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8770B -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8770B
CN103188770B CN201110443783.7A CN201110443783A CN103188770B CN 103188770 B CN103188770 B CN 103188770B CN 201110443783 A CN201110443783 A CN 201110443783A CN 103188770 B CN103188770 B CN 103188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mode
moment
real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37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8770A (zh
Inventor
赵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437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8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8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8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工作时间。因此,可以自动地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具有较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时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PAD)、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越发普及。
这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策略往往通过在预设的两种或更多工作模式(例如,正常工作模式、节电工作模式等)之间进行切换来实现。但是,目前,切换工作模式的操作还只能依靠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来手动实现。例如,用户可以手动地将电子设备从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节电工作模式,以获得较长的待机时间。
然而,由于各种电子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强,其菜单选项的设计也愈加复杂;用户往往需要通过进入多级菜单并进行繁琐的选择与确认,才能对该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这显然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同时,也容易使用户为避免复杂操作而有可能忘记或懒于手动改变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使得该设备长时间工作在高功耗模式下,最终造成该设备的使用时间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工作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速度获得装置,用于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比较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并且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以及模式切换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工作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获得的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来自动地将所述电子设备从具有较高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具有较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时间。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110中,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在步骤S120中,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
在步骤S130中,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
在步骤S140中,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工作时间。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
速度获得装置110,用于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比较判断装置120,用于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并且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以及
模式切换装置1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工作时间。
由此可见,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获得的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来自动地将所述电子设备从具有较高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具有较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时间。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一笔记本计算机,所述笔记本计算机至少具有一功耗较高的第一工作模式(如普通工作模式)和一功耗较低的第二工作模式(如省电或最长待机时间工作模式)。
在该普通工作模式中,可以将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器的屏幕亮度设为高亮,将中央处理单元的效能设为高效,将硬盘工作空闲时间设为短,将风扇转速设为高速,并且启用诸如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PCMCIA)卡、通用串行总线(USB)、IEEE 1394、光盘驱动器、近场通信(NFC)、无线高保真(WiFi)、蓝牙和红外等接口和通信装置,以使得用户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显然的是,这种良好用户体验的代价是笔记本计算机的功耗变大,导致其待机时间缩短。这就需要用户对上述系统设置进行调整,以使得该笔记本计算机工作在省电工作模式中,从而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间。
然而,如背景技术所述的,目前,笔记本计算机的电源管理策略往往通过在预设的两种或更多工作模式之间进行手动切换来实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菜单选项的设计复杂)而导致用户可能忘记或懒于手动改变工作模式,使得该笔记本计算机长期工作在普通工作模式,造成实际的使用时间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致力于解决这种技术问题。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和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而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
图3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图4所图示的电子设备100,此处以笔记本计算机为例来对该电子设备100进行说明。所述笔记本计算机至少具有一普通工作模式和一省电工作模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并不限于是笔记本计算机。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是上网本、平板电脑(PAD)、移动电话、卫星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中的任何一个。
如图4所图示的,该电子设备100包括:速度获得装置110、比较判断装置120和模式切换装置130,其中该模式切换装置130进一步包括:切换提示单元1310和切换执行单元1320。
如图3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在步骤S310中,速度获得装置110获得关于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的信息。
例如,笔记本计算机通过速度获得装置110来获得关于自身的实时速度的信息,并且根据该实时速度的信息来判断使用该笔记本计算机的用户是否处于高速移动过程中。
在一般情况下,当用户处于高速移动时,该用户往往是在旅游、出差、回家或上班途中。这时,往往诸如笔记本计算机之类的电子设备无法得到电力补给,因而,需要使它工作在省电工作模式、而不是普通工作模式中,以获得更长的使用时间。因此,通过该实时速度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否需要将笔记本计算机从高功耗的普通工作模式切换到低功耗的省电工作模式。
这里,该获得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的步骤可以采用诸如卫星无线定位与测速(例如,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方式和地面无线定位与测速(例如,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系统)方式之类的各种方式来实现。
在卫星无线定位与测速方式中,速度获得装置110可以利用卫星系统来实现作为移动目标的该电子设备100的三维定位,并进而获得该电子设备100的移动速度。而在地面无线定位方式中,速度获得装置110可以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来实现作为移动目标的该电子设备100的定位,并进而获得该电子设备100的移动速度。
下面,将参考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来描述图3中的步骤S310。
实施例一
例如,该速度获得装置110可以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单元,例如GPS接收机中的GPS模块。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获得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S31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通过速度获得装置110中的GPS单元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
具体地,例如,该电子设备100包括一GPS单元,该GPS单元可以与GPS卫星进行通信。GPS单元在接收到GPS卫星发送的一次卫星信号以后,可以以三维定位原理来计算出该GPS单元(即,电子设备100)目前所在的经纬度。那么,GPS单元通过计算出两次接收间隔之间该电子设备100的经纬度差异,可以获得这两次接收间隔内该电子设备100移动的距离。这样,通过将该距离除以接收该间隔时间,可以计算出该电子设备100的当前速度。
实施例二
例如,该速度获得装置110可以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单元,例如卫星电话中的卫星通信模块。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获得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S31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通过速度获得装置110中的卫星通信系统单元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
具体地,该速度获得装置110中的卫星通信系统单元在第一时刻,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时刻,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
这里,与实施例一中的GPS接收机不同地,该卫星通信系统单元不是与GPS卫星进行通信,而是与通信卫星进行通信。但是,与GPS接收机原理相似地,该卫星通信系统单元能够从通信卫星接收到卫星信号,从而利用通信卫星系统、而不是GPS卫星系统来实现移动目标的三维定位的技术。这样,该卫星通信系统单元可以通过从通信卫星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来计算出该卫星通信系统单元(并因而,该电子设备100)目前所在的经纬度,从而与实施例一同样地可以计算出该电子设备的当前速度。
实施例三
例如,该速度获得装置110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单元,例如移动电话中的移动通信模块。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获得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S31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通过速度获得装置110中的移动通信系统单元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
具体地,该速度获得装置110中的移动通信系统单元在第一时刻,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时刻,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这里,该移动通信系统单元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定位)的步骤。
例如,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中存在许多基站,每个基站都覆盖一定的区域;该移动通信系统单元在移动过程中将在不同的基站之间进行切换,由于每个基站的位置是固定且已知的,因而,移动通信系统单元可以通过将在两个时刻中不同基站的位置之差除以该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该移动通信系统单元会不断地向基站发送电磁波,根据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或到达基站的入射角度,该移动通信系统单元可以计算出它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与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可以计算出该电子设备的位置,从而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此外,该移动通信系统单元还可以根据从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估算出该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因而,通过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该电子设备的位置,从而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实施例四
例如,该速度获得装置110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单元,例如笔记本计算机中的无线网卡模块或移动电话中的WiFi模块。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获得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S31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通过速度获得装置110中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单元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
具体地,该速度获得装置110中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单元在第一时刻,从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接入点(AP)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时刻,从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接入点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这里,在无线局域网系统的网络中存在许多接入点,每个接入点都覆盖一定的区域;该无线局域网系统单元在移动过程中将在不同的接入点之间进行切换,因而,可以按照与实施例三类似的各种方式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上面,尽管已经参考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来描述了图3中的步骤S310,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获得关于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的信息的方式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包括用于获得电子设备100的实时速度的各种公知或将来可知的方式。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替换示例中,可以不将该速度获得装置110集成到该电子设备100中,而是通过诸如有线(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1394等)或无线(例如,近场通信(NFC)、WiFi、蓝牙和红外等)的各种方式来将它连接到该电子设备100,从而使得该电子设备100能够接收到处于该电子设备100本地的速度获得装置110所测量的速度。
返回参考图3,在步骤S320中,比较判断装置120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
预先地设置一速度阈值(例如,5公里/小时、10公里/小时等等)。然后,比较判断装置120将速度获得装置110所获得的关于笔记本计算机的实时速度与该预设的速度阈值进行比较,来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该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
在步骤S330中,比较判断装置120进一步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
比较判断装置120判断该笔记本计算机当前处于普通工作模式还是省电工作模式中。
如果在步骤S340中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则在步骤S350中,切换提示单元1310向用户提示是否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并接收用户的选择。
也就是说,当判断出使用笔记本计算机的用户正处于移动中时,判断出该用户可能处于旅游、出差、回家或上班途中。这时如果该笔记本计算机正处于普通工作模式中,则切换提示单元1310向用户提示例如“判断出笔记本计算机目前正处于移动状态,并且笔记本计算机正处于高功耗的普通工作模式中,是否需要将笔记本计算机切换到低功耗的省电工作模式,以获得更长的待机时间?”的提示框,并且接收来自用户的“是”或“否”的选择。
如果在步骤S360中用户选择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则在步骤S370中,切换执行单元1320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
当用户在上述对话框中选择“是”时,切换执行单元1320将笔记本计算机切换到低功耗的省电工作模式。
例如,切换执行单元1320可以将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现这个切换动作:将显示器的屏幕亮度设为低亮,将中央处理单元的效能设为低效,将硬盘工作空闲时间设为长,将风扇转速设为低速,并且禁用诸如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PCMCIA)卡、通用串行总线(USB)、IEEE 1394、光盘驱动器、近场通信(NFC)、无线高保真(WiFi)、蓝牙和红外等接口和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面以一些示例来说明了实现切换动作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凡是可以用于降低电子设备100的功耗的操作都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如果在步骤S360中,用户选择不进行上述切换,则在步骤S380中,切换执行单元1320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第一工作模式中。
当用户在上述对话框中选择“否”时,切换执行单元1320不执行上述切换操作,而是将笔记本计算机保持在高功耗的普通工作模式中。
此外,如果在步骤S340中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未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则在步骤S390中,切换提示单元1310向用户提示是否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并接收用户的选择。
也就是说,当判断出使用笔记本计算机的用户并非处于移动中时,如果该笔记本计算机正处于省电工作模式中,则切换提示单元1310向用户提示例如“判断出笔记本计算机目前正处于非移动状态,并且笔记本计算机正处于低功耗的省电工作模式中,是否需要将笔记本计算机切换到高功耗的普通工作模式,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的提示框,并且接收来自用户的“是”或“否”的选择。
如果在步骤S400中用户选择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则在步骤S410中,切换执行单元1320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
当用户在上述对话框中选择“是”时,切换执行单元1320将笔记本计算机切换到高功耗的普通工作模式。
例如,切换执行单元1320可以将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现这个切换动作:将显示器的屏幕亮度设为高亮,将中央处理单元的效能设为高效,将硬盘工作空闲时间设为短,将风扇转速设为高速,并且启用诸如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PCMCIA)卡、通用串行总线(USB)、IEEE 1394、光盘驱动器、近场通信(NFC)、无线高保真(WiFi)、蓝牙和红外等接口和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面以一些示例来说明了实现切换动作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凡是可以用于通过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功耗、以提高用户体验的操作都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如果在步骤S400中,用户选择不进行上述切换,则在步骤S420中,切换执行单元1320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第二工作模式中。
当用户在上述对话框中选择“否”时,切换执行单元1320不执行上述切换操作,而是将笔记本计算机保持在低功耗的省电工作模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60和S380和/或S400和S420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选择执行与否。即,可以对电子设备100进行设置,以选择是向用户提示是否做出切换操作,还是在无需用户输入的情况下自动地执行切换操作。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上述描述中已经按照普通工作模式和省电工作模式来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凡是两者之间相比互为高功耗和低功耗的工作模式都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由此可见,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通过多种方式所获得的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来将所述电子设备从具有较高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具有较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所获得的实时速度来将所述电子设备从具有较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切换到具有较高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以提高用户体验,使得用户更加舒适地使用所述电子设备。
此外,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还可以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操作之前,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切换,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完成在低功耗、低用户体验的省电工作模式与高功耗、高用户体验的普通工作模式之间的自动切换。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工作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包括: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单元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时刻,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
在第二时刻,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
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时刻,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
在第二时刻,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
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时刻,从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接入点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
在第二时刻,从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接入点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
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向用户提示是否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并接收用户的选择;
当用户选择是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及
当用户选择否时,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第一工作模式中。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未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向用户提示是否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并接收用户的选择;
当用户选择是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以及
当用户选择否时,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第二工作模式中。
9.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速度获得装置,用于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比较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所述实时速度是否超过一预设的速度阈值,以获得一第一判断结果,并且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中,以获得一第二判断结果;以及
模式切换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延长工作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获得装置包括:
全球定位系统单元,用于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获得装置包括:
卫星通信系统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时刻,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获得装置包括:
移动通信系统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时刻,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获得装置包括:
无线局域网系统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从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接入点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时刻,从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接入点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位置;以及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差除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差来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切换提示单元,用于向用户提示是否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并接收用户的选择;
切换执行单元,用于当用户选择是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以及当用户选择否时,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第一工作模式中。
15.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装置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实时速度未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切换提示单元,用于向用户提示是否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并接收用户的选择;
切换执行单元,用于当用户选择是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以及当用户选择否时,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第二工作模式中。
CN201110443783.7A 2011-12-27 2011-12-27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188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3783.7A CN103188770B (zh) 2011-12-27 2011-12-27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3783.7A CN103188770B (zh) 2011-12-27 2011-12-27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770A CN103188770A (zh) 2013-07-03
CN103188770B true CN103188770B (zh) 2017-06-27

Family

ID=4867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3783.7A Active CN103188770B (zh) 2011-12-27 2011-12-27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8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477A (zh) * 2013-12-05 2015-06-10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gps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和终端
CN105338597A (zh) * 2014-07-16 2016-02-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将随身定位设备切换至省电模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74131A1 (zh) * 2014-11-10 2016-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模式设置方法、接入点设备和系统
CN116224387B (zh) * 2023-05-09 2023-07-07 深圳市易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824A (zh) * 2004-06-17 2005-12-2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模式控制方法
CN101557433A (zh) * 2008-04-07 2009-10-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操作情景模式的方法及相关移动装置
CN101945467A (zh) * 2010-09-19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质量的保障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2055B2 (ja) * 2001-11-30 2005-11-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824A (zh) * 2004-06-17 2005-12-2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模式控制方法
CN101557433A (zh) * 2008-04-07 2009-10-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操作情景模式的方法及相关移动装置
CN101945467A (zh) * 2010-09-19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质量的保障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770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3413B1 (en) Presenting wireless-spectrum usage information
US823391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188770B (zh) 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EP2974458B1 (en) Intelligent beaconing by software-enabled access point
US8656080B2 (en)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for wireless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CN101453759A (zh) 用于多无线技术共存以及协同接口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14889A (zh) 根据网络密度管理移动设备的方法
CN108390734B (zh)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4144515A (zh) 终端及其实现wifi热点网络共享的方法
CN201983389U (zh) 具有Wi-Fi功能的空调
CN107094311A (zh) 高制式网络重选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685857A (zh) 手机及其通信系统间的切换方法
CN110234152A (zh) 信道扫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933944A (zh) 4g网络的优化使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534841A (zh) 一种输出通知的方法及设备
CN103455333B (zh) 一种桌面图标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445739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220076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射频开关
CN106209652A (zh) 一种路由设备及其节电方法、装置
CN202455539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网络测试仪
JP4727370B2 (ja)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378143A (zh) 在仪表与移动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以及仪表
CN110086572A (zh) 一种上报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84534A (zh) 端到端的通信方法、终端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JP2013198050A (ja) 携帯電子機器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