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2493B - 多网络接入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网络接入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2493B
CN103262493B CN201180011813.5A CN201180011813A CN103262493B CN 103262493 B CN103262493 B CN 103262493B CN 201180011813 A CN201180011813 A CN 201180011813A CN 103262493 B CN103262493 B CN 103262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ocol stack
network
attribute
parameter
applic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18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2493A (zh
Inventor
孙周亨
成恒东
崔后洵
孙震豪
宋知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62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2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4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91Access to open networks; Ingress point selection, e.g. ISP selection
    • H04L12/5692Selection among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1Inter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r service data unit [SDU] definitions;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在通信设备中的多网络接入方法中,该通信设备包括具有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和至少一个协议栈以及用于通过该协议栈来执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应用单元,该方法包括向协议栈应用第一参数并向应用单元应用第一属性,在应用之后接入第一网络持续第一小时,将第一参数切换到第二参数并将第一属性切换到第二属性,并在切换之后接入第二网络持续第二小时。

Description

多网络接入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网络接入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能够经由一个网络来控制被安装或定位在家庭内的个人计算机(PC)、外围设备、移动电话、家用电器等的家庭网络被构造成通过经由不仅在系统内部而且在系统外部的电话线或互联网来接入在家庭内构建的网络,来控制每个类型的数字家用电器,诸如计算机、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视频播放器、空调机/加热器等。
无线短程通信技术被用于构建家庭网络。短程通信技术的示例可以包括蓝牙、Zigbee、无线LAN等。
蓝牙是一种无线个人局域网(PAN)接入技术,其目前被安装在全世界大部分移动通信终端中。蓝牙不仅被用于音频相关通信服务,诸如无线免提、立体声音乐流、一个电话等,而且被用于数据通信服务,诸如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消息交换等。
由于允许以低成本和低功率在相对窄的区域(10~100m)内的多个设备之间自由无线通信,蓝牙日益增加其使用范围。
出于控制存在于在家庭或办公室内构建的网络上的照明设备或诸如空调、TV接收机等家用电器的目的,Zigbee通信的使用日益增加。
Zigbee通信在以低成本和低功率来实现无线设备控制方面也具有优点,因此预期将被广泛用于构建家庭网络。
图1图示家庭网络系统。
如图1所示,能够中继无线LAN/蓝牙/Zigbee通信的无线网关设备通过无线LAN的无线分布系统(WDS)功能被连接到家庭网络上的接入点(AP),在家庭网络上形成无线网状联网。
不同于常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无线通信,无线网状联网是一种借助于甚至在无线网络上具有与有线网络相同的网状类型联网架构而能够甚至通过较少的输出提供网络可靠性和广阔的无线网络服务区域的技术。如所示的,通过经由无线LAN的WDS功能来建立AP与无线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在家庭网络上构建无线网状网络。
此外,图1图示允许通过无线网关设备在安装在家庭内的Zigbee通信网络上的蓝牙设备、无线LAN设备和Zigbee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家庭网络。
在此类家庭网络中,家庭内的各种类型的设备能够经由基于Zigbee的通信来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或数据。各种类型的设备可以由Zigbee远程控制器来控制经由例如互联网的外部网络而相互连接。
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经由互联网从外部接入各种类型的设备来控制各种类型的设备。这会导致用于方便性的显著增加。
在使用Zigbee作为短程通信技术来构建家庭网络时,可以更容易地构建无线网络。此外,家庭网络内除了AP之外的其它通信设备不要求除电源之外的有线连接,这有助于家庭网络的构建。
图2图示Zigbee通信的连接关系。
如参考图2能够注意到的,多个设备11和12属于第一网络,多个设备21至24属于第二网络且多个设备32和33属于第三网络。第一至第三网络可以是PAN。每个PAN可以由协调器生成并随着多个设备加入到每个PAN中而形成。每个PAN使用唯一标识符和信道,因此,多个PAN可以在同一空间上共存。
例如,属于第一网络的设备可以是用于家用电器的设备,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等。属于第二网络的设备可以是用于家庭娱乐的设备,例如TV、媒体播放器等。此外,属于第三网络的设备可以是用户便携设备,例如蜂窝电话、平板电脑等。
在这里,第一节点10必须分别可与第一、第二和第三网络相连接。
然而,现有技术未提出用以使用Zigbee技术来与多个网络通信的任何方法。尤其是,在现有技术中定义的Zigbee技术仅专注于针对低功率和尺寸减小的研究,而没有研究用于到多个网络的连接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说明书旨在提供用于消除那些问题的方法。
详细地,本说明书的方面将允许短程通信设备接入多个网络,更详细地,提供用于允许短程通信设备接入多个网络的架构及其方法。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优点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本文中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时分多网络接入方法,从包括具有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至少一个协议栈以及用于通过该协议栈来执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应用单元的通信设备的角度出发,该方法包括向协议栈应用第一参数以及向应用单元应用第一属性,在应用之后接入第一网络持续第一小时,将第一参数切换到第二参数并将第一属性切换到第二属性,以及在切换之后接入第二网络持续第二小时。
可以在设备中提供多个协议栈和应用单元。
在这里,作为示例,可以使用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一协议栈来接入第一网络,以及可以使用其第二协议栈来接入第二网络。此外,可以使用多个应用单元中的第一应用单元来接入第一网络,以及可以使用其第二应用单元来接入第二网络。
作为示例,可以执行应用步骤以向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一个协议栈应用第一参数以及向多个应用单元中的第二应用单元应用第一属性。
作为示例,切换步骤可以包括向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二协议栈应用第二参数以及向多个应用单元中的第二应用单元应用第二属性,并将第一协议栈和第二应用单元的使用切换至第二协议栈和第二应用单元的使用。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相对于应用单元将第二属性切换至第三属性,并且保持用于协议栈的第二参数,以及在切换之后接入第三网络持续第三小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相对于协议栈将第二参数切换至第三参数,并且保持用于应用单元的第二属性,以及在切换之后接入第三网络持续第三小时。
可以根据预置时间段或在用户事件或设备内的事件生成时执行切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具有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至少一个协议栈、用以通过协议栈来执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应用单元以及用以管理协议栈和应用单元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通过向协议栈应用第一参数并向应用单元应用第一属性来接入第一网络持续第一小时,并且然后通过将第一参数切换到第二参数并将第一属性切换到第二属性来接入第二网络持续第二小时。
可以在通信设备中提供多个协议栈和应用单元。
可以使用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一协议栈来接入第一网络,以及可以使用其第二协议栈来接入第二网络。可以使用多个应用单元中的第一应用单元来接入第一网络,以及可以使用其第二应用单元来接入第二网络。
有益效果
根据详细描述,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那些问题。
详细地,根据本描述,诸如Zigbee通信的短程通信设备将能够接入多个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家庭网络系统的视图;
图2是图示Zigbee通信的连接关系的视图;
图3是图示Zigbee设备的构造的视图;
图4是图示图3所示的Zigbee设备的操作的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架构的视图;
图6是图示根据图5所示的架构的操作的示例性视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说明书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架构的视图;
图8是图示根据图7所示的架构的操作的示例性视图;
图9是图示根据图7所示的架构的操作的另一示例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的通信设备的构造的框图;
图11是智能电网的概念图;
图12是图示在家庭内使用根据本说明书的通信设备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消耗装置的示例的视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的通信设备被实现为移动通信终端时的构造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且应理解的是其意图不在于限制本公开。只要没有被不同地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可以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一般所理解的那些相同的意义,并且不应该在过于广泛的意义上或过于受限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另外,如果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是未能明确地表达本公开的思想的错误术语,则其应被能够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适当地理解的技术术语替换。另外,应根据词典中的定义或根据其前后文或上下文来理解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一般术语,并且不应将其理解为具有过于受限的意义。
单数表示可以包括复数表示,只要其表示与上下文明确不同的意义。应将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理解为其意图指示存在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多个组件或多个步骤,并且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不包括组件或步骤的一部分,或者还可以包括额外的组件或步骤。
在下文中,提供用于在本文的描述中所使用的组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或部分”仅仅是为了便于编写本说明书,因此不对其赋予特定的意义或功能。
应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元件称为第二元件,并且同样地,可以将第二元件称为第一元件。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对应的那些组件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无论图号如何,并且省略了冗余解释。
在描述本发明时,如果认为对于相关的已知功能或构建的详细解释会不必要地转移本发明的主旨,则省略此类解释,但其应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用于帮助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思想不受附图的限制。
在下文中,在参考附图来解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将简要地描述本公开的那些示例性实施例。作为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Zigbee允许以低功率进行短程通信。Zigbee技术使得能够实现设备的尺寸减小。为此,已经去除了通信技术的复杂性。然而,随着近来短程无线通信技术覆盖了甚至一般的设备,出于各种目的需要Zigbee通信。尤其是,对用于接入多个网络的Zigbee通信的需要已经增加。为此,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说明了用于允许接入多个网络的架构及其方法。
图3图示Zigbee设备的构造,并且图4图示图3所示的Zigbee设备的操作。
参考图3,Zigbee设备可以包括协议栈和应用层。协议栈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网络(NWK)层。
PHY层和MAC层是根据作为用于低速无线PAN(LR-WPAN)的PHY和MAC层的标准的“IEEE802.15.4”标准实现的。
网络层是根据由ZigbeeAlliance(Zigbee联盟)定义的标准实现的。网络层可以管理联网、安全、路由等。
应用层包括应用支持子层(APS)、Zigbee设备对象(ZDO)以及应用对象。
APS具有维护用于绑定的表的功能。在这里,绑定是通过允许Zigbee协调器识别网络上的设备之间的连接实现的Zigbee协调器的改进的监视和控制功能。APS提供在被连接设备之间传输消息的操作的服务,并且支持用于识别设备地址和服务的发现操作及APS层中的安全管理。
应用层包括应用规范(applicationprofile)。应用规范可以定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服务的设备类型,诸如家庭自动化、建筑物自动化、智能能量管理等,并且因此包括相应的命令和属性。这样,可以基于其是用于家庭自动化还是建筑物自动化来应用不同的应用规范。因此,应用层的操作可以取决于应用哪种类型的应用规范。然而,在当前的Zigbee标准中,在一个芯片内只可以驱动一个应用规范,并且不能一次驱动多个规范。
同时,Zigbee技术被分段成ZigbeePro、ZigbeeRF4CE、ZigbeeIP等。ZigbeePro是具有比Zigbee更高级的寻址、路由、安全等的技术。ZigbeeRF4CE在仅支持一对一或一对多通信而不支持网状拓扑结构方面不同于Zigbee或ZigbeePro。对于分段的技术而言,分别要求专用的协议栈。在没有专用协议栈的情况下,不能实现根据相应技术操作来加入网络。同时,一个设备内的多个专用协议栈的实现可能增加复杂性。此外,Zigbee标准当前定义在单个Zigbee芯片组内实现一个协议栈,并且不允许多个协议栈的同时驱动。
参考图4,通信设备通过用于ZigbeePro的协议栈和用于智能能量的应用规范来接入PAN1。在这里,通信设备可以与室内显示器(IPD),即输出与在家庭内消耗的电力的量和计费等有关的信息的显示设备,进行通信。
因此,由于通信设备根据当前Zigbee标准使用仅一个协议栈和仅一个应用规范,所以可能只能加入PAN1,但不能使用其它协议栈或使用不同的应用规范来加入其它网络。
因此,下面将参考图5给出用于允许通信设备接入多个网络的架构及其操作方法的描述。
图5是图示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架构的视图。
参考图5,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协议栈、应用层以及管理单元。
此外,可以将多个参数应用于协议栈且可以将多个属性应用于应用层。管理单元可以管理参数或属性的应用。
每个参数可以允许协议栈针对Zigbee、ZigbeePro、ZigbeeRF4CE、ZigbeeIP等进行操作。此外,每个属性可以允许应用层根据应用规范,诸如家庭自动化、建筑物自动化、智能能量管理等,来进行操作。
管理单元可以包括模式管理器、时间处理机、中断处理机和冲突处理机。根据要接入的网络或要求的操作,模式管理器可以向协议栈和应用层应用参数和属性或切换参数和属性。时间处理机可以基于时间来处理参数和属性的应用或切换。例如,时间处理机可以允许按一个时隙单位或每个预定时段进行应用或切换。中断处理机可以在应用参数和属性之后当由通信设备内的另一模块或用户接口生成事件时处理由于此类事件生成而引起的中断,并将参数和属性切换至另一参数和属性,从而允许通信设备的操作。中断处理机可以在时间处理机以时间单位的管理期间当生成事件时从时间处理机接管管理权限,从而命令模式管理器开始特定模式。当在通信期间发生冲突时,冲突处理机可以处理此类冲突。
图6是图示根据图5所示的架构的操作的示例性视图。
在图6中示出了在时间轴上的通信设备的操作。图5所示的架构包括仅一个协议栈和仅一个应用层,但包括多个参数和属性。因此,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经由如图6所示的时间划分来应用相应的参数和属性而接入多个网络。
首先,为了接入第一网络,向通信设备的协议栈应用用于ZigbeePro的参数,并向应用规范应用用于智能能量规范(即SEP-1)的属性。该通信然后接入PAN1。
然后,当响应于来自时间处理机或中断处理机的请求而必须接入PAN2时,模式管理器向应用规范应用SEP-1并向协议栈应用用于ZigbeePro的参数。因此,通信设备接入PAN2。在这里,当用于PAN1的参数和属性与用于接入PAN2的参数和属性相同时,模式管理器可以不执行参数和属性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在所示的切换时间之后接入PAN2。
然后,当再次响应于来自时间处理机或中断处理器的请求而必须接入PAN1时,对于所示的切换时间模式管理器可以切换参数和属性。
同时,如所示的,规范属性切换时间和栈参数切换时间可以相互不同。也就是说,如所示的,规范属性切换时间可以短于栈参数切换时间。
图7是图示根据本说明书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架构的视图。
如图7所示,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协议栈、多个应用层和管理单元。
此外,可以分别向相应的协议栈应用参数,并且可以分别向相应的应用层应用属性。管理单元可以管理参数或属性的应用。
每个参数可以允许相应的协议栈针对Zigbee、ZigbeePro、ZigbeeRF4CE、ZigbeeIP等进行操作。此外,每个属性可以允许相应的应用层根据应用规范,诸如家庭自动化、建筑物自动化、智能能量管理等,来进行操作。
管理单元可以包括模式管理器、时间处理机、中断处理机和冲突处理机。模式管理器可以根据要接入的网络或要求的操作来驱动与所需参数相对应的协议栈和与所需属性相对应的应用规范。
图8是图示根据图7所示的架构的操作的示例性视图。
在图8中示出了在时间轴上的通信设备的操作。图7所示的架构具有多个协议栈和多个应用层。向每个协议栈应用相应的参数,并向每个应用层应用相应的属性。因此,如图8所示,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经由时间划分来驱动每个协议栈和应用规范而接入每个网络。
首先,在驱动具有对其应用的用于ZigbeeIP的参数的协议栈并使用智能能量规范(即SEP-2)来驱动应用层之后,通信设备接入PAN1。在这里,通信设备可以与室内显示器(IPD),即输出与在家庭内消耗的电力的量和计费等有关的信息的显示设备,进行通信。
当响应于来自时间处理机或中断处理机的请求而必须接入PAN2时,模式管理器将协议栈切换到对其应用用于ZigbeePro的参数的另一协议栈,并将应用层切换到对其应用SEP-1的另一应用层。通信设备因此接入PAN2。在这里,通信设备可以使用能量服务接口(ESI)与服务器通信。
当响应于来自时间处理机或中断处理机的请求而必须接入PAN3时,模式管理器将协议栈切换到对其应用适合于PAN3的用于ZigbeePro的参数的另一协议栈,并将应用层切换到对其应用SEP-1的另一应用层。通信设备然后接入PAN3。
此外,当响应于来自时间处理机或中断处理机的请求而必须接入PAN4时,模式管理器将协议栈切换到对其应用适合于PAN4的用于ZigbeePro的参数的另一协议栈,并将应用层切换到对其应用用于家庭自动化的规范和属性的另一应用层。通信设备然后接入PAN4。
同时,如所示的,规范属性切换时间和栈参数切换时间可以相互不同。也就是说,如所示的,规范属性切换时间可以短于栈参数切换时间。
图9是图示根据图7所示的架构的操作的另一示例性视图。
如图9所示,不同于图8,当可以通过对其应用了相同参数的协议栈来接入多个网络时,可以不执行切换。类似地,当可以通过对其应用了相同规范的应用层来接入多个网络时,可以不执行切换。因此,如图9所示,在接入多个网络中的每一个时,当相同的(公共)规范或协议栈允许接入时,能够在没有切换的情况下进行接入。此外,当存在要求的规范或协议栈时,通过仅切换要求的部分,能够进行接入。
详细地,通信设备在对其应用了用于ZigbeePro的参数的协议栈被驱动且使用智能能量规范(即SEP-2)来驱动应用层之后接入PAN1。
然后,当响应于来自时间处理机或中断处理机的请求而必须接入PAN2时,模式管理器将协议栈切换到对其应用用于ZigbeePro的参数的另一协议栈,并将应用层切换到对其应用SEP-1的另一应用层。通信设备因此接入PAN2。
然后,当必须接入PAN3时,模式管理器在没有单独切换操作的情况下接入PAN3。
当必须接入PAN4时,模式管理器将应用层切换到对其应用了家庭自动化规范的另一应用层,并且保持用于接入PAN4的协议栈。通信设备因此接入PAN4。
同时,为了使用公共(相同)协议栈或公共应用层来接入每个PAN,应将在每个PAN上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存储在公共协议栈内。换言之,在通过公共协议栈来接入PAN2和PAN3时,必须在协议栈内将PAN2上的数据和PAN3上的数据相互分类。例如,当在公共协议栈中仅提供了一个缓冲器时,PAN2上的数据和PAN3上的数据在缓冲器内混合。因此,应将此类数据分类。为此,可以将缓冲器内的每个数据与PANID一起存储。可替选地,即使使用公共协议栈,也可以为每个PAN单独提供缓冲器。
可以使用例如软件、硬件或其某些组合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现本文所述的方法。
对于硬件实施方式而言,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微处理器、被设计成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者这些的选择性组合内实现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由控制器180来实现此类实施例。
对于软件实施方式而言,可以连同单独的软件模块一起来实现诸如程序和功能的实施例,所述单独软件模块中的每一个执行至少一个功能和操作。可以用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所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来实现软件代码。此外,可以将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来执行。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的通信设备的构造的框图。
如图10所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0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60、控制器180和发送/接收单元114。存储单元160可以存储用于通信设备100的必需操作的软件或固件。控制器180可以驱动软件或固件。发送/接收单元114可以包括上述架构。换言之,传送/接收单元114可以包括上述协议栈。在这里,可以以布置在发送/接收单元114内的存储单元中的固件形式或以存储单元160中的固件形式来实现上述应用层。同时,可以以布置在发送/接收单元114内的存储单元中的固件形式或以存储单元160中的固件形式来实现上述管理单元。
图11是智能电网的概念图,并且图12是图示在家庭内使用根据本说明书的通信设备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消耗装置的示例的视图。
图11是智能电网的示意图。智能电网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热力发电、核发电或水力发电来产生电力的发电站以及使用太阳射线或风力作为可更新能源的太阳能电站和风力发电站。
热电站、太阳能电站或水电站可以经由电力传输线向发电厂传输电力。发电厂然后可以将此类电力传输到变电站,在变电站中,电力被分配到使用(消耗)该电力的每个地方,诸如家庭或办公室。
还可以将由可更新能源产生的电力传输到变电站以便分配到每个地方。此外,可以经由电力储存设备将被传输到变电站的电力分配到每个家庭或办公室。
即使在使用家庭电力管理网络(家域网;HAN)的家庭中,也可以通过使用太阳射线或安装在插电式混合电动车(PHEV)中的燃料电池来进行自发电以供应电力并将剩余电力重新充电到外部。
办公室或家庭提供有智能仪表,以便实时地识别在每个地方所使用的电力和电费,这可以允许用户识别当前消耗的电力量和电费,根据情况找到用于减少电力消耗或电费的解决方案。
同时,允许发电站、发电厂、存储设备和要消耗电力的地方进行双向通信。因此,除电力到每个地方的单方供应之外,可以将使用电力的每个地方的情况通知给发电厂或发电站,以根据每个地方的情况来产生和分配电力。
管理用于消耗电力的地方的实时电力和所消耗电力的实时预测的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实时测量所消耗电力的量的高级计量设施(AMI)在智能电网中起重要作用。
在这里,智能电网下的计量设施是用于基于开放式架构集成消耗装置的基础技术。计量设施允许消耗装置高效地使用电力并为电力供应商提供通过检测系统上的问题来高效地操作系统的能力。
在这里,不同于典型的通信网络,开放式架构指示用于智能电网系统中的每个电气设备的互连的参考,无论哪个制造商制造了电气设备。
因此,在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计量设施可以使得能够实现消费者友好的效率,诸如“价格对设备(PricestoDevices)”。
也就是说,电力市场的实时价格信号被中继到安装在每个家庭中的EMS。EMS与每个电气设备通信以对其进行控制。因此,用户通过监视EMS来识别与每个电气设备有关的电力信息,并基于该信息来执行电力信息处理,诸如设置电力消耗或电费的限制,从而节省能量和成本。
在这里,EMS可以优选地包括在办公室或家庭中使用的本地EMS,以及与本地EMS执行双向通信以处理由本地EMS收集的信息的中央EMS。
由于智能电网支持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对于电力信息的实时通信,所以可以实现“实时电力网反应”,并且因此可以降低满足峰值需求所需的高成本。
同时,参考图12,可以在家庭内安装用于测量供应给每个家庭的电力和电费的测量设备(智能仪表)或EMS100。
在这里,可以根据基于小时的计价来对电费进行记账。基于小时的电费在电力消耗急剧增加的时间间隔变得更加昂贵,并且在消耗相对较少电力的午夜时间间隔变得更便宜。
在这里,EMS或智能仪表100可以包括用于显示电力消耗和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当前状态的屏幕,并且实现为具有用户能够操纵的输入按钮的终端的形式。
可以通过在家庭内在之间形成网络来将EMS或智能仪表100连接到家用电器,诸如电冰箱、洗衣机或干燥机、空调、TV或烹饪设备,执行双向通信。
此外,可以通过在之间形成网络来将EMS或智能仪表100连接到用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这样,EMS或智能仪表100可以形成多个网络,并且可接入每个网络。因此,如上所述,EMS或智能仪表100可以包括用于允许接入每个网络的多个协议栈和多个应用层,并且提供有用于管理相应的参数和属性的应用的管理单元。
同时,还可以在家庭内安装辅助电源,即,诸如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私人发电站以及能够由私人发电站产生的电力充电的蓄电池。除蓄电池之外,燃料电池也可以充当辅助电源。在这里,辅助电源可以在未从诸如电力公司的外部电源供应电力的状态下用于向家庭供应电力。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的通信设备被实现为移动通信终端时的构造的框图。
被实现为移动通信终端的通信设备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电源单元190等。然而,图1所示的所有元件不一定都是必需的,并且可以用比那些所示元件更多或更少数目的元件来实现移动终端。
在下文中,将依次描述组成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电通信或者允许移动终端100与移动终端100位于其中的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元件。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位置信息模块115等。
广播接收模块111通过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关联信息。广播关联信息可以意指关于广播频道、广播节目、广播服务提供商等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提供广播关联信息,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关联信息。可以将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关联信息存储在诸如存储器160的适当设备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无线电信号和/或从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无线电信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呼叫信号、视频呼叫信号和/或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的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是用于支持无线互联网接入的模块。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以被内置于移动终端100或在外部安装到移动终端10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以使用包括无线LAN(WLAN)、Wi-Fi、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等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包括蓝牙、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Zigbee等的短程通信技术。
短程通信模块114可以包括参考图3至10所述的架构。换言之,短程通信模块114可以包括上述协议栈。在这里,可以以布置在短程通信模块114中的存储单元中的固件形式来实现应用层,或者以存储器160中的固件形式来实现。此外,可以以布置在短程通信模块114中的存储单元中的固件形式或者以存储器160中的固件形式来实现上述管理单元。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的模块,诸如GPS模块。
麦克风122在电话呼叫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块等下通过麦克风来接收外部音频信号,并将该音频信号处理成电语音数据。可以将已处理语音数据转换并输出成在电话呼叫模式下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12可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麦克风122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的噪声抵消算法以抵消在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生成输入数据以控制终端的操作。可以通过包括键区、圆顶开关(domeswitch)、触摸板(压力/电容)、转向轮(jobwheel)、转向开关(jogswitch)等来构造用户输入单元130。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诸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等,以及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感测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是滑动式电话类型时,其可以感测滑动式电话的打开或关闭状态。此外,感测单元140负责与是否从电源单元190供应电力或外部设备是否被耦合到接口单元170相关联的感测功能。另一方面,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
输出单元150被构造成提供对于音频信号、视频信号或警报信号的输出,并且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报警单元153、触觉模块154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呼叫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呼叫相关联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捕捉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捉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UI或GUI。
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以及电子墨水显示器中的至少一个。
可以用透明或光学透明类型来构造那些显示器中的一些以允许通过显示单元观察外面,并且可以将此类显示器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透明显示器的示例可以包括透明LCD(TOLED)等。在此构造下,用户能够通过终端主体的被显示单元151占据的区域观察到位于终端主体后侧的对象。
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构造方面,可以以两个或更多的数目来实现显示单元151。例如,可以将多个显示单元151相互间隔地或相互集成地布置在一个表面上,或者可以布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在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敏感传感器(称为触摸传感器)具有层间结构的实施例中,可以将该结构称为触摸屏。除被用作输出设备之外,显示单元151还可以被用作输入设备。可以将触摸传感器实现为触摸膜、触摸片、触摸板等。
可以将触摸传感器构造成将施加于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或从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发生的电容的变化转换成电输入信号。此外,可以将触摸传感器构造成不仅感测触摸的位置和触摸的面积,而且感测触摸压力。
当由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相应的信号被发送到触摸控制器(未示出)。触摸控制器处理接收的信号,然后向控制器180发送相应的数据。因此,控制器180可以感测显示单元151的哪个区域已被触摸。
参考图2,可以在显示单元151附近布置接近传感器141。接近传感器可以在没有机械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电磁场或红外线来感测接近要感测的表面的对象或布置在要感测的表面附近的对象的存在或不存在。接近传感器与接触传感器相比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更强的实用性。
接近传感器可以包括光透射式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镜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磁式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等。当触摸屏被实现为电容式时,由电磁场的变化来感测指针接近触摸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触摸屏(触摸传感器)分类成接近传感器。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呼叫接收模式、呼叫播出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下输出从无线通信模块110接收到的或存储在存储器160中的音频数据。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输出与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功能相关的音频信号,例如警告接收到呼叫或接收到消息的声音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接收机、扬声器、蜂鸣器等。
警报单元153输出信号通知发生了来自移动终端100的事件。从移动终端100发生的事件可以包括接收到呼叫、接收到消息、输入了按键信号、输入了触摸等。警报单元153不仅可以输出视频或音频信号,而且可以输出其它类型的信号,诸如以振动方式通知事件的发生的信号。由于能够通过显示单元151或音频输出单元152来输出视频或音频信号,所以可以将显示单元151和音频输出模块152分类成警报单元153的一部分。
触觉模块154产生用户能够感觉的各种触觉效果。由触觉模块154产生的触觉效果的典型示例包括振动。由触觉模块154产生的振动可以具有可控的强度、可控的方式等。例如,可以以合成方式或以连续方式来输出不同的振动。
触觉模块154可以产生各种触觉效果,不仅包括振动,而且包括相对于被触摸(接触)的皮肤垂直移动的针的布置、通过喷射孔或吸气孔的喷射力或吸气力、掠过皮肤表面的触摸、与电极的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由诸如静电力的刺激实现的效果、使用吸热设备或发热设备实现的冷或热感觉的再现等。
可以将触觉模块154构造成通过用户的直接接触或使用手指或手的用户的肌肉感觉来发送触觉效果(信号)。根据移动终端100的构造,可以以两个或更多的数目来实现触觉模块154。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器180的处理和控制的程序。可替选地,存储器160可以临时地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数据、消息、静止图像、视频等)。此外,存储器160可以存储与在触摸屏上有触摸输入时输出的振动和音频的各种方式有关的数据。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适当存储介质来实现存储器160,包括快闪存储器类型、硬盘类型、微型多媒体卡类型、存储卡类型(例如SD或DX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光盘等。此外,移动终端100可以操作网络储存器,其在互联网上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
通产可以将接口单元170实现为使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设备对接。接口单元170可以允许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接收、到便携终端100中的每个组件的电力递送或从便携式终端100到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接口单元170可以包括例如有线/无线头戴式耳麦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耦合具有识别模块的设备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
可以将识别模块构造成用于存储验证使用移动终端100的权限所需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其可以包括用户身份模块(UIM)、订户身份模块(SIM)等。此外,可以以智能卡的类型来实现具有识别模块的设备(在下文中,称为“识别设备”)。因此,可以经由端口将识别设备耦合到移动终端100。
此外,接口单元170可以充当用于在移动终端100被连接到外部托架时将电力从外部托架供应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作为用于将由用户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传输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从托架输入的此类各种命令或电力可以充当用于识别移动终端100已被准确地安装到托架的信号。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电话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相关联的控制和处理。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提供各种组件所需的电力。所提供的电力可以是内部电力、外部电力或其组合。
在本文中已描述了电子设备100是移动通信设备的构造。
由于可以以多种形式来体现本特征,所以还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不受前面描述的任何细节的限制,除非另作说明,而是应在其范围内将其广泛地理解为如所权利要求书定义的那样,并且因此,落入在权利要求的界限内或该界限的等价物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因此旨在被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包括具有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至少一个协议栈以及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来执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应用层的短程通信设备的时分多网络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向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应用第一参数以及向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层应用第一属性,由所述短程通信设备接入第一网络;
当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一属性与第二参数和第二属性不同时,通过将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参数和第一属性切换到用于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参数和第二属性,由所述短程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所述第二网络;以及
当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一属性与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第二属性相同时,在没有将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参数和第一属性切换到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二参数和第二属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一属性,由所述短程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所述第二网络,
其中,在所述短程通信设备中提供多个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层,
其中,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一协议栈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以及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二协议栈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网络,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第一应用层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以及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第二应用层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应用步骤以向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一协议栈应用所述第一参数以及向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第二应用层应用所述第一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步骤包括:
向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二协议栈应用所述第二参数,以及向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第二应用层应用所述第二属性;以及
将第一协议栈和第二应用层的使用切换到所述第二协议栈和所述第二应用层的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相对于所述应用层将所述第二属性切换到第三属性,并且保持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的所述第二参数;以及
在将所述第二属性切换到所述第三属性之后接入第三网络持续第三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将所述第二参数切换到第三参数,并且保持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层的所述第二属性;以及
在将所述第二参数切换到所述第三参数之后接入第三网络持续第三时间。
6.一种短程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被配置成存储至少一个协议栈和至少一个应用层,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具有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层,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层用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来执行通信;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通过向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应用第一参数以及向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层应用第一属性,接入第一网络;
当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一属性与第二参数和第二属性不同时,通过将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参数和第一属性切换到用于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参数和第二属性,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所述第二网络;以及
当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一属性与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第二属性相同时,在没有将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参数和第一属性切换到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网络的第二参数和第二属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一属性,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所述第二网络,
其中,在所述短程通信设备中提供多个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层,
其中,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一协议栈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以及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二协议栈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网络,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第一应用层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网络,以及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第二应用层被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执行所述应用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所述第一协议栈应用所述第一参数,以及向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所述第二应用层应用所述第一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执行所述切换时,在向所述多个协议栈中的第二协议栈应用所述第二参数以及向所述多个应用层中的第二应用层应用所述第二属性之后,所述控制器将第一协议栈和所述第二应用层的使用切换到所述第二协议栈和所述第二应用层的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层将所述第二属性切换到第三属性并保持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的所述第二参数之后接入第三网络持续第三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协议栈将所述第二参数切换到第三参数并保持用于所述应用层的所述第二属性来接入第三网络持续第三时间。
CN201180011813.5A 2011-10-07 2011-11-23 多网络接入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2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44937P 2011-10-07 2011-10-07
US61/544,937 2011-10-07
PCT/KR2011/008973 WO2013051754A1 (ko) 2011-10-07 2011-11-23 다중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그 통신 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2493A CN103262493A (zh) 2013-08-21
CN103262493B true CN103262493B (zh) 2016-06-22

Family

ID=4804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18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2493B (zh) 2011-10-07 2011-11-23 多网络接入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602967B1 (zh)
JP (1) JP5600218B2 (zh)
CN (1) CN103262493B (zh)
WO (1) WO20130517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2790B2 (en) * 2013-06-25 2015-08-18 Google Inc. Fabric network
CN104869608B (zh) * 2014-02-26 2018-11-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ZigBee应用系统的接入方法和系统以及物联网终端和手机卡
JP6166246B2 (ja) * 2014-12-16 2017-07-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17008194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吴鹏 空调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JP6539593B2 (ja) * 2016-01-08 2019-07-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切替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722247B (zh) * 2016-01-29 2020-09-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速叠加装置及方法
CN105722246B (zh) * 2016-01-29 2020-08-07 南京博雅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速叠加装置及方法
JP6879758B2 (ja) * 2017-02-08 2021-06-0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災害情報システム
CN107509219B (zh) * 2017-08-28 2020-12-0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报送数据特点的ZigBee数据封装解析方法
JP2019102900A (ja) * 2017-11-29 2019-06-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12953750B (zh) * 2019-12-11 2023-04-28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499444B (zh) * 2023-12-29 2024-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0766A (zh) * 2003-10-15 2006-11-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控制多个通信层的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KR100726852B1 (ko) * 2005-12-08 2007-06-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모드 단말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경로 제어 방법
KR100732315B1 (ko) * 2005-12-30 2007-06-25 포스데이타 주식회사 휴대인터넷 모드와 무선랜 모드를 모두 지원하는 듀얼모드단말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에서의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CN101268706A (zh) * 2005-07-22 2008-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与多个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的用户操作
CN102202430A (zh) * 2011-05-11 2011-09-28 江汉大学 ZigBee无线网关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141A (ja) * 1988-07-19 1990-01-31 Pfu Ltd 手順切換え処理方式
JP3512146B2 (ja) * 1997-09-19 2004-03-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ドライバ装置
US7831930B2 (en) * 2001-11-20 2010-11-09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a remote control application
DE69932147T2 (de) * 1999-02-17 2007-06-21 Sony Deutschland Gmbh Kommunikationseinheit und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mit Profilverwaltung
GB0320432D0 (en) * 2003-08-30 2003-10-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network
JP4576965B2 (ja) * 2004-07-14 2010-11-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ネットワーク選択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070097993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Bojahra Richard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control of local devices over a wide area network
TW200814666A (en) * 2006-09-06 2008-03-16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ZigBee network module system
US8149849B2 (en) * 2006-08-31 2012-04-0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Zigbee/IP gateway
WO2008113986A2 (en) * 2007-03-16 2008-09-2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ata transmission scheduler
JP5102008B2 (ja) * 2007-12-14 2012-12-1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計測器無線アダプタ
TWI414163B (zh) * 2009-12-04 2013-11-01 Ind Tech Res Inst 異質無線感測網路橋接裝置以及異質無線感測網路橋接裝置之控制方法以及流量平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0766A (zh) * 2003-10-15 2006-11-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控制多个通信层的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CN101268706A (zh) * 2005-07-22 2008-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与多个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的用户操作
KR100726852B1 (ko) * 2005-12-08 2007-06-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모드 단말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경로 제어 방법
KR100732315B1 (ko) * 2005-12-30 2007-06-25 포스데이타 주식회사 휴대인터넷 모드와 무선랜 모드를 모두 지원하는 듀얼모드단말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에서의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CN102202430A (zh) * 2011-05-11 2011-09-28 江汉大学 ZigBee无线网关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1754A1 (ko) 2013-04-11
EP2602967A1 (en) 2013-06-12
CN103262493A (zh) 2013-08-21
JP5600218B2 (ja) 2014-10-01
EP2602967B1 (en) 2019-04-17
EP2602967A4 (en) 2015-04-22
JP2013544466A (ja)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2493B (zh) 多网络接入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US9078079B2 (en) Multi-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KR102158208B1 (ko) 전자기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CN102607236B (zh) 基于云物联的云冰箱系统及服务方法
CN104995877B (zh) 使用便携装置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3220406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101774310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103914032A (zh) 中央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07332A (zh) 利用短距离通信的网络共享提供系统和方法
CN101069370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设置业务区域的装置、使用该装置来提供区域型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49915A (zh) 移动终端
CN105637976A (zh) 通信服务操作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3828407A (zh) 基于车辆转发通信服务的方法、系统及支持该方法的终端
KR20130006949A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 방법
CN106909081A (zh) 基于家电设备的扩展平台和家电设备
CN102519218A (zh) 一种智能冰箱
CN104697105A (zh) 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7395469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KR20120065659A (ko)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공기조화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04950853A (zh)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KR20100122029A (ko) 에어콘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5519203A (zh) 控制近距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KR20130062389A (ko) 전자기기 서비스 방법 및 서비스 시스템
EP3366008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ensor arran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10262361A (zh) 功能可拼接装置、设备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