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3765B -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3765B
CN103283765B CN201210044084.XA CN201210044084A CN103283765B CN 103283765 B CN103283765 B CN 103283765B CN 201210044084 A CN201210044084 A CN 201210044084A CN 103283765 B CN103283765 B CN 1032837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azoles
composition
imidacloprid
coating agent
thiaclop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40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3765A (zh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yitianfeng cr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Welch Crop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Welch Crop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Welch Crop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440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3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3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3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的主要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为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有效成分B选自噻虫嗪或吡虫啉或者噻虫啉,其中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0~50∶1,组合物制成悬浮种衣剂。本发明组合物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和病菌,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防治谱,对小麦、玉米、棉花、花生、黄瓜、水稻上的害虫、病菌有较高活性;玉米、水稻、棉花病害包括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基腐病疽病、水稻纹枯病、立枯病。并且具有缓释作用,减少了农药用药量,对人畜安全,无药害,环境相容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种菌唑(ipconazole)化学名称:2-[(4-氯苯基)甲基]-5-(1-异丙基)-1-(1H-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分子式:Cl8H24ClN3O。
种菌唑是三唑类杀菌剂,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制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和其他作物的种传病害,并且提供触杀和内吸两种作用机制,从而有效祛除病原,防止种子腐烂、枯萎、猝倒。
种菌唑单剂长期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时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显明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率。种菌唑与有效活性成分B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种菌唑与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的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噻虫嗪(thiamethoxam),化学名称: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分子式:C8H10ClN5O3S,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毒害、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有良好的防效。查阅相关文献,尚未见有该农药液相色谱法的报道。
吡虫啉(imidacloprid)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分子式:C9H10ClN5O2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26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也有效。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由于它的优良内吸性,特别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式施药。
噻虫啉(Thiacloprid)分子式:C13H5N4SCl,化学名称:(3-((6-氯-3-吡啶基)甲基)-1,3-噻唑啉-2-亚基)氰胺,噻虫啉是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是防治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高效药剂蚜虫4000——8000倍喷雾。
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的浸种或拌种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很普遍的种子处理新技术。将干燥或湿润状态的种子,用含有粘结剂的农药或肥料等组合物所包,使在种子外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包覆强度的保护层,这一过程成为种子包衣,包在种子外面的组合物称之为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他植物种子处理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制剂。种衣剂最大优点是能在种子外面形成一层比较牢固的薄膜。种衣剂在土壤中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允许种子正常发芽所需的水分和空气通过,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所以,种衣剂具有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害虫,防治苗期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康生长,较少种子用量等功效,最终达到防病治虫、保苗壮苗、提高产量的目的。
防治病虫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抗药性的产生,其次为防治谱单一,农民使用时多次施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作物农药残留大,对人类健康不利。申请人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与杀虫剂复配,达到一喷双防的目的,有效防治作物各种病害,扩大原单剂的防治谱,并不直接作用于作物,而在作物成长期间农药残留分解,对作物无残留或低残留,对食用者安全,并且增效作用显著,环境相容性极好,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民的施药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杀虫组合物含有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通过种菌唑与噻虫嗪或种菌唑与噻虫啉或种菌唑和吡虫啉复配,加入适量的助剂制成悬浮种衣剂,用于防治水稻、蔬菜、棉花、小麦上的害虫的应用,主要用于防治白粉虱、黄条跳甲、蚜虫、金针虫、蛴螬、天牛、蓟马、飞虱、粉虱、叶蝉。效果非常突出,并能防治多种病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为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其中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0~50∶1,优选为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20∶1,有效成分B选自噻虫嗪、吡虫啉或噻虫啉。
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菌唑与噻虫嗪的重量比为1∶30~10∶1;种菌唑与吡虫啉的重量比为1∶20~5∶1;种菌唑与噻虫啉的重量比为1∶30~5∶1。
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组合物除有效成分还含有助剂,所述的助剂为湿润分散剂、成膜剂、消泡剂、着色剂、增粘剂、防腐剂、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组合物制成悬浮种衣剂时,添加的助剂为抗冻剂、湿润分散剂、成膜剂、消泡剂、着色剂、乳化剂、防腐剂、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悬浮种衣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种菌唑0.2%~10%、有效成分B0.2%~20%、湿润分散剂1.0%~8.0%,成膜剂3%~10%,消泡剂0.1%~1%、乳化剂1%~6%、着色剂0.1%~10%、抗冻剂0.2%~1.0%、防腐剂0.1%~1.0%、增粘剂0.1%~4.0%、水加至100%。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甘油、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湿润分散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月桂醇硫酸钠、茶枯、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700#、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6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悬浮种衣剂还需要包括成膜剂。按照本发明所述成膜剂优先选蛋白成膜剂、丙烯酸树脂成膜剂、丁二烯树脂成膜剂、聚氨酯成膜剂、硝酸纤维成膜剂、丙烯酸树脂改性酪蛋白成膜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共聚树脂、聚乙烯、丙烯酸酯改性丁二烯树脂、聚氨酯改性硝酸纤维成膜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防腐剂选自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山梨酸、水杨酸钠、2-羟基联苯、对羟基苯甲醛或1,2苯并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粘剂黄原胶、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胃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着色剂选自:碱性玫瑰精、水性玫红、酸性大红、FGR-131、RED-131、RED811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C8~10脂肪醇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所公开的种菌唑与噻虫嗪、种菌唑与噻虫啉或种菌唑与吡虫啉复配的农药组合物。
其优点在于:
(1)不直接作用于作物,而在作物成长期间农药残留分解,对作物无残留或低残留。
(2)提高了有效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用于拌种时可以避免药剂对种、苗危害。
(3)活性成分被包裹在囊壁中提高了安全性,实现了高毒农药低毒化。
(4)环境相容性极好,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民的施药成本。
(5)本发明以种菌唑和噻虫嗪、吡虫啉、噻虫啉进行复配,二者优势互补,一次施药即可达到杀虫、治病的目的。对水稻、棉花小麦苗期害虫和丝黑穗病有很好的防效,具有特效期长、安全、低毒、增效明显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应用实施例一悬浮种衣剂
实例120.2%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0.2%、噻虫嗪20%、甘油0.4%、硅酸铝镁0.6%,蛋白成膜剂5%、硅酮类0.5%、润湿渗透剂F2%、碱性玫瑰精0.1%、农乳700#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0.2%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嗪换成吡虫啉、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20.2%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210.2%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0.2%、噻虫嗪10%、丙二醇0.5%、羟甲基纤维素0.4%,蛋白成膜剂4%、硅酮类0.4%、拉开粉BX1%、碱性玫瑰精0.2%、农乳700#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0.2%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嗪换成吡虫啉、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10.2%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38.2%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0.2%、噻虫嗪8%、乙二醇0.4%、黄原胶0.4%,丙烯酸树脂成膜剂5%、有机硅0.5%、皂角粉1%、水性玫红0.1%、OP系列磷酸酯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8.2%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嗪换成吡虫啉、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8.2%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421%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1%、噻虫嗪20%、甘油0.7%、甲基纤维素0.6%,蛋白成膜剂5%、硅酮类0.4%、茶枯2%、碱性玫瑰精0.1%、OP系列磷酸酯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1%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嗪换成吡虫啉、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21%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511%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1%、噻虫嗪10%、甘油0.8%、甲基纤维素0.4%,丙烯酸酯改性丁二烯树脂5%、硅酮类0.6%、茶枯2%、碱性玫瑰精0.1%、OP系列磷酸酯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1%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嗪换成吡虫啉、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11%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610%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2%、噻虫嗪8%、甘油0.4%、黄原胶0.4%,蛋白成膜剂5%、硅酮类0.5%、润湿渗透剂F1%、碱性玫瑰精0.2%、600#磷酸酯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0%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嗪换成吡虫啉、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10%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712%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2%、吡虫啉10%、甘油0.5%、羟甲基纤维素0.5%,丙烯酸酯改性丁二烯树脂5%、硅酮类0.2%、皂角粉2%、碱性玫瑰精0.1%、农乳700#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2%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吡虫啉换成噻虫嗪、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12%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810%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5%、吡虫啉5%、甘油0.7%、黄原胶1%,蛋白成膜剂5%、硅酮类0.5%、皂角粉2%、碱性玫瑰精0.2%、农乳700#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0%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吡虫啉换成噻虫嗪、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10%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918%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2%、吡虫啉16%、甘油0.6%、羟甲基纤维素0.8%,丙烯酸酯改性丁二烯树脂5%、硅酮类0.5%、月桂醇硫酸钠2%、碱性玫瑰精0.1%、农乳700#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8%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吡虫啉换成噻虫嗪、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18%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030%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10%、吡虫啉20%、甘油0.5%、羟甲基纤维素2%,丙烯酸酯改性丁二烯树脂1%、硅酮类1.0%、十二烷基硫酸钠1%、水性玫红0.5%、农乳700#4%、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30%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吡虫啉换成噻虫嗪、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30%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120%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5%、吡虫啉15%、丙二醇0.5%、黄原胶1%,聚乙烯2%、C10~20饱和脂肪酸类1.0%、皂角粉2%、水性玫红0.1%、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0%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吡虫啉换成吡虫啉、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20%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216%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2%、吡虫啉14%、丙二醇1.0%、阿拉伯胶3%,聚乙烯5%、C10~20饱和脂肪酸类1.0%、月桂醇硫酸钠1%、水性玫红0.2%、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6%种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吡虫啉换成噻虫嗪、噻虫啉同样可以制成16%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310.2%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10%、噻虫啉0.2%、丙二醇1.0%、阿拉伯胶3%,聚乙烯%、硅酮类1.2%、月桂醇硫酸钠2%、水性玫红0.5%、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0.2%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啉换成吡虫啉、噻虫嗪同样可以制成10.2%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414%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2%、噻虫啉12%、丙三醇1.0%、阿拉伯胶4%,丙烯酸树脂成膜剂5%、C10~20饱和脂肪酸类1.0%、蚕沙2%、水性玫红1%、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4%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啉换成吡虫啉、噻虫嗪同样可以制成14%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56.3%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6%、噻虫啉0.3%、丙三醇1.0%、黄原胶4%,丙烯酸树脂成膜剂5%、有机硅1.0%、蚕沙2%、水性玫红2%、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6.3%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啉换成吡虫啉、噻虫嗪同样可以制成6.3%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611%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10%、噻虫啉1%、丙三醇1.0%、阿拉伯胶4%,丙烯酸树脂成膜剂5%、C8~10饱和脂肪酸类1.0%、蚕沙2%、水性玫红2%、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1%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啉换成吡虫啉、噻虫嗪同样可以制成11%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712%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10%、噻虫啉2%、丙三醇1.0%、黄原胶4%,丙烯酸树脂成膜剂5%、有机硅1.0%、月桂醇硫酸钠2%、水性玫红2%、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2%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啉换成吡虫啉、噻虫嗪同样可以制成12%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实例185%种菌唑·噻虫啉悬浮种衣剂
种菌唑4%、噻虫啉1%、乙二醇1.0%、黄原胶4%,丙烯酸树脂成膜剂5%、有机硅1.0%、月桂醇硫酸钠2%、水性玫红2%、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5%种菌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将噻虫啉换成吡虫啉、噻虫嗪同样可以制成5%悬浮种衣剂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按配比组成的混合物,按霍恩氏法用健康大白鼠、加入进行毒性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本发明对大白鼠急性经口大于1260mg/kg
2.本发明对大白鼠急性经皮大于1000mg/kg
3.本发明对家兔眼、皮肤均呈无刺激性,根据毒性分级标准为低毒。
4.防治水稻恶苗病和苗期害虫的作用。
5.本发明在植物上有非常良好的持续性防病、杀虫作用,试验方法是:在室内条件下,采用PDA平板孢子萌发法,测定孢子萌发数、萌发率、抑制率,求出EC50值和共毒系数,即共毒系数大于100的为增效作用,小于100的为拮抗作用。
实验结果如下
表1种菌唑与噻虫嗪复配悬浮种衣剂药效试验
由表1可知,种菌唑与噻虫嗪复配悬浮种衣剂配比在50∶1至1∶10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50∶1至1∶10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种菌唑与噻虫嗪得配比在1∶20至1∶6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种菌唑与噻虫嗪重量比为1∶6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表2种菌唑与吡虫啉复配悬浮种衣剂药效试验
由表2可知,种菌唑与吡虫啉复配悬浮种衣剂配比在50∶1至1∶10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50∶1至1∶10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种菌唑与吡虫啉得配比在1∶20至1∶6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种菌唑与吡虫啉重量比为1∶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表3种菌唑与噻虫啉复配悬浮种衣剂药效试验
由表3可知,种菌唑与噻虫啉复配悬浮种衣剂配比在50∶1至1∶10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50∶1至1∶10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种菌唑与噻虫啉得配比在1∶40至1∶6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种菌唑与噻虫啉重量比为1∶5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种菌唑与噻虫嗪复配悬浮种衣剂用于防治棉花立枯病及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的大田药效.
表4种菌唑与噻虫嗪复配悬浮种衣剂药效试验
由表4可以看出:
种菌唑与吡虫啉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基腐病及地老虎、金针虫、蛴螬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施药量相比单剂较少,且防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2:
种菌唑与吡虫啉复配悬浮种衣剂用于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基腐病及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的大田药效。
表5种菌唑与吡虫啉其复配药效试验
由表5可以看出:
种菌唑与吡虫啉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治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基腐病及地老虎、金针虫、蛴螬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施药量相比单剂较少,且防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3:
种菌唑与噻虫啉复配悬浮种衣剂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立枯病及水稻稻飞虱、烟粉虱的大田药效。
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6种菌唑与噻虫啉复配的药效试验
由表6可以看出:
种菌唑与噻虫啉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立枯病及水稻稻飞虱、烟粉虱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施药量相比单剂较少,且防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Claims (8)

1.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为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其中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重量比为1︰100~50:1,有效成分B选自噻虫嗪、吡虫啉或噻虫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菌唑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菌唑与噻虫嗪的重量比为1︰30~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菌唑与吡虫啉的重量比为1︰20~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菌唑与噻虫啉的重量比为1︰30~5︰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蔬菜、棉花、花生、水稻上的虫害、病害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害虫包括白粉虱、黄条跳甲、蚜虫、金针虫、蛴螬、蝼蛄、天牛、蓟马、稻飞虱;所述病害包括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基腐病疽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立枯病病、棉花立枯病。
CN201210044084.XA 2012-02-24 2012-02-24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Active CN103283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4084.XA CN103283765B (zh) 2012-02-24 2012-02-24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4084.XA CN103283765B (zh) 2012-02-24 2012-02-24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3765A CN103283765A (zh) 2013-09-11
CN103283765B true CN103283765B (zh) 2016-04-06

Family

ID=4908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4084.XA Active CN103283765B (zh) 2012-02-24 2012-02-24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37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969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种菌唑与咯菌腈的水稻用悬浮种衣剂
CN106962390A (zh) * 2017-05-12 2017-07-2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玉米病虫害防治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01727A (zh) * 2017-10-24 2018-03-16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配种衣剂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779A (zh) * 2007-12-20 2011-02-09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包含噻虫胺和种菌唑的农药化合物混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779A (zh) * 2007-12-20 2011-02-09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包含噻虫胺和种菌唑的农药化合物混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3765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5613B (zh)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ES2144724T5 (es) Asociaciones insecticidas que comprenden un insecticida de la familia de los cloronicotinilos y un insecticida que tiene un grupo pirazol, pirrol o fenilimidazol.
JP3986085B2 (ja) 新規な5―アミノ―3―シアノ―4―エチルスルフィニル―1―フェニル―ピラゾール化合物及びその農薬としての使用
CN102334500B (zh)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CN103283762B (zh) 一种含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2726434A (zh) 一种兼效悬浮种衣剂
CN103283765B (zh) 一种含种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CN103283763A (zh)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CN107549190A (zh) 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283766A (zh)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CN108541709A (zh) 一种含有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呋虫胺的种衣剂组合物
CN104585220B (zh) 一种含噻唑锌和氰烯菌酯的农用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3283768B (zh) 一种含灭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CN103300043A (zh) 一种含萎锈灵的农药组合物
CN111194747B (zh) 具有内吸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55399B (zh)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氟苯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5638718B (zh) 一种含萎锈灵的农药组合物
CN106376598B (zh) 含有短稳杆菌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81312A (zh) 玉米种植的施药方法
CN108041060A (zh) 农药复配种衣剂及其应用以及玉米种子的处理方法
CN105851045A (zh) 一种含克菌丹的农药组合物
CN104304287B (zh) 一种含氟虫腈与啶氧菌酯的悬浮种衣剂及其用途
CN107771850A (zh) 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169688A (zh) 一种含杀虫环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177894A (zh) 一种含有氟虫腈的缓控释颗粒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5500 Pucheng Shaanxi chemical base industrial park, Shaanxi, Weinan

Patentee after: Shaanxi yitianfeng crop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5500 Pucheng Shaanxi chemical base industrial park, Shaanxi, Weinan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WEIERQI CROP PROTE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