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2850B -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2850B
CN103262850B CN201310014791.9A CN201310014791A CN103262850B CN 103262850 B CN103262850 B CN 103262850B CN 201310014791 A CN201310014791 A CN 201310014791A CN 103262850 B CN103262850 B CN 103262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azine
ethyoxyl
diketone
toluene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47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2850A (zh
Inventor
郭兆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147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2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2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2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8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调控剂为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和助剂蔗糖,其中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质量比为1.0~1.5:1.2~2.0的混合物(指100%纯度的质量比),优选比例为1.2:1.6。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把调控剂按每2.2~3.5g兑水10L充分溶解混匀后,对石蒜地上部喷雾即可。且调控剂兑水后要现兑现用;喷雾后要保障16h内不淋雨水或洒水,如果16h内已淋雨水,需重新喷雾;喷雾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本调控剂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促生长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实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植物生长促进剂的研发与生产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又名老鸦蒜、龙爪花等,系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它是提取贵重生物制药原料石蒜碱(lycorine)、加兰他敏(galanthamine)、石蒜胺碱(lycora-mine)等的药用植物,也是一种花大且艳的良好园林花卉植物。石蒜碱、加兰他敏、石蒜胺碱具有抗癌、消炎、抗阿米巴痢疾药效,仅高纯度加兰他敏目前国际市场价90~100美元/克。国内工厂提取生物碱和用作园林绿化都是靠采挖野生石蒜,因长年大量采挖,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产地山丘被挖得千疮百孔,环境破坏严重,工厂生产也难以持续发展,为此,有些工厂建立石蒜原料人工栽培生产基地,但鳞茎生长十分缓慢,效益低下。
目前,国内对石蒜的研究报导甚少,且多局限在形态、生理和引种繁殖上,栽培措施仅为单一的肥水管理。因此,在国内至今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石蒜生产基地。国外多为其生物碱的药理研究、生产鲜(切)花等。国外在石蒜生物碱与淀粉的提取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而且较为深入。
我国石蒜种质资源丰富,石蒜科石蒜属(Lycoris Herb)植物全世界分布20余种,主产我国,少数在日本、缅甸、朝鲜和我国台湾,我国有15种,占绝对优势,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我省九嶷山地区石蒜种质资源经初步考查,有4个种以上,而且数量较大。但在科学研究、生产利用及产业化方面已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们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以加快我国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石蒜的人工栽培其生长十分缓慢,产量极低,没有良好的解决途径。要解决这一问题,喷施石蒜生长促进剂是其较有效的措施之一,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促生长效果显著。但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石蒜生长的促进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促生长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石蒜生长促进剂的较佳的应用方法。
石蒜的人工栽培其生长十分缓慢,产量极低,没有良好的解决途径。要解决这一问题,喷施石蒜生长促进剂是其较有效的措施之一,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促生长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调控剂为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和助剂蔗糖组成,其中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质量比为1.0~1.5:1.2~2.0。
调控剂中的蔗糖主要用作助剂,起制剂填充及稳定的作用,可以根据生产应用进行加入。发明人研究发现加入助剂蔗糖与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质量比0.5~3.0:1.0~1.5:1.2~2.0为优选的比例。
以上三者的最优选的质量比为2.0:1.2:1.6。
调控剂按每4.0~5.0g兑水10L,其中助剂蔗糖与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质量比为0.5~3.0:1.0~1.5:1.2~2.0。
本发明选用植物生长促进剂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和助剂蔗糖,采用特别是将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采用了适宜浓度的配伍,配制成商用调控剂,对石蒜的生长进行促进,提高其叶绿素合成速率,增强光合作用,抑制代谢消耗,提高生长速率,解决了石蒜人工栽培生长缓慢、产量低的问题,这将有效提高石蒜人工栽培的产量。
本调控剂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促生长效果显著。
石蒜生长促进剂配方为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和蔗糖按上述质量比的比率混匀,塑料袋密封包装,阴凉干燥避光处保存,保质期1年。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和蔗糖纯含量百分比没有特殊要求,其杂质在不影响其稳定性的前提下,配伍时达到配方所要求的净含量即可。以下是其调控效果的比较试验。
本发明的石蒜生长促进剂目前未见同类产品的报道。本发明是发明人多年研究工作所得出的试验结果,并在较长时间的生产中已得到验证,效果较佳。且本发明的配方还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剂型较稳定,原料来源丰富,操作简便,如开发成商品,价格便宜。在生产中使用简单方便,调控效果显著,使用成本低,是一种良好的石蒜生长促进剂。石蒜生长促进剂配方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其开发利用不但将在市场上增加一种新型生长型促进剂,还将为石蒜人工栽培生长缓慢的问题提供一条解决的途径。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为:在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把已混合好的调控剂按每4.0~5.0g兑水10L(10kg)用喷雾器对石蒜地上部喷雾即可,兑水后要现兑现用;兑水后要放入塑料盆或塑料桶中使用,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助剂蔗糖与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质量比为0.5~3.0:1.0~1.5:1.2~2.0。
喷雾后要保障16h内不淋雨水或洒水,如果16h内已淋雨水,需重新喷雾;喷雾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
以下是发明人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不断地通过实验挑选及选用适合本发明石蒜人工栽培促生长的相应调控剂配方的原料及其相关的配比所做的调控效果的比较试验。
1.单剂试验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试验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母株系本基地留种,试验材料为其自然繁殖而来的植株及鳞茎。试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
1.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长沙理工大学九嶷山试验基地进行。从九嶷山试验基地采挖石蒜鳞茎种球,选择小鳞茎,其直径为3~5cm的鳞茎,用株行距分别为10cm、20cm的密度再种植在其试验基地中等肥力水平的平整土块中,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开始喷药处理,以后不再喷药,常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2个月后对其进行收获,称其干重。
每一种药品设置从低到高4种浓度梯度——每10L水中分别加入100%纯品质量比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0.5g、1.0g、1.5g、2.0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0.5g、1.0g、1.5g、2.0g;GA3:0.5g、1.0g、1.5g、2.0g;IBA:0.5g、1.0g、1.5g、2.0g。
试验设置17个处理(包括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6m2/重复)。喷药部位为地上部,喷药后16h以内不洒水。各处理的喷药浓度及处理设置情况如下(以下各处理所取的克数均指100%纯品质量溶解在10L水中的量,即浓度):
处理1:0.5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处理2:1.0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处理3:1.5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处理4:2.0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处理5:0.5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6:1.0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7:1.5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8:2.0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9:0.5g GA3;处理10:1.0g GA3;处理11:1.5g GA3;处理12:2.0g GA3;处理13:0.5g IBA;处理14:1.0g IBA;处理15:1.5g IBA;处理16:2.0g IBA;对照(CK):用自来水喷雾。
1.2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
处理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化学调控效果见表1。试验结果表明,在喷药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不同植物生长促进剂对石蒜的调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与处理7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均高于其他处理,特别是地下部分尤为突出。说明此2个处理的调控效果较佳,即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与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适当浓度的调控效果较好。
表1. 处理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化学调控效果(单位:kg干重/18m2
处理 地上部 地下部
处理1 10.12±1.37b 15.24±1.16ab
处理2 12.94±1.01a 16.53±1.28a
处理3 11.20±0.83abc 15.56±1.09ab
处理4 9.67±1.61bc 14.37±0.91b
处理5 8.97±0.69c 9.11±2.14d
处理6 12.17±1.35a 14.01±1.27b
处理7 12.91±1.81a 15.86±0.91a
处理8 12.32±1.94a 14.95±2.07ab
处理9 9.84±1.37b 11.08±2.15c
处理10 11.58±1.23ab 9.15±1.62d
处理11 12.31±1.52a 8.67±1.82de
处理12 10.51±2.37b 7.24±1.73e
处理13 9.16±1.82bc 10.37±1.71cd
处理14 10.83±2.31b 11.06±2.30c
处理15 11.24±1.67abc 12.61±1.91bcd
处理16 9.37±1.82bc 10.60±1.39cd
CK 9.82±1.38bc 11.36±1.25c
注:小写字母为0.05水平,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2.配伍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试验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母株系本基地留种,试验材料为其自然繁殖而来的植株及鳞茎。试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
2.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长沙理工大学九嶷山试验基地进行。从九嶷山试验基地采挖石蒜鳞茎种球,选择其直径为3~5cm的鳞茎,用株行距分别为10cm、20cm的密度再种植在其试验基地中等肥力水平的平整土块中,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开始喷药处理,以后不再喷药,常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2个月后对其进行收获,称其干重。
以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与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4个浓度梯度进行配伍试验,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协同效应。
每一种药品设置从低到高3种浓度梯度——每10L水中加入100%纯品质量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
试验设置10个处理(包括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6m2/重复)。喷药部位为地上部,喷药后16h以内不洒水。各处理的喷药浓度及配伍情况如下(以下各处理所取的克数均指100%纯品质量溶解在10L水中的量,即浓度):
处理1:0.6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0.8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2: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3:1.8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2.4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4:0.6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5: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2.4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6:1.8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0.8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7:0.6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2.4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8: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0.8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处理9:1.8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对照(CK):用自来水喷雾。
2.2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
处理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化学调控效果见表2。试验结果表明,在喷药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不同配伍对石蒜的调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处理2的调控协同效果最佳,即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调控协同效应为正效应,且其调控效果较其他处理要好。
表2. 处理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化学调控效果(单位:kg干重/18m2
处理 地上部 地下部
处理1 15.37±1.62bc 17.63±2.14cd
处理2 18.59±1.81a 21.94±2.73a
处理3 17.62±1.27ab 18.37±2.16bc
处理4 17.39±2.38ab 19.61±1.91b
处理5 16.27±2.09b 16.83±1.19cd
处理6 16.95±0.86b 18.60±1.27bc
处理7 17.28±1.94abc 19.27±2.63b
处理8 15.96±0.97bc 14.81±4.64d
处理9 15.08±2.61bc 17.51±3.09c
CK 11.94±2.88c 12.52±1.27e
3. 助剂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试验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母株系本基地留种,试验材料为其自然繁殖而来的植株及鳞茎。试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
3.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长沙理工大学九嶷山试验基地进行。从九嶷山试验基地采挖石蒜鳞茎种球,选择其直径为3~5cm的鳞茎,用株行距分别为10cm、20cm的密度再种植在其试验基地中等肥力水平的平整土块中,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开始喷药处理,以后不再喷药,常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2个月后对其进行收获,称其干重。
以助剂蔗糖、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进行配伍试验,以确定保存1年后助剂蔗糖是否具有稳定作用。
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蔗糖三者按以下处理1~4混合(以下重量g均为100%纯品质量),塑料袋密封包装,阴凉避光处保存1年后,打开包装,分别溶解在10L水中,对石蒜喷雾处理。
试验设置4个处理(包括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6m2/重复)。蔗糖从低到高设置3种浓度梯度。喷药部位为地上部,喷药后16h以内不洒水。各处理的喷药浓度及配伍情况如下(以下各处理所取的克数均指100%纯品质量溶解在10L水中的量,即浓度):
处理1:1.0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2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0.5g蔗糖;处理2: 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2.0g蔗糖;处理3: 1.5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2.0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3.0g蔗糖;处理4: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对照(CK):用自来水喷雾。
3.2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
处理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化学调控效果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在喷药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不同处理的药剂存1年后比现配现用(表2)的调控效果只略有下降,这说明助剂蔗糖具有稳定作用;不同处理相比之下,处理2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处理2的调控协同效果最佳,即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2.0g蔗糖的调控协同效应为正效应,且其调控效果较其他处理要好。
表3. 处理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化学调控效果(单位:kg干重/18m2
处理 地上部 地下部
处理1 16.82±1.64ab 17.29±2.07b
处理2 17.53±1.37a 20.28±1.43a
处理3 15.19±2.16b 18.57±0.94ab
处理4 13.09±0.37c 16.30±2.18bc
CK 10.69±1.64d 15.19±1.62c
试验结果表明,与不加助剂蔗糖的处理4比较,处理1~3的0.5~3.0g助剂蔗糖对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与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保存均有利;不加助剂蔗糖(处理4),其调控效果显著降低。所以,需加助剂蔗糖,其保质期为1年。调控剂中的蔗糖主要用作助剂,起制剂填充及稳定的作用。
以上试验表明,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与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均具有较好的促进石蒜生长的作用。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主要是促进石蒜细胞的迅速增大,快速充实其内容物,提高干物重;而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具有促进细胞加快分裂,增大细胞数目的作用。GA3虽也具有促进植物细胞迅速增大或增长的作用,但对细胞内容物没有明显的影响,所以,GA3处理后常常容易引起作物倒伏或叶片披垂,而干物重确没有显著增加。IBA属于生长素类,虽具有促生长作用,但对石蒜促生长同时提高干物重效果不显著,所以,促生长的同时必须能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产物的积累,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与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兼备了此特性。但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其作用结果可能完全不同,高浓度与低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所以,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2.0g蔗糖兑水10L对石蒜地上部喷雾的调控效果较好,而且具有较好的调控协同正效应,其中的蔗糖主要用作助剂,起制剂填充及稳定的作用。本调控剂对石蒜产品具有提高品质的作用,对土壤也无残留,是一种较好的石蒜生长促进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把石蒜生长促进剂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蔗糖的净含量按1.0~1.5:1.2~2.0:0.5~3.0的比例混匀,优选1.2:1.6:2.0,塑料袋密封包装,阴凉干燥避光处保存,保存1年。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和蔗糖的纯含量百分比没有特殊要求,其杂质在不影响其稳定性的前提下,配伍时达到配方所要求的净含量即可。
使用方法: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把已混合好地调控剂按每4.0~5.0g(指100%纯度的净含量)兑水10L(10kg)用喷雾器对石蒜地上部喷雾即可,兑水后要现兑现用。喷雾后要保障16h内不淋雨水或洒水,如果16h内已淋雨水,需重新喷雾。喷雾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
实施例1
1.0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2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0.5g蔗糖(2.7g混剂兑水10.0kg)的调控效果:
试验在长沙理工大学九嶷山试验基地进行。从九嶷山试验基地采挖石蒜鳞茎种球,选择其直径为3~5cm的鳞茎,用株行距分别为10cm、20cm的密度再种植在其试验基地中等肥力水平的平整土块中,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开始喷药处理,以后不再喷药,常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2个月后对其进行收获,称其干重。
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蔗糖三者按以下处理1.0:1.2:0.5混合(三试剂均按100%纯品质量计),塑料袋密封包装,阴凉避光处保存1年后,打开包装,溶解在10L水中,对石蒜喷雾处理。
喷调控剂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地上部每18m2的干重为16.82kg,比对照10.69 kg多出6.13kg,促增长率为57.34%;地下部每18m2的干重为17.29kg,比对照15.19 kg多出2.10kg,促增长率为13.82%。
实施例2
处理2: 1.2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1.6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2.0g蔗糖(4.8g混剂兑水10.0kg)的调控效果:
试验在长沙理工大学九嶷山试验基地进行。从九嶷山试验基地采挖石蒜鳞茎种球,选择其直径为3~5cm的鳞茎,用株行距分别为10cm、20cm的密度再种植在其试验基地中等肥力水平的平整土块中,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开始喷药处理,以后不再喷药,常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2个月后对其进行收获,称其干重。
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蔗糖三者按以下处理1.2:1.6:2.0混合(三试剂均按100%纯品质量计),塑料袋密封包装,阴凉避光处保存1年后,打开包装,溶解在10L水中,对石蒜喷雾处理。
喷调控剂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地上部每18m2的干重为17.53kg,比对照10.69 kg多出6.84kg,促增长率为63.99%;地下部每18m2的干重为20.28kg,比对照15.19 kg多出5.09kg,促增长率为33.51%。
实施例3
处理3:1.5g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2.0g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3.0g蔗糖(6.5g混剂兑水10.0kg)的调控效果:
试验在长沙理工大学九嶷山试验基地进行。从九嶷山试验基地采挖石蒜鳞茎种球,选择其直径为3~5cm的鳞茎,用株行距分别为10cm、20cm的密度再种植在其试验基地中等肥力水平的平整土块中,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开始喷药处理,以后不再喷药,常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2个月后对其进行收获,称其干重。
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蔗糖三者按以下处理1.5:2.0:3.0混合(三试剂均按100%纯品质量计),塑料袋密封包装,阴凉避光处保存1年后,打开包装,溶解在10L水中,对石蒜喷雾处理。
喷调控剂12个月(即1个生长周期)后石蒜的地上部每18m2的干重为15.19kg,比对照10.69 kg多出4.50kg,促增长率为42.10%;地下部每18m2的干重为18.57kg,比对照15.19 kg多出3.38kg,促增长率为22.25%。

Claims (6)

1.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蒜生长促进剂由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和助剂蔗糖组成,其中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100%纯度质量比为1.0~1.5:1.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助剂蔗糖: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100%纯度质量比为0.5~3.0:1.0~1.5:1.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助剂蔗糖: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质量比为2.0:1.2:1.6。
4.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蒜生长促进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待石蒜地上部分生长到10~15cm长时,把已混合好的调控剂按每4.0~5.0g兑水10L充分溶解混匀后,用喷雾器对石蒜地上部喷雾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助剂蔗糖: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酮:四氢化糠基异硫氰酸盐的质量比为2.0:1.2:1.6。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兑水后要现兑现用;兑水后要放入塑料盆或塑料桶中使用,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喷雾后要保障16h内不淋雨水或洒水,如果16h内已淋雨水,需重新喷雾;喷雾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
CN201310014791.9A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2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4791.9A CN103262850B (zh)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4791.9A CN103262850B (zh)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2850A CN103262850A (zh) 2013-08-28
CN103262850B true CN103262850B (zh) 2014-06-11

Family

ID=49006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47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2850B (zh)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285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7929A (en) * 1995-05-08 1998-01-13 Troy Chemical Corporation Biocid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ixtures of haloproynyl compounds and sulfur containing triazines
CN101250164B (zh) * 2007-02-25 2011-04-2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水溶性均三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T2080516E (pt) * 2008-01-18 2011-07-01 Indena Spa Utilização de derivados de isotiocianato como agentes antimieloma
CN101401577A (zh) * 2008-11-25 2009-04-0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应用
CN102631340A (zh) * 2012-03-07 2012-08-15 徐瑞华 含异硫氰酸盐的抗肿瘤药物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2850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4954B (zh) 一种多功能营养生态防御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355886B (zh) 一种枣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CN103688742B (zh) 一种灯盏花的漂浮育苗方法
CN103270863A (zh) 白及快速繁殖育苗的方法
CN105052523A (zh) 一种仿野生石斛的栽培方法
CN107258328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3704027A (zh) 一种金槐的高成活率及提早结实的高位嫁接方法
CN104472486A (zh) 梨树多功能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及使用方法
CN104285744A (zh) 一种富锌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5052643A (zh) 有机水稻种植方法
CN103843636B (zh) 一种有机高钙营养苹果双向化调方法
CN104692939B (zh) 一种槟榔幼龄期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0250A (zh) 利用光能资源的作物优势互补品种混合种植方法
CN104725110B (zh) 高山蔬菜多元素复混叶面肥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0380B (zh) 野生铁皮石斛原种保护及人工培育方法
CN103819272B (zh) 一种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及其配制方法
CN108575525A (zh) 一种防寒防冻的东魁杨梅生态种植方法
Venturieri et al. Propagation of noble dendrobium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by cutting
CN105294180A (zh) 一种天然植物营养液及其应用
CN107278850A (zh) 一种红千层苗木的栽培方法
CN103396253A (zh) 一种具有广谱作用的叶面肥
CN103262850B (zh) 一种石蒜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06574A (zh) 一种稻田生态优质小龙虾养殖方法
CN104982135A (zh) 一种樱桃施肥方法
CN104871954B (zh) 一种红香椿授粉液及红香椿种子的培育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