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0699B -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0699B
CN103200699B CN201210002253.3A CN201210002253A CN103200699B CN 103200699 B CN103200699 B CN 103200699B CN 201210002253 A CN201210002253 A CN 201210002253A CN 103200699 B CN103200699 B CN 103200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subnet
user equipment
access subnet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22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0699A (zh
Inventor
汪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22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0699B/zh
Priority to KR1020147021733A priority patent/KR101612214B1/ko
Priority to PCT/IB2012/002869 priority patent/WO2013102789A1/en
Priority to US14/370,604 priority patent/US20150043340A1/en
Priority to EP12829213.3A priority patent/EP2801234B1/en
Priority to JP2014550765A priority patent/JP5893165B2/ja
Publication of CN103200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0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第一接入子网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初始链接;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向核心网转发第二业务请求;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第二业务下行数据或来自第二接入子网的第二业务上行数据;将所述第二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或将所述第二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通过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消除不同无线接入技术对用户设备的数据速率的限制,使得用户设备能够同时享受多种类型的业务服务,并能够简化网络架构。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网中,存在采用不同无线通信接入技术的接入子网,比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接入网、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接入网、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D-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接入网、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网、微波接入全球性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接入网等。这些接入子网分别具有到核心网的链接,并且能够分别与用户设备建立链接,以将用户设备接入至接入网中。
然而,现有技术中,这些接入子网的独立性导致用户设备的数据速率受到其所接入的接入子网的数据速率的限制,并且用户设备在各个接入子网之间切换时可能产生切换时延,甚至在用户需要多种类型的业务时,用户设备所需要的业务可能被中断。
例如,由于GSM网络的速率限制,在用户设备已经与GSM接入网之间建立了用于传输语音数据的链接时,如果用户设备再请求新的LTE数据业务,则用户设备需要断开与GSM网络的链接,再与LTE接入网建立链接。这将导致语音业务的中断。或者,在用户设备与LTE接入网之间建立了用于传输LTE数据业务的链接时,如果用户设备请求进行语音通话业务,则用户设备需要断开与LTE接入网之间的链接,再与GSM接入网建立链接,这样会导致数据业务的中断。
发明内容
在通信标准中,已经提出将采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子网的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BBU)作为一个整体来建立BBU池(BBU Pool)。但是仍然没有提出利用BBU之间的通信来增加用户设备的数据速率的方法。
根据上述对背景技术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的理解,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提高用户设备数据速率、减小或避免切换时延、并且无需中断业务就能使用户同时享受多种业务服务的接入方法,将是非常有益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第一接入子网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初始链接;b.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第一业务下行数据或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业务上行数据;c.将所述第一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或将所述第一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核心网;d.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e.向核心网转发所述第二业务请求;f.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二业务下行数据或来自第二接入子网的第二业务上行数据;g.将所述第二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或将所述第二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第二接入子网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接收来自第一接入子网或者核心网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与用户设备建立链接的第一通知消息,或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链接建立请求;B.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链接;C.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二业务下行数据或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业务上行数据;D.将所述第二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或将所述第二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核心网中用于辅助接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从第一接入子网接收由其转发的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ii.根据预定参数确定是否需要由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iii.如果需要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则向所述第二接入子网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以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链接;iv.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二业务上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二业务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用户设备中用于辅助接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建立与第一接入子网之间的初始链接;II.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一业务下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一业务上行数据;III.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二业务请求;IV.与第二接入子网建立链接;VI.从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接收第二业务下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二接入子网发送第二业务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接入网中用于接入的方法,所述接入网至少包含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之间能够彼此通信。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标准无线通信接入网的解决方案。用户设备不再需要在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子网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同时享受不同类型的业务服务。具体地,用户设备无需中断与第一接入子网的初始链接就能够获得第二业务数据。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打破了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隔阂,将接入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至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下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总和。从而用户设备的数据速率不再受其所链接到的接入子网的网络数据速率的限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更简单的网络架构。在用户侧和核心网侧,可以将采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子网看作一个整体,无需对不同的接入子网进行区分。对于运行商,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形成共享的资源池,从而能够减少运营资产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在图中,贯穿不同的示图,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装置(模块)或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通信网络100包括核心网110、网关120、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以及用户设备150。其中,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可分别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单元。在此,简单起见,仅示出了第一接入子网的基带处理单元131和第二接入子网的基带处理单元132。此外,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可分别包括多个射频单元(RemoteRadio Head:RRH)。在此,简单起见,仅示出了第一接入子网的射频单元141和第二接入子网的射频单元142。核心网110通过网关140连接至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在用户设备150处于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重叠覆盖区域时,用户设备150可以通过第一接入子网的基带处理单元131经由其中的射频单元141与第一接入子网建立链接,用户设备150还可以通过第二接入子网的基带处理单元132经由其中的射频单元142与第二接入子网建立链接。
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不受接入子网类型的限制。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可以采用GSM、UMTS、LTE、WiMax、TD-SCDMA等已知的无线接入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或是在将来可能发展得到的任何其他无线接入技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文中第一接入子网采用GSM接入技术,第二接入子网采用LTE接入技术。第一业务为语音通话业务,第二业务为LTE数据业务。
第一接入子网中的基带处理单元131可以通过射频单元141从用户设备150接收数据,并可以通过射频单元141向用户设备150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是根据GSM接入技术进行封装的GSM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第二接入子网中的基带处理单元132可以通过射频单元142从用户设备150接收数据,并可以通过射频单元142向用户设备150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是根据LTE接入技术进行封装的LTE协议数据单元。
下面结合图2描述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在步骤S201中,用户设备150向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发送第一业务请求,以请求语音通话业务。在步骤S202中,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将所接收到的第一业务请求发送至核心网110。在步骤S203中,GSM基带处理单元131与用户设备150建立初始链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如果用户设备150作为语音通话的被叫,在GSM基带处理单元131与用户设备150建立初始链接之前,可能的是,核心网110向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发送被叫接入请求,以指示GSM基带处理单元131与用户设备150建立初始链接。
在GSM基带处理单元131与用户设备150建立初始链接之后,可能的是,在步骤S204中,GSM基带处理单元131接收来自核心网110的语音通话业务下行数据,随后在步骤S205中将语音通话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用户设备150。还可能的是,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在步骤S205中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50的语音通话业务上行数据,随后在步骤S204中将语音通话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核心网110。
在步骤S206中,用户设备150向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发送第二业务请求,以请求LTE数据业务。在步骤S207中,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将所接收到的第二业务请求发送至核心网110。
在步骤S208中,GSM基带处理单元131根据预定参数确定是否需要由LTE基带处理单元132来处理第二业务请求;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质量、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第二接入子网的能力、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的网络能力、以及当前的网络负载。
如果需要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在步骤S209中向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以指示LTE基带处理单元132与所述用户设备150建立链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除了指示LTE基带处理单元132与用户设备150建立链接之外,还可能的是,如果需要LTE基带处理单元132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向用户设备150发送第二通知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建立链接。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二通知信息后向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发送链接建立请求。在步骤S210中,LTE基带处理单元132与用户设备150建立链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替代地,可以由核心网110来确定是否需要由LTE基带处理单元132来处理第二业务请求。例如,核心网110在接收到第二业务请求后,根据预定参数确定是否需要由LTE基带处理单元132来处理第二业务请求;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质量、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第二接入子网的能力、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的网络能力、以及当前的网络负载。如果需要LTE基带处理单元132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向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以指示LTE基带处理单元132与所述用户设备150建立链接。
在LTE基带处理单元132与用户设备150建立链接之后,可能的是,在步骤S211中,核心网110向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发送LTE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在步骤S212中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将LTE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在步骤S213中,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将LTE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用户设备150。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还可能的是,用户设备150在步骤S213中将LTE数据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在步骤S212中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将LTE数据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在步骤S211中,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将LTE数据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核心网1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标准无线通信接入网的解决方案。用户设备不再需要在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子网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同时享受不同类型的业务服务。具体地,用户设备无需中断与GSM基带处理单元131的初始链接就能够获得LTE业务数据。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打破了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隔阂,将接入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至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下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总和。从而用户设备的数据速率不再受其所链接到的接入子网的网络数据速率的限制。
在以上结合图2描述的方法步骤中,各步骤并不必然按照所描述的顺序执行,比如,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可以先根据预定参数确定是否需要由LTE基带处理单元132来处理第二业务请求,再将第二业务请求发送至核心网110。还包括其他可能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排列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和LTE基带处理单元132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有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GSM基带处理单元131与LTE基带处理单元132之间的通信接口定义为类似于LTE协议中基站(eNodeB)之间的X2接口。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将用户层协议数据单元增加对应于上述通信接口的报头之后发送给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反之亦然。GSM基带处理单元131将用户层协议数据单元增加GSM协议的媒体存取控制层(MAC)报头经物理层处理后发送给用户设备150。LTE基带处理单元132将用户层协议数据单元增加LTE协议的MAC层报头经物理层处理后发送给用户设备150。
还有可能的是,将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各个接入子网通过上描述的接口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接入网。在该接入网内部的处理方式对用户设备和核心网是透明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更简单的网络架构。在用户侧和核心网侧,可以将采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子网看作一个整体,无需对不同的接入子网进行区分。对于运行商,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形成共享的资源池,从而能够减少运营资产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如何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此外,明显的,“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第一接入子网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初始链接;
b.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第一业务下行数据或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业务上行数据;
c.将所述第一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或将所述第一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核心网;
d.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
e.向核心网转发所述第二业务请求;
f.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二业务下行数据或来自第二接入子网的第二业务上行数据;
g.将所述第二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或将所述第二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
-向核心网转发所述第一业务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核心网的被叫接入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f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定参数确定是否需要由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
-如果需要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则向所述第二接入子网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以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链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f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定参数确定是否需要由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
-如果需要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通知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子网建立链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质量、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第二接入子网的能力、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的网络能力、以及当前的网络负载。
7.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第二接入子网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接收来自第一接入子网或者核心网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与用户设备建立链接的第一通知消息,或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链接建立请求;
B.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链接;
C.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二业务下行数据或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业务上行数据;
D.将所述第二业务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或将所述第二业务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接入子网;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8.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核心网中用于辅助接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从第一接入子网接收由其转发的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
ii.根据预定参数确定是否需要由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
iii.如果需要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来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则向所述第二接入子网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以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链接;
iv.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二业务上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二业务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质量、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第二接入子网的能力、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的网络能力、以及当前的网络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第一接入子网接收第一业务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一业务上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一业务下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被叫接入请求,以指示所述第一接入子网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初始链接;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一业务上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一业务下行数据。
12.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用户设备中用于辅助接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建立与第一接入子网之间的初始链接;
II.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第一业务下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一业务上行数据;
III.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二业务请求;
IV.与第二接入子网建立链接;
VI.从所述第二接入子网接收第二业务下行数据,或向所述第二接入子网发送第二业务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V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子网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子网建立链接的第二通知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发送第一业务请求。
15.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的接入网中用于接入的方法,所述接入网至少包含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之间能够彼此通信,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子网和第二接入子网采用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是不同的;
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接入子网中实施接入,和/或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二接入子网中实施接入。
CN201210002253.3A 2012-01-05 2012-01-05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Active CN103200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2253.3A CN103200699B (zh) 2012-01-05 2012-01-05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KR1020147021733A KR101612214B1 (ko) 2012-01-05 2012-12-20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CT/IB2012/002869 WO2013102789A1 (en) 2012-01-05 2012-12-20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4/370,604 US20150043340A1 (en) 2012-01-05 2012-12-20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2829213.3A EP2801234B1 (en) 2012-01-05 2012-12-20 Method for ac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14550765A JP5893165B2 (ja) 2012-01-05 2012-12-20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クセス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2253.3A CN103200699B (zh) 2012-01-05 2012-01-05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0699A CN103200699A (zh) 2013-07-10
CN103200699B true CN103200699B (zh) 2016-11-09

Family

ID=4783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2253.3A Active CN103200699B (zh) 2012-01-05 2012-01-05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43340A1 (zh)
EP (1) EP2801234B1 (zh)
JP (1) JP5893165B2 (zh)
KR (1) KR101612214B1 (zh)
CN (1) CN103200699B (zh)
WO (1) WO20131027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2049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由低频网络辅助的同步和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141731A1 (en) * 2019-02-27 2022-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mobility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50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制式无线网络中实现分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291048A1 (en) * 2009-08-27 2011-03-02 Vodafone Group plc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Multi-Rat networks
EP2378833A1 (en) * 2010-04-09 2011-10-19 TeliaSonera AB Method for signalling a rich call capability indic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1860B2 (ja) * 2001-05-08 2005-07-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874152B1 (ko) * 2005-10-14 2008-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종 무선망들을 이용한 동시 데이터 서비스 장치및 방법
JP2010068233A (ja) * 2008-09-10 2010-03-25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US9258840B2 (en) * 2010-05-13 2016-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managing voice call and IP media se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8989087B2 (en) * 2010-06-15 201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radio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50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制式无线网络中实现分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291048A1 (en) * 2009-08-27 2011-03-02 Vodafone Group plc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Multi-Rat networks
EP2378833A1 (en) * 2010-04-09 2011-10-19 TeliaSonera AB Method for signalling a rich call capability indic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506625A (ja) 2015-03-02
WO2013102789A1 (en) 2013-07-11
KR20140111326A (ko) 2014-09-18
US20150043340A1 (en) 2015-02-12
EP2801234A1 (en) 2014-11-12
EP2801234B1 (en) 2019-05-01
JP5893165B2 (ja) 2016-03-23
CN103200699A (zh) 2013-07-10
KR101612214B1 (ko) 2016-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2191B1 (en) Re-establishment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406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forwarding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616439A (zh) 演进网络中的无线自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69527A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66849B (zh) 基于双通信卡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US89181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ual stack architecture using attention (AT) commands
CN101299832A (zh) 基站和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200699B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方法
EP4061035B1 (en) Physical channel monito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EP3018968B1 (en) Wireless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20520157A (ja) 情報の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743753B (zh) F1ap负荷分担方法及装置
EP239701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562828A (zh) 无线接入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CN114286397A (zh) 传输链路的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071457A (zh) 终端的公共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4022522A1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640602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7405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726145B (zh) 上行链路的传输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05228162A (zh) 一种基于锚定载波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控制方法
CN116963126A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基站设备
CN117356141A (zh) 用于小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915464A (zh) 先听后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132581A (zh) 来电拦截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