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1877B - 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1877B
CN103201877B CN201180054430.6A CN201180054430A CN103201877B CN 103201877 B CN103201877 B CN 103201877B CN 201180054430 A CN201180054430 A CN 201180054430A CN 103201877 B CN103201877 B CN 103201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hargeable battery
cable type
type rechargeable
linkage uni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44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1877A (zh
Inventor
权友涵
金帝映
吴丙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01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1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4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with limited rotation angle with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58Contacts spaced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分,该第一连接部分可以被电连接到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一极端子上;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可以被电连接到另一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二极端子;以及本体,该本体被电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其中,第一连接部分和∕或第二连接部分能够旋转。

Description

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couplingsocket)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将多个长且细的线缆型二次电池彼此串联地连接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
背景技术
近来,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已经引导了移动设备的普及,随着该进展,设备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趋势变得明显。同时,发展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以防止环境污染,这种车辆也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
如上所述,二次电池经常用于各种工业领域,这种二次电池根据它们的应用具有各种输出、容量和结构。
通常,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具有阴极和阳极,通过将活性材料涂敷到集流器的表面上来形成该阴极和该阳极;以及分隔物,该分隔物介于阴极和阳极之间。通常,电极组件被接收在由铝层压片和液体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一起制成的筒形罐或矩形罐或袋式壳体中。此外,电极组件可以包括多个随后地层压的单元电极,每个单元电极均具有薄板形状或果冻卷形状,其中片状的阴极、分隔物和阳极被卷绕以增大二次电池的容量。因此,在电极组件中,电极固有地具有板形状。
尽管这种常规的板形电极结构可以有利地是在电极组件被卷绕或被层压时可以实现高度的集成,但是存在如下程度的限制,即限制该结构根据工业领域的需求而变形。此外,板式电极结构存在各种问题:该结构在充放/放电过程期间对电极的体积的变化敏感、在电池中产生的气体不可以容易地排放到外部以及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可能增大等。
特别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使用二次电池的设备的种类正多样化,在设备的设计上进行正进行大量的加强。除此之外,仍然保持在具有独特设计的设备中留出单独的部分或空间的概念或方案,以便将具有常规结构和/或形状(例如筒形、矩形或袋形)的二次电池安装到这种设备上,而这种概念或方案被认为在扩展无线技术和发展新设计时是很大的障碍。例如,在新设计的设备被限制为仅有窄且长的部分来安装二次电池的情形中,这对于安装具有板式电极的常规二次电池根本是不可能的或不实际的。换句话说,由于常规的筒形、硬币式和矩形电池具有特定的形状,所以限制了电池的使用和自由变形的能力。换句话说,由于常规的二次电池不可以自由地变形,所以不可能根据设备的电池安装部分的尺寸和/或形状来扭转或弯曲二次电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于2006年1月17日在韩国提出了“具有新结构的电极组件和具有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的申请,该申请被授为韩国专利注册No.10-0804411的专利,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以上的专利注册中公开的二次电池具有细长的形状,换句话说,具有在长度方向上是柔性的线缆结构(在下文中,该二次电池会被称为“线缆型二次电池”)。如果单个线缆型二次电池被安装到设备上,则没有特殊的问题。然而,在使用多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情形中,例如当必需串联地连接多个线缆型二次电池并且将它们安装到设备上时,则需要用于连接两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接头。因此,存在对于开发这种接头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被设计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并且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以及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该联接接头被构造为方便地串联连接两个邻近的线缆型二次电池而不需要单独的复杂的联接适配器。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该联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单元,该第一连接单元能够被电连接到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第二连接单元,该第二连接单元能够被电连接到另一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以及本体,该本体被电连接到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其中,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枢转。
优选地,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中的任何一个进一步包括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用于对应地固定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或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
优选地,固定构件具有钩状物,该钩状物被安装到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
优选地,第一极性电极是阴极和阳极中的任何一个,第二极性电极是该阴极和该阳极中的另一个。
优选地,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细长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性电极、第二极性电极和介于第一极性电极和第二极性电极之间的分隔物或电解质,并且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涂敷到集流器的表面来构造第一极性电极和/或第二极性电极,该集流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圆形形状、非对称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优选地,线缆型二次电池包括至少两个单元线缆型二次电池,该单元线缆型二次电池是并排设置的;和绝缘构件,该绝缘构件在一端处具有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在另一端处具有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还提供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该第一接头具有第一连接固定单元,该第一连接固定单元能够电连接到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一极性端子上,和枢转连接单元,该枢转连接单元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固定单元枢转;以及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可电连接到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上,并且可电连接到连接于另一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一极性端子的枢转连接单元。
优选地,第一接头进一步包括本体,第一连接固定单元和枢转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该本体上枢转。
优选地,枢转连接单元和第二接头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用于在枢转连接单元和第二接头之间固定成固定状态。
优选地,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细长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阴极、阳极和介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分隔物,并且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涂敷到集流器的表面上来构造第一极性电极和/或第二极性电极,该集流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圆形形状、非对称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优选地,第一接头的枢转连接单元具有突起,第二接头具有对应的突起能够被插入的插入部。
有利效果
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具有如下效果。
首先,当串联地连接两个或更多个线缆型二次电池时,即使在不使用复杂的联接适配器的情形中,两个邻近的线缆型二次电池也可以通过使用联接接头或联接组件(具有凸出接头和凹入接头)被以简单和方便的方式联接。
其次,当串联地连接两个或更多个线缆型二次电池时,可以通过使用联接接头或联接组件来容易地维持线缆型二次电池所需的电压和电容量。
第三,如果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或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则二次电池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改进,以自由地形成多个形状诸如项链式PDA或便携式电话的项链,使得用户可以由项链形二次电池供应电源,而不必安装单独的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根据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方面会变得显而易见。附图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流体供应装置以及薄膜清洁系统和方法。然而,应该理解,本公开不限于附图中图示的部件或装置。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主要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图4是图3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借助于图1和图2中示出的接头连接多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示意图;
图6至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制造片状封装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图8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联接组件的第一接头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联接组件的第二接头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如图10中所示的联接组件未联接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分解图;
图14示出图13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并且
图15是用于说明对以图14中所示的方式连接的片型线缆型二次电池进行折叠的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详细说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方便,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术语诸如“右”、“左”、“顶表面”和“底表面”表示该术语涉及的图中的相应的方向。术语诸如“向内”和“向外”分别表示取向或脱离各个指定的装置、系统或构件的几何中央的方向。术语诸如“前”、“后”、“上”、“下”以及该术语的相关用语或短语表示该术语涉及的图中的位置和取向,它们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这些术语包括以上列出的用语、它们的衍生词以及它们的同义词。
将参考附图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图1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和图2,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100用于在多个线缆型二次电池10被串联地连接时使邻近的线缆型二次电池10互连,并且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100包括第一连接单元110、第二连接单元120和本体130。
第一连接单元110具有远端和与该远端相反的近端。第一连接单元110的远端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带有预定深度的凹槽以与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的端部部分接合,使得第一连接单元110可以被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线缆型二次电池13的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上,该第一线缆型二次电池13具有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和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4。第一连接单元110的近端被连接到本体130的一端以在本体130处枢转或被固定在本体130处。
第二连接单元120也具有远端和与该远端相反的近端。第二连接单元120的远端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凹槽,使得第二连接单元120可以被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线缆型二次电池15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8,并且可以与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8的端部部分接合,该第二线缆型二次电池15具有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6和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8。第二连接单元120的近端被连接到本体130以在本体130处枢转或被固定在本体130处。
本体130被连接到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的近端,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都被构造为能够相对于本体130枢转。然而,作为替代的,也可以是第一连接单元110或第二连接单元120之一被构造为能够相对于本体130枢转。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本体130包括枢轴132,该枢轴132形成在本体130的中央;和一对突起134,所述一对突起134设置成关于枢轴132对称。此处,枢轴132表示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在此相对于本体130枢转的基准点。因此,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的近端分别具有引入部112和122,本体130的突起134可以被接收到该引入部112和122中。同时,能够理解,本体130以及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可以通过未示出的电线或通过形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单元彼此电连接,这允许选择性的连接。
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的截面被构造为大致与分别地连接到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的线缆型二次电池10的截面类似。例如,由于待连接的线缆型二次电池10大致可以具有多边形截面诸如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六边形形状,所以优选地,线缆型二次电池10被构造为大致具有与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的截面相同的截面。
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可以各自包括固定构件140。在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和对应的第一线缆型二次电池13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8被分别地插入第二线缆型二次电池15的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的槽中之后,固定构件140可以选择性地固定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和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8的位置。在第一线缆型二次电池13的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或第二线缆型二次电池15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8被联接到第一连接单元110或第二连接单元120的每个槽中的情形中,固定构件140防止每个线缆型二次电池10的端子12和18与对应的连接单元110和120分离,并且如有必要,促进端子12和18容易地分离。为此,固定构件140具有钩状物,该钩状物被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一连接单元110和第二连接单元120的两个侧表面处。当端子12和18被插入连接单元110和120中时,钩状物由未示出的弹簧等推动,使得端子12和18被固定在连接单元110和120的常规位置,并且端子12和18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挤压力从连接单元110和120偏离,如本领域中的一般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此外,能够容易理解,除了以上的钩结构以外,固定构件140还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已知或以后将知道的其它固定元件,诸如闩锁、紧固件、固定件、固定按钮、旋转螺钉、径向环等。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每个线缆型二次电池10包括细长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性电极、第二极性电极和介于第一极性电极和第二极性电极之间的分隔物,并且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涂敷到集流器的表面上制作第一极性电极和/或第二极性电极,该集流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圆形、非对称椭圆形或多边形形状。第一极性电极是阴极和阳极中的任何一个,第二极性电极是该阴极和该阳极中的另一个。电极组件在于2006年1月17日在韩国公开的标题为“具有新结构的电极组件和具有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的并被授予专利的韩国专利注册No.10-0804411中公开,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主要部分的局部透视图,图4是图3的截面图。在图3和图4中,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
参考图3和图4,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单个的带形状的线缆型二次电池10被构造为使得保护涂层20包围电极组件的外表面,该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活性材料3,该阳极活性材料3设置在具有圆形截面的细长的线形状的三维阳极集流器1的表面处;分隔元件5,该分隔元件5包括分隔物或电解质,且设置在阳极活性材料3的外表面处;阴极活性材料7,该阴极活性材料7形成在分隔元件5的外表面处;和阴极集流器9,该阴极集流器9形成在阴极活性材料7的外表面处,与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涂敷在二维集流器诸如金属箔的表面上构造的常规板式电极组件不同。此处,阴极和阳极可以被以相反的次序安装。换句话说,具有细长的线形状的阴极集流器设置在中央内侧处,然后阴极活性材料、分隔元件、阳极活性材料和阳极集流器可以被依次序地构造在阴极集流器的外表面上,如本领域中的一般技术人员理解的。
同时,集流器的圆形结构不仅包括几何上完美的对称圆形形状,而且包括非对称的椭圆形结构。多边形结构包括三角形形状、矩形形状、五边形形状、六边形形状等,而没有特殊地限制,除非它是二维板状的,并且它们的边缘可以是有角的或圆角的。电极活性材料被涂敷到具有圆形或多边形结构的集流器的表面,并且如在常规二次电池中通过从电解质添加离子或将离子释放到电解质来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在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谓的多条的线缆型二次电池可以包括:电解质层,该电解质层具有筒形形状并且形成在一捆多个单元阳极上,通过将阳极活性材料涂敷到细长的阳极集流器的表面上制作该单元阳极;阴极活性材料,该阴极活性材料设置在电解质层的外周上;阴极集流器,该阴极集流器形成在阴极活性材料的外周上;以及,保护涂层,该保护涂层形成在阴极集流器的外周上。此外,多条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另一个改进例可以包括:一捆组件,所述一捆组件在单元阳极的外周上具有电解质层;筒形阴极活性材料,该筒形阴极活性材料设置在所述一捆组件上;阴极集流器,该阴极集流器形成在阴极活性材料的外周上;和保护涂层,该保护涂层形成在阴极集流器上。多条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又一个改进例可以包括一捆多个单元阴极和多个单元阳极,并被构造为使得第一电解质层包围单元阳极和单元阴极中的任何一个,并通过将对应的活性材料涂敷到每个线状集流器的外周来制造;筒形第二电解质层,该筒形第二电解质层包围所述的捆;以及保护涂层,该保护涂层包围第二电解质层。
图5是示出借助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联接接头连接多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示意图。在图5中,与图1至图4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
参考图5,三个线缆型二次电池30、40和50可以借助于两个联接接头150和160串联地连接。换句话说,第一线缆型二次电池30的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被连接到第一接头150的第二连接单元120,并且第一线缆型二次电池30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4不具有另一个连接结构。第二线缆型二次电池40的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被连接到第二接头160的第二连接单元120,并且第二线缆型二次电池40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4被连接到第一接头150的第一连接单元110。第三线缆型二次电池50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14被连接到第二接头160的第一连接单元110,第三线缆型二次电池50的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12不具有另一个连接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提供比串联地连接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数目少一个的联接接头100,二次电池可以在长度方向上按照需要进行扩展。
图6至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制造片状封装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过程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图8的“A”部分的放大图。在图6至图9中,与图1至图5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
参考图6至图9,根据本公开的线缆型二次电池70(参见图8)具有所谓的片状结构。在多个单元线缆型二次电池10并排地布置的状态下,具有绝缘膜形状的绝缘构件72被安装为包围并排地布置的单元线缆型二次电池10的外表面。此外,第一极性端子71和第二极性端子73分别设置在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两端处。端子71和73的金属带71a和73a由聚合物基的绝缘膜75相互绝缘,如图9中所示。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的示意图,图11a至图11c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联接组件的第一接头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联接组件的第二接头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如图10中所示的联接组件未联接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分解图,图14示出联接了图13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在图10至图14中,与图1至图9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
参考图10至图14,根据该实施例的联接组件200用于串联地连接多个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每个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封装在线缆型二次电池中的多个单元线缆型二次电池10。此外,该实施例的联接组件200包括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第一接头210的一端被连接并被固定到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第一极性端子71,第二接头220的一端被连接并固定到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第二极性端子73。在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第一极性端子71和第二极性端子73被分别地连接并固定到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的状态下,任何一个第一接头210可以被联接到另一个第二接头220。
第一接头210包括:第一连接固定单元212,该第一连接固定单元212可以被电连接到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第一极性端子71,例如阴极端子;枢转连接单元214,该枢转连接单元214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固定单元212枢转;以及本体216,该本体216用于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接固定单元212和枢转连接单元214。换句话说,第一接头210被构造为使得第一连接固定单元212和枢转连接单元21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相对于本体216枢转。此外,第一连接固定单元212和枢转连接单元214被分别电连接到本体216。枢转连接单元214具有突起218,该突起218可以被插入第二接头220的连接到另一个二次电池70的插入部222中。
如上所述,第二接头220的一端被电连接并被固定到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第二极性端子73,例如阳极,并且第二接头220的另一端具有插入部222,另一个二次电池70的第一接头210的枢转连接单元214的突起218可以被插入该插入部222中。换句话说,由于需要第一接头210的突起218和第二接头220的插入部222以使两个二次电池70彼此连接或分离,所以优选地,突起218和插入部222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彼此连接或分离,使得在使用中维持二次电池70的连接状态而不松开。本文中使用的连接具有包括电连接的包容性概念。
根据该实施例,为了促进突起218和插入部222之间的连接/松开,固定构件240可以设置到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中的任何一个。图12示出固定构件240设置在第二接头220处。换句话说,设置在第二接头220处的固定构件240用于选择性地固定或松开插入第二接头220的插入部222中的对应的第一接头210的突起228的位置。
图15是用于说明将以图14中所示的方式连接的片型线缆型二次电池进行折叠的过程的示意图。
参考图14和图15,第一接头210被连接到每个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第一极性端子71,例如阴极,第二接头220被连接到第二极性端子73,例如阳极。此外,任何一个联接组件的第一接头210被连接到另一个联接组件200的第二接头220。在该状态下,如图15中所示,在连接到任何一个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70的第一接头210中,枢转连接单元214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固定单元212枢转设计的角度。
以上描述和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可以进行各种添加、变型、组合和/或替换。特别地,本领域中的一般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通过使用其它的元件、材料、和部件以不同的特定的形状、结构、布置或比率来实施本发明。本领域中的一般技术人员还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原理内,可以利用许多结构、布置、比率、材料和部件的变形来使用本发明,以特别地适于特定的环境或操作状况。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能够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组合地使用。例如,在与一个实施例相关地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其它特征一起使用和/或用作替代该其它特征。因此,公开的实施例应该解释为不限制本发明,而是在所有的方面中说明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范围被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而不是被详细的说明限制。
本领域中的任何具有一般技术的人员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变型。这些变化和变型中的一些已经在上面进行了讨论,而其它的变化对于本领域中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会是明显的。
附图标记列表:
10、13、15、30、40、50:线缆型二次电池
70:片状线缆型二次电池
1:阳极集流器
3:阳极活性材料
5:分隔元件
7:阴极活性材料
9:阴极集流器
12、16: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
14、18: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
20:保护涂层
71:第一极性端子
72:绝缘构件
73:第二极性端子
110:第一连接单元
112、122:引入部
120:第二连接单元
130:本体
132:枢轴
134:突起
200:联接组件
210:第一接头
220:第二接头

Claims (11)

1.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能够被电连接到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
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能够被电连接到另一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以及
本体,所述本体被以可枢转方式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并且所述本体包括枢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绕所述枢轴相对于所述本体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任一个连接单元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用于对应地固定所述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或所述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具有钩状物,所述钩状物被安装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电极是阴极和阳极中的任一个,并且所述第二极性电极是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中的另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
其中,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细长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性电极、第二极性电极和介于所述第一极性电极和所述第二极性电极之间的分隔物或电解质,并且
其中,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涂敷到集流器的表面上来构造所述第一极性电极和/或所述第二极性电极,所述集流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圆形形状、非对称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其中,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包括:至少两个单元线缆型二次电池,所述单元线缆型二次电池并排地设置;和绝缘构件,所述绝缘构件的一端处具有所述第一极性电极的端子,所述绝缘构件的另一端处具有所述第二极性电极的端子。
7.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第一连接固定单元和枢转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固定单元能够被电连接到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一极性端子,所述枢转连接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固定单元枢转;以及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能够被电连接到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二极性端子,并且所述第二接头能够被电连接到与另一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第一极性端子连接的枢转连接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头进一步包括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固定单元和所述枢转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该本体上枢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枢转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接头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用于固定在所述枢转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的固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细长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阴极、阳极和介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的分隔物,并且
其中,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涂敷到集流器的表面来构造所述第一极性电极和/或所述第二极性电极,所述集流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圆形形状、非对称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接头的所述枢转连接单元具有突起,所述第二接头具有插入部,对应的所述突起能够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
CN201180054430.6A 2010-11-12 2011-09-06 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 Active CN103201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12407A KR101312429B1 (ko) 2010-11-12 2010-11-12 케이블형 이차 전지의 연결용 소켓 및 연결 조립체
KR10-2010-0112407 2010-11-12
PCT/KR2011/006577 WO2012064014A2 (ko) 2010-11-12 2011-09-06 케이블형 이차 전지의 연결용 소켓 및 연결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1877A CN103201877A (zh) 2013-07-10
CN103201877B true CN10320187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05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430.6A Active CN103201877B (zh) 2010-11-12 2011-09-06 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2639852B1 (zh)
JP (1) JP5689978B2 (zh)
KR (1) KR101312429B1 (zh)
CN (1) CN103201877B (zh)
WO (1) WO201206401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5168B1 (ko) 2013-01-03 2014-11-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케이블형 이차전지
US9263911B2 (en) 2013-04-26 2016-02-16 Lg Chem, Lt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for cable-type secondary battery
KR101477270B1 (ko) * 2013-04-26 2014-12-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케이블형 이차전지의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04347838B (zh) * 2013-07-30 2017-01-25 广东银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快速电连接器、锂离子电池装置及锂离子电池组
KR101593626B1 (ko) * 2014-10-08 2016-02-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케이블형 이차전지의 무선 충전 장치
JP6358065B2 (ja) 2014-12-04 2018-07-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電気機器
CN107336796B (zh) * 2016-05-03 2020-08-18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节式电池及具有该多节式电池的车架
WO2018217480A1 (en) * 2017-05-22 2018-11-29 Smiths Interconnect Americas, Inc. Dry mate rotatable connector
CN116435672A (zh) * 2017-09-20 2023-07-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KR102309630B1 (ko) * 2018-09-10 2021-10-0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Icb 조립체, 이를 포함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404239B1 (ko) * 2018-09-10 2022-05-3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Icb 조립체, 이를 포함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9873A (en) * 1967-02-16 1969-08-05 Gen Electric Shielded connector for movable lines
US3636239A (en) * 1970-11-13 1972-01-18 Uniform Tubes Inc Angular rf connector
JPH0888019A (ja) * 1994-09-20 1996-04-02 Sony Corp 密閉型蓄電池
JP3047778B2 (ja) * 1995-06-14 2000-06-05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状電池
US5853915A (en) * 1997-08-19 1998-12-29 Mattel, Inc. Foldable multi-configuration battery pack
JP4106573B2 (ja) * 1997-08-28 2008-06-25 株式会社ジーエス・ユアサ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薄形電池用接続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電話
US6955563B1 (en) * 2005-02-08 2005-10-18 Croan Quinn F RJ type modular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s
KR100696694B1 (ko) * 2005-07-29 2007-03-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KR100804411B1 (ko) * 2006-01-17 2008-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것으로 구성된이차전지
KR200444799Y1 (ko) * 2006-11-13 2009-06-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조립방식의 전기적 접속부재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팩
US7611384B2 (en) * 2007-04-04 2009-1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Battery terminal connector
KR101024635B1 (ko) * 2008-12-29 2011-03-25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실 형태 전지 및 이를 연결하기 위한 커넥터
KR101804411B1 (ko) 2016-04-05 2017-12-04 (주) 인텍플러스 캐리어 테이프를 이용한 반도체 소자 포장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39852B1 (en) 2016-01-06
EP2996175A1 (en) 2016-03-16
EP2639852A2 (en) 2013-09-18
KR20120051135A (ko) 2012-05-22
WO2012064014A2 (ko) 2012-05-18
EP2996175B1 (en) 2017-03-08
WO2012064014A3 (ko) 2012-07-05
JP2013542576A (ja) 2013-11-21
EP2639852A4 (en) 2015-01-07
CN103201877A (zh) 2013-07-10
JP5689978B2 (ja) 2015-03-25
KR101312429B1 (ko) 201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877B (zh) 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联接接头和具有该联接接头的联接组件
CN103748727B (zh) 线缆型二次电池
US8435662B2 (en) Coupling socket for cable-type secondary battery and coupling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JP4276102B2 (ja) パウチ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2237506B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以及用于该可再充电电池组的连接接线片
EP2779281B1 (en) Cable type secondary battery
EP2846379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80226974A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EP2919311A1 (en) Flexible jelly roll type secondary battery
EP2899790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20000066870A (ko) 리튬 이차전지
KR101717197B1 (ko) 복수의 단위셀들로 구성된 플렉서블 전지
CN103180922A (zh) 高电压双电层电容器装置及制造方法
KR20180032083A (ko) 이차전지
CN105322133A (zh) 二次电池
CN103765656B (zh) 线缆型二次电池
KR20150119628A (ko) 패턴 코팅된 전극을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전극조립체
CN109565070B (zh) 可再充电电池
EP367194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CN114361732B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40320076A1 (e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for cable-type secondary battery
CN114204221A (zh) 一种电化学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US11705587B2 (en) Terminal case having the improved function of estimating state of secondary battery
KR20140128072A (ko) 케이블형 이차전지의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06981589B (zh) 电池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