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0767B - 急救切割器 - Google Patents

急救切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0767B
CN103240767B CN201310143468.1A CN201310143468A CN103240767B CN 103240767 B CN103240767 B CN 103240767B CN 201310143468 A CN201310143468 A CN 201310143468A CN 103240767 B CN103240767 B CN 103240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guidance part
space
cutting
fac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34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0767A (zh
Inventor
唐磊
蔡明�
刘永强
杨恭礼
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yveinfinder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yveinfinder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yveinfinder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434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0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0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07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7339 priority patent/WO201417311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0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0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沿从所述切割面到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导引部开口逐渐靠近所述刀垫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该切割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割衣物,并且对受伤人员以及医护或者其他使用人员无任何意外伤害,确保安全迅速的完成切割衣物的过程,避免在切割时损伤靠近待切割物体的肌肉或人手。

Description

急救切割器
技术领域
本产品涉及一种切割器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在抢救或紧急情况下用
于切割衣物、绳索、保险带等的急救切割器。
背景技术
在紧急事故或战事发生人员受伤时,为了对受伤人员的进行及时的救治,对受伤人员的伤口处的衣物直接用剪刀剪开然后进行救治处理。由于情况紧急,受伤人员痛觉迟钝,以及剪刀的较尖,时常会发生剪刀剪切衣物的同时将伤员的皮肤也一起剪伤,加重伤害。而为了避免这样的抢救误伤,又会延误剪切速度,错过最佳的救助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在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例如专利号为200920056714.9,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急救刀,该急救刀包括刀尖、刀刃和刀把为一体式结构,刀刃为内弧形,刀尖部分为圆球状。该急救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切割衣物,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该急救刀在切割衣物的时候容易碰到伤员,2)该急救刀对于使用的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碰到血液时急救刀会比较滑,该急救刀容易误伤医护人员;3)该急救刀使用时比较迟钝,并不能迅速的将衣物进行切割,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对伤员以及医护人员都安全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割衣物的抢险急救切割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急救切割器,该切割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割衣物,并且对受伤人员以及医护或者其他使用人员无任何意外伤害,确保安全迅速的完成切割衣物的过程,避免在切割时损伤靠近待切割物体的肌肉或人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抢先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9.8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6-8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5-7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沿从所述切割面到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导引部开口逐渐靠近所述刀垫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空间内的刀垫部设置为具有弧度机构的刀垫,它可以通过凹槽或者螺丝等其他的方式固定在刀头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刀头上并适于自所述刀头上卸下的刀片,所述切割面设在所述刀片与刀垫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引部、刀垫部和刀片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和全封闭的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半封闭的空间的最小距离是3—9.8mm,优选为3—7mm或者4—8mm或者5——9.8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刀片可以为圆弧形或其他形状的锋利器件,所述切割器的刀片由连接部固定在到刀头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可以包含压制刀片的垫块部分和固定刀片及垫块的螺丝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引部为圆润光滑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割器的背面设置为与刀身齐平的结构或者圆滑的凸起结构或者圆滑的螺帽旋紧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刀身上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刀身的尾部具有钩状止退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割器整体成平板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由于切割面位于半封闭的空间开口内部,所以待切割物体即通常是衣物或绳索,只有在穿过所述空间前端的开口进入该空间后才能接触到切割面而实现切割,这样可以避免在慌乱中切割到紧贴衣物的肌肉,也可以避免误操作;2)沿从所述切割面到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导引部逐渐靠近所述刀垫部,可以使得所述空间的开口及位于开口与切割面之间的进入通道能够保持较小的宽度,可以更好地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3)另外,所述连接开口与切割面的进入通道也并非平直的,而是具有弯曲或变向结构,这样的结构也可加强其避免误伤或误操作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产品实施例提供的切割器的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切割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产品其中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产品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产品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和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抢先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3、刀身5,所述刀头3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1,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42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1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
实施例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切割器由刀身5、刀垫2、刀片4等部件组成。其中,刀片4、垫块40、滚花螺钉41及刀垫2安装在刀身5的前端凹槽部30,共同组成适于切割物体的刀头3,刀身5的中、后端为适于握持的刀柄50。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所示,刀头3为回勾结构,包括导引部1和刀垫2,刀片4安装或一体形成在刀柄50上,导引部1远离刀切割面42的一端为自由端,以导引待切割物体(图中未显示)接近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42。导引部1、刀垫2、刀片4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6和一个全封闭空间31。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42位于所述空间6内并面向所述半封闭空间的开口62,因而待切割物体只有进入该半封闭空间内才能被切割面42切割。换言之,由于导引部1和基部入口60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42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所以待切割物体(通常是厚实的衣物或绳索)只有在穿过所述空间6前端的开口62进入该空间6后才能接触到切割面42而实现切割,入口处结构可以是直线型结构或者带有弯曲、弧度的结构等有利于被切割物进入。所述空间6的最小距离可以是3—9.8mm,优选是5—7mm,也可以是6-8mm,还可以是5—9.8mm,这样的设计可以较好的避免操作者的手指误入切割范围内照成误伤切割器操作者,同时这个距离也有利于切割物进入切割空间,并可以避免在慌乱中切割到紧贴衣物的肌肉。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导引部1的内壁(图中未标示,指的是靠近空间6的壁)与基部入口60的内壁(图中未标示,指的是靠近空间6的壁)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所述空间6的开口62及位于开口62与切割面42之间的进入通道64能够保持较小的宽度,可以避免体积较大物体进入,从而更好地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另外,连接开口62与切割面42的进入通道64也并非平直的,即刀垫2为圆弧形状,这样的结构也可加强其避免误伤或误操作的功效。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切割面42可以与刀头3制作为一体,例如可以通过浇铸的方式,做成切割面或者说刀片,不可更换的一次性切割器。当然,刀垫2与刀片4也可以单独安装在刀头上,如本实施例的图2所示,从而使得刀片4在磨损或意外损坏后可转换角度或更换,增长切割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切割器的成本。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可以为圆弧形或其他形状的锋利器件请参照图2所示,可拆卸式的刀片4利用连接部可以安装在刀头凹槽30处;其中,连接部为一个垫块40和滚花螺钉41。安装时,刀片4置于刀头凹槽30(图中未显示)内,盖上垫块40再上紧滚花螺钉41,即可将刀片4固定在刀头3上。这个结构使得在刀片损坏或变得不锋利时进行刀片旋转角度或更换。增长切割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切割器的成本。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部设置为圆润光滑形状,便于将被切物绷紧,导引部1与基部入口60的内壁组合成一个收缩状曲型导槽(即图1中的进入通道64),将刀片4的刀刃(即切割面42)保护起来,防止手指或其它物品被刀片4误伤。曲型导槽64末端对着刀刃42,厚硬材料的被割物沿导槽64进入时,导槽64的弯曲会使被割物遇到刀刃42后进行一个沿刀刃切线方向的横移,使被割物很容易被刀刃划开;薄软材料的切割物沿导槽遇到刀刃42时会平直的指向刀刃42和导槽64根部组成的锐角,使刀刃42很容易将被割物劈开。被割物被割开以后会沿刀片4和刀身5侧面向两边分开,避免缠绕而阻碍切割。在其它实施例中,刀头上的刀垫为特种尼龙制成。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切割器整体成平板状,整个刀柄50为扁平状,刀柄50材料可优先选用采用有轻巧、高强度的材料,比如铝合金、碳纤维或高强度塑料。刀柄50设有通孔25,便于抓握时指尖伸入施力,同时减轻刀身重量及节省材料。刀柄为弧度弯曲,适宜人手的抓握姿势。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刀身5的尾部具有钩状的止退结构57,以防施力时因手滑而导致脱手。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请参照图3所示,切割器的背面的滚花螺钉尾可以是与刀身齐平的没有突起的机构,也可以是圆滑的突起的机构,还可以是有螺帽旋紧的结构。该结构,当接触人体时,不易造成对人体的损伤。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请参照图4所示,所述刀垫部和导引部可以设置为一体化设计;所述所述刀垫部和导引部也可以设置分体式设计,参见图1—3,当任意局部部件损坏或者出现异响时,只需要局部更换,方便拆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请参照图5所示,在导引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装置7,所述防护装置7可以软质或者硬质外套,例如皮革外套,塑料外壳等,主要起保护和辅助切割的作用。使用过程中,外套可以与导引部和刀垫部作为一体化的整体结构使用;还可以套在导引部和刀垫部的外侧,在切割时,作为刀垫部和导引部的一部分,辅助其顺利完成切割过程。
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2、3、4、5、6、7、8、9、10、11、12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7)

1.一种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9.8mm,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刀头上并适于自所述刀头上卸下的刀片,所述切割面设在所述刀片与刀垫部之间,所述导引部、刀垫部和刀片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和全封闭的空间,所述连接部可以包含压制刀片的垫块部分和固定刀片及垫块的螺丝部分,所述刀垫部和刀片为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6-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6-7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为圆润光滑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器的背面设置为与刀身齐平的结构或者圆滑的凸起结构或者圆滑的螺帽旋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上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的尾部具有钩状止退结构。
CN201310143468.1A 2013-04-24 2013-04-24 急救切割器 Active CN103240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3468.1A CN103240767B (zh) 2013-04-24 2013-04-24 急救切割器
PCT/CN2013/087339 WO2014173118A1 (zh) 2013-04-24 2013-11-18 急救切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3468.1A CN103240767B (zh) 2013-04-24 2013-04-24 急救切割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0767A CN103240767A (zh) 2013-08-14
CN103240767B true CN103240767B (zh) 2016-07-13

Family

ID=4892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3468.1A Active CN103240767B (zh) 2013-04-24 2013-04-24 急救切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0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3118A1 (zh) * 2013-04-24 2014-10-30 执鼎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急救切割器
CN106945075A (zh) * 2017-01-25 2017-07-14 东莞产权交易中心 一种防划痕的裁纸辅助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8753Y (zh) * 2008-05-20 2009-03-18 张碧照 可用于切割厚形物的圆刀切割器
GB201009862D0 (en) * 2010-06-11 2010-07-21 Yu Chen Hsiu Man Tape cutting knife for right-and-left hand operation
CN202129807U (zh) * 2011-06-13 2012-02-01 无锡韶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抢险急救切割刀
CN202164491U (zh) * 2011-07-01 2012-03-14 元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织带切割刀
CN202271393U (zh) * 2011-09-20 2012-06-13 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刀片快速更换结构
CN203427059U (zh) * 2013-04-24 2014-02-12 执鼎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急救切割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8753Y (zh) * 2008-05-20 2009-03-18 张碧照 可用于切割厚形物的圆刀切割器
GB201009862D0 (en) * 2010-06-11 2010-07-21 Yu Chen Hsiu Man Tape cutting knife for right-and-left hand operation
CN202129807U (zh) * 2011-06-13 2012-02-01 无锡韶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抢险急救切割刀
CN202164491U (zh) * 2011-07-01 2012-03-14 元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织带切割刀
CN202271393U (zh) * 2011-09-20 2012-06-13 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刀片快速更换结构
CN203427059U (zh) * 2013-04-24 2014-02-12 执鼎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急救切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0767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5241B1 (en) Field dressing knife
TW200618771A (en) Safety scalpel
MY159138A (en) Safety scalpel
CN103240767B (zh) 急救切割器
US20180319025A1 (en) Scissors
US20050055831A1 (en) Manicuring appliance
CN203427059U (zh) 急救切割器
CN207125751U (zh) 多功能3d打印外科手术拉钩
CN104622630A (zh) 一种角膜剪
CN208176578U (zh) 一种可隐藏双刀头美容手术刀
CN204306874U (zh) 一种妇产科用手术刀
CN202129807U (zh) 抢险急救切割刀
WO2014173118A1 (zh) 急救切割器
CN205704301U (zh) 用于修剪鼻毛的鼻部备皮剪
CN111904513A (zh) 一种带有穿刺头的腔内切割吻合器
JP6456117B2 (ja)
CN211704769U (zh) 外科手术刀
CN215229157U (zh) 一种眼科专用一次性安全手术剪
CN202086648U (zh) 视神经联合离断器
CN210732518U (zh) 一种多功能抢险应急切割刀
JP2010259757A (ja) ハサミの安全カバ−
CN208874883U (zh) 一种可护眼的园林修剪器
CN203344072U (zh) 眉剪
CN208788660U (zh) 刀体安装结构及防刮伤安全剃刀
CN209172431U (zh) 一种一次性粘连松解刀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1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No. six and road, a building (North) on the first floor, room A1123, room

Patentee after: Top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Qinhu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is 210006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Myveinfinder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