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9551B - 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9551B
CN103229551B CN201180003141.3A CN201180003141A CN103229551B CN 103229551 B CN103229551 B CN 103229551B CN 201180003141 A CN201180003141 A CN 201180003141A CN 103229551 B CN103229551 B CN 103229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user equipment
processing unit
baseband process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1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9551A (zh
Inventor
黄颖华
邢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9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9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所述信号发送方法包括:频域交换模块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本发明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Description

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
背景技术
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以下简称:LTE-A)系统中可以通过协作多点传输/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Transmission/Reception;以下简称:CoMP)技术来增加高数据速率的覆盖,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量和/或增加系统吞吐量。所谓CoMP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可以理解成不同小区)协同参与对一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以下简称:UE)传输或接收数据。
CoMP可分为下行CoMP和上行CoMP,下行CoMP指多个小区直接或间接参与同一个UE的下行数据发送;上行CoMP指多个小区同时接收同一个UE的上行数据,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合并处理。下行CoMP分为联合处理和协调调度。联合处理方式下,又可以分为:联合传输和动态小区选择。联合传输是指多个小区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以下简称:PDSCH)上同时为一个UE传输数据,以提高UE接收信号的质量和/或消除来自其他UE的干扰;动态小区选择是指每个时刻只有一个小区为UE发送数据,该小区可以在CoMP协作集中动态选择。协调调度方式下,只有服务小区对UE进行调度和传输,通过各小区间的时间、频率、功率和空间等资源的协调,避免不同UE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虽然LTE-A系统支持CoMP,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LTE-A系统中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之间的数据交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之间的数据交换。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以供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和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将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频域交换模块;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和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对所述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频域交换模块接收到该频域交换模块连接的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之后,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以供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和该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从而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场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基站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如图1所示,上述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频域交换模块接收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
其中,上述第一频域信号是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接收到上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之后,对该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的。
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以下简称: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第一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CoMP时,至少两个小区协同参与对用户设备传输或接收数据。上述至少两个小区互为协作小区。对于第一用户设备来说,上述至少两个小区中除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之外的至少一个小区为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其他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102,频域交换模块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以供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第一频域信号和该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上述第二频域信号是第一基带处理单元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之后,对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的。
具体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服务小区的第二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上述实施例中,频域交换模块接收到该频域交换模块连接的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之后,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以供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和该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从而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图2所示场景中,图2为本发明应用场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中,小区1(Cell1)和小区2(Cell2)互为协作小区,UE1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协作小区为小区2。图2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为与小区1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为与UE1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即与小区2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图3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图2中UE1的CoMP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该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第二基带处理单元接收UE1通过小区2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对该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UE1在小区2的第一频域信号。
其中,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2的第一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UE1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步骤302,第一基带处理单元接收UE1通过小区1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该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UE1在小区1的第二频域信号。
其中,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1的第二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UE1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步骤303,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将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频域交换模块。
步骤304,频域交换模块将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具体地,频域交换模块的发送路由是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根据CoMP的协作关系配置的。本实施例中,频域交换模块的发送路由具体为将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步骤305,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第一频域信号和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举例来说,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先对第一频域信号和第二频域信号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以下简称:MIMO)译码均衡处理,再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简称:IDFT)/解调制/解交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以下简称:HARQ)合并/译码/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以下简称:CRC)等处理。
上述实施例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时域信号是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时域交换模块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后发送给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的。上述第二时域信号是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时域交换模块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后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
也就是说,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和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可以通过时域交换模块分别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和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图4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中,Cell1和Cell2互为协作小区,UE1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协作小区为小区2。图4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时域交换模块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上述时域交换模块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为与小区1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为与UE1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即与小区2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图5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对图4中UE1的CoMP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该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时域交换模块接收UE1通过小区1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和UE1通过小区2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
步骤502,时域交换模块将上述第一时域信号发送给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将上述第二时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具体地,上述时域交换模块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协作关系将将上述第一时域信号发送给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将上述第二时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先配置的协作关系可以由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给上述时域交换模块;上述预先配置的协作关系可以为将UE1通过小区1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以及将UE1通过小区2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发送给第二基带处理单元的信号发送关系。
步骤503,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对该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UE1在小区2的第一频域信号。
其中,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2的第一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UE1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步骤504,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该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UE1在小区1的第二频域信号。
其中,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1的第二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UE1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步骤505~步骤507,同步骤303~步骤305。
本发明对上述时域交换模块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该时域交换模块可以与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或者,该时域交换模块可以由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时域交换芯片组成,上述至少两个时域交换芯片分别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不同的基带板;或者,该时域交换模块可以在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例如:该时域交换模块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
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频域交换模块与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中,Cell1和Cell2互为协作小区,UE1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协作小区为小区2。图6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为与小区1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为与UE1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即与小区2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图6中,上述频域交换模块、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和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
图6所示场景中,UE1的CoMP过程请参见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再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上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分别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不同的基带板;这样,频域交换模块接收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可以为:上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除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之外的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其中,上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的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同一基带板。
本实现方式中,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将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为:第一频域交换芯片接收上述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发送的第一频域信号,然后上述第一频域交换芯片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图7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中,Cell1和Cell2互为协作小区,UE1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协作小区为小区2。图7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例示出。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为与小区1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为与UE1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即与小区2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图7中,上述频域交换模块由相互连接的两个频域交换芯片组成,上述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的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连接,且位于同一基带板,例如:图7中的第一基带板;上述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的第二频域交换芯片与第二基带处理单元连接,且与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位于不同的基带板,图7中第二频域交换芯片与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位于第二基带板。
图8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对图7中UE1的CoMP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该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第二基带处理单元接收UE1通过小区2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对该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UE1在小区2的第一频域信号。
其中,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2的第一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UE1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步骤802,第一基带处理单元接收UE1通过小区1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该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UE1在小区1的第二频域信号。
其中,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对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FFT,以及解映射处理,并根据高层的配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1的第二频域信号。其中,上述高层的配置信息包括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UE1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子载波。
步骤803,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将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二频域交换芯片。
步骤804,第二频域交换芯片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频域交换芯片。
具体地,第二频域交换芯片接收到上述第一频域信号之后,发现该第一频域信号为UE1在小区2的频域信号,而UE1的服务小区为Cell1,Cell1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为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并且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第一基带板。于是第二频域交换芯片可以根据高层(例如:基站控制器)配置的CoMP协作关系,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位于第一基带板的第一频域交换芯片。
这里高层配置的CoMP协作关系可以为将UE1在小区2的频域信号发送给小区1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所在基带板的频域交换芯片的信号发送关系。
步骤805,第一频域交换芯片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步骤806,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第一频域信号和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举例来说,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先对第一频域信号和第二频域信号进行MIMO译码均衡处理,再进行IDFT/解调制/解交织/HARQ合并/译码/CRC等处理。
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再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除第一基带板之外的基带板;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在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也就是说,该频域交换模块不设置在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
图9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中,Cell1和Cell2互为协作小区,UE1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协作小区为小区2。图9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例示出。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为与小区1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为与UE1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即与小区2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图9中,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二基带板。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在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即上述频域交换模块不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
图9所示场景中,UE1的CoMP过程请参见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分别与上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如图10所示,上述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01,时频转换模块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
步骤1002,时频转换模块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和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
步骤1003,时频转换模块将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上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可以先将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该时频转换模块连接的频域交换模块,由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将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其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频域交换模块与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或者,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上述时频转换模块与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即上述时频转换模块与上述频域交换模块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的任一基带板上。
上述实施例中,时频转换模块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之后,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和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然后,时频转换模块将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上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从而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本发明图10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与上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中,Cell1和Cell2互为协作小区,UE1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协作小区为小区2。图11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例示出,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图11中,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与上述时频转换模块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另外,图11中,第一频域信号为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2的频域信号,第二频域信号为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1的频域信号。
图11所示场景中,UE1的CoMP过程请参考本发明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所示场景中,第一基带板内的频域信号也可以通过频域交换模块在该第一基带板内进行发送,也就是说,时频转换模块可以先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和上述第二频域信号发送给该时频转换模块连接的频域交换模块,再由该频域交换模块发送给该频域交换模块连接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上述时频转换模块、频域交换模块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例如:图11中的第一基带板)内。
本发明图10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上述时频转换模块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也就是说,上述时频转换模块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应用场景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中,Cell1和Cell2互为协作小区,UE1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协作小区为小区2。图12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例示出,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图12中,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上述时频转换模块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即该时频转换模块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另外,图12中,第一频域信号为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2的频域信号,第二频域信号为第一用户设备在小区1的频域信号。
图12所示场景中,UE1的CoMP过程请参考本发明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所示场景中,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和上述第二频域信号也可以通过频域交换模块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也就是说,时频转换模块可以先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和上述第二频域信号发送给该时频转换模块连接的频域交换模块,再由该频域交换模块发送给该频域交换模块连接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的第一基带板内;上述时频转换模块与上述频域交换模块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即上述时频转换模块与上述频域交换模块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的任一基带板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3为本发明基站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13所示,该基站设备可以包括:频域交换模块1301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分别与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
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将在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频域交换模块1301;
频域交换模块1301,用于接收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并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对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和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举例来说,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先对第一频域信号和第二频域信号进行MIMO译码均衡处理,再进行IDFT/解调制/解交织/HARQ合并/译码/CRC等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上述第一频域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上述第二频域信号。
本实施例中,基带处理单元可以为层1(L1)处理芯片。
图13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1301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上述实施例中,频域交换模块1301接收到该频域交换模块1301连接的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之后,将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与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以供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对上述第一频域信号和该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从而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图14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的流程。与图13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14所示的基站设备还可以包括:时域交换模块1303,该时域交换模块1303分别与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
其中,时域交换模块1303,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并将上述第一时域信号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时域交换模块1303,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并将上述第二时域信号发送给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
图14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1301、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和时域交换模块1303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上述时域交换模块1303也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本实施例对上述时域交换模块1303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该时域交换模块1303可以与上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或者,该时域交换模块1303可以由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时域交换芯片组成,上述至少两个时域交换芯片分别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不同的基带板;或者,该时域交换模块1303可以在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例如:该时域交换模块1303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
上述基站设备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图15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3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15所示基站设备中,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与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位于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
图15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1301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如图15所示,频域交换模块1301、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和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位于基站设备的第一基带板1304内。
上述基站设备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图16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8所示实施例的流程。与图13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16所示基站设备中,频域交换模块1301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上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分别位于基站设备中不同的基带板;上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的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同一基带板;
上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除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之外的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
上述第一频域交换芯片,用于接收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发送的第一频域信号,并将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图16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1301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并且图16以频域交换模块1301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为例示出,图16中,上述两个频域交换芯片分别为第一频域交换芯片13011和第二频域交换芯片13012。
其中,第一频域交换芯片13011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第一基带板1304,第二频域交换芯片13012与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第二基带板1305内。
上述基站设备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图17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3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17所示的基站设备中,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除第一基带板之外的基带板;频域交换模块1301在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
图17以基站设备包括频域交换模块1301和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为例示出,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分别与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连接。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上述两个基带处理单元1302中的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如图17所示,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302a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1304;第二基带处理单元1302b位于上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二基带板1305;频域交换模块1301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也就是说,上述频域交换模块1301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的任一基带板上。
上述基站设备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图18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10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18所示,该基站设备可以包括:时频转换模块1801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时频转换模块1801分别与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
其中,时频转换模块180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和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将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时频转换模块1801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对上述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举例来说,上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先对上述频域信号进行MIMO译码均衡处理,再进行IDFT/解调制/解交织/HARQ合并/译码/CRC等处理。
图18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1801和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即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
上述实施例中,时频转换模块1801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之后,对上述第一时域信号和上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第一用户设备在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然后,时频转换模块1801将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上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从而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图19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8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19所示的基站设备还可以包括:频域交换模块1803,频域交换模块1803与上述时频转换模块1801连接;
时频转换模块1801,具体用于将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频域交换模块1803;
频域交换模块1803,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用于将第一用户设备在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
图19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1801、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和频域交换模块1803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频域交换模块1803也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即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
上述基站设备可以在LTE-A系统中实现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提升无线信号的质量。
图20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8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20所示的基站设备中,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上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位于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
图20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1801和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即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
如图20所示,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位于基站设备的第一基带板1804内。
图21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9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21所示的基站设备中,时频转换模块1801、频域交换模块1803与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位于基站设备的同一基带板内。
图21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1801、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和频域交换模块1803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频域交换模块1803也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即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
如图21所示,时频转换模块1801、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和频域交换模块1803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第一基带板1804内。
图22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8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22所示的基站设备中,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1804;时频转换模块1801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也就是说,时频转换模块1801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
图22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1801和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即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
如图22所示,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位于基站设备的第一基带板1804内。时频转换模块1801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也就是说,时频转换模块1801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
图23为本发明基站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9所示的基站设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23所示的基站设备中,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位于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1804;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频域交换模块1803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也就是说,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频域交换模块1803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
图23以基站设备包括时频转换模块1801、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和频域交换模块1803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频域交换模块1803也与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连接;上述一个基带处理单元1802即为与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
如图23所示,第一基带处理单元1802位于上述基站设备的第一基带板1804内。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频域交换模块1803在上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也就是说,时频转换模块1801与频域交换模块1803不设置在上述基站设备的任一基带板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以供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和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所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分别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不同的基带板;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除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之外的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所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的所述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同一基带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域信号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之后,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域信号是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之后,对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信号是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时域交换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后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信号是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时域交换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二时域信号后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包括:
所述第一频域交换芯片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第一频域信号;
所述第一频域交换芯片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7.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以供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和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除所述第一基带板之外的基带板;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在所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域信号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之后,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域信号是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之后,对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信号是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时域交换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后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信号是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时域交换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二时域信号后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
12.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在所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
13.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的基站设备中,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包括: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时频转换模块连接的频域交换模块,由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所述时频转换模块与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在所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
14.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将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频域交换模块;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和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所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分别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不同的基带板;所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的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同一基带板;
所述至少两个频域交换芯片中除所述第一频域交换芯片之外的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频域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二频域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域交换模块,所述时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时域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域交换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时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域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频域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20.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频域交换模块和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将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频域交换模块;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频域信号和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获得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
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除所述第一基带板之外的基带板;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在所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频域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二频域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域交换模块,所述时域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时域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对应的基带处理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域交换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时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25.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对所述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在所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
26.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频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一时域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射频通道发送的第二时域信号,对所述第一时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域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并对所述频域信号进行联合处理;
还包括:频域交换模块,所述频域交换模块与所述时频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时频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频域交换模块;
所述频域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频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所述基站设备中的第一基带板;所述时频转换模块与所述频域交换模块在所述基站设备中独立设置。
CN201180003141.3A 2011-11-25 2011-11-25 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 Active CN1032295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2970 WO2012167573A1 (zh) 2011-11-25 2011-11-25 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551A CN103229551A (zh) 2013-07-31
CN103229551B true CN103229551B (zh) 2016-11-09

Family

ID=47295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141.3A Active CN103229551B (zh) 2011-11-25 2011-11-25 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97730B2 (zh)
EP (1) EP2618603B1 (zh)
CN (1) CN103229551B (zh)
WO (1) WO20121675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688A (zh) * 2013-06-25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
CN104936278B (zh) * 2014-03-20 2019-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余量报告phr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813A (zh) * 2009-07-23 2010-01-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下行相干协作多点传输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
CN101778438A (zh) * 2010-01-25 201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通信方法和设备、切换方法及基站控制设备
WO2010145873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processing arrangement for joint processing of uplink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6153B1 (en) * 2004-12-07 2013-03-12 Adaptix, Inc.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US8406171B2 (en) * 2008-08-01 2013-03-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twork MIMO reporting, control signaling and transmission
US20100067435A1 (en) * 2008-09-18 2010-03-18 Krishna Balachandran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network-wide multiple-in-multiple-o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an uplink
WO2010034528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s for uplink cooperation of access nodes
CN101834701B (zh) * 2010-05-12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点协作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BR112013010502B1 (pt) * 2010-11-05 2021-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operação comp em redes de comunicação celular
US20120184218A1 (en) * 2011-01-13 2012-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duced Bandwidth Backhaul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Reception
US8792924B2 (en) * 2011-05-06 2014-07-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ell access
EP3442153B1 (en) * 2011-11-24 2020-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873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processing arrangement for joint processing of uplink data
CN101621813A (zh) * 2009-07-23 2010-01-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下行相干协作多点传输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
CN101778438A (zh) * 2010-01-25 201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通信方法和设备、切换方法及基站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551A (zh) 2013-07-31
EP2618603A1 (en) 2013-07-24
WO2012167573A1 (zh) 2012-12-13
US20130265969A1 (en) 2013-10-10
EP2618603B1 (en) 2018-09-26
US9397730B2 (en) 2016-07-19
EP2618603A4 (en)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955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4067549B (zh) 有助于提供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确认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50001B (zh) 一种信号加扰、解扰方法及装置
US92950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undling resource block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798329B (zh) 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73644B (zh) 一种多小区间多点协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919724B (zh) 支持演进型节点b间的协作多点的方法
CN102656914B (zh) 多层波束赋形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5436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解调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方法
US939858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4737594B (zh) 用于用户装备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58111A1 (zh) 一种下行数据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1065A (zh)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传输方法、基站及ue
CN107078842A (zh) 针对增强型分量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过程
CN102263616A (zh) 指示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197493A1 (en)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an lte network
CN103931126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11192A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设备
CN104094659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58978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723773A (zh) 用于发送干扰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99127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66919B (zh) 跨多个波束的联合预编码
CN109075828A (zh) 用于实现上行链路mimo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37517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