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683A -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683A
CN103250683A CN2013101867940A CN201310186794A CN103250683A CN 103250683 A CN103250683 A CN 103250683A CN 2013101867940 A CN2013101867940 A CN 2013101867940A CN 201310186794 A CN201310186794 A CN 201310186794A CN 103250683 A CN103250683 A CN 103250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bbit
livid purple
genotype
mildewed
indigo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67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有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1867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0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0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以青紫蓝肉兔和白色安哥拉兔为杂交亲本,通过杂交、同胞或半同胞交配和回交等方法,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本发明的培育方法用时短,速度快,培育出的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具有青紫蓝色基因和安哥拉毛型基因的纯合基因型,保持了青紫蓝肉兔的体型和长毛兔的产毛特性,具有饲料利用率高,育成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点,克服了长毛兔抗病力差、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苛刻等不足;由于毛色为自然青紫蓝色,克服了纺织上的染色工艺,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在长毛兔养殖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由于毛色为青紫蓝色又具有安哥拉兔的毛型,作为宠物兔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Description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兔培育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安哥拉兔是世界著名的毛用兔品种,在我国又称长毛兔,其毛具有较高的纺织价值。世界各国饲养的长毛兔都是引用的安哥拉兔,安哥拉兔除白色外,还有黑色、蓝色、棕色等彩色安哥拉兔。有关安哥拉兔的来源说法不一,早期多数人认为来自土耳其的安哥拉城,并以此而得名。后来有人考证安哥拉兔最早于1734年发现于英国,并以安哥拉山羊的名字命名。18世纪中叶以后先后传入法、美、德、日等国。我国饲养的安格拉兔最早于1926年由法国引入上海,以后又曾从日本引进英系安格拉兔。安哥拉兔被各国引进以后,人们培育出了若干品质、特性各异的安哥拉兔,比较著名的有英系、法系、德系和中系等。一般认为长毛兔只有一个品种即安格拉兔。我国饲养的长毛兔主要有德系、法系、日系和英系,上世纪60年代也培育出了自己的中系安哥拉兔。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也培育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的长毛兔品系,如皖系长毛兔、苏I系长毛兔、浙系长毛兔、“953”巨型高产长毛兔和泰山粗毛型长毛兔等。由于长期以来受长毛兔只有一个品种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多数地方都不再进行长毛兔的育种工作,因为对长毛兔再进行育种也只能培育出品系,不可能培育出品种来,这种观念直接导致我国长毛兔长期依赖从国外引种的局面,倒种炒种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造成我国长毛兔育种工作落后的主要原因。近来长毛兔只有一个品种的观念在业界受到一定的挑战,长毛兔只有一个品种的说法既不符合家畜育种学的概念,也不符合家兔育种和生产实际,对我国家兔育种和生产已经带来的不良的影响。
目前我国长毛兔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重引种、轻选育”,一些大型企业不惜高价从国外引种,连续多代繁殖,不加选育,导致近交衰退,毛产量和质量下降;(2)“重倒种,轻培育”,一些企业靠倒种卖种获利,不考虑品种来源,不讲究种群血缘关系,更不注重新品种或品系的培育,导致种兔市场混乱。(3)种群血缘关系窄,由于长期受长毛兔只有一个品种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很少利用品种间杂交的方法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到目前为止我国自己培育的长毛兔品系,几乎都是在本品种甚至本品系选育的基础上选育出来的高产品系,遗传基础窄,适应性差,推广范围有限。(4)有色长毛兔(彩色长毛兔)育种没有显著突破,目前我国饲养的长毛兔主要是白色长毛兔,虽有部分地区饲养有黑色、蓝色、棕色等彩色长毛兔,这些品种或品系都是从国外引进,个体小,产毛量低,满足不了国内外对有色兔毛的需求。以上问题最终导致我国长毛兔种群市场不健康,种群结构受国外的牵制和影响较大。因此培育我国自己的特色品种长毛兔已十分必要。考虑到有色长毛兔的产品兔毛,具有自然色彩,在纺织上不需染色的优点,这样既可省去了一些印染工艺程序,减少了化学污染和资源浪费,又实现了环保和绿色产品生产的要求,也符合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和生活需求。
已知在家兔C座位有6个等为基因,即C、Cch1,Cch2、Cch3、CH和c。除C基因的作用使整个毛色一致成为深色(全色,一般表现为黑色)以外,其余5个等位基因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减少色素沉着的作用,Cch1,Cch2、Cch3分别轻度、中度和深度青紫蓝基因,它们使色素变淡的能力分为Cch1>Cch2>Cch3(在我国三种青紫蓝兔均有饲养,为方便起见,将青紫蓝基因统一记为Cch),CH为喜马拉雅白化基因,造成家兔喜马拉雅白化,c为白化基因,白化基因纯合对其他毛色基因座位的基因表达具有隐性上位作用,也就是说无论其他毛色基因座位上的基因型如何,只要白化基因纯合(cc),家兔即表现为白毛(维也纳兔除外),多数白色家兔都是白化基因作用的结果。在该座位青紫蓝对白化为显性,青紫蓝肉兔的基因型为CchCch,白色长毛兔的基因型为cc。安哥拉兔的长毛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L基因座发生隐性突变(l)的结果,普通兔在该基因座的基因型为LL, 安哥拉兔在该基因座的基因型为ll,长毛对普通毛为隐性。青紫蓝兔在这两个座位上的基因型为CchCchLL,白色长毛兔的基因型为ccll。天然青紫蓝色是大众喜爱的一种颜色,用具有这种色泽兔毛制作的各类服装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培育青紫蓝长毛兔可满足或缓解一部分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利用青紫蓝肉兔和白色长毛兔为杂交亲本,通过两亲本杂交,筛选出青紫蓝毛色基因和安哥拉毛型基因的纯合基因型,培育出青紫蓝色和安哥拉毛型都能稳定遗传的青紫蓝长毛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即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正交)或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反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在基因型为CchcLl的F1代中选择公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横交(可选择同胞或半同胞交配),生产出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16,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16;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
步骤三、在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四、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在于采用了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即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正交)或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反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选择基因型为CchcLl 的F1代的公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母兔,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进行回交,生产出BF1代,其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即基因型为Cchcll的占1/4;
步骤三、在BF1代中,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母兔,进行横交,生产出B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4,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ll 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兔子为白色长毛兔,将其淘汰。   
步骤四、在B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B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的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则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即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五、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培育的青紫蓝兔新品种,集中了青紫蓝毛色和安哥拉毛型的纯合基因型,具有青紫蓝肉兔的体型和生长发育特点,使青紫蓝毛色和安哥拉毛型两性状能遗传稳定,克服了其他长毛兔抗病力差、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等不足,同时具有饲料利用率高,育成率高,耐粗饲等优点。其独特的外貌特征极易与其他长毛兔相区别,由于其毛长又为青紫蓝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也可作为宠物兔满足人们的需要。全身被毛青紫蓝色,其腹部毛色稍显淡,兔毛不易脱落,由于毛色为自然青紫蓝色,克服了纺织上的染色工艺,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在长毛兔养殖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培育青紫蓝色长毛兔新品种不仅能丰富我国现有长毛品种基因库,对改善我国长毛兔的种群结构,促进长毛兔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正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在基因型为CchcLl的F1代中选择公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横交(同胞交配),生产出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16,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16;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
步骤三、在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四、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自交(同胞交配):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
产生F2 代,在F2 代中含有3/16的青紫蓝长毛兔(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占1/16,基因型为Cchcll占2/16)
实施例2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反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在基因型为CchcLl的F1代中选择公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横交(同胞交配),生产出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16,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16;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
步骤三、在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四、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自交(同胞交配):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
产生F2 代,在F2 代中含有3/16的青紫蓝长毛兔(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占1/16,基因型为Cchcll占2/16)
实施例3
步骤一、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正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在基因型为CchcLl的F1代中选择公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横交(半同胞交配),生产出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16,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16;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
步骤三、在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四、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自交(半同胞交配):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
产生F2 代,在F2 代中含有3/16的青紫蓝长毛兔(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占1/16,基因型为Cchcll占2/16)
实施例4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反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在基因型为CchcLl的F1代中选择公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横交(半同胞交配),生产出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16,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16;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
步骤三、在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四、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自交(半同胞交配):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
产生F2 代,在F2 代中含有3/16的青紫蓝长毛兔(其中基因型为CchCchll占1/16,基因型为Cchcll占2/16)
实施例5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正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选择基因型为CchcLl 的F1代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进行回交,生产出BF1代,其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即基因型为Cchcll的占1/4;
步骤三、在BF1代中,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的公母兔,进行横交,生产出B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4,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ll 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兔子为白色长毛兔,将其淘汰。   
步骤四、在B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B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的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则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即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五、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回交: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BF1 代,在BF1代中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占1/4
BF1代横交: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
产生BF2代,BF2代中青紫蓝长毛兔占3/4。
实施例6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公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反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选择基因型为CchcLl 的F1代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进行回交,生产出BF1代,其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即基因型为Cchcll的占1/4;
步骤三、在BF1代中,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的公母兔,进行横交,生产出B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4,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ll 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均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兔子为白色长毛兔,将其淘汰。   
步骤四、在B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B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的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则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即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五、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回交: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BF1 代,在BF1代中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占1/4
BF1代横交: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
产生BF2代,BF2代中青紫蓝长毛兔占3/4。
实施例7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母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正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选择基因型为CchcLl 的F1代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进行回交,生产出BF1代,其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即基因型为Cchcll的占1/4;
步骤三、在BF1代中,按公母1:4的比例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的公母兔,进行横交,生产出B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4,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ll 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兔子为白色长毛兔,将其淘汰。  
步骤四、在B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B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五、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回交: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BF1 代,在BF1代中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占1/4
BF1代横交: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
产生BF2代,BF2代中青紫蓝长毛兔占3/4。
实施例8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的公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反交),生产出F1代,即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步骤二、选择基因型为CchcLl 的F1代的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进行回交,生产出BF1代,其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即基因型为Cchcll的占1/4;
步骤三、在BF1代中,按公母1:4的比例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的公母兔,进行横交,生产出BF2代,其中基因型为Cchcll的兔子占2/4,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ll 的兔子占1/4 ;基因型为Cchcll和基因型为CchCchll的兔子为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兔子为白色长毛兔,将其淘汰。  
步骤四、在B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其基因型为Cchcll或 CchCchll),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检测方法为,将B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兔进行测交或F2代中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母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全部为青紫蓝长毛兔,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公兔或母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否则,即可淘汰。
步骤五、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F1代,基因型为CchcLl 的青紫蓝色的普通毛兔    
 F1代回交: 基因型为CchcLl青紫蓝普通毛兔(♀)×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
产生BF1 代,在BF1代中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占1/4
BF1代横交: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基因型为Cchcll的青紫蓝的长毛兔(♀、♂)
产生BF2代,BF2代中青紫蓝长毛兔占3/4。

Claims (4)

1.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按公母1:4的比例进行杂交,生产出F1代;
步骤二、在F1代中,按公母1:4的比例选择公母兔进行横交,生产出F2代; 
步骤三、在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
步骤四、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的检测方法为,将被检测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为青紫蓝长毛兔,则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CchCchLL的青紫蓝肉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按公母1:4的比例杂交,生产出F1代;
步骤二、选择F1代的公母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公母兔,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进行回交,生产出BF1代;
步骤三、在BF1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按公母比例1:4的比例进行横交,生产出BF2代; 
步骤四、在BF2代中选择青紫蓝色的长毛兔,检测其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
步骤五、按公母1:5的比例选择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将其进行横交固定后,通过选育、扩群,培育出青紫蓝长毛兔新品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是否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的检测方法为,将被检测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与基因型为ccll的白色安哥拉兔进行测交,如果其测交后代连续两窝以上或连续5只以上为青紫蓝长毛兔,则被测验的青紫蓝色的长毛兔为纯合的青紫蓝长毛兔。
CN2013101867940A 2013-05-20 2013-05-20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3250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67940A CN103250683A (zh) 2013-05-20 2013-05-20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67940A CN103250683A (zh) 2013-05-20 2013-05-20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683A true CN103250683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5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67940A Pending CN103250683A (zh) 2013-05-20 2013-05-20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068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862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耐寒兔的培育方法
CN108719203A (zh) * 2018-06-14 2018-11-02 巫溪县秦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宠物兔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10506707A (zh) * 2019-10-10 2019-11-29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白色肉兔四系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N110547254A (zh) * 2019-10-10 2019-12-10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黑色肉兔三系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N110547253A (zh) * 2019-10-10 2019-12-10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白色肉兔三系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306A (zh) * 2010-08-02 2010-12-29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肉兔的培育方法
CN102100211A (zh) * 2010-12-25 2011-06-22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白色力克斯兔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2150643A (zh) * 2011-04-08 2011-08-17 河南科技大学 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306A (zh) * 2010-08-02 2010-12-29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肉兔的培育方法
CN102100211A (zh) * 2010-12-25 2011-06-22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白色力克斯兔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2150643A (zh) * 2011-04-08 2011-08-17 河南科技大学 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庞有志: "兔的毛色遗传与家兔育种", 《中国养兔》 *
景晓红: "《医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 31 August 2010,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862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耐寒兔的培育方法
CN108719203A (zh) * 2018-06-14 2018-11-02 巫溪县秦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宠物兔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10506707A (zh) * 2019-10-10 2019-11-29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白色肉兔四系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N110547254A (zh) * 2019-10-10 2019-12-10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黑色肉兔三系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N110547253A (zh) * 2019-10-10 2019-12-10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白色肉兔三系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683A (zh) 青紫蓝长毛兔的培育方法
CN105494239B (zh) 一种早熟特优型黄胫麻鸡自别雌雄的培育方法
CN101120669A (zh) 矮小型青胫麻羽鸡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2100212B (zh) 黄色力克斯兔的培育方法
CN102100211A (zh) 一种白色力克斯兔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3026963A (zh) 一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温带玉米育种方法
CN104642262A (zh) 一种地方鸡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育种方法
CN104255659A (zh) 一种节粮型黄麻羽优质鸡的培育方法
CN102132689A (zh) 一种铁脚麻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7211887A (zh) 一种抗虫陆地长绒棉选育方法
CN101926306A (zh) 一种彩色肉兔的培育方法
CN102150643B (zh) 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5248358A (zh) 一种较高生产性能日照麻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1703030B (zh) 蛋用黑羽鹌鹑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7810849A (zh) 一种棕色长绒棉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4026002A (zh) 一种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快速培育方法
CN106070005A (zh) 一种高产蛋鸽自别雌雄配套方法
CN104642252B (zh) 一种蛋用鹌鹑自别雌雄配套方法
CN102687694B (zh) 一种刺参选育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2986602B (zh) 一种天然绿色茧蚕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5519492B (zh) 一种鸽家系建立方法
CN105325285B (zh) 选育具有隐性双色颖壳标记水稻的方法
CN101278663A (zh) 一种杂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状的方法
CN104585019B (zh) 直立穗长柱头长穗颈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198298A (zh) 水稻不包穗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G ENZE

Effective date: 201312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ang Youzhi

Inventor after: Pang Enze

Inventor before: Pang Youzh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PANG YOUZHI TO: PANG YOUZHI PANG ENZ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12

Address after: 471000 Xiyuan Road, Jianxi District, Henan, No. 48, No.

Applicant after: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cant after: Pang Enze

Address before: 471000 Xiyuan Road, Jianxi District, Henan, No. 48, No.

Applicant befor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