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8056B -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8056B
CN103188056B CN201110459668.9A CN201110459668A CN103188056B CN 103188056 B CN103188056 B CN 103188056B CN 201110459668 A CN201110459668 A CN 201110459668A CN 103188056 B CN103188056 B CN 103188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numbering
ofdm symbol
prb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96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8056A (zh
Inventor
戴博
卢科学
吴欣
陈艺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4596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8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8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8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站确定子帧的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其中,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该子帧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其余OFDM符号;该基站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该基站发送该ACK/NACK信息。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在预定位置发送ACK/NACK信息,降低了下行控制信令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的无线帧(Radio Frame,简称为RF)包括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模式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模式的帧结构。其中:
FDD模式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一个10毫秒(ms)的无线帧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0~19的时隙(slot)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子帧(subframe)i。
TDD模式的帧结构,如图2所示,一个10ms的无线帧由两个长为5ms的半帧(halfframe)组成,一个半帧包括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子帧i定义为2个长为0.5ms的时隙2i和2i+1。
在上述两种帧结构里,对于标准循环前缀(Normal CP,Normal Cyclic Prefix),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微秒(u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长度为4.69us;对于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简称为ExtendedCP),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所有符号的CP长度均为16.67us。
LTE中定义了如下三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物理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简称为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简称为PHICH)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
其中,PCFICH承载的信息用于指示在一个子帧里传输PDCCH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的数目,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所在频率位置由系统下行带宽与小区标识(Identity,简称为ID)确定。
PHICH用于承载上行传输数据的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PHICH的数目、时频位置可由PHICH所在的下行载波的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简称为PBCH)中的系统消息和小区ID确定。
PDCCH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
在LTE R8、R9和R10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主要分布在一个子帧的前1或2或3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具体分布需要按照不同的子帧类型和CRS的端口数目来配置,如表1所示,表1分别给出了按照不同的子帧类型和CRS的端口数目配置的下行资源块数目大于10和不大于10的PDCCH的OFDM符号数目。
表1
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是LTE Release-8的演进版本。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s)聚集以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和更高效的频谱利用。
在LTE R10异构网下,由于不同基站类型有较强的干扰,考虑了宏基站(MacroeNodeB)对微基站(Pico)的干扰问题和家庭基站(Home eNodeB)对宏基站(Macro eNodeB)干扰问题,提出了利用资源静默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基站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具体的资源静默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子帧的静默(Muting)方法,例如:ABS的方法、基于资源元素的方法,基于资源元素的方法如CRS静默方法。
上述的资源静默方法不但增加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调度带来了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在考虑Macro eNodeB的ABS配置时,如果Pico的分布较多,Macro eNodeB配置的ABS较多,这样会给Macro eNodeB带来较大的影响,会增加资源浪费同时增加了调度时延。而且对于控制信道在ABS下可以减少不同控制信道数据资源的干扰,但是无法解决CRS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干扰问题,对于静默CRS的方法无法解决数据资源之间的干扰,而且这种方法后向兼容性不好,增加了接入时延的同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标准化努力。
在LTE R11阶段可能引入更多的用户在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上进行发送,这样将会导致MBSFN配置2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PDCCH的容量不足,为了保证对R8/R9/R10用户的后向兼容性,需要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资源上开辟新的传输控制信息的资源,而且在R11阶段引入了多点协作传输(COMP)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空分的方式解决这种不同类型小区之间的干扰问题,而且节省了资源开销,避免了静默带来的资源浪费,减少对调度的限制。但是按照目前时域PDCCH的方式是无法通过空分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考虑到对R8和R9的后向兼容性,时域PDCCH这种控制信道的方式必须保留,这时如何利用空分技术来解决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鉴于目前的研究进展,考虑在PDSCH资源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这样虽然解决了容量受限和干扰问题,但会带来PHICH资源不够用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仍然没有确定的方案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针对相关技术中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容量受限及干扰的问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容量受限及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该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确定子帧的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其中,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子帧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其余OFDM符号;基站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基站发送ACK/NACK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子帧的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其中,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子帧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其余OFDM符号;映射模块,用于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发送模块,用于发送ACK/NACK信息。
通过本发明,采用基站确定预定数目的OFDM符号的预定数目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克服了相关技术中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容量受限及干扰的问题,提高了下行数据传输的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的类型1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的类型2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CK/NACK信息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三;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四;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五;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六;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七;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八;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九;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一;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二;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三;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四;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五;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六;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七;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八;
图2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十九;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
图2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一;
图2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二;
图2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三;
图2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四;
图2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五;
图3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六;
图3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七;
图3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八;
图3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二十九;
图3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三十;
图3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三十一;以及
图3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PHICH所在时频资源的示意图三十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2至步骤S304。
步骤S302:基站确定子帧的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其中,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该子帧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其余OFDM符号。
步骤S304:基站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
步骤S306:基站发送该ACK/NACK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基站确定预定数目的OFDM符号的预定数目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克服了相关技术中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容量受限及干扰的问题,提高了下行数据传输的性能。
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当第二预定数目为2时,该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可以分别为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和第n+k个PRB;当第二预定数目为3时,该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可以分别为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k个PRB、第n+m个PRB;当第二预定数目为4时,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可以分别为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k个PRB、第n+m个PRB和第n+h个PRB;其中,n,k,m,h为正整数,且满足1≤k≤m-1≤h-2,n,k,m,h由基站预先设置或者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该优选实施例限定了预定数目在一个OFDM符号上的配置,提高了配置的效率。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k,m,h可以由基站预先设置为:m=k+k,h=k+k+k;其中,k为以下之一:预定值;k=ceil(N/3);k=ceil(N/2);k=ceil(N/4);其中,ceil(a)表示a向下取的整数,N系统带宽,单位为PRB。该优选实施例中k,m,h可以由基站预先设置或者根据高层信令进行配置。
作为再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当第二预定数目为2时,该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分别为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和第N-1-n个PRB;第二预定数目为4时,该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分别为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第N-1-n个PRB、第m个PRB和第N-1-m个PRB;其中,n,m为正整数,均大于0且小于N-1,且n与m不相等,N为系统带宽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总数。该优选实施例限定了预定数目在一个OFDM符号上的配置,提高了配置的效率。
根据该OFDM符号上是否存在CRS和DRS的不同,可以采用如下配置方式:
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之一确定该第一预定数目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方式一:该子帧中除去公共参考信号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OFDM符号。
在该方式下,可以选择以下组合之一为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
当第一预定数目为1时,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以下之一:
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子帧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子帧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子帧的倒数第六个OFDM符号;
当第一预定数目为2时,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以下组合之一:
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
子帧的子帧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子帧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子帧的子帧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
子帧的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和子帧的倒数第六个OFDM符号;
当第一预定数目为3时,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以下OFDM符号中的任意三个:
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子帧的倒数第六个OFDM符号。
方式二:子帧中的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所剩余OFDM符号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OFDM符号。
方式三: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没有CRS和解调参考信号DRS的OFDM符号,在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内一个OFDM上传输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数目为一个或多个。
在该方式中,可以根据子载波数目不同采用多种方式。例如:
(1)子载波数目为2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编号为8的子载波和编号为9的子载波;
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2)第二预定数目为3时,子载波数目为3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和编号为2的子载波;
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编号为7的子载波和编号为8的子载波;
编号为9的子载波、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3)子载波数目为3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编号为5的子载波、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编号为8的子载波、编号为9的子载波、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4)第二预定数目为6时,子载波数目为6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编号为7的子载波、编号为8的子载波、编号为9的子载波、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方式四: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存在CRS的OFDM符号,则,在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内的一个OFDM符号上传输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数目为一个或多个。
在该方式中,可以按照子载波数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
(1)子载波数目为2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C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2)第二预定数目为4时,子载波数目为4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C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编号为5的子载波、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方式五: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存在DRS的OFDM符号,则,在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内一个OFDM符号上传输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数目为一个或多个。
(1)子载波数目为2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6个子载波之后剩余6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5,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2)子载波数目为2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3)子载波数目为3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6个子载波之后剩余6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5,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和编号为2的子载波;
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4)子载波数目为3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3个子载波之后剩余9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8,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和编号为2的子载波;
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编号为7的子载波和编号为8的子载波。
(5)子载波数目为4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该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6)子载波数目为6时,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6个子载波之后剩余6个子载波为该子载波。
作为再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在第二预定数目个PRB的每个PRB内传输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索引相同。通过该优选实施例,采用索引相同的子载波,降低了配置过程中信令的负荷。
作为又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可以将ACK/NACK信息进行重复编码;在第二预定数目个PRB的每个PRB内传输重复编码的ACK/NACK信息的个数为p,其中,p为1,2,3,4,该方式可以提高ACK/NACK信息的解码性能。
作为又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基站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包括:基站使用扩频码将ACK/NACK信息扩频后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其中,扩频码长为2,3,4。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扩频码将该ACK/NACK信息进行映射,提高了ACK/NACK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数据传输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该ACK/NACK信息的发送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ACK/NACK信息的发送装置中涉及到的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CK/NACK信息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42、映射模块44和发送模块46,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子帧的第一预定数目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PRB,其中,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子帧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其余OFDM符号;映射模块44,连接至确定模块42,用于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确定模块42确定的该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发送模块46,连接至映射模块44,用于发送映射模块44映射ACK/NACK信息。
下面将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以下优选实施例中的一个子帧中的倒数第N个OFDM符号相当于一个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N个OFDM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对子帧中的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所剩余OFDM符号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OFDM符号的描述,以下优选实施例采用第h个OFDM符号到子帧最后一个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来进行说明。
优选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给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能够扩充传输ACK/NACK资源的容量,避免在PDSCH资源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PHICH资源不够用的问题,降低小区间PHICH之间的干扰。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至步骤S4。
步骤S2:q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x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y个调制符号。
步骤S4:将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t个OFDM符号的z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其中,q,x,y,z,y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的编码调制步骤是优选步骤,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方式对ACK/NACK信息进行编码调制。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z为2,3,4,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资源块:2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3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第n+m个PRB;4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第n+m个PRB和第n+h个PRB上。在该优选方式中,其中,k,m,h为正整数,且,1≤k≤m-1≤h-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k,m,h为高层信令配置的值,或者k,m,h为预定义的值,例如:m=k+k,h=k+k+k,k为固定值,或者,根据系统带宽获得k=ceil(N/3),k=ceil(N/2),k=ceil(N/4),其中,N系统带宽,以物理资源块表示。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系统带宽为N,以物理资源块表示,物理资源块从0开始编号(0,1,...,N-1),当映射到2个PRB上时,PRB为第n个和第N-1-n个PRB上,当映射到4个PRB上时,PRB为第n个PRB和第N-1-n个PRB,以及第m个PRB和第N-1-m个PRB,其中,n,m为0到N-1之间的正整数,且,n和m不等。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时域位置至少包括: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或者,第h个OFDM符号到子帧最后一个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其中h为正整数。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具体配置如下:
{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二个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符号和倒数第五个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二个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符号和倒数第五个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五个符号和倒数第六个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二个符号,倒数第三个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一个OFDM符号组合。
作为再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没有CRS和DRS的OFDM符号上,在PRB中的频域位置(子载波索引)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当组数为6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
作为又一个实施方式,有C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C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比较优的,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
作为再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有D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6个D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当组数为6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
作为又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有D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3个D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8},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6},{7},{8}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比较优的,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6,7,8}中的任一组。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有D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D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
作为再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在z个PRB内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位置相同。
作为另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在时域OFDM符号数量为2时,时域扩频码为{1,1}或{1,-1};或者频域扩频码长为2,3,或,4。
作为又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一个子帧的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ACK/NACK信息资源的数量w由高层信令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方式中,对于w个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按照先PRB索引,再OFDM符号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先OFDM符号索引,再PRB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对所有的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编号。(也就是对ePHICH编号)
作为再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通过信令确定UE传输相应ACK/NACK信息的资源索引和扩频码序列;
作为又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该PRB内可以承载p个重复编码后的ACK/NACK信息,其中,p为1,2,3,4。
优选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给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将q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x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y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t个OFDM符号的z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其中,q,x,y,z,y为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将ACK/NACK信息映射至的频域位置可以采用如下优选实施方式:
方式一;z为2,3,4;具体如下:2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3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第n+m个PRB;4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第n+m个PRB和第n+h个PRB上。其中,k,m,h为正整数,且,1≤k≤m-1≤h-2,
优选的,k,m,h为高层信令配置的值,或者k,m,h为预定义的值,例如:m=k+k,h=k+k+k,k为固定值,或者,根据系统带宽获得k=ceil(N/3),k=ceil(N/2),k=ceil(N/4),其中,N系统带宽,以物理资源块表示。
方式二:假设,系统带宽为N,以物理资源块表示,物理资源块从0开始编号(0,1,...,N-1),当映射到2个PRB上时,PRB为第n个和第N-1-n个PRB上,当映射到4个PRB上时,PRB为第n个PRB和第N-1-n个PRB,以及第m个PRB和第N-1-m个PRB,其中,n,m为0到N-1之间的正整数,且,n和m不等。
在本实施例中,将ACK/NACK信息映射至的时域位置可以采用如下优选实施方式:
方式一:时域位置至少包括: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h个OFDM符号到子帧最后一个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其中h为正整数。
在本方式一中,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可以采用如下配置:
{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二个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符号和倒数第五个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二个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符号和倒数第五个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五个符号和倒数第六个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二个符号,倒数第三个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一个OFDM符号组合。
方式二:PRB内频域位置场景1
优先的,在没有CRS和DRS的OFDM符号上,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6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
方式三:PRB内频域位置场景2
在有C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CRS后剩余的RE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
方式四:PRB内频域位置场景3
在有D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6个DRS后剩余的RE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6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
方式五:PRB内频域位置场景4
在有D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3个D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8},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6},{7},{8}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6,7,8}中的任一组;
方式六:PRB内频域位置场景5
在有D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D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在PRB中的频域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
优选的,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
在本实施例中,在z个PRB内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位置相同,或者,z个PRB中对应的时域OFDM符号索引不同,或者,z个PRB中每个PRB对应的频域位置不同。
优选的,时域OFDM符号数量为2时,时域扩频码为{1,1}或{1,-1};
优选的,频域扩频码长为2,3,或,4;
优选的,一个子帧的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ACK/NACK信息资源的数量w由高层信令配置;
优选的,对于w个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按照先PRB索引,再OFDM符号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先OFDM符号索引,再PRB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对所有的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编号;(也就是对ePHICH编号)
优选的,通过信令确定UE传输相应ACK/NACK信息的资源索引和扩频码序列;
优选的,PRB内可以承载p个重复编码后的ACK/NACK信息,其中,p为1,2,3,4;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ACK/NACK信息的资源对应的物理信道称为增强的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承载一个ACK/NACK信息的资源上可以通过码分复用R个ePHICH,这个R个ePHICH称为ePHICH组,相同ePHICH组的ePHICH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不同ePHICH组的ePHICH在不同的时频资源上。
下面结合多个实例进行说明。
在下述实例中,子帧中OFDM符号编号从0开始,PRB中频域资源子载波从0开始编号,PRB中时隙编号为0和1,一个PRB的资源可以由(子帧内时隙编号,OFDM符号编号,子载波编号)标识;在附图中CRS的端口为0,1,2,3,DRS的端口为7,8,9,10,在PRB的具体位置如附图所示。
实施1
在本实例中,q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x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y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t个OFDM符号的z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其中,q,x,y,z,y为正整数。
在本实例中,z为2,3,4;具体采用如下配置:
2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
3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第n+m个PRB;
4个物理资源块分别为第n个PRB和第n+k个PRB,第n+m个PRB和第n+h个PRB上。
其中,k,m,h为正整数,且,1≤k≤m-1≤h-2。
优选地,上述k,m,h为高层信令配置的值,或者k,m,h为预定义的值,例如:m=k+k,h=k+k+k,k为固定值,或者,根据系统带宽获得k=ceil(N/3),k=ceil(N/2),k=ceil(N/4),其中,N系统带宽,以物理资源块表示。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假设,系统带宽为N,以物理资源块表示,物理资源块从0开始编号(0,1,...,N-1),当映射到2个PRB上时,PRB为第n个和第N-1-n个PRB上,当映射到4个PRB上时,PRB为第n个PRB和第N-1-n个PRB,以及第m个PRB和第N-1-m个PRB,其中,n,m为0到N-1之间的正整数,且,n和m不等。
各PRB内对应频域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各PRB内对应频域位置不同时,1个OFDM符号可以传输ACK/NACK信息的频域位置有g个,每个PRB对应g个位置中1个频域位置,各PRB对应不同的频域位置;
下面以多个具体应用来举例说明:
应用1:q为1,x为4,y为8,t为1,z为4。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4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8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4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2:q为1,x为3,y为12,t为1,z为3。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3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3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对应4个调制符号(对应4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3:q为1,x为3,y为12,t为2,z为3。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3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2个OFDM符号的3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对应4个调制符号(对应频域2阶扩频码和时域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时频位置相同;
应用4:q为1,x为6,y为12,t为1,z为3。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6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3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
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2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5,q为1,x为6,y为12,t为2,z为3。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6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2个OFDM符号的3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2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PRB中各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的OFDM符号不同,各PRB对应的PRB内时频位置相同。
应用6,q为1,x为3,y为6,t为1,z为3。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3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6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3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7,q为1,x为3,y为12,t为3,z为3。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3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3个OFDM符号的3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4个调制符号(对应4阶扩频码),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上,各PRB对应的时域OFDM符号索引不同,各PRB对应的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8:q为1,x为3,y为6,t为3,z为3。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3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6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3个OFDM符号的3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上,各PRB对应的时域OFDM符号索引不同,各PRB对应的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9:q为1,x为6,y为12,t为3,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6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3个OFDM符号的2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3个比特,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上,各PRB对应的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10:q为1,x为4,y为12,t为1,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4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2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2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3个调制符号(对应3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11:q为1,x为6,y为12,t为1,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6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2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3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12:q为1,x为4,y为16,t为2,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4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16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2个OFDM符号的2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2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4个调制符号(对应4阶扩频码),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上,各PRB对应的时频位置相同。
应用13:q为1,x为2,y为8,t为1,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2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8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2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对应4个调制符号(对应4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14:q为1,x为2,y为8,t为2,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2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8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2个OFDM符号的2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对应4个调制符号(对应时域2阶扩频码和频域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时频位置相同。
应用15:q为1,x为4,y为8,t为1,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4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8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2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2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频域位置相同。
应用16:q为1,x为4,y为8,t为2,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4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8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2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2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不同的OFDM符号,各PRB对应的PRB内时频位置相同。
应用17:q为1,x为2,y为6,t为1,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3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6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2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一个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2个比特,另一个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
应用18:q为1,x为2,y为4,t为1,z为2。
1比特ACK/NACK信息重复编码变为2比特,重复编码后每个比特再经过扩频调制变为4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子帧的1个OFDM符号的2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每PRB对应重复编码后的1个比特,PRB中每个重复编码后的比特对应2个调制符号(对应2阶扩频码),各PRB对应的PRB内时频位置相同。
优选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常规循环前缀的子帧中,传输ACK/NACK信息的时频资源为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
下面按照多个场景进行分别描述:
场景1
当子帧中传输CRS的OFDM符号数量为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一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时,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1,#2,#3,#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3,#5,#6};
当系统带宽大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3,#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3,#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系统带宽小于等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4,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3,#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场景2
当子帧中传输CRS的OFDM符号数量为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一个OFDM符号、第二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时,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2,#3,#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3,#5,#6}。
当系统带宽大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3,#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3,#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系统带宽小于等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4,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3,#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3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6,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3,#5,#6}中1组,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3}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2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3},{#5,#6}中1组,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5,#6}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1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3,#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3,#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5,#6}中1个OFDM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子帧中4个CRS的OFDM符号和6个CRS的OFDM符号可以采用相同的配置,大带宽(10个PRB以上系统带宽)和小带宽(10个或小于10个PRB的系统带宽)也可以采用相同的配置。
优选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在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传输ACK/NACK信息的时频资源为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
下面按照多个场景进行分别描述:
场景1
当子帧中传输CRS的OFDM符号数量为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一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时,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1,#2,#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4,#5}。
当系统带宽大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系统带宽小于等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4,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场景2
当子帧中传输CRS的OFDM符号数量为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一个OFDM符号、第二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时,子帧中除去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2,#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4,#5}。
当系统带宽大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系统带宽小于等于10个PRB时,传输PDCCH的OFDM符号为子帧前n个OFDM符号,n取值为1,2,3,4,所以,在剩余OFDM符号中除去可能传输PDCCH的OFDM符号,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3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4,#5}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2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4,#5}中1组,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4,#5}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1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2,#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4,#5}中1个OFDM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子帧中4个CRS的OFDM符号和6个CRS的OFDM符号可以采用相同的配置,大带宽(10个PRB以上系统带宽)和小带宽(10个或小于10个PRB的系统带宽)也可以采用相同的配置。
优选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在采用常规循环前缀的子帧中,传输ACK/NACK信息的时频资源为子帧第h个OFDM符号到子帧最后一个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其中h为正整数,优选的h为4,5,8。
优选地,当h为4时,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3,#4,#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h为5时,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h为8时,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3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6},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4,#5,#6}中1组,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和#6,隙1的OFDM符号索引#0},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1,#2,#3},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4,#5,#6}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2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3,#4},{#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5,#6}中1组,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5,#6}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1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4}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5,#6}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6}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6}中1个OFDM符号。
优选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在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传输ACK/NACK信息的时频资源为子帧第h个OFDM符号到子帧最后一个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或两个OFDM符号或三个OFDM符号,其中h为正整数,优选的h为4,5,7。
当h为4时,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3,#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h为5时,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h为8时,可以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2个OFDM符号,或者,3个OFDM符号。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3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3,#4,#5},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3,#4,#5}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2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中1组,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4,#5}中1组。
当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数量为1个时,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4}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0的OFDM符号索引{#4,#5}和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中1个OFDM符号,或者,优选的OFDM符号索引为时隙1的OFDM符号索引{#0,#1,#2,#3,#4,#5}中1个OFDM符号。
优选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在采用常规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在PRB中的频域位置可以有如下方式进行配置:
方式一:在没有CRS和DMRS的OFDM符号上,子载波位置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5中所示。
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6和图7中所示;
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8和图9中所示。
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
当组数为6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
方式二:在有C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C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子载波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5中所示。
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7中所示。
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
在有DM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6个DM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子载波位置为,{0},{1},{2},{3},{4},{5}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如图5中所示。
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如图6和图7中所示。
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中的任一组,如图8和图9中所示。
当组数为6时,组为{0,1,2,3,4,5},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
方式三:在有DM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3个DM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8},子载波位置为,{0},{1},{2},{3},{4},{5},{6},{7},{8}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6},{7},{8}中的任一组,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
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6,7,8}中的任一组,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
或者,在有DM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DM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子载波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18和图19中所示。
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20和图21中所示。
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22和图23中所示。
优选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在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在PRB中的频域位置可以有如下方式进行配置。
方式一:在没有CRS和DMRS的OFDM符号上,子载波位置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24和图25中所示。
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26和图27和图28所示。
当组数为3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29和图30和图31所示。
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32和图33和图34所示。
当组数为6时,组为{0,1,2,3,4,5},{6,7,8,9,10,11}中的任一组,如图35和图36中所示。
方式二:在有C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C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子载波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22中所示。
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如图26和图24中所示。
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32和图28中所示。
方式三:在有DMRS的OFDM符号上,PRB内除去4个DMRS后剩余的子载波顺序重新编号为{0},{1},{2},{3},{4},{5},{6},{7},子载波位置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或者多组。
当组数为1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22中所示。
当组数为2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26和图24中所示。
当组数为4时,组为{0,1,2,3},{4,5,6,7}中的任一组,如图32和图28中所示。
优选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子帧的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ACK/NACK信息资源的数量w由高层信令配置;基站可以通过信令指示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频域资源(z个PRB),以及,通过信令指示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时域资源(时域OFDM符号索引)。
对于该w个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按照先PRB索引,再OFDM符号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先OFDM符号索引,再PRB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对所有的传输ACK/NACK信息的资源编号(也就是对ePHICH编号)。
优选地,可以通过信令确定UE传输相应ACK/NACK信息的资源索引和扩频码序列。
下面列举具体应用来进行说明。
应用1
假设,1个子帧中3个PRB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配置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每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上4个DRS,每个OFDM符号上可以承载2个ePHICH组,其中,1个承载ACK/NACK信息的ePHICH映射到3个PRB的1个OFDM符号上,在PRB中占有4个子载波资源(4阶扩频),则,按照上述基站配置,ePHICH组的总数为8个。
一个ePHICH组通过4阶扩频码和调制符号的实部虚部进行码分复用,可以承载8个ePHICH信道,则,该子帧中ePHICH总数为64个;先OFDM符号索引,再PRB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对对子帧中所有ePHICH组编号。
或者,
对于8个ePHICH组按照,先PRB索引,再OFDM符号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对对子帧中所有ePHICH组编号;
UE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对应的ePHICH索引(确定ePHICH组索引和相应的扩频码),根据ePHICH组确定PRB索引和PRB内频域位置时域位置。
应用2
假设,1个子帧中4个PRB(2个PRB为一组)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配置用作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传输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上4个DRS,每个OFDM符号上可以承载2个ePHICH组,其中,1个承载ACK/NACK信息的ePHICH映射到2个PRB的1个OFDM符号上,在PRB中占有4个子载波资源(4阶扩频),则,按照上述基站配置,ePHICH组的总数为8个。
一个ePHICH组通过4阶扩频码和调制符号的实部虚部进行码分复用,可以承载8个ePHICH信道,则,该子帧中ePHICH总数为64个;先OFDM符号索引,再PRB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对对子帧中所有ePHICH编号。或者,
对于8个ePHICH组按照,先PRB索引,再OFDM符号索引,最后PRB内子载波索引的顺序对对子帧中所有ePHICH组编号
UE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对应的ePHICH索引(确定ePHICH组索引和相应的扩频码),根据ePHICH组确定PRB索引和PRB内频域位置时域位置。
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基站确定预定数目的OFDM符号的预定数目个PRB上发送ACK/NACK信息,克服了相关技术中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容量受限及干扰的问题,提高了下行数据传输的性能。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技术效果并不是上述所有的实施方式所具有的,有些技术效果是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才能取得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确定子帧的第一预定数目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PRB,其中,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子帧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其余OFDM符号;
基站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
基站发送ACK/NACK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预定数目为2时,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分别为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和第n+k个PRB;
第二预定数目为3时,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分别为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第n+k个PRB、第n+m个PRB;
第二预定数目为4时,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分别为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第n+k个PRB、第n+m个PRB和第n+h个PRB;
其中,n,k,m,h为正整数,且满足1≤k≤m-1≤h-2,n,k,m,h由基站预先设置或者根据高层信令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m,h由基站预先设置为:
m=k+k,h=k+k+k;
其中,k为以下之一:预定值;k=ceil(N/3);k=ceil(N/2);k=ceil(N/4);其中,ceil(a)表示a向下取的整数,N系统带宽,单位为PRB。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预定数目为2时,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分别为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和第N-1-n个PRB;
第二预定数目为4时,第二预定数目个资源块分别为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n个PRB、第N-1-n个PRB、第m个PRB和第N-1-m个PRB;
其中,n,m为正整数,均大于0且小于N-1,且n与m不相等,N为系统带宽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定数目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为以下之一:
所述子帧中除去公共参考信号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OFDM符号;
所述子帧中的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所剩余OFDM符号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OFDM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所述子帧中除去公共参考信号CRS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OFDM符号时,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包括以下之一:
当所述第一预定数目为1时,传输所述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以下之一:
所述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子帧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子帧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子帧的倒数第六个OFDM符号;
当所述第一预定数目为2时,传输所述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以下组合之一:
所述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所述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所述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
所述子帧的子帧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所述子帧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所述子帧的子帧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和所述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
所述子帧的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和所述子帧的倒数第六个OFDM符号;
当所述第一预定数目为3时,用作传输所述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为以下OFDM符号中的任意三个:
所述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所述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所述子帧第一个时隙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所述子帧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子帧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所述子帧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所述子帧的倒数第五个OFDM符号、所述子帧的倒数第六个OFDM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没有CRS和解调参考信号DRS的OFDM符号,在所述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内一个所述OFDM符号上传输所述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为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2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编号为8的子载波和编号为9的子载波;
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3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和编号为2的子载波;
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编号为7的子载波和编号为8的子载波;
编号为9的子载波、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3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编号为5的子载波、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编号为8的子载波、编号为9的子载波、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6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11,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编号为7的子载波、编号为8的子载波、编号为9的子载波、编号为1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1的子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存在CRS的OFDM符号,则,在所述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内的一个所述OFDM符号上传输所述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为一个或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2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C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4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C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编号为5的子载波、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存在DRS的OFDM符号,则,在所述第二预定数目个PRB内一个OFDM符号上传输所述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数目为2、3、4或6。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2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6个子载波之后剩余6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5,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2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的子载波;
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3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6个子载波之后剩余6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5,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和编号为2的子载波;
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3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3个子载波之后剩余9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8,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和编号为2的子载波;
编号为3的子载波、编号为4的子载波和编号为5的子载波;
编号为6的子载波、编号为7的子载波和编号为8的子载波。
20.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4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4个子载波之后剩余8个子载波顺序编号为0-7,所述子载波为以下组合之一:
编号为0的子载波、编号为1的子载波、编号为2的子载波和编号为3的子载波;
编号为4的子载波、编号为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7的子载波。
21.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数目为6时,所述PRB内包括12个子载波除去DRS所占用的6个子载波之后剩余6个子载波为所述子载波。
2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数目个PRB的每个PRB内传输所述ACK/NACK信息的子载波索引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ACK/NACK信息进行重复编码;在所述第二预定数目个PRB的每个PRB内传输重复编码的所述ACK/NACK信息的个数为p,其中,p为1,2,3,4。
2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包括:
基站使用扩频码将ACK/NACK信息扩频后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其中,所述扩频码长为2,3,4。
25.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息的发送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子帧的第一预定数目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PRB,其中,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为子帧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其余OFDM符号;
映射模块,用于将ACK/NACK信息映射在第一预定数目个OFDM符号的第二预定数目个物理资源块上;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ACK/NACK信息。
CN201110459668.9A 2011-12-31 2011-12-31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8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9668.9A CN103188056B (zh) 2011-12-31 2011-12-31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9668.9A CN103188056B (zh) 2011-12-31 2011-12-31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056A CN103188056A (zh) 2013-07-03
CN103188056B true CN103188056B (zh) 2017-05-10

Family

ID=4867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96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8056B (zh) 2011-12-31 2011-12-31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80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9298B2 (en) 2013-07-08 2016-10-25 Intel IP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for sid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10009160B2 (en) * 2015-03-13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latency acknowledgements
JP6272371B2 (ja) * 2016-02-04 2018-01-3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113045A1 (zh) * 2016-12-19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9607A (zh) * 2007-10-08 2009-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长期演进系统确认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99220A (zh) * 2008-02-29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ack/nack信号的方法
CN102123016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ack/nack信道的确定方法
US20110299490A1 (en) * 2009-01-16 2011-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Load Control b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Restric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9607A (zh) * 2007-10-08 2009-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长期演进系统确认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99220A (zh) * 2008-02-29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ack/nack信号的方法
US20110299490A1 (en) * 2009-01-16 2011-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Load Control b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Restrictions
CN102123016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ack/nack信道的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056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3322B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US945160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ased on enhanced PHICH
CN104769868B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CN104518843B (zh) 公有消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2720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54313B (zh) 用于监控控制信道的方法和无线装置
CN103873215B (zh) 增强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09609A (zh)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3716823B (zh) Lte/lte‑a系统中下行控制信息盲检指示发送及下行控制信息盲检方法
KR101542816B1 (ko) 제어 채널을 수신 및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961744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338637A (zh) D2d通信处理方法、装置、d2d通信设备及基站
CN103516474B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66848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harq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63616A (zh) 指示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EP2151108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dm pilot and fdm data
CN10274220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4220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7036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41462A (zh) 解调参考信号动态循环移位参数的处理方法
CN107070584A (zh)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3312438B (zh)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1116593A1 (zh)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映射方法
CN103875295A (zh) 链接资源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3188056B (zh)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