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7399B -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7399B
CN103197399B CN201210004081.3A CN201210004081A CN103197399B CN 103197399 B CN103197399 B CN 103197399B CN 201210004081 A CN201210004081 A CN 201210004081A CN 103197399 B CN103197399 B CN 103197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drive plate
blades
catch
driv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40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7399A (zh
Inventor
蔡益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ek Corp filed Critical Altek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040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7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7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7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7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73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其包含:一对焦镜筒、一变焦镜筒及一前盖本体。对焦镜筒及变焦镜筒皆为一中空筒状结构,且对焦镜筒设置于变焦镜筒之内。变焦镜筒内周壁具有一抵顶部。前盖本体包含一驱动板及一叶片模块。驱动板设置于变焦镜筒的一端,且具一中央窗孔,并向轴向延伸一驱动销。叶片模块启闭中央窗孔,并设置于变焦镜筒的一侧。其中,当抵顶部推抵驱动销,驱动销连动驱动板旋转,进而使叶片模块遮蔽中央窗孔。利用本发明可减少组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缩小相机体积。

Description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对焦镜筒驱动镜头叶片启闭的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影风气的兴盛,越来越多人使用相机来记录生活的点滴,为了随时随地都可记录下画面,消费者无不追求更轻薄短小、更精致以及在操控性上更人性化的数码相机。因此,如何缩小相机体积且保持更多功能,已成为各大相机厂的重要课题。然而在相对狭小的空间中必须设计出相同的功能,甚至更多附加功能的数码相机,对研发人员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现今镜头前盖开启或关闭的设计,多为利用引导沟槽、变焦镜筒、固定镜筒或另外设置一驱动单元来驱动镜头前盖模块,来启闭镜头叶片。但在追求轻薄短小过程中,若如已知的以引导沟槽的方式驱动镜头前盖模块,则会因其结构过于复杂,导致无法利用模具加以生产;若以变焦镜筒驱动,则会因其镜筒相对变小,而使相机无法进行望远端的操作;若以固定镜筒来驱动,则会使镜头前盖模块的驱动销过长,而使其易于变形,导致镜头前盖模块的损坏;若另外设置驱动单元,则会使相机内部所需空间相对增加,且会使相机整体成本增加。故,如何设计一理想的镜头前盖模块,既能达到相机轻薄短小的功效,也可解决目前镜头前盖模块的驱动问题,已成市场应用上的一刻不容缓的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已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以解决目前无法有效小型化或成本不易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镜头前盖模块,其包含:一对焦镜筒及一前盖本体。对焦镜筒为一中空筒状结构,其内周壁具有一抵顶部,且对焦镜筒位于一变焦镜筒之内。前盖本体还包含:一驱动板及一叶片模块。驱动板设置于变焦镜筒的一端,且具一中央窗孔,并向变焦镜筒内轴向延伸一驱动销。叶片模块启闭中央窗孔,并设置于驱动板邻近于变焦镜筒的一侧。其中,当抵顶部推抵驱动销,驱动销连动驱动板旋转,进而使叶片模块遮蔽中央窗孔。
其中,当变焦镜筒与对焦镜筒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时,致使抵顶部推抵或分离驱动销。
其中,驱动销为一长型片状,且其尾端为一斜向外形,抵顶部推抵驱动销时,通过斜向外形的牵引,使驱动销连动驱动板进行旋转。
其中,叶片模块还包含一基板、两个叶片、两个挡片、两个第一弹性组件及两个第二弹性组件,两个叶片及两个挡片崁入于基板,各第一弹性组件连接各叶片及驱动板,各第二弹性组件连接两个挡片及驱动板。
其中,该抵顶部推抵该驱动销,使该驱动板作顺向旋转,进而使各该第一弹性组件被拉伸,并带动该两个叶片及该两个挡片遮蔽该中央窗孔。
其中,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凸点,当该驱动板作顺向旋转时,该凸点推抵该两个挡片的一侧,进而使该两个挡片遮蔽该中央窗孔。
其中,该抵顶部与该驱动销分离,各该第二弹性元件弹性收缩,连动该驱动板作逆向旋转,进而连动该两个叶片及该两个挡片开启该中央窗孔。
其中,该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尖抵部,该两个挡片对应该尖抵部具有一承抵部,当该驱动板作逆向旋转时,各该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收缩,使该尖抵部推抵该承抵部,进而使该两个挡片与该两个叶片同时开启该中央窗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摄像装置,包括一镜头前盖模块,一影像传感组件、若干个控制按纽、一控制单元及一驱动单元,其镜头前盖模块包含:一对焦镜筒、一前盖本体及一影像传感组件。对焦镜筒为一中空筒状结构,位于一变焦镜筒之内,其内周壁具有一抵顶部。前盖本体还包含:一驱动板及一叶片模块。驱动板具一中央窗孔,设置于变焦镜筒的一侧,并向其内部轴向沿伸一驱动销。叶片模块启闭中央窗孔,并设置于驱动板相对于变焦镜筒的一侧。影像传感组件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内部,传感穿过中央窗孔的被摄物光线。其中,驱动模块驱动对焦镜筒及变焦镜筒作轴向位移,抵顶部推抵驱动销,连动叶片模块遮蔽中央窗孔,则影像传感组件无法传感被摄物的光线。
其中,当变焦镜筒与对焦镜筒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时,致使抵顶部推抵或分离驱动销。
其中,驱动销为一长型片状,且其尾端为一斜向外形,抵顶部推抵驱动销时,通过斜向外形的牵引,使驱动销连动驱动板进行旋转。
其中,叶片模块还包含一基板、两个叶片、两个挡片、两个第一弹性组件及两个第二弹性组件,两个叶片及两个挡片崁入于基板,各第一弹性组件连接两个叶片及驱动板,各第二弹性组件连接各挡片及驱动板。
其中,该抵顶部推抵该驱动销,使该驱动板作顺向旋转,进而使各该第一弹性组件被拉伸,并带动该两个叶片及该两个挡片遮蔽该中央窗孔。
其中,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凸点,当该驱动板作顺向旋转时,该凸点推抵该两个挡片的一侧,进而使该两个挡片遮蔽该中央窗孔。
其中,该抵顶部与该驱动销分离,各该第二弹性组件弹性收缩,连动该驱动板作逆向旋转,进而连动该两个叶片及该两个挡片开启该中央窗孔。
其中,该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尖抵部,该两个挡片对应该尖抵部具有一承抵部,当该驱动板作逆向旋转时,各该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收缩,使该尖抵部推抵该承抵部,进而使该两个挡片与该两个叶片同时开启该中央窗孔。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
(1)此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利用对焦镜筒与变焦镜筒的轴向相对位移,达到连动镜头叶片启闭,以此可简化原镜头前盖模块的设计,并因使用组件数量的减少,可进一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2)此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利用对焦镜筒的抵顶部推抵驱动板的驱动销,以连动驱动板旋转,进而控制镜筒叶片启闭,通过此设计可相对减少相关零组件的设置,进而达到使相机轻薄短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贵审查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用于示意及辅助说明书,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事先声明。
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主要是可利用一组驱动模块或多组驱动模块,使镜筒作轴向位移以达到镜头叶片启闭,其可适用于数码相机、智能型照相手机、单反相机等摄像装置,但实际可运用的范畴仍不仅以此所限制。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1包含:一前盖本体10、一变焦镜筒20及一对焦镜筒30。前盖本体10设置于变焦镜筒20的一侧。对焦镜筒30设置于变焦镜筒20另一侧的内部,且其内壁具一抵顶部301。其中,各镜筒的数量可依实际应用所需加以增设,于本实施例中仅以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辅以说明,但实际应用不在此限。
前盖本体10还包含:一叶片模块11及一驱动板12。叶片模块11设置于驱动板12的一侧。驱动板12具有一中央窗孔121,且驱动板12向轴向沿伸出一驱动销122。驱动销122为一长型片状,其尾端具一斜向外形。驱动销122伸入于变焦镜筒20的内部,且相对应于抵顶部301的位置。驱动模块(未绘示于图示中)驱动变焦镜筒20及对焦镜筒30作轴向位移,进而使两镜筒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其中,两镜筒的驱动方式,可以是以两组驱动模块分别驱动,或以一驱动模块配合镜筒沟槽设计达到连动驱动,可依实际状况加以应用。当两镜筒相互接近时,抵顶部301推抵驱动销122,受驱动销122的斜向外形牵引,连动驱动板12旋转。其中,驱动销122与驱动板12的连接关系,可以是一体成型式,但若考量模具成本,也可为组装式。叶片模块11还包含:一基板111、两个叶片112、两个挡板113、两个第一弹性组件114及两个第二弹性组件115。基板111具一镂空部1111及两个枢点1112,两个叶片112及两个挡板113相对应两个枢点1112具有一第一穿孔1121及一第二穿孔1131。两个叶片112还包含两个凸点1122及一尖抵部1123,两个挡片113对应尖抵部1123具有一承抵部1132。其中,各弹性组件常见可为弹簧,于此实施例中,各弹性组件以拉伸弹簧为实施例,其为一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三示意图。如图所示,两个叶片112及两个挡板113通过第一穿孔1121及第二穿孔1131枢设于基板111的两个枢点1112。使得两个叶片112及两个挡板113可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旋转。两个第一弹性组件114连接两个叶片112与驱动板12,两个第二弹性组件115连接基板111与驱动板12。当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被驱动相互作轴向位移时,通过驱动销122与抵顶部301的接触的作用力,可使两个第一弹性组件114与两个第二弹性组件115被拉伸或弹性回复,并连动两个叶片112及两个挡板113通过第一穿孔1121及一第二穿孔1131枢设于两个枢点1112,使得各叶片112及各挡板113可以各枢点1112为轴心作旋转,以启闭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两个叶片112与两个挡板113受两个第一弹性组件114与两个第二弹性组件115连动相互接合时,可完全遮蔽镂空部1111及中央窗孔121;相反地,于相互分离时,可完全开启镂空部1111及中央窗孔121。其中,两个第一弹性组件114被拉伸或弹性回复时,两个叶片112分别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旋转,并通过两个凸点1122及一尖抵部1123推抵承抵部1132进而连动两个挡板113,以启闭中央窗孔121与镂空部1111。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4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镜头前盖模块1的相关连动关系与前述相似,于此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相互接近时,抵顶部301推抵驱动销122,驱动销122受斜向外形的牵引,使驱动板12旋转。通过驱动板12的旋转,连动叶片模块11遮蔽中央窗孔121。
更进一步地说,当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被驱动作相互接近的轴向位移时,驱动板12因随着变焦镜筒20作轴向位移,使得驱动销122受抵顶部301推抵。驱动销122受抵顶部301推抵时,其斜向外形牵引驱动板12作顺向旋转。又,各第一弹性组件114连接驱动板12及各叶片112,各第二弹性组件115连接驱动板12及基板111。当驱动板12作顺向旋转时,各第一弹性组件114被拉伸,因而拉动两个叶片112作旋转。各叶片112受各第一弹性组件114牵动,分别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顺向旋转,并因而遮蔽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其中,两个叶片112作顺向旋转时,两个凸点1122推抵两个挡片113的一侧,使得两个挡片113随之作顺向旋转,以遮蔽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
简而言之,当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被驱动时,抵顶部301推抵驱动销122,驱动板12受驱动销122的斜向外形牵引作顺向旋转。驱动板12作顺向旋转,使各第一弹性组件114被拉伸,使得两个叶片112分别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顺旋转,且通过两个凸点1122推抵两个挡板113的一侧,使得两个挡板113作顺向旋转。通过两个叶片112与两个挡板113的顺向旋转,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被遮蔽。换言之,当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被遮蔽时,受驱动销122推抵抵顶部301的作用力,使各第一弹性组件114与各第二弹性组件115被拉伸。意即,当两镜筒被驱动收回时,中央窗孔121与镂空部1111被遮蔽,且各第一弹性组件114与各第二弹性组件115被拉伸。其中,因各弹性组件设置位置的不同,两个第二弹性组件115相对于两个第一弹性组件114有较大的拉伸量。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示意图。镜头前盖模块1的相关连动关系与前述相似,于此不再赘述。需注意的是,两镜筒于收回状态下,各弹性组件为拉伸状态,且各第二弹性组件115相对于各第一弹性组件114有较大的拉伸量。当两镜筒被驱动相互远离时,驱动销122与抵顶部301分离,通过各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连动驱动板12旋转,进而开启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
更进一步地说,当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被驱动相互远离时,驱动销122与抵顶部301分离,通过各第二弹性组件115的弹性收缩,使驱动板12作逆向旋转。当驱动板12作逆向旋转时,各第一弹性组件114也弹性收缩,且因各第一弹性组件114的伸缩量较各第二弹性组件115小,使得各第一弹性组件114收缩为原状后,仍随驱动板12旋转,进而推抵两个叶片112。各叶片112受各第一弹性组件114推抵后,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逆向旋转,并通过其尖抵部1123推抵两个挡片113的承抵部1132,使两个挡片113随之作逆向旋转。通过两个叶片112与两个挡片113的逆向旋转,中央窗孔121与镂空部1111被开启。
换言之,当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被驱动作相互远离的轴向位移时,因驱动销122与抵顶部301也相互分离,故二者间相互抵顶的作用力随之消失。各弹性组件因其所受的作用力消失而弹性收缩,且通过各第二弹性组件115较大的缩收量,使驱动板12作逆向旋转。各第一弹性组件114因伸长量较小,故收缩回原状后随驱动板12作动,并推抵两个叶片112,使其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逆向旋转。两个叶片112作逆向旋转时,其尖抵部1123推抵两个挡片113的承抵部1132,使两个挡片113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逆向旋转,以启闭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可应用至一摄像装置2,此摄像装置2可以是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照相手机(Camera Phone)、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或数码摄影机(Digital Video Camera)等各种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为便于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下是以数码相机为实施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所示,摄像装置2可有一镜头前盖模块1、一影像传感组件21、若干个控制按纽(电源纽22)、一控制单元23及一驱动单元24。于此影像影像传感组件21可以是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式金属-氧化层-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镜头前盖模块1相对于影像传感组件21设置于摄像装置2。使用者可利用控制纽22通过控制单元23及驱动单元24,操控镜头前盖模块1进行镜头叶片的起闭,以使被摄物光线映射于影像传感组件21。其中,镜头前盖模块1的相关连动关系与前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当使用者按下电源纽22时,通过控制单元23传第一控制信号至驱动单元24,驱动单元24接受其信号后驱动镜头前盖模块1。其中,驱动单元24可为分别驱动变焦镜筒20及对焦镜筒30作动,或可为驱动其一镜筒再通过镜筒的沟槽设计,连动另一镜筒作动。其中常见的驱动单元24可为直流马达或步进马达。
结合图1,当使用者按下电源纽22以关闭摄像装置2时,控制单元23产生一控制信号并传送至驱动单元24,进而使驱动单元24驱动各镜筒向摄像装置2收回。意即,驱动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相互接近。变焦镜筒20与对焦镜筒30相互接近时,驱动销122推顶抵顶部301,并因其斜向外形牵引驱动板12作顺向旋转,并使各第一弹性组件114与各第一弹性组件114被拉伸,且因驱动销122与抵顶部301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各第一弹性组件114与各第二弹性组件115保持拉伸状态。各叶片112受各第一弹性组件114的牵动,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顺向旋转,并通过其两个凸点1122推抵两个挡片113的一侧,使两个挡片113也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顺向旋转。两个叶片112及两个挡片113同时作顺向旋转时,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被遮蔽,以完成摄像装置2的关闭动作。
当使用者按下电源纽22以开起摄像装置2时,控制单元23产生一控制信号号并传送至驱动单元24,进而使驱动单元24驱动各镜筒推出摄像装置2。意即,变焦镜筒20即对焦镜筒30被驱动作相互分离的轴向位移。两个镜筒相互分离时,驱动销122与抵顶部301也相互分离,且其间的作用力随之消失。各第一弹性组件114及各第二弹性组件115,因驱动销122与抵顶部301间的作用力消失,使得各弹性组件弹性收缩。通过各第一弹性组件114的弹性收缩,牵动驱动板12作逆向旋转。又,因各第一弹性组件114的伸长量较各第二弹性组件115大,故各第二弹性组件115收缩回原状后,随驱动板12作逆向旋转并推抵两个叶片112,使其以两个枢点1112为轴心作逆向旋转。两个叶片112作逆向旋转时,其尖抵部1123推抵两个挡片113的承抵部1132,进而使两个挡片113作逆向旋转。当两个叶片112与两个挡片113同时作逆向旋转时,中央窗孔121及镂空部1111被开启,以完成摄像装置2的开机动作。
综上述所言,本发明的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利用对焦镜筒的一抵顶部推抵驱动销,并受驱动销的斜向外型牵引,使驱动板旋转。通过驱动板的旋转,拉伸各弹性组件,使各叶片与各挡片遮蔽中央窗孔与镂空部,且利用抵顶部与驱动销间的作用力,使各弹性组件保持拉伸状态,直到变焦镜筒与对焦镜筒再次被驱动相互分离。当两个镜筒被驱动相互远离时,因抵顶部与驱动销间的作用力消失,使得各弹性组件弹性回复,以此使得驱动板旋转。因各弹性组件的伸缩量不同,其一弹性组件缩收回原状后,仍随驱动板旋转,使得其一端推抵叶片,并通过叶片推抵挡片,以开启中央窗孔与镂空部。以上述的相关作动,本发明解决各厂商目前在追求相机轻薄短小的目的时,所产生无法利用引导沟槽、变焦镜筒或固定镜筒驱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镜头前盖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对焦镜筒,为一中空筒状结构,其内周壁具有一抵顶部,且所述对焦镜筒位于一变焦镜筒之内;以及
一前盖本体,其包含:
一驱动板,设置于所述变焦镜筒的一端,且具一中央窗孔,并向所述变焦镜筒内轴向延伸一驱动销;以及
一叶片模块,启闭所述中央窗孔,并设置于所述驱动板相对于所述变焦镜筒的一侧;
其中,当所述抵顶部推抵所述驱动销,所述驱动销连动所述驱动板旋转,进而使所述叶片模块遮蔽所述中央窗孔;
其中,所述叶片模块还包含一基板、两个叶片、两个挡片、两个第一弹性组件及两个第二弹性组件,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两个挡片崁入于所述基板,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连接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驱动板,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基板及所述驱动板,且所述两个第一弹性组件及所述两个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驱动板之间,所述抵顶部推抵所述驱动销,使所述驱动板作顺向旋转,进而使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被拉伸,并带动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两个挡片遮蔽所述中央窗孔,所述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凸点,当所述驱动板作顺向旋转时,所述凸点推抵所述两个挡片的一侧,进而使所述两个挡片遮蔽所述中央窗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前盖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焦镜筒与所述对焦镜筒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时,致使所述抵顶部推抵或分离所述驱动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前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销为一长型片状,且其尾端为一斜向外形,所述抵顶部推抵所述驱动销时,通过所述斜向外形的牵引,使所述驱动销连动所述驱动板进行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前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与所述驱动销分离,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弹性收缩,连动所述驱动板作逆向旋转,进而连动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两个挡片开启所述中央窗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前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尖抵部,所述两个挡片对应所述尖抵部具有一承抵部,当所述驱动板作逆向旋转时,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收缩,使所述尖抵部推抵所述承抵部,进而使所述两个挡片与所述两个叶片同时开启所述中央窗孔。
6.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镜头前盖模块,其包含:
一对焦镜筒,为一中空筒状结构,其内周壁具有一抵顶部,且位于一变焦镜筒之内;.
一前盖本体,其包含:
一驱动板,具一中央窗孔,设置于所述变焦镜筒的一侧,并向其内部轴向沿伸一驱动销;以及
一叶片模块,启闭所述中央窗孔,并设置于所述驱动板相对于所述变焦镜筒的一侧;
一影像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内部,传感穿过所述中央窗孔的被摄物光线;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对焦镜筒及所述变焦镜筒作轴向相对位移,所述抵顶部推抵所述驱动销,连动所述叶片模块遮蔽所述中央窗孔,则所述影像传感组件无法传感被摄物的光线,并且,所述叶片模块还包含一基板、两个叶片、两个挡片、两个第一弹性组件及两个第二弹性组件,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两个挡片崁入于所述基板,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连接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驱动板,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基板及所述驱动板,且所述两个第一弹性组件及所述两个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基板及所述驱动板之间,所述抵顶部推抵所述驱动销,使所述驱动板作顺向旋转,进而使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被拉伸,并带动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两个挡片遮蔽所述中央窗孔,所述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凸点,当所述驱动板作顺向旋转时,所述凸点推抵所述两个挡片的一侧,进而使所述两个挡片遮蔽所述中央窗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焦镜筒与所述对焦镜筒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时,致使所述抵顶部推抵或分离所述驱动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销为一长型片状,且其尾端为一斜向外形,所述抵顶部推抵所述驱动销时,通过所述斜向外形的牵引,使所述驱动销连动所述驱动板进行旋转。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与所述驱动销分离,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弹性收缩,连动所述驱动板作逆向旋转,进而连动所述两个叶片及所述两个挡片开启所述中央窗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叶片分别具一尖抵部,所述两个挡片对应所述尖抵部具有一承抵部,当所述驱动板作逆向旋转时,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收缩,使所述尖抵部推抵所述承抵部,进而使所述两个挡片与所述两个叶片同时开启所述中央窗孔。
CN201210004081.3A 2012-01-06 2012-01-06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97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4081.3A CN103197399B (zh) 2012-01-06 2012-01-06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4081.3A CN103197399B (zh) 2012-01-06 2012-01-06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7399A CN103197399A (zh) 2013-07-10
CN103197399B true CN103197399B (zh) 2015-08-19

Family

ID=4872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408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97399B (zh) 2012-01-06 2012-01-06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739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806A (zh) * 2009-05-20 2010-11-24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挡板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9464B2 (en) * 2000-01-31 2005-06-21 Pentax Corporation Zoom lens and a movable lens hood mounting mechanism of the zoom lens
JP3533131B2 (ja) * 2000-01-31 2004-05-3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のバリヤ開閉装置
JP3762602B2 (ja) * 2000-02-01 2006-04-05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レンズ枠案内装置
JP2005321696A (ja) * 2004-05-11 2005-11-17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806A (zh) * 2009-05-20 2010-11-24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挡板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7399A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5991B2 (en)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US746885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711491B (zh) 圆形卷针用辅助卸料装置、电芯卷绕设备及电芯成型方法
US20080151396A1 (en) Lens module,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WO2023273980A1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209497493U (zh) 移动终端
CN202502330U (zh) 马达驱动对焦的高变倍,快速自动对焦成像系统
CN207117693U (zh) 具有伸缩镜头的移动终端
CN205195772U (zh) 能通过后置镜头实现自拍及全景拍摄的手机
CN103163619B (zh) 镜头驱动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CN103197399B (zh)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TW201321825A (zh) 鏡頭前蓋模組及其攝像裝置
KR20110041310A (ko) 광학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상 장치
CN107168617A (zh)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1408720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4652459U (zh) 带微距拍摄功能手机
CN103135315B (zh) 镜头前盖模块及其摄像装置
CN203800987U (zh) 手机外接镜头装置
US7777975B2 (en) Lens module
CN105827757A (zh) 一种滚轴式手机相机拍照系统及方法
US8582014B2 (en) Lens front cap module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ereof
CN103135316B (zh) 变焦镜头机构及其摄像装置
CN10133450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4954515A (zh) 带微距拍摄功能手机
CN111050044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