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8612A -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8612A
CN103238612A CN2013101904935A CN201310190493A CN103238612A CN 103238612 A CN103238612 A CN 103238612A CN 2013101904935 A CN2013101904935 A CN 2013101904935A CN 201310190493 A CN201310190493 A CN 201310190493A CN 103238612 A CN103238612 A CN 103238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vis
termite
worm nitrile
fluorine worm
s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04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8612B (zh
Inventor
吴捷
殷海生
袁建忠
戴小杰
王延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SIB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SIB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SIB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SIB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1904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8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8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8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6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白蚁粉剂,所述粉剂包含:氟虫腈和缓释载体,并且所述缓释载体为活性炭。本发明粉剂中氟虫腈含量高达10%,将该粉剂直接喷洒在白蚁体表,不会引起白蚁的快速击倒,并且可以完成1-2次的传毒,具有良好的传毒效果。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粉剂组合物、一种复合物及其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蚁防治药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慢性致死特性的氟虫腈的灭白蚁粉剂、该粉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类以蚀木为主的社会性昆虫,具有种群数量大、隐蔽性高、破坏性强等特点,是世界上的重大经济害虫。随着科技进步,各种白蚁防治技术不断产生和发展,但使用慢性致死,并具有传毒功能的药物对白蚁进行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世界上采用最广泛的白蚁防治技术。该技术利用药物的传毒能力,使带药的白蚁回到群体中,通过个体的相互接触(包括吮舔、交哺等行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药物传递开来,达到杀灭更多个体,甚至歼灭整个群体的效果。目前,使用传毒药物对白蚁进行防治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传毒药物制成饵剂对白蚁进行防治,另一种则是将传毒药物制成粉剂,直接对白蚁体表进行喷洒。饵剂系统具有预防和控制相结合,并且较为环保等优点,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推崇的白蚁防治技术,但该技术同时存在价格较高,需要定期检查,并且使用环境有限等不足,因此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推广较为困难。相比之下,使用药物粉剂对白蚁进行防治的技术,具有高效性、便捷性和经济性等优点,如再结合白蚁定点诱集释放技术,则其环保性将大大提高,因此粉剂技术目前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白蚁防治技术,也是饵剂技术的重要补充。在我国,防白蚁粉剂长期以来一直在白蚁防治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利用高浓度药物粉剂防治白蚁,更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技术。与低浓度药物粉剂相比,应用高浓度药物粉剂防治白蚁,因白蚁携药量大和传毒效力高等特点,往往能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我国推广了采用高浓度亚砷酸(20-46%)来防治白蚁的技术,取得很好效果。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科院上海昆虫所(现并入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白蚁防治研究室利用50%-70%高浓度灭蚁灵粉剂取代剧毒亚砷酸防治白蚁。灭蚁灵不但价格低廉,施用安全,而且传毒性能优异。由于防治效果突出,自上世纪70年代全国推广至今,一直是我国白蚁防治的主要药物。然而由于灭蚁灵环境残留时间长,且具致癌作用,因此在2001年被斯德哥尔摩公约所禁用。如何寻找灭蚁灵的替代药剂,成为了白蚁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在新型白蚁毒杀药物粉剂的研制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均不同程度的遇到了药剂浓度难以提高的瓶颈问题,极大限制了一些高效药物在白蚁防治中的运用。
氟虫腈(又名锐劲特,fipronil)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其杀虫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而且对害虫的驱避作用不明显,抗性报道也较少。该药过去一直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但近年来,其在白蚁防治当中的应用,也引起了重视。目前研究认为,氟虫腈对白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并具有一定的传毒效力,因此是一种很有运用前景的白蚁防治药物。然而,由于氟虫腈毒力较强,对白蚁击倒迅速,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大多采用较低浓度的药剂对白蚁进行防治,如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开发的Termidor Dry粉剂(含0.5%氟虫腈)和国内文献中推荐使用的氟虫腈粉剂(0.3%)(乳剂产品浓度更低)。虽然这些低浓度粉剂,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防治效果,但由于击倒过快和白蚁个体携药量低等原因,在施药地点距离蚁巢较远的条件下,很难保证取得较佳的传毒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氟虫腈在白蚁防治中的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氟虫腈的使用浓度,以增加其传毒效力,已成为了氟虫腈能否替代高浓度防白蚁粉剂(如灭蚁灵)的关键。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浓度氟虫腈粉剂(>0.5%)防治白蚁的应用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慢性致死特性的氟虫腈的灭白蚁粉剂、该粉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灭白蚁粉剂,所述粉剂包含:氟虫腈和缓释载体,并且所述缓释载体为活性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缓释载体为粉末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缓释载体的目数为150-300目,优选为200目。
在另一优选例中,按粉剂的总重量计,所述氟虫腈的含量为1.0-10.0wt%,较佳地为2.0-8.0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粉剂是所述缓释载体与吸附于所述缓释载体的氟虫腈所构成的复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粉剂具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下组的特征:
(i)所述粉剂的颗粒度为150-300目;
(ii)所述粉剂对白蚁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5h;
(iii)所述粉剂对白蚁的传毒次数至少为1次。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溶液,所述溶液含有氟虫腈和溶剂;
(2)向所述溶液中加入缓释载体,得一混合物;
(3)除去混合物中的溶剂,得到所述的粉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缓释载体为活性碳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缓释载体的目数为150-300目。优选为200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粉剂组合物,所述组合包括: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粉剂和稀释剂,
并且按组合物总重量计,氟虫腈的含量为1.0-10.0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按组合物总重量计,所述氟虫腈的含量为2.0-8.0wt%,优选为2.0-4.0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按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稀释剂的含量为20-50%,优选为5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稀释剂为滑石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粉剂组合物的目数为150-300目,优选为200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粉剂组合物的用途,所述粉剂组合物用于防治白蚁。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白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给予白蚁施用有效量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粉剂或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粉剂组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施用方法包括步骤:将所述粉剂或粉剂组合物直接喷洒在白蚁的体表上。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物,所述复合物是由氟虫腈和作为缓释载体的活性碳构成的二元复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1)提供一溶液,所述溶液含有氟虫腈和溶剂;
(2)向所述溶液中加入缓释载体,得一混合物;
(3)除去混合物中的溶剂,得到所述的复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缓释载体的目数为150-300目,优选为200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复合物中,所述氟虫腈的含量为1.0-10.0wt%,较佳地为2.0-8.0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复合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下组的特征:
(i)所述复合物的颗粒度为150-300目;
(ii)所述复合物对白蚁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5h;
(iii)所述复合物对白蚁的传毒次数至少为1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复合物用于防治白蚁。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将氟虫腈吸附于缓释载体活性碳粉中,可制备得到氟虫腈含量高达10%的药物粉剂,将该药物粉剂直接喷洒在白蚁体表,不会引起白蚁的快速击倒,并且可以完成1-2次的传毒,具有良好的传毒效果。该粉剂还可与适量的惰性辅料滑石粉混合构成粉剂组合物,以增加粉剂使用的便利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粉剂、粉剂组合物及复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灭白蚁粉剂为含有高浓度氟虫腈的药物粉剂,专用于杀灭各种白蚁,其成份包括:氟虫腈和缓释载体,按粉剂总重量计,氟虫腈的含量为1.0-10.0wt%(较佳地为2.0-8.0wt%,更佳地为2.0-4.0wt%),余量为缓释载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缓释载体优选为活性碳,为保证喷粉的流畅性,粉剂目数至少在150目以上,但目数高于300目的粉剂,在实际应用中会对白蚁产生物理刺激作用,也不利于喷粉操作,因此粉剂的颗粒度一般在150-300目。最佳为200目左右。
本发明提供的粉剂组合物,包括所述粉剂和稀释剂。可通过将所述粉剂与一定比例(如20-50wt%)的稀释剂(优选为滑石粉)混合,用于制备灭白蚁粉剂组合物,以增加粉剂使用的流畅性。
如本发明所用,“氟虫腈(Fipronil)”是指CAS编号为120068-37-3,化学名称为5-氨基-1-(2,6-二氯-a,a,a-三氟-对-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的化合物(分子式:C12H4Cl2F6N4OS)。
稀释剂是指为了提高粉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流畅性而使用的具有助流畅作用的惰性辅料。主要包括滑石粉或医用滑石粉。在本发明中,“滑石粉”或“医用滑石粉”可以互换使用,都是指硅酸镁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经粉碎后,用盐酸处理,水洗,干燥而成。其中的二氧化硅≥60%,氧化镁≥30%,细度约为200目,具有无毒、无味、白色度高、可容性好、光泽度强、光滑度强特点。pH为7-9,不会对药剂中的药效成分特性产生影响,也不会对受药白蚁产生明显作用。
本发明中,“活性碳”和“活性炭”可以互换使用,都是指一种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的物质。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活性碳粉为化学纯的果壳活性碳粉(180-200目),在药剂中主要起吸附和缓释作用,不会影响原有药效成分和特性。
如本文所用,术语“有效量”是指可对白蚁产生功能或活性的量。
粉剂、粉剂组合物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粉剂或复合物主要是通过将氟虫腈与缓释载体混合制备而成,一类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氟虫腈原药和缓释载体活性碳按所需配置的药剂浓度,进行比例称量,然后将氟虫腈原药倒入装有溶剂(如分析纯丙酮)的抽气瓶中,待氟虫腈完全溶解后,将称量好的缓释载体加入,(较佳地以粉末状形式加入,如选用缓释载体在使用前经150°C活化一小时),要求丙酮溶液要浸没缓释载体(丙酮和缓释载体体积比约为4:1),待混合均匀后,在25°C下静置半小时,然后减压抽去丙酮至缓释载体干燥,从而制成所述粉剂或复合物。
本发明的粉剂组合物主要是通过将所述粉剂或复合物与稀释剂混合制备而成,一类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配方比例要求,称取一定比例的粉剂和滑石粉,经混合稀释后,即可制成本发明的粉剂组合物。
粉剂和粉剂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灭白蚁粉剂专门用于各种白蚁防治。使用时可将粉剂添加一定量滑石粉后,装在传统的手持喷粉枪中,对蚁道中的白蚁喷洒(每次施药量在0.5-1.0g),也可以装在定量的塑料瓶中,向诱集坑中诱集的大量白蚁均匀施药(每次施药量在3.0-6.0g)。
将药剂直接喷洒在白蚁体表,不会引起白蚁的快速击倒,施药后,白蚁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接近或远大于5小时,并且能完成至少1次传毒,且具有较高的传毒的击倒率,因此具有良好的传毒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1)本发明的粉剂或粉剂组合物中,氟虫腈的含量最高可达10%,解决了在目前的防白蚁粉剂中,药物浓度难以提高的问题。
(2)本发明的粉剂或粉剂组合物对白蚁的半数击倒时间范围在5-30小时,具有较好的传毒效果。
(3)本发明的粉剂或粉剂组合物可定点、定量施药,施药目标性强,环境影响小,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被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下述实施例中的氟虫腈原药(纯度>97.0%)由上海永远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医用滑石粉购自广西桂林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活性碳购自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下述实施例中施用的氟虫腈为粉末状物。
实施例1
分别以包含不同浓度(按粉剂总重量计,1.0%、2.0%、4.0%、8.0%和10.0%)的氟虫腈和活性碳缓释载体的粉剂,在室内对台湾家白蚁进行击倒和传毒试验。试验方法参照国家农业部行标(NY/T1153.2-2006)“农药对白蚁的毒力传递”中相关内容,将7.5mg上述粉剂,均匀施放到50头家白蚁工蚁和5头兵蚁上(施药处理T0),再将携药白蚁转入直径为9cm,并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观察,待20.0%工蚁击倒时,取8头行动迟缓的工蚁,移入装有未施药50头工蚁和5头兵蚁的另一培养皿中(第一次传毒处理,T1)。待第一次传毒处理白蚁中,20%工蚁被击倒时,再重复上述传毒操作(第二次传毒处理,T2)。全程定时观察,记录白蚁击倒数目,并每4小时保湿一次,试验环境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每种处理重复3次,并设置空白对照。当空白对照死亡率超过10.0%时,终止试验。同时设置50.0%的灭蚁灵粉剂(其余50.0%为滑石粉)和未经活性碳粉吸附的0.3%氟虫腈粉剂(其余99.7%为滑石粉)作为比较。
采用SPSS软件的Probit分析计算白蚁半数击倒时间(Kt50)和90.0%击倒时间(Kt90),并利用Mann-Whitney非参数方法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检验。
不同浓度氟虫腈粉剂及50.0%灭蚁灵粉剂对台湾乳白蚁击倒效力比较显示(表1),未经活性碳吸附的0.3%氟虫腈粉剂Kt50平均仅为2.5小时,而经活性碳吸附处理的各浓度氟虫腈粉剂,其Kt50均显著长于0.3%的粉剂。其中1.0%和2.0%氟虫腈粉剂的Kt50与50.0%灭蚁灵粉剂相近。10.0%氟虫腈粉剂的Kt50虽较短,但也达到了4.8小时,显著长于0.3%的氟虫腈粉剂(P<0.05)。各粉剂Kt90的比较结果与Kt50的结果基本一致。该结果表明,本发明中采取的活性碳吸附处理技术,可以显著延缓氟虫腈对白蚁的击倒时间。此外,由于业内一般认为T0的Kt50如短于5小时,在室外将很难达到较好的传毒效果,因此高于本发明最高浓度的氟虫腈粉剂(>10.0%),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也面临击倒过快的问题,而达不到较佳的传毒效果。这可能与活性碳对氟虫腈的饱和吸附能力有关。
表1.不同施药处理(T0)对台湾乳白蚁击倒效力比较(均值±标准差,小时)
Figure BDA00003225355100081
不同字母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Mann-Whitney非参检验)
为了验证活性碳吸附氟虫腈粉剂的传毒效果,我们还对Kt50>5小时(T0)的粉剂进行了一次传毒试验(T1)(表2)。结果表明,1.0-8.0%的氟虫腈粉剂均能完成一次传毒,一次传毒的Kt50和Kt90随氟虫腈粉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缩短,其中1.0%和2.0%氟虫腈粉剂的一次传毒效力与50.0%灭蚁灵粉剂相近,而4.0%和8.0%氟虫腈粉剂一次传毒的Kt50和Kt90均显著短于50.0%灭蚁灵粉剂,因此高浓度氟虫腈粉剂在保证传毒效力的基础上,可比灭蚁灵具有更快的杀灭效果。
表2.不同施药处理一次传毒(T1)效力比较(均值±标准差,小时)
Figure BDA00003225355100082
不同字母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Mann-Whitney非参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高浓度氟虫腈粉剂的传毒效力,我们进行了二次传毒试验。然而,由于采用了活性碳吸附,较低浓度氟虫腈粉剂(1-4%)的二次传毒时间大大延长,在传毒后15日,均未达到半数击倒,而培养皿内白蚁很难在如此长时间内保持正常活力,因此我们仅对8.0%氟虫腈粉剂的二次传毒数据进行了分析(T2),并将其与50.0%灭蚁灵粉剂进行比较。结果发现,8.0%氟虫腈粉剂较快的完成二次传毒,而且其二次传毒的击倒速率要较50.0%灭蚁灵快(表3)。
综上所述,选择活性碳作为缓释剂,能在提高白蚁个体载药量的同时,延
表3.高浓度氟虫腈粉剂(8.0%)和50.0%灭蚁灵粉剂的二次传毒(T2)效力比较(均值±标准差,小时)
Figure BDA00003225355100091
不同字母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Mann-Whitney非参检验)
缓药物的击倒时间,使载药白蚁能返回群体,显著提高氟虫腈粉剂的传毒效力。本发明采取的吸附缓释技术,能较好的实现高浓度氟虫腈粉剂的开发,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实施例2
由于在进行白蚁防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喷粉器械(如喷粉枪)对粉剂的流畅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本发明粉剂中按比例添加一定量的滑石粉,并进行野外白蚁群体的杀灭模拟试验。采用本发明中含4.0%氟虫腈的粉剂组合物(余量为46.0%活性碳和50%滑石粉)对实验室饲养的台湾乳白蚁小群体进行了毒杀效果检验。该群体含台湾乳白蚁工蚁约1000头,在由马尾松木片搭成的临时“蚁巢”(长×宽×高:20×15×15厘米)中进行饲养。试验前已饲养6个月,饲养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临时蚁巢下接有水盘保湿。将该群体中的60头工蚁取出,放入均匀撒有4.0%氟虫腈粉剂组合物(10mg)的培养皿中爬行30分钟,然后移回原群体,每24小时移开木片,检查该群体中白蚁击倒情况。结果发现48小时后,该群体中大部分白蚁已被击倒,原先栖息在木块中的白蚁多爬出在外,仅有少数尚能活动,但活力明显较差。再过48小时后检查,发现所有白蚁均已死亡。该试验说明,本发明中的氟虫腈粉剂组合物对巢内白蚁具有较佳的传毒和毒杀效果。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采用本发明中的2.0%氟虫腈粉剂组合物(余量为48%的活性碳和50%的滑石粉),对群体数量约为300余头的台湾乳白蚁群体进行毒杀效果检验(饲养条件同实施例2)。将该白蚁群体中工蚁30头取出,在均匀撒有2.0%氟虫腈粉剂组合物(5mg)的培养皿中爬行30分钟,然后移回原群体,每24小时检查一次。历时48小时,该群体大部分白蚁死亡,少数爬出巢外,尚可活动。历时96小时,所有白蚁全部死亡。该试验再次验证了本发明中的氟虫腈粉剂组合物的传毒和毒杀效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实施例4
为了验证本发明中粉剂对散白蚁的毒杀效果,采用本发明中的2.0%氟虫腈粉剂组合物(余量为48%的活性碳和50%的滑石粉),对群体数量为2000-2500头左右的黄胸散白蚁群体进行毒杀效果检验。该散白蚁群体的饲养条件同实施例2,但试验前饲养时间为2年。从该白蚁群体中选取100头工蚁,在均匀撒有2.0%氟虫腈粉剂组合物(15mg)的培养皿中爬行30分钟,然后移回原群体,每24小时检查一次。一天后,发现表层木片中的散白蚁大多数已死亡,但下层木片中的散白蚁依然活跃。四天后(96小时),发现木片下层散白蚁开始大量死亡,但部分木片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散白蚁较为活跃。试验进入第七天(168小时),该群体中的散白蚁基本全部死亡。试验第八天(192小时),检查已无散白蚁存活。该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中的粉剂组合物对散白蚁进行防治,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毒杀效果。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灭白蚁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包含:氟虫腈和缓释载体,并且所述缓释载体为活性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其特征在于,按粉剂的总重量计,所述氟虫腈的含量为1.0-10.0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是所述缓释载体与吸附于所述缓释载体的氟虫腈所构成的复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具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下组的特征:
(i)所述粉剂的颗粒度为150-300目;
(ii)所述粉剂对白蚁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5h;
(iii)所述粉剂对白蚁的传毒次数至少为1次。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溶液,所述溶液含有氟虫腈和溶剂;
(2)向所述溶液中加入缓释载体,得一混合物;
(3)除去混合物中的溶剂,得到所述的粉剂。
6.一种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和稀释剂,
并且按组合物总重量计,氟虫腈的含量为1.0-10.0w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组合物的目数为150-300目。
8.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剂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组合物用于防治白蚁。
9.一种防治白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给予白蚁施用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剂组合物。
10.一种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是由氟虫腈和作为缓释载体的活性碳构成的二元复合物。
CN201310190493.5A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8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493.5A CN103238612B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493.5A CN103238612B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612A true CN103238612A (zh) 2013-08-14
CN103238612B CN103238612B (zh) 2015-09-30

Family

ID=4891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04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8612B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861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4649A (zh) * 2000-12-19 2004-02-11 ��˹��ŵ�� 一种生产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
WO2007073824A2 (de) * 2005-12-15 2007-07-05 Bayer Crop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bekämpfung von arthropoden durch indirekte kontaktwirkung
CN103125512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防治白蚁的粉剂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4649A (zh) * 2000-12-19 2004-02-11 ��˹��ŵ�� 一种生产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
WO2007073824A2 (de) * 2005-12-15 2007-07-05 Bayer Crop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bekämpfung von arthropoden durch indirekte kontaktwirkung
CN103125512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防治白蚁的粉剂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诚 等: "白蚁防治(五)——白蚁的化学防治",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612B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4706A (zh) 呋虫胺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3247A (zh) 一种兽用消毒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4862A (zh) 一种含有乙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39536A (zh) 一种防治线虫的农药组合物
CN103380783B (zh) 一种高效农药组合物
CN103238612A (zh) 一种灭白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8162A (zh) 一种含溴虫苯甲酰胺与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14988A (zh) 一种含啶虫丙醚与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组合物
CN102165958B (zh) 一种含有联苯肼酯与三唑磷的农药组合物
RU2399206C1 (ru) Фунгицидно-бактерицидная пир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CN102845475A (zh) 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复配农药
CN102823625B (zh) 一种含金龟子绿僵菌和七氟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047908A (zh) 氯虫苯甲酰胺和喹硫磷复配农药
CN101167456A (zh) 一种唑螨酯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Stathers et al. Can diatomaceous earths have an integrated role in small-scale tropical grain storage?
CN105557707B (zh) 一种含有氟螨嗪的杀虫组合物
CN103828823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3416408A (zh) 一种含嘧螨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416407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4115830A (zh) 一种含氟苯虫酰胺与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55938B (zh) 噻虫胺与丁醚脲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4106587A (zh) 一种含氟苯虫酰胺与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25512A (zh) 一种用于防治白蚁的粉剂组合物
CN103141502B (zh) 噻虫嗪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8522529B (zh) 一种以沸石为载体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