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397B - 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397B
CN103250397B CN201080070349.2A CN201080070349A CN103250397B CN 103250397 B CN103250397 B CN 103250397B CN 201080070349 A CN201080070349 A CN 201080070349A CN 103250397 B CN103250397 B CN 103250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obile device
gateway
data
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703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0397A (zh
Inventor
罗伯特·斯科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3250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0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75Dynamic sharing of VLAN information amongst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2Routing based on the source addr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6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s, e.g. mapping telephone numbers to data network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Telephone nu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简化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被称为VPC连接器的新网络节点来实现该方案。VPC连接器与运营商网络的网关(例如GGSN)关联。VPC连接器能够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为了网关能够将数据从移动设备路由到正确的静态目的地地址,网关将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与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发送到被称为VPC连接器的网络节点。当GGSN从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接收数据时,GGSN请求GGSN应将该数据路由到的VPC地址的信息。由于VPC连接器可以识别从哪个IP地址接收数据,因此VPC连接器可以然后通过使用静态第一映射和动态第二映射来检索VPC地址。

Description

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找寻静态目的地地址的简化过程。
背景技术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由此,共享资源、软件和信息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类似于电力网格。图1示出云10的示例,其中,若干计算机20共享不同的资源30。
云计算是80年代早期从大型机到客户机-服务器的转变之后的典范转变。细节从用户抽象,用户在支持他们的技术基础架构“在云中(in the cloud)”当中或对该技术基础架构进行控制不再需要专业知识。云计算描述了一种针对基于互联网的IT服务的新的补充、消费以及传送模型,其典型地涉及动态可分级以及通常虚拟化的资源的基于互联网的提供。
云计算是一种用于实现对可配置计算资源的共享池(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以及可以快速地预配置(privision)并且以最小管理努力或服务提供商交互来发布的服务)的方便、按需网络接入的模型。
“云计算”基于虚拟化,其是一种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计算机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的方法,给多个“虚拟”服务器中的每个提供在其自身专用机器上运行的外观和能力。
为了实现较高程度的虚拟资源的安全性和控制,已经引入了“虚拟专用云”的概念。虚拟专用云(VPC)是一种存在于共享云或公共云内的专用云。
建立从移动运营商到任何现有企业网络或“云”的VPN连接费时且昂贵。需要移动设备中的具体接入点名称(APN),并且还需要配置运营商与企业之间的VPN。运营商网关使用APN来选择连接到哪个网络。作为示例,机器对机器(M2M)设备将经由特定APN连接到企业网络。图2示出该情况,其中,3G网络100的机器对机器(M2M)设备115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连接135,通过该连接,M2M设备115可以连接不同企业网络150的局域网(LAN)160。M2M设备110根据M2M设备110的接入点名称(APN)115,经由被称为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的网关120连接到互联网。如所述,建立了VPN连接135,通过该连接,M2M设备可以连接到各个企业网络150的LAN。由于M2M应用140位于LAN160上,因此M2M设备可以然后与M2M应用140交互。
基本上存在可以在设备与企业局域网(LAN)之间建立VPN的两种方式:
1.移动设备已经被配置有指向企业的APN。运营商网关(例如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将使用该信息来建立运营商网关与企业之间的连接。为此,在可以建立连接之前,运营商网关需要交换VPN参数。这些参数的示例是企业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Radius服务器、VPN网关的地址以及用于加密和认证的VPN证书。GGSN需要被配置有这种参数。配置以及参数交换一般是手动工作,这耗时并因此成本很高。
2.移动设备使用指向互联网作为要连接到的网络的APN。这用于想要到达互联网并且冲浪的移动设备。不需要关于预配置APN的特殊行为。然而,需要在移动设备中预配置VPN参数,并且对移动设备的预配置“成本很高”。此外,当必须加密/解密IP包时,对移动设备的容量需求增加,因此,需要更好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这增加了成本。此外,由于CPU归因于加密/解密而必须更努力地工作,因此CPU还更快地耗尽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简化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被称为VPC连接器的网络节点来实现该方案。VPC连接器与运营商网络的网关(例如GGSN)关联。VPC连接器能够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订户身份存储在移动设备中所插入的SIM卡上。订户身份可以是MSISDN或IMSI,静态目的地地址可以是VPC地址。为了网关能够将数据从移动设备路由到正确的静态目的地地址,网关将移动设备的临时IP(互联网协议)地址与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发送到VPC连接器。
当网关从移动设备的IP地址接收数据时,网关请求GGSN应将该数据路由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的信息。由于VPC连接器可以识别从哪个临时IP地址接收该数据,因此VPC连接器可以然后通过使用静态第一映射和动态第二映射来检索静态目的地地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在运营商网络的网络节点中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在所述方法中,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向网关提供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可以将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所述数据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所述网络节点包括预配置单元,所述预配置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向网关提供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可以将所述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所述数据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在运营商网络的网关中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与所述网关关联的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在所述方法中,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从所述网络节点获得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能够将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其中,所述数据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临时IP地址。此外,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被引导至所接收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运营商网络的网关。与所述网关关联的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所述网关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单元,所述接收机/发射机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获得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能够将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的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所述网关还包括路由器,所述路由器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移动设备引导至所接收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移动运营商可以提供对于使用例如3GPP无线电接入来获得应用的企业消费者显现为云的执行平台,而无需在M2M设备中预配置具体APN或密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现有SIM-认证可以重用,以找寻用于特定M2M设备的正确的静态目的地地址。此外,假设运营商域对于在网络内发送分组是安全的。由于无需执行进一步的认证并且可以避免进一步的配置和参数交换,因此这导致运营商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优点在于,该解决方案是协议不可知的(agnostic)。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优点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可以被提供有动态地址,又称为临时地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若干计算机共享不同资源的云的一个示例。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企业网络中的M2M设备与M2M应用之间的VPN连接。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域中的VPC连接器。
图4-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顺序图。
图6-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实施例可以通过很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理解为受限于在此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该公开将是充分并且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符号指代类似的要素。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结合编程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使用软件功能和/或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以下在此解释的手段和功能。还应理解,虽然主要以方法和设备的形式描述了当前实施例,但也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包括计算机处理器和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的系统来实施这些实施例,其中,所述存储器编码有可以执行在此所公开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引入网络节点并且重用现有SIM认证来找寻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而实现该方法和装置。
在该说明书中,移动设备例举为M2M设备,例如可以与企业网络中的服务提供商处的应用交互的咖啡机或冰箱。通过无线网络(例如2G、3G或4G网络)来提供至应用的连接(例如VPN连接)。相应地,M2M设备与M2M应用之间的连接(其中,M2M应用可以在“云环境”中执行)可以是VPN连接,但由于执行表示安全连接的SIM认证,因此无需对于该连接的附加加密。如果应使用任何附加加密,则可以在应用级上完成这种加密。
此外,每个移动设备具有与静态目的地地址(即在移动设备应连接的企业网络中的服务提供商处的应用的地址)关联的订户身份模块(SIM)卡。因此,例如,包括SIM卡的咖啡机可以连接到咖啡提供商的网络中的应用。
当咖啡机与应用交互时,咖啡提供商可以监控咖啡机的状况,并且检测何时例如必须提供更多的咖啡或何时需要维护。
为了简化用于建立连接的过程,重用运营商的订户身份模块(SIM)认证,以找寻这些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分组应路由到并且移动设备应建立连接的地址。SIM包括订户信息(例如用于认证的不同密钥)以及不同的订户身份(例如IMSI),由运营商发放并且控制SIM。SIM卡可以是物理SIM卡或基于软件的等效SIM功能(即,没有物理卡)。如上所述,例如M2M设备的SIM还与来自M2M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关联。
通过引入作为运营商域的一部分的被称为虚拟专用云(VPC)连接器的网络节点来实现简化过程。基于从传统SIM认证所检索到的信息,VPC连接器可以识别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包应路由到的地址。
VPC连接器示出于图3,图3示出VPC连接器260连接在运营商网络275的网关120与云环境290之间。网络在该说明书中例示为移动网络(例如2G、3G或4G网络),其中,移动设备110(例示为M2M设备)经由基站(未示出)无线地连接到网络的网关12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VPC连接器260被配置为存储移动设备的每个订户身份与来自各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140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在该示例中,企业150可以经由VPN网关280接入它们自身的云环境290。
现参照图4和图5所示的情形,其中,VPC连接器260被提供(301)有订户身份与来自订户身份的订户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401。订户身份在订户的SIM卡上可获得。
如图4和图5的序列图所示,例示为M2M设备110的移动设备通过使用激活PDP上下文过程302,来建立经由例示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20的网关与网络的初始数据连接。在上下文激活过程302期间,例如,根据传统方法,通过使用SIM卡上所存储的信息来向运营商网络认证移动设备。移动设备还被分配(303)将用于IP通信的临时IP地址。网关将正确地建立PDP上下文激活过程的确认发送(304)到移动设备。
当分配了临时IP地址给移动设备并且发送了确认时,网关将会话信息发送(305)到VPC连接器260。会话信息包括与移动设备的SIM的订户身份关联的所分配的IP地址。因此,VPC连接器存储(306)临时IP地址与订户身份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402,其中,订户身份是静态第一映射中使用的相同类型的订户身份。通过第二映射中的订户身份,包括临时IP地址、订户身份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关联的表被存储在VPC连接器中。以此方式,VPC连接器具有临时IP地址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关联。应注意,当移动设备断开并且再次连接时,另一临时IP地址将替换该临时IP地址。图5中示出该表。
现在,移动设备具有所建立的与网络的IP连接,移动设备可以开始将数据发送(307)到其应用。当网络的网关从移动设备接收数据时,网关还接收数据所源自的IP地址的信息。然后,网关将请求发送(308)到VPC连接器,以找寻用于移动设备的静态目的地地址。在请求中,网关包括数据所源自的IP地址。相应地,VPC连接器被配置为调查(309)该表以基于IP地址找寻静态目的地地址。当VPC连接器已经找到静态目的地地址时,其将静态目的地地址发送(310)到网关。现在,网关获知其应将数据包路由到哪个静态目的地地址,这说明数据分组可以被发送(311)到该静态目的地地址。
应注意,当移动设备去激活PDP上下文(即移除连接)时,第二映射中的临时IP地址将设置为“零”,而静态第一映射仍将与之前相同。
如上所述,移动设备可以是与虚拟专用云(VPC)中的企业的应用(即应用是云的一部分)进行通信的M2M设备。因此,在此情况下,静态目的地地址是静态VPC地址。
此外,可以使用的订户身份类型的示例是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和移动订户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号码(MSISDN)。然而,需要对于第一映射和第二映射使用相同类型的订户身份。应注意,网关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二映射,这将导致可以避免对VPC连接器的号码请求。
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由于不需要附加认证,因此简化了用于建立M2M设备与其静态VPC地址之间的连接的过程。
现转向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关和被称为VPC连接器的网络节点的图6。
网络节点260被称为VPC连接器,VPC连接器被配置为建立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连接。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682与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683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401。因此,可以通过以下预配置单元640来执行该静态第一映射,说明预配置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所述静态第一映射。网络节点260包括预配置单元640,所述预配置单元640被配置为向网关提供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683。预配置单元640通过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682与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681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402以及所述第一映射401来实现该操作,从而网关可以将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所述数据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681。
因此,预配置单元640还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60,所述预配置单元640被配置为在建立移动设备与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从网络的网关接收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其中,移动设备可通过订户身份来识别。预配置单元640还包括处理单元650,所述处理单元650被配置为在动态第二映射402中将所接收到的临时IP地址681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682进行映射,其中,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60进一步被配置为从网关接收找寻针对来自临时IP地址所识别的移动设备的数据的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处理单元650进一步被配置为经由动态第二映射和静态第一映射来找寻静态目的地地址,并且网络节点260还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60,所述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60被配置为将找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683发送到网关。
如图6所示,网络节点可以包括存储器670,用于存储静态第一映射401和动态第二映射402。
网络节点可以被包括在由GGSN所例示的网关120中。
此外,网关120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30,所述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30被配置为获得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通过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完成该操作,使得网关能够将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处理器620被配置为识别从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接收到的数据。此外,网关120还包括路由器610,所述路由器610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移动设备引导至所接收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根据另一实施例,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3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的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从可由所述临时IP地址识别的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数据;发送找寻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
网关120可以包括网络节点260。此外,网关可以是长期演进网络中的GGSN或公共数据网络网关。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运营商网络的网络节点中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在该方法中,网关被提供(701)有来自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通过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实现该操作,使得网关可以将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所述数据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提供步骤还包括:在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从所述网络的网关接收(702)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可通过所述订户身份来识别;在所述动态第二映射中对所接收到的临时IP地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进行映射(703);从所述网关接收(704)找寻针对来自所述IP地址所识别的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经由所述动态第二映射和所述静态第一映射找寻(705)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将找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发送(706)到所述网关。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运营商网络的网关中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与所述网关关联的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在该方法中,从所述网络节点获得(801)来自所述移动设备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通过使用关联于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实现该操作,使得网关能够将被识别为接收自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的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然后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移动设备引导(805)至所接收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得步骤(801)还包括:在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的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802)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从可由所述临时IP地址识别的所述移动设备接收(803)数据;发送(804)找寻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
本发明的修改和其它实施例对于受益于前面描述和附图所提出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因此,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修改和其它实施例意图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虽然在此可以采用特定术语,但它们仅在通常和描述性的意义上使用,并且目的不是限制。

Claims (25)

1.一种在运营商网络的网络节点中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向网关提供(701)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能够将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的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步骤还包括:
在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从所述网络的网关接收(702)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订户身份来识别,
在所述动态第二映射中,对所接收到的临时IP地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进行映射(703),
从所述网关接收(704)找寻针对来自所述IP地址所识别的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
经由所述动态第二映射和所述静态第一映射找寻(705)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
将找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发送(706)到所述网关。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设备是机器对机器设备。
4.如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节点被包括在所述网关中。
5.如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关是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或公共数据网络网关。
6.如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订户身份是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或移动订户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号码MSISDN。
7.如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是IP地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静态IP地址是虚拟专用云IP地址。
9.一种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401),所述网络节点(260)包括预配置单元(640),所述预配置单元(64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681)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402)以及所述第一映射(401)来向网关提供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能够将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681)的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68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预配置单元(640)还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60),所述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60)被配置为:在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从所述网络的网关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订户身份来识别;处理单元(650),所述处理单元(650)被配置为:在所述动态第二映射中对所接收到的临时IP地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进行映射,其中,所述接收机/发射机单元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网关接收找寻针对来自所述临时IP地址所识别的移动设备的数据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并且所述处理单元(650)进一步被配置为:经由所述动态第二映射和所述静态第一映射找寻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并且所述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60)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找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发送到所述网关。
11.如权利要求9-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映射(401)和所述第二映射(402)的存储器(670)。
12.如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移动设备是机器对机器设备。
13.如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被包括在所述网关中。
14.如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网关是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或公共数据网络网关。
15.如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订户身份是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或移动订户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号码MSISDN。
16.如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是IP地址。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节点(260),其中,所述静态IP地址是虚拟专用云IP地址。
18.一种在运营商网络的网关中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网关关联的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从所述网络节点获得(801)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能够将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的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移动设备引导(805)至所接收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步骤还包括:
在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的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802)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
从能够通过所述临时IP地址识别的所述移动设备接收(803)数据,以及
发送(804)找寻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
20.如权利要求18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关包括所述网络节点。
21.如权利要求18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关是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或公共数据网络网关。
22.一种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运营商网络的网关(120),其中,与所述网关关联的网络节点能够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静态第一映射,所述网关(120)包括:
接收机/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30),所述接收机/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3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与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之间的动态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一映射来获得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应发送到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使得所述网关能够将被识别为接收自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的数据引导至所提供的静态目的地地址;以及路由器(610),所述路由器(610)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移动设备引导至所获得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关,其中,所述接收机/接收机/发射机单元(63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关联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订户身份的网络之间的初始连接时,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移动设备的临时IP地址;从能够通过所述临时IP地址识别的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数据;发送找寻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数据的所述静态目的地地址的请求。
24.如权利要求22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关,其中,所述网关包括所述网络节点。
25.如权利要求22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关,其中,所述网关是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或公共数据网络网关。
CN201080070349.2A 2010-11-24 2010-11-24 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250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0/051297 WO2012070990A1 (en) 2010-11-24 2010-11-24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static destination addre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397A CN103250397A (zh) 2013-08-14
CN103250397B true CN103250397B (zh) 2017-04-26

Family

ID=4614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70349.2A Active CN103250397B (zh) 2010-11-24 2010-11-24 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246872B2 (zh)
EP (1) EP2643962A4 (zh)
JP (1) JP5587512B2 (zh)
CN (1) CN103250397B (zh)
WO (1) WO20120709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85526A1 (de) 2011-10-31 2013-05-02 Wmf Württembergische Metallwarenfabrik Ag Steuerungs-, Regelungs- und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Gargerät
CA2812560A1 (en) 2013-04-08 2014-10-08 Virve Tuulikki Georgeson High heel shoe inserts
WO2015178032A1 (ja) * 2014-05-23 2015-1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209395B (zh) * 2015-05-08 2021-04-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关、物联网平台及服务优化处理方法
US10455387B2 (en) 2015-05-13 2019-10-22 CyberReef Solutions Inc. Network-based Machine-to-Machine (M2M) private networking system
US10187357B2 (en) * 2015-07-05 2019-01-22 M2M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network communication with machine devices
GB2543784B (en) * 2015-10-27 2018-07-11 Displaylink Uk Ltd High-performance wireless side channel
EP3319277B1 (en) 2016-11-08 2019-05-29 Telia Company AB Provision of access to a network
US11523443B2 (en) 2018-06-13 2022-12-06 Nec Corporation Extraction, conversion, and transmission of user packet from encapsulated packet
US11102214B2 (en) * 2018-08-27 2021-08-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rectory access sharing across web services accounts
CN109450905B (zh) * 2018-11-20 2021-05-0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US11134126B2 (en) * 2019-03-06 2021-09-2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daptive routing of branch traffic in 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SDWAN) deployments
US11838273B2 (en) 2021-03-29 2023-12-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xtending cloud-bas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to radio-based networks
US20230164113A1 (en) * 2021-11-24 2023-05-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xtending cloud-bas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to user equipment on radio-based network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405A (zh) * 2001-11-29 2005-03-16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标识和访问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EP1718033A1 (en) * 2005-04-27 2006-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internet domain names
CN101562807A (zh) * 2009-05-27 2009-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虚拟专用网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6258A (en) 1997-09-12 1999-12-21 Sun Microsystems, Inc. Source address directed message delivery
US6862286B1 (en) 2000-05-08 2005-03-01 3Com Corporation Tracking dynamic addresses on a network
JP2001326697A (ja) * 2000-05-17 2001-11-22 Hitachi Ltd 移動体通信網、端末装置、パケット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関門装置
FI20001745A (fi) * 2000-08-03 2002-02-04 Comptel Oyj Menetelmä matkaviestinverkon verkkopalvelun tarjoamiseksi mobiilille telepäätelaite-elementille
WO2002069073A2 (en) * 2000-11-13 2002-09-06 Starguide Digital Networks, Inc. Ethernet digital storage (eds) card and satellite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faxing capability
US7372868B2 (en) * 2000-12-14 2008-05-13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agent connectivity
US7664119B2 (en) * 2001-03-30 2010-02-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network routing
WO2003065152A2 (en) 2002-01-25 2003-08-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ing ip routes to a routing mobile terminal with 3g messages
US20030204617A1 (en) * 2002-04-24 2003-10-30 Intelsat Satellit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200408242A (en) * 2002-09-06 2004-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om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77735B1 (en) * 2002-11-27 2009-08-18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parent mode
US7672267B2 (en) * 2003-02-07 2010-03-02 Sybase 365, Inc. Intermediary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essage exchange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US8238905B2 (en) * 2003-08-05 2012-08-07 Roamware, Inc. Predictive intelligence
WO2005018245A2 (en) * 2003-08-13 2005-02-24 Roamware, Inc. Signaling gateway with multiple imsi with multiple msisdn (mimm) service in a single sim for multiple roaming partners
WO2005104738A2 (en) * 2004-04-28 2005-11-10 Teknovu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3-aware switching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B0416272D0 (en) * 2004-07-20 2004-08-25 British Telecomm Method of operating a network
US20070014301A1 (en) 2005-07-13 2007-01-18 Moti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tatic addressing
JP4616718B2 (ja) * 2005-07-19 2011-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GB2428933B (en) * 2005-07-25 2010-08-25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riching data record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894369B2 (en) * 2005-08-19 2011-02-22 Opnet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physical connection inference for IP tunnels
US7805532B2 (en) * 2006-04-29 2010-09-28 724 Software Solutions, Inc. Platform for interoperability
US8327024B2 (en) * 2006-04-29 2012-12-04 724 Solutions Soft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S/IP interoperability
KR100754649B1 (ko) * 2006-07-24 200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브리지 기반 무선 기지국 기간망 시스템 및 그 신호 처리방법
ATE514272T1 (de) * 2006-08-03 2011-07-15 Accuris Technologies Ltd Roaming-gateway
US8160056B2 (en) * 2006-09-08 2012-04-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routing
US7774008B2 (en) * 2006-12-22 2010-08-10 Cellco Partnership MDN-less SMS messaging (network solution) for wireless M2M application
GB2446877A (en) 2007-02-23 2008-08-27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Address translation using an intermediate node and a database of fixed and temporary addresses
DE102008037725A1 (de) * 2008-08-14 2010-02-18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r multiplen physikalischen Nutzung einer einzigen Identifikation in TK Netzen
WO2010099513A2 (en) * 2009-02-27 2010-09-02 Coach Wei Adaptive network with automatic scaling
JP5684276B2 (ja) * 2009-10-30 2015-03-1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端末グループにコンタクトするための方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装置及び端末
CN102056140B (zh) * 2009-11-06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类通讯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2598732B (zh) * 2009-11-13 2016-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附连到接入网络
US8750145B2 (en) * 2009-11-23 2014-06-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registration
US8175006B2 (en) * 2009-12-08 2012-05-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path load balancing using route controller
WO2011098150A1 (en) * 2010-02-15 2011-08-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chine-to-machine device triggering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uniform resourse identifier
US8942191B2 (en) * 2010-05-03 2015-01-27 Mformation Software Technologies Llc Providing dynamic group subscriptions for M2M devic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405A (zh) * 2001-11-29 2005-03-16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标识和访问网络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EP1718033A1 (en) * 2005-04-27 2006-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internet domain names
CN101562807A (zh) * 2009-05-27 2009-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虚拟专用网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67738B2 (en) 2018-05-08
EP2643962A4 (en) 2016-01-06
US9246872B2 (en) 2016-01-26
US20130238816A1 (en) 2013-09-12
WO2012070990A1 (en) 2012-05-31
CN103250397A (zh) 2013-08-14
EP2643962A1 (en) 2013-10-02
JP5587512B2 (ja) 2014-09-10
US20160157094A1 (en) 2016-06-02
JP2013545412A (ja) 201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397B (zh) 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与静态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23382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ing VPN cloud servers
US11829774B2 (en) Machine-to-machine bootstrapping
CN105637805B (zh) 增强移动备用信道以解决有线线路网络中的节点故障
CN102572830B (zh) 终端接入认证的方法及用户端设备
CN108738013B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US11036557B2 (en) Dynamic transaction-persistent server load balancing
CN109756447A (zh)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851632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11878B (zh) 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59164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设备
CN101860856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20093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information
CN102984691B (zh) 同步无线网络参数的方法、终端、服务器、系统及设备
JP2021184308A (ja) 機器をリモートで管理するための装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N105450616A (zh) 一种终端的认证方法、受信判定网关、认证服务器和系统
CN102724050A (zh) 设备管理系统中对网关进行初始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7990A (zh) 无线接入方法和设备
JP676894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制御方法、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3843445B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9440A (zh) 鉴权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30925A (zh)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3243674A (ja) 端末間の接続のための方法
CN107046568A (zh) 一种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6487940B (zh) 家庭基站及ip配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