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5037A -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5037A
CN103295037A CN2013101740920A CN201310174092A CN103295037A CN 103295037 A CN103295037 A CN 103295037A CN 2013101740920 A CN2013101740920 A CN 2013101740920A CN 201310174092 A CN201310174092 A CN 201310174092A CN 103295037 A CN103295037 A CN 103295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unit
identity information
frequency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40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5037B (zh
Inventor
徐衍煜
李向哲
李胜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Hengy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ENG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ENG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ENG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740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5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5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包含所有参合人员身份信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b.将新农合参合所需要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存储在读写器中,并设置与读写器通过无线信号相互通讯的M1射频卡;c.通过读写器向M1射频卡中写入与该M1射频卡序列号相应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d.读写器校验参合人员的身份信息。本发明应用在新农合参合工作中,在不影响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保密特性的情况下,扩大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磁卡的读取方法,特别是二代身份证信息的读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农合参合人员的逐步增加,现有的手工核对以及数据填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各新农合定点机构的工作需求。目前在对新农合参合人员进行医疗报销时,需要携带参合本到所属新农合定点机构进行报销,不仅不容易保存,而且参合本中信息的准确度、持久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均较差,大大增加了参合工作的强度。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多层聚酯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非接触式磁卡技术制作,具有身份信息唯一、防伪性能高、存储信息量大以及能够进行读写操作等优点。因此如果将身份证以及与之配套的读卡设备引入到新农合的医保系统中,必将大大减少参合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只能采用专用的智能接口身份证阅读器进行身份信息的读取。智能接口身份证阅读器是联机使用的身份证专用阅读设备,能够自动识别计算机通讯端口、自动设置通信参数并进行读卡操作,该阅读器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之间以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将芯片内的个人信息资料读出,并将个人信息解码为文字和照片,便于使用者对身份证与持有者的同一性进行认定;再通过计算机通讯接口上传至计算机。
然而由于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的保密性较高,因此在使用阅读器进行身份信息的读取时,需要在保证序列号安全性能的要求下,对芯片卡采取加密手段进行读取,这必然会造成阅读器成本的增加。另外,智能接口身份证阅读器的使用必须经过公安部审核通过后才能购买使用,审批手续较为严格。在新农合参合工作中,需要读取的身份信息有限,无需对所有的加密信息进行读取,有时只需对身份证的序列号读取即可达到对其身份证真伪的鉴别;必要时,可通过序列号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所需信息即可,因此如购买公安部指定的阅读器便显得成本较高,不便于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推广普及、且能够提高参合工作效率的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进一步降低新农合参合工作实施过程的建设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一台智能接口身份证阅读器采集所有参合人员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再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中生成包含所有参合人员身份信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
b.在身份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新农合参合所需要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存储在读写器中,并设置与读写器通过无线信号相互通讯的M1射频卡,所述每张M1射频卡对应一位参合人员;
c.通过读写器向M1射频卡中写入与该M1射频卡序列号相应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
d.读写器校验参合人员的身份信息;
d1.读写器随时发送固定频率的射频信号,进行寻卡操作;
d2.当M1射频卡进入读写器的射频信号范围内时,读写器根据M1射频卡返回的复位应答信号对M1射频卡的进行验证;
d3.当确定M1射频卡为与读写器相匹配的磁卡时,读写器向M1射频卡发出激活指令,使M1射频卡将存储的身份信息发送至读写器中;
d4.读写器将接收的身份信息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计算机;最后根据读写器读取的身份信息与参合人员进行比对即可。
所述步骤d2中读写器在对M1射频卡进行验证的过程具体为:
首先,判断进入读写器射频信号范围内的磁卡数量,采用防冲突机制选择其中一张M1射频卡进行验证,未选中的M1射频卡则转为空闲模式等待下一次选卡指令;
然后,读取选中的M1射频卡的序列号,同时向M1射频卡返回M1射频卡的容量代码;
最后,读写器确定需要访问的M1射频卡所在射频信号的扇区号,并对该扇区进行密码校验,在三次相互认证之后,通过加密流与M1射频卡进行相互通讯。
在对确定的扇区进行密码校验出现错误时,读写器通过加值或减值操作选择另一个扇区,并对重新选择的扇区进行再次密码校验;重复此步骤,直到确定的扇区密码校验成功。
本发明所述读写器的具体结构为:所述读写器包括主控模块、存储器、射频信号收发模块以及射频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存储器和射频模块连接,射频模块与射频信号收发模块互连,射频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M1射频卡互相通信。
所述主控模块的具体为: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通讯单元、复位单元、时钟单元、模式转换单元以及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分别与通讯单元、复位单元、时钟单元、模式转换单元以及射频单元连接;主控制单元还与存储器互连,模式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射频模块。
所述射频模块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射频模块包括逻辑控制单元、解码单元、编码单元以及校验单元,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模式转换单元的输出端,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检验单元的输入端,检验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解码单元和编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解码单元的输出端和编码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主控制单元连接,解码单元的输入端和编码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射频信号收发模块连接。
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包括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以及信号发送单元,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无线信号与M1射频卡进行通信,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解码单元的输入端;信号发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编码单元的输出端,信号发送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无线信号与M1射频卡进行通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应用在新农合参合工作中,只需设置一台智能接口身份证阅读器和若干读写器以及M1射频卡进行参合人员身份信息的校验,在不影响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保密特性的情况下,扩大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应用范围;由于读写器和M1射频卡的成本低廉,降低了新农合推广的建设成本,便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步骤d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读写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应用在新农合参合工作中,对参合人员以及参合信息进行校核,确保新农合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该校核办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卫生局通过一台智能接口身份证阅读器采集所有参合人员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再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中生成包含所有参合人员身份信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该身份信息数据库中还记录有老人及小孩等个别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人员信息,这些人员的信息需要手工录入到身份信息数据库中。
b.工作人员在身份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新农合参合所需要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通过加密程序存储在读写器中;并设置与读写器通过无线信号相互通讯的M1射频卡,所述每张M1射频卡均有唯一的序列号,并对应一位参合人员。M1射频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定义好的通讯协议和通讯波特率进行信息传输。
本发明中所述读写器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主控模块、存储器、射频信号收发模块以及射频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存储器和射频模块连接,射频模块与射频信号收发模块互连,射频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M1射频卡互相通信。
主控模块只要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射频模块进行各项指令的发送;主控模块包括通讯单元、复位单元、时钟单元、模式转换单元以及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分别与通讯单元、复位单元、时钟单元和模式转换单元连接。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读取计算机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主控制单元对参合人员身份信息处理后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设置与各参合人员身份相应的M1射频卡序列号;复位单元用于对读写器进行复位处理;时钟单元用于为主控制单元提供时钟信号;模式转换单元用于在主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进行读操作与写操作的转换。
射频模块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向M1射频卡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主要包括逻辑控制单元、解码单元、编码单元以及校验单元。逻辑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出的各种指令,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检验单元;校验单元用于对主控单元发出的指令码进行校验,并控制解码单元或编码单元工作;解码单元用于将射频信号收发模块接收的身份信息进行解码处理,然后传输给主控模块的主控制单元;编码模块用于对主控制单元发出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处理,然后通过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发送给M1射频卡。
射频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M1射频卡发送的身份信息以及向M1射频卡发送数据信息,射频信号收发模块主要包括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以及信号发送单元。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对接收的M1卡传输的信息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传输给信号接收单元,检测不合格的直接滤除,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无线方式与M1射频卡进行数据传输,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单元连接;信号接收单元将接收的M1射频卡身份信息进行隔离后传输给射频模块的解码单元;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射频模块的编码单元传输的数据进行隔离处理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给M1射频卡。
c.通过读写器向M1射频卡中写入与该M1射频卡序列号相应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并将写好参合人员身份信息的M1射频卡发放至相应的参合人员手中。
d.读写器校验参合人员的身份信息。各个新农合医疗报销点购买本发明所提供读写器,并应用在参合人员信息校核过程中;参合人员身份信息校核的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所述:
d1.读写器工作时,打开电源,随时发送固定频率的射频信号,进行寻卡操作。
d2.当M1射频卡进入读写器的射频信号范围内时,读写器根据M1射频卡返回的复位应答信号对M1射频卡的进行验证;具体验证过程为:
首先,判断进入读写器射频信号范围内的磁卡数量,采用防冲突机制选择其中一张M1射频卡进行验证,未选中的M1射频卡则转为空闲模式等待下一次选卡指令;
然后,读取选中的M1射频卡的序列号,同时向M1射频卡返回M1射频卡的容量代码;
最后,读写器确定需要访问的M1射频卡所在射频信号的扇区号,并对该扇区进行密码校验,在三次相互认证之后,通过加密流与M1射频卡进行相互通讯。
当对确定的扇区进行密码校验出现错误时,读写器通过加值或减值操作选择另一个扇区,并对重新选择的扇区进行再次密码校验;重复此步骤,直到确定的扇区密码校验成功。
d3.当确定M1射频卡为与读写器相匹配的磁卡时,读写器向M1射频卡发出激活指令,使M1射频卡将存储的身份信息发送至读写器中。M1射频卡的工作过程如下:
读写器向M1射频卡发出的激活指令为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M1射频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串联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
d4.读写器将接收的身份信息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计算机;最后根据读写器读取的身份信息与参合人员进行比对即可。

Claims (7)

1.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一台智能接口身份证阅读器采集所有参合人员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再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中生成包含所有参合人员身份信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
b.在身份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新农合参合所需要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存储在读写器中,并设置与读写器通过无线信号相互通讯的M1射频卡,所述每张M1射频卡对应一位参合人员;
c.通过读写器向M1射频卡中写入与该M1射频卡序列号相应的参合人员身份信息;
d.读写器校验参合人员的身份信息;
d1.读写器随时发送固定频率的射频信号,进行寻卡操作;
d2.当M1射频卡进入读写器的射频信号范围内时,读写器根据M1射频卡返回的复位应答信号对M1射频卡的进行验证;
d3.当确定M1射频卡为与读写器相匹配的磁卡时,读写器向M1射频卡发出激活指令,使M1射频卡将存储的身份信息发送至读写器中;
d4.读写器将接收的身份信息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计算机;最后根据读写器读取的身份信息与参合人员进行比对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2中读写器在对M1射频卡进行验证的过程具体为:
首先,判断进入读写器射频信号范围内的磁卡数量,采用防冲突机制选择其中一张M1射频卡进行验证,未选中的M1射频卡则转为空闲模式等待下一次选卡指令;
然后,读取选中的M1射频卡的序列号,同时向M1射频卡返回M1射频卡的容量代码;
最后,读写器确定需要访问的M1射频卡所在射频信号的扇区号,并对该扇区进行密码校验,在三次相互认证之后,通过加密流与M1射频卡进行相互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确定的扇区进行密码校验出现错误时,读写器通过加值或减值操作选择另一个扇区,并对重新选择的扇区进行再次密码校验;重复此步骤,直到确定的扇区密码校验成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包括主控模块、存储器、射频信号收发模块以及射频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存储器和射频模块连接,射频模块与射频信号收发模块互连,射频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M1射频卡互相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通讯单元、复位单元、时钟单元、模式转换单元以及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分别与通讯单元、复位单元、时钟单元、模式转换单元以及射频单元连接;主控制单元还与存储器互连,模式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射频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包括逻辑控制单元、解码单元、编码单元以及校验单元,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模式转换单元的输出端,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检验单元的输入端,检验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解码单元和编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解码单元的输出端和编码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主控制单元连接,解码单元的输入端和编码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射频信号收发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包括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以及信号发送单元,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无线信号与M1射频卡进行通信,高低频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解码单元的输入端;信号发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编码单元的输出端,信号发送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无线信号与M1射频卡进行通信。
CN201310174092.0A 2013-05-13 2013-05-13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Active CN103295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4092.0A CN103295037B (zh) 2013-05-13 2013-05-13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4092.0A CN103295037B (zh) 2013-05-13 2013-05-13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5037A true CN103295037A (zh) 2013-09-11
CN103295037B CN103295037B (zh) 2016-05-04

Family

ID=4909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4092.0A Active CN103295037B (zh) 2013-05-13 2013-05-13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50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727A (zh) * 2014-04-11 2014-07-09 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圈双芯片的非接触卡
CN103914728A (zh) * 2014-04-11 2014-07-09 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线圈双芯片的非接触卡
CN112150737A (zh) * 2020-10-16 2020-12-29 湖南聚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管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1887A (zh) * 2006-12-15 2008-06-18 王耀 身份证在身份识别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US20080283617A1 (en) * 2007-05-16 2008-11-20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actless card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441722A (zh) * 2007-11-23 2009-05-2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及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
WO2009074092A1 (fr) * 2007-12-03 2009-06-18 China Iwncomm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allégés d'authentification d'accès
CN201429851Y (zh) * 2009-07-09 2010-03-24 山东大学 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实名制火车票读写器
CN101930525A (zh) * 2010-07-30 2010-12-29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写入方法和系统
CN102130987A (zh) * 2010-01-12 2011-07-20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警用手机上识别二代身份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1887A (zh) * 2006-12-15 2008-06-18 王耀 身份证在身份识别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US20080283617A1 (en) * 2007-05-16 2008-11-20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actless card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441722A (zh) * 2007-11-23 2009-05-2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及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
WO2009074092A1 (fr) * 2007-12-03 2009-06-18 China Iwncomm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allégés d'authentification d'accès
CN201429851Y (zh) * 2009-07-09 2010-03-24 山东大学 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实名制火车票读写器
CN102130987A (zh) * 2010-01-12 2011-07-20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警用手机上识别二代身份证的方法
CN101930525A (zh) * 2010-07-30 2010-12-29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写入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727A (zh) * 2014-04-11 2014-07-09 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圈双芯片的非接触卡
CN103914728A (zh) * 2014-04-11 2014-07-09 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线圈双芯片的非接触卡
CN112150737A (zh) * 2020-10-16 2020-12-29 湖南聚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管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5037B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3070A (zh) 使用移动设备的读卡器设备及其方法
CN104093218A (zh) 利用nfc技术构建的移动物联网络及其信息交换方法
CN101783040B (zh) 一种智能卡刷卡机及其信息交互方法
CN101599832A (zh) 一种实现网络系统登录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2968325B (zh) 一种usb设备及其自动初始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20923A (zh) 一种智能钱包及支付方法
CN103295037B (zh) 新农合参合身份信息校验方法
CN108288317A (zh) 通过云端解码实现身份认证的无人值守酒店管理系统
CN103955665A (zh) 具有身份证rfid读取的阅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5989379A (zh) 一种校园验证系统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
CN202142082U (zh) 一种金融ic卡读写器
CN201387612Y (zh) 一种农畜产品流通监管装置
CN106886728A (zh) 一种智能卡的读取装置和方法
CN104579870A (zh) 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快速组网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0538721C (zh) 用设备读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管理号和序列号的方法
CN103679257B (zh) 一种非接触支付电信集成电路卡和实现方法
CN103632437B (zh) 应用于智能型装置的金融认证装置
CN202523087U (zh) 基于rfid的自助语音系统
Guo et al. Design of school bus passengers'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 based on RFID
CN110047550A (zh) 数据储存装置、存储器控制电路与其监测方法
CN203985368U (zh) 一种智能农田浇灌系统
CN203673490U (zh) 非接触cpu卡读卡器
CN103632173A (zh) 标签的访问、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8630803U (zh) 房卡发卡装置及房卡发卡器
CN103426129B (zh) 架空通信线缆及室内配线资源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0091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City Xinshi North Road, No. 368 building 10 storey Stone Park of things

Patentee after: HEBEI ZHONGKE HENGYU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091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City Xinshi North Road, No. 368 building 10 storey Stone Park of things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Heng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0091 10-storey Internet of Things Building, Jinshi Park, 368 Xinshibei Road,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ke Hengyun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091 10-storey Internet of Things Building, Jinshi Park, 368 Xinshibei Road,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ZHONGKE HENGYU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