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9013B - 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9013B
CN103209013B CN201210013764.5A CN201210013764A CN103209013B CN 103209013 B CN103209013 B CN 103209013B CN 201210013764 A CN201210013764 A CN 201210013764A CN 103209013 B CN103209013 B CN 103209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antenna
sttd
circuit
cod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37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9013A (zh
Inventor
汪凡
戎剑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137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9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9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9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STTD编码,使得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共为四路;将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四天线闭环分集。

Description

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中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后,可以提高下行数据传输速率。MIMO技术中,基站(NodeB)通过物理层的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SpeedDownlinkSharedChannel,HS-DSCH)发送数据给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同时通过高速物理层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ighSpeedPhysicalDownlinkSharedControlChannel,HS-SCCH)发送和HS-DSCH有关的控制信令;UE接收到HS-SCCH后,利用承载于其上的控制信息对HS-DSCH进行解调、译码等,然后UE根据HS-SCCH接收情况以及对HS-DSCH译码正确与否生成ACK/NACK信息;另外,UE还测量下行信道状况,生成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or,CQI)信息,并选择使得信道容量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生成预编码控制指示(PrecodingControlIndication,PCI)信息;UE将ACK/NACK信息、CQI信息和PCI信息承载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UplinkHighSpeedDedicatedPhysicalControlChannel,HS-DPCCH)上发送给NodeB;NodeB根据UE反馈的CQI信息作为业务调度的依据,且根据上报的PCI进行数据信道预编码。
现有技术中已支持两天线的闭环分集方案,该方案中,发送的数据经过扩频加扰后分为两路,分别采用根据UE上报的PCI信息得到的系数进行预编码,两路数据经过预编码后再分别与两组导频信号相叠加,然后每路数据分别从一个天线上发射出去。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四天线的闭环分集的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以支持四天线时的闭环分集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
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空时发射分集STTD编码,使得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共为四路;
将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设备,包括:
叠加模块,用于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
空时发射分集STTD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叠加模块得到的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STTD编码,使得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共为四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STTD编码模块得到的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数据流进行STTD处理,可以将STTD前的一路数据流分为两路,进而可以支持四天线的闭环发射分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频信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TTD编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分组轮循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图8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1:基站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
可以是,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与两路导频信号(CommonPilotChannel,CPICH)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两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例如,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为D1、D2,两路导频信号分别为C1、C2,则将D1和C1进行叠加,将D2和C2进行叠加,得到的两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为:D1和C1叠加后的数据流(D1+C1),以及D2和C2叠加后的数据流(D2+C2);
或者,也可以是,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一起与两路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一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例如,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为D1、D2,两路导频信号分别为C1、C2,则将D1、D2、C1和C2进行叠加,得到一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为:D1+D2+C1+C2。
另外,上述的叠加处理可以是将叠加的数据进行直接相加运算,例如,D1为0.7+0.6i,C1为0.8+0.5i,则D1和C1叠加处理后的数据为:1.5+1.1i。
步骤12:基站对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空时发射分集(SpaceTimetransmitDiversity,STTD)编码,使得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共为四路;
其中,如果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为两路,则每路数据流可以采用两天线STTD编码,两天线STTD编码可以将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转换为输出的两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由于叠加后为两路数据流,且每路数据流经过两天线STTD编码后变为两路,则共有四路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
或者,如果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为一路,则每路数据流可以采用四天线STTD编码,四天线STTD编码可以将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转换为输出的四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
步骤13:基站将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其中,如果叠加后的数据流为两路,每路叠加后的数据流在STTD编码后变为两路,则每路叠加后的数据流对应的STTD编码后的两路数据流可以通过一组天线进行发送,每组天线包括两个天线;
由于每组天线包括两个天线,每路数据流在STTD编码后对应两路数据流,因此,原来的一路数据流经过STTD编码后可以在两个天线上发送,进而原来的两路数据流分别经过STTD编码后可以在四个天线上发送,以实现四天线的发射分集。
或者,如果叠加后的数据流为一路,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为四路,则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通过4个发射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由于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为四路,每路数据流在一个天线上发送,因此,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可以在四个天线上发送。
可选的,也可以采用其它分组方式,例如,将预编码后的两路数据流与一路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一路数据流,将该叠加后的一路数据流进行STTD编码,此时的STTD编码是将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输出为三路数据流,之后,该三路数据流中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发送,而另一路导频信号通过4发射天线中剩余的另一个天线发送。
本实施例通过对数据流进行STTD处理,可以将原有的一路数据流转换为多路正交的数据流,使得数据流在发射时共为4路,实现四天线闭环分集。
图2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图2对应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21:对原始数据块(PrimaryTransportblock)进行发送信道(TransmitChannel,TrCH)处理(TrCHprocessing),得到发送信道处理后的数据流;
其中,发送信道处理可以包括:编码、复用、调制。
步骤22:对发送信道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扩频(Spread)和加扰(Scramble)处理,得到扩频、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
其中,在扩频处理时,不同数据信道的数据可以采用相同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rthogonalVariableSpreadingFactor,OVSF)码,也可以采用不同的OVSF码。
步骤23:对扩频和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处理,且预编码处理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根据UE反馈的PCI确定的。
由于信道矩阵一般是非正交的,多天线上发送的并行数据流会发生干扰。在接收端通常需要采用干扰抑制技术对发送信号进行解调。通过在发送端根据信道信息对发送数据进行一定的预编码处理(Pre-coding)能降低发送数据流之间的非正交性,简化接收机的设计并提高解调性能。
类似现有两天线闭环分集时的处理方案,在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根据UE上报的PCI信息确定的,如图3所示,预编码矩阵中的系数w1,w2是根据UE的反馈信息确定的,由于PCI是由UE反馈给基站的,因此可以实现闭环处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可以依然用两天线闭环分集采用的秩为1(closedlooptransmitdiversityrank1)的预编码矩阵。
步骤24: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与两路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叠加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
如图3所示,两路导频信号分别用CPICH1和CPICH2表示。一路导频信号,如CPICH1可以有两个pattern(形状),分别为天线-1pattern和天线-2pattern,另一路导频信号,如CPICH2仅有一个天线-1pattern。两个pattern可以参见图4,也就是说,CPICH1可以如图4所示的任一种,CPICH2可以如图4所示的天线-1这种。
步骤25: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两天线STTD编码,将一路输入转换为两路输出;
经过两天线STTD编码后,一路数据流中的前后两个数据经过两天线STTD编码后可以分为两路。如图5所示,一路数据流中的两个数据S1和S2经过两天线STTD编码后,一路输出为S1和S2,另一路输出为其中,*表示取共轭。两天线STTD编码对应的输出信号矩阵为:
步骤26: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输出的两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组天线进行发送,每组天线包括两个天线。
其中,可以首先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天线分组,之后将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在对应的天线分组上发送。
本实施例以对应固定的天线分组为例,本实施例可以预先设置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该天线分组是固定的。例如预先设置与CPICH1叠加后的数据流在天线_1和天线_2上发送,与CPICH2叠加后的数据流在天线_3和天线_4上发送,则与CPICH1叠加后的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在不同的时刻都是在天线_1和天线_2上发送,与CPICH2叠加后的数据流在不同的时刻都是在天线3和天线4上发送。例如,与CPICH1叠加后的数据流包括S1和S2,则S1和S2在天线_1上发送,另一路输出为在天线_2上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现有两天线的闭环分集的基础上进行STTD处理,可以实现四天线闭环分集;通过重用2天线闭环分集秩1的矩阵,可以无需引入新矩阵或者对现有矩阵进行修改,可以兼容现有技术;由于2天线闭环分集秩1的矩阵使用4个码本,则UE在反馈时只需要反馈4个码本的信息,相对于理论上4个天线需要16个码本的情况,可以降低反馈量;本实施例依然采用两路导频信号,相对于理论上4个天线需要4路导频信息的情况,可以降低导频开销。
图6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61:对原始数据块进行发送信道处理,得到发送信道处理后的数据流;
步骤62:对发送信道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扩频和加扰处理,得到扩频、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
步骤63:对扩频和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处理,且预编码处理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根据UE反馈的PCI确定的;
步骤64: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与两路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
步骤65: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两天线STTD编码;
上述的步骤61~65的具体内容可以分别参见步骤21~25。
步骤66: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输出的两路数据流在不同的时刻分别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
步骤67:根据所述不同的时刻所对应的信道性能,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输出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
步骤68: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输出的两路数据流在对应的天线分组上发送。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是,本实施例也要首先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输出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预先设定的固定的天线分组,而本实施例采用轮循的方式,按照不同的分组形式进行逐一尝试,将信道性能最优时的天线分组确定为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
如图7所示,轮循时,可以首先将第一组数据流(与CPICH1叠加后的数据流经过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分别在天线_1和天线_2上发送,将第二组数据流(与CPICH2叠加后的数据流)分别在天线_3和天线_4上发送,此时对应一个CQI信息;再将第一组数据流分别在天线_1和天线_3上发送,将第二组数据流分别在天线_2和天线_4上发送,此时对应另一个CQI信息;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如图7所示的四种天线分组组合时各自对应的CQI信息,之后可以将CQI信息表明信道性能最好的天线分组组合确定为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分别对应的天线分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现有两天线的闭环分集的基础上进行STTD处理,可以实现四天线闭环分集;通过重用2天线闭环分集秩1的矩阵,可以无需引入新矩阵或者对现有矩阵进行修改,可以兼容现有技术;由于2天线闭环分集秩1的矩阵使用4个码本,则UE在反馈时只需要反馈4个码本的信息,相对于理论上4个天线需要16个码本的情况,可以降低反馈量;本实施例依然采用两路导频信号,相对于理论上4个天线需要4路导频信息的情况,可以降低导频开销。
图8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图8对应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81:对原始数据块进行发送信道处理,得到发送信道处理后的数据流;
步骤82:对发送信道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扩频和加扰处理,得到扩频、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
步骤83:对扩频和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处理,且预编码处理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根据UE反馈的PCI确定的。
上述的步骤81~83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步骤21~23。
步骤84: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流与两路导频信号一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叠加处理后的一路数据流。
参见图9,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的,图3是数据流与导频信号分别叠加,输出两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而本实施例是数据流与两路导频信号一起叠加,输出一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具体的叠加处理也可以是将输入的四路信号,分别为两路数据流和两路导频信号,分别进行按位相加运算。
步骤85:对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四天线STTD编码,将一路输入转换为四路输出。
四天线STTD编码对应的输出信号矩阵可以为:
S 1 S 2 S 3 S 4 - S 2 S 1 - S 4 S 3 - S 3 S 4 S 1 - S 2 - S 4 - S 3 S 2 S 1 S 1 * S 2 * S 3 * S 4 * - S 2 * S 1 * - S 4 * S 3 * - S 3 * S 4 * S 1 * - S 2 * - S 4 * - S 3 * S 2 * S 1 *
也就是说,假设输入的数据流中依次传输的4个数据为:S1、S2、S3、S4,则经过四天线STTD编码后,输出的4路数据流分别如上述矩阵中每列所示的数据。
步骤86:将四天线STTD编码后输出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现有两天线的闭环分集的基础上进行STTD处理,可以实现四天线闭环分集;通过重用2天线闭环分集秩1的矩阵,可以无需引入新矩阵或者对现有矩阵进行修改,可以兼容现有技术;由于2天线闭环分集秩1的矩阵使用4个码本,则UE在反馈时只需要反馈4个码本的信息,相对于理论上4个天线需要16个码本的情况,可以降低反馈量;本实施例依然采用两路导频信号,相对于理论上4个天线需要4路导频信息的情况,可以降低导频开销。
图10为本发明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位于基站内,该设备包括叠加模块101、STTD编码模块102和发送模块103;叠加模块101用于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STTD编码模块102用于对所述叠加模块得到的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STTD编码,使得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共为四路;发送模块103用于将所述STTD编码模块得到的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可选的,所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与两路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两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所述STTD编码模块为两个,所述STTD编码模块具体用于: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两天线STTD编码,使得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输出为两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每路数据流对应的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两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组天线进行发送,每组天线包括两个天线。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此时,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对应的天线分组上发送。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信息,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所述预先设置的信息包括: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固定的天线分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在不同的时刻分别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时的信道性能,确定每路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数据对应的天线分组。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接收UE在所述不同的时刻反馈的CQI信息,根据所述CQI信息在确定对应的天线分组。
可选的,所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两路导频信号一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一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所述STTD编码模块为一个,所述STTD编码模块具体用于:对叠加处理后的一路数据流进行四天线STTD编码,使得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输出为四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
可选的,该设备还可以包括:预编码模块,用于对扩频和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所述预编码模块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与两天线时闭环分集时的秩为1的预编码矩阵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对现有的两天线闭环分集的叠加后的数据流进行STTD处理,可以将原有的一路数据流转换为多路正交的数据流,使得数据流在发射时共为4路,实现四天线闭环分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
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空时发射分集STTD编码,使得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共为四路;
将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扩频和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所述预编码处理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与两天线时闭环分集时的秩为1的预编码矩阵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包括:
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与两路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两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
所述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STTD编码,包括:
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两天线STTD编码,使得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输出为两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
所述将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包括:
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每路数据流对应的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两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组天线进行发送,每组天线包括两个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包括:
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两路导频信号一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一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
所述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STTD编码,包括:
对叠加处理后的一路数据流进行四天线STTD编码,使得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输出为四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每路数据流对应的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两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组天线进行发送,包括:
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
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在对应的天线分组上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信息,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所述预先设置的信息包括: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固定的天线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包括:
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在不同的时刻分别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
根据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时的信道性能,确定每路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数据对应的天线分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时的信道性能,确定每路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数据对应的天线分组,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UE在所述不同的时刻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根据所述CQI信息确定对应的天线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包括:
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相加运算,得到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
9.一种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叠加模块,用于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
空时发射分集STTD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叠加模块得到的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STTD编码,使得STTD编码后的数据流共为四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STTD编码模块得到的STTD编码后的每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所述设备,还包括:
预编码模块,用于对扩频和加扰处理后的两路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所述预编码模块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与两天线时闭环分集时的秩为1的预编码矩阵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分别与两路导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两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
所述STTD编码模块为两个,所述STTD编码模块具体用于:对每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两天线STTD编码,使得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输出为两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预编码处理后的每路数据流对应的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两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一组天线进行发送,每组天线包括两个天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将两路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流与两路导频信号一起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一路叠加处理后的数据流;
所述STTD编码模块为一个,所述STTD编码模块具体用于:对叠加处理后的一路数据流进行四天线STTD编码,使得输入的一路数据流输出为四路互相正交的数据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对应的天线分组上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置的信息,确定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天线分组,所述预先设置的信息包括: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对应的固定的天线分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在不同的时刻分别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每路数据流在两天线STTD编码后对应的两路数据流通过不同分组的天线进行发送时的信道性能,确定每路两天线STTD编码后的数据对应的天线分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在所述不同的时刻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根据所述CQI信息确定对应的天线分组。
CN201210013764.5A 2012-01-17 2012-01-17 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209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3764.5A CN103209013B (zh) 2012-01-17 2012-01-17 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3764.5A CN103209013B (zh) 2012-01-17 2012-01-17 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013A CN103209013A (zh) 2013-07-17
CN103209013B true CN103209013B (zh) 2016-06-22

Family

ID=4875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3764.5A Active CN103209013B (zh) 2012-01-17 2012-01-17 实现闭环分集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9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7100B (zh) * 2014-06-06 2020-08-04 索尼公司 Mimo通信方法、终端和基站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514A (zh) * 2005-11-07 2006-05-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叠加导频的联合半盲信道估计和数据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5295A (zh) * 2004-11-04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反馈改善多入多出发射分集性能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1063B2 (en) * 2007-06-06 2011-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symbols mapping for antenna diversit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295A (zh) * 2004-11-04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反馈改善多入多出发射分集性能的方法
CN1767514A (zh) * 2005-11-07 2006-05-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叠加导频的联合半盲信道估计和数据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带有预编码的空时分组码设计;李颖,王新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29;第96-10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013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4579B (zh) 用于上行链路中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80642B (zh) 映射响应于捆绑式nack消息的重发的方法以及用于多层mimo发射的相关设备
CN104115436B (zh) 实现共享的ack/nack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EP2901568B1 (en) Non-codebook 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2082637B (zh) 一种码本子集约束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611568B (zh) 组合了对无线信号的循环延迟分集和预编码的方法和系统
KR101481583B1 (ko)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CN102035584B (zh) 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方式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4067533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958773B (zh)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2170335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4662831B (zh) 对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编码
CN104823384A (zh) 用于scma通信系统中开环mimo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88033B (zh) 编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83223A (zh) 一种发送dci和上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919888B (zh) 包括不连续发射的重发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378252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CN10512269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460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3365984A1 (en) Dynamic precoding of shared reference signals
CN108092699A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411465A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303442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WO2013115699A1 (en)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data including symbol mapping/demapping and related devices
CN107294682A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