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236A -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236A
CN103220236A CN2012100198615A CN201210019861A CN103220236A CN 103220236 A CN103220236 A CN 103220236A CN 2012100198615 A CN2012100198615 A CN 2012100198615A CN 201210019861 A CN201210019861 A CN 201210019861A CN 103220236 A CN103220236 A CN 103220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ne
business board
board
exchange chip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98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0236B (zh
Inventor
方庆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198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0236B/zh
Priority to EP12865824.2A priority patent/EP266303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6431 priority patent/WO2013107144A1/zh
Priority to US13/675,179 priority patent/US878736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220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236A/zh
Priority to US14/292,313 priority patent/US910033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0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9Integrated on microchip, e.g. switch-on-c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 H04L49/254Centralised controller, i.e. arbitration or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ower supply,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r back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检测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是否在位;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节能,节省系统的功耗。

Description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处理能力的指数被提升,通信系统的集中式管理架构很难满足性能需求,正在逐步被分布式管理架构代替。
在通信系统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中,每个业务板都带有很强的业务独立处理能力,同时各个业务板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再采用共享总线方式,而采用了基于全交换的架构,通过增加交换板实现各个业务板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交换板与每个业务板之间都具有独立的业务数据通道实现点到点连接,以便于进行数据通信。同时为了增强可管理性,在通信系统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中仍然保留了集中的主控板,主控板与每个业务板和交换板之间都具有管理通道,用于负责对每个业务板的监控以及交换板的配置、维护、状态监控等。为了保证所有业务板插入后都能正常通信,通常情况下主控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和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全部打开,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现有技术中主控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和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能源浪费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是否在位;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主控板发送的包含在位业务板信息或者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所述在位消息是所述主控板对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进行在位检测得到的;
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控板,位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还包括交换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主控板还包括:
在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是否在位;
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板,位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还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板发送的包含在位业务板信息或者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所述在位消息是所述主控板对所述多个业务板进行在位检测得到的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主控板以及业务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通过检测业务板是否在位,如果不在位,关闭主控板和/或交换板的相关端口,能够有效地解决业务板不在位时,对应的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和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不断检测对应的链路的连接(Link)状态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节省系统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实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示例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该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Fabric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
简单地说,上述分布式通信系统中主控板与交换板中各有一个交换芯片(第一交换芯片),主控板中的交换芯片用于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交换板中的交换芯片(第二交换芯片)用于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实现这些架构及交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主控板与交换板都会与多个业务板相连,但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与一个业务板相连的情况(如其他所连的业务板都坏了,或都拔出了),在一个业务板的情况下,仍能使用关闭端口的方法来节能,为了说明方便,本实施例以及以下各实施例当中,也认为交换芯片连接一个业务板(不限定业务板的交互对象)为“数据交换”的一种方式,并不严格限定有多个业务板才完成“数据交换”。
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该分布式通信系统中的主控板。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
100、主控板检测多个业务板中各业务板是否在位;
101、当检测到业务板不在位时,主控板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该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
102、主控板向交换板发送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该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例如本实施例中不在位业务板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不在位状态标识(如可以设置不在位状态标识为0,在位状态标识为1)以及不在位业务板的标识(如第N个业务板不在位时,包括第N个业务板的标识),以使交换板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该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其中,在位消息可以基于现有的通信协议或者各种自定义的协议进行承载发送,这些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中,上述101和102可以采用并列的方式或者采用二选一的方式存在,均可以实现端口的节能。当101和102采用并列的方式时,当业务板不在位时,不仅可以在在主控板一侧关闭第一交换芯片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实现节能;而且在交换板侧也可以关闭第二交换芯片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实现节能,以实现更佳节能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的端口用于与交换板和业务板之间建立管理通道,实现对业务板和交换板的管理,因此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可以称为管理平面的交换芯片端口。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的端口用于与主控板和业务板之间建立业务数据通道,实现业务数据的交换,因此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可以称为数据平面的交换芯片端口。
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业务板的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能够有效地防止业务板不在位时,对应的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和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的端口不断检测对应的链路的连接(Link)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节能,有效地节省系统的功耗。
可选地,在上述分布式通信系统中,交换板还可以包括另一交换芯片,为了区分方便,称上面提到的主控板中的交换芯片为“第一交换芯片”,前面提到的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为“第二交换芯片”,这里新增加的交换芯片为“第三交换芯片”,这两个交换芯片都用于与多个业务板相连,但两个交换芯片支持不同的工作模式,如第二交换芯片支持通过PCIE接口进行通信的工作模式,第三交换芯片支持通过Serdes接口进行通信工作模式,这样可以兼容不同的工作模式的业务板,无论业务板是支持PCIE工作模式的还是支持Serdes工作模式的,都能跟交换板进行通信。
当一个业务板与支持某一特定工作模式的交换芯片的端口相连时,就不会与另一个交换芯片的端口相连,因此,另外一个交换芯片的预留的用于与业务板相连的端口就没有用到,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这个没有用到的端口也进行关闭以进行节能。
进一步的,当业务板存在两种或更多种工作模式(更多种的情况与两种的类似),并在交换板中存在每一种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时,当按照102的方式,主控板向交换板发送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时,交换板可以根据该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该交换板的所有交换芯片(即各种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如检测到插到某个槽位的业务板支持PCIE工作模式,则控制第三交换芯片(支持Serdes工作模式)上对该槽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主控板对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以及交换板对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进行的相应管理操作,具体可以包括如下:
(a)当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主控板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和/或
(b)主控板向交换板发送包括该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交换板根据该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对应地,步骤(b)中的在位业务板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在位状态标识和在位业务板的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当某一个交换板上包括有多块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时,即交换板包括第三交换芯片时,第三交换芯片的端口用于与业务板连接,第二交换芯片与第三交换芯片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上述步骤(b)还需要控制关闭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此时对应在主控板侧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i)当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主控板获取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
(ii)主控板将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携带在在位消息中;
(iii)主控板向交换板发送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和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的在位消息,以使交换板根据接收到在位消息中的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交换板上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交换板上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关闭。
进一步,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101中“当检测到业务板不在位时,主控板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该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可以为:当检测到业务板不在位时,主控板通过配置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该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该端口;
上述实施例中(a)中“当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主控板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具体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主控板通过配置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该端口。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交换芯片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打开或者关闭的过程,详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相关配置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交换板或主控板对相关芯片进行管理(如关闭、打开)可由各自板上的一些处理芯片来实现,这些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也不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检测到业务板的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并在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打开,并且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也打开。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业务板在位信息或者不在位信息对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和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使用时对应的端口都能打开保证正常通信,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不使用时对应的端口能够被关闭实现端口的节能,节省系统的功耗。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该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多个业务板分别通过主控板中的第一交换芯片的端口与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多个业务板还分别通过交换板上的第二交换芯片的端口与交换板上的第二交换芯片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分布式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板。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
200、交换板接收主控板发送的包含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或者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
其中该在位消息是主控板对多个业务板中各业务板进行检测得到的;本实施例中在位业务板信息包括在位状态标识以及在位业务板的标识。不在位业务板信息包括不在位状态标识以及在不在位业务板的标识。例如可以设置不在位状态标识为0,在位状态标识为1。
201、当在位消息中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在交换板一侧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此时仅考虑在交换板一侧,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检测到业务板的不在位时,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能够有效地防止业务板不在位时,对应的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的端口不断检测对应的链路的连接(Link)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节能,有效地节省了系统的功耗。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当在位消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时,还可以包括:交换板根据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当业务板对应多种工作模式,并在交换板中存在每一种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例如交换板还可以包括第三交换芯片,第三交换芯片的端口用于与业务板连接,第二交换芯片与第三交换芯片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此时201中当在位消息中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可以为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所有交换芯片(即各种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且进一步可选地,当在位消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且在位消息中还包括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时还可以包括如下:交换板根据在位业务板的在位业务板信息和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例如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交换板可以先根据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分别获取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和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
(2)交换板再根据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3)交换板再并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其中步骤(2)和步骤(3)可以没有先后顺序。
上述技术方案中仅考虑交换板一侧执行的相关操作,对于主控板一侧,可以不控制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的进行打开和/或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进行关闭。也可以同时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的进行打开和/或对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进行关闭。采用该技术方案,当业务板不在位时,不仅可以在交换板侧关闭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业务板对应的端口;而且在主控板一侧也关闭对应的第一交换芯片上该业务板对应的端口,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节能。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中,201中“当在位消息中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包括:当在位消息中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通过配置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该端口当。
上述实施例中“在位消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交换板根据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具体包括:在位消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交换板根据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该端口。
同理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中,交换板“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具体可以包括:交换板通过配置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该端口。交换板“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可以包括:交换板通过配置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该端口。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交换芯片端口的形式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打开或者关闭的过程,详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相关配置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业务板的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并在业务板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打开,并且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也打开。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业务板的在位状态,对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和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使用时对应的端口都能打开保证正常通信,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不使用时对应的端口能够被关闭实现端口的节能。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
300、主控板上电启动后,检测所有业务板是否在位得到所有业务板的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状态信息包括:在位信息(在位业务板信息)或不在位信息(不在位业务板信息);其中在位信息中包括在位状态标识和在位业务板的标识,不在位信息包括不在位状态标识和不在位业务板的标识。当某一业务板在位时,在位信息中还包括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在分布式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主控板,本实施例的主控板指的是当前正在使用的主用主控板。其中主控板检测业务板的在位信息可以通过高低电平的方式体现,具体地,该主控板可以通过检测各个业务板的在位指示的信号状态获取各个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例如业务板的在位指示的信号状态为低电平表示该业务板在位,业务板的在位指示的信号状态为高电平表示该业务板不在位。
301、主控板初始化第一交换芯片上各个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同时关闭第一交换芯片上各个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主控板初始化第一交换芯片上各个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实现在各个在位业务板与主控板上的第一交换芯片的端口之间建立管理通道。
302、主控板与各个在位业务板通过对应的管理通道建立通信,完成该业务板的注册,并获取各个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
303、主控板向交换板发送所有业务板的状态信息以及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
可通过一个消息进行发送,这里称这个消息为“在位消息”,在位消息的可以上上面所述的通过现有的协议或自定义的协议进行承载,为了说明方便,后面提到发送状态信息和/或工作模式时,不再明确说明通过某一消息进行发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文的描述以及公知常识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信息或模式的发送一定会基于某个特定的载体(消息)进行的。
304、交换板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业务板的状态信息将状态信息中标识的各个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并将状态信息中标识的各个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其中将状态信息中标识的各个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指的是将状态信息中标识的交换板上各个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所有交换芯片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305、主控板检测所有业务板的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有业务板更新;当有业务板更新时,执行306;否则,返回305继续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业务板更新指的是有插入业务板或者拔出业务板。
306、主控板判断业务板更新是插入业务板还是拔出业务板,当业务板更新是插入业务板时,执行307;否则当业务板更新是拔出业务板时,执行308;
307、主控板将第一交换芯片上该插入的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建立与该插入的业务板的通信,并获取该插入的该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执行309;
308、主控板将第一交换芯片上该拔出的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执行310;
309、主控板向交换板发送该插入的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以及该插入的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执行311;
具体该主控板可以通过主控板与交换板之间的管理通道向交换板发送该插入的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以及该插入的业务板的工作模式。
310、主控板向交换板发送该拔出的业务板对应的不在位信息;执行312;
本实施例中该拔出的业务板的不在位信息包括不在位状态标识和该拔出的业务板的标识。
311、交换板接收该插入的业务板的在位信息,并将该插入的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该插入的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312、交换板接收拔出的业务板对应的不在位信息,并将该拔出的业务板的对应的所有交换芯片上与该拔出的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实施例的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能够在业务板的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以及控制交换板的所有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以有效地实现端口的节能。并在业务板的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打开,并且控制交换板的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也打开,以保证业务板的正常工作。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在位信息对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和交换板的各个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使用时对应的端口都能打开保证正常通信,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不使用时对应的端口能够被关闭实现端口的节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的端口包括但不限于: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以下简称FE)端口、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以下简称GE)端口、外设部件互联Express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Express;以下简称PCIE)端口等;交换板的第一交换芯片和第二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包括但不限于:FE端口、GE端口、PCIE端口、串行化和反串行化(Serialiazer and Deserializer;以下简称SerDes)端口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控板1位于分布式通信系统中,该分布式通信系统除了包括主控板1之外还包括交换板和多个业务板,多个业务板分别通过主控板1中的第一交换芯片10的端口与主控板1的第一交换芯片10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多个业务板还分别通过交换板上的第二交换芯片的端口与交换板上的第二交换芯片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本实施例的主控板1还包括:在位检测模块11、处理模块12和/或发送模块1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以主控板1包括发送模块13为例,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主控板中也可以不包括该发送模块13。
在位检测模块11用于检测多个业务板中各业务板是否在位。处理模块12与在位检测模块11连接,处理模块12用于当在位检测模块11检测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1的第一交换芯片10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发送模块13与在位检测模块11连接,发送模块13用于当在位检测模块11检测到业务板不在位时,向交换板发送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交换板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实施例的主控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机制与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实现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主控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能够在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为不在位状态时,控制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能够有效地防止业务板不在位时,对应的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和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不断检测对应的链路的连接(Link)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端口的节能,有效地节省系统的功耗。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板1在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主控板1中的处理模块12还用于当在位检测模块11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控制主控板1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和/或发送模块13还用于向交换板发送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交换板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进一步可选地,当分布式系统中的交换板还包括第三交换芯片,第三交换芯片的端口用于与业务板连接,第二交换芯片与第三交换芯片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本实施例的主控板1中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4,该获取模块12与在位检测模块11连接,该获取模块14用于当检测模块11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获取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此时该发送模块13还与获取模块14连接,发送模块13还用于当检测模块11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向交换板发送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和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的在位信息,以使交换板根据在位业务板信息和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板中还包括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主控板中的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当在位检测模块10检测到业务板不在位时,通过配置主控板1的第一交换芯片10上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或者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当在位检测模块11检测到业务板在位时,通过配置主控板1的第一交换芯片10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本实施例的主控板中是以多种可选实施例并存的方式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各种可选实施例可以采用任意组合的方式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不再一一举例。
本实施例的主控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机制与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实现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主控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能够在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并在业务板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打开,并且控制交换板的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也打开。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在位信息对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和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使用时对应的端口都能打开保证正常通信,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不使用时对应的端口能够被关闭实现端口的节能。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交换板2位于分布式通信系统中,该分布式通信系统还包括主控板和多个业务板,多个业务板分别通过主控板中的第一交换芯片的端口与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多个业务板还分别通过交换板2上的第二交换芯片20的端口与交换板2上的第二交换芯片20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本实施例的交换板2还包括:接收模块21和处理模块22。
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主控板发送的包含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或不在位业务板信息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在位消息是主控板对多个业务板进行在位检测得到的。处理模块22与接收模块21连接,处理模块22用于当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信息中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2的第二交换芯片20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实施例的交换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机制与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实现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交换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能够在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为不在位状态时,控制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能够有效地防止业务板不在位时,对应的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的端口不断检测对应的链路的连接(Link)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端口的节能,有效地节省了系统的功耗。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交换板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本实施例的交换板中处理模块22还用于当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消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2的第二交换芯片20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可选地,当交换板2还包括第三交换芯片23,第三交换芯片23的端口用于与业务板连接,第二交换芯片20与第三交换芯片23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例如该处理模块22还用于当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消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且该在位消息中还包括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根据在位业务板的在位业务板信息和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例如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该处理模块22用于当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信息中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不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交换板2的第二交换芯片20上与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或者该处理模块21用于当接收模块20接收的在位信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交换板2的第二交换芯片20上与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进一步可选地,当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消息中包括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且该在位消息中还包括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该处理模块22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21和处理单元222。
获取单元221与接收模块21连接,获取单元221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信息中的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分别获取交换板2上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和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处理单元222分别与接收模块21和获取单元221连接,处理单元222还可以与第二交换芯片20和第三交换芯片23连接,处理单元22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消息中的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交换板2上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处理单元222还用于控制交换板2上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可选地,当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消息中包括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时,此时对应的该处理模块22控制交换板上与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所有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交换板中的处理单元22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1接收的在位消息中的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交换板上与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实现打开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处理单元222具体还用于通过配置交换板上与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实现关闭该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交换板在包括上述模块及单元的基础上,还可以存在如下的条件:主控板对该业务板进行检测得到各业务板的在位消息之后,当该业务板不在位时,还根据该业务板的不在位信息控制该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该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者关闭;或者当业务板在位时,根据该业务板在位信息控制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该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本实施例的交换板中是以多种可选实施例并存的方式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各种可选实施例可以采用任意组合的方式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不再一一举例。
本实施例的交换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机制与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实现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交换板,通过采用上述模块能够在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2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并在业务板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打开,并且控制交换板的统一在位业务板工作模式对应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也打开。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在位信息对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和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使用时对应的端口都能打开保证正常通信,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不使用时对应的端口能够被关闭实现端口的节能。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业务板30、主控板40和交换板50。
其中主控板40和交换板50互相通信。当多个业务板30在位时分别与主控板40和交换板50互相通信。多个业务板30分别通过主控板40中的第一交换芯片401的端口与主控板40的第一交换芯片401连接,以实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多个业务板30还分别通过交换板50上的第二交换芯片501的端口与交换板50上的第二交换芯片501连接,以实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中的主控板40可以采用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主控板1。此时本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板50可以采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交换板2。具体可以采用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端口的管理方法实现对端口的管理,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通过采用上述主控板和交换板能够在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为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能够有效地防止业务板不在位时,对应的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和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不断检测对应的链路的连接(Link)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端口的节能,有效地节省系统的功耗。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中的主控板40可以采用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的主控板1。此时本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板50可以采用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交换板2。此时对应的在交换板2中可以包括多块交换芯片,每块交换芯片对应业务板的一种工作模式。具体可以采用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端口的管理方法实现对端口的管理,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实例图。如图9所示,该分布式通信系统以包括一个主控板a、一个交换板b、四个业务板c1、c2、c3和c4为例。且在实施例中,以业务板c仅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为例,此时对应的在交换板b中包括两块交换芯片b1和b2为例,交换芯片b1对应业务板的工作模式“0”;交换芯片b2对应业务板的工作模式“1”。
在主控板a上仅存在一块交换芯片a1,在主控板a上还存在一个在位检测模块a2,和一个处理模块a3。在交换板b上还存在一个接收模块b3,和一个处理模块b4。业务板c1、c2和c3工作在工作模式“0”下,业务板c4工作在工作模式“1”下。
在位检测模块a2检测四个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例如具体可以检测各个业务板是否在位,并将相应的在位情况告诉处理模块a3。同时处理模块a3还根据各个业务板的在位情况打开或者关闭交换芯片a1上对应的端口,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记载。在交换芯片a1上的端口与业务板通信实现对业务板的管理,因此交换芯片a1上的端口可以称为端口。同时处理模块a3还可以在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被打开之后,通过检测各个在位业务板获取各个在位业务板工作模式。然后向交换板b上的接收模块b3发送各个业务板的在位情况以及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具体地,可以通过交换芯片a1上的一个芯片端口向接收模块b3发送各个业务板的在位情况以及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然后由处理模块b4根据各个业务板的在位情况以及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在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打开或者关闭对应的端口。例如业务板c1在位且工作模式为“0”,对应可以打开交换芯片b1上该业务板c1对应的端口,并关闭交换芯片b2上该业务板c1对应的端口。假如业务板c3在位且工作模式为“1”,对应可以打开交换芯片b2上该业务板c3对应的端口,并关闭交换芯片b1上该业务板c3对应的端口。假如原来处在工作模式“0”下的业务板c2不在位时,接收模块b3仅接收到该业务板c2不在位,此时需要关闭交换板b上的交换芯片b1和b2上该业务板c2对应的端口。
由于在交换芯片b1和b2上的端口与业务板通信实现业务板之间数据的交换,因此交换芯片b1和b2上的端口可以称为交换芯片端口。
采用图9所示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实例图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详细亦可参考上述图1-8任一所示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详细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能够在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为不在位状态时,控制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还可以在业务板的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打开,并且控制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也打开。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业务板的在位情况对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和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使用时对应的端口都能打开保证正常通信,以使得该业务板在不使用时对应的端口能够被关闭实现端口的节能。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示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业务板60、主控板70和交换板80。
主控板70中包括交换芯片71、控制模块72、在位检测模块73和发送模块74。其中交换芯片71上设置有与多个业务板60连接端口。在位检测模块73用于检测多个业务板60是否在位。当在位检测模块73检测到某一业务板60在位时,在位检测模块73告诉控制模块72该业务板在位,控制模块72控制交换芯片71上与该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当在位检测模块73检测到某一业务板60不在位时,在位检测模块73告诉控制模块72该业务板不在位,控制模块72控制交换芯片71上与该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关闭,从而实现节能。同时,在位检测模块73检测各个业务板是否在位之后,可以获取到各个业务板60的在位信息或者不在位信息,该在位信息中包括在位状态指示以及在位业务板的标识,不在位信息中包括不在位状态指示以及不在位业务板的标识。然后在位检测模块73告知发送模块74各个业务板60的在位信息或者不在位信息,由发送模块向交换板80发送各个业务板60的在位信息或者不在位信息,这样交换板80中的接收模块81接收各个业务板60的在位信息或者不在位信息,并由控制模块82根据接收模块81中接收的各个业务板60的在位信息或者不在位信息,控制交换芯片83上与各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或者关闭。如当某一业务板60在位时,控制模块82根据接收模块81中接收的该业务板60的在位信息,控制交换芯片83上与各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当某一业务板60不在位时,控制模块82根据接收模块81中接收的该业务板60的不在位信息,控制交换芯片83上与各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实施例以交换板80仅包括一块交换芯片83为例来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际应用中,当交换板80中包括多块分别业务板60的不同工作模式的交换芯片83时,此时对应地在交换板80中设置多块交换芯片83。多块交换芯片83分别与控制模块82连接,其实现端口管理方式与上述相关实施例的记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分布式通信系统,通过采用上述主控板和交换板能够在业务板的在位信息为不在位时,控制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控制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对应的端口关闭,能够有效地防止业务板不在位时,对应的主控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和交换板的交换芯片上的端口不断检测对应的链路的连接(Link)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端口的节能,有效地节省系统的功耗。
图11为图10所示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一种硬件结构图。如图11所示,主控板70中设置有存储器、控制芯片A和交换芯片71。该控制芯片A为主控板70中的CPU,用于执行各种控制操作,执行程序时所需的存储空间可以放置在存储器中。图10中控制模块72、在位检测模块73和发送模块74可以由控制芯片A来实现。对应地,在交换板80侧,交换板80中可以设置有控制芯片B(可集成存储单元)和交换芯片83,对应地,图10中的接收模块81和控制模块82可以由控制芯片B来实现。图11所示的分布式通信系统实现交换芯片端口管理的机制与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并未针对主控板和交换板中的每个装置单独用一个图来表述,而是以一个图中同时包括主控板和交换板两个装置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结构图为例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得知本申请所限定的主控板和交换板。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至少两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是否在位;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和/或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还包括第三交换芯片,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的端口用于与所述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所述第二交换芯片与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在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
将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携带在所述在位消息中;
所述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包括:
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包括: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通过配置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具体包括: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在位时,通过配置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5.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主控板发送的包含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或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所述在位消息是所述主控板对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进行在位检测得到的;
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还包括第三交换芯片,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的端口用于与所述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所述第二交换芯片与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且所述在位消息中还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时;
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的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的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在位业务板的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包括:
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分别获取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和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
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并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包括: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具体包括: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与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具体包括:通过配置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11.一种主控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还包括交换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主控板还包括:
在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是否在位;
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和/或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还包括第三交换芯片,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的端口用于与所述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所述第二交换芯片与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所述主控板还包括获取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在位时,获取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携带在所述在位消息中;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交换芯片端口关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通过配置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在位时,通过配置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15.一种交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还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板发送的包含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或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所述在位消息是所述主控板对所述多个业务板进行在位检测得到的;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还包括第三交换芯片,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的端口用于与所述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所述第二交换芯片与所述第三交换芯片用于分别支持不同工作模式的业务板;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时,且所述在位消息中还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的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和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并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交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分别获取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和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打开;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在位业务板信息,配置与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打开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通过配置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对应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关闭所述在位业务板的工作模式不对应的交换芯片上所述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
21.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业务板、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所述的主控板和如权利要求15-20任一所述的交换板;所述多个业务板分别通过所述主控板中的第一交换芯片的端口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多个业务板还分别通过所述交换板上的第二交换芯片的端口与所述交换板上的第二交换芯片连接,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
CN201210019861.5A 2012-01-21 2012-01-21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Active CN103220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9861.5A CN103220236B (zh) 2012-01-21 2012-01-21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EP12865824.2A EP2663038B1 (en) 2012-01-21 2012-06-04 Switch chip port management method, main control board, switch board, and system
PCT/CN2012/076431 WO2013107144A1 (zh) 2012-01-21 2012-06-04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US13/675,179 US8787365B2 (en) 2012-01-21 2012-11-13 Method for managing a switch chip port, main control board, switch board, and system
US14/292,313 US9100336B2 (en) 2012-01-21 2014-05-30 Method for managing a switch chip port, main control board, switch boar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9861.5A CN103220236B (zh) 2012-01-21 2012-01-21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236A true CN103220236A (zh) 2013-07-24
CN103220236B CN103220236B (zh) 2017-04-12

Family

ID=48798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9861.5A Active CN103220236B (zh) 2012-01-21 2012-01-21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63038B1 (zh)
CN (1) CN103220236B (zh)
WO (1) WO2013107144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9294A (zh) * 2015-09-06 2016-09-1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报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1342A (zh) * 2015-03-23 2016-10-05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设备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分布式设备
WO2017000831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光传输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分组交换光传输系统
CN107463523A (zh) * 2017-08-17 2017-12-1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扩展卡槽复用方法
CN108111354A (zh) * 2017-12-28 2018-06-0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框式设备端口状态标识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9257185A (zh) * 2018-11-21 2019-01-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业务卡、逻辑装置及通知信息传输方法
CN109257223A (zh) * 2018-09-29 2019-01-22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可靠性实时同步数据处理设备
CN109408237A (zh) * 2018-10-30 2019-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网板内存控制方法、装置、主控板及框架式交换设备
CN109639441A (zh) * 2019-01-31 2019-04-1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板卡实现功耗实时调整的方法
CN110430145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
CN110716892A (zh) * 2019-10-12 2020-01-2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卡管理方法、装置及通信板卡
CN111163379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博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多用户居住单元mdu
CN112636932A (zh) * 2019-10-08 2021-04-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功耗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3037653A (zh) * 2019-12-24 2021-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65419A1 (zh) * 2022-03-01 2023-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设备休眠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7653B (zh) * 2019-12-24 2024-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3523A (zh) * 2016-12-09 2017-04-26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交换设备
CN10999545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频率的确定方法、交换板系统、主控板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50959B (zh) * 2019-08-06 2022-12-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机框设备
CN114629860B (zh) * 2022-03-17 2024-01-30 北京恒安嘉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业务线卡和存储介质
CN115001963B (zh) * 2022-05-05 2024-01-05 武汉光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元配置存储通信设备的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938356B (zh) * 2022-05-25 2023-06-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模式千兆网络交换机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6936B1 (en) * 2001-01-02 2004-11-09 Juniper Networks, Inc. Hot-swappable router interface card with stable power on/off procedure
US7054272B1 (en) * 2000-07-11 2006-05-30 Ciena Corporation Upper layer network device including a physical layer test port
CN101227296A (zh) * 2007-12-27 2008-07-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板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0715B2 (en) * 2001-01-25 2006-03-07 Marconi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ngfence), Inc. Redundant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a network device
CN100507585C (zh) * 2006-08-24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318200A (zh) * 2009-02-17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电源的方法、装置及供电系统
CN102255653B (zh) * 2011-03-29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信号控制方法、光信号控制系统和光背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4272B1 (en) * 2000-07-11 2006-05-30 Ciena Corporation Upper layer network device including a physical layer test port
US6816936B1 (en) * 2001-01-02 2004-11-09 Juniper Networks, Inc. Hot-swappable router interface card with stable power on/off procedure
CN101227296A (zh) * 2007-12-27 2008-07-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板卡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342A (zh) * 2015-03-23 2016-10-05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设备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分布式设备
CN105991342B (zh) * 2015-03-23 2019-09-06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设备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分布式设备
WO2017000831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光传输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分组交换光传输系统
CN106331907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光传输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分组交换光传输系统
CN105939294B (zh) * 2015-09-06 2019-07-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39294A (zh) * 2015-09-06 2016-09-1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报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3523A (zh) * 2017-08-17 2017-12-1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扩展卡槽复用方法
CN108111354A (zh) * 2017-12-28 2018-06-0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框式设备端口状态标识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8111354B (zh) * 2017-12-28 2021-06-2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框式设备端口状态标识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9257223A (zh) * 2018-09-29 2019-01-22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可靠性实时同步数据处理设备
CN109408237A (zh) * 2018-10-30 2019-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网板内存控制方法、装置、主控板及框架式交换设备
CN109257185A (zh) * 2018-11-21 2019-01-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业务卡、逻辑装置及通知信息传输方法
CN109639441A (zh) * 2019-01-31 2019-04-1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板卡实现功耗实时调整的方法
CN109639441B (zh) * 2019-01-31 2021-03-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板卡实现功耗实时调整的方法
CN110430145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
CN112636932B (zh) * 2019-10-08 2022-08-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功耗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2636932A (zh) * 2019-10-08 2021-04-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功耗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0716892A (zh) * 2019-10-12 2020-01-2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卡管理方法、装置及通信板卡
CN113037653A (zh) * 2019-12-24 2021-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7653B (zh) * 2019-12-24 2024-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63379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博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多用户居住单元mdu
WO2023165419A1 (zh) * 2022-03-01 2023-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设备休眠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3038A4 (en) 2014-02-19
CN103220236B (zh) 2017-04-12
EP2663038A1 (en) 2013-11-13
EP2663038B1 (en) 2015-12-09
WO2013107144A1 (zh)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0236A (zh) 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US6408347B1 (en)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 adapters using standard interfaces through single a access point
CN100458753C (zh) 多硬盘系统中硬盘热拔插系统及方法
CN105607694B (zh) 基于vpx总线的自适应可变冗余3u信号处理背板
CN105119849B (zh) 一种交换机架构及应用于交换机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
CN101097563A (zh) 一种单板集中管理与控制的实现系统与方法
CN103181133A (zh) 基于pcie交换的服务器系统及其倒换方法和设备
CN103248526A (zh) 实现带外监控管理的通信设备、方法及主从切换方法
CN101494602A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节能方法和装置
CN103631688A (zh) 一种测试接口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19171A (zh) 一种先进电信计算机体系的时钟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08255754A (zh) 一种兼容i2c的i3c主设备、i3c主从设备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0478935C (zh) Pcie通道扩展装置、系统及其配置方法
US9100336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 switch chip port, main control board, switch board, and system
CN103809051A (zh) 开关矩阵、自动测试系统及其中的开关矩阵的检测方法
CN104460857A (zh) 一种高速外设部件互连标准卡及其使用方法和装置
CN102804092B (zh) 基于jtag总线的单板上下电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220224B (zh) 报文转发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1114264A (zh) 增加输入输出抽屉的可用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96063B (zh) 主备倒换装置及方法、单板
CN1708022A (zh) 可自动分配通信端口地址的系统
CN104298578A (zh) 用于板卡双路电源的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1697494B (zh) 备份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05188B (zh) 支持热插拔的方法、系统和前插板
CN101887402B (zh) 一种微型电信计算架构热插拔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