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677B -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677B
CN103220677B CN201310169759.8A CN201310169759A CN103220677B CN 103220677 B CN103220677 B CN 103220677B CN 201310169759 A CN201310169759 A CN 201310169759A CN 103220677 B CN103220677 B CN 103220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terminal
return link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97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0677A (zh
Inventor
曹一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97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0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0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0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6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包括:当确定所述小区簇内的指定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时,生成控制信令;从所述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并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指定基站,以控制所述指定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站。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消除小区簇内的某个基站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导致的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Description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一种基站。
背景技术
在3GPPRel-11中,StudyonFurtherEnhancementstoLTETDDforDL-ULInterferenceManagementandTrafficAdaptation课题研究了TDD网络中上、下行子帧比例的动态配置问题。研究报告[TR36.828]显示:在微小区中较快的动态配置DL-UL(上行-下行)子帧比例可以为系统带来增益。
如图1所示,在TDD(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系统中,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定义了七种不同的无线帧结构,不同TDD上下行子帧比例对应的LTE(A)无线帧中,包含的特殊子帧102、上行子帧104和下行子帧106的数量不同,且图中标出了每种子帧比例对应的配置号及相应的下行子帧(DL)与上行子帧(UL)的比例。
但是不同小区之间DL和UL的干扰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系统性能的增益,特别是不同配置的基站发送对于别的基站接收时的干扰最为严重;同时两个距离较近的终端采用不同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时的干扰也很严重。该课题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区分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即根据耦合损耗(couplingloss,CL)将邻近的小区可以分为一簇,同一簇中的小区采用相同的上、下行子帧配比,这样可以避免邻近小区的互相干扰。系统仅对距离较远、影响较小的小区簇采用不同上、下行子帧配置,通过彼此的隔离降低不同簇之间的干扰。
目前小区簇的划分方法主要有静态配置和(半)动态调整。静态配置通常基于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将基站划分为不同的簇,耦合损耗较小的基站之间距离较近,被划分为同一个簇,采用相同的DL-UL配置;耦合损耗较大的基站分属不同的簇,可以采用不同的子帧配置。动态配置通常是基于不同的基站之间的相互测量实现的,例如基站A测量周围基站的公共导频信号,根据导频的平均功率(如RSRP)划分小区簇,将导频接收功率较强的小区划分为同一簇,采用相同的子帧配置。
如图2所示,小区A、B和C依据耦合损耗被划分为小区簇1,小区D和E被划分为小区簇2。
采用现有的方案上通过小区簇内基站的信息交互,小区采用相同的上、下行配置,可以避免同一小区簇中基站与基站之间不同配置带来的影响。在Rel-12的微小区需求研究报告[TR36.932]中指出,微小区的回传链路包括理想和非理想两种类型。理想回传链路即传统的光纤链路,可以承载X2接口,充分支持基站间低时延的各种信息交互;非理想回传链路包括ADSL、无线回传等类型,具有时延大且不稳定等特征。
在微小区簇内,如果基站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无法承载X2接口,基站之间的交互较慢,会影响簇内基站间的干扰协调和调度性能。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时延非常大,又不得不分为一簇,会出现簇内基站无法通过回传链路交互的情况,簇内基站之间也有可能因为不知道彼此上、下行子帧配置而互相干扰。
假设图2中的小区簇1中的基站C通过ADSL等类型的非理想回传链路接入,到同一簇中的基站A和B都有较大时延。当簇内小区通过回传链路进行上、下行子帧配置协调时,可能会由于回传链路时延过大导致小区簇1内的基站A、B和C采用不同配置,产生较大干扰。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消除小区簇内的某个基站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导致的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消除小区簇内的某个基站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导致的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包括:当确定所述小区簇内的指定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时,生成控制信令;步骤104,从所述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并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指定基站,以控制所述指定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指定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指定基站对于当前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指定基站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指定基站的服务终端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指定基站是否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产生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通过自身主动测量和/或接收服务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后,从而确认是否由于指定基站采用了非理想回传链路导致干扰,避免造成误判断,并有利于得到更准确地分析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指定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所述当前基站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所述当前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指定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其中,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均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且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某个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指定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指定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应用于所述当前基站;或比较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当前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当前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当前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当前基站)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获取所述当前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所述当前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当前基站)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过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获取所述当前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基站,包括:干扰类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基站所处的小区簇内的其他基站是否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所述基站或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信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则生成控制信令;终端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数据交互单元,用于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指定基站,以控制所述指定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基站或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指定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指定基站对于当前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指定基站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指定基站的服务终端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所述数据交互单元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指定基站是否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产生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通过自身主动测量和/或接收服务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后,从而确认是否由于指定基站采用了非理想回传链路导致干扰,避免造成误判断,并有利于得到更准确地分析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指定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相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功率调整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基站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还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指定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以由所述指定基站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所述基站还包括: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其中,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某个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指定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参数配置单元,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指定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应用于所述基站;或比较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当前基站)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参数配置单元,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当前基站)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参数配置单元通过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一基站的上报消息,生成控制信令,所述上报消息用于表明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二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从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并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第二基站,以控制所述第二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向小区簇内的头基站或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告知自身被干扰的情况,并由该头基站或动态配置基站进行处理。具体地,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干扰源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干扰源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对于第一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第二基站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第二基站的服务终端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第二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发送基站和接收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功率控制信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均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且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干扰源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向被干扰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时,可以通过回传链路、终端转发等任意方式。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干扰源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由所述第二基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直接应用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或比较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第二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将所述回传链路时延告知所述第一基站,以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或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时延获取命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基站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站,包括:信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数据交互单元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一基站的上报消息,生成控制信令,所述上报消息用于表明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二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终端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所述数据交互单元,用于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第二基站,以控制所述第二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向小区簇内的头基站或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告知自身被干扰的情况,并由该头基站或动态配置基站进行处理。具体地,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干扰源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干扰源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对于第一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第二基站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第二基站的服务终端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第二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发送基站和接收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功率控制信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还用于:当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时,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均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且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干扰源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向被干扰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时,可以通过回传链路、终端转发等任意方式。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干扰源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还用于:当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由所述第二基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直接应用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或比较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第二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时延获取单元,其中,当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时,所述基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所述时延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由所述数据交互单元将所述回传链路时延告知所述第一基站,以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或由所述数据交互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时延获取命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基站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站为所述小区簇内的头基站。当然,也可以是小区簇中某个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消除小区簇内的某个基站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导致的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定义的TDD系统中七种无线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将小区分为多个小区簇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小区簇内存在干扰及消除干扰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小区簇内存在干扰及消除干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包括:步骤302,当检测到所述小区簇内的指定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时,生成控制信令;步骤304,从所述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并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指定基站,以控制所述指定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指定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指定基站对于当前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指定基站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指定基站的服务终端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指定基站是否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产生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通过自身主动测量和/或接收服务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后,从而确认是否由于指定基站采用了非理想回传链路导致干扰,避免造成误判断,并有利于得到更准确地分析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指定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如图1所示,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相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所述当前基站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所述当前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指定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其中,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均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且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某个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指定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指定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应用于所述当前基站;或比较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当前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当前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当前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当前基站)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获取所述当前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所述当前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当前基站)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过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获取所述当前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400,包括:干扰类型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所述基站400所处的小区簇内的其他基站是否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所述基站400或所述基站400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信令生成单元404,用于在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单元402的确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则生成控制信令;终端选择单元406,用于从所述基站400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数据交互单元408,用于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指定基站,以控制所述指定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基站400或所述基站400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指定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指定基站对于当前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指定基站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指定基站的服务终端对当前基站或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所述数据交互单元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指定基站是否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产生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通过接收服务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后,从而确认是否由于指定基站采用了非理想回传链路导致干扰,避免造成误判断,并有利于得到更准确地分析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指定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选择单元406用于:根据所述基站400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基站400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相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功率调整单元409,用于控制所述基站400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408还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指定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以由所述指定基站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所述基站400还包括:参数配置单元410,用于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其中,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400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某个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时,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指定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参数配置单元410,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指定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应用于所述基站400;或比较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400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基站400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基站400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基站400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400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如基站400)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参数配置单元410,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400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如基站400)检测到干扰时,不对干扰源(指定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参数配置单元410通过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获取所述基站400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包括:步骤502,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一基站的上报消息,生成控制信令,所述上报消息用于表明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二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步骤504,从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并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第二基站,以控制所述第二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向小区簇内的头基站或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告知自身被干扰的情况,并由该头基站或动态配置基站进行处理。具体地,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干扰源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干扰源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对于第一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第二基站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第二基站的服务终端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第二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发送基站和接收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功率控制信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均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且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干扰源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向被干扰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时,可以通过回传链路、终端转发等任意方式。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干扰源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由所述第二基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直接应用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或比较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第二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将所述回传链路时延告知所述第一基站,以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或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时延获取命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基站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600,包括:信令生成单元602,用于根据数据交互单元606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一基站的上报消息,生成控制信令,所述上报消息用于表明所述小区簇内的第二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终端选择单元604,用于从所述基站600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所述数据交互单元606,用于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第二基站,以控制所述第二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干扰基站向小区簇内的头基站或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告知自身被干扰的情况,并由该头基站或动态配置基站(即基站600)进行处理。具体地,通过由终端转发控制信令来控制干扰源基站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消除因回传链路时延过大而导致的基站间干扰,并且避免了通过回传链路直接发送控制信令而导致的消息延迟,使干扰源基站及时调整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停止对其他基站造成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对于第一基站的干扰,实际上包括第二基站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第二基站的服务终端对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降低功率;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第二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基站功率时,具体比如控制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而由于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而“指定位置的子帧”可以为序号为0,1,2,5,6的子帧,通过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选择单元604用于:根据所述基站600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基站600和所述第二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发终端通常应该是处于发送基站和接收基站之间的边缘位置的服务终端,这些终端到两个基站的信号强度都较好,能够用于两个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具体通过每个终端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提供测量报告时,由基站根据这些测量报告以及自身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终端与该基站、另一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使用该终端在该基站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转发控制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606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功率控制信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升高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还可以从被干扰源基站出发,主动升高功率,从而单独或配合干扰源基站的调节,以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606还用于:当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时,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均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且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与干扰源基站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转发时可能导致时延或数据损坏等,因而选择仍使用回传链路传输控制信令。向被干扰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时,可以通过回传链路、终端转发等任意方式。通过在控制信令中设置上述参数,从而使得被干扰基站与干扰源基站之间形成“约定”,并共同在控制信令中约定的时间点更新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期消除回传链路时延导致的基站间的干扰。另外,通过增大配置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基站间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单元606还用于:当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由所述第二基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直接应用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或比较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第二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使其自身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与干扰源相匹配,从而消除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时延获取单元608,其中,当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时,所述基站600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所述时延获取单元608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由所述数据交互单元606将所述回传链路时延告知所述第一基站,以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或由所述数据交互单元606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时延获取命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由所述第一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干扰源基站进行控制和调节,而是调节被干扰基站自身的配置,主动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至与干扰源基站同步,从而消除干扰。具体地,比如原本基站A比基站B延迟50ms,则基站B在当前周期结束后,主动等待50ms,使其与基站A处于同步,从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站600为所述小区簇内的头基站。当然,也可以是小区簇中某个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小区簇内存在干扰及消除干扰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是从图2所示的小区分簇后形成的小区簇1的示意图。在小区簇1中,包括小区A、小区B和小区C,其中,假定小区A中当前存在服务终端为终端1、终端2(终端2同时处于小区C的服务范围内),小区B中当前存在服务终端为终端5(终端5同时处于小区C的服务范围内)、终端6,小区C中当前存在服务终端为终端3、终端4。
假定小区C中的基站采用了非理想回传链路,其到其余基站(小区A和小区B的基站)有较大时延TL,则当小区簇1中的基站协调上、下行子帧配置时,包含配置参数的控制信令通过回传链路进行传输时的时延较大,导致小区C的基站收到并应用相应配置参数的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TL,而这时小区A和B中的基站可能已经应用了不同的子帧配置,从而导致多个基站间产生了较强的干扰。
为了消除上述干扰,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终端转发控制信令的处理方式,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
当基站A(即小区A中的基站)或基站B(即小区B中的基站)测量到来自基站C(即小区C中的基站)的较强干扰,具体地,可以事先设置一个干扰阈值,若测量到的干扰数值大于或等于该干扰阈值,则认为干扰较强。
这里假定由基站A进行处理(可以由多个基站之间进行协商,比如基站A和基站B的协商结果为由基站A来进行处理),则基站A首先从其服务的终端中选择出用于转发控制信令的终端。比如图7中,基站A的服务终端为终端1和终端2,这些终端会对周围小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报告上报给基站A,则基站A通过测量报告可以得知每个终端与周围终端的信号状况。当然,基站A(或其他基站)自身也会主动对周围进行测量,从而根据得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来自服务终端的测量报告进行单独或综合的分析。比如这里的终端2处于基站A和基站C的交叉边缘区域,则可能到两者间的信号强度都较好,则假定其测量数据和/或测量报告显示的确信号较好,则基站A可以将终端2选定为转发终端。
基站A生成控制信令,具体地,该控制信令可以在选定终端2之前、过程中或之后生成,然后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2,并由终端2转发至基站C,从而克服了回传链路时延过长的缺陷。
假定控制信令中包含有功率调节命令,则基站C在接收到终端2转发的控制信令后,解析得到该功率调节命令,从而降低自身的功率,比如降低PDSCH的功率,从而消除对基站A的干扰。当然,本申请中的“消除”可以理解为完全没有干扰,或是干扰的数值低于预设的干扰阈值,即干扰较低。
此外,基站A本身还可以提高功率,从而配合基站C的功率调节。
方式二
参考方式一中的处理步骤和方式,但对于控制信令中包含的命令,可以替换为子帧关闭命令,则基站C在接收到终端2转发的控制信令后,解析得到该子帧关闭命令,从而在下一个帧中关闭当前子帧传输,停止对基站A的干扰。
方式三
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示的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
因此,参考方式一或方式二中的处理步骤和方式,但对于控制信令中包含的命令,可以替换为子帧控制命令,则基站C在接收到终端2转发的控制信令后,解析得到该子帧控制命令,从而将基站C配置成仅在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但并不一定总存在可以用于转发控制信令的终端,则当不存在转发终端时,可以采用其他的处理方式:
方式四
假定基站A或基站B检测到基站C的较强干扰,则基站A和基站B协商后,生成控制信令,其中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该参数的生效时间、配置周期等信息。
由基站A或基站B将该控制信令通过回传链路发送至基站C,由基站A、基站B和基站C均按照该控制信令中的信息,尤其是在约定的生效时间,同时使用相应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配置周期等进行配置,以消除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干扰。
具体地,比如所有基站在12:12:30约定好,在12:12:31的时候启用新的配置参数,则由于都使用相同的绝对时间(比如来自GPS提供的时间)进行配置,从而消除了时延造成的相对时间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新的配置周期应大于回传链路时延。
方式五
当不存在转发终端时,由基站A和基站B主动调整自身的配置参数,使其配合于基站C的配置参数。
具体地,比如基站A和基站B更改为直接使用基站C的配置参数,主动适应基站C,消除干扰;比如基站A和基站B还可以将自身的配置参数与基站C进行比较,比如基站A、B使用的配置参数为#2,基站C使用的是#3(具体参见图1),则基站A和B可以主动禁用序号为3、4、7的子帧,从而避免与基站C发生冲突。
方式六
由于基站C与基站A、B存在时延,假定时延为20ms,则基站A和基站B可以主动“等待”基站C20ms,以期消除干扰。具体地,基站A和基站B可以在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主动保持20ms,从而等待基站C“赶上”后,再开始下一个周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配置周期应大于回传链路时延。
此外,对于上述多个方式中,若需要得到基站A、B与基站C之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可以采用如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来获取其具体的数值。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小区簇内存在干扰及消除干扰的示意图。
假定对于图7所示的小区簇1做出一些变化,如图8所示,添加了小区D,并且将小区D选择为小区簇1中的头小区。
具体地,当小区簇内的某个小区与其他所有小区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比如与其他小区都存在覆盖区域的交叉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设置某个测量参数,从而执行具体的量化计算,确定头小区。
假定小区A、B、C、D中的服务终端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小区A包括终端1和终端2(终端2同时处于小区C的服务范围内),小区B包括终端5和终端6(终端6同时处于小区D的服务范围内),小区C包括终端3,小区D包括终端4(终端4同时处于小区C的服务范围内)、终端7(终端7同时处于小区A的服务范围内)和终端8。
假定小区C中的基站采用了非理想回传链路,其到其余基站(小区A和小区B的基站)有较大时延,产生了相应的较强干扰,则为了消除上述干扰,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终端转发控制信令的处理方式,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
当基站A(即小区A中的基站)或基站B(即小区B中的基站)测量到来自基站C(即小区C中的基站)的较强干扰,具体地,可以事先设置一个干扰阈值,若测量到的干扰数值大于或等于该干扰阈值,则认为干扰较强。
这里假定由基站A进行处理(可以由多个基站之间进行协商,比如基站A和基站B的协商结果为由基站A来进行处理),则基站A首先将其受到基站C干扰的情况告知头基站,即基站D(即小区D中的基站)。
基站D在得知基站A被干扰的消息后,从其服务的终端中选择出用于转发控制信令的终端。比如图8中,基站D的服务终端为终端7和终端8,这些终端会对周围小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报告上报给基站D,则基站D通过测量报告可以得知每个终端与周围终端的信号状况。当然,基站D(或其他基站)自身也会主动对周围进行测量,从而根据得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来自服务终端的测量报告进行单独或综合的分析。比如这里的终端4处于基站D和基站C的交叉边缘区域,则可能到两者间的信号强度都较好,则假定其测量数据和/或测量报告显示的确信号较好,则基站D可以将终端4选定为转发终端。
基站D生成控制信令,具体地,该控制信令可以在选定终端4之前、过程中或之后生成,然后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4,并由终端4转发至基站C,从而克服了回传链路时延过长的缺陷。
假定控制信令中包含有功率调节命令,则基站C在接收到终端4转发的控制信令后,解析得到该功率调节命令,从而降低自身的功率,比如降低PDSCH的功率,从而消除对基站A的干扰。当然,本申请中的“消除”可以理解为完全没有干扰,或是干扰的数值低于预设的干扰阈值,即干扰较低。
同时,基站D还可以通过如终端7将控制信令转发至基站A,或是通过回传链路等其他任意方式,将控制信令发送至基站A,从而使得基站A提高自身的功率,以配合基站C的功率调节,并实现更好的调节效果。
方式二
参考方式一中的处理步骤和方式,但对于控制信令中包含的命令,可以替换为子帧关闭命令,则基站C在接收到终端4转发的控制信令后,解析得到该子帧关闭命令,从而在下一个帧中关闭当前子帧传输,停止对基站A的干扰。
方式三
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示的目前定义的七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中,所有参数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
因此,参考方式一或方式二中的处理步骤和方式,但对于控制信令中包含的命令,可以替换为子帧控制命令,则基站C在接收到终端4转发的控制信令后,解析得到该子帧控制命令,从而将基站C配置成仅在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但并不一定总存在可以用于转发控制信令的终端,则当不存在转发终端时,可以采用其他的处理方式:
方式四
基站D生成控制信令,其中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该参数的生效时间、配置周期等信息。
基站D通过回传链路将该控制信令通过回传链路发送至基站A、基站B和基站C,由基站A、基站B和基站C均按照该控制信令中的信息,尤其是在约定的生效时间,同时使用相应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配置周期等进行配置,以消除回传链路时延造成的干扰。
具体地,比如所有基站在12:12:30约定好,在12:12:31的时候启用新的配置参数,则由于都使用相同的绝对时间(比如来自GPS提供的时间)进行配置,从而消除了时延造成的相对时间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新的配置周期应大于回传链路时延。
方式五
当不存在转发终端时,由基站D获取基站C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基站A和基站B,由基站A和基站B主动调整自身的配置参数,使其配合于基站C的配置参数。
具体地,比如基站A和基站B更改为直接使用基站C的配置参数,主动适应基站C,消除干扰;比如基站A和基站B还可以将自身的配置参数与基站C进行比较,比如基站A、B使用的配置参数为#2,基站C使用的是#3(具体参见图1),则基站A和B可以主动禁用序号为3、4、7的子帧,从而避免与基站C发生冲突。
方式六
由基站D获取基站C的回传链路时延并告知基站A和基站B,或是由基站D命令基站A和基站B主动获取基站C的回传链路时延。
由于基站C与基站A、B存在时延,假定时延为20ms,则基站A和基站B可以主动“等待”基站C20ms,以期消除干扰。具体地,基站A和基站B可以在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主动保持20ms,从而等待基站C“赶上”后,再开始下一个周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配置周期应大于回传链路时延。
此外,若需要得到基站A、B与基站C之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可以采用如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来获取其具体的数值。
对于本申请中涉及的基站间的干扰,以基站C对基站A的干扰为例,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基站C对于基站A的干扰,实际上包括基站C对基站A或基站A的服务终端的干扰,还包括基站C的服务终端对基站A或基站A的服务终端的干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若基站间存在回传链路时延,则可能导致小区簇内的基站间产生较强的干扰,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一种基站,可以消除小区簇内的某个基站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导致的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确定所述小区簇内的指定基站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时,生成控制信令;
从所述当前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并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所述指定基站,以控制所述指定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当前基站或所述当前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所述当前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指定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
其中,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均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且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或者
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
获取所述指定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应用于所述当前基站;
或比较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当前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当前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
其中,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当前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当前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或者
若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则获取所述当前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
所述当前基站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指定基站是否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产生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降低功率;
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指定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当前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当前基站升高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获取所述当前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扰类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基站所处的小区簇内的其他基站是否因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对所述基站或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造成干扰;
信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则生成控制信令;
终端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的服务终端中选择转发终端;
数据交互单元,用于由所述转发终端将所述控制信令转发至指定基站,以控制所述指定基站的子帧传输过程,消除其对所述基站或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服务终端产生的干扰;
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还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通过回传链路向所述指定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中至少包含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的生效时间和配置周期,以由所述指定基站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
所述基站还包括: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信息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或者
所述基站还包括: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
获取所述指定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以应用于所述基站;
或比较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使用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基站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基站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
其中,所述指定基站和所述基站应用的配置周期大于所述指定基站与所述基站的回传链路时延;或者
所述基站还包括: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在不存在适合的转发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并在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的当前配置周期结束后,保持所述回传链路时延的时间,然后开始下一个配置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所述数据交互单元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指定基站是否由于采用非理想回传链路而产生干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功率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降低功率;
和/或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子帧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指定基站关闭当前子帧传输,或控制所述指定基站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有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都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选择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和/或接收到的测量报告,选择与所述基站和所述指定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均不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转发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率调整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基站升高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参数配置单元通过发送训练序列的方式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指定基站间的回传链路时延。
CN201310169759.8A 2013-05-09 2013-05-09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9759.8A CN103220677B (zh) 2013-05-09 2013-05-09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9759.8A CN103220677B (zh) 2013-05-09 2013-05-09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677A CN103220677A (zh) 2013-07-24
CN103220677B true CN103220677B (zh) 2016-02-10

Family

ID=4881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975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677B (zh) 2013-05-09 2013-05-09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0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1820B2 (en) 2013-08-15 2019-09-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network node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WO2015042817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Nec (China)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ci mitigation and channel state condition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and a network central controller
CN104602347B (zh) * 2013-10-31 2019-09-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在多个资源块上对小区进行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18227B (zh) * 2014-03-10 2019-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和长期演进系统中基站回传的方法
WO2015168907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ue to reduce interference
US10111151B2 (en) * 2014-06-08 2018-10-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group cell on basis of measurement signal variation
CN105703871B (zh) * 2016-04-19 2018-02-06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干扰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683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1836491A (zh) * 2007-10-24 2010-09-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在使用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干扰指示的导频报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49B (zh) * 2009-09-24 2015-01-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6491A (zh) * 2007-10-24 2010-09-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在使用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干扰指示的导频报告
CN101820683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arison of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TDD traffic adaptation;Texas Instruments;《3GPP TSG RAN WG1#72bis R1-131093,Comparison of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TDD traffic adaptation》;2013041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677A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0677B (zh) 用于小区簇的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US117166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
EP2822340B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dd base station uplink/downlink subframe configuration
CN101867457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EP2755336B1 (en) Method for multinode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US20170094681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0516138A (ja) 干渉測定方法及び関連するデバイス
EP3000181B1 (en) Mitigating signa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8289311A (zh) 干扰测量方法及装置和定时偏差测量方法
CN108781095A (zh) 用信号传送通信参数的多个集合用于增强型协作式多点操作
JP2018502475A (ja) 異種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
CN106465132B (zh) 用于协调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66456A (zh) 用于在无线系统中实现半双工和双工通信的共存的方法
CN108141298B (zh) 减轻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KR20150011354A (ko)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EP2763446B1 (en) Method,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meas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131390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CN108886724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EP3179772B1 (en) Small cell base station-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3727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measurement set
CN103313337B (zh) 一种消除小区间下行干扰的方法
US9577740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196810A (zh) 具有动态子帧结构的csi-rs设计
JP6468505B2 (ja) Comp jt通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Wang et al. Coordinated scheduling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LTE macro and small cell deploy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