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3873A -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3873A
CN103243873A CN201210030929XA CN201210030929A CN103243873A CN 103243873 A CN103243873 A CN 103243873A CN 201210030929X A CN201210030929X A CN 201210030929XA CN 201210030929 A CN201210030929 A CN 201210030929A CN 103243873 A CN103243873 A CN 103243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est
lower cover
thermal
tiler
loam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09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3873B (zh
Inventor
代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309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3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3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3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3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38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本发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及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组合形式有别于现有技术,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相对较低;施工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施工方案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并获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明显降低,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Description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节能环保特性的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建筑用的瓦结构都比较简单,通常均为单层块状结构,其保温和集热环保的能力都较为有限。且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较高;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影响了人力成本和施工效率。
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本发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还包含有下述优选内容: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或其组合: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具体而言: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边沿处的瓦盖2的下盖202无需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远离边沿处的下盖202的左边沿、右边沿都可以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使相邻的瓦盖2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利于后续的密封条4的使用;下边沿指的是倾斜向下的边沿,利于防渗和排水。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排水和防渗。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至少包含有一个构成单元即一个集热组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或/和支撑柱;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当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包含有2个或多个集热用组合瓦时,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本发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及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组合形式有别于现有技术,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相对较低;施工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施工方案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并获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明显降低,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集热用组合瓦瓦盖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由9个集热用组合瓦瓦盖构成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简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附图的补充解释:
图1为集热用组合瓦瓦盖的结构示意简图,图1的水平方向左右两侧即为左右边沿,图1中所示为下盖202的左右边沿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的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
图2为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结构示意简图;相邻的集热用组合瓦瓦盖的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也可以视为封闭连接结构203之间);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情况的组合: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具体而言: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边沿处的瓦盖2的下盖202无需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远离边沿处的下盖202的左边沿、右边沿都可以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使相邻的瓦盖2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利于后续的密封条4的使用;下边沿指的是倾斜向下的边沿,利于防渗和排水;
图3为由9个集热用组合瓦瓦盖构成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简图俯视图(垂直于瓦盖2亦即安装基础面的方向);图3中省略了密封条4未明确画出;支撑结构3具体是支撑梁和支撑柱的组合,支撑柱用于保证支撑梁的支撑效果。
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外层的上盖201具体是钢化玻璃,内层的下盖202是强度较好透光性能优良的玻璃。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或其组合: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具体而言: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边沿处的瓦盖2的下盖202无需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远离边沿处的下盖202的左边沿、右边沿都可以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使相邻的瓦盖2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利于后续的密封条4的使用;下边沿指的是倾斜向下的边沿,利于防渗和排水。
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的便利性。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整个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包含有大约200个构成单元即200个集热组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和支撑柱的组合;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的便利性。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每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本实施例所述集热用组合瓦及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组合形式有别于现有技术,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相对较低;施工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施工方案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并获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明显降低,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2
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外层的上盖201具体是钢化玻璃,内层的下盖202是强度较好透光性能优良的树脂材质。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的便利性。
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整个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包含有大约9个构成单元即9个集热组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4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或支撑柱;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每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还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2中下盖202的局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包含有1个构成单元即1个集热组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1个槽座1、150个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所述的那1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150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的便利性。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实施例4
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还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2中的下盖202的全部边沿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至少包含有一个构成单元即一个集热组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或/和支撑柱;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当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包含有2个或多个集热用组合瓦时,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Claims (10)

1.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特征在于: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6.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至少包含有一个构成单元即一个集热组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或/和支撑柱;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下盖(202)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包含有2个或多个集热用组合瓦时,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10.按照权利要求6-9其中之一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
CN201210030929.XA 2012-02-13 2012-02-13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3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0929.XA CN103243873B (zh) 2012-02-13 2012-02-13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0929.XA CN103243873B (zh) 2012-02-13 2012-02-13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3873A true CN103243873A (zh) 2013-08-14
CN103243873B CN103243873B (zh) 2015-10-28

Family

ID=4892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092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3873B (zh) 2012-02-13 2012-02-13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387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7521Y (zh) * 2000-12-21 2001-10-31 周堃 真空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JP2005226978A (ja) * 2004-02-16 2005-08-25 Misawa Homes Co Ltd 太陽光発電集熱システム
CN101092841A (zh) * 2006-06-20 2007-12-26 曹树梁 一种新型太阳能房顶的结构和材料
CN101997051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余华阳 太阳能光伏集热器及其应用产品
CN201857708U (zh) * 2010-07-30 2011-06-08 祁魁 一种太阳能集热砖瓦
CN102345338A (zh) * 2010-07-30 2012-02-08 祁魁 太阳能吸热砖、瓦
CN202483096U (zh) * 2012-02-13 2012-10-10 代序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7521Y (zh) * 2000-12-21 2001-10-31 周堃 真空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JP2005226978A (ja) * 2004-02-16 2005-08-25 Misawa Homes Co Ltd 太陽光発電集熱システム
CN101092841A (zh) * 2006-06-20 2007-12-26 曹树梁 一种新型太阳能房顶的结构和材料
CN101997051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余华阳 太阳能光伏集热器及其应用产品
CN201857708U (zh) * 2010-07-30 2011-06-08 祁魁 一种太阳能集热砖瓦
CN102345338A (zh) * 2010-07-30 2012-02-08 祁魁 太阳能吸热砖、瓦
CN202483096U (zh) * 2012-02-13 2012-10-10 代序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3873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0532B1 (en) Skylight framing system
US9874018B1 (en) Skylight framing system with incorporated drainage
CN106677374B (zh) 一种可移动保温隔热模块化墙体
CN202483096U (zh)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CN204456638U (zh) 一种快速安装集成房屋墙板
CN203361418U (zh) 智能化中空、真空自动转换保温、隔热玻璃幕墙
CN103243873A (zh)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CN203822056U (zh) 断桥隔热内平开窗
CN203100120U (zh) 一种发泡面板和一种发泡面板组装体
CN204152100U (zh) 一种排烟天窗的安装结构
RU2012136127A (ru) Панель солнечного коллектора и система панелей солнечного коллектора
CN203373922U (zh) 楼梯滴水线施工结构
CN102996054B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卷帘窗
CN203403783U (zh) 高气密两轨铝合金推拉门
CN207194251U (zh) 开缝式幕墙系统防水结构
CN206554717U (zh) 门窗型材密封结构
CN217537607U (zh) 一种屋面分格缝施工构造
CN203100119U (zh) 空调机组的发泡面板和发泡面板组装体
CN205617669U (zh) 一种玻璃幕墙采光天棚
CN204059686U (zh) 一种分体式节能连接的明框幕墙系统
CN202157664U (zh) 一种窗台防渗水型材
CN203822067U (zh) 隔热内平开窗
CN204098364U (zh) 一种工业厂房屋面采光板的安装结构
CN203583722U (zh) 一种节能型幕墙面板
CN203640128U (zh) 一种采光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