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7990B -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7990B
CN103217990B CN201310108882.9A CN201310108882A CN103217990B CN 103217990 B CN103217990 B CN 103217990B CN 201310108882 A CN201310108882 A CN 201310108882A CN 103217990 B CN103217990 B CN 103217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neumatic valve
pressure
orifice pla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88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7990A (zh
Inventor
程磊
王广飚
赵建军
赵政社
寇兴华
李陆昊
王晓华
史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3101088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7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7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7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7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7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增压系统;2】启动控制中心,根据用户需要的泵入口压力曲线实现对泵入口压力的控制:泵入口压力曲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稳段、升压段、过载段和放气段:依次实现前稳段控制、升压段的控制、过载段的控制、放气段的控制、后稳段的控制。本发明为了能够精确控制泵入口压力在任务书要求的时间内实现前稳段至过载段的稳定,本发明通过对影响推进剂增压系统升压时间的减压器出口压力、推进剂流量、调整计算流量系数等因素的研究,解决了发动机试验泵入口压力与时间的对应要求问题,分析计算优化了孔板出口增压系数,总结出了一种精确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试验需要确保氧化剂和燃料泵入口压力满足试车任务书要求。在试车过程中,泵入口压力主要由推进剂贮箱压力来保证,对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控制精度决定了泵入口压力控制精度。泵入口压力与推进剂贮箱压力之间的关系由公式(1)决定。
Poy=Poyq+△Py-0.01425×(H0+Hsh)   (1)
其中:
Poy—某时刻推进剂贮箱压力值,MPa;
Poyq—对应时刻泵入口压力值,MPa;
△Py—对应时刻流阻值,MPa;
H0—容器液位0米时对应的管路落差,一级发动机试车时取10.3m,二级发动机试车时取11.6m;
Hsh—对应时刻容器液位,m。
实际试车过程中,通过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保证在任务书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泵入口压力从前稳段升压至过载段的整个过程稳定。现有的从前稳段到过载段的整个过程,升压中增压阀门完全靠程序自动控制,若调整计算出现偏差则有可能不能满足试验任务书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精确控制泵入口压力在任务书要求的时间内实现前稳段至过载段的稳定,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增压气体减压器,放气气动阀A10,压力变送器,并联的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第三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8和孔板,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9和孔板,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9a和孔板,所述气动阀A8、气动阀A9、气动阀A9a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其输入端均通过减压器与气源连接,所述孔板的输出端与贮箱连接;其中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固定,与气动阀A8、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尺寸需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气动阀A8直径大于气动阀A9、气动阀A9a的直径,压力变送器用于采集贮箱内压力,放气气动阀A10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其输入端与贮箱连接,输出端通大气;
2】启动控制中心,根据用户需要的泵入口压力曲线实现对泵入口压力的控制:所述泵入口压力曲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稳段、升压段、过载段和放气段:
2.1】打开气动阀A9a,实现泵入口压力的前稳段控制:
2.1.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计算出前稳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
G B A 9 a = Q y 0 ′ ′ - t 1 RT ( P oy t 1 × 10 3 + 9.81 × ρ y × V d 0 ′ ′ is )
其中:
GB A9a-前稳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贮箱内前稳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氮气气体常数为296.9;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Poy t1-前稳段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Vd 0″-前稳段开始时推进剂贮箱气垫量,m3;
t1-前稳段结束时时间,s;
ρy-推进剂密度;
i-使用贮箱个数;
s-贮箱截面积;
2.1.2】根据增压气体流量计算减压器出口压力
减压器出口压力计算公式:
GB A9a=fA9a·Pey÷αA9a
其中:
αA9a-增压系数,αA9a=1/(0.408·C),无量纲;
f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2.1.3】将减压器压力值调整至计算出的压力Pey
将减压器压力值调整至计算出的压力Pey以后,实现泵入口压力前稳段的控制;
2.2】打开气动阀A8,实现泵入口压力的升压段的控制:
2.2.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计算出升压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A8
G B A 9 a + A 8 = Q y t 1 - t 2 RT P oy t 2 ′ ′ × 10 3 + ( p oy t 2 - P oy t 1 ) × V d t 1 × 10 6 RT ( t 2 - t 1 ) )
其中:
GB A9a+A8-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8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Qy t1-t2-贮箱内推进剂升压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Poy t1-开始升压时贮箱压力,MPa;
Poy t2"-升压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Vd t1-开始升压时贮箱气垫量,m3
t1-开始升压时时间,s;
t2-升压完毕时时间,s;
2.2.2】根据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和下述公式计算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的实际尺寸:
GB A9a+A8=fA8·Pey÷αA8+fA9a·Pey÷αA9a=fA8+A9a·Pey÷αA8+A9a
其中:
αA8+A9a-增压系数,αA8+A9a=1/(0.408·C),无量纲;
GB A9a+A8-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8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fA8+A9a-与气动阀A9a和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截面积和,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fA8—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f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αA8—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的增压系数;
α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增压系数;
根据计算得出的孔板截面积计算出孔板孔径;
2.2.3】根据计算出的孔径更换孔板:
按照得出的孔板尺寸选取匹配孔板,并安装入增压系统,此时系统实现升压段控制;
2.3】关闭气动阀A8,打开气动阀A9,实现泵入口压力的过载段的控制;
2.3.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计算出过载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A9
G B A 9 a + A 9 = Q y t 2 - t 3 ′ ′ RT ( P oy t 3 ′ ′ × 10 3 + 9.81 × ρ y × V d t 2 ′ ′ is )
其中:
GB A9a+A9-过载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9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贮箱内推进剂过载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过载段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Vd t2"-过载段开始时贮箱气垫量,m3
ρy-贮箱内推进剂密度;
i-使用容器个数;
s-容器截面积;
2.3.2】根据过载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下述两个公式计算与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的实际尺寸:
f A 9 = 5.1006 × G B A 9 P ey
GB A9=GB A9a+A9-GB A9a
其中:
GB A9—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9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fA9—与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根据计算得出的孔板截面积计算出孔板孔径;
2.3.3】根据计算出的孔径更换孔板:
按照得出的孔板尺寸选取匹配孔板,并安装入增压系统,此时系统实现过载段控制;
2.4】关闭气动阀A9、气动阀A9a,同时打开放气阀A10,实现泵入口压力放气段的控制:
放气时当压力变送器采集到压力值达到用户需求时,关闭放气阀A10,实现放气段控制;
2.5】维持系统当前状态,实现后稳段的控制。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对影响推进剂增压系统升压时间的减压器出口压力、推进剂流量、调整计算流量系数等因素的研究,解决了发动机试验泵入口压力与时间的对应要求问题,分析计算优化了孔板出口增压系数,总结出了一种精确的控制方法。
2、本发明可操作行强,控制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3、本发明建立的增压系统结构简单,仅仅依靠几个阀门相互组合即可实现高可靠性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泵入口压力曲线图;
图3贮箱压力与泵入口压力曲线图;其中Poyq为泵入口压力曲线,Pxy为贮箱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推进剂增压系统,增压系统包括增压气体减压器,放气气动阀A10,压力变送器,依次并联的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第三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8和孔板,第二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9和孔板,第三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9a和孔板,气动阀A8、气动阀A9、气动阀A9a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其输入端均通过减压器与气源连接,孔板的输出端与贮箱连接;其中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固定,与气动阀A8、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尺寸需根据计算结果待定,气动阀A8直径大于气动阀A9、气动阀A9a的直径,压力变送器用于采集贮箱内压力,放气气动阀A10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其输入端与贮箱连接,输出端通大气。
实施例: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连接推进剂增压系统;
2】启动控制中心,根据用户(任务书)需要的泵入口压力曲线实现对泵入口压力的控制:泵入口压力曲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稳段、升压段、过载段和放气段:如图2所示,任务书要求:0~150秒入口压力稳定在a+0.05MPa,我们称这段时间为前稳段;150~210秒入口压力从aMPa提升到bMPa,我们称这段时间为升压段;210秒~600秒入口压力保持在bMPa,我们称这段时间为过载段;600秒以后主机关机,需要将入口压力降至cMPa,放气时间为试车台自定,本段时间我们称之为放气段;后游机在cMPa压力下工作至1100秒关机,本段时间我们称之为后稳段。
2.1】打开气动阀A9a,实现泵入口压力的前稳段控制:
2.1.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2)计算出前稳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
G B A 9 a = Q y 0 ′ ′ - t 1 RT ( P oy t 1 × 10 3 + 9.81 × ρ y × V d 0 ′ ′ is ) - - - ( 2 )
其中:
GB A9a-前稳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流经气动阀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贮箱内前稳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氮气气体常数为296.9);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Poy t1-前稳段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Vd 0″-前稳段开始时推进剂贮箱气垫量,m3;
t1-前稳段结束时时间,s;
ρy-推进剂密度;
i-使用贮箱个数(3个);
s-贮箱截面积(已知)。
2.1.2】根据增压气体流量计算减压器出口压力
减压器出口压力计算公式:
GB A9a=fA9a·Pey÷αA9a   (3)
其中:
αA9a-增压系数,αA9a=1/(0.408·C),无量纲;
f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2.1.3】将减压器压力值调整至计算出的压力Pey
将减压器压力值调整至计算出的压力Pey以后,实现泵入口压力前稳段的控制;
2.2】打开气动阀A8,实现泵入口压力的升压段的控制;
2.2.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4)计算出升压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A8
G B A 9 a + A 8 = Q y t 1 - t 2 RT P oy t 2 ′ ′ × 10 3 + ( p oy t 2 - P oy t 1 ) × V d t 1 × 10 6 RT ( t 2 - t 1 ) ) - - - ( 4 )
其中:
GB A9a+A8-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流经气动阀A8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Qy t1-t2-贮箱内推进剂升压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Poy t1-开始升压时贮箱压力,MPa;
Poy t2"-升压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Vd t1-开始升压时贮箱气垫量,m3
t1-开始升压时时间(前稳段结束时间),s;
t2-升压完毕时时间,s;
2.2.2根据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和公式5计算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的实际尺寸:
GB A9a+A8=fA8·Pey÷αA8+fA9a·Pey÷αA9a=fA8+A9a·Pey÷αA8+A9a   (5)
其中:
αA8+A9a-增压系数,αA8+A9a=1/(0.408·C),无量纲;
GB A9a+A8-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流经气动阀A8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fA8+A9a-与气动阀A9a和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截面积和,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fA8—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f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αA8—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的增压系数;
α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增压系数;
根据计算得出的孔板截面积计算出孔板孔径;
2.2.3】根据计算出的孔径更换孔板:
按照得出的孔板尺寸选取匹配孔板,并安装入增压系统,此时系统实现升压段控制;
2.3】关闭气动阀A8,打开气动阀A9,实现泵入口压力的过载段的控制。
2.3.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6)计算出过载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A9
G B A 9 a + A 9 = Q y t 2 - t 3 ′ ′ RT ( P oy t 3 ′ ′ × 10 3 + 9.81 × ρ y × V d t 2 ′ ′ i · s ) - - - ( 6 )
其中:
GB A9a+A9-过载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流经气动阀A9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Qy t2-t3-贮箱内推进剂过载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Poy t3-过载段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Vd t2-过载段开始时贮箱气垫量,m3
ρy-贮箱内推进剂密度;
i-使用容器个数;
s-容器截面积;
2.3.2】根据过载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公式(7)和公式(8)计算与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的实际尺寸:
f A 9 = 5.1006 × G B A 9 P ey - - - ( 7 )
GB A9=GB A9a+A9-GB A9a   (8)
其中:
GB A9—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流经气动阀A9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fA9—与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根据计算得出的孔板截面积计算出孔板孔径;
2.3.3】根据计算出的孔径更换孔板:
按照得出的孔板尺寸选取匹配孔板,并安装入增压系统,此时系统实现过载段控制;
2.4】关闭气动阀A9、气动阀A9a,同时打开放气阀A10,实现泵入口压力放气段的控制:
放气时当压力变送器采集到压力值达到用户需求时,关闭放气阀A10,实现放气段控制;
2.5】维持系统当前状态,实现后稳段的控制。

Claims (1)

1.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减压器,放气气动阀A10,压力变送器,并联的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第三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8和孔板,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9和孔板,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包括串联的气动阀A9a和孔板,所述气动阀A8、气动阀A9、气动阀A9a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其输入端均通过减压器与气源连接,所述孔板的输出端与贮箱连接;其中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固定,与气动阀A8、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尺寸需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气动阀A8直径大于气动阀A9、气动阀A9a的直径,压力变送器用于采集贮箱内压力,放气气动阀A10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其输入端与贮箱连接,输出端通大气;
2】启动控制中心,根据用户需要的泵入口压力曲线实现对泵入口压力的控制:所述泵入口压力曲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稳段、升压段、过载段和放气段:
2.1】打开气动阀A9a,实现泵入口压力的前稳段控制:
2.1.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计算出前稳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
G B A 9 a = Q y 0 ′ ′ - t 1 RT ( P oy t 1 × 10 3 + 9.81 × ρ y × V d 0 ′ ′ i s )
其中:
GB A9a-前稳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贮箱内前稳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氮气气体常数为296.9;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前稳段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前稳段开始时推进剂贮箱气垫量,m3
t1-前稳段结束时时间,s;
ρy-推进剂密度;
i-使用贮箱个数;
s-贮箱截面积;
2.1.2】根据增压气体流量计算减压器出口压力
减压器出口压力计算公式:
GB A9a=fA9a·Pey÷αA9a
其中:
αA9a-增压系数,αA9a=1/(0.408·C),无量纲;
f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2.1.3】将减压器压力值调整至计算出的压力Pey
将减压器压力值调整至计算出的压力Pey以后,实现泵入口压力前稳段的控制;
2.2】打开气动阀A8,实现泵入口压力的升压段的控制:
2.2.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计算出升压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A8
G B A 9 a + A 8 = Q y t 1 - t 2 RT P oy t 2 ′ ′ × 10 3 + ( P oy t 2 - P oy t 1 ) × V d t 1 × 10 6 RT ( t 2 - t 1 )
其中:
GB A9a+A8-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8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贮箱内推进剂升压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开始升压时贮箱压力,MPa;
-升压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开始升压时贮箱气垫量,m3
t1-开始升压时时间,s;
t2-升压完毕时时间,s;
2.2.2】根据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和下述公式计算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的实际尺寸:
GB A9a+A8=fA8·Pey÷αA8+fA9a·Pey÷αA9a=fA8+A9a·Pey÷αA8+A9a
其中:
αA8+A9a-增压系数,αA8+A9a=1/(0.408·C),无量纲;
GB A9a+A8-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8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fA8+A9a-与气动阀A9a和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截面积和,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fA8—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f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αA8—与气动阀A8串联的孔板的增压系数;
αA9a—与气动阀A9a串联的孔板增压系数;
根据计算得出的孔板截面积计算出孔板孔径;
2.2.3】根据计算出的孔径更换孔板:
按照得出的孔板尺寸选取匹配孔板,并安装入增压系统,此时系统实现升压段控制;
2.3】关闭气动阀A8,打开气动阀A9,实现泵入口压力的过载段的控制;
2.3.1】根据气体流量公式计算出过载段所需的气体质量流量GB A9a+A9
G B A 9 a + A 9 = Q y t 2 - t 3 ′ ′ RT ( P oy t 3 ′ ′ × 10 3 + 9.81 × ρ y × V d t 2 ′ ′ i s )
其中:
GB A9a+A9-过载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9和A9a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贮箱内推进剂过载段的平均体积流量,L/s;
R-增压气体常数;
T-增压气体温度,取283K;
-过载段结束时贮箱压力,MPa;
-过载段开始时贮箱气垫量,m3
ρy-贮箱内推进剂密度;
i-使用容器个数;
s-容器截面积;
2.3.2】根据过载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下述两个公式计算与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的实际尺寸:
f A 9 = 5.1006 × G B A 9 P ey
GB A9=GB A9a+A9-GB A9a
其中:
GB A9—升压段所需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即流经气动阀A9的增压气体质量流量,kg/s;
fA9—与气动阀A9串联的孔板截面积,mm2
Pey—减压器出口压力,MPa;
根据计算得出的孔板截面积计算出孔板孔径;
2.3.3】根据计算出的孔径更换孔板:
按照得出的孔板尺寸选取匹配孔板,并安装入增压系统,此时系统实现过载段控制;
2.4】关闭气动阀A9、气动阀A9a,同时打开放气气动阀A10,实现泵入口压力放气段的控制:
放气时当压力变送器采集到压力值达到用户需求时,关闭放气气动阀A10,实现放气段控制;
2.5】维持系统当前状态,实现后稳段的控制。
CN201310108882.9A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Active CN103217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8882.9A CN103217990B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8882.9A CN103217990B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7990A CN103217990A (zh) 2013-07-24
CN103217990B true CN103217990B (zh) 2015-07-29

Family

ID=48815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8882.9A Active CN103217990B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79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3484A (zh) * 2015-06-23 2015-09-2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压力加油系统限流孔尺寸优化方法
JP6615634B2 (ja) * 2016-02-22 2019-12-04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増圧回路を備える液体材料吐出装置
CN109932165B (zh) * 2019-03-05 2020-11-20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长寿命气路的节流元件调试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3107711B (zh) * 2021-04-20 2022-03-0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双组元离心发动机的初始参数设计方法
CN115306586A (zh) * 2022-08-02 2022-11-08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一种推进剂贮箱箱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1833A (en) * 1993-10-06 1995-12-05 Olin Corporation Rocket propellant pressurization system using high vapor pressure liquids
CN101539068B (zh) * 2009-04-17 2010-09-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液体推进剂加注装置及其方法
CN101539069B (zh) * 2009-04-24 2010-07-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推进剂恒压供给的压力稳定控制装置
KR101117570B1 (ko) * 2009-09-03 2012-03-09 한국항공우주연구원 액체로켓 엔진 추진제의 가스함유 모사 시험방법 및 모사시험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7990A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7990B (zh)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方法
CN107237703B (zh) 固液火箭发动机电动泵输送系统
CN109630317A (zh) 基于电动泵的轨姿控一体化空间推进系统
US1050264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ompressed gas dispensing stations
CN109668737A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喷注器液流试验系统
EP3767154A1 (en) Hydrogen fuel filling system and hydrogen fuel filling method
CN105909424A (zh) Rbcc大调节比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
CN206221115U (zh) 航空发动机试车台燃油供应系统的压力稳定装置
CN106114911B (zh) 一种卫星推进系统在轨飞行混合比调整方法
CN102562362A (zh) 一种高频电磁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供油装置
CN106121863A (zh) 一种低温流体变工况泵压式输送系统
CN102734237A (zh) 一种蓄能器系统和水泵系统
CN203224789U (zh) 一种控制推进剂贮箱压力的增压系统
CN110823487B (zh) 多功能可调式压力试验系统
CN202867166U (zh) 一种燃油泵性能检测装置
KR101357618B1 (ko) 가변 밸브의 차압을 이용한 유량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유량 측정 방법에 이용되는 고유유량계수의 측정 방법
CN104675559A (zh) 一种并联贮箱推进剂均衡输送系统
CN113202632B (zh) 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的高压氢气供应系统
CN100516808C (zh) 空气加热系统
CN110821710B (zh) 火箭发动机试验入口压力快速增压装置及液氧供应系统
CN109854957A (zh) 一种封闭式的低填充率并联贮箱加注方法
CN209416714U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喷注器液流试验系统
CN112924159B (zh) 一种双通道分配阀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8116696B (zh) 一种自修正推力肼推进方法
CN107170501B (zh) 一种抑制汽液两相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不稳定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