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8578B -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8578B
CN103188578B CN201110457154.XA CN201110457154A CN103188578B CN 103188578 B CN103188578 B CN 103188578B CN 201110457154 A CN201110457154 A CN 201110457154A CN 103188578 B CN103188578 B CN 103188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as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71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8578A (zh
Inventor
黄喜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tsy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tsy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tsy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tsy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571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8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8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8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其中,该交换机包括:系统控制器以及至少两个激光收发模块,其中:系统控制器,用于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中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若有,则读出数据并传送给与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以便由与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将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目标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以及,接收系统控制器传送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送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绑定。本发明可以解决布线困难和电磁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通讯技术将计算机与通讯线路及设备结合起来,实现了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不仅使各用户计算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而且极大地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并使各用户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与数据资源的共享。对计算机的远距离实时控制和对数据的远距离收集等项工作,也都可以利用数据通讯来进行。
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实现数据通讯时所采用的最通用的一种通信协议标准。在以太网络中,路由器、集线器(HUB)、交换机、和PC等设备之间连接有网线,使用网线来传输电信号以进行数据通讯,或者,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通讯。但是,在某些不能布置网线、或者不能使用无线网的复杂电磁环境中,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就会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某些不能布置网线、或者不能使用无线网的复杂电磁环境中,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很难实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包括:系统控制器以及至少两个激光收发模块,其中:系统控制器,用于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中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若有,则读出数据并传送给与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以便由与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将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目标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以及,接收系统控制器传送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送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绑定。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通讯设备,包括:控制器、调制驱动模块、和激光发射管,其中:控制器用于在有数据需要转发给其他光通讯设备时,将该数据串行化后传送到调制驱动模块;调制驱动模块用于将控制器传送来的串行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激光发射管用于将调制后的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交换机,其中,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交换机的激光接收管。
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包括:系统控制器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若有,则系统控制器读出数据并传送给与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与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将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目标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绑定。
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包括:控制器在有数据需要转发给其他光通讯设备时,将该数据串行化后传送到调制驱动模块;调制驱动模块将控制器传送来的串行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激光发射管将调制后的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交换机,其中,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交换机的激光接收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交换机中的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绑定,一个激光收发模块接收到激光数据之后会将该数据保存下来(此时该激光收发模块中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而系统控制器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在有的情况下,就会将该数据传送给与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相绑定的光通讯设备(称为目标光通讯设备),由该目标光通讯设备将该数据通过激光发射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即与自己连接的光通讯设备),从而交换机能够通过激光转发光通讯设备的数据,交换机与位于终端的光通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激光进行通讯,在某些不能布网线、或不能使用无线网的复杂电磁环境中,末端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激光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光通讯,可以解决布线困难和电磁干扰的问题,并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通讯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光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光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数据通讯系统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数据通讯系统的另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七的交换机的数据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八的交换机中的系统控制器的处理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八的交换机中的激光收发模块的处理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九的光通讯设备的数据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九的光通讯设备中的收发控制器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通讯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中包括了至少一个交换机10和至少两个光通讯设备20,光通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转发。交换机10与光通讯设备20之间通过激光进行通讯。交换机和每一个光通讯设备均具有唯一的地址。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上述图1中的交换机10包括:系统控制器102以及至少两个激光收发模块104,其中:
系统控制器102,用于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来自与其连接(或绑定)的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若有,则读出该数据并传送给与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以便由该与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该目标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即地址为该目标地址的光通讯设备);
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104,用于接收并保存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即与自己绑定(或连接)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如称为第一光通讯设备)发来的数据),以及,接收系统控制器102传送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送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即第一光通讯设备),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该光通讯设备是与该激光收发模块相连接)的地址绑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机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绑定,一个激光收发模块接收到激光数据之后会将该数据保存下来(此时该激光收发模块中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而系统控制器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在有的情况下,就会将该数据传送给与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相绑定的光通讯设备(称为目标光通讯设备),由该目标光通讯设备将该数据通过激光发射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即与自己连接的光通讯设备),从而交换机能够通过激光转发光通讯设备的数据,交换机与位于终端的光通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激光进行通讯,在某些不能布网线、或不能使用无线网的复杂电磁环境中,末端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激光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光通讯,可以解决布线困难和电磁干扰的问题,并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104均包括:收发控制器1042、调制驱动模块1044、激光发射管1046、以及激光接收管1048,其中:激光发射管1046发射的激光对准一个光通讯设备的激光接收管,并且,该光通讯设备发射的激光也对准激光接收管1048,从而,该光通讯设备能够与该激光收发模块通过激光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在交换机启动之后,实现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绑定,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收发控制器1042,用于在系统控制器102的控制下,生成查询指令,并将查询指令串行化后输出到调制驱动模块1044,以及接收激光接收管1048输入的地址,并将输入的地址传送到系统控制器102;
调制驱动模块1044,用于将收发控制器1042输入的串行的查询指令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后输出到激光发射管1046;
激光发射管1046,用于以激光的形式发射查询指令;
激光接收管1048,用于接收对准的光通讯设备针对查询指令返回的状态数据,将该状态数据中包含的该光通讯设备的地址输出到收发控制器1042;
则,系统控制器102还用于在接收到一个收发控制器1042传送来的地址之后,将该收发控制器与该地址绑定,并更新绑定关系列表,其中,绑定关系列表用于记录每一个收发控制器及其绑定的光通讯设备的地址。从而,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通过其中的收发控制器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进行了绑定。
显然,为了能够实现调制,如图3所示,该交换机中还需要包括可以产生上述200KHz的载波的振荡器106。
实施例三
为了能够让系统控制器能够判断出收发控制器中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如图3中的收发控制器1042还用于在激光接收管1048接收到以激光形式发来的数据(即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发来的数据)之后,保存这些接收到的数据,并设置有数据标志,该有数据标志用于指示接收到了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系统控制器通过一个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即可获知该收发控制器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并在有数据时,将该数据读出并传送给与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收发控制器。而在将本收发控制器中的数据全部输出到系统控制器之后,收发控制器就会清除该有数据标志。
同时,收发控制器1042还用于接收并保存系统控制器102传送来的数据,并在接收完毕之后,设置待发送标志,该待发送标志用于指示自己有数据正在等待发送给光通讯设备,在查询到待发送标志被置位时,就会将本收发控制器中的数据串行化后输出到调制驱动模块(以便由调制驱动模块将该数据调制后通过激光发射管以激光的形式发射出去),并在输出完毕后清除该待发送标志。
由上,图2和3中的系统控制器102具体用于通过查询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中的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来判断该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若该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被置位,则说明有数据,将该收发控制器中保存的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读出并解析出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从绑定关系列表中查找到与该目标地址绑定的收发控制器,将该数据传送给与该目标地址绑定的收发控制器。
图3中的调制驱动模块1044还用于接收收发控制器1042输入的串行数据,并将该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后输出到激光发射管1046,通过激光发射管1046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出去。
由于激光具有定向发光的特点,因此采用激光传输数据,只需将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中的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一个光通讯设备的激光接收管,该光通讯设备的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该激光收发模块中的激光接收管,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交互。
实施例四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光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1中的光通讯设备20包括:控制器202、调制驱动模块204、和激光发射管206、振荡器208、以及激光接收管209,其中:
控制器202用于在有数据需要转发给其他光通讯设备时,将该数据串行化后传送到调制驱动模块204,以及根据激光接收管209传送来的数据,执行相应操作;
调制驱动模块204用于将控制器202传送来的串行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
激光发射管206用于将调制后的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交换机,其中,激光发射管206发射的激光对准交换机的激光接收管。
振荡器208用于产生上述200KHz的载波;
激光接收管209用于接收交换机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器202,其中,交换机发射的激光对准该激光接收管209。
实施例五
在实际应用时,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四中的控制器202可以进一步由系统控制器2022和收发控制器2024组成,则,激光通讯设备20包括:系统控制器2022、收发控制器2024、调制驱动模块204、激光发射管206、振荡器208和激光接收管209。
将系统控制器2022和收发控制器2024合并成一个控制器202时,可以由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实现。
实施例六
实施例一至三中的交换机和实施例四、五中的光通讯设备组成的数据通讯系统的一种架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中,光通讯设备的数量为16,则交换机中的激光收发模块有16个。当光通讯设备的数量较大时,需要提高交换机的系统处理器的性能。如果光通讯设备的分布范围较大、数量较多,则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分组、级联的方法。
在图6和图7中,要保证每一个光通讯设备发射出的激光刚好能照射到交换机相应的激光收发模块的激光接收管上,并且,交换机对应的激光发射管发射出的激光要刚好照射到激光通讯设备的激光接收管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交换机和光通讯设备可以应用在数据速率小于10kbit/秒的数据通讯系统中。
实施例七
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的交换机的数据通讯方法的流程,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2,系统控制器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数据;
步骤S804,若有数据,则系统控制器读出数据并传送给与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
步骤S806,上述与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该目标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绑定。
实施例八
在激光收发模块中,收发控制器主要用于处理激光接收管接收到的串行激光数据,并将其送到上端的系统控制器。同时接收上端的系统控制器发来的数据,将其串行化以后送到调制驱动模块。调制驱动模块主要是将收发控制器送来的串行的数据调制到200KHz振荡器送来的载波上,并将其送到激光发射管发射被串行数据调制过的激光信号。
开始工作前需要为每一个光通讯设备配置不同的设备地址,并将每一个光通讯设备的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交换机的一个激光接收管,同时,将相应的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该光通讯设备的激光接收管。如图9所示,交换机中的系统控制器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2,系统控制器生成查询指令,并通过所有的激光收发模块向光通讯设备发射查询指令,接收光通讯设备在收到查询指令后返回的包含自己的设备地址的状态数据,根据返回的设备地址将其与相应的激光收发模块的收发控制器绑定,并更新绑定关系列表;
在绑定关系列表中记录了每一个收发控制器以及与其绑定的设备地址。
步骤S904~S906,系统控制器会轮流读取各个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位,读取第X个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位,判断该收发控制器是否有数据,若该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位被置位,则说明其有数据,进入步骤S908,否则,说明没有数据,进入步骤S916;
其中,“有数据”标志位用于指示当前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
步骤S908,先判断该收发控制器X是否已经与其连接的光通讯设备的设备地址绑定,若已经绑定,则进入步骤S912,若还未绑定,则进入步骤S910;
步骤S910,将该收发控制器X与其连接的光通讯设备的设备地址进行绑定;
绑定的过程同步骤S902,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912~S914,向该收发控制器X发送“读片选”命令,读取该收发控制器X中的数据,并解析该收发控制器X中的数据所包含的目标地址,向与该目标地址绑定的收发控制器(称为收发控制器Y)发送“写片选”命令,向收发控制器Y传送这些数据;
收发控制器Y收到这些数据之后,就会将这些数据经过调制后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
步骤S914,令X=X+1,并返回步骤S904,继续对下一个收发控制器执行步骤S904~S914。
交换机与光通讯设备之间交互的数据包的结构如表1所示,包含:起始码、目标地址、源地址、数据类型、数据和校验码。
表1
起始码 目标地址 源地址 数据类型 数据 校验码
其中,起始码:每个数据包的开头传输的两个字节数据,用于指示已经开始传输数据包;
目标地址:要接收该数据包的设备的地址;
源地址:发送该数据包的设备的地址;
数据类型:根据具体操作自行定义;
数据:根据具体操作自行定义;
校验码:除起始码以外的所有数据之和的低8位。
则,交换机中的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的处理流程如图10所示。激光收发模块工作时,将同时启动四个线程:线程一、不断查询“待发送”标志;线程二、等待光通讯设备发来的激光数据;线程三、等待系统控制器的“写片选”命令;线程四、等待系统控制器的“读片选”命令。
线程一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2,当系统启动时一直查询“待发送”标志;
步骤S1004,通过“待发送”标志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数据要发送给光通讯设备(即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若“待发送”标志被置位,即表示有激光数据需要发送给光通讯设备,进入步骤S1006,否则,返回步骤S1002继续查询“待发送”标志;
步骤S1006,发送本收发控制器中激光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并清除“待发送”标志。然后,返回步骤S1002。
线程二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8~S1010,当系统启动后,一直处于等待接收激光数据的状态。判断是否接收到光通讯设备发来的激光数据,若收到激光数据,则进入步骤S1012,否则,返回步骤S1008继续等到激光数据;
步骤S1012~S1014,在接收完完整的激光数据之后,判断其中的校验码是否正确,如果校验码不正确,则进入步骤S1018,如果检验码正确,则进入步骤S1016;
将数据包中除起始码以外的所有数据相加后取其低8位,若该值与数据包中携带的校验码一致,则校验码正确,否则不正确。
步骤S1016,将接收的数据存入本收发控制器中的激光接收缓冲区中,并设置“有数据”标志;然后,进入步骤S1018;
步骤S1018,清除接收的激光数据,然后,返回步骤S1008。
线程三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0,当系统启动后,一直处于等待系统控制器的写片选命令的状态;
步骤S1022,判断是否接收到系统控制器发来的“写片选”命令,若收到了,则进入步骤S1024,否则,返回步骤S1020,继续等待;
步骤S1024~S1026,接收系统控制器传送来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入激光发送缓冲区中。在接收完成后,设置“待发送”标志。然后,返回步骤S1020。
线程四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8,当系统启动后,一直处于等待系统控制器的读片选命令的状态;
步骤S1030,判断是否接收到了系统控制器发来的“读片选”命令,若收到了,则进入步骤S1032,若未收到,则返回步骤S1028,继续等待;
步骤S1032,发送“激光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到系统控制器,发送完成后,清除“有数据”标志。然后,返回步骤S1028。
实施例九
实施例四和五中的光通讯设备的数据通讯方法的流程,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2,控制器在有数据需要转发给其他光通讯设备时,将该数据串行化后传送到调制驱动模块;
步骤S1104,调制驱动模块将控制器传送来的串行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
步骤S1106,激光发射管将调制后的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交换机,其中,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交换机的激光接收管。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控制器分成系统控制器和收发控制器,此时,如图12所示,收发控制器在启动时将同时启动二个线程:线程一、查询由系统控制器设置的“待发送”标志;线程二、等待接收由交换机发来的激光数据。
线程一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2~S1204,如果系统控制器有数据需要发送到其他的光通讯设备的时候,将“待发送”标志置位。收发控制器查询“待发送”标志,判断系统控制器是否有数据需要发送,若“待发送”标志被置位,说明有数据,则进入步骤S1206,否则,说明没有数据,返回步骤S1202继续查询;
步骤S1206,从系统控制器读取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激光的方式发送到交换机,再由交换机转发到其他的光通讯设备。发送完成后清除该“待发送”标志。然后,返回步骤S1202。
线程二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8,启动后处于等待接收由交换机(如上述实施例一至三的交换机)发来的激光数据的状态;
步骤S1210,判断激光接收管是否收到由交换机发来的激光数据,若是,则进入步骤S1210,否则,返回步骤S1208,继续等待;
步骤S1212,在接收完完整的数据之后,检验数据包中的校验码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进入步骤S1218,如果正确,则进入步骤S1216;
步骤S1216,将该数据传送给系统控制器执行相应的操作,然后,返回步骤S1208;
步骤S1218,清除数据,并返回步骤S1208。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交换机中的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绑定,一个激光收发模块接收到激光数据之后会将该数据保存下来(此时该激光收发模块中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而系统控制器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在有的情况下,就会将该数据传送给与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相绑定的光通讯设备(称为目标光通讯设备),由该目标光通讯设备将该数据通过激光发射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即与自己连接的光通讯设备),从而交换机能够通过激光转发光通讯设备的数据,交换机与位于终端的光通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激光进行通讯,在某些不能布网线、或不能使用无线网的复杂电磁环境中,末端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激光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光通讯,可以解决布线困难和电磁干扰的问题,并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控制器以及至少两个激光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系统控制器,用于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中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若有,则读出所述数据并传送给与所述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以便由与所述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将所述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所述目标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
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以及,接收所述系统控制器传送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送给与自己绑定的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绑定;
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均包括:
收发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系统控制器的控制下,生成查询指令,并将所述查询指令串行化后输出到调制驱动模块,以及接收激光接收管输入的地址,并将输入的地址传送到所述系统控制器;
所述调制驱动模块,用于将串行的查询指令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后输出到激光发射管;
所述激光发射管,用于以激光的形式发射查询指令,其中,所述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一个光通讯设备的激光接收管;
所述激光接收管,用于接收对准的光通讯设备针对所述查询指令返回的状态数据,将该状态数据中包含的该光通讯设备的地址输出到所述收发控制器,其中,该光通讯设备发射的激光对准所述激光接收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收发控制器传送来的地址之后,将该收发控制器与该地址绑定,并更新绑定关系列表,其中,所述绑定关系列表用于记录每一个收发控制器及其绑定的光通讯设备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荡器,用于产生所述200KHz的载波;
所述收发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激光接收管接收到以激光形式发来的数据之后,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设置有数据标志,所述有数据标志用于指示接收到了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接收并保存所述系统控制器传送来的数据,在接收完毕之后,设置待发送标志,所述待发送标志用于指示有数据正在等待发送给光通讯设备;在查询到待发送标志被置位时,将本收发控制器中的数据串行化后输出到所述调制驱动模块,并在输出完毕后清除该待发送标志;以及,在将本收发控制器中的数据全部输出到所述系统控制器之后,清除有数据标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查询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中的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来判断该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若该收发控制器的有数据标志被置位,则将该收发控制器中保存的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读出并解析出该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从所述绑定关系列表中查找到与该目标地址绑定的收发控制器,将该数据传送给与该目标地址绑定的收发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驱动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收发控制器输入的串行数据,并将该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后输出到所述激光发射管,通过所述激光发射管将该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出去。
6.一种光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调制驱动模块、振荡器、激光发射管和激光接收管,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有数据需要转发给其他光通讯设备时,将该数据串行化后传送到调制驱动模块;
所述振荡器,用于产生200KHz的载波;
所述调制驱动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器传送来的串行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
所述激光发射管用于将调制后的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交换机,其中,所述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所述交换机的激光接收管;
所述激光接收管,用于接收所述交换机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交换机发射的激光对准该激光接收管;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激光接收管传送来的数据,执行相应操作。
7.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控制器依次判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当前是否有来自光通讯设备的数据;
若有,则所述系统控制器读出所述数据并传送给与所述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
与所述目标地址绑定的激光收发模块将所述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所述目标地址所指示的光通讯设备;
其中,激光收发模块中,收发控制器主要用于处理激光接收管接收到的串行激光数据,并将其送到所述系统控制器,同时接收所述系统控制器发来的数据,将其串行化以后送到调制驱动模块;所述调制驱动模块主要是将所述收发控制器送来的串行数据调制到200KHz载波上,并将其送到激光发射管发射被串行数据调制过的激光信号;其中,每一个激光收发模块与一个光通讯设备的地址绑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激光收发模块接收并保存光通讯设备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
9.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在有数据需要转发给其他光通讯设备时,将该数据串行化后传送到调制驱动模块;
所述调制驱动模块将所述控制器传送来的串行数据调制到200KHz的载波上;
激光发射管将调制后的数据以激光的形式发射给交换机,其中,所述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对准所述交换机的激光接收管;
激光接收管接收所述交换机以激光的形式发来的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激光接收管传送来的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
CN201110457154.XA 2011-12-30 2011-12-30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Active CN103188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7154.XA CN103188578B (zh) 2011-12-30 2011-12-30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7154.XA CN103188578B (zh) 2011-12-30 2011-12-30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578A CN103188578A (zh) 2013-07-03
CN103188578B true CN103188578B (zh) 2016-06-01

Family

ID=48679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7154.XA Active CN103188578B (zh) 2011-12-30 2011-12-30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857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96740A1 (en) * 2002-05-08 2003-11-20 Pts Corporation Hierarchical switch architecture for core optical networks
CN1713604A (zh) * 2004-06-27 2005-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接入局域网系统
CN101014043A (zh) * 2007-02-09 2007-08-08 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EPON的同一OLT中实现VoIP业务互通的方法
CN101030822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和光线路终端及无源光纤接入网及其传输方法
CN101159495A (zh) * 2006-10-08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纤网络中信号传送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96740A1 (en) * 2002-05-08 2003-11-20 Pts Corporation Hierarchical switch architecture for core optical networks
CN1713604A (zh) * 2004-06-27 2005-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接入局域网系统
CN101030822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和光线路终端及无源光纤接入网及其传输方法
CN101159495A (zh) * 2006-10-08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纤网络中信号传送系统及方法
CN101014043A (zh) * 2007-02-09 2007-08-08 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EPON的同一OLT中实现VoIP业务互通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578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7342B (zh)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阅读通知方法、消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US7346330B2 (en) Software-defined radio apparatus
CN101771900B (zh) 一种eNB的光交换装置及方法
CN101432704B (zh) 操作无线usb设备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无线usb设备
CN107135256A (zh) 蓝牙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222777B (zh) 一种机顶盒WiFi和蓝牙共存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792454A (zh) 蓝牙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135339A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通信的方法、蓝牙设备和系统
CN102484854A (zh) 无线电通信
CN105704252A (zh) 低功耗蓝牙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552656A (zh) 管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1389101A (zh) 一种主从设备交互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243632A (zh)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202818528U (zh) 交换机以及光通讯设备
CN102012796A (zh) 一种拼接墙控制指令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34314A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用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
CN103188578B (zh) 交换机、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CN101883345B (zh) 一种处理at指令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53406A (zh) 实现自动隧道二次路由的装置及报文转发方法
CN106921425A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设备
ATE393518T1 (de) Teilnehmergerät für ein hochperformantes kommunikationssystem
CN103188020B (zh) 集线器、光通讯设备、以及数据通讯方法
CN106845974B (zh) 一种实现近场通信的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9505B (zh) 一种适用于脉冲超宽带无线网络的通信系统
CN103502968B (zh) 使用层次路由的类属数据交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