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8172B -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8172B
CN103188172B CN201110448522.4A CN201110448522A CN103188172B CN 103188172 B CN103188172 B CN 103188172B CN 201110448522 A CN201110448522 A CN 201110448522A CN 103188172 B CN103188172 B CN 103188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equipment
event
lacp
local terminal
opposit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85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8172A (zh
Inventor
毕金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4485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81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2783 priority patent/WO20130973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8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8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LACP报文的处理方法和交换设备,其中,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包括:本端交换设备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关闭所述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上述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通过在接收到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LACP报文后关闭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使得该设备不会因对端设备在进行热启动等异常事件无法发送数据包而检测到对端端口不可用,进而不会影响数据的正常转发,从而保证网络上关键业务少受影响。

Description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LACP报文的处理方法和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间断转发(NSF,None Stop Forwarding)是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技术。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IEEEStd802.3ad-2000)是交换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层二协议,要想在交换设备上做到NSF的高可靠性,二层转发的保证是必不可少的。LACP协议是通过将多条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实现链路带宽倍增的目的。同时,这些捆绑在一起的链路通过相互间的动态备份,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但这些都是在交换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出现设备异常(比如,热启、主备倒换等),如何进一步提高数据链路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现有LACP协议中接收状态机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状态:
S101、收到开始事件,状态迁移到初始化态,初始化状态机各参数,然后无条件迁移到端口去使能(Disable)状态;
S102、状态机接收到初始化结束或端口移除事件后跳转到Disable态,设置相关变量值,根据端口检测结果分别跳转到超时态、协议去使能或初始态;
S103、端口正常后进入超时态,设置变量值后启动报文接收定时器,长度为短超时,等待对端的报文;
S104、如果端口协议不使能,进入协议去使能状态,设置端口未选中聚合组,配置默认参数,设置相关标志位;
S105、定时器超时未收到对端报文进入默认状态,设置聚合组未选中标志,配置默认参数,设置本端超时标志位为FALSE;
S106、以下3种情况会进入S106:接S103,如果定时器超时前收到对端的LACP数据单元(LACP Data Unit,LACPDU);接S105,定时器超时后又收到了LACPDU;S106下连续收到对端的LACPDU。在S106下,更新是否选中变量值、报文发送标志位,记录下LACPDU携带的信息,更新定时器,设置超时定时器超时标志位等。如果S106下,定时器超时未收到对端LACPDU将重新进入S103。
现有协议(IEEE Std 802.3ad-2000,P112)中关于协议端口协商的链路聚合组标识(LAG ID)的定义如表1所示:
表1链路聚合组标识定义表
LAG ID主要由两端设备中以下参数确定:System ID,System Priority,Key等,图2中例示的LAG ID为[(SKP),(TLQ)]=[(8000,AC-DE-48-03-67-80,0001,00,0000),(8000,AC-DE-48-03-FF-FF,00AA,00,000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状态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或不足:
(1)两台交换设备A和B链路聚合成功后,如果数据传输过程中,其中一台设备A出现异常需要热启(Warm Boot,只是CPU异常,端口数据仍可转发),在热启过程中,设备A无法向设备B发送LACPDU,设备B的该状态机会因为定时器超时由S106迁移到S103、S104,这样交换设备B就认为邻居交换设备A协议异常,去激活相应端口,进而导致转发平面数据的丢失。即使后面设备A热启成功了,两个设备的状态机还需要重新进行协议协商后才能成功转入数据收发的状态,恢复数据转发,即协议恢复耗时将在秒级,比较缓慢。
(2)同样两台交换设备A和B聚合成功后,如果设备A进行了主备倒换,交换设备B在3个短超时后未收到A发送的LACPDU,交换机B会迁移到S103、S104,后面也会出现和1)中的类似情况。
(3)另外一种场景就是2)中的交换设备A即使倒换成功了,也还有以下问题存在:因为设备A中主备板的系统媒体接入控制(MAC)不一致,导致设备B在收到设备A的新主板发送的LACPDU,检查其中的LAG ID发现不一致,会认为是协议异常,最终也会导致1)中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LACP报文的处理方法和交换设备,以解决交换设备异常情况下出现的数据传输连续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本端交换设备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关闭所述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
优选地,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包括热启动事件和主备板倒换事件。
优选地,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关闭所述接收定时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启动用于监测所述对端设备热启动不成功或主备倒换不成功的异常流程定时器,并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超时时,进入超时态,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未超时时,进入数据流(CURRENT)态。
优选地,所述本端交换设备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LACP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LACP报文后,关闭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启动所述接收定时器;其中,所述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包括热启动完成事件和备板倒换为主板完成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本端交换设备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通知;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LACP报文,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包括热启动事件和主备板倒换事件。
优选地,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将当前各端口的LACP协议信息实时保存到内存中。
优选地,当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为主备板倒换事件时,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将当前主板的LACP协议信息同步给备板,所述LACP协议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
优选地,所述本端交换设备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通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结束通知,从所述内存中提取出保存的所述LACP协议信息,并向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LACP报文;其中,所述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包括热启动完成事件和备板转主板倒换完成事件。
优选地,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所述备板转主板倒换完成事件的LACP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对原主板配置的端口采用原主板同步给所述备板的所述MAC地址与对端交换设备进行协商;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对新主板配置的端口采用新主板的MAC地址与对端交换设备进行协商。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交换设备,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包括热启动事件和主备板倒换事件;
关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后,关闭所述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
优选地,该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后,启动用于监测所述对端设备热启动不成功或主备倒换不成功的异常流程定时器,并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超时时,进入超时态,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未超时时,进入数据流态。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LACP报文后,关闭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启动所述接收定时器;其中,所述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包括热启动完成事件和备板倒换为主板完成事件。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获知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知模块,用于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通知;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所述LACP报文。
优选地,所述获知模块,还用于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结束通知;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所述LACP报文。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之前,将所述交换设备当前各端口的LACP协议信息实时存入到内存中;以及,在热启动事件完成后从所述内存读取所述当前各端口的所述LACP协议信息。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之前,将当前主板的LACP协议信息同步给备板,所述LACP协议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
上述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通过在接收到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LACP报文后关闭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使得该设备不会因对端设备在进行热启动等异常事件无法发送数据包而检测到对端端口不可用,进而不会影响数据的正常转发,从而保证网络上关键业务少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接收状态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ACP实体处于交换系统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后的LACPDU报文的各字段内容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ACP对端设备收到本端通知后的状态机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备板倒换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交换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显示了LACP实体处于交换系统中的位置,链路聚合成功后,两端LACP实体常态运行情况下将各成员端口的协议信息实时地保存到内存例如高端内存中(该段数据在设备重启后是可以读取并保持不变的),当底层操作系统通知LACP实体,系统需要准备进行热启动时,LACP实体保存当前各端口协议信息到高端内存后,立刻给对端实体发送一个特殊的LACPDU,通知对端热启动事件。这个特殊的LACPDU就是将现有标准LACPDU中本端信息的一个保留字段(Reserved)进行了扩展(可命名为Actor_Exception_Event),使它携带热启动事件通知,扩展后的LACPDU的结构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对该保留字段进行扩展外,其他字段均未改变。对端LACP实体收到这个携带热启动的信息后,将接收状态机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图4所示,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状态S401、在超时态、默认态或数据流状态下收到对端的请求链路保护事件,设置相关参数(参见图1),然后跳转到状态S402;
该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可以为热启动事件,该请求链路保护事件携带在LACP报文(即LACPDU)中;
状态S402、收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后,设置选中态变量,更新报文发送标志,设置超时标志位,记录下LACPDU携带的信息,关闭掉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启动一个异常流程定时器(>15分钟);
流程定时器主要是防止对端设备异常后最终热启动不成功的特殊情况;这样,只要流程定时器没有超时,在没有收到对端请求保护结束的通知下,本端设备的状态机一直处于数据流态(CURRENT),即工作态;如果流程定时超时,则认为对端异常并无法重新启动,进入超时状态;
通过关闭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使得该设备不会因对端设备在进行热启动无法发送数据包而检测到对端端口不可用,进而不会影响数据的正常转发。
状态S403、在状态S402下,收到对端请求保护结束通知后跳转到该状态,设置相关标志位,记录下LACPDU信息,启动报文接收定时器,关闭流程定时器;协议状态机又恢复了正常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
状态S404、在状态S402下,流程定时器超时,或者状态S403下报文接收定时器超时都会进入该状态,该状态下的处理和现有状态机的处理相同,不再详述。
对于发生热启事件端交换设备上的LACP实体,在底层操作系统通知热启动完成后,立刻提取高端内存中保存的状态信息更新到各成员端口上,然后发送一个包含了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通知的特殊PDU给对端设备,通知其停止异常保护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端设备发生热启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在热启的过程中,两台交换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不会因为协议控制面异常而中断;另外,采用将协议信息实时保存到高端内存中,也保证链路聚合协议能够在热启完成后快速恢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CURRENT)。
另外,该请求链路保护事件也可以为主备板倒换事件,本实施例也采用了和上述实施例相近的方案,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如下所述:
主板上的LACP实体:在交换设备正常工作的时候,将LACP协议相关的信息(包括本端设备的MAC信息)实时地通过板间通讯由主板发送给备板,备板LACP实体将实时保存、更新相关信息。当在某种情况下,交换设备需要进行主备倒换的时候,主板的底层操作系统同样会给LACP实体发送一个主备预倒换的事件通知。收到该事件后,主板上的LACP实体会再向备板同步一次当前最新数据,然后给对端交换设备的LACP实体发送一个特殊的LACPDU(如图3所示),请求对端发起链路保护流程。对端交换设备中LACP实体接收状态机及链路保护流程和上述热启过程中发生的流程类似,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本端当前主板LACP实体在完成相关倒换处理后,关闭协议,进入备用状态,等待数据同步。
备板上的LACP实体:在工作状态下,实时地将主板同步过来的LACP协议信息保存下来。当底层操作系统通知进行备转主的时候,立刻提取保存的LACP协议信息,并更新到各成员端口上,然后发送一个包含了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通知的特殊PDU给对端设备中的LACP实体,通知其停止异常保护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特别地,备转主成功后,考虑到协议端口协商的影响,新的主板在处理链路汇聚端口报文发送时采用分别处理的方案:
a)原有LACP端口,采用原主板同步过来的MAC进行协商,以保证此端口所在聚合组的LAG ID保持不变。
b)对于新建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则采用该单板自己的MAC进行协商,按照当前协议状态机运行。
具体的主备板的倒换流程参见图5,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步骤501、设备上电,单板A和B进行主备竞争,选定一个单板为主用,另一个为备用;
以下步骤502~507是主板的倒换流程,步骤508~514是备板的倒换流程。
步骤502、主备竞争完成后,主板中的LACP协议实体,启用协议,同步初始数据后进入主用状态;
步骤503、判断是否有数据需要同步,如果有,执行步骤504,否则,执行步骤505;
实时判断协议相关数据是否出现变更,如果出现变化将发起同步;
步骤504、将数据整理后同步给备板,并转到步骤505;
步骤505、数据同步完成后,判断是否有主备板倒换事件通知,如果没有倒换事件,转到步骤503,如果有倒换事件,转到步骤506;
步骤506、完成倒换其他相关处理后,通知对端设备,如前所述;
步骤507、挂起LACP协议,进入备用状态,等待同步数据;
步骤508、主备竞争后,备板上的LACP协议实体,暂时停止协议运行,等待主板的协议数据同步;
步骤509、备板状态判断是否收到主备同步过来的实时数据,如果是,执行步骤510,否则执行步骤512;
步骤510、接收、检查接收到的实时数据;
步骤511、保存协议相关最新数据,然后转到步骤512;
步骤512、不管是否有数据同步的处理,都需要判断是否有主备事件通知,若有,执行步骤513,否则,转向步骤509;
步骤513、备转主时,将主板同步过来的协议信息实施到各相关部分;
步骤514、启动协议,进入主用状态,检测数据变更情况,实时同步给备板。
对于对端交换设备:主要是按照附图4所示的状态机进行处理,具体流程和前文所描述的热启动流程相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端设备发生主备倒换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在倒换的过程中,两台交换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不会因为协议控制面的异常而中断;另外,采用将LACP协议信息实时同步给备板,备板在转主板成功后进行数据恢复,也能保证链路聚合协议能够在倒换完成后快速恢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CURRENT)。
总之,本发明实施例有效地实现了交换设备控制层面出现一些异常故障时,LACP协议的快速恢复,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不间断转发,对现有协议的功能有很大的完善;且上述方案实现比较简单,只是对LACP报文的一个本端信息保留字段进行扩展来实现两端设备的事件通知,辅以其他一些简单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交换设备的可靠性和网络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交换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601和关闭模块602,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包括热启动事件和主备板倒换事件;
关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后,关闭所述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
另外,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03,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后,启动用于监测所述对端设备热启动不成功或主备倒换不成功的异常流程定时器,并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超时时,进入超时态,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未超时时,进入数据流态。
当然,在对端设备热启动完成或由备板转为主板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LACP报文后,关闭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启动所述接收定时器;其中,所述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包括热启动完成事件和备板倒换为主板完成事件。
进一步地,如果该设备为发生异常侧的设备,则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获知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获知模块,用于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通知;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所述LACP报文。所述获知模块,还用于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结束通知;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所述LACP报文。
为了使本端设备在对端设备的异常消除后能快速地恢复链路聚合,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之前,将所述交换设备当前各端口的LACP协议信息实时存入到内存中;以及,在热启动事件完成后从所述内存读取所述当前各端口的所述LACP协议信息。
为了在主备板转换成功后,可以正常地进行数据转发,所述设备还包括: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之前,将当前主板的LACP协议信息同步给备板,所述LACP协议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该同步模块在主备板倒换之前将当前主板的MAC通知到备板,倒换成功后,备板借同步的MAC保持和对端通讯,针对已存在的LACP成员端口,对端不会感受到LAG ID的变化,也就不会导致该链路异常。
上述交换设备,利用了LACP报文中的一个保留字段,利用系统的高端内存以及增加了主备板间通讯机制,没有增加原协议状态机状态及收包定时器等信息,就能使改进后的交换设备在出现异常情况下,有效地保护二层流量的稳定转发,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的可靠性,增强了网络稳定性,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上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本端交换设备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特殊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其中,所述特殊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是对现有LACP报文的一个本端信息保留字段进行扩展来实现两端设备的事件通知;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关闭所述特殊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包括热启动事件和主备板倒换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关闭所述接收定时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启动用于监测所述对端设备热启动不成功或主备倒换不成功的异常流程定时器,并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超时时,进入超时态,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未超时时,进入数据流CURRENT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特殊LACP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特殊LACP报文后,关闭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启动所述接收定时器;其中,所述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包括热启动完成事件和备板倒换为主板完成事件。
5.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本端交换设备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通知;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特殊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其中,所述特殊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是对现有LACP报文的一个本端信息保留字段进行扩展来实现两端设备的事件通知;
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包括热启动事件和主备板倒换事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特殊LACP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将当前各端口的LACP协议信息实时保存到内存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为主备板倒换事件时,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特殊LACP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将当前主板的LACP协议信息同步给备板,所述LACP协议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为主备板倒换事件时,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特殊LACP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将当前主板的LACP协议信息同步给备板,所述LACP协议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通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结束通知,从所述内存中提取出保存的所述LACP协议信息,并向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特殊LACP报文;其中,所述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包括热启动完成事件和备板转主板倒换完成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向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所述备板转主板倒换完成事件的特殊LACP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对原主板配置的端口采用原主板同步给所述备板的所述MAC地址与对端交换设备进行协商;
所述本端交换设备对新主板配置的端口采用新主板的MAC地址与对端交换设备进行协商。
11.一种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特殊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其中,所述特殊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报文是对现有LACP报文的一个本端信息保留字段进行扩展来实现两端设备的事件通知,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包括热启动事件和主备板倒换事件;
关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后,关闭所述特殊LACP报文的接收定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链路保护事件后,启动用于监测所述对端设备热启动不成功或主备倒换不成功的异常流程定时器,并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超时时,进入超时态,在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未超时时,进入数据流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对端交换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特殊LACP报文后,关闭所述异常流程定时器,启动所述接收定时器;其中,所述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包括热启动完成事件和备板倒换为主板完成事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获知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知模块,用于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通知;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事件的所述特殊LACP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知模块,还用于获知底层操作系统的异常事件结束通知;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携带请求链路保护结束事件的所述特殊LACP报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存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特殊LACP报文之前,将所述交换设备当前各端口的LACP协议信息实时存入到内存中;以及,在热启动事件完成后从所述内存读取所述当前各端口的所述LACP协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对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特殊LACP报文之前,将当前主板的LACP协议信息同步给备板,所述LACP协议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
CN201110448522.4A 2011-12-28 2011-12-28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Active CN103188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8522.4A CN103188172B (zh) 2011-12-28 2011-12-28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PCT/CN2012/072783 WO2013097366A1 (zh) 2011-12-28 2012-03-22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8522.4A CN103188172B (zh) 2011-12-28 2011-12-28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172A CN103188172A (zh) 2013-07-03
CN103188172B true CN103188172B (zh) 2018-03-27

Family

ID=4867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8522.4A Active CN103188172B (zh) 2011-12-28 2011-12-28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8172B (zh)
WO (1) WO20130973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3933B (zh) * 2014-11-27 2019-03-15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链路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5871743B (zh) * 2015-01-21 2019-03-15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端口状态协商方法以及装置
WO2017000096A1 (zh) * 2015-06-27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5763442B (zh) * 2016-04-14 2018-11-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备倒换lacp聚合链路不中断的pon系统及方法
CN111181845B (zh) * 2019-12-31 2022-03-15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lacp主备高可用性的方法和基于lacp的堆叠系统
CN111343019B (zh) * 2020-02-24 2023-05-16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连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510328B (zh) * 2020-04-09 2022-08-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CN111586505B (zh) * 2020-04-26 2022-04-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n接入系统中主备倒换业务快速恢复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134797B (zh) * 2020-09-04 2022-05-1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链路聚合协议超时的方法和设备
CN112350853B (zh) * 2020-10-21 2022-09-30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主备切换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714461B (zh) * 2021-01-29 2022-05-31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dama卫星网络中心站保护倒换方法
CN115150453B (zh) * 2022-06-30 2023-08-1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lacp协议超时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515A (zh) * 2008-09-05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优雅重启方法
CN101355511A (zh) * 2008-09-17 2009-0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984573A (zh) * 2010-11-15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实现lacp标准状态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25562A (zh) * 2010-11-25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8874B2 (en) * 2004-04-29 2008-06-17 Alcatel Lucent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515A (zh) * 2008-09-05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优雅重启方法
CN101355511A (zh) * 2008-09-17 2009-0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984573A (zh) * 2010-11-15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实现lacp标准状态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25562A (zh) * 2010-11-25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97366A1 (zh) 2013-07-04
CN103188172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8172B (zh)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US7961601B2 (en) Lesser disruptive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handling of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state changes
CN109831341A (zh) 一种冗余双网卡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82160B (zh) 链路非对称网闸双机热备系统及主备切换方法
US10764119B2 (en) Link handover method for service in storage system, and storage device
JP6792701B2 (ja) プライマリ・バックアップ疑似回線pw切替
CN102647288B (zh) 一种vm数据访问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3354521B (zh) 一种基于ldp的lsp更新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3200109B (zh) 一种ospf邻居关系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6998258A (zh) 链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924044A (zh) 链路维持方法、pe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873336A (zh) 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1984600A (zh) 路由协议的优雅重启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878072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134796A (zh) 一种实现流量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775675B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mong network device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JP5346125B2 (ja) ブロッキングポート情報の更新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9480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repeated refreshing of address table of Ethernet ring network node
CN101895455B (zh) 一种基于mpls-tp的环网快速保护方法
WO2016169214A1 (zh) 一种隧道保护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6369B (zh) 一种丢包位置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206461664U (zh) 一种数据采集系统
CN105871849A (zh) 一种防火墙系统架构
WO2017202100A1 (zh) 一种otn设备下实现数据业务保护的方法
CN102045600A (zh) 以太网接入sdh光网络的链路保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