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8067A -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8067A
CN103208067A CN2013100800055A CN201310080005A CN103208067A CN 103208067 A CN103208067 A CN 103208067A CN 2013100800055 A CN2013100800055 A CN 2013100800055A CN 201310080005 A CN201310080005 A CN 201310080005A CN 103208067 A CN103208067 A CN 103208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mark
coding
reader
counterfeiting
tex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00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8067B (zh
Inventor
张小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800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8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8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0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3140 priority patent/WO201413938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8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0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嵌入隐形点码、防伪标签的形成、防伪标识的解读、鉴别防伪标识真假及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系统包括防伪标识、用于通过获取防伪标识的数字化图像以鉴定防伪标识真伪的标识解读器以及用于储存已发行的防伪标识的编码和相关商品鉴定信息、并辅助标识解读器对防伪标识进行真伪鉴定的后台服务器;防伪标识包括隐形点码、背景图文和载体;背景图文设置在载体上,隐形点码嵌入在背景图文中并通过网络将防伪标识及其信息链接。实施本发明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嵌入隐形点码、防伪标签的形成、防伪标识的解读、鉴别防伪标识真假及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技术门槛高、使用方便、能即时鉴别。

Description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防伪标签的形成、防伪标识的解读、鉴别防伪标识真假及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案例一,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5203425.5(申请日1995年2月7日),标题为“密码防伪标识物”中,其防伪标识物由防伪信息载体印设的代码、密码 ( 防伪信息 ) 和遮盖层构成;代码和密码组成编码存储在为消费者提供验证密码服务的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消费者可通过电话向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拨入编码来验证产品的真伪,它将鉴别产品真伪这种本来复杂的技术行为转化为打电话验证编码的简单行为,其不易伪造,易于识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推广的“全国电码电话防伪系统工程”采用了该项专利技术。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现存在回收防伪标识物造假的现象及一码多印的造假的现象,还发现存在非法拷贝编码造假的现象。
案例二,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89735.2 (申请日2005年3月17日),标题为“能够识别商品真伪的手机”中,真伪识别器为手机,防伪标识是一般的二维条码。该技术的特点是可识别性高,隐秘性低,随机性低,很容易用普通的复印机或其它简单的方法来仿冒。另外,其实施方案的技术门槛低,容易被冒名假造。
案例三,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1020646885.X (申请日2010年12月8日),标题为“一种防伪标识物”中,防伪标识上印设有设查询编码和纹密防伪。另外还提供有查询电话号码和查询网址。用户可登陆网站,输入查询码进行查询,并且观查比对纹密条数、颜色、位置和形状。该技术的特点是随机性高,可识别性低。该技术在使用上的不方便性必然导致查询率低,给一码多印的造假留下漏洞。
案例四,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1220331228.5(申请日2012年7月9日),标题为“手机拍码信息比对查询防伪标识及其识别系统”中,真伪识别器为手机,防伪标识是多层的,有刮墨层、信息层和镂空全息层等等。在使用时需先刮掉标识的刮墨层再对镂空全息层摄像。该技术的特点是隐秘性高,可识别性低。该技术的弱点是对防伪标识作破坏性地改变,导致用户必须“先买后查”,而不能“先查后买”。
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防伪技术产品八个通用技术要求,其内容如下:1)身份唯一性:防伪技术产品防伪识别特征的唯一性和不可转移性。2)稳定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可持续保持的最短时间。3)安全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防伪识别特征被成功仿制的最短时间。4)防伪力度:识别真伪、防止假冒伪造功能的持久性与可靠程度。5)使用适应性: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能与标的物或服务对象使用要求相适应的能力。6)识别性能: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能通过感官或机器在要求的识别时间内正确识别。7)使用环境要求: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性能应能满足标的物的正常使用环境要求。8)技术安全保密性:设计、制作防伪技术产品的技术应具有安全保密性。
对于真伪的鉴别,虽然全世界有很多方法,但是防伪力度高又方便使用的方法却很少。这其中的主要两个原因是:1)技术门槛低、技术易被破解、易被大量的复制。2)使用不方便和无法即时鉴别。有些方法需要专家的鉴定,有些方法需要数日甚至数周的时间。这两个原因常常导致用户对防伪的实际效果丧失信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门槛较低、使用不方便、无法即时鉴别的缺陷,提供一种技术门槛较高、使用方便、能即时鉴别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防伪标签的形成、防伪标识的解读、鉴别防伪标识真假及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包括用于传递商品信息的防伪标识、用于通过获取所述防伪标识的数字化图像以鉴定所述防伪标识真伪的标识解读器以及用于储存已发行的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和相关商品鉴定信息、并辅助所述标识解读器对所述防伪标识进行真伪鉴定的后台服务器;所述防伪标识包括隐形点码、背景图文和载体;所述背景图文设置在所述载体上,所述隐形点码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并通过网络将所述防伪标识及其信息链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中,所述标识解读器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防伪标识的数字化图像的摄像单元、用于控制各单元进行相应操作的主控单元、用于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的通讯单元和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中,所述隐形点码包括以设定的编码方式进行排列并在排列后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多个彩色微点。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中,所述隐形点码携带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信息,所述背景图文是随机生成的并携带防伪内容,所述载体包括纸类媒介或塑胶类媒介或金属类媒介或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所述编码信息包括一维编码或多维编码。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中,所述多维编码包括所述载体的编码和所述防伪标识位置的编码;所述多维编码由26位十进制数字表示;所述载体上任一点或任一区域用多维坐标来界定。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将一个数字化文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的图像,将所述数字化的图像作为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文;
B1)按照设定的编码方式计算当前彩色微点在所述背景图文中的坐标位置;
C1)以所述彩色微点的位置为定点计算所述背景图文的本地颜色;
D1)将所述本地颜色的反向颜色或黄色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所述定点的位置;
E1)判断所有的彩色微点是否都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如是,结束本次嵌入操作;否则,获取下一个彩色微点并返回步骤B1)。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2)随机生成一个数字化文件并将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图像;
   B2)将防伪标识的编码信息或所述数字化图像传送到后台服务器;
   C2)将所述防伪标识的隐形点码嵌入在所述数字化文件中;
   D2)设定对所述防伪标识查询时所反馈的信息并将所述反馈的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反馈的信息包括相关的鉴定结果或/和文字或/和图像或/和网页或/和短片或/和广告;
   E2)将已嵌入隐形点码的数字化文件打印在载体上;
   F2)从已打印的载体上任意或按照一定规则划分出多个防伪标签。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3)标识解读器对防伪标识进行扫描;
B3)从标识解读器的视频数据流中提取当前数字化的图像;
C3)从所述数字化的图像中提取隐形点码,并对其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
D3)将解码得到的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解码得到的参数包括扫描图像、多维坐标、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标识解读器身份信息;
E3)所述后台服务器对所述防伪标识作唯一性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所述鉴定所需的参数包括多维坐标、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标识解读器身份信息; 
F3)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扫描图像与事先存储的背景图文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 
G3)查询后台数据库,提取与所述多维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传送回给所述标识解读器;
H3)在所述标识解读器上显示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鉴定结果或/和相关的文字或/和图像或/和网页或/和短片。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中,所述步骤C3)进一步包括:
C31)从所述数字化的图像中自动侦测出各种隐形点码的参数;所述侦测的参数包括编码类型、编码维数、大小和取向;
C32)依据所述侦测的参数对所述隐形点码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中,所述步骤E3)进一步包括:
E31)将防伪标识的编码、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查询时间和查询地点传送到后台服务器;
E32)依据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查询时间和查询地点和扫描记录,计算出唯一性的或然率;
E33)判断所述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如是,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显示;否则,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显示。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中,所述步骤F3)进一步包括:
      F31)从所述扫描图像中提取所述防伪标识的第一背景图文;
F32)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提取与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相对应的防伪标识的第二背景图文,并将所述扫描所得的第一背景图文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提取的第二背景图文进行对比,得到一个描述相似程度的第一数值;
F33)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大于设定值,如是,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否则,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鉴别防伪标识真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4)将标识解读器的查询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查询参数包括防伪标识编码、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查询标识解读器的身份;
   B4)后台服务器收集与所述防伪标识编码相关的查询记录;
   C4)依据所述查询参数和查询记录中的数据,计算唯一性的或然率;
   D4)判断所述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如是,断定所述防伪标识为真;否则,断定所述防伪标识为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5)提出防伪标识所有权变更请求;
B5)根据所述防伪标识的权属状态显示所有权的变更菜单;
C5)从所述变更菜单中选择一个选项并进行所述选项的相关操作;所述选项包括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或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或放弃防伪标识所有权。
在本发明所述的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中,所述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6)显示防伪标识所有权表格,并提示用户输入表格内容;
B6)系统依据扫描记录来判断用户是否拥有防伪标识的控制权;如是,执行步骤C6);否则,退出本次操作;
C6)用户获得防伪标识所有权,系统更新数据库中所有权记录。
在本发明所述的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中,所述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7)按照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状的内容生成一个背景图文;
B7)将出让所有权的编码加到所述出让防伪标识的编码上构成第一编码,并将所述第一编码嵌入到所述所有权状的背景图文中;
C7)在出让方的第一标识解读器上显示所述第一编码所嵌入的所有权状;
D7)接收方用第二标识解读器扫描所述出让方的所述第一标识解读器上的所有权状;
E7)接收方在所述第二标识解读器上确认所有权的变更;
F7)系统更新数据库记录,将防伪标识的所有权从所述出让方转给所述接收方。
实施本发明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防伪标签的形成、防伪标识的解读、鉴别防伪标识真假及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防伪标识的隐形点码内容被直接嵌入在一个数字化的文件中,文件本身的版面设计不需作任何的改动,所以其技术门槛高、使用方便;在购买商品时,用户只需用标识解读器扫瞄一下商品上的防伪标识,并通过网络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就能快速鉴定出商品的真伪,所以其能即时鉴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鉴别防伪标识真假的方法及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实施例中隐形点码防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防伪标识与26位十进制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
图4是所述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所述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编码多维性示意图;
图6是所述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高分辨率与可重叠性示意图;
图7是所述实施例中标识解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实施例中标识解读器为手机解读器时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实施例中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所述实施例中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所述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所述实施例中从数字化的图像中提取隐形点码,并对其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的具体流程图;
图13是所述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对防伪标识作唯一性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返回到标识解读器的具体流程图;
图14是所述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扫描图像与事先存储的背景图文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返回到标识解读器的具体流程图;
图15是所述实施例中鉴别防伪标识真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所述实施例中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所述实施例中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所述实施例中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实施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防伪标识的解读及权属管理方法实施例中,其隐形点码防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包括防伪标识1、标识解读器2和后台服务器3。防伪标识1,又称防伪标签,或称防伪商标,是一种能粘贴、印刷、转移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1用于传递商品信息,其目的是将产品的称号,描绘,成分,有效日期,品牌信息等传达给消费者。标识解读器2用于通过获取防伪标识1的数字化图像以鉴定防伪标识1真伪,后台服务器3用于储存已发行的防伪标识1的编码和相关商品鉴定信息、并辅助标识解读器2对防伪标识1进行真伪鉴定。
具体来讲,防伪标识1是一个实体的证据,其功用是传递商品信息同时又作为鉴定商品真伪的依据。该防伪标识1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唯一性,每一枚防伪标识上的图样都是独一的,如同人的指纹,没有任何两枚防伪标识具有相同的图样。常见的仿冒方法是首先仿冒一个真品然后进行大量复制。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真品的防伪标识1只有一个,使造假者不能大量复制。如果要制造100个假标识,就要对100个不同的真标识分别进行仿冒。这个特点使造假成本大大地增加,使仿冒行为在很多的应用领域得不偿失。该防伪标识1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方便性。在使用时可以将预先制造好的防伪标识1贴在商品上以便消费者识别,也可以直接将防伪标识1打印在商品上,有利于数量大、单价低及高速流水线上生产的商品。
本实施例中,标识解读器2是一个手机应用程式,具体来讲,标识解读器2是手机解读器(具体是手机),其功用是识别防伪标识1的真伪。本实施例中,标识解读器2的特点之一是利用手机的照相功能来获取防伪标识1的数字化图像,并使用手机的通讯功能与后台服务器3作在线操来鉴定防伪标识1的真伪。标识解读器2的又一特点是它的普遍化和使用的方便性。现代人几乎是人手一机,防伪标识1的鉴别不需专业受训、不需复杂昂贵仪器,人人都可以轻松使用手机又即时的鉴别商品的真伪。在购买商品时,用户只需用手机扫瞄一下商品上的防伪标识1,就能马上鉴定出商品的真伪。标识解读器2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鉴定假标识的能力,即使假防伪标识与真防伪标识是100%的相同,在经过标识解读器2与后台服务器3连线对比之后,其也会立刻被鉴定出来。
本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3是一个拥有网络通讯功能的在线电脑,其主要功用是储存已经发行的防伪标识1的编码与相关的商品鉴定信息。现行的防伪标识1的编码容量是十进制数字的26次方,这样大的容量足以包括现在和将来许多年内所生产的每一个商品的编码需求。后台服务器3的另外一个功用是辅助标识解读器2检测假防伪标识。一般来说,用户是不会直接接触到后台服务器3的,用户通过标识解读器2与后台服务器3进行互动。若发现有一个防伪标识1是未发行的,既可断定是造假的。若发现有两个防伪标识是相同的,既可断定其中之一是仿冒,或者两个都是仿冒。在仿冒出现时,后台服务器3可即时通知用户、厂商与政府相关部门来稽查仿冒的来源。
图2是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防伪标识1包括隐形点码、背景图文12和载体13;其中,背景图文12设置在载体13上,隐形点码嵌入在背景图文12中并通过网络将防伪标识1及其信息链接。隐形点码包括多个肉眼难以看见的彩色微点11,上述多个彩色11微点以设定的编码方式进行排列并在排列后嵌入在背景图文12中,最后将所生成的影像以打印、投射或其它方式显示在载体13上。
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1中的彩色微点11是隐形的,由彩色微点11组合而成的隐形点码携带防伪标识1的编码信息。防伪标识1的背景图文12是随机生成的并携带防伪内容,此外,背景图文12是显形的,只携带防伪内容,不携带编码信息。防伪标识1的载体13是显形的,载体13包括纸类媒介或塑胶类媒介或金属类媒介或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本实施例中的防伪标识1有静态标识与动态标识两种。静态标识是指防伪标识内容一次性的成像在载体13上之后就永久不变了。静态标识的成像方法包括有:1)使用打印机将防伪标识内容打印在载体13上。2)使用各种雕刻机将防伪标识内容雕刻在载体13上。一般来讲,静态标识的成像的工艺是依照载体和使用方法而定的。静态标识的特点是载体上的内容是静态的,是不变的。动态标识主要是指将防伪标识内容成像在电视、电脑或手机的屏幕上。动态标识的特点是载体上的内容是动态的,是会改变的。
本实施例中,上述编码信息包括一维编码或多维编码,具体来讲,防伪标识1中的编码信息可以是一维的,也可以是多维的。简单来说,一维编码是指在一个防伪标识1中只有一个号码,也只能有一个链接热点,完成一项任务。多维编码是指在一个防伪标识中有一个多维空间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包含有多个链接热点,也就是在一个防伪标识中可以有多个号码,也可以有多个链接热点,可以完成多项任务 。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1的编码为多维编码。
一般的条码或二维码在视觉上是非常明显的,很容易用普通的复印机或其它简单的方法来仿冒。而隐形点码在视觉上是隐秘的,隐形点码的生成是用肉眼难以看见的彩色微点11以近似随机组合的方式进行排列,之后再嵌入到背景文字或图像中。因为视觉上的隐秘性,所以用普通的复印机或一些简单的方法是不能复制隐形点码的。除了视觉上的隐秘性之外,隐形点码的编码方法和编码内容也是隐秘的,隐形点码中的彩色微点11所放置的位置是近乎随机的,如果不知道编码方法是无法制造假码的。
在每一枚点码标识上,彩色微点11的排列都是独一的,如同人的指纹。没有任何两个指纹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个防伪标识的彩色微点11的排列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一个防伪标识,一个排列,没有重复的。值得注意的是,确保每个排列都是独一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给每一枚防伪标识1一个独立的号码,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1的编码用一个26位十进制号码表示,即多维编码由26位十进制数字表示,按照这个26位十进制号码进行有序的排列就可确保防伪标识1的唯一性。图3是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与26位十进制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图3中,“54321098765432109876543210”为一个26位十进制数字。
常见的仿冒方法是模仿与复制,首先模仿一个真品,然后加以大量的复制。 防伪标识1的唯一性使常见的仿冒方法完全失灵,因为同一号码,同一外观的真品防伪标识只有一个。当市场上出现多个号码相同的防伪标识1时,系统会发出警告,并且在后台服务器3中自动将被仿冒的防伪标识号码作废掉。这样的防伪机制使仿冒行为得不偿失。
图4是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位置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1是具有随机性的标识。因为防伪标识1所在的位置与其大小定义了防伪标识1上彩色微点11的排列,又因为防伪标识1的位置与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机性,所以防伪标识1上的彩色微点11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随机性。除此之外,防伪标识1上的背景图文12是可以任意生成的,是完全随机的。这些特征大大地提升了防伪标识1的防伪功能,因为完全随机性的事件是无法预测的,使得造假者不能预测防伪标识1的背景图文12,也不能冒名制造出可以乱真的假标识。
图5是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编码多维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防伪标识1的编码是多维性的,其中包括载体13的编码与防伪标识1位置的编码。一个完整的防伪标识1的编码是由26位十进制的数字所组成。 这样大的容量可以满足现在和将来许多年内所生产的所有商品的编码需要。有关标识的编码方法请参考中国专利:ZL03145092,与美国专利:6256398,6577748,6819776,7123742。
编码的多维性使载体13上的任何一点或任何一小块区域都可以用多维坐标来界定,并可以将界定之后的区域定义为链接热点。当手机扫描所得的坐标 (X,Y,Z) 落在某一界定的区域之内时,就可启动相应的链接热点,在手机上显示链接信息。例如:(X,Y,Z)是描述载体(Z)中的一个点(X,Y)。又例如:(R,X,Y,Z)是描述载体(Z)中的一个以(X,Y)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参照上图,热点1是用(R1,X1,Y1,Z1)来界定的圆,热点2是用(R2,X2,Y2,Z1)来界定的圆。当手机扫描所得的坐标 (X,Y,Z) 落在热点1范围内时,热点1被启动,在手机上显示出热点1的链接信息。当手机扫描所得的坐标 (X,Y,Z) 落在热点2的范围内时,热点2被启动,在手机上显示出热点2的链接信息。如果(X,Y,Z) 没有落在任何标识范围内,没有链接热点被启动,也不会显示任何链接信息。
图6是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高分辨率与可重叠性示意图。图6中,热点1是用(R1,X1,Y1,Z)来界定的圆,热点2是用(R2,X2,Y2,Z)来界定的圆。热点1与热点2所界定的区域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当手机扫描所得的坐标 (X,Y,Z) 同时落在热点1与热点2之内时,由于其距离热点2的圆心比较近,所以启动热点2的链接热点,并显示热点2链接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热点间的分辨度是由多维坐标的解析度来定义的。因为多维坐标的解析度通常都在一毫米以下,所以热点间的分辨率是很高的。
图7是本实施例中标识解读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标识解读器2包括有硬体与软体,硬体是一个手机,软体是手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式。具体来讲,标识解读器2包括摄像单元21、主控单元22、通讯单元23和显示单元24;其中,摄像单元21用于获取防伪标识1的数字化图像,主控单元用于控制各单元(通讯单元23和显示单元24)进行相应操作,通讯单元23用于与后台服务器3进行通讯,显示单元24用于显示信息。摄像单元21包括手机上的摄像传感器和控制软体。通讯单元23包括与上网相关的硬体和软体。主控单元22与显示单元24是一般手机中常见的。
本实施例中,标识解读器2拥有多重功用:第一个功用是鉴定防伪标识的真伪,第二个功用是提供与防伪标识相关的产品信息,第三个功用是对防伪标识身份与所属权的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防伪标识真伪的鉴定实际上是一种对标识身份的认证。
图8是本实施例中标识解读器为手机解读器时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标识解读器2中的手机应用程式在设计和使用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将摄像传感器设置在连续视频状态,使识别器(标识解读器)可自动从视频数据流中提取最新的数字化的图像,无需用户的干预。2)使用手机的通讯功能与后台服务器3作在线操作,联合鉴定标识的身份。3)使用“一对多”的相应关系,将防伪标识与标识物的各样信息关联起来。4)使用多频道设计架构,将各种与防伪标识相关的信息从后台服务器3送到手机上显示。5)用户只需要作一个动作,就是对准防伪标识,不需要按其它任何键,就可完成防伪标识的认证。6)在完成防伪标识认证的同时,又提供防伪标识管理功能,而且还提供与防伪标识相关的产品内容与广告内容。7)用户只需按一个键就可在各个频道(扫描频道、标识频道、信息频道和广告频道)之间作切换。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的方法,其流程图如图9所示。图9中,该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的方法包括:
步骤S11将一个数字化的文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的图像,将数字化的图像作为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文:本步骤中,首先将一个数字化的文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的图像,然后将该数字化的图像作为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文。
步骤S12 按照设定的编码方式计算当前彩色微点在背景图文中的坐标位置:本步骤中,按照设定的编码方式(编码方法)计算彩色微点在背景图文中的坐标位置(X,Y)。
步骤S13以彩色微点的位置为定点计算背景图文的本地颜色:本步骤中,以彩色微点的坐标位置(X,Y)为定点计算背景图文的本地颜色。
步骤S14 将本地颜色的反向颜色或黄色嵌入在背景图文中定点的位置:本步骤中,将本地颜色的反向颜色或黄色嵌入在背景图文中的定点位置(X,Y)。
步骤S15 判断所有的彩色微点是否都嵌入在背景图文中:本步骤中,判断所有的彩色微点是否都嵌入在背景图文中,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6;否则,执行步骤S17。
步骤S16 结束本次嵌入操作:如果上述步骤S15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结束本次嵌入操作。
步骤S17 获取下一个彩色微点:如果上述步骤S15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本步骤。值得一提的是,执行完本步骤,返回步骤S12,直到将所有的彩色微点都嵌入在背景图文中为止。
上述步骤S12与S13中有关的计算方法请参考中国专利:ZL03145092,与美国专利:6256398,6577748,6819776,7123742。在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的隐形编码内容可被直接嵌入在一个数字化的文件中,文件本身的版面设计不需作任何的改动。这样的方法即提供了使用上的方便,又提高了仿冒难度,同时也不破坏原始文件的美感。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0所示。图10中,该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包括:
步骤S21 随机生成一个数字化文件并将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图像:本步骤中,随机生成一个数字化文件,并将该数字化文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图像。
步骤S22 将防伪标识的编码信息或数字化图像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本步骤中,将防伪标识的编码或上述数字化图像(上述数字化文件的图像)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中,以便在鉴别时将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文与后台服务器中对应的背景图文进行比对。
步骤S23 将防伪标识的隐形点码嵌入在数字化文件中:本步骤中,将防伪标识(其编码为多维编码)的隐形点码嵌入在数字化文件中,其嵌入方法参见上述图9。
步骤S24设定对防伪标识查询时所反馈的信息并将反馈的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本步骤中,定义查询防伪标识时标识解读器整个页面反馈的信息(回应的信息),并将定义的内容和相关数据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中;上述反馈的信息包括相关的鉴定结果或/和文字或/和图像或/和网页或/和短片或/和广告等信息。 
步骤S25 将已嵌入隐形点码的数字化文件打印在载体上:本步骤中,将已嵌入隐形点码的数字化文件打印在载体(标签载体)上。
步骤S26 从已打印的载体上任意或按照一定规则划分出多个防伪标签:本步骤中,从已打印的载体上任意或是按照某一特定的方法划分出(切出)多个防伪标签来,其可被贴在商品上作为防伪标签用。
在上述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中,因为数字化文件是随机生成的,所以能够保证每一个防伪标签的随机性。又因为使用隐形的彩色微点和多维编码,所以能够确保每一个防伪标签的隐秘性和唯一性。此外,因为所有的防伪标签都在同一个载体上,在查询时都有同样的回应,所以不需要对每一个防伪标签作特殊的区域界定,并且可以任意地从载体上切出许多防伪标签来用。这样的形成方法可以大大地方便使用者。另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此方法不仅仅是一种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也是一种在产品上或防伪标识上或商标上或包装上浏览网上或厂商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1所示。图11中,该解读方法利用手机内建的摄像传感器获取防伪标识的数字化图像,并利用手机内建电脑来解码嵌入在图像中的编码。该方法又利用手机内建的通讯功能、定时、定位功能将扫描时手机的位置、手机的身份、扫描的时间和扫描图像等等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该解读方法又与后台服务器在线运作,综合鉴定标识的真伪,并将鉴定结果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该解读方法包括:
步骤S31标识解读器对防伪标识进行扫描:本步骤中,标识解读器对防伪标识进行扫描。具体就是利用标识解读器的照相(摄像)功能对防伪标识进行扫描。
步骤S32 从标识解读器的视频数据流中提取当前数字化的图像:本步骤中,具体就是从手机的视频数据流中提取最新的数字化的图像。
步骤S33 从数字化的图像中提取隐形点码,并对其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本步骤中,从数字化的图像中提取隐形点码,并对其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X,Y),其中(X,Y)是隐形点码在载体上的位置,(Y)是载体的编码。
步骤S34 将解码得到的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本步骤中,将解码得到的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后台系统),解码得到的参数包括扫描图像、多维坐标、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标识解读器身份信息。
步骤S35:后台服务器对防伪标识作唯一性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返回到标识解读器:本步骤中,使用后台服务器(后台系统)对标识作唯一性鉴定。鉴定所需的参数包括多维坐标、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标识解读器身份信息;如果鉴定失败则将结果传回标识解读器(具体是手机),并在标识解读器(具体是手机)上显示相关的失败信息。
步骤S36 后台服务器将扫描图像与事先存储的背景图文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返回到标识解读器:本步骤中,使用后台服务器(后台系统)对扫描图像与事先存储的标识背景图文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失败则将结果传回手机,并在手机上显示相关的失败信息。
步骤S37 查询后台数据库,提取与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传送回给标识解读器:本步骤中,查询后台数据库,提取与多维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传送回给手机。
步骤S38 在标识解读器上显示所述第一数据:本步骤中,在手机上显示与解码坐标(多维坐标)所对应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鉴定结果或/和相关的文字或/和图像或/和网页或/和短片。
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拥有隐秘性、唯一性和随机性三大防伪特征。这三大特征是对防伪标识的三层防伪保护。隐秘性包括防伪标识内容是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防伪标识编码是不公开的,其保护防伪标识的外观与编码内容。唯一性是指防伪标识的视觉影像是独一的,如同人的指纹,没有任何两个防伪标识是相同的,其保护防伪标识不能被大量复制。随机性是指部分防伪标识内容是随机的,是不可预测的,其保护防伪标识不能被冒名假造。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解读方法综合了这三大特征,使防伪标识的防伪功能呈指数级的增长。如果用钥匙开门来作一个比喻,防伪标识的综合鉴定需用三把钥匙先后开启三个门。第一把钥匙是编码方法,第一个门是防伪标识中的彩色微点。只有知道正确的编码方法才能成功地解码标识中的彩色微点,从而得到第二把钥匙。第二把钥匙是一个多维坐标,第二个门是防伪标识唯一性的鉴定。多维坐标与防伪标识的相互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好的。一般来讲,根据统计数据,如查询时间、地点、次数及查询时所用的手机等等,可以很准确地判断出一个被查询的号码(本实施例中为防伪标识的26位十进制数字)是否是唯一的。在后台服务器中存有每个防伪标识的号码和查询统计数据,只有当查询号码是有效的、已经发行的,而且是唯一的条件下,才能从后台服务器中提第三把钥匙。第三把钥匙是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文,第三个门是将提取的背景图文与被鉴定标识的背景图文的相互比对。只有当所提取的背景图文与被鉴定标识的背景图文相匹配时,第三个门才能被打开。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3可进一步进行细化,其具体流程图如图12所示。图12中,上述步骤S33进一步包括:
步骤S331从数字化的图像中自动侦测出各种隐形点码的参数:本步骤中,从数字化的图像中自动侦测出各种隐形点码的参数,侦测的参数包括编码类型、编码维数、大小和取向等等。数字化的图像是利用手机的照相功能得到的。
步骤S332依据侦测的参数对隐形点码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本步骤中,依据侦测的参数对隐形点码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例如:(X,Y,Z..)。多维坐标的维数是依照自动侦测出的隐形点码的参数而定的。其详细内容可参考中国专利:ZL03145092,与美国专利:6256398,6577748,6819776,7123742。该解码操作利用手机的计算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31和步骤S332及其计算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5可进一步进行细化,其具体流程图如图13所示。步骤S35其实提供了一个防伪标识唯一性的鉴定方法,此鉴定方法的鉴定原理是同一个防伪标识不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其中一个防伪标识是假的或者两个防伪标识都是假的。鉴定的另一个根据是物以类聚的法则,也就是假防伪标识常和假防伪标识在一起,真防伪标识常和真防伪标识在一起。因为每个防伪标识(成品是标签)都与一个批号相对应,同一批号的真防伪标识在一起的几率是很高的。而且假标防伪标识在销售渠道中在一起的几率也是很高的。如果一个地方常出现假防伪标识,那么该地方再次出现同批号的假防伪标识的几率也特别高。鉴定的又一个根据是假防伪标识被查询的几率比真防伪标识被查询的几率高,同一批号或同一编码的假防伪标识被查询的几率特别高。根据这些鉴定的原理与几率特征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计算唯一性的几率。一般来讲,根据统计数据,如查询频率、每次查询的时间、查询地点和查询时所用的手机特征等等,可以很准确地判断出一个被查询的标识是否是唯一的。一枚假防伪标识可以被造得像真防伪标识一模一样,但是很难仿造真防伪标识的内容与查询历史。这样的解读方法直接挑战造假的技术,使造假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当假防伪标识与真防伪标识完全一样时也能被识别出来。例如:当查询地点相同,查询手机不同, 查询时间不同时,即使查询频率很高,被查询的标识是唯一的或然率还是可以很高;当查询地点不同,查询手机不同,查询时间相近时,被查询标识就肯定不是唯一的,因为一个防伪标识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在后台服务器中存有每个防伪标识的查询统计数据,只有当被查询的防伪标识是有效的,是已经发行的,而且在唯一的几率很高的条件下,才能通过唯一性的鉴定。
图13中,上述步骤S35进一步包括:
步骤S351将防伪标识的编码、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查询时间和查询地点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本步骤中,就是将扫描参数如:防伪标识的号码(编码)、手机特征(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查询时间和查询地点等等送入后台服务器(后台系统)。
步骤S352 依据标识的编码、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查询时间和查询地点和扫描记录,计算出唯一性的或然率:本步骤中,就是根据扫描参数和扫描记录,计算出唯一性的或然率。
步骤S353判断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本步骤中,判断计算出的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54;否则,执行步骤S355。
步骤S354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显示:如果上述步骤S353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唯一性鉴定成功,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显示。
步骤S355 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显示:如果上述步骤S353的判断结果为否,即唯一性鉴定失败,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显示。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6可进一步进行细化,其具体流程图如图14所示。步骤S36其实提供了一个防伪标识随机性的鉴定方法,此随机性的鉴定方法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将一个完整标识的背景图文预先存储在后台系统(后台服务器)中,以便与从扫描所得的背景图文相对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扫描所得的背景图文是不完整的,是扭曲失真的。
图14中,上述步骤S36进一步包括:
步骤S361从扫描图像中提取防伪标识的第一背景图文:本步骤中,就是从扫描图像中提取(萃取)防伪标识的第一背景图文(为了与下述的背景图文相区别,将此步骤中提取出的背景图文称为第一背景图文)。
步骤S362从后台数据库中提取与防伪标识的编码相对应的防伪标识的第二背景图文,并将扫描所得的第一背景图文与后台数据库中提取的第二背景图文进行对比,得到一个描述相似程度的第一数值:本步骤中,具体就是从后台数据库中提取与防伪标识编码相对应的防伪标识的第二背景图文,并用扫描所得的第一背景图文与后台数据库中的第二背景图文进行对比,从而得到一个描述相似程度的第一数值。如何对比两个图像是一个成熟普通的技术。
步骤S363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设定值:本步骤中,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设定值,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64;否则,执行步骤S365。
步骤S364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如果上述步骤S363的判断结果为是,即随机性鉴定成功,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
步骤S365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如果上述步骤S363的判断结果为否,即随机性鉴定失败,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鉴别防伪标识真假的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5所示。图15中,该鉴别防伪标识真假的方法包括:
步骤S41将标识解读器的查询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本步骤中,将标识解读器的查询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上述查询参数包括防伪标识编码、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查询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或特征。
步骤S42后台服务器收集与防伪标识编码相关的查询记录:本步骤中,后台服务器收集与查询的防伪标识编码相关的查询记录;上述查询记录包括与防伪标识编码(严格来讲,防伪标签编码)所对应的防伪标识的批号或/和防伪标识的查询频率或/和查询时间的分布统计或/和查询地点的分布统计或/和在查询地点出现假冒的频率或/和出现相同批号的假冒的频率或/和出现相同编码的假冒的频率。
步骤S43依据查询参数和查询记录中的数据,计算唯一性的或然率:本步骤中,根据查询参数和查询记录中的统计数据,按照一个数学模型来计算唯一性的几率。该数学模型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例如:对各个输入数据进行线性的加权计算,也可以使用其它比较复杂的方法。
 步骤S44判断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本步骤中,判断上述计算的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如是,执行步骤S45;否则,执行步骤S46。
步骤S45 断定防伪标识为真:如果上述步骤S44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断定防伪标识为真,也即唯一性鉴定成功,并将鉴定成功的结果返回到标识解读进行显示。
步骤S46 断定防伪标识为假:如果上述步骤S44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断定防伪标识为假,也即唯一性鉴定失败,并将鉴定失败的结果返回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 
在上述鉴别防伪标识真假的方法中,分辨真假的根据是防伪标识的唯一性。分辨真假所需要的参数包括有标识解读器的查询参数和后台服务器中防伪标识的查询记录。具体来讲,分辨真假的法则是看有没有同一个防伪标识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有,则其中一个防伪标识是假的或者两个防伪标识都是假的。分辨真假的另一个法则是物以类聚的原则,也就是假防伪标识常和假防伪标识在一起,真防伪标识常和真防伪标识在一起。分辨真假的又一个法则是假防伪标识被查询的几率特别高。根据防伪标识被查询的模式(包括时间,地点,次数,查询时所用的标识解读器等数据)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防伪标识的真假。一枚假防伪标识可以被造得像真防伪标识一模一样,但是很难仿造真防伪标识的内容与查询历史。这样的鉴别方法直接挑战造假的技术,使造假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当假防伪标识与真防伪标识完全一样时也能被识别出来。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6所示。防伪标识权属是指防伪标识与标识解读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手机)使用人之间的所属关系。一个防伪标识可以有几种权属状态:1)单身,无权属人状态,2)订婚,有待权属人状态,3)已婚,有权属人状态。防伪标识可以从单身进入订婚状态;又可以从订婚进入已婚状态;也可以从已婚进入单身状态;还可以从一个已婚状态进入另外一个已婚状态。但防伪标识不能从已婚状态直接进入订婚状态。改变防伪标识权属就是建立或变更防伪标识与手机使用人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改变防伪标识权属可以应用在二手商品的认证。该管理方法需要涉及的装置包括:防伪标识、拥有摄像与上网功能的手机和拥有在线功能的后台服务器。
图16中,该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包括:
步骤S51提出防伪标识所有权变更请求:本步骤中,提出防伪标识所有权变更请求(权属变更请求)的方法与防伪标识图像的解码方法相似。提出防伪标识所有权变更请求的实施是通过扫描防伪标识来完成的。
步骤S52 根据防伪标识的权属状态显示所有权的变更菜单:本步骤中,根据防伪标识的权属状态显示所有权的变更菜单。
步骤S53从变更菜单中选择一个选项并进行选项的相关操作:本步骤中,从变更菜单中选择一个选项并进行选项的相关操作;上述选项包括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或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或放弃防伪标识所有权。具体来讲,当用户选择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的选项后,在确认防伪标识处在无权属人状态之后,进入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相关操作。当用户选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的选项后,根据手机特征确认使用者拥有防伪标识,然后进入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相关操作。当用户选择放弃防伪标识所有权的选项后,根据手机特征确认使用者拥有防伪标识,然后更新数据库记录,使用户不再拥有防伪标识,防伪标识进入无权属人状态。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上述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图17中,该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包括:
步骤S61 显示防伪标识所有权表格,并提示用户输入表格内容:本步骤中,显示防伪标识所有权表格,并提示用户输入表格内容。
步骤S62 系统依据扫描记录来判断用户是否拥有防伪标识的控制权:本步骤中,防伪标识所有权进入判决期,系统将根据扫描记录来判断用户是否拥有防伪标识的控制权,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2;否则,执行步骤S64。值得一提的是,在在判决期内,用户可通过更换时间或地点对防伪标识进行扫描,以示范拥有防伪标识的控制权。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手机用户对防伪标识的充分控制权等同于对被标识物体的所有权。
步骤S63用户获得防伪标识所有权,系统更新数据库中所有权记录:如果上述步骤S6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根据扫描记录,系统确认用户拥有防伪标识控制权后,将显示防伪标识所有权判决,防伪标识退出判决期进入有权属人状态。于此同时,用户获得防伪标识所有权,系统也更新数据库所有权记录。
步骤S64退出本次操作:如果上述步骤S6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退出本次操作。
本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是一个仲裁人的角色,其职责之一是验证一个权属主张的真实性,并对该主张做出判决。如果标识物是在一个公共场所,任何人都可以用手机扫描标识的方法提出权属主张。只有在主张被验证之后,后台服务器才做出权属的判决,并更新数据库中的权属记录。验证权属主张的方法是由后台服务器担任一个仲裁人的角色,根据防伪标识查询记录来裁定手机用户对防伪标识的控制权。权属主张的验证方法是要求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扫描防伪标识,以示范拥有对防伪标识的控制权。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扫描的时间、地点和手机特征等数据,可以有效地判断出手机用户是否对标识物拥有实际的控制权。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手机用户在不同的地方扫描同一个防伪标识,该用户拥有控制权的几率非常高。如果一个用户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多次扫描同一个防伪标识,该用户拥有控制权的几率也非常高。当该几率高过一个门限数值后,所属权就被裁定归手机用户。另外,权属主张的验证与判决需要一段时间,称为有待期。这有待期的时间长短不是一定的,只有当系统接收到充分的扫描数据后,系统才做出裁定。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上述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8所示。在该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中,防伪标识可以被显示在手机的屏幕上,也可以从手机屏幕上读取防伪标识内容。防伪标识所有权的出让是不需要经过有待期的,只需将一特殊编码加在原有防伪标识的编码上之后,一起嵌入在防伪标识所有权状中,然后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所有权的出让是通过一个动作来完成的,就是接收人用手机扫描出让人手机上的标识所有权状。该所有权状既显示与用户沟通的视觉信息,又显示与机器沟通的功能信息。在这个动作中,所有权状显示出让内容给出让人和接收人查看,同时其中的特殊编码通知后台服务器将防伪标识的所有权从出让人转到接收人。
图18中,该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包括:
步骤S71 按照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状的内容生成一个背景图文:本步骤中,按照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状的内容生成一个背景图文。
步骤S72 将出让所有权的编码加到出让防伪标识的编码上构成第一编码,并将第一编码嵌入到所有权状的背景图文中:本步骤中,将出让所有权的编码加到出让防伪标识的编码上构成第一编码,并将第一编码嵌入到所有权状的背景图文中。
步骤S73 在出让方的第一标识解读器上显示第一编码所嵌入的所有权状:本步骤中,具体就是在出让方(出让人)的第一标识解读器(具体是出让人的手机)上显示有特殊编码(第一编码)所嵌入的所有权状。
步骤S74接收方用第二标识解读器扫描出让方的第一标识解读器上的所有权状:本步骤中,接收方(接收人)用第二标识解读器(接收人的手机)扫描出让方(出让人)的第一标识解读器(出让人的手机)上的所有权状。
步骤S75接收方在第二标识解读器上确认所有权的变更:本步骤中,接收方在第二标识解读器(接收人的手机)上确认所有权的变更。
步骤S76系统更新数据库记录,将防伪标识的所有权从出让方转给接收方:本步骤中,系统更新数据库记录,将防伪标识的所有权从出让方(出让人)转给接收方(接收人)。
总之,在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不仅提供视觉上文字与图像的描绘,而且提供隐秘性的链接热点,将防伪标识与相关的标识信息通过网络链接起来。该防伪标识可以被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防伪标识内容可以是直接打印在纸类物品上,如门票、邮票、钞票、股票、保密文件、土地权状、房屋权状等。防伪标识内容也可以是直接打印在塑胶类物品上,如信用卡、金融卡、驾照、识别证、证照、身份证、护照等。使用激光雷射雕刻机,防伪标识内容还可以是直接打印在金属类物体上。防伪标识内容甚至可以被显示在电视、电脑与手机的屏幕上。除此之外,也可预先制造防伪标签,然后将防伪标签贴在物品上。 这样的应用包括有一般商品和商品的包装,例如:食品、药品、精品、烟、酒、运动用品和电子产品等等。
长期以来,尽管政府在打假领域做了很多努力,但假冒行为仍然不断扩大,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高科技的市场监管手段。本实施例提供一套技术门槛高、防伪力度高和方便使用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该隐形点码防伪系统综合了数码防伪技术与印刷工艺,手机识别与在线数据库的联合操作,在发现假冒的第一时间,会自动通知用户,厂商与政府相关部门。这样的措施提供了一个市场自动监管的机制,使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即时缉查假冒来源,能够更加有效地打击市场上的假冒行为。
目前市场上的防伪标识如一般的条码、二维码、全息照相、水印和纹密等标识都不具有一个标识多项功能的优势,并且防伪标识与防伪标识之间也是不能相互重叠的,这样的限制使这些防伪标识不容易应用在小物体上,如:小药瓶,化妆品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小面积的防伪标识内可以包含有多个链接热点,拥有多项功能,并且链接热点所占有的区域可以是相户独立的,也可以是相互重叠的,而且链接热点之间的分辨度可以小到几毫米。
一般来讲,防伪标识的随机性与可读性是相互矛盾的,提高随机性会降低可读性,提高可读性又不得不降低随机性。同样地,防伪标识的隐秘性与可读性也是相互矛盾的。在目前的技术中有许多可读性高、隐秘性低或随机性低的技术,如背景技术中的案例二;也有随机性高、可读性低的技术,如背景技术中的案例三;还有隐秘性高、可读性低的技术,如背景技术中的案例四。而本实施例在解读方法上有全新的突破。该解读方法解决了隐秘性、随机性与可读性之间的矛盾,使防伪标识可同时拥有很好的隐秘性、完全的随机性和100%的机器识读的能力。
本实施例在防伪力度上有全新的突破。识别仿冒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防伪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赝品与真品是100%的相同时,现有的识别技术都立刻失效。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使赝品与真品是完全相同的,根据防伪标识的唯一性和范围标识被查询的记录可以很有效地判断出某一标识被仿冒。
现在市场上的防伪技术皆存在着两种现象。其一是方便检测, 但技术质量过低, 容易破解。其二是技术质量高, 但检测不便,有的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符合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市场上还看不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够使消费者对防伪标识进行机器识读,这样的限制极大地阻碍了防伪技术的推广应用。相比之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自助式的解读方法,其特点是技术质量高,不容易被破解,检测既即方便又快捷。用户使用手机来识别商品真伪,只需要一个动作(就是对准防伪标识),不需要按其它任何键,只要几秒钟就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
一般来讲,在一个防伪技术体系内,最软弱的地方就是产品生产制造的秘密。当造假的人沟通内贼得到生产制造的秘密,或窃取了编码方法,就很容易找到破解之道。而实施例综合了多样防伪措施(如防伪标识编码,背景图文,手机识别器或手机解读器,后台服务器,鉴定方法等等),即使在编码方法被窃取,标识制造秘密被公开的境况下,防伪系统仍然是安全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递商品信息的防伪标识、用于通过获取所述防伪标识的数字化图像以鉴定所述防伪标识真伪的标识解读器以及用于储存已发行的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和相关商品鉴定信息、并辅助所述标识解读器对所述防伪标识进行真伪鉴定的后台服务器;所述防伪标识包括隐形点码、背景图文和载体;所述背景图文设置在所述载体上,所述隐形点码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并通过网络将所述防伪标识及其信息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解读器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防伪标识的数字化图像的摄像单元、用于控制各单元进行相应操作的主控单元、用于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的通讯单元和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形点码包括以设定的编码方式进行排列并在排列后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多个彩色微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点码携带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信息,所述背景图文是随机生成的并携带防伪内容,所述载体包括纸类媒介或塑胶类媒介或金属类媒介或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所述编码信息包括一维编码或多维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形点码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编码包括所述载体的编码和所述防伪标识位置的编码;所述多维编码由26位十进制数字表示;所述载体上任一点或任一区域用多维坐标来界定。
6.一种在数字化文件中嵌入隐形点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将一个数字化文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的图像,将所述数字化的图像作为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文;
B1)按照设定的编码方式计算当前彩色微点在所述背景图文中的坐标位置;
C1)以所述彩色微点的位置为定点计算所述背景图文的本地颜色;
D1)将所述本地颜色的反向颜色或黄色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所述定点的位置;
E1)判断所有的彩色微点是否都嵌入在所述背景图文中,如是,结束本次嵌入操作;否则,获取下一个彩色微点并返回步骤B1)。
7.一种防伪标签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2)随机生成一个数字化文件并将其转换成一个数字化图像;
B2)将防伪标识的编码信息或所述数字化图像传送到后台服务器;
C2)将所述防伪标识的隐形点码嵌入在所述数字化文件中;
D2)设定对所述防伪标识查询时所反馈的信息并将所述反馈的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反馈的信息包括相关的鉴定结果或/和文字或/和图像或/和网页或/和短片或/和广告;
E2)将已嵌入隐形点码的数字化文件打印在载体上;
F2)从已打印的载体上任意或按照一定规则划分出多个防伪标签。
8.一种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3)标识解读器对防伪标识进行扫描;
B3)从所述标识解读器的视频数据流中提取当前数字化的图像;
C3)从所述数字化的图像中提取隐形点码,并对其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
D3)将解码得到的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解码得到的参数包括扫描图像、多维坐标、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标识解读器身份信息;
E3)所述后台服务器对所述防伪标识作唯一性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所述鉴定所需的参数包括多维坐标、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标识解读器身份信息; 
F3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扫描图像与事先存储的背景图文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 
G3)查询后台数据库,提取与所述多维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传送回给所述标识解读器;
H3)在所述标识解读器上显示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鉴定结果或/和相关的文字或/和图像或/和网页或/和短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进一步包括:
C31)从所述数字化的图像中自动侦测出各种隐形点码的参数;所述侦测的参数包括编码类型、编码维数、大小和取向;
C32)依据所述侦测的参数对所述隐形点码进行解码得到一个多维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3)进一步包括:
E31)将防伪标识的编码、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查询时间和查询地点传送到后台服务器;
E32)依据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标识解读器的身份、查询时间和查询地点和扫描记录,计算出唯一性的或然率;
E33)判断所述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如是,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显示;否则,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标识的解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3)进一步包括:
 F31)从所述扫描图像中提取所述防伪标识的第一背景图文;
F32)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提取与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相对应的防伪标识的第二背景图文,并将所述扫描所得的第一背景图文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提取的第二背景图文进行对比,得到一个描述相似程度的第一数值;
F33)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大于设定值,如是,将鉴定成功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否则,将鉴定失败的信息返回到所述标识解读器进行显示。
12.一种鉴别防伪标识真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4)将标识解读器的查询参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查询参数包括防伪标识编码、查询时间、查询地点和查询标识解读器的身份;
 B4)后台服务器收集与所述防伪标识编码相关的查询记录;
 C4)依据所述查询参数和查询记录中的数据,计算唯一性的或然率;
 D4)判断所述或然率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如是,断定所述防伪标识为真;否则,断定所述防伪标识为假。
13.一种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5)提出防伪标识所有权变更请求;
B5)根据所述防伪标识的权属状态显示所有权的变更菜单;
C5)从所述变更菜单中选择一个选项并进行所述选项的相关操作;所述选项包括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或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或放弃防伪标识所有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6)显示防伪标识所有权表格,并提示用户输入表格内容;
B6)系统依据扫描记录来判断用户是否拥有防伪标识的控制权;如是,执行步骤C6);否则,退出本次操作;
C6)用户获得防伪标识所有权,系统更新数据库中所有权记录。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变防伪标识权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7)按照出让防伪标识所有权状的内容生成一个背景图文;
B7)将出让所有权的编码加到所述出让防伪标识的编码上构成第一编码,并将所述第一编码嵌入到所述所有权状的背景图文中;
C7)在出让方的第一标识解读器上显示所述第一编码所嵌入的所有权状;
D7)接收方用第二标识解读器扫描所述出让方的所述第一标识解读器上的所有权状;
E7)接收方在所述第二标识解读器上确认所有权的变更;
F7)系统更新数据库记录,将防伪标识的所有权从所述出让方转给所述接收方。
CN201310080005.5A 2013-03-13 2013-03-13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8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0005.5A CN103208067B (zh) 2013-03-13 2013-03-13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PCT/CN2014/073140 WO2014139386A1 (zh) 2013-03-13 2014-03-10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0005.5A CN103208067B (zh) 2013-03-13 2013-03-13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8067A true CN103208067A (zh) 2013-07-17
CN103208067B CN103208067B (zh) 2016-08-10

Family

ID=48755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000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8067B (zh) 2013-03-13 2013-03-13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8067B (zh)
WO (1) WO2014139386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8542A (zh) * 2014-01-06 2014-05-07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网络支持的票据防伪系统及其管理平台
CN103927668A (zh) * 2014-04-14 2014-07-16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拍摄图片与预存图片对比结果以辨别产品真伪的方法
WO2014139386A1 (zh) * 2013-03-13 2014-09-18 Chang Kenneth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CN104182882A (zh) * 2014-08-05 2014-12-03 付强 一种产品数字水印防伪防窜货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WO2015035701A1 (zh) * 2013-09-16 2015-03-19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制造方法以及防伪方法
CN104463291A (zh) * 2013-09-16 2015-03-25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4916223A (zh) * 2015-06-25 2015-09-16 李峰 一种变色防伪结构及其防伪方法
WO2016082654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张延坦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及其防伪识别方法
CN107507009A (zh) * 2017-08-11 2017-12-22 中丰网络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886342A (zh) * 2017-11-30 2018-04-06 广东正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图案防伪标志的防伪查询方法及其系统
CN112041849A (zh) * 2018-04-30 2020-12-04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对象识别和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022501A1 (zh) * 2019-08-07 2021-0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随机微点特征的防伪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和验证方法
WO2021102770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验证产品的真伪的方法和设备
CN115860033A (zh) * 2023-01-31 2023-03-28 北京微点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可分级鉴伪的彩色分区微点码标识的防伪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6398B1 (en) * 1998-08-22 2001-07-03 Kenneth H. P. Chang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message within an image
CN1417710A (zh) * 2001-11-10 2003-05-14 付振洲 商品、票据、证件绝伪方法其专用采发接收机及绝伪系统
CN1469294A (zh) * 2002-07-01 2004-01-21 张小北 印刷用户介面系统及其应用
CN10187257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劳国华 防伪隐形通用商品条形码或点阵和利用手提电话核对方法
CN101980271A (zh) * 2010-10-15 2011-02-23 银川市高新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系统及方法和防伪电子装置
CN102842053A (zh) * 2012-08-21 2012-12-26 吉林省通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图码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242A (zh) * 2006-10-31 2007-04-18 黄正道 利用隐形码防伪的方法及识别装置和隐形码标签
CN103208067B (zh) * 2013-03-13 2016-08-10 张小北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6398B1 (en) * 1998-08-22 2001-07-03 Kenneth H. P. Chang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message within an image
CN1417710A (zh) * 2001-11-10 2003-05-14 付振洲 商品、票据、证件绝伪方法其专用采发接收机及绝伪系统
CN1469294A (zh) * 2002-07-01 2004-01-21 张小北 印刷用户介面系统及其应用
CN10187257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劳国华 防伪隐形通用商品条形码或点阵和利用手提电话核对方法
CN101980271A (zh) * 2010-10-15 2011-02-23 银川市高新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系统及方法和防伪电子装置
CN102842053A (zh) * 2012-08-21 2012-12-26 吉林省通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图码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39386A1 (zh) * 2013-03-13 2014-09-18 Chang Kenneth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CN104463291B (zh) * 2013-09-16 2018-06-05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4463291A (zh) * 2013-09-16 2015-03-25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移动设备
WO2015035701A1 (zh) * 2013-09-16 2015-03-19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制造方法以及防伪方法
CN103778542A (zh) * 2014-01-06 2014-05-07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网络支持的票据防伪系统及其管理平台
CN103927668A (zh) * 2014-04-14 2014-07-16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拍摄图片与预存图片对比结果以辨别产品真伪的方法
CN103927668B (zh) * 2014-04-14 2017-10-24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拍摄图片与预存图片对比结果以辨别产品真伪的方法
CN104182882B (zh) * 2014-08-05 2018-01-12 付强 一种产品数字水印防伪防窜货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4182882A (zh) * 2014-08-05 2014-12-03 付强 一种产品数字水印防伪防窜货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WO2016082654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张延坦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及其防伪识别方法
CN104916223A (zh) * 2015-06-25 2015-09-16 李峰 一种变色防伪结构及其防伪方法
CN107507009A (zh) * 2017-08-11 2017-12-22 中丰网络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886342A (zh) * 2017-11-30 2018-04-06 广东正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图案防伪标志的防伪查询方法及其系统
CN112041849A (zh) * 2018-04-30 2020-12-04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对象识别和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022501A1 (zh) * 2019-08-07 2021-0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随机微点特征的防伪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和验证方法
WO2021102770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验证产品的真伪的方法和设备
CN115860033A (zh) * 2023-01-31 2023-03-28 北京微点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可分级鉴伪的彩色分区微点码标识的防伪方法和装置
CN115860033B (zh) * 2023-01-31 2023-05-16 北京微点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可分级鉴伪的彩色分区微点码标识的防伪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39386A1 (zh) 2014-09-18
CN103208067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8067B (zh) 防伪系统及其标签的形成、嵌入、解读、鉴别及权属改变方法
KR101511918B1 (ko) 위변조 방지 qr코드 및 위변조 방지 qr코드 자동생성 시스템과 그 시스템의 운영방법
CN101061494B (zh) 保护个人便携物品安全的方法
CN105706107B (zh) 二维条形码以及这种条形码的认证的方法
CN100576942C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移动防伪方法及其系统
US201501431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t and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CN101537751B (zh) 一种防伪印刷的处理方法
CN101727593B (zh) 一种数字化纸卡的处理方法
CN102037676A (zh) 基于不可克隆特征的安全物品识别以及认证系统和方法
RU2651167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маркировки изделия, изделие, промаркированное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и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промаркированного изделия
CN101165726A (zh) 一种信用卡防盗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93355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的方法、标签及标签制作方法
CN105046504A (zh) 一种多元密钥核对查验防伪溯源形成的方法及防伪标签
CN101853605A (zh) 一种可查询的商品标识物和防伪标签及其防伪方法
CN103632271A (zh) 一种录入有用户信息的防伪方法
CN102968654A (zh) 在二维码所占平面内实现肉眼可识别信息的制作方法、系统及二维码
CN109165958A (zh) 一种基于图像信息安全技术的商品溯源系统及方法
CN109472335A (zh) 一种彩票防伪系统及防伪方法
CN106650545A (zh) 一种防伪的二维码追溯标签以及生成方法与识别方法
CN102310672A (zh) 一种新型防伪标签的处理方法
KR20160041680A (ko) 위변조 방지 qr코드 및 위변조 방지 qr코드 자동생성 시스템과 그 시스템의 운영방법
CN103793677B (zh) 通过识别点阵图形以进行信息提取与身份鉴别的方法
CN101364272B (zh) 印刷品脆弱数字水印的磁读写和网络反馈技术
CN109034850A (zh) 一种基于图像信息安全技术的商品防窜货系统及方法
CN101276426A (zh) 利用监管码局部码段进行二次防伪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