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9065A -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9065A
CN103209065A CN2012100094387A CN201210009438A CN103209065A CN 103209065 A CN103209065 A CN 103209065A CN 2012100094387 A CN2012100094387 A CN 2012100094387A CN 201210009438 A CN201210009438 A CN 201210009438A CN 103209065 A CN103209065 A CN 103209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omponent carrier
base station
transmitting power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94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玮
原田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0094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90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9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0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该通信处理方法,用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第一频谱资源和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进行下行传输,所述通信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本发明降低了用户间的服务性能差距。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组织,极大地推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ThirdGeneration,3G)的标准化进展。
为了应对宽带接入技术的挑战,并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业务的需求,3GPP在2004年底启动了3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希望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降低系统延迟,为高速移动用户提供更高速率的接入服务等。在2008年6月,3GPP完成了LTE-A的技术需求报告,提出了LTE-A的最小需求:下行峰值速率1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上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分别达到15Mbps/Hz和30Mbps/Hz。这些参数已经远高于ITU的最小技术需求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
LTE-A支持连续载波聚合以及频带内和频带间的非连续载波聚合,最大能聚合带宽可达100MHz。
然而,在现有的载波聚合系统中,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的用户调度没有考虑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因素,容易导致用户服务质量不均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基站,降低用户服务质量不均衡的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处理方法,用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第一频谱资源和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进行下行传输,所述通信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步骤中,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越低,则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越优。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为路损。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从第x1个用户开始,选择x2-x1+1个用户,其中x1≥1,N>x2-x1+1>M;
从所述x2-x1+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
( &Sigma; i = x 1 x 2 + 1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1 ) / 10 ) / N < ( &Sigma; i = x 1 x 2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1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从所述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的用户集合中选择M个用户子集合;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的用户在所述用户集合中连续分布;
从所述M个用户子集合的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随机选择1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用户m1用户m1+1...用户m2)的路损满足如下关系:
( &Sigma; i = m 1 m 2 + 1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2 ) / 10 ) / N < ( &Sigma; i = m 1 m 2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2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降低量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一干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原始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二干扰;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的步骤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降低量越大。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干扰小于所述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
上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的步骤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用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第一频谱资源和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进行下行传输,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用户分配模块,用于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越低,则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越优。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为路损。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用户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分量载波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用户数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第一用户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从第x1个用户开始,选择x2-x1+1个用户,其中x1≥1,N>x2-x1+1>M;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从所述x2-x1+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
( &Sigma; i = x 1 x 2 + 1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1 ) / 10 ) / N < ( &Sigma; i = x 1 x 2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1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用户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分量载波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用户数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第二用户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从所述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的用户集合中选择M个用户子集合;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的用户在所述用户集合中连续分布;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从所述M个用户子集合的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随机选择1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用户m1用户m1+1...用户m2)的路损满足如下关系:
( &Sigma; i = m 1 m 2 + 1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2 ) / 10 ) / N < ( &Sigma; i = m 1 m 2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2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发射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降低量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一干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原始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二干扰;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降低量越大。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第一发射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干扰小于所述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
上述的第一基站,其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小。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中,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下,结合考虑用户的传输性能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使得分配到发射功率较低的分量载波的用户自身的传输性能较优,以弥补由于为之服务的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较低所带来的服务性能损失,使得第一基站为所有用户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达到一个均衡,降低了用户间的服务性能差距。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中,利用分配给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频谱资源来进行传输,因此提高了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资源利用率。而同时,由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对其中的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进行了降低处理,因此,对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接收机的干扰也可以降低,因此也能够保证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的步骤12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的步骤12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中获取alpha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的步骤12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的步骤12的再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频率间隔与ACIR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中,在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来进行用户调度,以平衡用户服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用于载波聚合的系统,其中分量载波就是参加载波聚合的子载波。
以TDD移动通信系统为例,当T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到2570MHz-2620MHz之间的50MHz频谱资源时,此时可以将这50MHz频谱资源以平均/不平均的方式分配给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这些分配到频谱资源的子载波就成为分量载波。
以T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到2570MHz-2620MHz之间的50MHz的频谱资源为例,假定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5个分量载波CC1、CC2、CC3、CC4和CC5,则采用平均分配方式时,每个分量载波将分配到10MHz的频谱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用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第一频谱资源和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通信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1,在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一致时,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步骤12,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其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依据分量载波分配到的所有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计算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中,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下,结合考虑用户的传输性能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使得分配到发射功率较低的分量载波的用户自身的传输性能较优,以弥补由于为之服务的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较低所带来的服务性能损失,使得第一基站为所有用户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达到一个均衡,降低了用户间的服务性能差距。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该传输性能参数可以是路损,也可以是SNR或CQI等其他的能够表征用户在当前传输环境下的数据传输能力的参数。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仅以路损为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路损来进行用户调度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的参数,其区别仅仅在于参数的差异。
路损,全称为路径传播损耗,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指的是无线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介质的因素而造成的损耗。这些损耗中既有自由空间损耗也有由于″通信障碍物″的存在而导致的散射、绕射等引起的损耗。
在任何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路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传输性能的参数,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移动台到基站之间的路损越小,则传输性能越优,否则传输性能越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基站获取用户路损的方式多种多样,简要说明如下。
在其中一种获取方式中,由基站通知移动台上报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基站接收到移动台上报的RSRP之后,即可根据已知的上行发射功率PUL和RSRP计算路损PL如下:
PL=PUL-RSRP。
在另一种获取方式中,由基站根据移动台上报的上行功率裕量报告PHR中提取到的上行功率裕量PH来计算PL。
当然,以上仅仅是众多获取用户路损的方法中的两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限于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来获取路损,现有的任何可以获取用户路损的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之前提到,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的第二分量载波,其中,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而保证上述的分配结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分别说明如下。
<方式一>
在方式一中,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越低,则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越优。
这种方式下,步骤12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211,从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步骤1212,确定所述步骤121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步骤1213,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步骤121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
步骤1214,判断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是否存在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如果是,进入步骤1215,否则按照如随机分配算法、比例公平算法等算法进行用户分配后结束;
步骤1215,判断是否还有未分配的用户,如果是进入步骤1211,否则结束分配过程。
当然,上述的用户数量M的确定可以在用户分配前提前确定,其可以依照分量载波的数量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确定,也可以依据其他的参数来确定,如依据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来进行分配,举例说明如下。
以T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到2570MHz-2620MHz之间的50MHz的频谱资源为例,假定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5个分量载波CC1、CC2、CC3、CC4和CC5,每个分量载波平均分配到10MHz的频谱资源,假定当前有100个用户需要调度,则每个分量载波需要分配20个用户。
又假定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5个分量载波CC1、CC2、CC3、CC4和CC5,分量载波CC1分配到20MHz的频谱资源,而其他的4个分量载波均分配到7.5MHz的频谱资源,则分量载波CC1需要分配40个用户,而其他4个分量载波需要分配15个用户。
当然,以上举例是按照分量载波所分配的频谱资源来按比例分配用户,但当然可以不按照分量载波所分配的频谱资源按比例来分配用户。
当然,具体每个分量载波需要分配多少个用户,还可以参考其他的参数,如该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等等,在此不一一详细说明。
上述的过程中,首先确定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分配对象,并从剩余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用户分配给分量载波,因此,发射功率越低的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传输性能越高,必然能够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方式二>
与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方式二中在确定用户数量M之后,不会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分量载波,而是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n1个用户,然后从选择的n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分量载波。
这种方式下,如图3所示,步骤12具体包括:
步骤1221,从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步骤1222,确定所述步骤122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步骤1223,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n1(n1大于M,但小于待调度的用户的数量N)个用户;
步骤1224,从步骤1223中选择的n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步骤122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
步骤1225,判断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是否存在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如果是,进入步骤1226,否则按照如随机分配算法、比例公平算法等算法进行用户分配后结束;
步骤1226,判断是否还有未分配的用户,如果是进入步骤1221,否则结束分配过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1大于M,但小于待调度的用户的数量N,因此,n可能的取值比较多。
这种方式下,n1可以从大于M但小于N的范围中随机取整数值,但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方式来确定n的取值,说明如下。
以路损为例,按照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之后,如下所示:
PL1≤PL2≤...≤PLN
选择PL最小的n1(M<n1<N)个用户作为一个用户子集,其中:
( &Sigma; i = 1 n 1 + 1 10 ( P - P L i ) / 10 ) / ( n 1 + 1 ) < ( &Sigma; i = 1 N 10 ( P - P L i + &alpha; ) / 10 ) / N < ( &Sigma; i = 1 n 1 10 ( P - P L i ) / 10 ) / n 1 不等式(1)
其中:P为基站端发射功率,在此假定所有用户的基站端发射功率均相同,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则P与PLi的差值表示用户的接收功率,而接收功率越大,在发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则表示用户的传输性能越好。
因此,上述的不等式(1)所表示的含义为:选择的PL最小的n1(M<n1<N)个用户的接收功率的均值大于所有用户的接收功率的均值与10α/10的乘积,其中α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用于调整n1的大小,当α越大时,则n1越小。
因此,当系统需要分配给当前载波的用户传输性能均值越好时,则α可以设置得大一些,否则可以设置小一些。
而PL最小的n1+1个用户的接收功率的均值小于所有用户的接收功率的均值与所述调整系数(10α/10)的乘积。
上述的不等式可以简化为如下所示:
( &Sigma; i = 1 n 1 + 1 10 - P L i / 10 ) / ( n 1 + 1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 / 10 ) / N < ( &Sigma; i = 1 n 1 10 - P L i / 10 ) / n 1
当然,在每个不同的分配阶段,剩余未分配的用户不同,因而每个分配阶段对应的α也不相同,但所有阶段对应的α的获取方式是相同的,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调整系数中的α的获取说明如下。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获取包括:
根据所处阶段设置一仿真环境;
获取N个用户的PL,并计算平均值;
找到路损的最小值,并假定n1=1,利用不等式(1)计算alpha(α)的区间,得到初始区间;
在得到初始区间之后进入粗搜索的步骤,如下:
设置alpha为初始区间的最大值,开始仿真;
仿真结束后获取并记录所有CC各自的下行吞吐量;
将alpha降低第一步长(如0.1)后继续仿真;
仿真结束后获取并记录所有CC各自的下行吞吐量;并算出一个平均吞吐量,在此,该平均吞吐量可以是整个系统的平均下行吞吐量,还可以是各CC上的吞吐量的加权平均值。
判断,当前记录的下行平均吞吐量是否比上次记录下行平均吞吐量明显降低(如降低量大于一个吞吐量门限),如果否,则利用本次仿真使用的alpha来更新记录之前记录的alpha,然后返回将alpha降低第一步长(如0.1)后继续仿真的步骤;
当alpha不断降低,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点,当继续降低时就会导致下行平均吞吐量明显降低,此时进入细搜索的步骤;
细搜索的步骤中,利用上述最新的alpha,在区间(最新的alpha减去第一步长,最新的alpha),以低于第一步长的第二步长(如0.01)逐步降低alpha,每降低一次就进行一次仿真,直至下行平均吞吐量明显降低,最后输出明显降低前使用的alpha。
上述的细搜索的过程与粗搜索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区间和步长的差异,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当然,上述的n1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确定n1(M<n1<N)所有可能的取值M,M+1,......,N-1;对n1每一种可能的取值进行仿真,获取n1的每一个取值对应的下行平均吞吐量,每一个下行平均吞吐量对应一个n1的取值;
最后将所有下行平均吞吐量中的最大下行平均吞吐量对应的n1的取值作为n1最终的取值。
<方式三>
与方式二的区别在于,方式二中在确定用户数量M之后,会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n1个用户,然后从选择的n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分量载波,而在方式三中,会从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从第n2个用户开始,到第n3个用户结束的用户集,并从用户集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其中,n2>1,且n3-n2+1>M。
这种方式下,如图5所示,步骤12具体包括:
步骤1231,从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步骤1232,确定所述步骤123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步骤1233,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从第n2个用户开始,选择n3-n2+1(其中n2>1,n3-n2+1大于M,但小于待调度的用户的数量N)个用户;
步骤1234,从步骤1233中选择的n3-n2+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步骤123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
步骤1235,判断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是否存在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如果是,进入步骤1236,否则按照如随机分配算法、比例公平算法等算法进行用户分配后结束;
步骤1236,判断是否还有未分配的用户,如果是进入步骤1231,否则结束分配过程。
当然,上述的n2和n3也可以按照与方式二中基本相同的方式来确定,如下:
( &Sigma; i = n 2 n 3 + 1 10 - P L i / 10 ) / ( n 3 - n 2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 / 10 ) / N < ( &Sigma; i = n 2 n 3 10 - P L i / 10 ) / ( n 3 - n 2 + 1 )
而其中的参数α也可以按照图4所示的过程得到,其差别仅在于仿真环境的差异,在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当然,上述的n2和n3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确定n2和n3的所有可能的取值;
对n2和n3的每一种可能的取值组合进行仿真,获取n2和n3的每一种取值组合对应的下行平均吞吐量,每一个下行平均吞吐量对应一个n2和n3的取值组合;
最后将所有下行平均吞吐量中的最大下行平均吞吐量对应的n2和n3的取值组合作为n2和n3最终的取值。
<方式四>
与方式二的区别在于,方式二中在确定用户数量M之后,会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n1个用户,然后从选择的n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分量载波,而在方式四中,会从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M个用户集合,然后从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用户,最后将选择的所有用户分配给分量载波。
这种方式下,如图6所示,步骤12具体包括:
步骤1241,从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步骤1242,确定所述步骤124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步骤1243,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传输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择M个用户集合;其中,每一个用户只能属于一个用户集合,也就是说,用户集合间没有交集;
步骤1244,从步骤1243中选择的每个用户集合中随机选择1个用户分配给所述步骤1241中选择的分量载波。
步骤1245,判断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是否存在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如果是,进入步骤1246,否则按照如随机分配算法、比例公平算法等算法进行用户分配后结束;
步骤1246,判断是否还有未分配的用户,如果是进入步骤1241,否则结束分配过程。
其中,所述的M个用户集合中每一个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满足如下关系:
( &Sigma; i = n 11 n 21 + 1 10 - P L i / 10 ) / ( n 21 - n 1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 / 10 ) / N < ( &Sigma; i = n 11 n 21 10 - P L i / 10 ) / ( n 21 - n 11 + 1 )
而其中的参数α也可以按照图4所示的过程得到,其差别仅在于仿真环境的差异,在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当然,上述的n21和n11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确定n21和n11的所有可能的取值;
对n21和n11的每一种可能的取值组合进行仿真,获取n21和n11的每一种取值组合对应的下行平均吞吐量,每一个下行平均吞吐量对应一个n21和n11的取值组合;
最后将所有下行平均吞吐量中的最大下行平均吞吐量对应的n21和n11的取值组合作为n21和n11最终的取值。
上述列举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为分量载波分配用户的方式,以保证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以上的用户分配方式。
随着不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制式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如FDD移动通信系统、TDD移动通信系统等。
而对于上述的移动通信系统,ITU累计划分了约1200MHz的频谱资源,在已经明确分配的约570MHz频段中,F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到了约480MHz的频谱资源,其中包括:
2500MHz-2570MHz之间的用于上行的70MHz的频谱资源;
2620MHz-2690MHz之间的用于下行的70MHz的频谱资源。
而T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到了约85MHz的频谱资源,其中包括:
2570MHz-2620MHz之间的同时用于上行和下行的50MHz的频谱资源。
从以上的频谱资源的分配来看,由于T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到的频谱资源处于F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之间,因此在2570MHz频点附近以及2620MHz频点附近,FDD移动通信系统和TDD移动通信系统之间会存在邻频干扰。
为了降低上述的邻频干扰,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保护频带的方式来降低邻频干扰。以上述情况为例,从为FDD移动通信系统和TDD移动通信系统分配的频谱资源中划出来一个保护频带,如:
2570MHz-2580MHz之间的10MHz的保护频带;或者
2565MHz-2575MHz之间的10MHz的保护频带;或者
2565MHz-2570MHz之间的5MHz的保护频带;或者
……
至于该保护频带的频谱资源是从哪个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中划出来,又或者该保护频带的频谱资源具体是多少,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然而,很明显的是,由于上述的保护频带无法用于传输,所以上述的降低邻频干扰的方式同时也降低了频带资源的利用率。
当然以上是以FDD移动通信系统和TDD移动通信系统在2500MHz-2690MHz之间的频谱资源分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的频率资源间隔较小的不同移动通信系统而言,也存在上述的干扰,而通过保护频带降低邻频干扰的方式都存在降低频带资源的利用率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可以用于对BS发送的下行信号对BS的干扰进行优化,在降低邻频干扰的同时保证频带资源的利用率。
在这种方式下,所述通信处理方法在用户调度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降低量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一干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原始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二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因此之前提到的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的步骤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不同时,判定为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一致,开始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该预设门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也就是说是否需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来进行设置,取决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和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如该频率间隔较大,超过20MHz时,则上述的干扰相对较小,此时就不需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来降低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
而当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和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较小(如小于20MHz,如间隔5MHz,甚至直接相邻)时,则可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来降低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以保证在利用所有可用的频谱资源的同时来降低邻频干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中,利用分配给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频谱资源来进行传输,因此提高了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资源利用率。而同时,由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对其中的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进行了降低处理,因此,对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接收机的干扰也可以降低,因此也能够保证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一种ACIR模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从中可以发现,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所使用的上行频谱资源间隔越近,则ACLR越小,表示对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干扰越严重。
由于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不同,不同分量载波会对第二移动通信系统产生不同的干扰,因此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的步骤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降低量越大。
之前提到,可以依据随机分配算法、比例公平分配算法等为用户分配资源,但在上述的存在邻频干扰的系统中,在每个分量载波内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如下的分配方式:
在每个分量载波内部,依据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确定的用户传输性能越高,则该用户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
当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进行功率确定,这种方式下,通信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干扰小于所述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
而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的步骤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基站,用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第一频谱资源和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进行下行传输,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用户分配模块,用于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上述的第一基站中,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越低,则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越优。
所述传输性能参数可以是路损。
所述用户分配模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用户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分量载波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用户数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第一用户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从第x1个用户开始,选择x2-x1+1个用户,其中x1≥1,N>x2-x1+1>M;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从所述x2-x1+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
( &Sigma; i = x 1 x 2 + 1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1 ) / 10 ) / N < ( &Sigma; i = x 1 x 2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1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另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用户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分量载波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用户数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第二用户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从所述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的用户集合中选择M个用户子集合;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的用户在所述用户集合中连续分布;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从所述M个用户子集合的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随机选择1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用户m1用户m1+1...用户m2)的路损满足如下关系:
( &Sigma; i = m 1 m 2 + 1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2 ) / 10 ) / N < ( &Sigma; i = m 1 m 2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2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上述的第一基站,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在用户调度之前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发射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降低量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一干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原始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二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因此所述获取模块当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不同时,判定为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不一致,开始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降低量越大。
而依据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进行功率确定时第一基站,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第二发射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干扰小于所述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
其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小。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给用户分配各种信道频谱资源的场景,如:
1)给用户分配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频谱资源,用于传送下行数据。
2)给用户分配随机接入信道(RACH)频谱资源,用于用户在该信道上进行随机接入。
3)给用户分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等其他信道频谱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通信处理方法,用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第一频谱资源和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进行下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步骤中,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越低,则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越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为路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从第x1个用户开始,选择x2-x1+1个用户,其中x1≥1,N>x2-x1+1>M;其中,N为所述多个用户的数量;
从所述x2-x1+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
( &Sigma; i = x 1 x 2 + 1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1 ) / 10 ) / N < ( &Sigma; i = x 1 x 2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1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从所述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的用户集合中选择M个用户子集合;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的用户在所述用户集合中连续分布;
从所述M个用户子集合的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随机选择1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用户m1用户m1+1...用户m2)的路损满足如下关系:
( &Sigma; i = m 1 m 2 + 1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2 ) / 10 ) / N < ( &Sigma; i = m 1 m 2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2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N为所述多个用户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降低量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一干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原始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二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的步骤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降低量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干扰小于所述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的步骤中,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小。
10.一种第一基站,用于第一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第一基站使用第一频谱资源和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进行下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用户的传输性能参数;
用户分配模块,用于依据传输性能参数将所述多个用户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中存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高于第二分量载波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越低,则分配到的用户的平均传输性能越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为路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分量载波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用户数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第一用户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按照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从第x1个用户开始,选择x2-x1+1个用户,其中x1≥1,N>x2-x1+1>M;N为所述多个用户的数量;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从所述x2-x1+1个用户中随机选择M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
( &Sigma; i = x 1 x 2 + 1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1 ) / 10 ) / N < ( &Sigma; i = x 1 x 2 10 - P L i / 10 ) / ( x 2 - x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1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分量载波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中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分量载波作为当前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用户数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需要分配的用户数量M;
第二用户选择单元,用于从还未分配的用户中,从所述路损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的用户集合中选择M个用户子集合;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的用户在所述用户集合中连续分布;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从所述M个用户子集合的每一个用户子集合中随机选择1个用户分配给所述待进行用户分配的分量载波;
其中,任意一个用户子集合(用户m1用户m1+1...用户m2)的路损满足如下关系:
( &Sigma; i = m 1 m 2 + 1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2 ) < ( &Sigma; i = 1 N 10 ( - P L i + &alpha; 2 ) / 10 ) / N < ( &Sigma; i = m 1 m 2 10 - P L i / 10 ) / ( m 2 - m 1 + 1 )
PLi为第i个用户的路损,所述α2为一用户数量调整系数,N为所述多个用户的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第一发射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相对于原始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降低量,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降低量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一干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原始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第二干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降低量越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其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与分配给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门限;
第二发射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分量载波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发射功率进行信号发送时,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第二基站产生的干扰小于所述第二基站所被允许的干扰量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分量载波分配到的频谱资源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之间的频率间隔越小,则分量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小。
CN2012100094387A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Pending CN103209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94387A CN103209065A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94387A CN103209065A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065A true CN103209065A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5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94387A Pending CN103209065A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906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812A (zh) * 2010-05-19 2010-12-01 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子载波发射功率分配系统及方法
WO2011082549A1 (zh) * 2010-01-11 2011-07-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用户终端设备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2549A1 (zh) * 2010-01-11 2011-07-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用户终端设备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02812A (zh) * 2010-05-19 2010-12-01 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子载波发射功率分配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文博等: "《时分双工CDMA移动通信技术》", 31 March 2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ownlink inter-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advanced
US8934361B2 (en)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eNB
Zhu et al. QoS-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device-to-device (D2D) radio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
CN102742345B (zh) 一种缓冲区数据量等级的上报方法和系统
EP3059876B1 (en) Downlink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point-coordination network in lte system
CN103517345B (zh) 下行用户专用dm‑rs传输方法和ue及网络侧装置
CN102843695A (zh) 一种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664855A (zh) 一种基于ofdm的两层网络中信道分配方法
CN103957563A (zh) 基于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的联合上下行负载分配方法
CN103906244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737607A (zh) 用于使用干扰消除来改善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利用的方法和装置
An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lying LTE downlink network
CN102186250B (zh) 一种分配成员载波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05568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下行链路监测技术
CN104703270A (zh) 适用于异构无线蜂窝网络的用户接入和功率分配方法
CN102577558B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238550A (zh)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配置终端的成员载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98682A (zh) 一种Segment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Guo et al. Down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D2D communication underlying cellular networks
CN103428843A (zh) 一种兼顾近远域用户效用的功率协调方法
CN107171773B (zh) 面向异构网络的蜂窝通信系统多载波聚合方法
CN103476039B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时频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6452698A (zh) 用于提升上行速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09065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CN103209420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第一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