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2202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2202B
CN103222202B CN201180057840.6A CN201180057840A CN103222202B CN 103222202 B CN103222202 B CN 103222202B CN 201180057840 A CN201180057840 A CN 201180057840A CN 103222202 B CN103222202 B CN 103222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relation
energy
reference signal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7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2202A (zh
Inventor
D.哈马瓦尔
S.贝格曼
G.约恩格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3222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2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2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2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传送进行秩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接收节点(270)对从发送节点(200)接收的参考信号执行(310)测量。该接收节点基于测量针对第一秩执行(330a,(330b)第一反馈计算以及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330a,(330b)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第一反馈计算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该接收节点基于反馈计算来选择(340)一个秩,并在反馈报告中向该发送节点指示(350)所选择秩。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一般而言,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说,它涉及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送秩自适应。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也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其也称为移动终端和/或无线终端)经由无线电接入网(RAN)向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台或用户设备单元,诸如移动电话(其也称为“蜂窝”电话)以及具有无线能力的膝上型电脑(例如移动终端),并因而例如可以是与无线电接入网进行语音和/或数据通信的便携、小型、手持、含计算机的或车载的移动装置。
无线电接入网覆盖的地理区域被分成小区区域,其中每个小区区域由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RBS))服务,在一些网络中,无线电基站也称为“eNB”、“eNodeB”、“NodeB”或“B节点”,并且在此文档中无线电基站也称为基站。小区是其中由基站站点处的无线电基站设备来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基站通过操作在射频的空中接口与基站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单元通信。
多天线技术可显著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速率和可靠性。如果传送器或发送节点和接收器或接收节点都配备有多个天线(这导致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信道),则性能尤其得以改进。这种系统和/或相关技术通常称为MIMO。
长期演进(LTE)标准当前正在利用增强的MIMO支持来演进。LTE中的核心组成要素是对MIMO天线部署和MIMO相关技术的支持。LTE高级,即3GPP发行版10使具有可能信道相关预编码的八层空间复用能够得到支持。这种空间复用旨在有利信道条件下的高数据速率。在图1中提供了对预编码空间复用的例证。
在预编码空间复用中,携载符号矢量s的信息乘以N T ×r预编码器矩阵W NT×r W NT×r 用于在N T 维矢量空间的子空间中分布传送能量,N T 维矢量空间对应于发送节点的N T 个天线端口。S中的r个符号各是符号流的一部分(所谓的层),并且r被称为秩或传送秩。用这种方式,因为可在相同时频资源单元(TFRE)上同时传送多个符号,所以实现了空间复用。
层或秩的数量r通常被调整以适合当前信道性质。而且,预编码器矩阵经常是从可能的预编码器矩阵的码本中选择的,并且通常借助预编码器矩阵指标(PMI)来指示,预编码器矩阵指标在码本中针对给定秩规定唯一预编码器矩阵。如果预编码器矩阵被限定成具有正交列,则预编码器矩阵的码本设计对应于Grassmannian子空间打包问题。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预编码OFDM,并且因此,在索引为n的TFRE上所接收的N R ×1的数据矢量y n 由下式建模:
(1),
其中n表示时间和频率上的传送机会(transmissionoccasion),e n 是建模为随机过程实现的噪声加干扰矢量。秩r的预编码器或预编码器矩阵可以是在频率上是恒定的宽带预编码器,或者是频率选择性的宽带预编码器。
预编码器矩阵经常选择成匹配N R ×N T MIMO信道矩阵的特征,从而得到所谓的信道相关预编码。当基于用户设备(UE)反馈时,这通常称为闭环预编码,并且实质上是争取将传送能量聚焦在如下子空间中:该子空间在向UE传递所传送能量中的许多能量的意义上是强大的。此外,预编码器矩阵也可选择成争取正交化信道,这意味着:在UE处进行恰当线性均衡之后,层间干扰减少。
在闭环预编码中,UE基于前向链路(即下行链路)中的信道测量向eNodeB或基站传送对要使用的适当预编码器的推荐。可以反馈应该覆盖大带宽的单个预编码器(所谓的宽带预编码)。还可能有益的是:匹配信道的频率变化,并相反反馈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报告,例如多个预编码器,每个子带一个。这是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的更一般情况的示例,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也含盖反馈预编码器以外的其它实体或信息,以帮助eNodeB或基站随后向UE传送。这种其它信息可包含信道质量指标(CQI)以及秩指标(RI)。
信号和信道质量估计是现代无线系统的基础部分。噪声和干扰估计不仅用在解调器中,而且当例如估计信道质量指标(CQI)时也是重要的量,CQI通常用于在eNodeB侧或基站侧上进行链路自适应和调度判定。
(1)中的项e n 表示TFRE中的噪声和干扰,并且通常在第二阶统计(诸如方差和相关)方面表征。干扰可用多种方式估计,例如根据存在于LTE时频网格中的小区特定参考符号(RS)。这种RS可对应于在天线端口0-3上传送的3GPP发行版8小区特定RS,以及在3GPP发行版10中可用的新CSIRS。
可用各种方式来形成对干扰和噪声的估计。基于含有小区特定RS的TFRE可易于形成估计,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已知,并且由信道估计器给出。还要注意,一检测到这些符号(例如数据符号),因为在那个时刻这些符号可被视为已知符号,所以TFRE上对针对讨论中的UE所调度的数据的干扰也可被估计。备选地,后面的干扰还可基于所接收信号和预计送往所关注UE的信号y n 的第二阶统计来估计,因而有可能避免需要在估计干扰项之前对传送进行解码。
因而,在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具有N T 个天线端口的传送器或发送节点(例如基站或eNodeB)通过MIMO通信信道向具有N R 个天线端口的接收器或接收节点(例如UE)传送在包括r个符号的符号矢量 s 中携载的信息)中,携载信息的符号矢量 s r个符号中的每个符号都是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的r个符号流(也称为层)之一的一部分,并且r被称为秩或传送秩。层或秩的数量r通常被调整以适合当前信道性质,并选择针对秩r的预编码器矩阵。预编码器矩阵可选择成匹配N R ×N T MIMO信道矩阵的特征。在闭环预编码中,接收节点基于前向链路(即下行链路)中的信道测量向发送节点传送对要使用的适当预编码器矩阵的推荐。此外,接收节点可能需要估计并报告例如信道质量指标(CQI),信道质量指标通常由发送节点用于链路自适应和调度判定。
实际上,CQI很少是完美的,并且可能存在重大错误,这意味着,所估计的信道质量不对应于其上发生传送的链路的所看到的实际信道质量。eNodeB或基站在某种程度上可借助CQI值的外环调节来减少错误CQI报告的有害影响。通过监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ARQ)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eNodeB或基站可检测误块率(BLER)或相关度量是在目标值之下还是在目标值之上。使用该信息,eNodeB或基站可决定使用比UE所推荐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更具进攻性(即较不鲁棒)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备选地,eNodeB可基于有关BLER或相关度量的信息来决定使用比UE所推荐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更具防御性(即更鲁棒)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然而,eNodeB或基站更加难以偏离所推荐的秩,这是因为这些CQI报告直接与该秩相关。因此,秩的改变使CQI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难以利用或不可能利用—也就是说,如果eNodeB或基站推翻由UE所推荐的秩,则eNodeB或基站将很难知道在不同数据流上使用哪个MCS。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的目的是,改进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传送秩自适应的可能性。
至少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当帮助发送节点针对向接收节点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时,使发送节点能够控制或影响接收节点所做的考虑和/或给出的反馈。
至少一些实施例的另外目的是,当帮助发送节点针对向接收节点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时,使接收节点能够提供相对总系统性能方面平衡接收节点的性能方面的反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这些目的中的至少一些目的通过在接收节点中用于帮助发送节点针对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方法来实现。由接收节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接收这些传送。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并且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接收节点对从发送节点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然后,接收节点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第一秩执行第一反馈计算。第一反馈计算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接收节点然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接收节点然后选择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并在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指示所选择秩。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这些目的中的至少一些目的通过在发送节点中用于使接收节点能够帮助发送节点针对向接收节点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方法来实现。由发送节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进行这些传送。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并且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发送节点向接收节点传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发送节点还向接收节点发信号通知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并且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发送节点然后从接收节点接收反馈报告。反馈报告指示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作为所选择秩。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这些目的中的至少一些目的通过用于帮助发送节点针对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接收节点来实现。由接收节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接收这些传送。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并且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接收节点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适合于从发送节点接收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并向发送节点传送反馈报告。处理器适合于对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处理器还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第一秩执行第一反馈计算。第一反馈计算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处理器还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最后,处理器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来选择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并在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指示所选择秩。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这些目的中的至少一些目的通过用于使接收节点能够帮助发送节点针对向接收节点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发送节点来实现。由发送节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进行这些传送。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并且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发送节点包括收发器。收发器适合于向接收节点传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收发器还适合于向接收节点发信号通知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并且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最后,收发器适合于从接收节点接收指示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作为所选择秩的反馈报告。
通过提供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关系和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关系,并在针对第一秩的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关系,变得有可能的是:针对不同秩或秩组,应用关于数据的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关系的不同假设,由此,影响要选择不同秩的似然性,或多久一次它们被选择作为反馈计算的结果的似然性(因为改变了这些秩之间的相对候选强度)。
改变这些秩之间相对候选强度的可能性给出了执行传送秩自适应的改进可能性。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对秩或秩组而言特定的关系使发送节点能够控制或影响由接收节点所做的考虑和/或给出的反馈,使得接收节点提供相对总系统性能方面平衡接收节点性能方面的反馈。因而,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实现了以上目的。
引入多个可配置PMO参数或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针对不同秩可不同的关系具有如下优点:提供了用于确保仅当从链路角度来看增大所报告的秩(即报告更高秩)显著有益时才增大所报告的秩(即报告更高秩)的方式。这避免了不期望有的如下行为:接收节点或UE由于链路上看起来少量的增益而报告更高秩,这由于作为结果的更高秩传送对其它小区的更有害干扰而转变成损失。因为即使较低的、MU-MIMO更友好的秩将证明是更好的,具有适当配置的PMO值或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接收节点或UE也较不可能报告较高秩,所以,它还改进了SU-MIMO与MU-MIMO之间的动态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例证预编码空间复用的示意框图。
图2是例证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通信的示意性框图。
图3a是例证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接收节点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例证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接收节点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c是例证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发送节点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例证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部分,将通过一些示范实施例更详细地例证本发明。应该注意,这些实施例不是相互排斥的。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可不言而喻地假设为存在于另一实施例中,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那些组件可如何用在其它示范实施例中。
应该注意,尽管在本公开中已经使用来自3GPPLTE的术语来示范本发明,但这不应看作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前面提到的系统。其它无线系统(包括宽带码分多址(WCDMA)、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超移动宽带(UMB)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系统)也可受益于运用含盖在本公开内的想法。
另外,诸如eNodeB和UE等术语应该被视为非限制性的,并且具体地说,不暗指二者之间的某种层级关系;一般来说,术语“eNodeB”或基站可被视为第一装置、第一节点或发送节点,而术语“UE”可被视为第二装置、第二节点或接收节点,并且这两个装置通过可能是各种类型(例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无线电信道彼此通信。在本文,我们还聚焦在下行链路(即从eNodeB到UE)中的无线传送,但本文所描述实施例的教导同样可应用于上行链路(即从UE到eNodeB)中。因而,在这种实施例中,接收节点可以是eNodeB或基站,并且发送节点可以是UE。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使接收节点能够帮助发送节点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秩自适应的解决方案。第一节点(也称为发送节点)与第二节点(也称为接收节点)通过通信链路进行通信,通过该通信链路可在传送机会或时频传送机会期间在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流或符号流,其中每个数据流数量或符号流数量对应于不同传送秩的集合中的一个传送秩。
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配备有多于一个天线端口或多个天线端口和/或多于一个天线或多个天线,并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彼此通信。MIMO信道设立在通信链路上,通过该通信链路可在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并行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流或符号流。每个数据流数量对应于与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组不同秩中的一个秩。接收节点对由发送节点所传送的参考信号执行测量,以估计测量信道性质,并为了向发送节点进行反馈而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来自发送节点的所假设秩的假定数据传送的所假设接收执行计算。在这些计算中,接收节点可使用测量信道性质作为所假设数据信道性质,所述测量信道性质可能是通过缩放因子修改的。测量信道性质可通过缩放因子修改以假设比测量信道性质所指示数据信道更好或更差的数据信道。可执行多个此类反馈计算,并且针对每个反馈计算,从一组不同秩中选择所假设秩。基于这些反馈计算,选择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并且所选择秩或所选择秩的指示RI在反馈报告中被报告给发送节点。反馈报告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报告。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通过允许缩放因子与所假设秩相关使得测量信道性质可以根据所述一组不同秩中的其中哪个秩用作所假设秩而以不同方式来修改,有可能考虑接收节点未直接看到的影响,并且因此使接收节点能够选择从发送节点角度和/或从总系统角度而言更好地满足要求的秩。
例如,在一些情形下,由多用户MIMO(MU-MIMO)提供的链路级增益可高于在接收节点选择单用户MIMO(SU-MIMO)操作的较高秩来代替较低秩SU-MIMO的情况下所实现的链路级增益。通过设计缩放因子使得所假设的数据信道性质指示相比于较低秩较高秩的数据信道的信道条件更差,较低秩可被报告(即反馈)给发送节点,甚至在高信噪比(SINR)条件下也是如此。这对于MU-MIMO是有益的,而在类似情形下对于SU-MIMO而言,使用较高秩通常会是有益的。相比于较低秩较高秩的信道条件更差的指示例如可通过当所假设秩是较高秩时比当所假设秩是较低秩时缩小测量信道性质更多的缩放因子实现,或者通过当所假设秩是较低秩时放大测量信道性质并且针对较高秩使用未修改的测量信道性质作为所假设数据信道性质的缩放因子来实现。
发明人还已经认识到,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可改进将MU-MIMO操作用在诸如LTE系统等系统中的可能性,其中UE在很大程度上不了解协同调度的UE,并因而报告反馈,就好像UE在时频资源上单独被调度一样,即采用单用户MIMO(SU-MIMO)操作。另一方面,调度器很可能希望在所关注的时频资源上协同调度多个UE,即应用多用户MIMO(MU-MIMO)。为了使这种调度有效,来自UE的反馈信息需要提供帮助调度器在SU-MIMO和MU-MIMO之间决定其一或者决定它们的组合的信道信息。然而,针对MU-MIMO,如果甚至在高SINR条件下低秩也被报告(即反馈)给发送节点,则是有益的,而针对SU-MIMO,在类似情形下,使用高秩通常是有益的。因此,针对SU-MIMO的反馈需要和针对MU-MIMO的反馈需要是相当矛盾的,这可能导致如下情形:其中,即使较高秩SU-MIMO相比低秩SU-MIMO仅给出小链路级增益,该小链路级增益是比在MU-MIMO得到调度机会的情况下由MU-MIMO所提供增益更小的增益,也使用较高秩SU-MIMO。
当发明人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可改进接收节点对秩的选择时情形的另一示例是当存在如下风险时:由高秩传送引起的干扰使系统性能降级。因为由高秩传送引起的干扰在空间上比较白,并且因此在更多空间方向上扩展,所以,相比源于较低秩传送的干扰,源于较高秩传送的干扰更加难以消除。通过设计缩放因子使得所假设数据信道性质指示相比于较低秩较高秩的数据信道的信道条件更差,较低秩可被报告(即反馈)给发送节点,并且因而当接收节点选择秩时可将干扰方面考虑进去。
否则,在UE中以机会主义方式执行秩反馈,其选择秩以最大化它自己的性能,而不考虑在对应传送中对秩的选择将如何影响对例如非服务小区中其它UE的干扰。众所周知,相比源于较低秩传送的干扰,UE执行干扰抑制更加难以抑制源于较高秩传送的干扰。因此,尽管UE可能认为对于它自己的性能而言较高秩是有益的,但由于选择较高秩引起的已增加干扰很可能导致比在UE选择了另一秩时系统性能更低的系统性能。更具体地说,由高秩传送引起的干扰在空间上比较白,并且因此干扰在更多空间方向上被扩展。这种扩展干扰也更加难以由高级多天线UE接收器来消除。
在现有解决方案中,UE选择某一秩并将它与以该秩为条件计算的CQI和附加预编码器信息一起反馈给eNodeB。eNodeB处理该反馈并将它应用于调度和链路自适应。处理可包含对所接收CQI进行过滤以及基于外环ACK/NACK对所接收CQI进行调节,以更好地对应于在传送之后在链路上实际看到的信道质量。实际上,基于ACK/NACK的调节是重要的,并且外环收敛花费时间。外环调节的这种性质可与秩的选择产生冲突,秩的选择取决于瞬时信道性质以及长期信道性质。在一些操作条件下,被反馈的秩浮动很大。由于CQI是以该秩为条件来计算的,因此,CQI的特征浮动也很大。这引起了外环调节的问题,外环调节受益于操作在稳定条件下以具有实现适当收敛的机会。
图2例证了发送节点200和接收节点270,发送节点200和接收节点270可配置成实现本公开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并应用本公开中所提出的方法。发送节点200配备有N T 个天线端口和/或天线230,而接收节点270配备有N R 个天线端口和/或天线250。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配置成使用预编码空间复用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信道上在无线电接口240上通过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发送节点可在秩r的分层数据传送中向接收节点传送数据,秩r可在1与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中任一节点的天线端口或天线的最小数量Min(NT,NR)之间变化。所应用的秩r对应于在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发送的数据流或符号流的数量。针对2或更大的秩,数据流或符号流是并行的。无线电接口对数据传送的影响可通过信道矩阵H来建模。接收节点对由发送节点在所述NT个天线端口和/或天线230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上传送并由接收节点在所述NR个天线端口和/或天线250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上接收的参考信号执行测量。接收节点然后可估计测量信道性质,并为了向发送节点提供有关信道条件的反馈而执行计算。在该计算中,接收节点可使用测量信道性质作为所假设数据信道性质,所述测量信道性质可能是已通过缩放因子修改的。通过缩放因子间接修改测量信道性质影响所假设秩的相对候选强度,这意味着它影响了所假设秩被选择作为反馈计算结果的似然性。可执行多个此类反馈计算,并且针对每个反馈计算,从一组不同秩中选择所假设秩。基于该反馈计算,选择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并且所选择秩或所选择秩的指示RI在反馈报告中被报告给发送节点。发送节点然后可使用所选择秩用于向所述接收节点的传送。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在接收节点中用于帮助发送节点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秩自适应的方法,其中发送节点在通信链路上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与接收节点通信,通过所述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可在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发送若干并行数据流,包括仅一个数据流的特殊情况。每个并行数据流数量对应于与该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组不同秩中的一个秩。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接收节点对由发送节点所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根据这个实施例,接收节点然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来估计测量信道性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信道性质可以是测量信道估计。
接收节点然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所假设秩的假定数据传送的所假设接收执行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分别在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被用作所假设秩,并且所估计的测量信道性质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取决于所假设秩的缩放因子来修改,使得所假设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得以修改。相对候选强度反映了所假设秩被选择用于指示给发送节点或报告给发送节点以用于向所述接收节点的传送中的似然性。基于所执行的反馈计算,接收节点然后确定在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选择的要指示或报告给发送节点的秩。接收节点然后在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传送所选择秩或所选择秩的指示。
缩放因子可通过滞后值来修改,使得在当第一秩是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已经被指示或报告给发送节点的当前秩时的情形中,当第一秩被用作所假设秩时,所假设秩的相对候选强度与在当第一秩不是当前秩时的情形中当第一秩被用作所假设秩时所假设秩的候选强度相比较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缩放因子可通过在上面描述的秩计算或反馈计算中针对不同的所假设秩以不同方式缩放从对参考信号的测量获得的信道估计来控制所假设秩的候选强度,即从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的信道估计可被用作测量信道性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缩放因子可反映或控制关于数据的传送能量相对于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的假设,由此还间接控制从一组不同秩中选择的每个所假设秩的候选强度。例如,缩放因子可被设置成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关系或配额或比例。每个此类关系或配额或比例可对每个秩或一组不同秩中的秩组而言是特定的。
例如,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并且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可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为了改变第一秩与至少一个第二秩之间的相对候选强度,只要在执行其中假设至少一个第二秩的反馈计算时假设不同条件(例如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默认关系未区分不同秩),则在其中假设第一秩的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关系就已足够。然而,在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的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关系还将有助于改变这些秩之间相对候选强度的可能性。
可基于缩放参数集合来确定缩放因子。缩放因子可取决于所假设秩,这是因为:当在第一反馈计算中使用所述第一秩作为所假设传送秩时应用所述缩放参数集合中的第一缩放参数,并且当在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使用至少一个第二秩作为所假设秩时应用所述缩放参数集合中的第二缩放参数。
可基于缩放参数集合确定缩放因子。例如,缩放参数集合可以是针对一组不同秩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配额或比例的集合。缩放参数集合针对不同秩可取不同值。这些值可对每个秩或每组秩而言是特定的。备选地或附加地,可能每个秩或每组秩存在一个缩放参数集合。根据一些实施例,缩放参数集合可以是功率测量偏移“PMO”参数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缩放因子可取决于所假设秩,这是因为:当在反馈计算中使用所述一组不同秩中的不同秩中的特定秩作为所假设秩时,应用了所述缩放参数集合中的特定缩放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缩放因子和/或缩放参数可在接收节点中预先配置并在接收节点中可用。备选地或附加地,可由发送节点例如在控制消息中向接收节点发信号通知缩放因子和/或缩放参数。该发信号通知可半动态或动态进行,例如当请求时或以规则间隔进行。
在一个示例中,前面提到的现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可通过如下方式缓解:稳定所选择秩的秩报告或反馈报告,并通过设置反馈报告中要使用的功率测量偏移(PMO)来引入发送节点或eNodeB控制秩之间相对攻击性程度(即由接收节点多久选择一次不同秩)的手段。
通过针对不同秩引入不同PMO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同PMO参数优选为秩特定PMO参数,可实现对秩的相对攻击性或候选强度的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PMO参数可由发送节点或eNodeB配置。在评估每个秩或传送秩时,接收节点或UE则可针对每个秩应用相关联的PMO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单独的PMO参数设置可应用于秩选择和CQI/预编码器计算,则可能是有益的。
然而,应该注意,知道数据的实际传送能量或所假设传送能量与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或比例以及发信号通知的关系或比例的发送节点或eNodeB能够调节CQI值。
注意,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秩特定PMO参数意味着针对不同传送秩PMO参数可以不同。这并不意味着PMO参数针对每个秩一定不同,而是一些秩可组合以使用相同PMO参数。
传送秩报告或秩的反馈报告可通过如下方式进一步稳定:向秩选择添加滞后使得所选择秩保持较长时间,并且不因为信道性质的可能微不足道的小改变而被放弃。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滞后:确保当已经选择新秩时其它可能秩的PMO参数值相比已配置值可减小了滞后值,和/或当前所选择秩的PMO参数值可增大了滞后值。当接收节点已经在反馈报告中报告了作为所选择秩的新秩之后执行接下来的反馈计算时,应用这些滞后值。然后新秩被看作或视为当前秩。由此,当前秩是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所报告的秩。
根据一些实施例,滞后值可在接收节点中预先配置或在接收节点中可用。备选地或附加地,可由发送节点例如在控制消息中向接收节点发信号通知滞后值。该发信号通知可半动态或动态进行,例如当请求时进行或以规则间隔进行。不同滞后值可应用于被选择为当前秩的不同秩。
秩特定功率测量偏移(PMO)
如前面所提到的,在携载数据符号的TFRE上所接收的数据矢量的模型可写为:
(2),
其中我们现在为了表示简单已经省略了下标n。针对反馈计算,接收节点或UE需要假设类似的模型用于假定传送的接收或用于假定数据传送的假设接收。然而,该模型不一定需要完全相同。接收节点或UE基于参考信号(例如发行版8小区特定参考信号(S)或发行版10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来估计信道矩阵,从而产生测量信道矩阵。这个信道通过秩特定或秩组特定缩放因子或PMO因子来缩放以产生数据信道矩阵H的模型,该模型又用于形成用于反馈确定的测量模型如下:
(3)。
再次注意,不一定是可独立配置的,例如,一些秩可组合以使用相同缩放因子或PMO参数配置。
缩放因子或PMO因子可采取许多等效形式,包括以dB为单位指定的或以线性标度指定的、作为功率偏移代替缩放因子重新参数化的、缩放表达式(3)中的e项代替信道项等。
接收节点或UE将具有模型矩阵部分的秩特定缩放的测量模型用于选择要报告哪个秩。相同模型也可用于预编码器和/或CQI确定,但那些反馈分量可使用可能不同的缩放因子,以便最小化调节秩自适应的攻击性的副作用,这意味着通过调节作为不同秩的候选的强度来调节选择较高或较低秩的频率。更经常选择较高秩比更经常选择较低秩更具攻击性。
可由发送节点或eNodeB配置缩放因子。因而,发送节点或eNodeB可向接收节点或UE发送配置消息,缩放因子可根据配置消息来确定。这种配置可使用例如较高层信令(诸如RRCochMAC单元)以半静态方式执行,但它也可以更动态方式实现,其中可作为接收节点或UE向发送节点反馈的动态触发机制的一部分来修改缩放因子。
缩放因子可被看作“欺骗”接收节点或UE使之相信SINR或其它信道性质或特征比它实际上更好或更坏。由于恰当的秩或所选择秩随着SINR或其它信道性质或特征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通过增大缩放因子可使秩报告或反馈报告更具攻击性,即,使得更经常选择较高秩,并且相反,随着缩放因子减小,可使秩报告或反馈报告更具防御性,即,使得更经常选择较低秩。通过针对不同秩单独设置缩放因子,可改变一个秩相对其它秩的似然性。例如,随着秩的增大而减小缩放因子,即:
(4),
可用于使较高秩传送较不可能。通过针对较高秩更充分地减小缩放因子,有可能确保较高秩传送仅当它实质上好于较低秩传送时才应用。这避免了当今的如下情形:即使链路级上的性能增益是少量的,并且看到在较高秩干扰的有害影响的情况下在系统级上变否定性的风险,也选择较高秩。
典型情形对应于具有两个接收天线的UE或接收节点,并且因此最大秩为2。秩1的PMO值或缩放因子会设置成比秩2的PMO值或缩放因子高几个dB。可先验地通过经验上对真实系统或模拟系统的研究来建立PMO值或缩放因子的精确差。可想到不同种类的情形,包括纯SU-MIMO和具有至SU-MIMO的动态切换的MU-MIMO。
本发明的机制还可用作发送节点或eNodeB执行UE或接收节点反馈报告的秩推翻(override)的手段或工具。通过针对某一秩设置非常高的PMO值或缩放因子,可使接收节点或UE总是仅报告那个秩。
借助滞后的稳定化秩自适应
可通过向秩选择添加滞后来实现稳定化秩自适应。这种滞后可通过修改上面提到的秩特定PMO或缩放因子来启用,使得当选择新秩时,与已配置值或已配置缩放因子相比较,减小了用于其它可能秩的PMO值或缩放因子。这将有利于当前秩,并且需要信道性质上的较大改变才能使秩改变。换句话说,如果接收节点或UE正在报告秩r,则随后在接收节点或UE中对秩的选择基于PMO值或缩放因子:
(5),
其中Δ是可设置成滞后值并且控制滞后量的参数。备选地或附加地,可从其它秩的PMO值或缩放因子减去滞后参数或滞后值,即:
(6)。
在(6)中示出的后一形式可具有如下优点:CQI和预编码器选择计算不受滞后参数或滞后值影响,因而最小化改变PMO值或缩放因子的不想要的副作用。滞后量可受发送节点或eNodeB控制,所述发送节点或eNodeB可向接收节点或UE发信号通知滞后参数Δ的值。还有,在这种情况下,信令的类型可能是半静态或动态,其方式类似于针对缩放因子或PMO参数所描述的。
现在将参考图3a描述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接收节点270中用于帮助发送节点200针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方法。接收节点270通过MIMO信道接收这些传送,例如数据传送。用于这些传送的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些传送例如可以是数据传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这些步骤可采取任何适当顺序:
310.接收节点270对从发送节点200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
330a.接收节点270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第一秩执行第一反馈计算。第一反馈计算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第一关系反映关于在接收到已经使用第一秩传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的传送能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的假设,例如形式为数据针对第一秩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比例。
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调节多久一次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在示例实施例中,当第一秩是比至少一个第二秩低的秩时,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增大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
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这是因为第一关系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第一秩。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因为第二关系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也意味着,第一关系尚未配置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
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可从发送节点200接收,例如在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或控制消息中从发送节点200接收。备选地或附加地,可在接收节点270中预先配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
可通过可应用于第一秩或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通过可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或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相当于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或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还可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330b.接收节点270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可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假设不取决于秩的条件来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第二关系反映关于在接收到已经使用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传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的传送能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的假设,例如形式为数据的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除了通过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关系所获得的调节之外还可调节多久一次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在示例实施例中,当第一秩是比至少一个第二秩低的秩时,在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除了通过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关系获得的增大之外还可增大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
340.接收节点270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来选择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
350.接收节点270向发送节点200指示所选择秩。接收节点270在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发送或传送所选择秩的指示。所选择秩例如可由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报告中的秩指标(RI)来指示。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可通过滞后值修改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使得与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未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相比较,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变得更高。
图3b例证了另外实施例,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第一秩或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缩放参数来反映,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或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缩放参数来反映。换句话说,第一缩放参数可根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来确定,而第二缩放参数可根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来确定。可从发送节点200接收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备选地,可从发送节点200接收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例如在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或控制消息中。也可在接收节点270中预先配置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可包含在功率测量偏移(PMO)参数的集合中。附加地或备选地,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可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现在将参考图3b中描绘的流程图描述根据这些另外实施例在接收节点270中用于帮助发送节点针对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执行秩自适应(即秩的自适应)的所提出方法步骤。再者,在这些实施例中,接收节点270通过MIMO信道接收这些传送。用于这些传送的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些传送例如可以是数据传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这些步骤可采取任何适当顺序:
310.接收节点270对从发送节点200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
320.接收节点270基于所执行的测量来估计测量信道性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信道性质可以是测量信道估计。
330.接收节点270基于通过缩放因子修改的测量信道性质来针对所假设秩执行反馈计算,缩放因子是基于包括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的缩放参数集合来确定的。缩放因子取决于所假设秩,这是因为当使用所述第一秩作为所假设秩时应用第一缩放参数,并且当使用至少一个第二秩作为所假设秩时应用第二缩放参数。因而,在针对第一秩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中(即在假设第一秩的情况下),通过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缩放参数来修改测量信道性质,这是因为第一缩放参数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第一秩了。在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即在假设至少一个第二秩的情况下),测量信道性质可另外通过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缩放参数来修改,这是因为第二缩放参数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
执行第一反馈计算和第二反馈计算以确定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相对候选强度。通过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缩放参数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二缩放参数,可修改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即相对于彼此修改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作为用于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中的候选的强度。
340.接收节点270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来选择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所述选择可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所确定的相对候选强度来执行。
350.接收节点270在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传送所选择秩。所选择秩例如可由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报告中的秩指标(RI)来指示。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可通过滞后值来修改第一缩放参数,使得与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未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相比较,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变得更高。
现在将参考图3c来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在发送节点200中用于使接收节点270能够帮助发送节点200针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方法。用于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的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些传送例如可以是数据传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这些步骤可采取任何适当顺序:例如,步骤370可在步骤360之前执行:
360.发送节点200向接收节点270传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
370.发送节点200向接收节点270发信号通知或传送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其中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其中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这是因为它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第一秩。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这是因为它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也意味着,第一关系尚未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
可通过可应用于第一秩或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可通过可应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或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相当于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或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还可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380.发送节点200从接收节点270接收反馈报告,所述反馈报告指示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作为所选择秩。然后,发送节点200可使用所选择秩用于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发送节点200可推翻由接收节点对秩进行的选择,并将另一秩用于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
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设置成使得由接收节点270将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得以调节。例如,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设置成使得当第一秩是比至少一个第二秩更低的秩时由接收节点270将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增大。类似地,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可设置成使得由接收节点270将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得以调节。
为了执行用于帮助发送节点200执行传送秩自适应(即针对传送的秩的自适应)的方法步骤,接收节点270可实现为图4中描绘的节点400。如上面提到的,由接收节点270、400通过MIMO信道来接收传送,例如数据传送。用于这些传送的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例如,这些传送可以是数据传送。
接收节点270、400包括处理器402,操作系统408和应用程序410可在处理器402上运行。处理器402适合于控制接口单元412,而接口单元412包括收发器414。处理器402还可适合于控制可包含在接收节点270、400中的存储器404和次级存储装置406。
根据参考图3a所提出的方法实施例,收发器414适合于从发送节点200接收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以及向发送节点200传送或发送反馈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414还可适合于从发送节点200接收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例如在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或控制消息中。备选地或附加地,可在接收节点270、400中(例如在存储器404中)预先配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
根据参考图3a所提出的方法实施例,处理器402适合于对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处理器402还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来针对第一秩执行第一反馈计算。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处理器402适合于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第一关系反映关于在接收到已经使用第一秩传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的传送能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的假设,例如形式为数据针对第一秩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比例。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调节多久一次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在示例实施例中,当第一秩是比至少一个第二秩低的秩时,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增大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可通过滞后值来修改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关系,使得与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未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相比较,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变得更高。
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这是因为第一关系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第一秩。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这是因为第二关系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也意味着,第一关系尚未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
可通过可应用于第一秩或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可通过可应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或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和所述第二关系相当于所述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或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还可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附加地,处理器402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来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2还可适合于包含:在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假设不取决于秩的条件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第二关系反映关于在接收到已经使用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传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的传送能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的假设,例如形式为数据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除了通过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关系获得的调节之外还可调节多久一次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在示例实施例中,当第一秩是比至少一个第二秩低的秩时,在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除了通过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关系获得的增大之外还可增大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
处理器402还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来选择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并在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所选择秩。所选择秩例如可由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报告中的秩指标(RI)指示。
参考在图3b中例证并在上面详细描述的方法的另外实施例,实现为在图4中所描绘节点400的接收节点270的收发器414和处理器402还可如下所述进行调整。
如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另外实施例教导: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第一秩或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缩放参数来反映,并且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或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缩放参数来反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可包含在功率测量偏移(PMO)参数的集合中。附加地或备选地,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可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根据参考图3b所提出方法的另外实施例,收发器414适合于从发送节点200接收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并向发送节点200传送或发送反馈报告。收发器414还适合于在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传送所选择秩或所选择秩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414还可适合于从发送节点200接收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例如在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或控制消息中。第一缩放参数然后可例如由处理器402根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来确定,并且第二缩放参数然后可例如由处理器402根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来确定。备选地,可从发送节点200接收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例如在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或控制消息中。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可在接收节点270、400中预先配置,例如在存储器404中预先配置。
根据参考图3b所提出方法的另外实施例,处理器402适合于对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并基于所执行的测量来估计测量信道性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信道性质可以是测量信道估计。
处理器402还适合于基于针对所假设秩的假定数据传送的所假设接收所执行的测量来执行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分别被用作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的所假设秩。处理器402还适合于通过取决于所假设秩的缩放因子来修改估计的测量信道性质,使得所假设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得以修改。缩放因子是基于包括第一缩放参数和第二缩放参数的缩放参数集合来确定的。缩放因子取决于所假设秩,这是因为当使用所述第一秩作为所假设秩时应用第一缩放参数,而当使用至少一个第二秩作为所假设秩时应用第二缩放参数。因而,在针对第一秩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中(即在假设第一秩的情况下),通过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缩放参数修改测量信道性质,这是因为第一缩放参数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第一秩了。在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即,在假设至少一个第二秩的情况下),测量信道性质可另外通过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缩放参数得以修改,这是因为第二缩放参数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处理器402适合于执行第一反馈计算和第二反馈计算以确定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相对候选强度。通过在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一缩放参数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第二缩放参数,可修改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即相对于彼此修改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作为用于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中的候选的强度。相对候选强度反映了所假设秩被选择用于指示或报告给发送节点以用于向所述接收节点的传送中的似然性。
处理器402还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反馈计算来确定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要指示或报告给发送节点的所选择秩。处理器402可适合于基于在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所确定的相对候选强度来选择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
处理器402还可适合于通过滞后值来修改缩放因子,使得在当第一秩是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已经被指示或报告给发送节点的当前秩时的情形中,当第一秩被用作所假设秩时,所假设秩的相对候选强度与在当第一秩不是当前秩时的情形中当第一秩被用作所假设秩时所假设秩的相对候选强度相比较更高。换句话说,处理器402还可适合于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通过滞后值来修改第一缩放参数,使得与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未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相比较,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发送节点200指示第一秩时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变得更高。
为了执行用于使接收节点270能够帮助发送节点200针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执行传送秩自适应(即秩的自适应)的方法步骤,发送节点200可实现为图4中描绘的节点400。如上面所提到的,用于这些传送的秩可以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些传送例如可以是数据传送。
发送节点200、400包括处理器402,操作系统408和应用程序410可在处理器402上运行。处理器402适合于控制包括收发器414的接口单元412。
收发器414适合于向接收节点270传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收发器414还适合于向接收节点270发信号通知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其中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其中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这是因为它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第一秩。第二关系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这是因为它已经特别或单独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这也意味着,第一关系尚未配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
可通过可应用于第一秩或对第一秩而言特定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通过可应用于至少一个第二秩或对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特定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和所述第二关系相当于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或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还可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收发器414还适合于从接收节点270接收指示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作为所选择秩的反馈报告。收发器414然后可适合于将所选择秩用于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然而在其它环境中,收发器414可适合于将另一秩用于向接收节点270的传送。
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设置成使得由接收节点270将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得以调节。例如,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可设置成使得当第一秩是比至少一个第二秩更低的秩时由接收节点270将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增大。类似地,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可设置成使得由接收节点270将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得以调节。
例如,可使用各种组件(硬件和软件)来实现接收节点或UE270和发送节点或eNodeB200。例如,如在图4中概括示出的,这种接收节点或发送节点400可包含处理器402或多个处理器核、存储器404、一个或多个次级存储装置406(例如外部存储装置)、在处理器402上运行并使用存储器404的操作系统408以及对应的应用程序410。可提供接口单元412以便于节点400与网络其余部分之间的通信,或者接口单元412可集成到处理器402中。例如,接口单元412可包含能够通过例如由LTE所规定的空中接口进行无线通信的收发器414,收发器414包含能够执行必要的调制、编码、滤波等以及解调和解码的硬件和软件以处理这种信号。
用于传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所提出机制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图4中描绘的节点400中的处理器402)连同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计算机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所提出解决方案的分别用于传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功能。上面提到的程序代码还可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形式为携载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加载到节点400中时执行所提出解决方案。一个此类载体可以是CDROM盘的形式。然而,对于其它数据载体(诸如存储棒)也是可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而且可提供为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并远程下载到节点400。
引入针对不同秩可不同的多个可配置PMO参数或缩放因子具有如下优点:提供了确保仅当增大所报告秩从链路角度来看大大有益时才增大所报告秩的方式。这避免了不期望有的如下行为:接收节点或UE由于链路上看起来少量增益而报告更高秩,这由于作为结果的更高秩传送对其它小区的更有害干扰而转变成损失。因为即使较低的、MU-MIMO更友好的秩将证明是更好的,具有适当配置的PMO值或缩放因子的接收节点或UE也不太可能报告较高秩,所以,它还改进了SU-MIMO与MU-MIMO之间的动态切换。
在秩选择中借助滞后的稳定化秩自适应帮助外环算法进行链路自适应调节(诸如基于ACK/NACK的CQI调节)以收敛,从而得到较少链路自适应错误以及最终更好的性能。
当使用单词“包括”时,它将被解释为非限制性的,即意思是“至少由.…..组成”。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可以使用各种备选、修改和等效方案。因此,以上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

Claims (46)

1.一种在接收节点(270)中用于帮助发送节点(200)针对由所述接收节点(270)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所接收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方法,所述秩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所述方法包括:
对从所述发送节点(200)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310)测量;
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所述第一秩执行(330a)第一反馈计算,其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对所述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
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330b)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
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来选择(340)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
在反馈报告中向所述发送节点(270)指示(350)所选择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330b)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发送节点(200)接收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节点(270)中预先配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第一秩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7.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调节多久一次所述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
8.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秩是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低的秩时,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增大了所述第一秩成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第一秩的第一缩放参数来反映,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第二缩放参数来反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执行的测量来估计(320)测量信道性质;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中通过所述第一缩放参数修改所述测量信道性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通过所述第二缩放参数修改所述测量信道性质。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执行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以确定所述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
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相对候选强度;
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和所述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以修改所述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以及
基于在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所确定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来执行选择(340)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所述发送节点(200)指示所述第一秩时通过滞后值修改所述第一缩放参数,使得与当在所述最后的反馈报告中未向所述发送节点(200)指示所述第一秩时所述第一秩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相比较,当在所述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所述发送节点(200)指示所述第一秩时,所述第一秩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更高。
14.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包含在功率测量偏移PMO参数的集合中。
15.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16.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发送节点(200)接收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
17.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节点(270)中预先配置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
18.一种在发送节点(200)中用于使接收节点(270)能够帮助所述发送节点(200)针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向所述接收节点(270)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的方法,所述秩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接收节点(270)传送(360)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
向所述接收节点(270)发信号通知(370)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对所述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
从所述接收节点(270)接收(380)指示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作为所选择秩的反馈报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节点(200)将所选择秩用于向所述接收节点(270)的传送。
20.如权利要求18-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第一秩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22.如权利要求18-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设置成使得由所述接收节点(270)将所述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得以调节。
23.如权利要求18-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设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秩是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更低的秩时增大由所述接收节点(270)将所述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
24.一种接收节点(270,400),其用于帮助发送节点针对由所述接收节点(270,400)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所接收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所述秩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所述接收节点(270,400)包括:
收发器(414),适合于从所述发送节点(200)接收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以及向所述发送节点(200)传送反馈报告;
处理器(402),适合于:
  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执行测量;
  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所述第一秩执行第一反馈计算,包含: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对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
  基于所执行的测量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
  基于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来选择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以及
  在反馈报告中向所述发送节点(200)指示所选择秩。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处理器(402)还适合于包含:在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时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二关系。
26.如权利要求2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收发器(414)还适合于从所述发送节点(200)接收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和所述第二关系。
27.如权利要求2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在所述接收节点(270)中预先配置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和所述第二关系。
28.如权利要求2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第一秩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30.如权利要求2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调节多久一次所述第一秩成为所述所选择秩。
31.如权利要求2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当所述第一秩是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低的秩时,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中应用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增大了所述第一秩成为所述所选择秩的似然性。
3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第一秩的第一缩放参数来反映,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第二缩放参数来反映。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处理器(402)还适合于基于所执行的测量来估计测量信道性质;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中通过所述第一缩放参数修改所述测量信道性质。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通过所述第二缩放参数修改所述测量信道性质。
35.如权利要求3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处理器(402)还适合于:
执行所述第一反馈计算以确定所述第一秩的相对候选强度;
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相对候选强度;
在所述第一反馈计算和所述第二反馈计算中应用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以修改所述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以及
基于在所执行的第一反馈计算和至少一个第二反馈计算中所确定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来选择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当中的秩。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其中,所述处理器(402)还适合于当在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所述发送节点(200)指示所述第一秩时通过滞后值修改所述第一缩放参数,使得与当在所述最后的反馈报告中未向所述发送节点(200)指示所述第一秩时所述第一秩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相比较,当在所述最后的反馈报告中向所述发送节点(200)指示所述第一秩时,所述第一秩的所述相对候选强度更高。
37.如权利要求3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包含在功率测量偏移PMO参数的集合中。
38.如权利要求3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39.如权利要求3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所述收发器(414)还适合于从所述发送节点(200)接收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
40.如权利要求3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节点(270,400),其中,在所述接收节点(270)中预先配置所述第一缩放参数和所述第二缩放参数。
41.一种发送节点(200,400),其用于使接收节点(270)能够帮助所述发送节点(200,400)针对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向所述接收节点(270)的传送执行秩的自适应,所述秩是一组不同秩当中的一个秩,所述一组不同秩包括第一秩和至少一个第二秩,所述发送节点(200,400)包括收发器(414),所述收发器(414)适合于:
向所述接收节点(270)传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
向所述接收节点(270)发信号通知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一关系和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第二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对所述第一秩而言是特定的,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而言是特定的;以及
从所述接收节点(270)接收指示所述第一秩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中的一个秩作为所选择秩的反馈报告。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送节点(200,400),其中,所述收发器(414)还适合于将所选择秩用于向所述接收节点(270)的传送。
43.如权利要求41-4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节点(200,400),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第一秩的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并且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二关系通过可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的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来反映。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发送节点(200,400),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测量偏移参数与用于预编码器和/或信道质量指标确定的功率测量偏移参数分开。
45.如权利要求41-4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节点(200,400),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设置成使得由所述接收节点(270)将所述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得以调节。
46.如权利要求41-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的所假设传送能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传送能量之间的所述第一关系设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秩是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秩更低的秩时由所述接收节点(270)将所述第一秩报告为所选择秩的似然性增大。
CN201180057840.6A 2010-10-01 2011-09-26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222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878310P 2010-10-01 2010-10-01
US61/388783 2010-10-01
US61/388,783 2010-10-01
PCT/SE2011/051144 WO2012044236A1 (en) 2010-10-01 2011-09-26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2202A CN103222202A (zh) 2013-07-24
CN103222202B true CN103222202B (zh) 2016-03-16

Family

ID=4537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7840.6A Active CN103222202B (zh) 2010-10-01 2011-09-26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59758B2 (zh)
EP (2) EP2905908A1 (zh)
CN (1) CN103222202B (zh)
BR (1) BR112013007615B1 (zh)
MY (1) MY164733A (zh)
TW (1) TWI559696B (zh)
WO (1) WO2012044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9191A1 (ja) * 2011-12-13 2013-06-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774377B2 (en) 2013-05-06 2017-09-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k adaptation
US9354965B2 (en) * 2013-10-18 2016-05-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ing a fault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US20170134128A1 (en) * 2015-11-05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of otdoa positioning using mixed transmission port antenna configurations
US10057863B2 (en) * 2016-10-07 2018-08-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power of a cell node based on cell node gradient information
US9743258B1 (en) 2016-11-30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group management
AU2018427424A1 (en) * 2018-06-15 2021-01-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218206B2 (en) * 2018-07-18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computation for 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EIRP)-constrained transmissions
WO2020032856A1 (en) 2018-08-08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WO2024005816A1 (en) * 2022-06-30 2024-01-04 Rakuten Mobi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rate adaptation in 5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188A (zh) * 2008-12-19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流波束赋形传输时信道的秩的估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53192A (zh) * 2008-12-19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流波束赋形传输时rank自适应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7654B2 (en) * 2005-08-22 2011-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xiliary FL MIMO pilot transmission in 1XEV-DO
US8948093B2 (en) * 2007-10-02 2015-02-03 Apple Inc. Rank adaptation for an open loop multi-antenna m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090196366A1 (en) * 2008-02-04 2009-08-06 Zukang She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978623B1 (en) * 2008-03-22 2011-07-1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hannel rank updates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501714B1 (ko) * 2008-10-14 2015-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미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오버헤드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401480B2 (en) * 2009-03-04 2013-03-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P operation and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05330B2 (ja) * 2009-04-27 2013-06-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ならびに基地局装置
US20110075752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Hongming Zheng Non-unitary precoding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902873B2 (en) * 2009-10-08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for closed-loop transmit diversity
US20120020286A1 (en) * 2010-01-21 2012-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prioritization and power sc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1100857A1 (en) * 2010-02-17 2011-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emodulation performance u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power boosting
US8917677B2 (en) * 2010-04-14 2014-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undling resource block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188A (zh) * 2008-12-19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流波束赋形传输时信道的秩的估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53192A (zh) * 2008-12-19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流波束赋形传输时rank自适应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n the physical layer performance with rank indicator selection in LTE/LTE-Advanced system;Zijian Bai;《2010IEEE 2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Workshops》;2010092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696B (zh) 2016-11-21
US9059758B2 (en) 2015-06-16
BR112013007615A2 (pt) 2016-08-09
WO2012044236A9 (en) 2012-06-21
WO2012044236A1 (en) 2012-04-05
US20130195161A1 (en) 2013-08-01
TW201218667A (en) 2012-05-01
EP2628255A1 (en) 2013-08-21
EP2628255B1 (en) 2014-12-17
BR112013007615B1 (pt) 2021-10-13
EP2905908A1 (en) 2015-08-12
CN103222202A (zh) 2013-07-24
MY164733A (en)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220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328645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si reporting
CN109644039B (zh) 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设备
US9749111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SI reporting
CN107210794B (zh) 用于对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链路适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65365B (zh) 多用户、多址接入系统、方法及设备
RU2628223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областей когерентност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истемах
US8798550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SI reporting
CN102823154B (zh) 与预编码mimo传送一起使用的参数化码本子集的装置和方法
KR101497864B1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다중-셀 협력적 송신
KR101728257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확정하는 방법 및 단말
KR101612287B1 (ko) 셀간 간섭 경감에 대한 하향링크 무선전송 스킴들
KR101930983B1 (ko) 다중 가설 채널 품질 표시기 피드백
US10237045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to a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130058246A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N109644035B (zh) 数据信令方向的基于定时的限制装置、计算机程序和方法
CN103155624A (zh) 用于lte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0947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in a Wide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1819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方法
US20150249553A1 (en)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0005988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ce-time power control for mimo transmissions
CN102932114A (zh) 一种上行预编码发射方法及装置
Klymash et al. Improving thoughput us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LTE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