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9900B -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79900B CN103279900B CN201310199993.5A CN201310199993A CN103279900B CN 103279900 B CN103279900 B CN 103279900B CN 201310199993 A CN201310199993 A CN 201310199993A CN 103279900 B CN103279900 B CN 1032799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network
- nodes
- edges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012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包括S1将区域输电网简化为拓扑模型网络;S2对拓扑模型网络中的节点及线路进行权重分析,得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S3对上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进行列表,权重高的输电线路为输电网脆弱域,并进行风险改造。本发明可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因为故障造成大面积的失压停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网风险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电网的安全运行已越来越成为现代文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高效运作的有效保证。但是电网瓦解和大停电事故却一直伴随着电网及社会的发展而存在。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次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大停电事故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科学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分析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内在原因并寻找有效预防途径成为热点课题。
研究表明,电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通常是由连锁故障引起的。大停电事故是指大型电力系统由于单一或多重故障扰动在特定条件下诱发(持续的静态过负荷或稳定问题等)而造成的波及范围大、停电时间长、后果严重的电力中断事故。连锁反应强调更多的是事件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在一次停电事故中,如何从简单元件的故障开始传递、扩散,引起一系列其它元件停运,最终引起更大范围甚至是整个电网的停电。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其影响就是灾难性的。
按照电网N-1安全可靠性设计标准,当系统出现一个故障,由保护设备切除后,系统应该维持在安全可靠运行状态。但国内外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尤其上面分析的近年来连锁故障引起的电网大面积停电表明,发生了大停电的电网肯定存在着脆弱环节,或者说存在着脆弱区域。当故障发生在脆弱域内,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如连锁故障的出现。分析电网脆弱域的存在原因是很复杂的,但其主要因素可能包括电网物理结构本身存在的缺陷、各种自动控制设备不合适的动作(如误动或拒动等)以及电网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等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区域输电网简化为拓扑模型网络;
S2对拓扑模型网络中的节点及线路进行权重分析,得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
S3对上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进行列表,权重高的输电线路为输电网脆弱域,并进行风险改造。
所述权重分析如下步骤:
S21网络分析,具体为:拓扑模型网络用二元组(N,E)表示,其中N={N1,N2,…,Nn}代表节点集合;E={e1,e2,…,em}代表边的集合,n和m分别表示所述网络包含的节点数和边数,所述拓扑模型网络的邻接矩阵A为:
其中aij∈{0,1},i,j=1,2,…,n,a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是否有边连接,如果节点i与节点j之间有边连接,则aij=1,如果节点i与节点j之间没有边连接,则aij=0;
S22方法分析,
S221定义1:拓扑模型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与节点所连接的边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设定2个相互连接的节点越重要,则节点之间的边越重要,
基于所述设定,设b表示节点的度,具体表示与该节点连接边的数目,wij表示边ij的度,节点i的连接节点的集合表示为Γi;由定义1得到边ij的度定义为wij=bi×bj,
令
其中e=(111…1)T是n维列向量;b=(b1b2b3…bn)T;
S222定义2:节点i的度等于所有与节点i相连的边的度之和,即
S223对节点i的度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在整个网络所占权重,具体为:
令
其中
式中,w(i)表示节点的权重;
S224同理,计算边的权重
其中
式中,w(ij)表示边ij的权重,wij表示边ij的度。
所述S1中具体简化规则为:
保留高压输电网;
节点均为无差别节点,所述节点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及中间电气连接点;
所有边均为无向赋权边,所述所有边包括输电线及变压器支路;
合并同杆并架输电线,不计并联电容支路。
所述拓扑模型网络具体是由N个节点和l条边所构成的赋权、无向、稀疏连通的拓扑网络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方法主要从复杂网络理论统计特性、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将系统内的各个元素看作节点,元素之间的关系视为连接,整个系统就简化成了一个网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中节点度及边权重的改进计算方法,本发明可以协助电力运行部门划定区域输电网脆弱域并进行重点防护,提高输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本发明实施例中节点i在拓扑模型网络中的连接图、(b)本发明实施例中节点j在拓扑模型网络中的连接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某地区220kv输电网的拓扑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区域输电网简化为拓扑模型网络;
具体简化规则:
保留高压输电网,具体为220kV及以上高压线路,简化时不考虑配电网和发电厂、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
节点均为无差别节点,所述节点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及中间电气连接点;
所有边均为无向赋权边,所述所有边包括输电线及变压器支路,不考虑输电线其他特性参数和电压等级的不同;
合并同杆并架输电线,不计并联电容支路,目的是消除自环和多重边,使模型成为简单图。
经过上述简化,拓扑网络模型由N个节点和l条边所构成的赋权、无向、稀疏连通的拓扑网络图。
如图2所示,为某地区区域输电网简化后的拓扑模型网络。
S2对拓扑模型网络中的节点及线路进行权重分析,得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网络分析,具体为:拓扑模型网络用二元组(N,E)表示,其中N={N1,N2,…,Nn}表示节点集合;E={e1,e2,…,em}表示边的集合,n和m分别表示所述网络包含的节点数和边数,所述n和m为正整数,所述拓扑模型网络的邻接矩阵A为:
其中aij∈{0,1},i,j=1,2,…,n,a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是否有边连接,如果节点i与节点j之间有边连接,则aij=1,如果节点i与节点j之间没有边连接,则aij=0。
S22方法分析,
S221定义1:拓扑模型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与节点所连接的边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设定2个相互连接的节点越重要,则节点之间的边越重要,
基于所述设定,设b表示节点的度,具体表示与该节点连接边的数目,wij表示边ij的度,节点i的连接节点的集合表示为Γi;由定义1得到边ij的度定义为wij=bi×bj,
令
其中e=(111…1)T是n维列向量;b=(b1b2b3…bn)T;
在对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习惯以节点度数作为衡量节点重要度的标准,认为与节点相连的边越多则该节点越重要。然而,在许多实际网络中的某些关键节点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度数。因此,以往定义的节点度不能完全描述节点的重要度。
如图1(a)、(b)所示,节点i与节点j在网络拓扑结构上具有相同的度,均为4,分别与i1、i2、i3、i4及j3、j4j1、j2连接。但由于邻居节点的影响,节点i的重要性明显要比节点j的重要性高。因此可以看出节点本身的度与其邻居节点特征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个原因,本发明定义2。
S222定义2:节点i的度等于所有与节点i相连的边的度之和,即
由定义2可知,节点i的重要度取决于节点i所连接边的度的大小,而边的权值的大小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节点i的度bi,另一个是节点i的邻居节点的度。当2个节点自身的度相同的情况下,邻居节点的度越大,则节点越重要。
S223为了消除网络规模对节点度的影响,对节点i的度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在整个网络所占权重,具体为:
令
其中
式中,w(i)表示节点的权重;
S224同理,计算边的权重
其中
式中w(ij)表示边ij的权重,wij表示边ij的度。
S3对上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进行列表,权重高的输电线路为输电网脆弱域,并进行风险改造,如表1为图2中220kV输电网拓扑结构节点及边权重的计算结果。
表1220kV输电网拓扑结构节点、边权重计算结果
由表1可知在220kV输电网拓扑结构中,节点9权重值最大,因此判定站点9在电网结构中非常重要;边L9,12所占边的权重最大,因此认定当线路L9,12断掉时对电网的影响最大,为输电网脆弱域。对风险值较高节点9的输电线路,则需要进行风险改造,这样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因为故障造成大面积的失压停电。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区域输电网简化为拓扑模型网络;
S2对拓扑模型网络中的节点及线路进行权重分析,得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
S3对上述网络中节点及边的权重进行列表,权重高的输电线路为输电网脆弱域,并进行风险改造;
所述权重分析如下步骤:
S21网络分析,具体为:拓扑模型网络用二元组(N,E)表示,其中N={N1,N2,…,Nn}代表节点集合;E={e1,e2,…,em}代表边的集合,n和m分别表示所述网络包含的节点数和边数,所述拓扑模型网络的邻接矩阵A为:
其中aij∈{0,1},i,j=1,2,…,n,a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是否有边连接,如果节点i与节点j之间有边连接,则aij=1,如果节点i与节点j之间没有边连接,则aij=0;
S22方法分析,
S221定义1:拓扑模型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与节点所连接的边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设定2个相互连接的节点越重要,则节点之间的边越重要,
基于所述设定,设b表示节点的度,具体表示与该节点连接边的数目,wij表示边ij的度,节点i的连接节点的集合表示为Γi;由定义1得到边ij的度定义为wij=bi×bj,
令
其中e=(111...1)T是n维列向量;b=(b1b2b3...bn)T;
S222定义2:节点i的度等于所有与节点i相连的边的度之和,即
S223对节点i的度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在整个网络所占权重,具体为:
令
其中
式中,w(i)表示节点的权重;
S224同理,计算边的权重
其中
式中,w(ij)表示边ij的权重,wij表示边ij的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具体简化规则为:
保留高压输电网;
节点均为无差别节点,所述节点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及中间电气连接点;
所有边均为无向赋权边,所述所有边包括输电线及变压器支路;
合并同杆并架输电线,不计并联电容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模型网络具体是由N个节点和l条边所构成的赋权、无向、稀疏连通的拓扑网络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99993.5A CN103279900B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99993.5A CN103279900B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9900A CN103279900A (zh) | 2013-09-04 |
CN103279900B true CN103279900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4906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999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9900B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799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7743B (zh) * | 2014-05-27 | 2017-02-22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基于电气介数的复杂电力网络连锁故障抑制方法 |
CN104200394A (zh) * | 2014-08-19 | 2014-12-10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SpatiaLite数据库的电网设备网络分析方法和系统 |
CN105117849B (zh) * | 2015-08-28 | 2018-08-21 | 湖南大学 | 基于电气LeaderRank算法的电网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 |
CN107222348B (zh) * | 2017-06-22 | 2020-09-01 | 湘潭大学 | 一种降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连锁故障风险的方法 |
CN107394785B (zh) * | 2017-07-03 | 2019-09-27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配电网脆弱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516911A (zh) * | 2017-10-11 | 2017-12-26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脆弱源的辨识方法 |
CN107947151B (zh) * | 2017-11-02 | 2021-01-08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力系统关键节点的识别方法 |
CN109861178B (zh) * | 2018-12-06 | 2020-06-0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基于SCADA稳态信息的220kV电网复杂保护动作判断方法 |
CN110146785B (zh) * | 2019-05-22 | 2021-04-06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含风光电源电网脆弱线路识别方法 |
CN110661341A (zh) * | 2019-10-16 | 2020-01-07 | 佳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配网终端 |
CN113507117B (zh) * | 2021-07-08 | 2022-09-02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配电网拓扑模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4240120A (zh) * | 2021-12-10 | 2022-03-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25分队 | 一种态势威胁等级评估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1732A (zh) * | 2012-08-24 | 2012-11-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电力通信骨干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CN102930175A (zh) * | 2012-03-28 | 2013-02-13 | 河海大学 | 基于动态概率潮流的智能配电网脆弱性评估方法 |
CN103050971A (zh) * | 2013-01-30 | 2013-04-17 | 武汉大学 | 一种基于运行极限匹配模型的电网连锁故障抑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00754B2 (en) * | 2004-10-19 | 2014-04-15 | Echelon Corporation | Automated topology discovery and management for electric meters |
-
2013
- 2013-05-24 CN CN201310199993.5A patent/CN1032799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0175A (zh) * | 2012-03-28 | 2013-02-13 | 河海大学 | 基于动态概率潮流的智能配电网脆弱性评估方法 |
CN102801732A (zh) * | 2012-08-24 | 2012-11-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电力通信骨干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CN103050971A (zh) * | 2013-01-30 | 2013-04-17 | 武汉大学 | 一种基于运行极限匹配模型的电网连锁故障抑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大型电力系统脆弱线路辨识;曹一家等;《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1231;第26卷(第12期);第2页 * |
基于有向权重图和复杂网络理论的大型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张国华等;《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0430;第29卷(第4期);第21-2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9900A (zh) | 2013-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79900B (zh) |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 | |
CN108414848B (zh) |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多时段综合预警方法 | |
CN103279807B (zh) | 一种恶劣天气下电网静态风险评估方法 | |
CN105117839B (zh) | 一种基于连锁故障的电力系统薄弱环节辨识方法 | |
CN102222890B (zh) | 一种计及恶劣天气因素的复杂电网连锁故障分析方法 | |
CN103279808B (zh) | 恶劣天气下的电力系统线路状态转移概率预测分析方法 | |
CN105719062B (zh) | 一种考虑两重故障概率特性的电网风险及薄弱环节评估方法 | |
CN105426685B (zh) | 一种电力系统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方法 | |
CN102999809B (zh) | 一种用于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规划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 |
Zhai et al. |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worst-case cascading failures in power systems | |
AL-Jumaili et al. | Analytical survey on the security framework of cyber-physical systems for smart power system networks | |
Chen et al. | Real‐time risk assessment of cascading failure in power system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based on fault graph chains | |
CN110070266A (zh) | 一种用于识别电网连锁故障大事件的方法及系统 | |
Zou et al. | Two-Stage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 for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enhancement: A case study of 220 kV power substations under earthquake disasters | |
Wang et al. | A multi-source power grid's resilience enhancement strategy based on subnet division and power dispatch | |
CN102855381B (zh) | 应用于相继故障的基于分布因子的快速潮流计算方法 | |
Zhao et al. |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vulnerable region identifying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 | |
Chowdhury et al. | Resiliency improvement for a part of south Indian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 |
CN116131285A (zh) | 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动态响应分析方法 | |
Wei et al. | Resilience Assessment Using Simulation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Extreme Weather | |
Sun et al. | Critical line identification applicable to power system cascading failures | |
Vyas et al. | Preemptive mode-change triggering for inverters in response to unintentional islanding situations in high solar PV penetr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s | |
Zhang et al. | Consider the Preliminary Safety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 under Gas-electric Coupling Conditions | |
CN104240039B (zh) | 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 |
Xiyun et al. | Application of Bayesian network to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PV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