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6585A -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6585A
CN103266585A CN2013102008126A CN201310200812A CN103266585A CN 103266585 A CN103266585 A CN 103266585A CN 2013102008126 A CN2013102008126 A CN 2013102008126A CN 201310200812 A CN201310200812 A CN 201310200812A CN 103266585 A CN103266585 A CN 103266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fishing lamp
outlet
lock chamber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08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6585B (zh
Inventor
戴会超
高柱
王煜
唐梦君
郭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China Yangtz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08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6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6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6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6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6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包括主控计算机和至少一级光导闸室,每级光导闸室包括鱼道和依次设置于所述鱼道断面上的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口集鱼灯的照射距离,当所述光导闸室为多级时,上一级闸室的出口集鱼灯兼做为紧邻的下一级闸室的入口集鱼灯;所述主控计算机与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连接,控制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方法。本发明间接扩展了集鱼灯的照射范围,使集鱼灯可以应用于不同深度的水域,增加过鱼的种类和数量,增强鱼道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鱼道设计,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水流诱鱼方面,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鱼道几何结构,产生鱼类喜好的水流条件,吸引鱼类通过。但实践研究发现,此类鱼道产生的水流条件,往往对鱼类吸引作用有限,鱼类进入鱼道最初的一两级之后,就徘徊不前或返回原处,导致鱼道过鱼能力不甚理想,并且过鱼种类有限,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鱼道设计者需要拓展诱鱼的手段,改进鱼道的设计。
不少学者对于鱼类趋光性都给出了明确的研究结论,例如罗会明的文章“在灯光照射下鱼类的趋光行为反应”(海洋渔业,1980,(04):23-24+13.),顾孝连等人的文章“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趋光行为及其对摄食的影响”(水产学报,2009,(05):778-783.)。研究发现鱼类对光照有较强的反应,适度的光照可以吸引鱼类聚集(正趋光性),例如在集鱼灯中的应用;而过强的光照,则会驱离鱼类(负趋光性)。已有的实践表明:只要集鱼灯的亮度(功率)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就可以成功大量诱鱼;但集鱼灯在水中的照射范围有限,而水利工程的鱼道由于上下游水位差较大,鱼道设计都是小底坡长距离,直接使用集鱼灯仍然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既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成品集鱼灯诱鱼,又可以满足鱼道小底坡长距离的要求,间接延长集鱼灯在水中的照射范围,达到保护鱼类资源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包括主控计算机和至少一级光导闸室,每级光导闸室包括鱼道和依次设置于所述鱼道断面上的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口集鱼灯的照射距离,当所述光导闸室为多级时,上一级的出口集鱼灯位于紧邻的下一级光导闸室的入口处;所述主控计算机与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连接,控制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的开启和关闭。
当所述光导闸室为多级时,多级光导闸室的组合形式为串联、并联或分叉联接,通过光导闸室的多种方式组合,使鱼道的形式多样,适应性强。
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内嵌于鱼道的侧壁断面处或者外置于所述鱼道的内壁断面处,能够直接使用目前市场上的集鱼灯,施工布设简单,也便于对已有传统鱼道进行改造升级。
每级光导闸室还包括设置于鱼道侧壁上的水质探头,所述水质探头与所述主控计算机连接,将测量到的水体透光性的数据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控计算机,鱼道水质变化后主控计算机根据情况调整光照强度,保证鱼道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装置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主控计算机控制入口集鱼灯开启,照射一段时间,待鱼类聚集在入口集鱼灯附近后,主控计算机再控制出口集鱼灯开启,并使入口集鱼灯逐步渐暗直至关闭,聚集在入口集鱼灯处的鱼类,在新开启的出口集鱼灯的光照条件吸引下,游动聚集在出口集鱼灯处,完成鱼类的单向一级迁移。
如果有多级光导闸室,此时聚集在出口集鱼灯处的鱼位于紧邻的下一级光导闸室的入口处,重复上述步骤,则鱼在光照的吸引下,不断在相邻的各级光导闸室中单向移动,直至到达最终目的地。
主控计算机根据所需要鱼道过鱼的种类,控制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发出不同的光照颜色和光照强度。
设置在每级光导闸室鱼道侧壁处的水质探头监测水体透光性,产生测量信号,并将测量信号传输到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接收水体透光性的信号,调整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的照射时间和光照强度。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至少一级光导闸室,每级光导闸室均设置集鱼灯,使集鱼灯分段设置,间接扩展了集鱼灯的照射范围,使集鱼灯可以应用于不同深度的水域;本发明通过主控计算机控制集鱼灯的发光顺序、照射时间、光照颜色和光照强度,分配不同鱼类喜好的光照条件,增加过鱼的种类和数量,增强鱼道的通用性;本发明水质探头监测鱼道水质变化,主控计算机根据水质变化调整光照强度,保证鱼道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本发明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将鱼道设计成串联、并联或者分叉形式的复杂鱼道,诱引鱼类到达不同的水流区域,以满足特殊鱼类的特殊需要;同时,本发明的集鱼灯可以预先内嵌入鱼道或者后期外置在鱼道内壁上,施工布设简单,也便于对已有传统鱼道进行改造升级,硬件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鱼类完成一级迁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计算机4和至少一级光导闸室。
每级光导闸室包括鱼道1、水质探头5和依次设置于鱼道1断面上的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口集鱼灯3的照射距离,当所述光导闸室为多级时,上一级的出口集鱼灯位于紧邻的下一级光导闸室的入口处;。其中,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在鱼道1的制造过程中内嵌于鱼道1的侧壁断面处,与鱼道1一同制造,使装置的铺设简单。
主控计算机4与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连接,控制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的开启和关闭。
水质探头5设置于鱼道1侧壁上,并且与主控计算机4连接,将测量到的水体透光性的数据信号传输到主控计算机4。
当光导闸室为多级时,多级光导闸室的组合形式为串联、并联或分叉联接,组合形式根据诱鱼的需要而定,提高本发明装置的适应能力,本实施例中,光导闸室为3级,3级光导闸室逐级串联,从而克服了普通集鱼灯照射范围有限的限制,实现大范围的诱鱼。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的工作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主控计算机4根据鱼道所需要过鱼的种类,控制中间一级光导闸室入口集鱼灯2发出相对应的光照颜色和光照强度,如图2所示,产生鱼类喜好的光照条件,吸引上一级闸室中的鱼类聚集在集鱼灯2附近,照射一段时间,待鱼类聚集在入口集鱼灯附近后,主控计算机4控制出口集鱼灯3开启,并使入口集鱼灯2逐步渐暗直至关闭,聚集在入口集鱼灯2处的鱼类,会在新开启的出口集鱼灯3的光照条件吸引下,游动聚集在出口集鱼灯3处,如图3所示,完成鱼类的单向一级迁移。此时位于集鱼灯3处的鱼类也正位于下一级光导闸室的入口处,为新的迁移做好准备。
以此类推,如果有多级光导闸室,重复上述步骤,则鱼在光照的吸引下,不断在所设计的相邻的各级光导闸室中单向移动,直至到达最终目的地。
另外,设置在每级光导闸室的鱼道的侧壁处的水质探头监测水体透光性,产生测量信号,并将测量信号传输到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接收水体透光性的信号,调整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的照射时间和光照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为: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外置于鱼道1的内壁断面处,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能够直接使用目前市场上的集鱼灯,不需要另外制造,施工布设简单,也便于对已有传统鱼道进行改造升级。
本实施例装置的工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计算机(4)和至少一级光导闸室,每级光导闸室包括鱼道(1)和依次设置于所述鱼道(1)断面上的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所述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口集鱼灯(3)的照射距离,当所述光导闸室为多级时,上一级的出口集鱼灯位于紧邻的下一级光导闸室的入口处;所述主控计算机(4)与所述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连接,控制所述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导闸室为多级时,多级光导闸室的组合形式为串联、并联或分叉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内嵌于鱼道(1)的侧壁断面处或者外置于所述鱼道(1)的内壁断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级光导闸室还包括设置于鱼道(1)侧壁上的水质探头(5),所述水质探头(5)与所述主控计算机(4)连接,将测量到的水体透光性的数据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控计算机(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主控计算机(4)控制入口集鱼灯(2)开启,照射一段时间,待鱼类聚集在入口集鱼灯(2)附近后,主控计算机(4)再控制出口集鱼灯(3)开启,并使入口集鱼灯(2)逐步渐暗直至关闭,聚集在入口集鱼灯(2)处的鱼类,在新开启的出口集鱼灯(3)的光照条件吸引下,游动聚集在出口集鱼灯(3)处,完成鱼类的单向一级迁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有多级光导闸室,此时聚集在出口集鱼灯(3)处的鱼位于紧邻的下一级光导闸室的入口处,重复上述步骤,则鱼在光照的吸引下,不断在相邻的各级光导闸室中单向移动,直至到达最终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计算机(4)根据鱼道所需要过鱼的种类,控制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发出不同的光照颜色、光照强度和照射持续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每级光导闸室的鱼道(1)的侧壁处的水质探头(5)监测水体透光性,产生测量信号,并将测量信号传输到主控计算机(4),主控计算机(4)接收水体透光性的信号,调整入口集鱼灯(2)和出口集鱼灯(3)的照射强度和持续时间。
CN201310200812.6A 2013-05-27 2013-05-27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03266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0812.6A CN103266585B (zh) 2013-05-27 2013-05-27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0812.6A CN103266585B (zh) 2013-05-27 2013-05-27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6585A true CN103266585A (zh) 2013-08-28
CN103266585B CN103266585B (zh) 2015-10-07

Family

ID=4901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0812.6A Active CN103266585B (zh) 2013-05-27 2013-05-27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658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5314A (zh) * 2013-09-26 2014-01-01 三峡大学 一种利用船闸实现过鱼的装置及方法
CN108118662A (zh) * 2018-01-16 2018-06-05 三峡大学 鱼道模型实验装置
CN112144466A (zh) * 2020-09-22 2020-12-29 南通大学 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2987833A (zh) * 2021-05-13 2021-06-18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655233A (zh) * 2022-10-24 2023-01-3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鱼监测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10717C1 (ru) * 2006-02-13 2007-11-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мелиоратив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ФГОУ ВПО (НГМА) Рыбоход
CN101084347A (zh) * 2004-12-27 2007-12-05 姜湳 鱼道块
CN201272958Y (zh) * 2008-09-28 2009-07-15 河海大学 多功能生态鱼闸
CN101638889A (zh) * 2008-12-17 2010-02-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高坝陡坡的阶梯式过鱼设施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347A (zh) * 2004-12-27 2007-12-05 姜湳 鱼道块
RU2310717C1 (ru) * 2006-02-13 2007-11-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мелиоратив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ФГОУ ВПО (НГМА) Рыбоход
CN201272958Y (zh) * 2008-09-28 2009-07-15 河海大学 多功能生态鱼闸
CN101638889A (zh) * 2008-12-17 2010-02-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高坝陡坡的阶梯式过鱼设施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5314A (zh) * 2013-09-26 2014-01-01 三峡大学 一种利用船闸实现过鱼的装置及方法
CN108118662A (zh) * 2018-01-16 2018-06-05 三峡大学 鱼道模型实验装置
CN108118662B (zh) * 2018-01-16 2023-12-19 三峡大学 鱼道模型实验装置
CN112144466A (zh) * 2020-09-22 2020-12-29 南通大学 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2987833A (zh) * 2021-05-13 2021-06-18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987833B (zh) * 2021-05-13 2021-07-30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655233A (zh) * 2022-10-24 2023-01-3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鱼监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6585B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6585A (zh) 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5393975B (zh) 一种简易循环水对虾养殖池水处理系统
EP2360629A3 (en) Device for the autonomous bootstrapping of useful information
CN104968196B (zh) 用于增强水生动物的生长的光照系统和方法
CN108717586A (zh) 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水产养殖环境溶解氧预测方法
CN105900890A (zh)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Carmona et 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indigenous freshwater fishes in the Tagus River basin, Spain
CN204014772U (zh) 一种利用声光电驱鱼技术的分级养殖系统
US11954581B2 (en) Neuron circuit
CN103262823B (zh) 工业化分层取水清水循环的养殖系统和方法
CN209594538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清水虫培养装置
CN203913047U (zh) 折叠式浅滩诱捕弹涂鱼笼具
CN102995922A (zh) 多系统集成智能整体卫间
CN204120040U (zh) 太阳能灭虫灯
CN204540434U (zh) 新型青蛙养殖池
CN105010214A (zh) 一种盐碱地微咸水渔业养殖用自动捕鱼鱼塘
CN205623919U (zh) 一种应用于流水生境底栖性野生鱼类的驯养池
CN206333231U (zh) 一种自动捕捞并分区收集鱼虾蟹的抬网式渔具
CN206728963U (zh) 一种龙虾分级筛选捕捉装置
CN109006602A (zh) 一种蟹公寓繁育红螯螯虾的方法及装置
CN205623887U (zh)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CN211881820U (zh) 一种半人工捕捞与多开口虾笼装置
CN205682220U (zh) 一种诱虫养鱼捕捞装置
CN102367677A (zh) 一种智能选程节水器
CN104082220B (zh) 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沉淀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0

Address after: 430014 Sanyang Center, No. 88, Sanyang Road, Jiang'an District,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YANGTZE POWER Co.,Ltd.

Patentee after: HOHAI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8 Focheng West Road,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HAI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