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9511B -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9511B
CN103269511B CN201310144036.2A CN201310144036A CN103269511B CN 103269511 B CN103269511 B CN 103269511B CN 201310144036 A CN201310144036 A CN 201310144036A CN 103269511 B CN103269511 B CN 103269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mpensation
combination
carrying capacity
closed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40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9511A (zh
Inventor
李文璟
陈兴渝
苏玉林
熊翱
喻鹏
亓峰
孟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3101440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9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9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9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9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95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网络业务量下降阶段,选取业务量最少的基站作为关闭基站;S2利用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选取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S3如果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对所述关闭基站进行补偿,所述关闭基站进入休眠状态;S4在网络业务量上升阶段,预测区域补偿基站集合内补偿基站的业务量,选取预测业务量最大的补偿基站作为预选基站;S5当所述预选基站的预测业务量超过所述预选基站的最大业务量负载时,开启所述预选基站补偿的关闭基站。本发明在保证业务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在减少干扰的同时尽可能优化了节能。

Description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节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能耗已经成为全球工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能耗在未来持续增长,这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高效的节能方案。在全球,信息通信工业每年消耗的能量占总能耗的2%到10%之间,预计下一个十年将会增加10倍。在通信网产生的能耗中,由于接入网部分的节点数量众多,所消耗的能量占整个网络近80%,其他部分(包括核心网络和网管设备等)的能耗则占了不到10%,而无线接入网中最主要的能耗来源于广泛分布的基站等接入节点。随着无线接入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提供的业务量越来越多样化,无线接入节点的部署也越来越密集,从而导致无线接入网的能耗越来越大。例如,仅2010年,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行业综合耗电就超过了300亿度,而且这一数字随着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的逐步部署还将迅猛增长。因此,研究绿色无线通信网趋势下基站的节能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运行中的无线通信网,一种有效的节能是通过在低业务量时段关闭部分基站来实现。而在减少基站数量的同时,保证业务服务正常以及避免覆盖空洞的出现十分重要,因此选择合适的无线接入网的节能机制十分关键。
申请号为20111009355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能方法,针对无线通信系统部署中基站间的覆盖范围不相互重叠的场景,考虑到无线通信系统不是时刻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基站的载波很多时间都是处于空闲状态,在节能的过程中根据基站负载的变化动态开启/关闭某一载波,节约基站在载波上的能耗,从而达到低碳节能的目的。然而该方法只能应用于单基站的节能,并需要使用自适应负载均衡技术来均衡负载,无法针对整个区域的基站进行宏观的节能控制,同时并没有考虑关闭载频对覆盖和干扰的影响,在基站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很好的避免节能过程中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能够根据无线接入网络业务量的变化,逐步地开启和关闭基站,并通过补偿基站进行补偿,能根据业务量的变化自主控制开启和关闭基站的数量,提高无线接入网络节能的效率和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S1在网络业务量下降阶段,从区域工作基站集合中选取业务量最少的基站作为关闭基站;
S2利用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选取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根据所述补偿基站组合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
S3如果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所述补偿基站组合中的补偿基站进入补偿状态,对所述关闭基站进行补偿,所述关闭基站进入休眠状态,将所述补偿基站从所述区域工作基站集合中去除,重复步骤S1-S3;
S4在网络业务量上升阶段,预测区域补偿基站集合内补偿基站的业务量,选取预测业务量最大的补偿基站作为预选基站,判断所述预选基站的预测业务量是否超过所述预选基站的最大业务量负载;
S5当所述预选基站的预测业务量超过所述预选基站的最大业务量负载时,开启所述预选基站补偿的关闭基站,将所述预选基站在区域补偿基站集合中去除,重复步骤S4-S5。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通过迭代比较选取各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最大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中的基站为补偿基站。
优选的,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包括步骤:
S31设置一个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其他的补偿基站组合均作为迭代补偿基站组合,将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依次与迭代补偿基站组合进行迭代比较;
S32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将所述比例较大的补偿基站组合更新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继续进行迭代比较;
S33当所述迭代比较结束时,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为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S32中,当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相同时,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的个数,更新正常状态基站个数小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当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的个数相同时,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的业务量指数,更新业务量指数大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所述业务量指数为:
ΔTr k = Σ i = 1 N Rm k , ix 2 / N
其中,ΔTrk为所述业务量指数,Rmk,ix为补偿基站分担关闭基站业务量后的负载余量,k∈M,M为补偿基站组合的个数,i∈N,N为补偿基站组合中补偿基站的个数,x代表关闭基站。
优选的,所述补偿基站组合满足:
补偿基站组合中至少包括一个基站;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均为工作状态;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在分担被关闭基站的业务量后的业务量负载小于该基站的业务负载上限;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于该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
优选的,步骤S2中,根据是否存在所述补偿基站组合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
优选的,步骤S3中,如果不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将所述关闭基站从所述区域工作基站集合中去除,重复步骤S1-S2。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关闭基站在关闭基站业务量全部分担到所述补偿基站后进入休眠状态。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预选基站补偿的关闭基站全部开启后,所述预选基站退出补偿状态。
优选的,通过实时监控业务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依据相同时刻业务量情况预测短时间内无线接入网络的业务量变化情况。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根据无线接入网络业务量的变化,在业务量上升和下降阶段,逐步地开启和关闭基站,并通过补偿基站进行补偿,能够根据业务量的变化自主控制开启和关闭基站的数量,在保证业务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在减少干扰的同时尽可能优化了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业务量下降阶段的逻辑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的逻辑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业务量上升阶段的逻辑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真模拟业务量走势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未关闭基站情况下仿真虚拟模拟场景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关闭基站情况下仿真虚拟模拟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
S1在网络业务量下降阶段,从区域工作基站集合中选取业务量最少的基站作为关闭基站;
S2利用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选取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根据是否存在所述补偿基站组合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
S3如果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所述补偿基站组合中的补偿基站进入补偿状态,对所述关闭基站进行补偿,所述关闭基站在关闭基站业务量全部分担到所述补偿基站后,所述关闭基站进入休眠状态,重复步骤S1-S3;
S4在网络业务量上升阶段,预测区域补偿基站集合内补偿基站的业务量,选取预测业务量最大的补偿基站作为预选基站,判断所述预选基站的预测业务量是否超过所述预选基站的最大业务量负载;
S5当所述预选基站的预测业务量超过所述预选基站的最大业务量负载时,开启所述预选基站补偿的关闭基站,在所述预选基站补偿的关闭基站全部开启后,所述预选基站退出补偿状态。将所述预选基站在区域补偿基站集合中去除,重复步骤S4-S5。
该方法通过预测无线接入网络的业务量,在业务量上升和下降阶段,逐步地开启和关闭基站,并通过补偿基站进行补偿,能够根据业务量的变化自主控制开启和关闭基站的数量,在保证业务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在减少干扰的同时尽可能优化了节能。
优选的,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控业务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依据相同时刻业务量情况预测短时间内无线接入网络的业务量变化情况。
步骤S2中,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通过迭代比较选取各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最大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中的基站为补偿基站。
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包括步骤:
S31设置一个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其他的补偿基站组合均作为迭代补偿基站组合,将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依次与迭代补偿基站组合进行迭代比较;
S32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将所述比例较大的补偿基站组合更新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继续进行迭代比较;
S33当所述迭代比较结束时,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为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
所述步骤S32中,当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相同时,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的个数,更新正常状态基站个数小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当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的个数相同时,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的业务量指数,更新业务量指数大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所述业务量指数为:
Δ Tr k = Σ i = 1 N Rm k , ix 2 / N
其中,ΔTrk为所述业务量指数,Rmk,ix为补偿基站分担关闭基站业务量后的负载余量,k∈M,M为补偿基站组合的个数,i∈N,N为补偿基站组合中补偿基站的个数,x代表关闭基站。
优选的,所述补偿基站组合满足:
补偿基站组合中至少包括一个基站;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均为工作状态;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在分担被关闭基站的业务量后的业务量负载小于该基站的业务负载上限;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于该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预先设置预测周期,通常设置为一小时,通过预测一个预测周期内区域补偿基站集合内补偿基站的业务量,选取预测业务量最大的补偿基站作为预选基站。
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通过迭代比较选取各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尽可能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补偿基站,从而最大可能的关闭更多的基站,使得业务量能够较好的平均分布到补偿基站,减少因为业务量波动给用户体验带来的影响。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业务量下降阶段的逻辑流程图如图2所示,通过实时监控业务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依据前几天相同时刻业务量情况预测未来短时间内的业务量变化情况,在业务量下降阶段,
在步骤201中,将当前区域内所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基站组成一个区域工作基站集合B,然后进入步骤202。
在步骤202中,判断集合B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表示当前已经没有可关闭基站,优化结束。如果不为空,则进入到步骤203中继续进行。
在步骤203中,首先从区域工作基站集合B中选择当前业务量最少的基站bj,作为关闭基站,进入步骤204。
在步骤204中,通过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来选择关闭基站bj的补偿基站组合CP,所述补偿基站组合由一个或多个补偿基站来共同补偿被关闭的基站,而一个补偿基站可以在多个补偿组合中。使用该方法来选择补偿组合是为了更灵活的补偿基站,从而最大限度节能。
在步骤205中,判断步骤204中选出来的关闭基站bj的补偿基站组合CP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说明不能补偿bj,进入步骤211;如果不为空,说明可以用CP中的基站来补偿bj,进入步骤206。
在步骤206中,计算出关闭基站bj的补偿基站组合CP中各个补偿基站分担被关闭基站业务的比重,将关闭基站bj的业务负载分担到CP中的各个基站中。进入步骤207。
在步骤207中,计算出各个补偿基站补偿后的覆盖范围,通过调整利用呼吸效应或调整基站参数,扩展CP中各个基站的覆盖半径。进入步骤208。
在步骤208中,将CP集合中所有基站标记为补偿状态。进入步骤209。
在步骤209中,由于关闭基站bj的业务负载已经分担到周围其他基站上了,因此可以将关闭基站bj关闭,或者让关闭基站bj进入休眠状态。进入步骤210。
在步骤210中,由于CP集合中所有基站已经作为补偿基站,无法将其关闭,因此从集合B中除去集合CP中的所有基站。进入步骤211。
在步骤211中,从区域工作基站集合B中除去关闭基站bj。进入步骤202。
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的逻辑步骤图如图3所示;
在步骤301中,通过基站运行配置,或根据邻基站位置关系,得到将要关闭基站的所有可能的M个补偿基站组合。
步骤302中,选择的补偿基站组合需要满足如下的条件:
1)每个组合中,基站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2)补偿组合中每个基站的状态都不能是关闭状态;
3)补偿组合中每个基站在分担被关闭基站的业务量后不会超过业务负载上限TrMAX
4)补偿组合中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不会超过最大覆盖半径RMAX
在步骤302中,假设第一个补偿组合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记为opt。当前循环迭代变量设为m=2。进入步骤303。
在步骤303中,判断循环是否结束。如果是,进入步骤310;否则进入步骤304。
在步骤304中,将第m个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最优补偿基站组合opt对比,进入步骤305。
在步骤305中,记N为补偿组合中补偿基站的个数;C为补偿组合中已有的补偿基站个数。判断第m个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中已有补偿基站所占比是否大于opt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相应比,如果是,进入步骤308;如果相等,进入步骤306;如果是小于关系,进入步骤309。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已有的补偿基站,从而最大可能的关闭更多的基站。
在步骤306中,判断第m个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的个数是否小于opt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个数,如果是,进入步骤308;如果相等,进入步骤307;如果是大于关系,进入步骤309。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补偿基站个数,也是尽可能关闭更多基站。
在步骤307中,记补偿组合k∈M中基站分别为{BS1,BS2,…,BSN},基站BSi当前业务负载为tri,假设基站BSi分担的关闭基站BSx的业务量Δtrk,ix与基站BSi到关闭基站BSx的距离dix的平方成正比,即
Δ tr k , ix = tr x · d ix 2 / Σ j = 1 N d jx 2 - - - ( 1 )
其中,i和j∈N,i≠j,N为补偿基站组合中补偿基站的个数,x代表关闭基站。
可以得到基站BSi分担被关闭基站BSx的业务量后的剩余负载余量Rmk,ix
Rmk,ix=TrMAX-tri-Δtrk,ix(2)
引入补偿组合k∈M的业务量指数ΔTrk
Δ Tr k = Σ i = 1 N Rm k , ix 2 / N - - - ( 3 )
判断第m个迭代补偿基站组合的业务量指数ΔTrm是否大于opt最优补偿基站组合的业务量组合ΔTropt,如果是,进入步骤308;否则进入步骤309。这样选择使得业务量能够较好的平均分布到补偿基站,减少因为业务量波动给用户体验带来的影响。
在步骤308中,通过判断得出第m个迭代补偿基站组合更优,记组合m为opt最优补偿基站组合。进入步骤309
在步骤309中,循环变量m加1,进入步骤303。
在步骤310中,对M个补偿基站组合遍历后得到了最优补偿基站组合opt,通过步骤307的业务分配方式计算被关闭基站的业务分担到该组合中各个基站的比重。
在步骤311中,计算出opt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各个基站补偿后的覆盖范围,可以保持不变或者根据一定方式进行扩展,保证该组合可以共同覆盖被关闭基站关闭前的覆盖范围。
在经过业务量下降阶段后,能够关闭的基站都已经被关闭,整个区域被少数的基站所覆盖。然后区域进入业务量低谷阶段,这个阶段的业务量很低,而且波动较小,此时是整个节能周期中节能效率最高的一个阶段。
业务量低谷阶段过后的业务量上升阶段,业务量在短时间内会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因此需要及时恢复开启基站来保证服务质量。在节能恢复区段,每个小时都根据预测的下一时段业务量情况恢复部分基站,从而满足用户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业务量上升阶段的逻辑流程图如图4所示;
在步骤401中,选择当前区域内所有处于补偿工作状态的基站组成一个区域补偿基站集合B,然后进入步骤202。
在步骤402中,对区域补偿基站集合B中所有基站下一小时的业务量进行预测,选出预测业务量最大的一个预选基站bj。进入步骤403。
在步骤403中,判断预选基站bj的预测业务量是否超出业务量负载最大值TrMAX,如果是,则进入步骤404;如果不是,该方法结束。此时可能还有关闭基站的存在,但是正在工作的基站已经能够满足当前这一时段的业务需求,不需要开启这些关闭的基站。
在步骤404中,找出所有由预选基站bj补偿的关闭基站,重新开启这些基站,并将预选基站bj原来分担的业务返回给原基站。进入步骤405。
在步骤405中,将预选基站bj的覆盖范围调整回补偿之前的情况。进入步骤406。
在步骤406中,从区域补偿基站集合B中除去预选基站bj。进入步骤402。
从业务量上升阶段进入到业务量高峰阶段前,可能还有关闭基站存在,这是由于当前业务量情况下可以不开启这些基站也能够满足用户的业务请求,但是为了避免高峰期业务量大幅度波动带来的影响,需要在进入高峰阶段前开启所有被关闭基站,并恢复这些基站的业务量。
在仿真模拟实验中,图5为仿真所用的虚拟业务量走势图,其基站节能周期时段划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图6(a)为仿真所用的虚拟场景布置情况。图中给出了基站位置及覆盖范围。实心点表示站点位置,短实线表示站点边界。仿真区域为5km×5km,共分布有n=39个功能一致的基站。每个基站有3个小区,为三叶草型蜂窝结构,基站的覆盖范围近似为蜂窝状,基站配置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图6(b)为节能触发阶段关闭基站后区域内基站状态和覆盖范围。实心点位置的基站是该阶段没有被关闭基站,位置×的基站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基站。可以看出随着节能触发阶段的进行,区域内的基站逐步被关闭,而剩余工作基站的覆盖范围在逐渐扩大,但是限制在1.2Km之内。在节能触发阶段每个时段关闭基站个数和正在运行基站比例如表3所示。
表3
节能恢复阶段每个时段恢复开启基站个数和正在运行基站比例如表4所示。在节能触发阶段结束后总共关闭了15个基站,占总基站数的38.5%。一个节能周期的区域总节能效率为17.8%。
表4
本发明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根据无线接入网络业务量的变化,在业务量上升和下降阶段,逐步地开启和关闭基站,并通过补偿基站进行补偿,能够根据业务量的变化自主控制开启和关闭基站的数量,在保证业务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在减少干扰的同时尽可能优化了节能。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S1在网络业务量下降阶段,从区域工作基站集合中选取业务量最少的基站作为关闭基站;
S2利用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选取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根据所述补偿基站组合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
S3如果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所述补偿基站组合中的补偿基站进入补偿状态,对所述关闭基站进行补偿,所述关闭基站进入休眠状态,将所述补偿基站从所述区域工作基站集合中去除,重复步骤S1-S3;
S4在网络业务量上升阶段,预测区域补偿基站集合内补偿基站的业务量,选取预测业务量最大的补偿基站作为预选基站,判断所述预选基站的预测业务量是否超过所述预选基站的最大业务量负载;
S5当所述预选基站的预测业务量超过所述预选基站的最大业务量负载时,开启所述预选基站补偿的关闭基站,将所述预选基站在区域补偿基站集合中去除,重复步骤S4-S5;
步骤S2中,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通过迭代比较选取各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最大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中的基站为补偿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基站组合选取方法包括步骤:
S31设置一个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其他的补偿基站组合均作为迭代补偿基站组合,将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依次与迭代补偿基站组合进行迭代比较;
S32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将所述比例较大的补偿基站组合更新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继续进行迭代比较;
S33当所述迭代比较结束时,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为所述关闭基站的补偿基站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当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进入补偿状态的补偿基站所占的比例相同时,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的个数,更新正常状态基站个数少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当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中正常状态基站的个数相同时,比较迭代补偿基站组合与所述最优补偿基站组合的业务量指数,更新业务量指数大的补偿基站组合作为最优补偿基站组合,所述业务量指数为:
ΔTr k = Σ i = 1 N Rm k , i x 2 / N
其中,ΔTrk为所述业务量指数,Rmk,ix为补偿基站分担关闭基站业务量后的负载余量,k∈M,M为补偿基站组合的个数,i∈N,N为补偿基站组合中补偿基站的个数,x代表关闭基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基站组合满足:
补偿基站组合中至少包括一个基站;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均为工作状态;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在分担被关闭基站的业务量后的业务量负载小于该基站的业务负载上限;
补偿基站组合中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于该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是否存在所述补偿基站组合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如果不需要关闭所述关闭基站,将所述关闭基站从所述区域工作基站集合中去除,重复步骤S1-S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关闭基站在关闭基站业务量全部分担到所述补偿基站后进入休眠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预选基站补偿的关闭基站全部开启后,所述预选基站退出补偿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控业务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依据相同时刻业务量情况预测短时间内无线接入网络的业务量变化情况。
CN201310144036.2A 2013-04-23 2013-04-23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9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4036.2A CN103269511B (zh) 2013-04-23 2013-04-23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4036.2A CN103269511B (zh) 2013-04-23 2013-04-23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9511A CN103269511A (zh) 2013-08-28
CN103269511B true CN10326951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01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403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9511B (zh) 2013-04-23 2013-04-23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95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837B (zh) * 2014-10-31 2018-06-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05682109B (zh) * 2014-11-19 2020-07-3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04519559B (zh) * 2014-12-08 2018-02-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基站节能的方法和系统
US9980218B2 (en) 2015-02-27 2018-05-22 Huawei Technologies Canada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terminal-aware cell switch-off
CN105263147A (zh) * 2015-11-25 2016-0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调节方法和设备
CN10827121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63506B (zh) * 2019-12-23 2021-05-2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节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87080B (zh) * 2021-03-15 2023-10-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939775A (zh) * 2022-03-29 2023-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超密集网络的基站节能方法、节能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35734B (zh) * 2023-10-26 2024-02-23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热力图与监测实时人口数量的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047A (zh) * 2007-06-22 2007-11-28 清华大学 一种应用于gsm基站的节能方法
CN101841859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状态控制方法、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047A (zh) * 2007-06-22 2007-11-28 清华大学 一种应用于gsm基站的节能方法
CN101841859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状态控制方法、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区域化的无线蜂窝网自主节能管理机制;喻鹏等;《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1130;第3节至第5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9511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9511B (zh) 无线接入网络节能方法
Hassan et al. Renewable energy in cellular networks: A survey
Peng et al. Traffic-driven power saving in operational 3G cellular networks
CN104469830B (zh) 异构网络多基站节能管理方法
Miozzo et al. Switch-on/off policies for energy harvesting small cells through distributed Q-learning
CN102917446B (zh) 一种面向绿色节能的动态小区休眠方法
CN111148131B (zh) 一种基于能耗的无线异构网络终端接入控制方法
CN103052134B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供能基站接入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04822162B (zh) 一种混合能源网络中的绿色基站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2754491A (zh) 蜂窝无线电系统中的能量控制方法
CN105636056A (zh) 一种频谱资源自优化的节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625337B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自主节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396376A (zh) 小区预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Hsu et al. Optimizing spectrum-energy efficiency in downlink cellular networks
CN103929752A (zh) 基站间动态协同覆盖方法
Piovesan et al. Optimal direct load control of renewable powered small cells: A shortest path approach
CN102149101B (zh) 节能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1404802A (zh) 一种小区间共享基带资源池的方法
CN105592537B (zh) 一种5g中继网络节能方法及系统
CN102238591A (zh) 一种无线网络实现节能的方法及系统
Hu et al. Green relay station assisted cell zooming scheme for cellular networks
Yuan et al. Toward net-zero base stations with integrated and flexible power supply in future networks
CN100556171C (zh)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层性能的快速仿真方法
CN104754617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Hao et al. Energy allocation and task scheduling in edge devices based on forecast solar energy with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