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9381A - 支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支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9381A
CN103249381A CN2012800040756A CN201280004075A CN103249381A CN 103249381 A CN103249381 A CN 103249381A CN 2012800040756 A CN2012800040756 A CN 2012800040756A CN 201280004075 A CN201280004075 A CN 201280004075A CN 103249381 A CN103249381 A CN 103249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pe
support
stent delivery
deliver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0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9381B (zh
Inventor
增渕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49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9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在构成支架输送系统(10)的内侧管体(12)与外侧管体(14)之间的间隙中,在比自内侧管体(12)的基端延伸出的管腔(32)的顶端开口和引导线导出孔(44)靠基端侧的位置设有密封构件(46)。该密封构件(46)的内周面固定于内侧管体(12)的第1基端管(28)的外周面,并且该密封构件(46)的外周面与外侧管体(14)的第2基端管(50)的内周面滑动接触。而且,在血液等从内侧管体(12)的顶端和外侧管体(14)的顶端进入到内部时,利用密封构件(46)阻止血液等向操作部(18)侧行进。

Description

支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支架送达并留置在血管等生物体管腔内的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为了改善在血管、胆管、气管、食道、尿道等生物体管腔内产生的病变部(狭窄部、闭塞部),有时应用一种利用金属线材等形成为具有多个侧壁开口的圆筒形并能够在生物体管腔内扩张的支架。
例如,在内管的周围配置了外管的输送用导管的顶端部,具有自扩张的功能的支架(自扩张型支架)以被压缩、容纳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的状态被送达生物体管腔内,通过外管向基端侧后退,从而该支架被放出并扩张,能够留置在生物体管腔内的所期望的部位。
作为包括这种支架和导管的支架输送系统,例如日本特表2010-517735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公开有一种支架输送系统,该支架输送系统在内管的周围配置外管,并且在其顶端部附近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中容纳配置了支架。在该系统中,通过操作基端的操作部而将外管向基端侧拉,使顶端侧的支架在生物体管腔内顺畅地放出、扩张。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日本特表2010-517735号公报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中,在使内管的顶端和外管的顶端行进到血管等生物体管腔内时,例如存在血液、生物体管腔内的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会经由上述内管和外管而向基端侧进入的情况。在这样的具有粘性的血液、造影剂滞留在上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中的情况下,会成为为了放出支架而使上述外管移动时的滑动阻力,从而有时无法顺畅地进行该支架的留置作业。另外,还存在如下担心:血液、造影剂从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流入操作部,对操作部的操作产生障碍。
本发明的通常的目的在于防止从生物体管腔内向内管和外管进入的血液等液体流入操作部,从而使上述外管顺畅地移动。
本发明为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其包括:内管,其基端开口;支架,在往生物体管腔内插入时该支架被朝向中心轴线压缩并配置于上述内管的顶端侧外表面,在留置于生物体管腔内时该支架向外方能够向扩张而恢复到压缩前的形状;和外管,通过其配置于上述内管的外表面侧,而能够将上述支架容纳于内腔,并且通过其相对于上述内管向基端方向移动,而能够将容纳于内部的上述支架放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管与上述内管之间的比上述支架靠基端侧的位置设有密封构件,在上述内管的位于上述密封构件与上述支架之间的位置设有将上述内管的管腔与上述内管的外部之间连通的第1开口部。
采用本发明,在用于将支架留置在生物体管腔内的支架输送系统中,在能够将上述支架容纳于内腔的外管与设置于该外管的内部的内管之间,在比上述支架靠基端侧的位置设有密封构件,并且上述内管的基端开口,且在上述密封构件与上述支架之间的位置形成将其管腔与内管的外部之间连通的开口部(第1开口部)。
因而,例如在使内管和外管向生物体管腔内行进时、或者在进行支架的放出时,有时上述生物体管腔内的血液、造影剂等经由上述内管和该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基端侧,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密封构件也能够阻止上述血液等流入基端侧、特别是流入基端的操作部。另外,使从内管基端的开口注入到管腔的生理盐水等液体经由第1开口部流入该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将滞留在该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的血液、造影剂等冲向顶端侧。
其结果,能够阻止从生物体管腔内进入到内管和外管的血液等到达基端侧而成为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的障碍的情况,并且能够避免上述血液等滞留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所担心的移动外管时的阻力,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使上述外管相对于上述内管顺畅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架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支架输送系统的内侧管体和外侧管体的局部省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内侧管体和外侧管体的顶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2的引导线导出孔附近的内侧管体和外侧管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构成图1所示的支架输送系统的操作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操作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5和图6所示的操作部的内部侧视图。
图8是表示支架从外侧管体的顶端放出到中途的状态、或者将放出到中途的支架重新容纳于上述外侧管体的内部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应用了变形例的内侧管体的引导线导出孔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架输送系统。
如图1所示,该支架输送系统10包括形成为管状的内侧管体(内管)12、设于该内侧管体12的外周侧的外侧管体(外管)14、容纳于上述内侧管体12与外侧管体14之间的能够扩张的支架16、和用于使上述外侧管体14相对于上述内侧管体12移动的操作部18。
另外,在图1中,将内侧管体12的左侧和外侧管体14的左侧称为“基端(后端)”侧(箭头A方向),将上述内侧管体12的右侧和外侧管体14的右侧称为“顶端”侧(箭头B方向),其他各图也相同。
如图1~图3所示,内侧管体12具有形成有用于供引导线20(参照图2)贯穿的引导线管腔22的第1顶端管24、借助连结构件26连结于上述第1顶端管24的基端侧(箭头A方向)的第1基端管28、和连接于上述第1基端管28的基端的接头30。该内侧管体12的第1顶端管24的顶端和基端、第1基端管28的顶端和基端分别开口,并且上述第1顶端管24的顶端以自外侧管体14的顶端突出的方式配置。另外,上述引导线20例如用于将支架输送系统10引导到生物体管腔内的病变部。
而且,在外侧管体14的内部,内侧管体12的第1顶端管24的基端与第1基端管28的顶端借助连结构件26连结,并且上述第1基端管28具有自其顶端到基端贯通的管腔32,生理盐水等液体经由接头30注入该管腔32。而且,注入到管腔32的液体经由第1基端管28的顶端开口(第1开口部28a)流入到内侧管体12的外部、即上述第1基端管28与第2基端管50之间的间隙110、或者第1顶端管24与第2顶端管48之间的间隙108等。
另外,分别优选第1顶端管24由挠性较高的树脂制材料构成,第1基端管28由强度较高的金属制材料构成。
第1顶端管24设有用于限制支架16沿轴向移动的支架保持机构34。
该支架保持机构34设于内侧管体12的外周面,其包括:支架卡定部36,该支架卡定部36设于如下位置:在外侧管体14的内部容纳有支架16时处于该支架16的基端侧(箭头A方向)的位置;和支架卡合部40,该支架卡合部40相对于该支架卡定部36而言设于第1顶端管24的顶端侧(箭头B方向),供后述的支架16的缩径部38卡合。
另外,支架卡合部40的高度形成为低于支架卡定部36的高度。
由此,支架16在容纳于外侧管体14的内部的状态下其基端抵接于支架卡定部36,并且,使缩径部38保持于上述支架卡定部36与上述支架卡合部40之间,从而使支架16保持在不从外侧管体14的顶端暴露到外部的位置。另外,在从外侧管体14的顶端放出支架16时,支架16的基端抵接于支架卡定部36,从而上述支架16以定位于规定位置的状态扩张。另外,在放出到中途的支架16重新容纳于外侧管体14的内部时,支架16的缩径部38抵接于支架卡合部40,从而上述支架16以定位于规定位置的状态被保持。
在第1顶端管24的顶端形成向径向外方向鼓出、用于限制外侧管体14向顶端方向移动的止挡部42。由此,阻止外侧管体14相对于内侧管体12的顶端向轴向(箭头B方向)突出。
另一方面,第1顶端管24的基端朝向该第1顶端管24的径向外方向平缓地弯曲,设置为能够与外侧管体14的后述的引导线导出孔(开口部)44连通。
另一方面,在第1基端管28的外周面,设置有例如由金属制材料、树脂制材料、或者高粘度的液体(例如凡士林等软膏、硅油等)形成为环状并且截面呈长方形的密封构件46。该密封构件46利用粘接剂等使其内周面固定于第1基端管28的外周面。
在密封构件46由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树脂制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该密封构件46的外径设定为与上述外侧管体14的内径大致相同或者略大于上述外侧管体14的内径,从而使上述密封构件46与上述外侧管体1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
另一方面,在密封构件46由不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金属制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上述密封构件46的外径设定为稍微小于外侧管体14的内径,在上述外侧管体14与密封构件46之间设有细微的间隙。
另外,作为用于形成密封构件46的树脂制材料,也可以使用例如通过吸收血液等水分而使其体积增大的水膨胀性树脂制材料。在使用该水膨胀性树脂制材料的情况下,密封构件46的水膨胀前的外径设定为小于外侧管体14的内径。
而且,利用密封构件46将内侧管体12与外侧管体14之间的间隙保持为不透液。
外侧管体14由管状体构成,具有在内部配置内侧管体12的第1顶端管24的第2顶端管48、和连结于该第2顶端管48的基端侧(箭头A方向)并在内部配置第1基端管28的第2基端管50。另外,第2顶端管48的顶端作为在将支架16留置在生物体管腔内的病变部时的放出口发挥功能,并且还作为在重新容纳被放出到中途的上述支架16时的容纳口发挥功能。
另外,在第2顶端管48的基端(第1开口部28a与支架16之间)形成用于将上述第2顶端管48的内腔与外部连通的引导线导出孔44,该引导线导出孔44设为能够与设于内部的第1顶端管24的引导线管腔22的开口相连通。引导线20穿过该引导线导出孔44而贯穿于内侧管体12的引导线管腔22。
另外,引导线导出孔44还作为用于将从接头30经由管腔32、第1开口部28a冲过来的液体排出到外部的排出孔发挥功能。
在第2顶端管48的顶端部,在其外周面设有造影标记52。该造影标记52例如由X射线造影性材料形成为环状。
如图3所示,支架16形成为具有多个开口的网状且形成为大致圆筒形。该支架16为自扩张型支架,其在往生物体管腔内插入时在外侧管体14的第2顶端管48的内部被朝向中心轴线、即径向内方向压缩地配置,从上述外侧管体14的顶端放出到上述生物体管腔内的病变部,从而向径向外方向扩张并能够恢复到压缩前的形状。另外,作为构成支架16的材料,优选例如Ni-Ti合金等的超弹性合金。
另外,在支架16的顶端和基端设有例如由X射线造影性材料形成为环状的造影标记54a、54b,并且在上述基端形成向径向内方向缩径的缩径部38。
如图1、图5~图7所示,操作部18包括壳体56、容纳于该壳体56的内部并连接于外侧管体14的齿条构件58、和具有供上述齿条构件58啮合的第1齿轮60并用于使该齿条构件58直线位移的旋转辊62。
壳体56的中央部以带有圆角的形状形成,由从厚度方向的中央分割成两部分而成的第1壳体64和第2壳体66构成。该壳体56在第1壳体64和第2壳体66的内部的大致中央部具有能够容纳旋转辊62的辊容纳部68,该旋转辊62的一部分经由形成于上述辊容纳部68的辊孔70暴露于外部。
另外,旋转辊62被形成于第1壳体64和第2壳体66的内壁面的一对轴承72支承为能旋转。
另外,在第2壳体66的内部分别形成有以齿条构件58能够沿着轴向(箭头A、B方向)移动的方式容纳并保持齿条构件58的第1容纳槽74和第2容纳槽76,上述第1容纳槽74设于上述第2壳体66的基端侧(箭头A方向),上述第2容纳槽76设于上述第2壳体66的顶端侧(箭头B方向)。辊容纳部68配置在该第1容纳槽74与第2容纳槽76之间。
而且,组合第1壳体64和第2壳体66,从而利用第1容纳槽74和第2容纳槽76以齿条构件58能够向顶端侧和基端侧直线地移动的状态保持齿条构件58。
另外,第1容纳槽74的基端侧(箭头A方向)形成有用于容纳接头30的接头容纳部78,通过使上述接头30容纳于上述接头容纳部78而将接头30固定于壳体56。由此,用于构成内侧管体12的第1基端管28的基端借助接头30固定于操作部18。
另外,接头容纳部78在壳体56的基端侧(箭头A方向)开口,形成为能够从上述壳体56的外部将液体注入器具(未图示)连接于接头30。
另一方面,壳体56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将外侧管体14的第2基端管50以能够滑动的状态保持的顶端管嘴80,该顶端管嘴80的内部形成有供上述第2基端管50贯穿的贯通孔(未图示)。而且,以顶端管嘴80安装于壳体56的顶端的状态将帽82螺纹接合于上述顶端,从而使上述顶端管嘴80固定。
齿条构件58形成为直线状,并且,由形成为大致对称的形状的一组第1块体84和第2块体86构成,外侧管体14的第2基端管50的基端通过夹持于上述第1块体84与上述第2块体86之间而被固定。
而且,由第1块体84和第2块体86构成的齿条构件58在壳体56的内部插入于第1容纳槽74和第2容纳槽76,从而以齿条构件58能够朝向该壳体56的顶端侧和基端侧直线地移动的状态保持齿条构件58。
另外,第1块体84以在壳体56的内部面对旋转辊62的方式设置,在面对该旋转辊62的侧面沿着轴向(箭头A、B方向)设有多个形成为凹凸状的齿部88。
在旋转辊62的中心部设有向互相分开的方向突出的一对旋转轴90,该一对旋转轴90分别插入第1壳体64的轴承72和第2壳体66的轴承72。
另外,在旋转辊62的一个侧面上以旋转轴90为中心向径向外方向设有第1齿轮60,该第1齿轮60供齿条构件58的齿部88啮合。而且,通过旋转辊62旋转而使齿条构件58沿着第1容纳槽74和第2容纳槽76直线地移动。
另外,旋转辊62的外周部位的一部分经由壳体56的辊孔70暴露在外部,手术操作者借助该暴露的部位使上述旋转辊62旋转。
而且,在上述的操作部18中,例如,如图7所示,手术操作者使旋转辊62相对于壳体56向规定方向(箭头C方向)旋转,从而在上述壳体56的内部使齿条构件58沿着第1容纳槽74和第2容纳槽76向接头30侧(箭头A方向)移动,与此相伴,外侧管体14向壳体56的基端侧移动(后退)。由此,支架16从外侧管体14的顶端被放出。
另一方面,在将支架16放出到中途之后,使旋转辊62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D方向)旋转,从而上述齿条构件58沿着第1容纳槽74和第2容纳槽76朝向与接头30分开的方向(箭头B方向)移动,与此相伴,上述外侧管体14向内侧管体12的顶端侧移动(前进)而使支架16重新容纳于上述外侧管体14的内部。
另外,如图7所示,在操作部18设有通过限制旋转辊62的旋转动作而能够限制齿条构件58的移动动作的锁定机构92。
该锁定机构92由设为能滑动位移到在第1壳体64的侧面开口而成的孔部94中的滑动构件96、和以面对该滑动构件96的方式形成于旋转辊62的一个侧面的销槽98构成。滑动构件96借助孔部94以能够向第1壳体64的顶端侧和基端侧(箭头A、B方向)直线位移的方式被保持。而且,在上述滑动构件96位于壳体56的基端侧的状态下,向该第1壳体64的内部突出的截面呈矩形状的销100插入旋转辊62的销槽98,从而来限制该旋转辊62的旋转动作。
另外,使滑动构件96向壳体56的顶端侧移动,从而销100自销槽98向旋转辊62的径向外方向脱离,利用该销100进行的旋转辊62的旋转限制状态被解除,因此,齿条构件58在上述旋转辊62的旋转作用下成为能够沿着轴向(箭头A、B方向)移动的状态。
而且,操作部18设有用于使旋转辊62间歇地旋转动作的间歇机构102。该间歇机构102包括被设于旋转辊62的与第1齿轮6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的第2齿轮104、和保持于第2壳体66并与该第2齿轮104的齿部卡合的接触(日文:ノッチ)构件106。而且,在旋转辊62旋转时,卡合于第2齿轮104的接触构件106弹性变形,从齿部的凹部起翻越相邻的凸部并再次卡合于凹部,因此,能够间歇地进行旋转操作。而且,根据接触构件106与第2齿轮104之间卡合时产生的声音还能够确认旋转辊62的旋转动作、旋转角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架输送系统10基本上如上述所述地构成,接下来说明该支架输送系统10的动作和作用效果。另外,设为生物体管腔内(例如血管内)插入引导线20,引导线20的顶端预先留置于上述生物体管腔内的病变部的状态。
在这样的准备状态下,对图1所示的支架输送系统10进行冲洗。首先,手术操作者在设于操作部18的基端的接头30连接液体注入器具(未图示),从上述液体注入器具向接头30注入液体,从而使该液体向内侧管体12的顶端侧和外侧管体14的顶端侧(箭头B方向)流通。
然后,将到达了顶端的液体从内侧管体12的顶端和外侧管体14的顶端喷出,从而在生物体外完成对上述内侧管体12的内部和外侧管体14的内部的冲洗。
接着,如图1所示,使暴露在生物体外的引导线20的基端从内侧管体12的顶端向引导线管腔22贯穿,使上述内侧管体12和外侧管体14沿着上述引导线20向生物体管腔内行进。该引导线20的基端经由引导线导出孔44导出到外侧管体14的外部。
而且,在利用造影标记52确认了外侧管体14的顶端到达了病变部之后,使操作部18的滑动构件96向顶端侧(箭头B方向)移动,使销100自旋转辊62的销槽98脱离,从而使旋转辊62的旋转限制状态解除。然后,使上述旋转辊62向规定方向(箭头C方向)旋转。
由此,齿条构件58随着第1齿轮60的旋转而在壳体56内向基端侧(箭头A方向)移动,与此相伴,外侧管体14逐渐向上述操作部18的基端侧移动。其结果,如图8所示,容纳于外侧管体14的支架16逐渐从顶端部侧开始暴露的同时,向径向外方向开始扩张,支架16成为相对于外侧管体14完全地暴露的状态,由此以扩张为圆筒状的状态留置于病变部。
此时,存在下述情况:随着内侧管体12和外侧管体14向生物体管腔内行进、或者随着支架16的扩张,生物体管腔内的血液、造影剂等进入到内侧管体12的顶端和外侧管体14的顶端、或者从引导线导出孔44进入到内部并经由引导线管腔22、上述内侧管体12与外侧管体14之间的间隙108、110向基端侧(箭头A方向)流通。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设于内侧管体12(第1基端管28)与外侧管体14(第2基端管50)之间的间隙110的密封构件46也能够可靠地阻止血液、造影剂等向操作部18侧(箭头A方向)流通。
而且,经由接头30向内侧管体12(第1基端管28)的管腔32注入生理盐水等液体,从而使上述液体经由第1开口部28a流入到间隙108、110等,并将滞留在该间隙108、110等的血液、造影剂等冲向顶端侧。而且,被冲走的血液、造影剂等经由引导线导出孔44、外侧管体14(第2基端管50)的顶端开口被适当地排出到外部。另外,间隙110的截面积设定为小于第1开口部28a的截面积。
其结果,可靠地阻止从内侧管体12的顶端和外侧管体14的顶端进入的血液、造影剂等向操作部18侧(箭头A方向)行进而成为对操作部18进行操作的障碍的情况。
最后,将用于构成支架输送系统10的内侧管体12和外侧管体14拉向基端侧(箭头A方向),从而以只有支架16留置于病变部的状态将支架输送系统10拔除到生物体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存在下述情况:在使构成支架输送系统10的内侧管体12和外侧管体14向生物体管腔内行进时、或者在进行支架16的放出时,上述管腔内的血液、造影剂等进入上述外侧管体14的顶端、或者从引导线导出孔44进入内侧管体12与上述外侧管体14之间的间隙108、110。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密封构件46也能够阻止沿着上述间隙108、110向基端侧(箭头A方向)流通的血液等的流通。
其结果,阻止从管腔内进入到内侧管体12与外侧管体14之间的间隙108、110的血液等到达操作部18的情况,不会对该操作部18的操作产生障碍。
另外,在血液、造影剂等滞留在间隙108、110内的情况下,担心具有粘性的血液等成为在使外侧管体14相对于内侧管体12沿着轴向移动时的阻力。然而,在上述支架输送系统10中,利用从接头30注入的生理盐水等液体,将滞留在间隙108、110内的血液、造影剂等冲向顶端侧,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其排出到外部。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使上述外侧管体14相对于上述内侧管体12顺畅地移动。
而且,在密封构件46由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的情况下,由于密封构件46与外侧管体1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因此,更可靠地防止经过了上述密封构件46与上述内周面之间的血液、造影剂等漏出。
另一方面,在密封构件46由不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的情况下,密封构件46与外侧管体14的内周面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但由于例如血液、造影剂等具有规定的粘性,因此不会经过上述间隙向基端侧(箭头A方向)漏出。另外,密封构件46与外侧管体14非接触,因此,密封构件46不会成为使外侧管体14沿着轴向移动时的滑动阻力,从而能够使外侧管体14顺畅地移动。
另外,上述密封构件46构成为固定于构成内侧管体12的第1基端管28的外周面,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利用粘结剂等固定于外侧管体14的第2基端管50的内周面。该情况下,在密封构件46由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时,密封构件46设为与第1基端管28的外周面滑动接触,在密封构件46由不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时,密封构件46设为与上述外周面略微分开的非接触状态。
另外,密封构件46设为比内侧管体12的第1基端管28的第1开口部28a、外侧管体14的第2顶端管48的引导线导出孔44靠基端侧(箭头A方向)即可。
另外,如图9所示,在上述内侧管体120的第1基端管122,还可以在比密封构件46靠顶端侧(箭头B方向)的位置设有狭缝(第2开口部)124,使上述第1基端管122的外周侧与内部的管腔32连通。该狭缝124例如相对于内侧管体120的轴线形成为螺旋状。
另外,狭缝124的面积(表面积)设定为大于间隙110的截面积较好。
另外,还可以不设置螺旋状的狭缝124,而是设置沿着第1基端管122的轴向互相分开的多个连通孔。另外,该情况下,多个连通孔的总面积(总表面积)也设定为大于间隙110的截面积较好。
通过设置这样的狭缝124,使经由接头30注入到内侧管体120(第1基端管122)的管腔32的生理盐水等液体经由狭缝124可靠地流入第1基端管122与第2基端管50之间的间隙110。因而,能够可靠地避免血液、造影剂等残留并凝固在第1基端管122与第2基端管50之间的间隙110,能够可靠地防止由残留的血液、造影剂等导致外侧管体14在移动时的滑动阻力增大。
另外,本发明的支架输送系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当然能够采用各种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输送系统(10),其包括:内管(12),其基端开口;支架(16),在往生物体管腔内插入时该支架(16)被朝向中心轴线压缩并配置于上述内管(12)的顶端侧外表面,在留置于生物体管腔内时该支架(16)能够向外方向扩张而恢复到压缩前的形状;和外管(14),通过其配置于上述内管(12)的外表面侧,而能够将上述支架(16)容纳于内腔,并且通过其相对于上述内管(12)向基端方向移动,而能够将容纳于内部的上述支架(16)放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管(14)与上述内管(12)之间的比上述支架(16)靠基端侧的位置设有密封构件(46),在上述内管(12)的位于上述密封构件(46)与上述支架(16)之间的位置设有将上述内管(12)的管腔(32)与上述内管(12)的外部之间连通的第1开口部(28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管(14)的位于上述第1开口部(28a)与上述支架(16)之间的位置设有将上述外管(14)的内腔与外部之间连通的孔部(4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构件(46)固定于上述外管(14)和上述内管(12)中的任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构件(46)设为能够相对于上述外管(14)和上述内管(12)中的任一者滑动自由。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开口部(28a)的截面积设定为大于上述外管(14)与上述内管(12)之间的间隙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管(12)的位于上述密封构件(46)与上述第1开口部(28a)之间的位置设有将上述内管(12)的上述管腔(32)与上述内管(12)的外部之间连通的第2开口部(1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开口部(124)设为与上述密封构件(46)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开口部(124)由螺旋状的狭缝、或者互相分开的多个连通孔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开口部(124)的面积设定为大于上述外管(14)与上述内管(12)之间的间隙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构件(46)由金属制材料、树脂制材料、或者高粘度的液体形成。
CN201280004075.6A 2011-03-25 2012-01-23 支架输送系统 Active CN103249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6847 2011-03-25
JP2011-066847 2011-03-25
PCT/JP2012/051296 WO2012132508A1 (ja) 2011-03-25 2012-01-23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381A true CN103249381A (zh) 2013-08-14
CN103249381B CN103249381B (zh) 2015-12-09

Family

ID=4693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075.6A Active CN103249381B (zh) 2011-03-25 2012-01-23 支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62236B2 (zh)
EP (1) EP2689753B1 (zh)
JP (1) JP5829266B2 (zh)
CN (1) CN103249381B (zh)
WO (1) WO20121325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39130B2 (en) 2012-10-29 2017-01-10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Low profile stepped delivery system
JP6228771B2 (ja) * 2013-07-22 2017-11-08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WO2015012007A1 (ja) 2013-07-22 2015-01-29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JP6262460B2 (ja) * 2013-07-22 2018-01-17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USD795425S1 (en) * 2015-08-12 2017-08-22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Ratchet pawl for thumbwheel actuated stent delivery system
US10441449B1 (en) 2018-05-30 2019-10-15 Vesper Medical, Inc. Rotary handle s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10449073B1 (en) 2018-09-18 2019-10-22 Vesper Medical, Inc. Rotary handle s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JP7329042B2 (ja) * 2019-03-27 2023-08-17 株式会社カネカ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CN111529872B (zh) * 2020-05-08 2022-07-26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气管导管
US11219541B2 (en) 2020-05-21 2022-01-11 Vesper Medical, Inc. Wheel lock for thumbwheel actuated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75216A2 (en) * 1997-03-13 1998-11-04 Schneider (Usa) Inc. Fluid actuated stent delivery system
WO2005070339A1 (en) * 2004-01-08 2005-08-04 Boston Scientific Limited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systems
JP2006271565A (ja) * 2005-03-28 2006-10-12 Terumo Corp 生体器官拡張器具
WO2006138027A2 (en) * 2005-06-14 2006-12-28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A delivery system for a device such as a stent
EP2143404A1 (en) * 2007-04-27 2010-01-1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Stent delivery system
WO2010096708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Balloon catheter for placemnt of a stent in a bifurcated vess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4263A (en) * 1989-11-02 1994-06-28 Danforth Biomedical, Inc. Low profile high performance interventional catheters
ATE137656T1 (de) * 1992-10-31 1996-05-15 Schneider Europ Ag Anordnung zum implantieren von selbstexpandierenden endoprothesen
US20070073387A1 (en) * 2004-02-27 2007-03-29 Forster David C Prosthetic Heart Valves, Suppo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anting The Same
CN103070740B (zh) 2005-03-28 2015-07-08 泰尔茂株式会社 生物体器官扩张器具
EP1926453B1 (en) * 2005-09-19 2010-11-17 Minvasys Catheter for Placement of a Stent
US7815601B2 (en) 2007-02-05 2010-10-19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Rapid exchange enteral stent deliver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75216A2 (en) * 1997-03-13 1998-11-04 Schneider (Usa) Inc. Fluid actuated stent delivery system
WO2005070339A1 (en) * 2004-01-08 2005-08-04 Boston Scientific Limited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systems
JP2006271565A (ja) * 2005-03-28 2006-10-12 Terumo Corp 生体器官拡張器具
WO2006138027A2 (en) * 2005-06-14 2006-12-28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A delivery system for a device such as a stent
EP2143404A1 (en) * 2007-04-27 2010-01-1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Stent delivery system
WO2010096708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Balloon catheter for placemnt of a stent in a bifurcated vess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25155A1 (en) 2014-01-23
CN103249381B (zh) 2015-12-09
EP2689753A4 (en) 2014-11-12
WO2012132508A1 (ja) 2012-10-04
JPWO2012132508A1 (ja) 2014-07-24
JP5829266B2 (ja) 2015-12-09
EP2689753B1 (en) 2016-12-21
US9662236B2 (en) 2017-05-30
EP2689753A1 (en)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381A (zh) 支架输送系统
US11759619B2 (en) Needleless access connectors and valve elements therefor
CN103228234A (zh) 支架输送系统
CN102727332B (zh) 支架
TWI544938B (zh) 心臟幫浦及用於心臟幫浦之導管總成
CN103298433B (zh) 支架输送系统和用于与支架输送系统一起使用的锁定部件
CN104043187B (zh) 控制导管流动
CN102365064B (zh) 支架输送系统
CN109069735A (zh) 用于从流体贮存器排气的固定连接器系统
US9931497B2 (en) Medical connector
EP2845619B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ready-to-use catheter assembly and ready-to-use catheter assembly
WO2014115273A1 (ja) 自己拡張型ステントシステム
US20140194857A1 (en) Catheter with an enhanced pushability
EP2039381B1 (en) Continuous drug solution infusion device
CN106075701B (zh) 气囊导管
US20170239442A1 (en) Catheter
JP6163829B2 (ja) カテーテル用先端チップ
US20090299261A1 (en) Expandable Catheter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CN105120920A (zh) 流体系统的填充装置
CN106580531A (zh) 用于可膨胀支架的递送系统
CN102671277A (zh) 一种微导管
JP2012065861A (ja) 透析用カテーテル
CN103961787A (zh) 囊状导管
JP2009142357A (ja) 体内留置カテーテル
EP2436343B1 (en) Placement device for tubular medical treatment instrument and front tip of placement device for tubular medical treatment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