控制信道可以为E-PDCCH,可以影响E-PDCCH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有很多,举例来说,上述因素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1)E-PDCCH所在子帧的数据区域内是否存在CRS,即E-PDCCH所在子帧是MBSFN子帧还是除MBSFN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
(2)后向兼容的E-PDCCH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n;
(3)每个RB对内用于传输E-PDCCH的DM RS的RE的个数,如果只使用DM RS端口7和/或8,则DM RS只占用12个RE,如果可以用到端口7~10,则需要为DM RS预留24个RE;
(4)E-PDCCH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
(5)E-PDCCH的eCCE聚合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配置UE根据上述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转换QPSK调制方式或者16QAM方式,从而近似实现依据E-PDCCH的有效编码速率来选择E-PDCCH的调制方式的效果。例如,对MBSFN子帧内聚合级别为1的E-PDCCH,采用QPSK调制方式,而对一般子帧内聚合级别为1的E-PDCCH,采用16QAM方式。或者,当后向兼容的E-PDCCH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n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n0时,对聚合级别为1的E-PDCCH,采用QPSK调制方式,否则采用16QAM方式。或者,联合使用子帧类型和后向兼容的E-PDCCH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n,例如,对一般子帧内的后向兼容的E-PDCCH,当该E-PDCCH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n大于第二门限n0时,采用16QAM调制方式,否则采用QPSK调制方式。或者,联合使用子帧类型、后向兼容的E-PDCCH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n和是否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例如,对一般子帧内后向兼容的E-PDCCH,当该E-PDCCH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n大于第二门限n0,并且上述一般子帧内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时,采用16QAM方式,否则采用QPSK调制方式。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可以为E-PDCCH。
具体地,当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为N比特,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为R,即该控制信道需要映射到R个资源元素上传输,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r可以为:
r=N/(2R)
步骤302,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作为可选或者额外,当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其中,上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上述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方式。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基站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第一门限,也就是说,第一门限可以是基站通过广播信道配置的,从而适用于小区内的所有用户设备;或者,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以下简称:RRC)信令发送的第一门限,该第一门限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为上述用户设备设置的,这时第一门限是基站分别针对每个用户设备设置的,这是因为最优的第一门限依赖于用户设备的信道条件,因此,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合适的第一门限,从而可以优化控制信道的链路性能。当然上述只是用户设备获得第一门限的几种示例,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上述第一门限也可以是在标准中预先定义好的,或者,上述第一门限可以是运营商在规划时预先规划好的,这样,不需要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即可获得上述第一门限,本实施例对第一门限的设置方式和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正常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的长度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包括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的控制信道;其中,该预定级别可以为1。
由于当使用第二调制方式,例如:16QAM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需要用幅度携带调制信息,因此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需要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上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RB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RB对内,即上述控制信道为局部式控制信道,当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如果需要在上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等于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与上述共享信道的EPRE相等。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与该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EPRE的比值,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这里,PA是在LTE版本8/9/10中定义的用于指示UE的PDSCH的发送功率的参数,PA的值依赖于UE的下行链路状态;或者,根据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
具体地说,当采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可以根据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与上述E-PDCCH的参考信号的EPRE的比值,来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记上述比值为e,则EPRE=f(e),这个比值可以是用RRC信令来配置的;或者,可以根据UE的特定参数PA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EPRE=f(PA),这里,PA是在LTE版本8/9/10中定义的用于指示UE的PDSCH的发送功率的参数,PA的值依赖于UE的下行链路状态;或者,由于eCCE的大小很可能是变化的,采用16QAM方式会导致存在多种不同的有效编码速率,因此有效编码速率r会影响采用16QAM方式对E-PDCCH进行调制时的链路性能,所以可以根据上述有效编码速率r与上述第一门限r0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EPRE=f(r,r0);或者,可以根据UE的特定参数PA、上述有效编码速率r与上述第一门限r0确定上述E-PDCCH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EPRE=f(PA,r,r0)。本发明对上述函数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
上述实施例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
本实施例中,上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1)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除上述MBSFN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
(2)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
(3)每个RB对内用于传输上述控制信道的DM RS的RE的个数;
(4)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
(5)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步骤402,根据上述因素,采用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具体地,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者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上述一般子帧,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或者,
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上述第二门限,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上述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或者,
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或者,
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其中,上述第二门限为正数,根据LTE版本8/9/10,其可能取值范围为0~4,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门限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定级别可以为1。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方式。
本实施例中,当采用第二调制方式,例如:16QAM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同样需要用幅度携带调制信息,因此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同样需要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的确定方式可以采用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5为本发明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实现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5所示,该基站可以包括:调制器51和至少一个处理器52;其中,处理器52耦合到调制器51。图5以基站包括调制器51和一个处理器52为例示出。
其中,处理器52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具体地,当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为N比特,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为R,即该控制信道需要映射到R个资源元素上传输,则处理器52可以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r可以为:
r=N/(2R)
调制器51被配置为当处理器52确定的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作为可选或者额外,调制器51还被配置为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正常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的长度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包括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的控制信道;其中,该预定级别可以为1。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2还被配置为当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RB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RB对内,调制器51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如果需要在上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等于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与共享信道的EPRE相等。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2还被配置为当调制器51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根据该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与上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EPRE的比值,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这里,PA是在LTE版本8/9/10中定义的用于指示UE的PDSCH的发送功率的参数,PA的值依赖于UE的下行链路状态;或者,根据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2还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设置上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门限。当然这只是设置第一门限的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上述第一门限也可以是在标准中预先定义好的,或者,上述第一门限可以是运营商在规划时预先规划好的,本实施例对第一门限的设置方式和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方式。
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52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调制器51被配置为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从而可以实现在比较少的资源元素上完成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进而可以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图6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实现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6所示,该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1和调制器62;其中,处理器61耦合到调制器62。图6以基站包括调制器62和一个处理器61为例示出。
其中,处理器61被配置为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上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1)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除上述MBSFN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
(2)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
(3)每个RB对内用于传输上述控制信道的DM RS的RE的个数;
(4)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
(5)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调制器62被配置为根据处理器61确定的上述因素,采用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具体地,调制器62被配置为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者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上述一般子帧,且该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上述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或者,
调制器62被配置为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该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上述第二门限,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上述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或者,
调制器62被配置为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或者,
调制器62被配置为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其中,上述第二门限为正数,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门限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定级别可以为1。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方式。
本实施例中,当调制器62被配置为采用第二调制方式,例如:16QAM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同样需要用幅度携带调制信息,因此在调制器62被配置为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处理器61被配置为同样需要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本实施例中,处理器61被配置为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的方式与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中处理器52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在比较少的资源元素上完成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降低了控制信令的开销,进而可以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图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7所示,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1和解调器72;其中,处理器71耦合到解调器72。图7以用户设备包括解调器72和一个处理器71为例示出。
其中,处理器71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可以为E-PDCCH。
具体地,当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为N比特,该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为R,即该控制信道需要映射到R个资源元素上传输,则处理器71可以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r可以为:
r=N/(2R)
解调器72被配置为当处理器71确定的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进一步地,解调器72还被配置为当上述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其中,上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上述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方式。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正常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上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的长度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信道包括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的控制信道;其中,该预定级别可以为1。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1还被配置为当上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RB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RB对内,解调器72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如果需要在所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等于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EPRE与上述共享信道的EPRE相等。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1还被配置为当解调器72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根据基站发送的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与该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EPRE的比值,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PA、上述有效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门限确定上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1还被配置为接收基站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第一门限,也就是说,第一门限可以是基站通过广播信道配置的,从而适用于小区内的所有用户设备;或者,接收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第一门限,该第一门限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为上述用户设备设置的,这时第一门限是基站分别针对每个用户设备设置的,这是因为最优的第一门限依赖于用户设备的信道条件,因此,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合适的第一门限,从而可以优化控制信道的链路性能。
当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上述第一门限也可以是在标准中预先定义好的,或者,上述第一门限可以是运营商在规划时预先规划好的,这样,不需要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即可获得上述第一门限,本实施例对第一门限的设置方式和大小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8所示,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1和解调器82;其中处理器81耦合到解调器82。图8以用户设备包括解调器82和一个处理器81为例示出。
其中,处理器81被配置为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
上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1)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除上述MBSFN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
(2)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
(3)每个RB对内用于传输上述控制信道的DM RS的RE的个数;
(4)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
(5)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解调器82被配置为根据处理器81确定的上述因素,采用上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具体地,解调器82还被配置为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MBSFN子帧,或者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上述一般子帧,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上述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或者,
解调器82还被配置为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该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上述第二门限,且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上述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或者,
解调器82还被配置为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上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或者,
解调器82还被配置为当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该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上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CSI-RS而不可用的RE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上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其中,上述第二门限为正数,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门限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定级别可以为1。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QPSK调制方式;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方式。
本实施例中,当采用第二调制方式,例如:16QAM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同样需要用幅度携带调制信息,因此在解调器82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同样需要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即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发射功率。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1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的方式与本发明图7所示实施例中处理器71确定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EPRE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下行资源利用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当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如果需要在所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等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共享信道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相等,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资源块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块对内;
或者
当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根据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的比值,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所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正常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所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的长度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包括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的控制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包括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包括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包括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包括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设置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门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设置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门限。
8.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根据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所述根据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具体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或者,
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门限,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或者,
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或者,
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包括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包括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方式。
10.一种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当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如果需要在所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等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共享信道的每个 资源元素的能量相等,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资源块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块对内;
或者
当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根据基站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的比值,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所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正常格式的控制信息;或者,所述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包括用户设备检测的各种格式的控制信息的长度的最大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包括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的控制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包括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包括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包括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包括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门限;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一门限是所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设置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门限;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一门限是所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设置的。
17.一种控制信道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根据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所述根据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或者,
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门限,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或者,
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 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或者,
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包括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包括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方式。
1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制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调制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所述调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所述调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资源块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块对内,所述调制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如果需要在所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等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共享信道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相等;
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调制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根据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的比值,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确定 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或者,根据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设置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门限。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制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调制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所述调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所述调制器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或者,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门限,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或者,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 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或者,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否则,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调制。
2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调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解调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的长度和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
所述解调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所述解调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有效编码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元素分布在一个资源块对或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块对内,所述解调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如果需要在所述控制信道与共享信道之间共享解调参考信号,则设置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等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共享信道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相等;
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解调器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根据基站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与所述控制信道的参考信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的比值,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或者,根据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 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定参数、所述有效编码速率与所述第一门限确定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调制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基站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门限;或者,接收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一门限是所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设置的。
2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调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解调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影响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编码速率的因素;所述因素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除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之外的一般子帧,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每个资源块对内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个数,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是否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以及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所述解调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因素,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或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所述解调器具体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或者,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或者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除预定级别之外的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当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门限,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或者,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且所述控制信道的聚 合级别为预定级别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或者,当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为所述一般子帧,且后向兼容的控制信道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符号的个数大于第二门限,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预定级别,且所述控制信道所在子帧内存在因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而不可用的资源元素时,采用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否则,采用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解调。
CN201210047491.6A 2012-02-28 2012-02-28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7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7491.6A CN103297177B (zh) 2012-02-28 2012-02-28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13754457.3A EP2806608B8 (en) 2012-02-28 2013-02-27 Control channe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PCT/CN2013/071916 WO2013127332A1 (zh) 2012-02-28 2013-02-27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4/470,379 US20150003408A1 (en) 2012-02-28 2014-08-27 Control Channe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7491.6A CN103297177B (zh) 2012-02-28 2012-02-28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7177A CN103297177A (zh) 2013-09-11
CN103297177B true CN103297177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08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74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7177B (zh) 2012-02-28 2012-02-28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03408A1 (zh)
EP (1) EP2806608B8 (zh)
CN (1) CN103297177B (zh)
WO (1) WO20131273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2573A2 (ko) * 2011-06-29 2013-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34803B (zh) * 2013-12-20 2018-04-2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0090957B2 (en) * 2014-10-06 2018-10-02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Cost effective networ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5703882B (zh) * 2014-11-28 202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信道或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相应的发送端
US11075711B2 (en) 2016-04-29 2021-07-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specific maximum code rate limit adjustment
CN108989003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4900267B (zh) * 2022-04-13 2023-04-28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r-5g消除频域数据符号功率陡变的优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104A (zh) * 2009-04-01 2009-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340370A (zh) * 2010-07-20 2012-02-01 北京海兰德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5280B2 (ja) * 2006-11-01 2012-08-08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パケット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286815A (zh) * 2007-12-03 2008-10-15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装置及方法
CN101938851B (zh) * 2009-06-30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编码器速率自适应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1646206B (zh) * 2009-09-02 201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专用信道传输格式集选择方法及装置
US8971261B2 (en) * 2010-06-02 2015-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30003604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104A (zh) * 2009-04-01 2009-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340370A (zh) * 2010-07-20 2012-02-01 北京海兰德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06608A4 (en) 2014-12-10
WO2013127332A1 (zh) 2013-09-06
US20150003408A1 (en) 2015-01-01
EP2806608A1 (en) 2014-11-26
CN103297177A (zh) 2013-09-11
EP2806608B8 (en) 2019-03-06
EP2806608B1 (en) 2018-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81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sit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943174B1 (ko) 비직교 다중 접속(noma) 무선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410772B1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737479B (zh) 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103297177B (zh)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823184B (zh) 用于有效传输控制信息以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66021B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391820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链路质量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509194B (zh) 基站、终端、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2611524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794164B (zh) 支持扩展调制方案的数据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5453679B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信号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50455B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395973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09479B (zh) 用于在支持多个服务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基本资源网格类型信息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487144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至装置的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82347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410771A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4065525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88554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0416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81690B (zh) 确定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准信号天线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98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及其设备
CN105007600A (zh) 一种下行数据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8077A (zh) 传输控制信息以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有效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9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