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5078A -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5078A
CN103295078A CN2013101888970A CN201310188897A CN103295078A CN 103295078 A CN103295078 A CN 103295078A CN 2013101888970 A CN2013101888970 A CN 2013101888970A CN 201310188897 A CN201310188897 A CN 201310188897A CN 103295078 A CN103295078 A CN 103295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oring
mooring line
length
catenary
anchor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88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5078B (zh
Inventor
赵晶瑞
谢彬
王俊荣
喻西崇
冯玮
王世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3101888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5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5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锚链-钢缆-锚链”三段组合式深水悬链线系泊缆,在给定缆绳规格、作业水深和浮体容许出现的极限水平偏移量条件下,兼顾设计规范对于系统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出缆绳各分段长度、顶部预张力、系泊水平辐射距离等结构参数,从而在尽量控制总体用钢量与系泊荷载条件下,使缆绳的水平回复特性达到最优,之后将计算得出缆绳不同状态时的构型与受力情况,为系泊设备选型提供便利。本发明与现有的系泊分析软件MOSES,SESAM等商业软件相比,具有面向设计、实用性强、收敛速度快等优势,且实现了各类设计参数的优化选取,可用于深水浮式平台悬链线系泊系统的前期方案设计与性能评估。

Description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泊缆的结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锚链-钢缆-锚链”三段组合式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属于深水海洋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深水浮式平台长期定位于海上,其能否实现成功定位与安全生产,关键在于其系泊系统,取决于系泊设计水平。目前多数深水浮式平台仍采用钢制悬链线系泊系统,而这其中又以“锚链-钢缆-锚链”三段组合式系泊缆的应用最为广泛。组合式系泊缆的应用优化了系泊系统的定位性能,降低了整体的系泊荷载与材料用量。但又引入了新的问题,具体为:深水系泊的设计前提条件多,所需获得的设计参数也多,而规范对于系泊系统各项指标的要求又较为严格,导致当进入深水后,各设计参数间相互制约关系复杂,为设计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如何在给定设计基础(如缆绳规格、作业水深、浮体容许出现的极限水平偏移量)条件下,确定出缆绳各分段长度、顶部预张力、系泊水平辐射距离等结构参数,使系泊系统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在提高缆绳水平回复特性的同时尽量控制总体用钢量与系泊荷载,是设计者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技术。
目前各类成熟的商业软件(如MOSES、SESAM等)虽然可以准确计算出系泊缆的构型与受力,但仅能对于已有系泊方案进行计算校核,并不能自行得出各类参数的合理取值。其他诸如DMOOR等系泊设计软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系泊缆进行优化,但并不能很好地涵盖设计规范的各项指标以及具体的设计要求,不利于工程的直接应用。而传统的浅水系泊设计经验又无法直接应用于深水。为此业界需要一套实用性强、收敛性好的深水系泊缆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该方法在给定系泊设计基础条件下,兼顾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多层循环迭代,得出系泊缆各项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单根系泊缆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
步骤11,根据作业水深、现有缆绳规格以及海底锚链的最小悬空段长度l1min与最小卧底段长度l0min,首先固定船体锚链长度l3并给予中部钢缆一个初始长度l2,然后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求出近端系泊缆悬空段的水平跨距H′;
步骤12,保持作业水深、现有缆绳规格与中部钢缆长度l2不变,使得系泊缆顶部张力为50%的锚链破断拉力,然后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求出远端系泊缆悬空段的水平跨距H′′与海底锚链的最大悬空段长度l1max
步骤13,逐渐增加中部钢缆长度l2并重复上述步骤11和步骤12,当H′′-H′+l1min-l1max接近2d时终止迭代,此时的l2即为中部钢缆的最佳长度,l1max+l0min即为卧底段和悬空段海底锚链的最佳长度,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为H=H′′+l0min-d,其中d为上部浮体所容许出现的最大水平偏移量;
2)单根系泊缆顶部预张力的求解:将系泊缆各分段长度、作业水深与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作为输入条件,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迭代计算求出系泊缆顶部预张力大小;
3)锚固基础的选型:根据锚固点处的最大水平拉力,设计得出锚固基础的类型与规格;
4)系泊系统整体回复刚度的计算:在给定每根系泊缆绳布置角度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迭代计算求出每根系泊缆顶部张力,形成系泊系统整体的水平恢复刚度曲线,从而确定系泊缆的总体布置根数与布置方向。
多段悬链线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FX(i)=FX(i-1)
FZ(i)=FZ(i-1)+q(i)·l(i)
H ( i ) = F X ( i ) · [ l ( i ) E ( i ) A ( i ) + 1 q ( i ) In ( F X ( i ) + T ( i ) F X ( i - 1 ) + T ( i - 1 ) ) ] , i = 1,2,3 - - - ( 1 )
V ( i ) = 1 2 E ( i ) A ( i ) q ( i ) [ T ( i ) 2 - T ( i - 1 ) 2 ] + 1 q ( i ) [ T ( i ) - T ( i - 1 ) ]
l d ( i ) = l ( i ) + 1 2 E ( i ) A ( i ) q ( i ) [ F Z ( i ) T ( i ) - F Z ( i - 1 ) T ( i - 1 ) + F X ( i ) 2 In ( F Z ( i ) + T ( i ) F Z ( i - 1 ) + T ( i - 1 ) ) ]
同时满足如下的边界条件:
FZ0=0                                     (2)
H=l0+∑H(i)i=1,2,3    (3)
V=∑V(i)
其中,
Figure BDA00003219416600031
FX(i)为系泊缆分段i的缆绳上端点处的水平向拉力;FZ(i)为系泊缆分段i的缆绳上端点处的垂向拉力;q(i)为系泊缆分段i的单位长度缆绳所受的垂向均布力;l(i)为系泊缆分段i的长度;H(i)为系泊缆分段i的水平跨距;E(i)为系泊缆分段i的弹性模量;A(i)为系泊缆分段i的截面积;V(i)为系泊缆分段i的垂向高度;ld(i)表示拉伸后的系泊缆分段i长度;H为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V为作业水深;FZ0为海底锚链卧底段的着地点处的垂向拉力;l0为海底锚链的卧底段长度。
海底锚链的最小卧底长度l0min大于100m。
海底锚链的最小悬空长度l1min大于100米
系泊缆的中部钢缆部分不能接触海底。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针对“锚链-钢缆-锚链“三段组合式深水悬链线系泊缆,在给定设计基础(缆绳规格、作业水深以及浮体容许出现的极限水平偏移量)条件下,兼顾设计规范对于系统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出系泊缆各分段长度、顶部预张力、系泊水平辐射距离等结构参数,从而在尽量控制总体用钢量与系泊荷载条件下,使系泊缆的水平回复特性达到最优,之后将计算得出缆绳不同状态时的构型与受力情况,为系泊设备选型提供便利。2、本发明与现有的系泊分析软件MOSES、SESAM等商业软件相比,具有面向设计、实用性强、收敛速度快等优势,且实现了各类设计参数的优化选取,可用于深水浮式平台悬链线系泊系统的前期方案设计与整体性能评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分段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某系泊缆绳静态构型图;
图3为本发明某系泊缆绳近端构型图;
图4为本发明某系泊缆绳远端构型图;
图5为本发明单根系泊缆张力随上端浮体水平偏移量的变化曲线与MOSES软件的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某系泊系统总体布置图;
图7为本发明某系泊系统整体水平回复刚度曲线与MOSES软件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显示了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结构分段示意图,首先参考图1定义参数如下:
l0为海底锚链的卧底段长度,l1为海底锚链的悬空段长度,l2为中部钢缆长度,l3为船体锚链长度;
Hi、Vi分别为三段悬空部分缆绳(即海底锚链的悬空段、中部钢缆和船体锚链)的水平跨距与垂向高度,i=1,2,3;
FXi、FZi分别为三段悬空部分缆绳上端点处的水平向拉力与垂向拉力, i=1,2,3;
FX0、FZ0分别为海底锚链卧底段的着地点处的水平向拉力与垂向拉力。
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上述参数应符合以下关系:
FX(i)=FX(i-1)
FZ(i)=FZ(i-1)+q(i)·l(i)
H ( i ) = F X ( i ) · [ l ( i ) E ( i ) A ( i ) + 1 q ( i ) In ( F X ( i ) + T ( i ) F X ( i - 1 ) + T ( i - 1 ) ) ] , i = 1,2,3 - - - ( 1 )
V ( i ) = 1 2 E ( i ) A ( i ) q ( i ) [ T ( i ) 2 - T ( i - 1 ) 2 ] + 1 q ( i ) [ T ( i ) - T ( i - 1 ) ]
l d ( i ) = l ( i ) + 1 2 E ( i ) A ( i ) q ( i ) [ F Z ( i ) T ( i ) - F Z ( i - 1 ) T ( i - 1 ) + F X ( i ) 2 In ( F Z ( i ) + T ( i ) F Z ( i - 1 ) + T ( i - 1 ) ) ]
同时满足如下的边界条件:
FZ0=0        (2)
H=l0+∑H(i)i=1,2,3      (3)
V=∑V(i)
其中,
Figure BDA00003219416600044
FX(i)为系泊缆分段i的缆绳上端点处的水平向拉力;FZ(i)为系泊缆分段i的缆绳上端点处的垂向拉力;q(i)为系泊缆分段i的单位长度缆绳所受的垂向均布力;l(i)为系泊缆分段i的长度;H(i)为系泊缆分段i的水平跨距;E(i)为系泊缆分段i的弹性模量;A(i)为系泊缆分段i的截面积;V(i)为系泊缆分段i的垂向高度;ld(i)表示拉伸后的系泊缆分段i长度;H为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V为作业水深。
同时,该深水悬链线系泊缆应满足以下要求:
1)系泊缆的锚固点处不承受上拔力,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海底锚链的最小卧底长度l0min大于100m;
2)海底锚链的最小悬空长度l1min大于100米;
3)系泊缆为永久性系泊,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系泊缆的中部钢缆部分不能接触海底;
4)中部钢缆的最大破断比小于0.5;
5)系泊缆整体的水平恢复刚度不小于10t/m。
本发明的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单根系泊缆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
步骤11,根据作业水深、现有缆绳规格以及海底锚链的最小悬空段长度l1min与最小卧底段长度l0min,首先固定船体锚链长度l3(通常在100米左右)并给予中部钢缆一个初始长度l2,然后根据公式(1)至(3)即可求出近端系泊缆悬空段的水平跨距H′,并绘制单根系泊缆近端时的水中构型图(如图3所示)。通过该系泊缆近端构型图可以更直观地反映上端浮体出现极限水平偏移时,水中系泊缆的各项性能参数与相对位置,如海底锚链的最大卧底长度,若海底锚链的最大卧底长度大于海底锚链的设置长度,则表明中部钢缆已接触海底,与设计规范相悖。其中近端系泊缆悬空段是指缆绳顶部由初始位置向靠近锚点的方向出现最大水平偏移时水中缆绳的悬空段。
步骤12,保持作业水深、现有缆绳规格与中部钢缆长度l2不变,使得系泊缆顶部张力为50%的锚链破断拉力,然后根据公式(1)至(3)即可求出远端系泊缆悬空段的水平跨距H′′与海底锚链的最大悬空段长度l1max,并绘制单根系泊缆远端时的水中构型图(如图4所示)。通过该系泊缆远端构型图金额以校核海底锚链的最小卧底长度是否大于100米,系泊缆顶部的最大张力是否小于锚链破断拉力的50%。其中远端系泊缆悬空段是指缆绳顶部由初始位置向背离锚点的方向出现最大水平偏移时水中缆绳的悬空段。
步骤13,逐渐增加中部钢缆长度l2并重复上述步骤11和步骤12,当H′′-H′+l1min-l1max接近2d时终止迭代,此时的l2即为中部钢缆的最佳长度,l1max+l0min即为卧底段和悬空段海底锚链的最佳长度,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为H=H′′+l0min-d,并绘制单根系泊缆静态时的水中构型图(如图2所示)。通过该系泊缆静态构型图可以更直观地反映上端浮体静止状态下水中系泊缆的各项性能参数。
其中d为上端浮体所容许出现的最大水平偏移量,通常与作业水深V呈一定比例关系,且与上端浮体类型相关。如钻井平台所容许出现的最大水平偏移量小于5%的作业水深。而对于浮式生产平台而言,其生存工况下所容许出现的最大偏移量可放宽至10%的作业水深。
2)单根系泊缆顶部预张力的求解:此时单根系泊缆各分段长度已全部确定,将系泊缆各分段长度、作业水深与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作为输入条件,根据公式(1)至(3)采用迭代计算即可求出系泊缆顶部预张力大小,之后绘制单根系泊缆张力随上端浮体水平偏移量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图5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通过本发明方法和MOSES软件得到的单根系泊缆张力随上端浮体水平偏移量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比两曲线可知,本发明方法与MOSES软件在计算结果上的误差较小,表明本发明方法的计算精度与目前商业软件的计算进度接近,可用于具体的系泊设计。
3)锚固基础的选型:根据锚固点处的最大水平拉力,设计得出锚固基础的类型与规格。
4)系泊系统整体回复刚度的计算:在给定每根系泊缆绳布置角度的前提下(如图6所示),逐步增加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H,根据公式(1)至(3)求出每根系泊缆顶部张力,形成系泊系统整体的水平恢复刚度曲线(如图7所示),从而确定系泊缆的总体布置根数与布置方向。图7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通过本发明方法和MOSES软件得到的某系泊系统整体水平回复刚度曲线,通过对比两曲线可知,本发明方法与MOSES软件在计算结果上的误差较小,表明该本发明方法的计算精度与目前商业软件的计算进度接近,可用于具体的系泊设计。
下面结合某一具体算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优化方法。
设计条件:某深水浮式平台作业水深为1500m,其中导缆孔设置在水面以下16m处,该平台所允许出现的最大水平偏移量为150m,现拟采用“锚链-钢缆-锚链”三段组合式系泊缆,缆绳的材料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   系泊缆材料参数表
船体锚链 中部钢缆 海底锚链
空气中单位重量(kg/m) 315.36 91.90 315.36
水中单位重量(kg/m) 274.36 79.95 274.36
破断拉力(kN) 13573 13700 13573
EA值(N) 1.15e9 0.89e9 1.15e9
采用本发明设计得到的单根系泊缆结构参数为:船体锚链长度100m,中部钢缆长度1849m,海底锚链长度1223m,系泊水平辐射距离2586m,顶部预张力355吨。浮体不同水平偏移量时系泊缆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系泊缆性能参数表
水平偏移量(m) -150 150
导缆孔处系泊张力(t) 208 692
锚固点处水平拉力(t) 83 502
破断比 0.1502 0.4996
卧底长度(m) 1105 124
根据锚固点处可能产生的最大水平拉力,选取抓重比为1:20的Stevfix锚,则最小锚重应大于25吨。
系泊缆的总体布置参数如下所示:
表3   系泊缆的总体布置参数
缆绳布置方式 4×4
每组缆绳中心线与X轴的夹角(deg) 49
同组缆绳间的夹角(deg) 4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5)

1.一种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单根系泊缆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
步骤11,根据作业水深、现有缆绳规格以及海底锚链的最小悬空段长度l1min与最小卧底段长度l0min,首先固定船体锚链长度l3并给予中部钢缆一个初始长度l2,然后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求出近端系泊缆悬空段的水平跨距H′;
步骤12,保持作业水深、现有缆绳规格与中部钢缆长度l2不变,使得系泊缆顶部张力为50%的锚链破断拉力,然后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求出远端系泊缆悬空段的水平跨距H′′与海底锚链的最大悬空段长度l1max
步骤13,逐渐增加中部钢缆长度l2并重复上述步骤11和步骤12,当H′′-H′+l1min-l1max接近2d时终止迭代,此时的l2即为中部钢缆的最佳长度,l1max+l0min即为卧底段和悬空段海底锚链的最佳长度,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为H=H′′+l0min-d,其中d为上部浮体所容许出现的最大水平偏移量;
2)单根系泊缆顶部预张力的求解:将系泊缆各分段长度、作业水深与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作为输入条件,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迭代计算求出系泊缆顶部预张力大小;
3)锚固基础的选型:根据锚固点处的最大水平拉力,设计得出锚固基础的类型与规格;
4)系泊系统整体回复刚度的计算:在给定每根系泊缆绳布置角度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根据多段悬链线方程迭代计算求出每根系泊缆顶部张力,形成系泊系统整体的水平恢复刚度曲线,从而确定系泊缆的总体布置根数与布置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段悬链线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FX(i)=FX(i-1)
FZ(i)=FZ(i-1)+q(i)·l(i)
H ( i ) = F X ( i ) · [ l ( i ) E ( i ) A ( i ) + 1 q ( i ) In ( F X ( i ) + T ( i ) F X ( i - 1 ) + T ( i - 1 ) ) ] , i = 1,2,3 - - - ( 1 )
V ( i ) = 1 2 E ( i ) A ( i ) q ( i ) [ T ( i ) 2 - T ( i - 1 ) 2 ] + 1 q ( i ) [ T ( i ) - T ( i - 1 ) ]
l d ( i ) = l ( i ) + 1 2 E ( i ) A ( i ) q ( i ) [ F Z ( i ) T ( i ) - F Z ( i - 1 ) T ( i - 1 ) + F X ( i ) 2 In ( F Z ( i ) + T ( i ) F Z ( i - 1 ) + T ( i - 1 ) ) ]
同时满足如下的边界条件:
FZ0=0   (2)
H=l0+∑H(i)i=1,2,3   (3)
V=∑V(i)
其中,
Figure FDA00003219416500021
FX(i)为系泊缆分段i的缆绳上端点处的水平向拉力;FZ(i)为系泊缆分段i的缆绳上端点处的垂向拉力;q(i)为系泊缆分段i的单位长度缆绳所受的垂向均布力;l(i)为系泊缆分段i的长度;H(i)为系泊缆分段i的水平跨距;E(i)为系泊缆分段i的弹性模量;A(i)为系泊缆分段i的截面积;V(i)为系泊缆分段i的垂向高度;ld(i)表示拉伸后的系泊缆分段i长度;H为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静态系泊水平辐射距离;V为作业水深;FZ0为海底锚链卧底段的着地点处的垂向拉力;l0为海底锚链的卧底段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海底锚链的最小卧底长度l0min大于100m。
4.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海底锚链的最小悬空长度l1min大于100米
5.如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系泊缆的中部钢缆部分不能接触海底。
CN201310188897.0A 2013-05-21 2013-05-21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Active CN103295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8897.0A CN103295078B (zh) 2013-05-21 2013-05-21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8897.0A CN103295078B (zh) 2013-05-21 2013-05-21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5078A true CN103295078A (zh) 2013-09-11
CN103295078B CN103295078B (zh) 2016-03-16

Family

ID=4909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8897.0A Active CN103295078B (zh) 2013-05-21 2013-05-21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5078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148A (zh) * 2014-12-29 2015-05-13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将系泊缆绳锚固到水下的装置及方法
CN106934103A (zh) * 2017-02-17 2017-07-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分段外推策略的锚泊系统动态响应估计方法
CN107358000A (zh) * 2017-07-19 2017-11-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聚酯纤维张紧型系泊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
CN107966585A (zh) * 2017-10-30 2018-04-27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锚链张力和立管上端角的水下流速剖面估计方法
CN108459504A (zh) * 2018-03-08 2018-08-28 上海阜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多点系泊协同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CN109484575A (zh) * 2019-01-11 2019-03-19 大连海事大学 半潜式平台悬链式系泊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9686482A (zh) * 2018-12-27 2019-04-26 大连理工大学 缠绕有角度变化式铠装钢丝的脐带缆
CN109839312A (zh) * 2019-02-15 2019-06-04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空气中系泊缆静态刚度标定装置
CN110455293A (zh) * 2019-08-26 2019-11-15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力传感的系留无人机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0489882A (zh) * 2019-08-22 2019-11-22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海上浮体系泊缆的智能化设计方法
CN110510441A (zh) * 2019-08-29 2019-11-29 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卷对卷凹版印刷的放卷方法
CN111006826A (zh) * 2019-11-05 2020-04-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深水网箱锚泊系统的安装调整方法
CN111241639A (zh) * 2020-01-10 2020-06-05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拖曳锚尺寸优化方法
CN112432856A (zh) * 2020-11-27 2021-03-02 青岛鲁普耐特绳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精确系泊长度的系泊纤维缆绳及其获取方法
CN113022786A (zh) * 2021-04-26 2021-06-25 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急流河段工程船锚缆布置方法
CN113692378A (zh) * 2019-04-04 2021-11-23 瑞士单浮筒系泊公司 用于检查连接到漂浮物体的悬链锚缆绳的方法
CN114537586A (zh) * 2022-03-23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电复合脐带缆的大水深抗流型锚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3504A (zh) * 2004-06-03 2005-02-23 上海交通大学 多成分锚泊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CN102092460A (zh) * 2010-12-30 2011-06-15 上海海事大学 风浪耦合作用下超大型船舶单点浮筒系泊系统受力分析法
CN102708302A (zh) * 2012-06-05 2012-10-03 天津大学 考虑锚链与土体作用的深海锚固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3504A (zh) * 2004-06-03 2005-02-23 上海交通大学 多成分锚泊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CN102092460A (zh) * 2010-12-30 2011-06-15 上海海事大学 风浪耦合作用下超大型船舶单点浮筒系泊系统受力分析法
CN102708302A (zh) * 2012-06-05 2012-10-03 天津大学 考虑锚链与土体作用的深海锚固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晶瑞等: "半潜式生产平台多点系泊选型设计", 《船舶工程》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148A (zh) * 2014-12-29 2015-05-13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将系泊缆绳锚固到水下的装置及方法
CN106934103A (zh) * 2017-02-17 2017-07-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分段外推策略的锚泊系统动态响应估计方法
CN107358000A (zh) * 2017-07-19 2017-11-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聚酯纤维张紧型系泊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
CN107358000B (zh) * 2017-07-19 2020-06-2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纤维张紧型系泊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
CN107966585B (zh) * 2017-10-30 2019-12-17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锚链张力和立管上端角的水下流速剖面估计方法
CN107966585A (zh) * 2017-10-30 2018-04-27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锚链张力和立管上端角的水下流速剖面估计方法
CN108459504A (zh) * 2018-03-08 2018-08-28 上海阜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多点系泊协同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CN109686482A (zh) * 2018-12-27 2019-04-26 大连理工大学 缠绕有角度变化式铠装钢丝的脐带缆
CN109484575A (zh) * 2019-01-11 2019-03-19 大连海事大学 半潜式平台悬链式系泊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9839312A (zh) * 2019-02-15 2019-06-04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空气中系泊缆静态刚度标定装置
CN109839312B (zh) * 2019-02-15 2021-05-2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空气中系泊缆静态刚度标定装置
CN113692378A (zh) * 2019-04-04 2021-11-23 瑞士单浮筒系泊公司 用于检查连接到漂浮物体的悬链锚缆绳的方法
CN110489882A (zh) * 2019-08-22 2019-11-22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海上浮体系泊缆的智能化设计方法
CN110489882B (zh) * 2019-08-22 2022-02-1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海上浮体系泊缆的智能化设计方法
CN110455293A (zh) * 2019-08-26 2019-11-15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力传感的系留无人机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0455293B (zh) * 2019-08-26 2020-10-30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力传感的系留无人机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0510441A (zh) * 2019-08-29 2019-11-29 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卷对卷凹版印刷的放卷方法
CN111006826A (zh) * 2019-11-05 2020-04-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深水网箱锚泊系统的安装调整方法
CN111241639A (zh) * 2020-01-10 2020-06-05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拖曳锚尺寸优化方法
CN111241639B (zh) * 2020-01-10 2022-06-03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拖曳锚尺寸优化方法
CN112432856A (zh) * 2020-11-27 2021-03-02 青岛鲁普耐特绳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精确系泊长度的系泊纤维缆绳及其获取方法
CN113022786A (zh) * 2021-04-26 2021-06-25 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急流河段工程船锚缆布置方法
CN113022786B (zh) * 2021-04-26 2022-12-09 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急流河段工程船锚缆布置方法
CN114537586A (zh) * 2022-03-23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电复合脐带缆的大水深抗流型锚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5078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5078B (zh)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Ma et al. Mooring system engineering for offshore structures
JP7209987B2 (ja) 係留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092460A (zh) 风浪耦合作用下超大型船舶单点浮筒系泊系统受力分析法
CN102518397B (zh) 一种张力系泊式水中钻井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6777706A (zh) 一种深海缓波型脐带缆的非线性静态分析方法
CN104480865A (zh) 一种大型钢沉井精确定位方法
CN101509379A (zh) 深水隔水管浮力块闭环控制系统
Kang et al. Research on truncation method of FPSO and offloading system in model test
Tahar et al. Vortex induced motion (VIM) performance of the multi column floater (MCF)–Drilling and production unit
CN105423935B (zh) 系泊基础安装缆绳在海床土中的形态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14030563B (zh) 适用于圆筒型fpso的多点系泊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4947671B (zh)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码头拔桩分析方法
Bian et al. Manage tensioner stroke for dry tree semisubmersibles
CN104990660B (zh) 一种应用于浮式平台的内波流载荷获取方法
CN104422424A (zh) 一种隔水管偏移及偏移方向监测方法
Zu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otion responses of tunnel element immerging by moored barge
CN206049982U (zh) 一种钻井平台供应船系泊装置
Korloo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west seno floating structures
CN204491569U (zh) 水上静力触探防护导向器
KR20180110860A (ko) 미모사 소프트웨어와 연계된 계류 해석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Zhang et al. Study on Mooring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Ocean Farm Based on Time-Domain Potential Flow Theory
Ye et al. A Viable Dry Tree Semi-Submersible Concept with Tapered Columns
Royer et al. Assessment of ultra deepwater riser concepts for high-motion vessels
CN201890342U (zh) 深水浮托系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