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5951A -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5951A
CN103205951A CN2012100088511A CN201210008851A CN103205951A CN 103205951 A CN103205951 A CN 103205951A CN 2012100088511 A CN2012100088511 A CN 2012100088511A CN 201210008851 A CN201210008851 A CN 201210008851A CN 103205951 A CN103205951 A CN 103205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ke
pressure
small
mu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88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兴华
黄东海
周海
顾勇
方伟
陈越
邹余
侯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88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5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5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5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本发明涉及软土地基堤坝的筑堤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堤坝的主堤内外一侧或两侧设置子堤,主堤与子堤之间的距离为3~6倍主堤高度;子堤采用梯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子堤顶高程高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顶高程0~0.5m;在主堤与子堤之间设置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采用吹填或回填方式形成,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的高度不小于主堤高度的1/3且不大于主堤高度的2/3;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反压结构。本发明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堤坝工程,特别适用于不受波浪作用条件下软土地基的堤坝工程。

Description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坝工程软土地基堤坝的筑堤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地基上填筑堤坝,如海堤、海塘、海挡、防汛堤、围堤、围堰、灰库围堤、水库围堤、引堤、路堤、路基、进海路、护岸等,为保持堤坝整体稳定,除了进行软基处理外,一般在堤坝内外一侧或两侧采用反压结构,利用反压结构的重量提高堤坝的稳定性。反压结构采用填土、抛石(含开山石、山皮石、宕渣、塘渣等)、袋装砂(沙)、吹填砂(沙)、回填砂(沙)等型式,需要耗费大量的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特别是受水位影响的反压结构,只能采用抛石、袋装砂(沙)+吹填砂(沙)等型式。现在土料、砂料、石料资源越来越稀缺,供应日益紧张,单价也不断上涨,不仅大大提高了堤坝工程造价,而且严重制约了堤坝工程的建设进度。因此,本领域工程界一直在摸索发明能够替代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具有反压作用、价格低廉、施工速度快的材料作为反压堤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达到显著减少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用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堤坝的主堤内外一侧或两侧设置子堤,主堤与子堤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主堤稳定为原则,主堤与子堤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6倍主堤高度;子堤采用梯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其高度、顶宽、坡度以满足淤泥性土反压堤心施工和反压结构自身稳定为原则,子堤顶高程一般高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顶高程0~0.5m;在主堤与子堤之间设置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采用吹填或回填方式形成,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的高度以满足主堤稳定为原则,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的高度一般不小于主堤高度的1/3且不大于主堤高度的2/3;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反压结构,对主堤形成反压,提高主堤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1、在淤泥性土丰富的地区,采用吹填淤泥性土替代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作为反压堤心,可达到反压的效果,同时可实现就地取材,显著减少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用量,从而显著减少堤坝工程对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的依赖,节约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资源。子堤同时采用联体式管状充填袋(CN 201095741Y)时,可进一步减少粘性土、粉土、砂料、石料用量。
2、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采用吹填方式施工时,可全面展开,不依赖陆上运输和水上运输,不依赖主堤的交通能力,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
本发明适用于堤坝工程领域软土地基的堤坝工程,包括海堤、海塘、海挡、防汛堤、围堤、围堰、灰库围堤、水库围堤、引堤、路堤、路基、进海路、护岸等,特别适用于不受波浪作用条件下软土地基的堤坝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在堤坝的主堤3内外一侧或两侧设置子堤1,主堤与子堤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主堤稳定为原则,主堤与子堤之间的距离一般取3~6倍主堤高度;子堤采用梯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其高度、顶宽、坡度以满足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施工和反压结构自身稳定为原则,子堤顶高程一般高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顶高程0~0.5m;在主堤与子堤之间设置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采用吹填或回填方式形成,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的高度以满足主堤稳定为原则,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的高度一般不小于主堤高度的1/3且不大于主堤高度的2/3;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反压结构,对主堤形成反压,提高主堤的稳定性。
当主堤高度较大或软土地基4很软弱时,可采用两级子堤和两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两级反压结构,提高主堤的稳定性:在子堤的背主堤侧一定距离处设置第二级子堤5,在子堤和第二级子堤之间设置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6,第二级子堤和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第二级反压结构,从而形成由两级子堤和两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两级反压结构。
本发明可联合实施地基处理,以满足主堤稳定要求。主堤、抛石结构、袋装沙结构、联体式管状充填袋、填土结构、固化剂、掺加剂、地基处理均可利用现有技术。所述子堤采用抛石(含开山石、山皮石、宕渣、塘渣等)结构、袋装沙结构,也可采用联体式管状充填袋(CN 201095741Y),对于不受水位影响的子堤可采用填土(含素填土、山皮土)结构。
本发明所述淤泥性土采用流泥、淤泥、淤泥混沙、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淤泥性土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可进一步掺加水泥、石灰等各种固化剂,或在淤泥性土中掺加中粗沙、细沙、粉沙、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煤灰、氧化剂等各种掺加剂。本发明所述淤泥性土反压堤心上可种植芦苇、芦竹、红树林等消浪植物,以减小主堤前方的波浪。
堤坝施工顺序为:第一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主堤到一定高度,该高度以满足自身稳定为原则确定,同时修筑子堤;第二步:在子堤和主堤之间吹填或回填淤泥性土反压堤心,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反压结构,对主堤形成反压;第三步:继续加高主堤至堤坝顶高程。
实施例一、两侧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参见图1,在堤坝的主堤3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子堤1,主堤3与子堤1之间的距离一般取3~6倍主堤3高度。在主堤3与子堤1之间设置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其顶高程不超过子堤1的顶高程,子堤1顶高程一般高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顶高程0~0.5m。子堤1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的高度一般不小于主堤3高度的1/3且不大于主堤3高度的2/3。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采用吹填或回填方式形成,子堤1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组合形成反压结构,对主堤3形成反压,提高主堤3的稳定性;主堤3与子堤1之间的距离、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的高度以满足主堤3稳定为原则;子堤1采用梯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其高度、顶宽、坡度以满足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施工和反压结构自身稳定为原则。所述淤泥性土采用流泥、淤泥、淤泥混沙、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淤泥性土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可进一步掺加水泥、石灰等各种固化剂,或掺加中粗沙、细沙、粉沙、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煤灰、氧化剂等各种掺加剂。
当主堤3高度较大或软土地基4很软弱时,可联合地基处理,以满足主堤3稳定要求。
子堤1采用联体式管状充填袋(CN 201095741Y),也可采用抛石(含开山石、山皮石、宕渣、塘渣等)结构、袋装沙结构,对于不受水位影响的子堤可采用填土(含素填土、山皮土)结构。
实施例二、一侧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参见图2,在堤坝的主堤3一侧一定距离处设置一定高度的子堤1,在主堤3与子堤1之间设置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子堤1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2组合形成反压结构,对主堤3一侧形成反压。在堤坝的主堤3的另一侧利用吹填土7作为反压结构,对主堤3另一侧形成反压。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两级淤泥性土联合两级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参见图3,当主堤3高度较大或软土地基4很软弱时,采用两级子堤和两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两级反压结构,提高主堤的3稳定性:在子堤1的背主堤3侧一定距离处设置第二级子堤5,在子堤1和第二级子堤5之间设置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6,第二级子堤5和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6组合形成的第二级反压结构,从而形成由两级子堤和两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两级反压结构。其余同实施例一。

Claims (8)

1.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堤坝的主堤内外一侧或两侧设置子堤,主堤与子堤之间的距离为3~6倍主堤高度;子堤采用梯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子堤顶高程高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顶高程0~0.5m;在主堤与子堤之间设置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采用吹填或回填方式形成,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的高度不小于主堤高度的1/3且不大于主堤高度的2/3;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反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堤的背主堤侧设置第二级子堤,在子堤和第二级子堤之间设置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第二级子堤和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第二级反压结构,形成由两级子堤和两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两级反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淤泥性土采用流泥、淤泥、淤泥混沙、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或淤泥性土掺加水泥、石灰,或掺加中粗沙、细沙、粉沙、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煤灰、氧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子堤采用联体式管状充填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上种植芦苇、芦竹、红树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子堤采用联体式管状充填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上种植芦苇、芦竹、红树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软土地基上修筑主堤同时修筑子堤。
CN2012100088511A 2012-01-12 2012-01-12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Pending CN103205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8511A CN103205951A (zh) 2012-01-12 2012-01-12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8511A CN103205951A (zh) 2012-01-12 2012-01-12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5951A true CN103205951A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5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88511A Pending CN103205951A (zh) 2012-01-12 2012-01-12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595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7646A (zh) * 2013-08-19 2013-11-20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一种在滨湖区域快速填筑人工湿地的工艺方法
CN105369778A (zh) * 2015-10-14 2016-03-02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大坝的填筑施工方法
CN107816010A (zh) * 2017-10-31 2018-03-20 中铁四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沿海滩涂地区路基堤坝围堰施工方法
CN111206538A (zh) * 2020-01-15 2020-05-29 浙江大学 一种红树林与潜堤耦合的生态防波堤
CN111559887A (zh) * 2020-05-12 2020-08-21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强流条件下局部冲刷坑的回填材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8716A (ja) * 1988-10-17 1990-04-20 Toru Fujii 不良地質の堤防ダムと遮水壁
CN101016734A (zh) * 2006-02-06 2007-08-15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软土充填袋筑堤反压固化方法
CN201095741Y (zh) * 2007-08-29 2008-08-06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体式管状充填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8716A (ja) * 1988-10-17 1990-04-20 Toru Fujii 不良地質の堤防ダムと遮水壁
CN101016734A (zh) * 2006-02-06 2007-08-15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软土充填袋筑堤反压固化方法
CN201095741Y (zh) * 2007-08-29 2008-08-06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体式管状充填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晓峰等: "软基道路施工反压护道高宽度优化设计研究",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7646A (zh) * 2013-08-19 2013-11-20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一种在滨湖区域快速填筑人工湿地的工艺方法
CN103397646B (zh) * 2013-08-19 2015-01-21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一种在滨湖区域快速填筑人工湿地的工艺方法
CN105369778A (zh) * 2015-10-14 2016-03-02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大坝的填筑施工方法
CN107816010A (zh) * 2017-10-31 2018-03-20 中铁四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沿海滩涂地区路基堤坝围堰施工方法
CN111206538A (zh) * 2020-01-15 2020-05-29 浙江大学 一种红树林与潜堤耦合的生态防波堤
CN111559887A (zh) * 2020-05-12 2020-08-21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强流条件下局部冲刷坑的回填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8245A (zh) 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
CN109629585B (zh) 软弱覆盖层下新型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631383A (zh) 一种柔性生态丁坝系统
CN212956378U (zh) 一种潮间带生态护岸结构
CN102995602A (zh) 淤泥质海岸板桩码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205951A (zh) 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
CN104594287A (zh) 一种生态经济型护岸结构
CN209260657U (zh) 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斜坡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09816885U (zh) 软弱覆盖层下新型围堰结构
CN104141285A (zh) 一种防渗海堤
CN107761668B (zh) 一种滨海滨库造地型护岸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CN202466518U (zh) 一种软土地基堤坝的反压结构
CN102277857A (zh) 一种应用新型防浪护坡块进行护坡的方法
CN209873714U (zh)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CN207794060U (zh) 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支护桩
CN204676485U (zh) 一种生态经济型护岸结构
CN109056654A (zh) 一种土工格室围埝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53653A (zh) 一种景观水陂及其施工方法
US8579552B2 (en) Ecological board and its applications
CN213682159U (zh) 一种生态复合型护坡
CN109322279A (zh) 海相软土和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的海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185819U (zh) 蜂巢形堤坝护岸构件
CN212248086U (zh) 一种海堤生态改造的封底螺母块体护坡结构
CN204510135U (zh) 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堤岸结构
CN209227482U (zh) 一种土工格室围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