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9054B -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9054B
CN103219054B CN201310116155.7A CN201310116155A CN103219054B CN 103219054 B CN103219054 B CN 103219054B CN 201310116155 A CN201310116155 A CN 201310116155A CN 103219054 B CN103219054 B CN 103219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hermocouple
hydrogen
telecommunication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61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9054A (zh
Inventor
骆邦其
姜晓玲
林继铭
肖洲
葛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1161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905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 2010102349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915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9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9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9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9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应用到核电站的安全壳内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可燃气体复合装置、设置在出口处的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与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监测到的出口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与出口电信号对应的可燃气体在气流中的浓度;以及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的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浓度的结果。通过电信号监测装置来监测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出口处的电信号,再由数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得到可燃气体在气流中的含量,具有可燃气体的监测可以不受事故恶劣环境条件的限制,并可同时满足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的可燃气体的监测,并可实现连续监测的优点。

Description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燃气体的监测系统及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应用到核电站的安全壳内的可燃气体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成熟核电站的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核电站的建设逐渐的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
目前的核电站中,核反应堆的结构是:在安全壳中形成反应堆堆腔,在堆腔中设置压力容器。压力容器连接有冷管段和热管段,通过冷管段注入冷却剂,对压力容器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热管段排出。
在核反应堆发生冷管段断裂事故或者严重事故时,需要及时地采取措施,对堆芯进行有效冷却。然而,由于在发生事故时,安全壳内的环境通常较为恶劣,难以实现对安全壳内可燃气体的有效监控。另外,在发生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准事故时,也难以有效的监测安全壳内的可燃气体的含量,不利于对核反应堆内的有效连续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监测可燃气体含量、使用方便可靠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监测可燃气体含量、使用方便可靠的可燃气体监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包括:
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用于接入含有可燃气体的气流进行复合反应;
设置在所述出口处的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出口的出口电信号;
与所述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电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监测到的所述出口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与所述出口电信号对应的可燃气体在所述气流中的浓度;以及
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的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浓度的结果。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连接的出口信号采集模块;
用于存储电信号与可燃气体浓度对应关系数据的存储模块;
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的输出模块;以及,
与所述出口信号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输出模块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出口信号采集模块得到的出口电信号进行处理并从所述存储模块的对应关系数据中查找得到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并通过所述输出模块输出至所述输出装置。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中,在所述入口处设有入口电信号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入口处的入口电信号;
该可燃气体监测系统还设有用于监测所述气流所在环境的压力信号的压力监测装置。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入口电信号监测装置连接的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
与所述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连接的出口电信号采集模块;
与所述压力监测装置连接的压力信号采集模块;
用于存储电信号与温度对应关系数据的存储模块;
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的输出模块;以及,
与所述入口信号采集模块、出口信号采集模块、压力信号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输出模块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口信号采集模块得到的入口电信号、所述出口信号采集模块得到的出口电信号进行处理并从所述存储模块的对应关系数据中查找得到对应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入口温度和压力信号计算得到入口处的蒸汽体积份额,并根据入口温度、出口温度、蒸汽体积份额计算得到氢气浓度。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中,所述可燃气体复合装置为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所述可燃气体为氢气;
所述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为出口热电偶。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中,所述入口电信号监测装置为入口热电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燃气体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含有可燃气体的气流从入口进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并在所述可燃气体复合装置内进行复合反应,然后从所述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出口排出;
S2:监测所述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出口处的出口电信号;
S3:根据所监测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与所述出口电信号对应的可燃气体在所述气流中的含量,并输出。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方法的所述步骤S2中,还检测所述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入口处的入口电信号;
该步骤S2包括步骤S2-1:通过设置在所述入口处的入口热电偶来探测所述入口处的入口电信号,并根据入口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入口电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入口处的入口温度;
S2-2:通过设置在所述出口处的出口热电偶来探测所述出口处的电信号,并根据出口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出口电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出口处的出口温度。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方法中,所述入口热电偶和出口热电偶的电流或电压信号以1~120秒扫描一次的方式进行连续或间隔采集。
在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方法的所述步骤S3中,包括步骤S3-1:根据得到的入口处的入口温度,依据水物性表计算得到所述入口处的蒸汽体积份额;
S3-2:根据所述入口温度、出口温度、蒸汽体积份额计算得到氢气浓度。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信号监测装置来监测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出口处的电信号,再由数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得到可燃气体在气流中的含量,具有可燃气体的监测可以不受事故恶劣环境条件的限制,并可同时满足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的可燃气体的监测,并可实现连续的监测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可燃气体检测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燃气体检测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可燃气体复合装置110、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130、以及输出装置140等。该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可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壳150内的可燃气体(特别是氢气)的监测;当然,该系统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需要进行可燃气体监控的场合,而不限于核电站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以应用到核电站的安全壳150内的氢气监测,从而能够监测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情况下安全壳150内的氢气浓度,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操纵员提供事故处理依据。
在本实施例中,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为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具有气流入口111和出口112。该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采用热电偶,包括设置出口112处的出口热电偶120,用于检测出口112处的电信号,该电信号可以为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该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和出口热电偶120共同组成氢气测量传感器,该系统可以使用一台或多台氢气测量传感器,其可以安装在事故情况下局部氢气浓度较高的位置,例如安全壳150顶部、吊车环廊平台、环吊机构、蒸汽发生器顶部等安全壳150内的相关位置。
该出口热电偶120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装置130连接,从而将监测到的电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装置130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装置130设置在安全壳150外,包括出口信号采集模块131、存储模块132、输出模块133以及数据处理模块134等。当然,数据处理装置130也可以设置在安全壳150内,其安装位置不受限制。
该出口信号采集模块131与出口热电偶120连接,用于采集出口热电偶120的电信号。例如,以1~120秒扫描一次的方式进行连续或者间隔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信号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134。
该存储模块132用于存储电信号与可燃气体浓度对应关系数据,以提供数据处理模块134根据电信号查找对应可燃气体浓度。如表1所示,是电压与氢气浓度的对应关系数据表,该表列举出了不同热电偶材质、型号对应的氢气浓度。可以理解的,该对应关系也可以为电流与氢气浓度的对应关系、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的热电偶材质、型号等,而得出不同的对应关系数据。表中分别给出了采用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钨铼热电偶、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别与氢气浓度的对应关系。其中,可以通过将已知浓度的含氢气流通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然后在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出口处检测热电偶的电压(或电流),来得到表1中的数据;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得到表1的数据,例如通过计算、多次试验等。
表1各种热电偶电压与氢气浓度对应关系表
该数据处理模块134分别与出口信号采集模块131、存储模块132和输出模块133连接,用于根据出口电信号进行处理,并从存储模块132的对应关系数据中查找得到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并通过输出模块133输出至输出装置140。该数据处理模块134可以根据出口电信号直接查找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输出;或者,通过将多次采集的出口电信号取平均值后,再查找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输出。另外,如果对应关系数据中没有与出口电信号完全相同的数据,则可以根据就近原则、或者按设定的规则(如线性)计算得到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输出。
输出装置140与数据处理装置130连接,用于输出氢气浓度的结果。该输出装置140可以为显示器、打印机等各种输出设备,其输出的内容可以包括氢气含量、入口111温度、出口112温度等,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操纵员提供事故处理依据。
使用该可燃气体监测系统进行监测时,安全壳150内含有可燃气体的气流从入口111进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并在可燃气体复合装置内进行复合反应,然后从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出口112排出。
具体的,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采用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其采用铂铑合金催化剂作为催化媒介113。当流经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气流中的氢气浓度达到或者超过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中的铂铑合金催化剂的启动值时,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启动。钯-铂合金催化剂的氢气复合作用启动阈值一般为氢气浓度在0.1%-2%之间。在氢气浓度高于4%时可以达到较高的催化复合效果,通常在90%以上,并可以根据钯-铂合金催化剂的载体结构进行调整,如采用球床结构、蜂窝煤结构、板式结构等。
在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内的氢氧复合为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放热。在经过催化剂的催化后,放热效果将更为集中和显著。流经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的气流经过复合作用后,气体温度受放热反应加热作用而升高。
通过安装于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内的热电偶120监测进出口112处的电信号(电流或电压信号),并通过导线经过安全壳贯穿件引出至安全壳150外,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130。
通过出口信号采集模块131对出口热电偶120的电信号的采集,例如以1~120秒扫描一次的方式进行连续或者间隔采集,并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134。数据处理模块134根据采集到出口112处的电信号,依据热电偶的电信号与可燃气体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数据,查询计算得到气流中可燃气体的浓度。
得到氢气的浓度后,可以通过输出装置140,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操纵员提供事故处理依据。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可燃气体监测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包括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电信号监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230、以及输出装置240等。该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可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壳250内的可燃气体(特别是氢气)的监测;当然,该系统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需要进行可燃气体监控的场合,而不限于核电站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以应用到核电站的安全壳250内的氢气监测,从而能够监测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情况下安全壳250内的氢气浓度,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操纵员提供事故处理依据。
在本实施例中,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为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具有气流入口211和出口212。该电信号监测装置包括入口电信号监测装置、出口电信号监测装置,可以采用热电偶,包括分别设置在入口211处和出口212处的入口热电偶221和出口热电偶222,用于检测入口211和出口212的电信号。该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入口热电偶221和出口热电偶222共同组成氢气测量传感器,该系统可以使用一台或多台氢气测量传感器,其可以安装在事故情况下局部氢气浓度较高的位置,例如安全壳顶部、吊车环廊平台、环吊机构、蒸汽发生器顶部等安全壳250内的相关位置。
该入口热电偶221和出口热电偶222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装置230连接,从而将监测到的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装置230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装置230设置在安全壳250外,可以包括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出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2、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存储模块234、输出模块235以及数据处理模块236。当然,数据处理装置230也可以设置在安全壳250内,其安装位置不受限制。
该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和出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2分别与入口热电偶221和出口热电偶222通过导线连接。该存储模块234可以存储有与电流或电压与温度对应关系表,该对应关系表与采用的热电偶材质、型号等相关。通过采集到入口热电偶221和出口热电偶222的电信号(如电压、或电流),在电信号与温度对应关系表中查找、计算对应的温度,从而得到入口211处和出口212处的温度。如表2,给出了三种热电偶(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钨铼热电偶、铂铑30-铂铑6热电偶)的电压分别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当然,也可以是电流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可以理解的,电压值和温度之间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实验设定或者通过计算设定。
表2三种热电偶的电压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
该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用于采集安全壳250内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236。可以理解的,可以通过在安全壳250或复合装置210内设置压力传感装置223,将压力信号传送到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进行压力信号的采集。
该数据处理模块236与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和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连接,根据得到的入口温度和压力信号来计算得到入口211处的蒸汽体积份额。具体的,当发生事故时,安全壳250内的空气湿度为100%,根据监测到气流的入口211温度,依据水物性表可以计算得到蒸汽饱和分压Psteam,从而得到:Xsteam=Psteam/P,其中Xsteam为蒸汽体积份额,P为采集到的压力信号。
该数据处理模块236同时与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出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2和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连接,用于根据入口温度、出口温度、蒸汽体积份额,结合预先设定的浓度-温度-电流或电压对照关系进行计算得到氢气浓度。可以理解的,具体的浓度-温度-电流或电压可以根据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的催化剂载体结构、复合反应速率、氢氧复合效率等进行设定。
输出装置240与数据处理装置230连接,用于输出氢气浓度的结果。该输出装置240可以为显示器、打印机等各种输出设备,其输出的内容可以包括氢气含量、入口温度、出口温度等,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操纵员提供事故处理依据。
以下是采用上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进行可燃气体监测的方法的实施例。安全壳250内含有可燃气体的气流从入口211进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并在可燃气体复合装置内进行复合反应,然后从可燃气体复合装置的出口212排出。
具体的,该可燃气体复合装置采用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其采用铂铑合金催化剂作为催化媒介213。当流经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气流中的氢气浓度达到或者超过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中的铂铑合金催化剂的启动值时,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启动。钯-铂合金催化剂的氢气复合作用启动阈值一般为氢气浓度在0.1%-2%之间。在氢气浓度高于4%时可以达到较高的催化复合效果,通常在90%以上,并可以根据钯-铂合金催化剂的载体结构进行调整,如采用球床结构、蜂窝煤结构、板式结构等。
在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内的氢氧复合为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放热。在经过催化剂的催化后,放热效果将更为集中和显著。流经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的气流经过复合作用后,气体温度受放热反应加热作用而升高。通过安装于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内的入口热电偶221、出口位置处的出口热电偶222监测进入口211、出口212的温度变化,产生电信号(如电流或电压信号),并通过导线经过安全壳250贯穿件引出至安全壳250外,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230。
通过对入口热电偶221、出口热电偶222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的采集,例如以1~120秒扫描一次的方式进行连续或者间隔采集,并传输给数据处理装置230,进行气流温度的监测。数据处理装置230的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和出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2根据采集到入口211处和出口212处的电信号,依据热电偶的电信号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计算得到入口211处的气流温度和出口212处的气流温度。
在得到入口211处的气流温度后,由数据处理模块236根据得到的入口温度和压力信号来计算得到入口211处的蒸汽体积份额。具体的,当发生事故时,安全壳250内的空气湿度为100%,根据监测到气流的入口211温度,依据水物性表可以计算得到蒸汽饱和分压Psteam,从而得到:Xsteam=Psteam/P,其中Xsteam为蒸汽体积份额,P为采集到的压力信号。
然后,由数据处理模块236根据得到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蒸汽体积份额等,依据浓度-温度对照关系进行计算及数据处理,得出当前的氢气浓度。下面给出的是一个浓度-温度的对照关系的实例,当然,也可以根据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浓度-温度的对应关系。
氢氧复合反应的化学式为2H2+O2=2H2O+2QRX,在1bar,25℃时,若复合产物H2O为气体,Q=242kJ/mol。
假定:1)反应前:混合气体总摩尔数:NI,空气摩尔数:水蒸汽摩尔数:氢气摩尔数:nH,气温:TI,气体压力:PI
2)氢氧反应后(假设复合产物H2O为气体):氢氧反应效率因子:η,气体总摩尔数:空气摩尔数:水蒸汽摩尔数:气温:TF,压力:PF,空气摩尔分子量MAir,空气比定容热容CvAir,水蒸汽摩尔分子量MSteam,水蒸汽比定容热容CvSteam,氢气摩尔分子量MH2,氢气比定容热容CvH2,每摩尔氢气参与反应产生热QRX
则得到以下关系式:
[ ( n Air Pre - n H · η 2 ) M Air C V Air + ( n Steam Pre + n H · η ) M Steam C V Steam + ( 1 - η ) n H · M H 2 C V H 2 ] ( T F - T I ) = η · n H Q RX - - - ( 1 )
P F P I = N F T F N I T I
假定氢氧完全复合,氢氧复合的效率因子η=1,最终得到燃烧后的压力表达式,其中,qAir代表燃烧后剩余空气升高1K(0C)所需总能量,qSteam代表燃烧后剩余水蒸汽升高1K(0C)所需总能量:
P F = ( n H Q Rx q Air + q Steam + T 1 ) × P I ( N I - 0.5 n H ) N I T I - - - ( 2 )
燃烧后的增温表达式:
ΔT = T F - T I = n H Q Rx q Air + q Steam - - - ( 3 )
其中:
q Air = ( n Air Pre - n H 2 ) M Air C V Air - - - ( 4 )
q Steam = ( n Steam Pre + n H ) M Steam C V Steam
假定燃烧前水蒸汽、空气的体积份额分别为XH、Xsteam,公式(3)可以转换为:
ΔT = X H Q Rx ( 1 - X H - X steam - X H 2 ) · M Air · C V Air + ( X steam + X H ) · M Steam · C V Steam - - - ( 5 )
由气体的热力特性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也增大,燃烧后空气的摩尔质量也会有所减小,假定采用以下相关参数值:
MAir=28g/mol
MSteam=18g/mol
M H 2 = 2 g / mol
C V Air = 711.756 J / ( kg * K )
C V Steam = 1591 J / ( kg * K )
QRX=242kJ/mol(产物为气体)
经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氢燃增温计算结果。
表3:氢燃增温分析(单位:摄氏度,燃烧产物为气体)
具体的数据对应关系根据催化剂载体结构、氢气浓度、复合反应速率、氢氧复合效率等有所不同,实际取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试验结果的经验对照表。
当通过计算得到氢气的浓度后,可以通过输出装置240,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操纵员提供事故处理依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燃气体监测系统,用于核电站的安全壳(150)或乏燃料水池房间内的可燃气体氢气浓度的监测,其中,可燃气体氢气浓度测量范围为0%-20%,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包括带有气流入口(111)和出口(112)的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设置在出口(112)处的出口热电偶(120)、安装在安全壳(150)外通过导线与热电偶(120)连接数据处理装置(130)以及输出装置(140);可燃气体氢气在所述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中经过催化剂的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放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30)包括与出口热电偶(120)连接的出口信号采集模块(131)、存储模块(132)、输出模块(133)以及数据处理模块(134),所述存储模块(132)存储有热电偶(120)电信号与氢气浓度的对应关系,用以根据采集到电信号获取对应可燃气体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132)至少存储有采用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钨铼热电偶或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时电信号与氢气浓度的对应关系,其中,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电信号与可燃气体浓度关系、钨铼热电偶电信号与可燃气体浓度关系,以及铂铑30-铂铑6热电偶电信号与可燃气体浓度关系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和所述出口热电偶(120)组成氢气测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全壳(150)顶部、吊车环廊平台、环吊机构、蒸汽发生器顶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信号采集模块(131)以1~120秒扫描一次的方式连续或者间隔采集热电偶(120)的电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电信号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134),由数据处理模块(134)根据出口热电偶(120)电信号直接查找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输出;或者,通过将多次采集的出口热电偶(120)电信号取平均值后,再查找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输出,或根据就近原则或者按设定的规则计算得到对应的可 燃气体浓度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采用板式结构或球床结构或蜂窝煤结构的铂铑合金催化剂作为催化媒介(113),当流经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气流中的氢气浓度达到或者超过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中的铂铑合金催化剂的启动值时,启动所述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110),铂铑合金催化剂的启动阈值设为氢气浓度在0.01%-2%之间。
6.一种可燃气体监测系统,用于核电站的安全壳(250)内的可燃气体氢气浓度的监测,包括带有气流入口(211)和出口(212)的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设置在安全壳(250)内或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内的压力传感装置(223)、设置在出口(212)处的出口热电偶(222)、设置在入口处(212)的入口热电偶(221)、安装在安全壳(250)外通过导线与热电偶(221)和(222)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230)以及输出装置(240);可燃气体氢气在所述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中经过催化剂的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放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230)包括通过导线与入口热电偶(221)连接的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通过导线与出口热电偶(222)连接的出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2)、接收来自压力传感装置(223)的压力信号的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存储模块(234)、输出模块(235)以及数据处理模块(236),所述存储模块(234)存储有热电偶(221)或(222)电信号与温度的对应关系,用以根据采集到电信号获取入口(221)处和出口(212)处的温度,数据处理模块(236)与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和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连接,根据从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得到的入口温度和从压力信号采集模块(233)得到的压力信号P计算得到入口(211)处的蒸汽体积份额Xsteam=Psteam/P,其中,Psteam是蒸汽饱和分压,可根据监测到的入口(211)温度,依据水物性表计算得到,以及根据入口(211)温度、出口(212)温度、蒸汽体积份额,结合预先设定的浓度-温度-电流或电压对照关系进行计算得到氢气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 (234)至少存储有采用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钨铼热电偶或铂铑30-铂铑6热电偶电信号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其中,温度与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电信号的关系、温度与钨铼热电偶电信号的关系,以及温度与铂铑30-铂铑6热电偶电信号的关系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由所述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入口热电偶(221)和所述出口热电偶(222)组成的氢气测量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安全壳(250)顶部、吊车环廊平台、环吊机构、蒸汽发生器顶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电信号采集模块(231)和所述出口信号采集模块(232)以1~120秒扫描一次的方式连续或者间隔采集入口热电偶(221)、出口热电偶(222)的电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电信号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230),由数据处理模块(230)根据入口热电偶(221)、出口热电偶(222)电信号直接查找或计算得到入口(211)处的气流温度和出口(212)处的气流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采用板式结构或球床结构或蜂窝煤结构的铂铑合金催化剂作为催化媒介(213),当流经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气流中的氢气浓度达到或者超过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中的铂铑合金催化剂的启动值时,启动所述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210),铂铑合金催化剂的启动阈值设为氢气浓度在0.01%-2%之间。
CN201310116155.7A 2010-07-22 2010-07-22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3219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6155.7A CN103219054B (zh) 2010-07-22 2010-07-22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4910 CN101915786B (zh) 2010-07-22 2010-07-22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1310116155.7A CN103219054B (zh) 2010-07-22 2010-07-22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34910 Division CN101915786B (zh) 2010-07-22 2010-07-22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9054A CN103219054A (zh) 2013-07-24
CN103219054B true CN103219054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81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6155.7A Active CN103219054B (zh) 2010-07-22 2010-07-22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9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4702B (zh) * 2018-02-01 2019-07-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含水蒸汽的低功耗三元混合气体组份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9398A (en) * 1965-07-27 1968-08-27 Mine Safety Appliances Co Combustible gas monitoring system
CN87205183U (zh) * 1987-09-24 1988-05-04 四川石油管理局输气管理处 可燃气体检测器
CN1399720A (zh) * 2000-06-05 2003-02-26 株式会社富士金 气体检测传感器
CN101598701A (zh) * 2009-04-30 2009-12-09 薛亚明 一种可燃气体检测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02966A1 (en) * 2000-03-31 2001-10-04 Dimitri Furkasov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 eliminating hydrogen
CN100570917C (zh) * 2007-01-25 2009-12-16 袁勤华 外套管与正极偶丝同种材质的镍基铠装热电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9398A (en) * 1965-07-27 1968-08-27 Mine Safety Appliances Co Combustible gas monitoring system
CN87205183U (zh) * 1987-09-24 1988-05-04 四川石油管理局输气管理处 可燃气体检测器
CN1399720A (zh) * 2000-06-05 2003-02-26 株式会社富士金 气体检测传感器
CN101598701A (zh) * 2009-04-30 2009-12-09 薛亚明 一种可燃气体检测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9054A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5786B (zh)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2522607B (zh) 动力电池热稳定控制装置及方法
Baba et al. Development of anode gas recycle system using ejector for 1 kW solid oxide fuel cell
CN102682860B (zh)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
CN11279804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速率与产气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219054B (zh)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Mahrous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affecting hydrogen production process through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CN206038875U (zh) 电池安全性能测试装置
CN110165253A (zh) 一种pem电堆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2928550B (zh) 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方法
CN106323661B (zh) 一种隧道排烟口集中排烟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CN102937609B (zh) 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系统
CN102928463A (zh) 一种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系统
CN105527369A (zh) 一种消氢催化板的反应动力学检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6187090B (zh) 一种考虑喷射火影响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建模方法
CN104515720A (zh)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CN107219326A (zh) 一种二次电池用阻燃材料的性能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US20230230715A1 (en) Method of measuring nuclear reactor fuel temperature
CN102420334B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自反馈加湿器
CN104951648B (zh) 用于估算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氧气浓度的方法
CN115563762A (zh) 一种受热面管屏状态的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61006B (zh) 基于火力发电的电站锅炉炉膛烟气温度的检测方法
CN207524759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充电桩电线收卷装置
CN216955916U (zh) 一种锂电池热失控产气测量装置
CN216117937U (zh) 电池热失控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Shangbu Road West of the city of Shenzhen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5 layer (1502-1504, 1506)

Applicant after: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Futian District, Yitian Road, building A, block, building on the whole floor of A1301-1320 13

Applicant before: Zhongkehu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Group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