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676A -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676A
CN103220676A CN201310121327XA CN201310121327A CN103220676A CN 103220676 A CN103220676 A CN 103220676A CN 201310121327X A CN201310121327X A CN 201310121327XA CN 201310121327 A CN201310121327 A CN 201310121327A CN 103220676 A CN103220676 A CN 103220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frequency
logic carrier
logic
en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13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0676B (zh
Inventor
李伟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213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06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0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0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6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针对任一小区,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多个逻辑载波,对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并将每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根据预先设置的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该逻辑载波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隔离。通过本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频率复用以小区内物理频点互异为基础的极限性,在保证覆盖容量的同时提高频率复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内频率复用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无线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无线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解决无线频谱资源日渐紧张的问题,频率复用方法应运而生。
具体地,所述频率复用方法自蜂窝技术出现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最初的频率复用方法是采用4X3复用、3X3复用、2X6复用或1X3复用等普通复用法,后来考虑到广播信道的重要性,引进了双重复用法,对BCCH(Broadcast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以及TCH(Traffic Channel,业务信道)分别采用不同的复用方式,其中,广播频点的频率复用效率相对较低,因而能够保证广播信道最大限度地免受同频干扰的影响,同时,TCH的频率复用效率相对较高,因而可达到提高容量的效果,并且能够通过跳频、DTX(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不连续发送)、功控等方法来降低干扰、保证TCH的通话质量。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上述频率复用方法之后,业界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其他频率复用方法,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采用分层复用的方式来提高频率复用效率;具体地,将小区覆盖范围分为内围区域及外围区域,其中,外围区域的频率复用系数较高,内围区域由于复用距离有外围区域的隔离而显得更大,因此可以采用频率复用系数更低的方式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第二类:采用调度的方式来提高频率复用效率;具体地,在邻区间频谱存在重叠的情况下,通过触发终端测量各个承载的干扰,把终端调度到干扰更少的承载上去,从而实现邻区频谱重叠情况下,用户通信过程尽量免于受同频干扰的影响,以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第三类:接收机采用干扰抑制算法以提高接收机对干扰的容忍度,以此放宽对频率复用距离的要求,最终提高频率复用效率;
第四类:采用载频裂变法来提高频率复用效率;具体地,把每个载波细分为不同时隙,相邻基站错开调度同一载波的各个时隙,最终达到提高频率复用效率的目的;
第五类:采用小基站复用宏站频点法来提高频率复用效率;具体地,引进宏站加小基站协同覆盖,在宏站之间增加小基站进行辅助覆盖,以拉大频点复用距离,以此提高宏站频率的复用效率;同时,由于用于辅助覆盖的小基站的工作频率是基于现有宏站中干扰最小的频率获得的,因此,小基站并不会额外增加频谱需求,最终可达到提高频点复用效率的目的。
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的频率复用方法都是以小区内物理频点互异为前提的,因而势必会限制频率复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导致频率复用效率并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频率复用以小区内物理频点互异为基础所造成的局限性以及频率复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包括:
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
网络侧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该逻辑载波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该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
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频点映射单元,用于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该逻辑载波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该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
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一种前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按照为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在小区设置的多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后所下发的、与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针对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任一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相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一种频率复用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以及至少两个前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以及,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
所述前端处理设备,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针对接收到的任一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相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通过预先设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使得在进行小区数据的网络侧解析处理时,按照逻辑载波来进行,而在进行小区数据的空口收发等处理时,则根据物理频点来进行,并且,当同一小区内不同逻辑载波映射到同一物理频点时,由设定的空间隔离度来保证频道的载干比要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频率复用以小区内物理频点互异为基础的极限性,在保证覆盖容量的同时,提高了频率的复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频率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小区内频率复用的具体示意图一;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小区内频率复用的具体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前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所述频率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以及,网络侧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该逻辑载波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该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先设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使得在进行小区数据的网络侧解析处理时,按照逻辑载波来进行,而在进行小区数据的空口收发等处理时,则根据物理频点来进行,并且,当同一小区内不同逻辑载波映射到同一物理频点时,由设定的空间隔离度来保证频道的载干比要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频率复用以小区内物理频点互异为基础的极限性,在保证覆盖容量的同时,提高了频率的复用效率,实现了高容量低频谱需求的目标,有效解决了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频率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
具体地,所述逻辑载波可以表征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容量,其中,该容量可表征网络侧各处理模块,如物理层处理模块(L1层处理模块)、数据链路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所需支持的处理吞吐;另外,该容量还可表征整个小区的信道总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针对任一逻辑载波,该逻辑载波仅能够映射至一个物理频点,并且,针对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该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可映射至同一物理频点;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建立的N个逻辑载波与M个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中,所述逻辑载波与所述物理频点之间可以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101是在进行小区上下行数据的传送与处理之前预先配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步骤,不是每次进行小区上下行数据的传送与处理时都必须执行的操作,在配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后,可以多次执行以下小区上下行数据的传送与处理步骤。
步骤102:网络侧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
也就是说,在本步骤102中,网络侧可以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在网络侧协议栈各层之间以及各层内部进行数据的配置及交互时,均按照逻辑载波来标识,以达到载波的配置及数据在小区内唯一标识的目的,最终完成小区内各个载波的解析处理。
具体地,网络侧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网络侧的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接收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并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L2层及其以上各层的解析处理,以及,在完成L2层及其以上各层的解析处理后,将各逻辑载波对应的完成L2层及其以上各层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L1层处理模块;由L1层处理模块接收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下发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下行数据,并对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下行数据进行L1层解析处理,以及,在完成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下行数据的L1层解析处理之后,针对任一逻辑载波,按照逻辑载波与前端处理设备的映射关系,将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另外,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考虑到网络侧与前端处理设备的传输带宽问题,可以把L1层处理模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放置到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完成上下行链路中L1层处理模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最终达到降低前端处理设备与网络侧间传输带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针对任一小区,在保证该小区所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的个数不小于两个的前提下,该小区所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的个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较优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以按照该小区的目标覆盖区域大小及容量需求,为该小区设置与该小区目标覆盖区域容量及覆盖面积相匹配的多个前端处理设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逻辑载波与前端处理设备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并且,针对任一逻辑载波,该逻辑载波可以映射至至少一个前端处理设备,另外,针对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该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可映射至同一前端处理设备;也就是说,针对任一前端处理设备,该前端处理设备可以承载一个小区内的一个或多个逻辑载波的数据;进一步地,针对任一前端处理设备,该前端处理设备还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物理频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
步骤103:前端处理设备针对接收到的任一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相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在本步骤103中,由于当覆盖各个目标区域的物理频点在一个小区内出现物理频点重复的现象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可以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的方式来保证载干比满足预期要求,因此可以达到频点高度复用的目的。
具体地,下面以一个小区覆盖一栋十层的楼且整个小区包含十一个逻辑载波(每层楼对应一个业务逻辑载波,广播逻辑载波覆盖整栋楼)为例(例一),来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频率复用方法的具体方式进行简单阐述:
在该小区中,由于各楼层之间存在空间上的隔离,因此,即便对于同一个小区而言,其物理频点也可以复用;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将该小区中各奇数楼层对应的业务逻辑载波(楼层1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1、楼层3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3、楼层5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5、楼层7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7、楼层9所对应逻辑载波Logic_F9)配置为共用同一物理频点Phy_F1;将各偶数楼层对应的业务逻辑载波(楼层2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2、楼层4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4、楼层6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6、楼层8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8、楼层10所对应逻辑载波Logic_F10)配置为共用另一物理频点Phy_F2;将整栋楼所对应的广播逻辑载波(逻辑载波Logic_F11)配置为占用另一物理频点Phy_F3(图2未示出),来使得在当前小区载波总容量为十一的前提下,只需少量的物理频点(3个),即可实现小区频率复用的目的;与传统的频率复用方式(需要11个互异的物理频点)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所需的频点总数仅为传统频率复用方式所需频点总数的27.3%,因而可极大地提高小区内频率复用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一中,该小区所具备的前端处理设备的个数可以设置为10个,其中,各前端处理设备分别与该小区的一个楼层(一个目标区域)相对应。
进一步地,还可以以一个小区覆盖一栋两层的楼且整个小区包含九个逻辑载波(每层楼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业务逻辑载波,广播逻辑载波覆盖整栋楼)为例(例二),来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频率复用方法的具体方式进行简单阐述:
在该小区中,由于楼层之间及同一楼层的各区域之间存在空间上的隔离,因此,即便对于同一个小区而言,其物理频点也可以复用;具体地,如图3所示,可将该小区中楼层1的A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1、楼层1的C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3、楼层2的B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6、楼层2的D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8配置为共用同一物理频点Phy_F1;该小区中楼层1的B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2、楼层1的D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4、楼层2的A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5、楼层2的C区域所对应的逻辑载波Logic_F7配置为共用另一物理频点Phy_F2;将整栋楼所对应的广播逻辑载波(逻辑载波Logic_F9)配置为占用另一物理频点Phy_F3(图3未示出),来使得在当前小区载波总容量为九的前提下,只需少量的物理频点(3个),即可实现小区频率复用的目的;与传统的频率复用方式(需要九个互异的物理频点)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所需的频点总数仅为传统频率复用方式所需频点总数的33.4%,因而可极大地提高小区内频率复用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二中,该小区所具备的前端处理设备的个数可以设置为8个,其中,各前端处理设备分别与该小区的一个楼层的四分之一区域相对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例一或例二中的载波容量进行提升,即将例一或者例二中的每一个覆盖单元的容量由原来的一个载波提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载波,即通过提高例一中每个覆盖单元(一楼层)或者例二中每个覆盖单元(一个楼层的四分之一区域)的容量的方式,来使得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为一个逻辑载波集合映射一个物理频点集合的关系,从而在提高容量的模式下也能实现提高频率复用效率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下,针对任一前端处理设备,该前端处理设备对应多个逻辑载波以及多个物理频点,并且,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对应的多个逻辑载波与多个物理频点之间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02~步骤103为进行小区下行数据传送与处理的过程,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频率复用方法还可适用于小区上行数据的传送与处理过程,相应地,所述频率复用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前端处理设备基于自身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自身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自身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具体地,针对任一前端处理设备,该前端处理设备可以根据逻辑载波与前端处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自身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自身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以及,针对任一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对该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相应的下变频后,以与接收该上行数据时所采用的物理频点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给网络侧;
网络侧的L1层处理模块接收前端处理设备以该前端处理设备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的各上行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各上行数据进行L1层所需的处理后,上报给网络侧的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由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各上行数据进行L2层及其以上各层的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网络侧在响应终端发送的资源请求时,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调度终端所请求的资源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所确定的物理频点作为信道描述中的频点信息,从而使得终端接收到网络侧下发的响应消息后,能够在信道描述中指定的物理频点上进行通信,最终可以被相应的前端处理设备接收,也能接收到网络侧通过该物理频点下发给终端的下行信息,以便完成通信的交互;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执行上述信道描述操作的主体具体可以为网络侧的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小区内频率复用方法,通过预先设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使得在进行小区数据的网络侧解析处理时,按照逻辑载波来进行,而在进行小区数据的空口收发以及小区信道描述等处理时,则根据物理频点来进行,并且,当同一小区内不同逻辑载波映射到同一物理频点时,由设定的空间隔离度来保证频道的载干比要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频率复用以小区内物理频点互异为基础的极限性,在保证覆盖容量的同时,提高了频率的复用效率,实现了高容量低频谱需求的目标,有效解决了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基站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具体地,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频点映射单元11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2,其中:
所述频点映射单元11用于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具体地,针对任一逻辑载波,该逻辑载波仅能够映射至一个物理频点,并且,针对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该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可映射至同一物理频点;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建立的N个逻辑载波与M个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中,所述逻辑载波与所述物理频点之间可以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2用于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该逻辑载波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该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
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具体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2可进一步包含L1层处理模块121以及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122,其中:
所述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122,用于接收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并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L2层及其以上各层的解析处理,以及,在完成L2层及其以上各层的解析处理后,将各逻辑载波对应的完成L2层及其以上各层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L1层处理模块121;
所述L1层处理模块121,用于接收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122下发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下行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下行数据进行L1层解析处理,以及,在完成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下行数据的L1层解析处理之后,针对任一逻辑载波,按照逻辑载波与前端处理设备的映射关系,将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1还用于接收每一前端处理设备以与该前端处理设备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的上行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其中,针对任一前端处理设备,该前端处理设备向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1回传的上行数据是该前端处理设备基于自身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自身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自身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的上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1还用于在响应终端发送的资源请求时,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调度终端所请求的资源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所确定的物理频点作为信道描述中的频点信息,从而使得终端接收到网络侧下发的响应消息后,能够在信道描述中指定的物理频点上进行通信,最终可以被相应的前端处理设备接收,也能接收到数据处理单元11通过该物理频点下发给终端的下行信息,以便完成通信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执行上述信道描述操作的主体具体可以为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122。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前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前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1以及第一发送单元22,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网络侧按照为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在小区设置的多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后所下发的、与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具体地,所述逻辑载波可以表征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在小区所支持的载波容量,其中,该容量可表征网络侧各处理模块,如L1层处理模块、L2层及其以上各层处理模块所需支持的处理吞吐;另外,该容量还可表征整个小区的信道总数。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2用于针对所述信息接收单元11接收到的任一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相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具体地,网络侧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预先配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预先按照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在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23以及第二发送单元24: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3用于基于该前端处理设备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该前端处理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4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3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该前端处理设备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所述频率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31以及至少两个前端处理设备32,其中:
所述网络侧设备31用于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以及,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32;具体地,针对任一逻辑载波,该逻辑载波仅能够映射至一个物理频点,并且,针对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该多个不同的逻辑载波可映射至同一物理频点;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建立的N个逻辑载波与M个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中,所述逻辑载波与所述物理频点之间可以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所述前端处理设备32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31下发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针对接收到的任一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相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针对任一小区,在保证该小区所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的个数不小于两个的前提下,该小区所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的个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较优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以按照该小区的目标覆盖区域的容量及覆盖区域大小,为该小区设置与该小区目标覆盖区域容量及覆盖区域大小相匹配的多个前端处理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处理设备32还用于基于自身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自身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自身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给网络侧设备31;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侧设备31还用于接收每一前端处理设备32以与该前端处理设备32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的上行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侧设备31还用于在响应终端发送的资源请求时,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调度终端所请求的资源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所确定的物理频点作为信道描述中的频点信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频率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
网络侧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该逻辑载波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该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
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前端处理设备基于自身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自身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自身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载波与所述物理频点之间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响应终端发送的资源请求时,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调度终端所请求的资源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所确定的物理频点作为信道描述中的频点信息。
5.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频点映射单元,用于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由前端处理设备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该逻辑载波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该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
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每一前端处理设备以与该前端处理设备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的上行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其中,针对任一前端处理设备,该前端处理设备向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回传的上行数据是该前端处理设备基于自身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自身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自身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的上行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载波与所述物理频点之间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响应终端发送的资源请求时,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调度终端所请求的资源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所确定的物理频点作为信道描述中的频点信息。
9.一种前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按照为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在小区设置的多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后所下发的、与该前端处理设备所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针对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任一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相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以及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基于该前端处理设备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该前端处理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该前端处理设备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11.一种频率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以及至少两个前端处理设备: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针对任一小区,预先按照该小区所支持的载波总数N,为该小区设置N个分别用于标识该小区所支持的N个载波的逻辑载波,并将该N个逻辑载波映射至M个物理频点,其中,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以及,按照为该小区设置的N个逻辑载波,对接收到的来自系统网关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N个与所述N个逻辑载波一一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将任一逻辑载波对应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与该逻辑载波对应的前端处理设备;
所述前端处理设备,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并针对接收到的任一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相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接收到的该解析处理后的下行数据进行上变频后,基于确定的物理频点发送至该前端处理设备的覆盖区域,其中,当相同物理频点覆盖不同区域时,相同物理频点之间以设定的空间隔离度进行隔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频率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处理设备,还用于基于自身覆盖区域对应的物理频点,接收来自自身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的上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下变频后,以与自身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给网络侧设备;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接收每一前端处理设备以与该前端处理设备相对应的逻辑载波对应的通道回传的上行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各逻辑载波对应的上行数据进行上行处理后,回传给系统网关。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频率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在响应终端发送的资源请求时,根据逻辑载波与物理频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调度终端所请求的资源对应的逻辑载波相对应的物理频点,并将所确定的物理频点作为信道描述中的频点信息。
CN201310121327.XA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1327.XA CN103220676B (zh)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1327.XA CN103220676B (zh)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676A true CN103220676A (zh) 2013-07-24
CN103220676B CN103220676B (zh) 2015-08-19

Family

ID=4881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132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676B (zh)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06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3128B2 (en) 2015-07-01 2020-10-20 Zte Corpo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tern on unlicensed carri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632A (zh) * 2005-12-26 2006-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室内覆盖实现方法
CN101562816A (zh) * 2009-06-03 2009-10-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频率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0212A (zh) * 2009-08-04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外分布系统组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88726A (zh) * 2009-12-02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71339A (zh) * 2010-06-07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室内分布系统分配载频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632A (zh) * 2005-12-26 2006-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室内覆盖实现方法
CN101562816A (zh) * 2009-06-03 2009-10-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频率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0212A (zh) * 2009-08-04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外分布系统组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88726A (zh) * 2009-12-02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71339A (zh) * 2010-06-07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室内分布系统分配载频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3128B2 (en) 2015-07-01 2020-10-20 Zte Corpo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tern on unlicensed carri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676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2191B2 (en) Distributed resource unit configurations
US887412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rang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EP2972865B1 (en) User equipment grouping and common control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groups
CN110169178A (zh) 关于coreset/搜索空间与sfi分配之间资源分配冲突的用户行为
US20170208543A1 (en) Method Of, And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Distribu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002150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ulti hop relay network
CN103731900A (zh) 一种蜂窝异构网络下的用户接入模式选择方法
CN105338513A (zh) 设备到设备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30023210A (ko) 서로 다른 종류의 액세스 포인트들이 공존할 수 있도록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CN102111882B (zh) 随机接入资源分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521265A (zh) 通信控制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TW201513720A (zh) 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WO2019013923A1 (e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5357758A (zh) 资源调度信息的指示、分配方法及装置
EP3200545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having base station function
CN11513668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针对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待感测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KR10160939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 오버를 위한 펨토 셀 정보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EP31797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nd processing proximity servic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US20110134811A1 (en) Mobile statio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157231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Providing Radio Resourc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5306184A (zh) 一种laa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451355A (zh) 用于向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2177741A (zh) 基站装置、无线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CN101969644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3220676A (zh) 一种频率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