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9730A -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9730A
CN103279730A CN2013102224252A CN201310222425A CN103279730A CN 103279730 A CN103279730 A CN 103279730A CN 2013102224252 A CN2013102224252 A CN 2013102224252A CN 201310222425 A CN201310222425 A CN 201310222425A CN 103279730 A CN103279730 A CN 103279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corder
digitized video
coding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24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9730B (zh
Inventor
黄礼强
沈海寅
宋照春
赵建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xiang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24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79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79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97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9164 priority patent/WO2014194825A1/zh
Priority to US14/896,370 priority patent/US966575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9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9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712Fixed beam scanning
    • G06K7/10722Photodetector array or CCD sc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792Special measures in relation to the object to be scanned
    • G06K7/10801Multidistance reading
    • G06K7/10811Foc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47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extracting optical codes from image or text carrying said optical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56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determ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ptical code with respect to the reader and correcting therefo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主要包括: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识别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记录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对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本发明可以高效、方便地获取对焦动作所带来的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避免了用户再次安装、打开可视化图形编码软件的操作,解决了可视化图形编码软件需要去适配各种移动通信终端等移动终端,可视化图形编码识别软件缺乏自动对焦功能,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识别操作容易失败等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视化图形编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码属于可视化图形编码中的一种,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二维码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网址、名片、文本信息、特定代码等,二维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记录方式与便捷的网络门户,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二维码信息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机等移动终端从网络上下载并安装一个二维码的识别软件,在遇到包含二维码信息的图片时,打开上述手机等移动终端中的上述二维码的识别软件,然后,把图片中的二维码放在上述识别软件的二维码扫描区域内,通过上述识别软件获取上述图片中的二维码信息。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二维码信息的方法的缺点为:该方法需要人们在识别二维码图片时,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下载并安装二维码识别软件,操作过程复杂。该方法需要把图片中的二维码放在上述识别软件的二维码扫描区域内,并对图片中的二维码进行对焦,由于很多二维码的识别软件缺乏自动对焦功能,该方法中的二维码的识别操作容易失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相应的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包括:
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的,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包括:监视移动终端是否启动摄录或拍摄的任务;和/或,监视移动终端进行摄录或拍摄的过程。
可选的,所述识别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包括: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可选的,所述对焦动作包括:对指定对焦点的对焦,或者,自动对焦。
可选的,所述记录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包括:
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可选的,所述数字影像包括图片或视频。
可选的,所述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包括:
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可选的,当所述数字影像是视频时,所述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信息进行分析还包括:对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视频进行解析,获得解析后的视频帧;
所述获取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具体是从所述解析后的若干视频帧中提取可视化图形编码。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
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装置,包括:
监视模块,被配置为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识别模块,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的监视模块,被配置为监视移动终端是否启动摄录或拍摄的任务;和/或,监视移动终端进行摄录或拍摄的过程。
可选的,所述的识别模块,被配置为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可选的,所述对焦动作包括:对指定对焦点的对焦,或者,自动对焦。
可选的,所述记录模块,被配置为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可选的,所述数字影像包括图片或视频。
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视频进行解析,获得解析后的视频帧;
所述获取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具体是从所述解析后的若干视频帧中提取可视化图形编码。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监视和识别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对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可以高效、方便地获取和处理对焦动作所对应得到的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本申请避免了用户可视化图形编码解码操作繁琐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式实现自动识别并解码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案,简化了用户需要打开专门的软件并由用户手工对可视化图形编码拍照的动作。同时,本申请还针对对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识别操作容易失败等问题进行了改进,使其通过对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清晰影像进行处理,提取可视化图形编码,从而增加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识别率和准确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处理二维码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二维码的范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定位图形的模块序列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确定位置探测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的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确定二维码图像的方向的原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处理二维码信息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的处理步骤:
S10,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监视移动终端是否启动摄录或拍摄的任务;和/或,监视移动终端进行摄录或拍摄的过程。
比如拍摄设备对应的应用程序打开运行;或者拍摄对象对应的存储空间有了变化(比如某个视频文件的大小正在变化,则说明可能正在录像)等等。
上述的数字影像可以包括视频或图片,其中,视频可以是完成对焦后录制的预定时间长度的视频。
S12,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上述对焦动作可以包括:对指定对焦点的对焦行为;或者,自动对焦。完成对焦动作可以是移动终端完成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程序自动认定的,也可以是用户人工确认的,另外,“完成对焦动作后”包括完成对焦动作的同时。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上述标识事件可以为拍摄软件中代表已对焦成功的声音标识,或者屏幕上出现的图形标识等等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S14,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S16,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上述可视化图形编码可以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
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上述分析过程可以在移动终端侧来完成,也可以在服务器侧来完成。
当所述数字影像是视频时,所述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信息进行分析还包括:对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视频进行解析,获得解析后的视频帧;将视频数据流发到服务器时,可以全部录制完一起传输,也可以边录制边传输。
所述获取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具体是从所述解析后的若干视频帧中提取可视化图形编码。
S18,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
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按照所述解码信息的分类和/或按照所述解码信息调取对应的程序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包括:
将所述解码信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窗口进行展示。
将所述解码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指定数据库中。
将所述解码信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自带的应用程序或者外部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将所述解码信息发生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解码信息的安全认证结果。
当所述解码信息的类别为商品信息时,将所述商品的条码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商品的安全认证信息后,通过显示窗口将所述商品的基本信息和安全认证信息进行显示。
当所述解码信息的类别为URL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网址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网盾技术,检测所述URL信息是否经过安全认证,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URL信息经过了安全认证的信息时,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网址;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URL信息没有经过安全认证的信息时,不打开所述URL信息;
当所述解码信息的类别为名片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其内部保存的通讯录中是否包含所述名片中能够的联系人信息,如果是,则不在所述通讯录中添加所述联系人信息;否则,获取所述联系人信息中包括的各种基本信息,在所述通讯录中一键添加所述各种基本信息;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联系人信息通过互联网获取所述联系人的名片之外的其它相关信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其它相关信息后,通过显示窗口将所述联系人的基本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进行显示。
当从所述解码信息中获取文本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调取文本编辑器,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所述文本信息;
当从所述解码信息中获取Wifi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调取系统的wifi连接程序,利用所述wifi信息中提供的内容与指定wifi热点进行连接;
当从所述解码信息中获取电话号码时,所述移动终端调取拨号程序,并在号码输入框中填写所述电话号码;
当从所述解码信息中获取短信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调取短信管理程序,在发短信的收件人和短信内容位置上填写所述短信信息的相应内容;
当从所述解码信息中获取邮件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调取邮件管理程序,在收件人和邮件内容位置上填写所述邮件信息的相应内容。
实施例二
打开手机中的照相机,对二维码进行拍照,手机进行自动识别,并进行后续的处理,这是最为符合用户习惯的操作。本发明基于上述用户习惯的操作,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在上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二维码识别设备和拍摄设备,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对上述拍摄设备进行监控。
上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终端或平板电脑或数码照相机等,下面以上述移动终端为移动通信终端,上述可视化图形编码为二维码为例来描述本发明。
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处理二维码的方法的处理步骤的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的处理步骤:
步骤S20、拍摄设备进行拍照得到图片,二维码识别设备监控到上述图片。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上述拍摄设备和二维码识别设备都开启,同时,二维码识别设备启动对上述拍摄设备的监控。在本发明中,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可以采用如下的三种监控方式中的一种监控方式对上述拍摄设备进行监控:
监控方式1: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拍摄设备对应的图片文件的存储地址进行实时监控,当监控到上述存储地址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图片文件后,将上述新的图片文件作为监控到的图片文件。
对于基于Linux内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Android来说,应用层都可以监控到施加在文件系统的操作,这是Linux内核所具有的(当然其它操作系统也具有,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不同而已),例如读、写、创建文件等等。
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API,直接监听文件系统的读写事件。当拍摄设备成功拍摄到照片时,照相机会产生一个照片文件并将照片文件存储在拍摄设备对应的图片文件的存储地址中,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通过API监控到上述照片文件。
对比轮询方式而言,该监控方式的优点是明显的。一是当没有拍照产生时,不会消耗CPU资源,比较节省CPU资源。其二是实时性相对比较好,当事件发生时,可以在毫秒级别收到通知。对于轮询方式而言,如果周期很短,比如100毫秒,则对CPU消费很大,如果过长,比如3秒,延时效果比较明显。
该实施例提供的该监控方式对应的一种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11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21
监控方式2:二维码识别设备对移动终端的系统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当监控到拍摄设备完成了从启动、拍照到存储图片文件的活动过程后,将拍摄设备最新存储的图片文件作为监控到的图片文件。
对Android操作系统而言,有一个系统组件Activity管理器。Activity管理器管理着所有活动的Activity(即系统中的图形用户界面也即GUI元素),系统照相机的拍照活动也是一个独立的Activity。
当任何一个Activity启动或者关闭时,Activity管理器会向所有注册到Activity管理器的观察者发送通知。其中通知内容包括Activity的启动,停止,变化等。
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作为观察者注册到Activity管理器,接收Activity管理器发送的所有Activity的通知事件。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有Activity的通知事件来判断系统照相机完成了从启动、拍照到存储图片文件的活动过程。
该实施例提供的该监控方式对应的一种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31
监控方式3、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拍摄设备的显示屏幕进行实时监控,当监控到拍摄设备的显示屏幕开启,并且上述显示屏幕中的图片保持了设定的时长(比如5秒)后,将上述显示屏幕中的图片为监控到的图片文件。该监控方式可以在用户还未直接拍照生成照片时,即可识别出二维码照片。
对于基于Linux内核的Android系统而言,屏幕显示设备具有一个位图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对于具有root(最高权限)权限的应用是开放的。
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通过用户授予的方式,获取到root权限,进而通过API读取屏幕设备缓冲区。具体方法是:通过设备文件fb0获取到文件号,然后再通过fcntl系统调用获取拍摄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尺寸和位图深度信息,通过上述尺寸和位图深度信息,将显示屏幕的每一行像素读取出来。
该实施例提供的该监控方式对应的一种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41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51
拍摄设备对图片进行对焦,对焦确定后对图片进行拍照。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根据上述三种监控方式中的一种监控方式监控到上述拍摄设备刚刚拍照的图片。
步骤S22、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二维码的定位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特征信息对上述图片进行二维码识别处理,判断上述图片中是否存在二维码的定位图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4;否则,则执行步骤S26。
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所述图片进行预处理得到上述图片的二值化图片,该预处理包括对上述图片进行解码和格式转换,将上述图片转换成无压缩格式的灰度图片,再对上述灰度图片进行除噪处理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片。灰度图片的二值化处理就是将图片上的点的灰度置为0或255,也就是讲整个图片呈现出明显的黑白效果。即将256个亮度等级的灰度图片通过适当的阀值选取而获得仍然可以反映图片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二值化图片。上述二值化处理可以减少上述图片中的不必要的元素,有利于二维码的识别,二值化处理的方法可以采用自适应亮度法等。
如图3所示,在二维码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处有3个相同的用于位置定位的定位图形,每个定位图形可以看作是由3个重叠的同心正方形组成,每个定位图形的模块序列示意图如图4所示,由一个深色-浅色-深色-浅色-深色次序构成,分别为7×7个深色模块、5×5个浅色模块和3×3个深色模块,各模块相对宽度的比例是1:1:3:1:1,模块的宽度允许偏差为0.5(即单个模块的方块的尺寸允许范围为0.5-1.5,3个模块宽度的方块的宽度允许尺寸范围为2.5~3.5)。
二维码识别设备对上述二值化图片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检测,根据上述二维码中的3个定位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特征信息,检测所述二值化图片中是否存在上述二维码的3个定位图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4;否则,执行步骤S26。
步骤S24、二维码识别设备对二值化图片中的二维码的定位图形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后的定位图形确定二值化图片中的二维码的位置和方向,得到二维码图片。
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获取上述二值化图片中的3个位置探测区域,对上述二维码的3个定位图形进行定位,并标注上述3个位置探测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确定位置探测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的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具体过程如下:针对上述每个位置探测区域中的最内层的正方形,在水平方向记录该正方形最外层的像素线,在垂直方向记录该正方形最外层的像素线,得到四条直线,取上述四条直线所围成的矩形的中心为定位图形的中心点。
利用上述处理过程可以分别获取3个定位图形的中心点的坐标,在对定位图形定位后,根据3个定位图形的中心点的坐标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二维码图片的中心点的坐标。确定二维码图片的方向的原理示意图如图6所示,根据3个定位图形中心点的连线的水平、垂直方向的偏转角度可以确定二维码的偏转角度,从而确定二维码图片的方向。若二维码图片有几何上的形变,可以利用双线性变换插值法,对二维码图片进行几何旋转矫正。
根据所述二维码图片的中心点的坐标和所述二维码图片的方向,从所述图片中提取出二维码图片。
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上述图片进行格式转换的部分代码示例如下: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61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7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上述定位图形位于二维码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处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位图形也可以设置在二维码图形中的其它位置。本发明并不局限上述定位图形在二维码图形中的具体设置方式,上述定位图形在二维码图片中的任何设置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步骤S28、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从上述二维码图片中提取出二维码信息,通过内容解析器对上述二维码信息的码流进行解析,获取其中包含的名字、网址、电话和公司等用户信息。
该实施例提供的对上述二维码信息的码流进行解析的部分代码如下:
将上述解析出的二维码信息中的用户信息通过显示窗口进行显示,上述显示窗口可以为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显示屏或者另外的悬浮窗口等。
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悬浮窗口的部分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191
比如,现在已有很多名片上印有二维码,就可以利用本发明通过手机相机来拍名片二维码,识别出来的名片信息显示在手机相机上,一键即可保存到手机联系人中。
流程结束。
步骤S26、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判断上述二值化图片中没有包含二维码信息,流程结束。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可以根据需要人工关闭;或者,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监控到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存储卡已经拔出,以及屏幕背景已经关闭的情况下,自动关闭监控程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提高移动通信终端的续航能力。
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述二维码识别设备自动关闭监控程序的代码示例如下: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201
Figure BDA000033085804002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或平板电脑或数码照相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类型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移动终端的应用类型如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该实施例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二维码识别设备和拍摄设备,通过利用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拍摄设备拍照得到的图片进行监控,并对上述图片进行二维码识别处理,将识别出的二维码信息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人们通过移动终端中的拍摄设备拍摄图片时,即可快速识别出来照片中包含的二维码信息,并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简单,二维码识别率高,纠错能力强,适用性强等特性。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装置,该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
监视模块700,被配置为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识别模块710,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记录模块720,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分析模块730,被配置为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处理模块740,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具体的,所述的监视模块700,具体被配置为监视移动终端是否启动摄录或拍摄的任务;和/或,监视移动终端进行摄录或拍摄的过程。
所述的识别模块710,被配置为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所述对焦动作包括:对指定对焦点的对焦,或者,自动对焦。
所述记录模块720,被配置为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所述数字影像包括图片或视频。
所述分析模块730,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所述分析模块730,被配置为对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视频进行解析,获得解析后的视频帧;
所述获取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具体是从所述解析后的若干视频帧中提取可视化图形编码。
所述处理模块740,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处理二维码信息的装置,该装置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其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拍摄设备800、二维码识别设备810、显示设备820和存储设备830。
所述的拍摄设备800,被配置为和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62连接,进行拍照得到图片;
所述的二维码识别设备810,被配置为监控到所述图片,根据预先设定的二维码的定位图形对所述图片进行二维码识别处理;当识别到所述图片信息中包含二维码信息时,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820;
所述的显示设备820,被配置为将所述二维码信息通过显示窗口进行显示。
所述的存储设备830,被配置为存储所述拍摄设备得到的所述图片信息和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获取的二维码信息。
具体的,所述的二维码识别设备810,具体被配置为对拍摄设备对应的图片文件的存储地址进行实时监控,当监控到上述存储地址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图片文件后,将所述新的图片文件作为监控到的图片文件;
或者,
具体被配置为对移动终端的系统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当监控到拍摄设备61完成了从启动、拍照到存储图片文件的活动过程后,将拍摄设备61最新存储的图片文件作为监控到的图片文件;
或者,
具体被配置为对拍摄设备的显示屏幕进行实时监控,当监控到拍摄设备的显示屏幕开启,并且上述显示屏幕中的图片保持了设定的时长后,将所述显示屏幕中的图片为监控到的图片文件。
具体的,所述的二维码识别设备810,具体被配置为对所述图片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图片的二值化图片,所述预处理包括将所述图片转换成无压缩格式的灰度图片,对所述灰度图片进行除噪处理和二值化处理;
根据预先设定的二维码的定位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特征信息,检测所述二值化图片中是否存在二维码的定位图形,如果是,对所述二值化图片中的二维码的定位图形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后的定位图形确定所述图片中的二维码的位置和方向,得到二维码图片,从所述二维码图片中提取出二维码信息;否则,判断所述图片中没有包含二维码图片。
具体的,所述的二维码识别设备810,具体被配置为对所述二值化图片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检测,根据设定的二维码的左上角、右上角和左下角的3个定位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特征信息,检测所述二值化图片中是否存在所述二维码的3个定位图形,如果是,获取所述图片中的3个位置探测区域,并标注所述3个位置探测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
根据所述3个位置探测区域的位置和中心点的坐标通过计算得到二维码图片的中心点的坐标,根据所述3个定位图形的中心点的连线的水平、垂直方向的偏转角度确定二维码图片的方向;
根据所述二维码图片的中心点的坐标和所述二维码图片的方向,从所述图片中提取出二维码图片,从所述二维码图片中提取出二维码信息。
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终端或平板电脑或数码照相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通过监视和识别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对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可以高效、方便地获取对焦动作所带来的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避免了用户再次安装可视化图形编码软件,打开可视化图形编码软件这一繁琐的操作。解决了可视化图形编码软件需要去适配各种移动通信终端等移动终端,可视化图形编码识别软件缺乏自动对焦功能,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识别操作容易失败等问题。
本发明充分保留了用户直接打开移动终端自带摄录或拍摄设备并进行摄录或拍摄这一非常自然的习惯,可以充分利用摄录或拍摄设备的拍照和对焦能力,解决拍摄包含二维码等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图片的质量问题,有效提升二维码等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识别精度。具有操作方便简单,二维码等可视化图形编码识别率高,纠错能力强,适用性强等有益效果。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还公开了A1、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包括:
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A2、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包括:
监视移动终端是否启动摄录或拍摄的任务;和/或,监视移动终端进行摄录或拍摄的过程。
A3、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识别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包括: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A4、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焦动作包括:对指定对焦点的对焦,或者,自动对焦。
A5、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记录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包括:
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A6、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数字影像包括图片或视频。
A7、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包括:
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A8、如A7所述的方法,当所述数字影像是视频时,所述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信息进行分析还包括:对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视频进行解析,获得解析后的视频帧;
所述获取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具体是从所述解析后的若干视频帧中提取可视化图形编码。
A9、如A1至A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
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本发明还公开了B10、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装置,包括:
监视模块,被配置为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识别模块,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B11、如B10所述的装置,所述的监视模块,被配置为监视移动终端是否启动摄录或拍摄的任务;和/或,监视移动终端进行摄录或拍摄的过程。
B12、如B10所述的装置,所述的识别模块,被配置为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B13、如B10所述的装置,所述对焦动作包括:对指定对焦点的对焦,或者,自动对焦。
B14、如B10所述的装置,所述记录模块,被配置为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B15、如B10所述的装置,所述数字影像包括图片或视频。
B16、如B10所述的装置,所述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B17、如B16所述的装置,所述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视频进行解析,获得解析后的视频帧;
所述获取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具体是从所述解析后的若干视频帧中提取可视化图形编码。
B18、如B10至B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包括:
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识别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包括: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记录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包括:
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包括:
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
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6.一种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装置,包括:
监视模块,被配置为监视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的行为;
识别模块,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的对焦动作;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
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将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所述数字影像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数字影像中的可视化图形编码;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获得的解码信息进行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的识别模块,被配置为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出现对焦动作的标识事件,如果出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或,
识别所述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对焦信息,如接收到,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摄录或拍摄数字影像过程中产生对焦动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记录模块,被配置为通知摄录或拍摄设备对对焦动作完成后的对象进行摄录或拍摄,并存储对应的数字影像;
或者,
将摄录或拍摄设备完成对焦动作后得到的数字影像进行存储;
或者,
抓取摄录或拍摄设备屏幕中完成对焦动作后的数字影像,并存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完成对焦动作后获取的数字影像中是否存在可视化图形编码的定位图形;
如果存在,则根据所述定位图形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的位置信息,从所述数字影像中提取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可视化图形编码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解码信息;对所述解码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解码信息的分类执行对解码信息的处理。
CN201310222425.2A 2013-06-05 2013-06-05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279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2425.2A CN103279730B (zh) 2013-06-05 2013-06-05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4/079164 WO2014194825A1 (zh) 2013-06-05 2014-06-04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US14/896,370 US9665756B2 (en) 2013-06-05 2014-06-04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visual graphic codes of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2425.2A CN103279730B (zh) 2013-06-05 2013-06-05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9730A true CN103279730A (zh) 2013-09-04
CN103279730B CN103279730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06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2425.2A Active CN103279730B (zh) 2013-06-05 2013-06-05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65756B2 (zh)
CN (1) CN103279730B (zh)
WO (1) WO2014194825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2153A (zh) * 2014-07-17 2014-10-22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条维码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WO2014194825A1 (zh) * 2013-06-05 2014-12-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94827A1 (zh) * 2013-06-05 2014-12-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10790A (zh) * 2014-12-15 2015-03-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84043A (zh) * 2015-07-29 2017-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172259A (zh) * 2017-04-11 2017-09-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基于二维码的信息交互方法、存储装置
CN107358234A (zh) * 2017-07-17 2017-11-17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识别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629220A (zh) * 2018-03-23 2018-10-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识读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253633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福州富昌维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终端
US11393017B2 (en) 2016-07-27 2022-07-19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Two-dimensional cod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6095477A (zh) * 2022-08-16 2023-05-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对焦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4208B (zh) * 2015-09-02 2017-10-31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初步定位方法及系统
JP6520659B2 (ja) * 2015-11-17 2019-05-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シンボル検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シンボル検出方法
CN106372144A (zh) * 2016-08-26 2017-02-01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 二维码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6569768B (zh) * 2016-10-24 2020-05-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拼接屏方法及拼接器
USD842896S1 (en) * 2016-12-20 2019-03-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ortion of a display panel with a computer icon
USD865802S1 (en) * 2017-02-22 2019-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icon
CN110933313B (zh) * 2019-12-09 2021-07-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暗光拍照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693A (zh) * 2002-07-24 2006-08-23 夏普公司 便携终端设备、阅读信息的程序及记录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1702752A (zh) * 2009-11-13 2010-05-05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数码相机预拍功能的方法
CN102136058A (zh) * 2011-04-26 2011-07-27 中国农业大学 条形码图像识别方法
JP2012094158A (ja) * 2009-06-16 2012-05-17 Intel Corp 携帯用機器のカメラ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1469B2 (en) * 2002-11-26 2006-10-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processing of digital images
US7353999B2 (en) * 2004-01-16 2008-04-08 The Code Corporation Graphical code reader configured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decoding
CN100380393C (zh) * 2006-09-26 2008-04-09 福建榕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复杂背景下qr码图像符号区域的精确定位方法
CN101051341A (zh) 2007-02-07 2007-10-10 钟杨 一种自动符号图像的识读方法和装置
US8385971B2 (en) * 2008-08-19 2013-02-26 Digimar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ent processing
US9033253B2 (en) * 2010-07-28 2015-05-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signer-adaptive visual codes
US20120205436A1 (en) * 2011-02-16 2012-08-16 Augm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enhanced barcode decoding and image recogni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8439275B2 (en) * 2011-04-06 2013-05-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resolution optical codes
US9223885B2 (en) * 2011-08-24 2015-12-29 Flashback Surver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urveying a user with scan-able codes
US10552846B2 (en) * 2012-10-12 2020-02-04 Document Security Systems, Inc. Authenticated barcode patterns
CN102982302A (zh) * 2012-11-06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自动识别二维码的方法
CN103366149B (zh) * 2013-06-05 2017-05-31 北京奇付通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79730B (zh) * 2013-06-05 2016-09-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693A (zh) * 2002-07-24 2006-08-23 夏普公司 便携终端设备、阅读信息的程序及记录程序的记录介质
EP2204978A1 (en) * 2002-07-24 2010-07-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in particular a mobile phone, for barcode reading and for taking photographs
JP2012094158A (ja) * 2009-06-16 2012-05-17 Intel Corp 携帯用機器のカメラ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CN101702752A (zh) * 2009-11-13 2010-05-05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数码相机预拍功能的方法
CN102136058A (zh) * 2011-04-26 2011-07-27 中国农业大学 条形码图像识别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4825A1 (zh) * 2013-06-05 2014-12-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94827A1 (zh) * 2013-06-05 2014-12-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US9665756B2 (en) 2013-06-05 2017-05-30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visual graphic codes of mobile terminal
US9916486B2 (en) 2013-06-05 2018-03-13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to process visual graphics code
CN104112153B (zh) * 2014-07-17 2017-10-10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条维码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04112153A (zh) * 2014-07-17 2014-10-22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条维码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04410790A (zh) * 2014-12-15 2015-03-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84043B (zh) * 2015-07-29 2022-06-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384043A (zh) * 2015-07-29 2017-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393017B2 (en) 2016-07-27 2022-07-19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Two-dimensional cod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172259A (zh) * 2017-04-11 2017-09-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基于二维码的信息交互方法、存储装置
CN107358234A (zh) * 2017-07-17 2017-11-17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识别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629220A (zh) * 2018-03-23 2018-10-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识读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253633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福州富昌维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终端
CN116095477A (zh) * 2022-08-16 2023-05-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对焦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95477B (zh) * 2022-08-16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对焦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65756B2 (en) 2017-05-30
US20160125214A1 (en) 2016-05-05
WO2014194825A1 (zh) 2014-12-11
CN103279730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9730A (zh)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US9672523B2 (en) Generating barcode and authenticating based on barcode
CN103366149A (zh) 移动终端处理可视化图形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EP289844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ecuting user action commands
CA3052248C (en) Detecting orientation of textual documents on a live camera feed
CN109190629A (zh) 一种电子运单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19072127A1 (zh) 基于二维码扫描识别的执法记录仪及全程音视频记录方法
CN103166972A (zh) 安全访问网址系统及其中的设备和方法
US11068682B2 (en) QR cod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device
CN110648412A (zh) 智能巡检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EP3035238A1 (e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aud detection
US20230244892A1 (en) Computer-based systems and/or computing devices configured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and/or reading of optical codes in images of varying quality
EP3662393A1 (en) Automated reporting system
Indico et al. Mobile monitoring and inquiry system using fingerprint biometrics and SMS technology
CN111489289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EP3662402B1 (en) A system,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data signal for identifying software capable of captur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CN111091016B (zh) 一种鼎九码识读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7520675A (zh) 扫码图形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4298494A (zh) 一种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流程自动化的方法、系统
CN117873897A (zh) 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19788A (zh) 一种适用于智慧物流系统的同时实现激光扫码pda与手机扫码的方法
CN114286178A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7056455A (zh) 一种稿件内容安全审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hmad et al. Fast prototyping of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 on android platform focused on PDF417 deco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300450 No. 9-3-401, No. 39, Gaoxin 6th Road, Binhai Science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3600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1765, floor 17, floor 15, building 3, No. 10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ongxiang Technical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0 No. 9-3-401, No. 39, Gaoxin 6th Road, Binhai Science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3600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