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095B - 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1095B
CN103181095B CN201180051029.7A CN201180051029A CN103181095B CN 103181095 B CN103181095 B CN 103181095B CN 201180051029 A CN201180051029 A CN 201180051029A CN 103181095 B CN103181095 B CN 103181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llaboration set
collaboration
closed space
comm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10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1095A (zh
Inventor
肖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1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1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协作集,如闭合空间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两个协同运行的信息源,向该协作集的覆盖区域中运行的多个通信设备发送。闭合空间集间的协作有限。另外,相邻闭合空间集的覆盖区域间可能有有限的或没有重叠。

Description

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要求2010年10月29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的第12/916,202号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无线通信,更确切地说,涉及用于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协作多点(CoMP)传输是被大量研究的技术,以提高异构通信系统的整体通信系统性能(如,高数据速率覆盖,小区边缘吞吐量,整体系统吞吐量,等)。通常情况下,在下行链路(DL)CoMP传输中,多个地理上分离的信号源,如小区(一般也被称为基站,NodeB,增强NodeB等)和中继节点等,可以传输到单一用户(一般也被称为终端,移动,移动站,用户设备,用户等),以提高整体通信系统性能。同时,在上行链路(UL)CoMP传输中,一个用户的传输信号可以被多个地理上分散的点(如小区和中继节点等)接收。
然而,异构通信系统中可能有不同发送功率的小区,各种回传解决方案,和/或不同订阅组,CoMP传输可能难以实现,并可能无法提供能获取到较多利益的足够的性能优化。典型地,一个异构通信系统提供小区分裂增益,但可能需要额外的工作以提供所需的干扰和小区边缘性能。
因此,需要改善异构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用于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通常可解决或避免这些和其他问题,而且通常可获得技术优势。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个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两个协作运行的信息源,向该协作集的覆盖区域中运行的通信设备传输。协作集之间的协作有限,且多个协作集中的协作集的覆盖区域间有限的或不重叠。
本发明的另一项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个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规划网络和一个与该规划网络共址的未规划网络。该规划网络包括多个协作集,而该未规划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小区。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它们协作运行,经至少一个资源集传输至一个第一通信设备。该第一通信设备在该协作集的覆盖区域内运行,相邻的协作集经过不同资源集传输。所述未规划网络的至少一个第三小区经第二资源集传输,该第二资源集与所述第三小区所在的协作集使用的至少一个资源集不同。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目的地为一个闭合空间集的覆盖区中运行的传输设备的传输信号,与该闭合空间集中的其它成员协作传输给该通信设备的传输信号,并将所述传输信号传输到至该通信设备。所述闭合空间集包括至少两个信息源,传输自该封闭空间集中的成员子集发生。
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使能异构系统的重要整体性能而没有导致过多的实现复杂度。
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支持异构通信系统的多种拓扑和配置。
前述内容已大体概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使得可较好地理解随后对所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下文中将描述所述实施例的额外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形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标的物。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所披露的概念和具体实施例可容易地用作用于修改或设计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或过程的基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意识到,此类等效构造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图1a是一个通信系统的扇区图;
图1b是一个类似图1a所示但无CoMP传输的通信系统的长期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的累积分布函数(CDF)曲线图;
图1c是一个类似图1a所示但无CoMP传输的通信系统的性能图;
图1d是类似图1a所示的一个通信系统的长期SINR的CDF曲线图,比较有和无CoMP的传输;
图1e是类似图1a所示的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图,比较无CoMP传输的传输和两种不同的CoMP传输技术;
图1f是类似图1a所示的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图,比较无CoMP传输的传输和三种不同的CoMP传输技术;
图2a是一个通信系统的扇区图,其中该通信系统使用CoMP和带旋转导向的载波聚合(CA)的组合;
图2b是一个通信系统的长期SINR的CDF曲线图;
图2c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比较使用MU-MIMO通信的第一通信系统,使用CoMP传输和SDMA的组合通信的第二通信系统,和使用CoMP传输和SDMA的组合和和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通信的第三通信系统;
图3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比较使用CoMP传输和SDMA的组合通信的第一通信系统,使用理想FFR通信的第二通信系统,使用CoMP传输和SDMA的组合和CA通信的第三通信系统,和使用理想FFR和CA通信的第四通信系统;
图4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比较将微微小区作为独立节点的第一通信系统,将与宏小区协作的微微小区多为该宏小区一部分的第二通信系统,将微微小区作为独立节点并通过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实现双复用的第三通信系统,将与宏小区协作的微微小区作为宏小区的一部分并通过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实现双复用的第四通信系统,和与第四通信系统,除吞吐量结果会除以资源量用来公平比较之外,相同的第五通信系统;
图5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其中,不同功率水平技术和不同范围扩展值被用于改变整体性能;
图6是一个通信系统的扇区图,其中闭合空间集是使用异构网络实体形成的;
图7是通信系统相对性能图,其中所述通信系统使用DAS;
图8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其中RN用于形成闭合空间集;
图9是一个通信系统的扇区图,其中该通信系统用于高级多层协作集;和
图10是向位于闭合空间集的覆盖区域中的UE传输传输信号的小区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详细论述当前优选实施例的制作和使用。然而,应了解,本发明提供可在广泛多种具体上下文中体现的许多适用发明性概念。所论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说明用以制作和使用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对当前发明的描述结合具体环境,即一个异构通信系统中,的优选实施例,如一个有宏小区和微微/毫微微小区,小区(宏,微微,毫微微,等等)和中继节点,分布天线系统,或多层系统等的通信系统,如第三代协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标准支持的通信系统,等等。
研究表明CoMP传输在与协作运行的小的协作点集一起工作且集间互动最少时效果最好。因此,在一般通信系统中,CoMP传输(如,联合处理(JP),协作波束成形(CB)/协作调度(CS),协作波束切换(CBS))可能是为获得更高整体性能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可能因为其相对局部的性质被认为是微CoMP的JP或CB/CS扩展至整个通信系统。优化通信系统,使其不合相对分离的微CoMP集的方法可称为宏CoMP。
图1a是通信系统的扇区图100。扇区100显示了CoMP协作的三个区域,如区域105,106和107,每个区域代表三个基站的扇区。其中每个区域都可以被称为一个闭合空间集。闭合空间集也能被称为协作集。对一个区域中的UE,如区域105中的UE110,三个箭头(箭头115,116和117)代表作为一个协作集运行并执行到UE110的CoMP传输的三个不同基站的传输信号。换言之,来自三个不同基站的三个传输信号可以组合起来向UE110发送单一的传输信号。如此处所述,宏小区表示一个有三个扇区的宏基站的扇区。每个宏基站可能有不同数量的扇区/小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来自三个不同基站的三个传输信号可以被协作以减轻UE110上经受的干扰。被协作基站的个数可以是任何有理数,且该闭合空间集的协作区域的形状可能会变化。为形成闭合空间集,所述基站位于该协作区域的边缘,而该CoMP协作集的基站的传输导向方向指向该协作区域的中心。所述CoMP的相邻闭合空间集的协作区域,虽然可能没有或有最少的重叠区域,共享边界。额外的基站能被加入该协作集中且位于该协作区域的中心。
图1b是一个类似图1a所示但无CoMP传输的通信系统的长期信号干扰噪声比(长期SINR或几何)的CDF曲线图。该几何的CDF代表UE在该系统中可能会经历的长期信道质量的分布。关键性末端位于低几何(0dB),表明小区边缘性能差。
图1c是一个类似图1a所示但无CoMP传输的通信系统的性能图。柱125显示整体频谱效率,柱126显示小区边缘UE的百分之5的吞吐量。
图1d是类似图1a所示的一个通信系统的长期SINR的CDF曲线图,比较有和无CoMP的传输;第一踪迹135表示无CoMP传输的CDF(同样的踪迹如图1b所示),第二踪迹136表示有CoMP传输的CDF,其中CoMP传输包括将单区域,如区域105,中所述三个基站的传输信号结合。CoMP传输(第二踪迹136)明显降低了低几何的末端,即,小区边缘SINR提高了。
图1e是类似图1a所示的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图,比较无CoMP传输的传输和两种不同的CoMP传输技术。第一CoMP传输技术可以被称为组合,其中,来自多个,如三个,基站的传输信号可以被组合向UE传送单一传输信号。第二CoMP传输技术可以被称为有空分多址(SDMA)或多用户多入多出(MU-MIMO)的组合。如图1e所示,组合导致预料中的频谱效率的显著降低,这是由于三个资源被用于发送单一的传输信号,但提升了SINR。相似,SDMA的组合提升了SINR但带来更好的频谱效率。然而,总体的,整体性能有损失。
图1f是类似图1a所示的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图,比较无CoMP传输的传输和三种不同的CoMP传输技术。图1f所示的前两个CoMP传输技术如图1e所示。第三个CoMP传输技术涉及有SDMA的选择性组合。
选择性组合可以基于UE位置相对于传输信号至该UE的三个基站的函数。如,如果该UE离其中一个基站比另外两个基站近很多,那么只有来自该较近基站的信号被使用,而来自其他基站的信号可能被协调给其它UE。相似,如果该UE离基站中的两个比第三个更近,那么来自所述两个较近基站的信号被组合。第三种CoMP传输技术利用SDMA的选择性组合。
如图1f所示,SDMA的选择性组合比无CoMP传输提供更好的频谱效率及提升的小区边缘性能。
图2a是一个通信系统的扇区图200,其中该通信系统利用CoMP和资源复用的组合。通过资源复用,相邻的CoMP协作区域(CoMP协作的闭合空间集)可能会使用不同资源集,以避免或最小化CoMP协作的相邻闭合空间集间的干扰。资源复用的例子可以包括部分复用和软复用。非重叠资源集的数量表示为复用数。例如,如果两个正交资源集被不同的CoMP集使用,复用数就是二。
所述资源复用可以在时间域中,其中不同的时间资源(如子帧,时隙,帧,符号,等)能被用于相邻闭合空间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不同码域资源能被用于相邻CoMP协作区域/集,其中正交时间/频率/空间码被分配到这些区域/集中。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不同频率资源(如资源块,子带,带宽部分,分量载波,载波等)能被用于相邻闭合空间集。如图2a所示,有旋转导向的载波聚合(CA)被用于实行频率域复用。
典型地,在有旋转导向的CA中,单个扇区可能会有两个或更多分量载波,每个分量载波有不同的承载角度。例如,如图2a所示,单个基站的三个扇区中的每个有两个分量载波,其中第一分量载波(分量载波1),如第一分量载波205,朝向该扇区的中心,第二分量载波(分量载波2),如第二分量载波206,朝向沿着该扇区的边缘。除了有不同承载角度,一个扇区的分量载波可能有不同的功率水平和波形等。而且,不同扇区的不同分量载波可能有不同的功率水平或波形等。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能会使用六扇区的小区,其中的扇区可能被分为两个交替组,每个组使用独特的一个资源集,如,两个分量载波中的一个。除二之外的其他复用数也可以被使用。例如,如图1a提供的案例,复用数可为3,其中共有三个正交资源集,且其中每个都用于一个相邻CoMP闭合空间集。而且,软复用也有可能,其中部分重叠的资源集能被用于相邻CoMP协作区域/集。部分重叠资源集可能在时间,频率,码,功率,及/或空间域中。
如图2a所示,靠近扇区的小区中心的UE可以由分量载波1服务,而位于或靠近扇区的小区边缘的UE可以被分量载波2服务。因此,第一分量载波可以为该通信系统的小区中心UE提供覆盖,第二分量载波能为小区边缘UE提供覆盖。因此,与单个资源集相关联的每个CoMP协作区域/集的覆盖区域都被减少,在此情况下,至一个三角区域。
虽然扇区图200显示了每个扇区有两个分量载波的通信系统,如下呈现的实施例在任意分量载波数大于二时都可实行。因此,有关两个分量载波的讨论不应解释为限制实施例的范围或精神。
图2b是一个通信系统的几何或长期SINR的CDF曲线图。第一曲线215表示一个不使用CoMP传输的通信系统的几何的CDF,第二曲线216表示一个使用CoMP传输和从单一区域中的基站到单一UE的传输的通信系统的几何的CDF。第三曲线217表示使用CoMP传输和双复用的组合(如,通过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的通信系统的几何的CDF,如图2a所示。
如图2b所示,所述使用CoMP传输和双复用的组合(如,通过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的通信系统提供几乎没有小区边缘(参见几乎没有末端的第三踪迹217)的UE覆盖。
图2c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比较使用单小区MU-MIMO(没有任何形式的CoMP)通信的第一通信系统,使用CoMP传输和SDMA/MU-MIMO的组合通信的第二通信系统,和使用COMP传输和SDMA/MU-MIMO的组合和双复用(如,通过有两个组成载波的CA)通信的第三通信系统。柱225和226显示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柱230和231显示了第二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柱235和236显示了两个分量载波的第三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柱240和241显示了第三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对所述两个分量载波做了补偿。
尽管对所述两个分量载波做了补偿,使用CoMP传输和SDMA的组合和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第三通信系统,柱240)的频谱效率接近MU-MIMO(第一通信系统,柱225)的频谱效率,而使用CoMP传输和SDMA的组合和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柱241)的小区边缘性能大大超过MU-MIMO的小区边缘性能。
总体,任何CoMP传输方案都能使用于闭合空间集中的基站之间,包括JP,CB/CS,和CBS。而且,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技术,如部分频率复用(FFR)和软频率复用(SFR)也可以被用于闭合空间集内。在一个定义好的闭合空间集中,微CoMP可能相对容易实施和达成性能增益。
图3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比较使用CoMP传输和SDMA/MU-MIMO的组合通信的第一通信系统,使用理想FFR通信的第二通信系统,使用CoMP传输和SDMA/MU-MIMO的组合和CoMP协作集中双复用通信的第三通信系统,和使用理想FFR和CoMP协作集中双复用通信的第四通信系统。如图3所示,CoMP传输和SDMA/MU-MIMO的组合的性能(包括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和理想FFR非常相似。相似的,CoMP传输和SDMA/MIMO的组合和双复用的性能和理想FFR和CoMP协作集中双复用非常相似。
一个常用的帮助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的技术是将较低功率节点,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中继节点等,放在通信系统的基站(满功率小区常常也被称为宏小区)的覆盖区域内。所述低功率节点可以放在扇区的较差覆盖区域内,可以通过减小该较差覆盖区域的大小或将它们消除来提升整体性能。
可以在异构通信系统中用异构网络实体组成闭合空间集。异构通信系统中形成的该闭合空间集可以像同构通信系统中形成的闭合空间集一样运行。例如,宏小区可能被与低功率小区组合以构成一个闭合空间集。
图4是一个通信系统的扇区图400,其中闭合空间集是使用异构网络实体形成的。如图4所示,低功率小区,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中继节点等,可以被加入宏小区中以形成CoMP协作集,也可以是闭合空间集。例如,两个低功率小区405和406能被加入宏小区610的扇区以形成闭合空间集(如区域415所示)。注意,在此实施例中,三个低功率小区共享一个基站(以小圆圈表示),与三个宏小区/扇区共享一个宏基站的方式相似。不同数量的低功率小区共享一个基站是可能的。另外,宏小区410(或一些其他网络实体)可能作为一个协作员,负责协调该闭合空间集中成员间的通信,以实行CoMP传输等。如果宏小区410不是协作员,该闭合空间集的成员之一或一个不同的网络实体可以作为该闭合空间集的协作员。如果一个未加入的网络实体是协作员,那么单个协作员可以协作多个闭合空间集的运行。协作也可以以分散的方式进行,其中,所有的小区,宏小区,及/或LPN都是平等的协作方,没有单一实体来控制/协作其它实体。
根据实施例,任何形式的CoMP传输都能被用于异构通信系统中形成的闭合空间集内,与所有节点都是同一类型的同构通信系统中的闭合空间里一样。
作为实施例,微微小区可以作为LPN被加入,与宏小区形成CoMP协作集。图5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其中两个微微小区被加入宏基站的每个扇区,比较将微微小区作为独立节点的第一通信系统,将与宏小区协作的微微小区作为宏小区一部分的第二通信系统,将微微小区作为独立小区并通过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实现双复用的第三通信系统,将同宏小区协作的微微小区作为宏小区的一部分并通过有两个分量载波的CA实现双复用的第四通信系统,和与第四通信系统,除吞吐量结果会除以资源量用来公平比较外,相同的第五通信系统。
如图5所示,每个宏小区中加入两个微微小区可以大大提高性能,包括频谱性能和小区边缘性能(柱505对柱510,柱506对柱511,柱515对柱520,及柱516对柱521)。即使当应用了独立分量载波的纠正(柱525和柱526)时,每个宏小区加入两个微微小区还提供显著提升的性能。
另一个常用帮助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的方式是改变该通信系统的小区关联规则及/或小区功率水平。被称为范围扩展(RE)的第一技术可能涉及增加一种小区的小区关联偏差,其中UE可以与具体小区相关联,即使该小区和UE间的条件不如一些其他小区好。虽然范围扩展可能驱使UE与LPN关联,并因此为宏小区减轻流量而增加吞吐量,所述UE可能会经受强烈的干扰。被称为降低功率(RP)的第二技术可能涉及降低该通信系统中的宏小区的功率水平。虽然降低宏小区的功率水平常常意味着减少覆盖区和增加覆盖盲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节点间的LPN和CoMP协作来解决或减轻。
图6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其中,不同小区关联及/或功率水平技术(RE及/或RP)用于改变整体性能。柱605显示了不使用RE或RP的一个带有微微小区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610显示了不使用RE或RP的带有使用CA的微微小区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615显示了使用RE(偏差为10dB)的带有微微小区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620显示了使用RE(偏差为10dB)的带有微微小区和通过CA来双复用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625显示了使用RP(10dB)的带有微微小区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630显示了使用RP(10dB)的带有微微小区和通过CA来双复用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635显示了使用RE(偏差为5dB)和RP(5dB)的带有微微小区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640显示了使用RE(偏差为5dB)和RP(5dB)的带有微微小区和通过CA来双复用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相似地,带重叠阴影的柱表示相似通信系统的小区边缘性能。
如图6所示,RE和RP看起来都不能帮助提升频谱效率的整体性能。然而,RP帮助提升小区边缘的性能,尤其是当复用大于1的场景,例如,在使用CA的通信系统中。
另一个可能被用于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的技术是使用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典型地,DAS是可能连接到单个源,如基站,的空分天线网络。该单一源可以,例如为CoMP处理,提供需要的协作。该DAS中的一些天线可以被定位以提升整体性能。例如,参考图6,所述宏小区和低功率小区能被该DAS中的天线替代。
图7是通信系统相对性能图,其中所述通信系统使用DAS。柱705和706显示了一个使用DAS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柱710和711显示了一个使用DAS和通过CA来复用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柱715和716显示了使用DAS和通过CA来复用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性能,其中提供了分量载波的补偿。如图7所示,使用DAS提供了提升的整体性能;当通过CA来复用被和DAS联合使用时,整体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个广泛使用的能被用于帮助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的技术是增加中继节点(RN)。总体,带内RN能被增加,以形成闭合空间集,提高低信号区域,例如小区边缘,的覆盖。进一步,使用定向天线能帮助施主基站和其RN间无线回传链路,及所述RN和UE间无线接入链路的性能。协作可能会发生在所述宏小区(包括该施主基站)和RN之间。例如,参考图6,该低功率小区能被由特定扇区(或闭合空间集)的宏小区服务的RN替代。
图8是通信系统的相对性能图,其中RN被用于形成闭合空间集。柱805显示了闭合空间集中每个宏小区有两个RN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一个例子如图6所示,如果该低功率小区被RN所替代),柱810显示了每个宏小区有两个RN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且该通信系统使用CA来双复用,柱815显示了使用RE(偏差为10dB)且每个宏小区有两个RN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820显示了每个宏小区有两个RN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且该通信系统使用RE(偏差为10dB)并使用CA来双复用,柱825显示了使用RP(10dB)且每个宏小区有两个RN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柱830显示了每个宏小区有两个RN的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且该通信系统使用RP(10dB)并使用CA来双复用。相似地,带重叠阴影的柱表示相似通信系统的小区边缘性能。
如图8所示,在通信系统中使用RN形成闭合空间集可以提升整体通信性能。尤其,当通过,如CA,与大于1的复用联合使用时,小区边缘性能可以实质性的提升。而且,如前所示,RP比RE提供更好的小区边缘性性能提升。
除在宏小区和低功率小区,例如微微小区,RN,DAS,毫微微小区等,之间形成协作集外,高级多层协作集也能形成。高级多层协作集可能包括,在闭合空间集的成员之间和闭合空间集之间,以及多(大于二)种成员之间,以计划的方式,使用多个资源集,例如时间,频率,和载波(代替分量载波或除分量载波外)。例如,高级多层协作集可能包括两个载波(带或不带分量载波)及几种低功率小区(例如,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热点等)。
图9是一个通信系统的扇区图900,其中该通信系统配置了高级多层协作集。如图9所示,该通信系统可能包括一个规划网络,其中包括四扇区宏小区,例如宏小区905。宏小区905的四扇区中的每个扇区都能被组成闭合空间集,如区域910,911,和912所示。该规划网络可能由,如该通信系统的操作员,设计和配置。
虽然如图9所示的该通信系统的规划网络由四扇区小区形成,该实施例在任何小区配置下都能实行,包括,三,四,五,六等扇区小区。而且,不是所有的小区需要以相同的方式配置。例如,在该通信系统内,不同的小区可能有不同的扇区配置。因此,对配置的同构四扇区小区的讨论不应被解释成限制各项实施例的范围或精神。
另外,如图9所示的该通信系统的规划网络显示为一个扁平网络。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可在多层或多级网络中实行。因此,对扁平网络的讨论不应被解释成限制各项实施例的范围或精神。
相邻的闭合空间集可以使用不同的资源集,如,载波。例如,区域911可以使用载波B,而区域910和912使用载波A。所述载波可以根据时间,空间,码,功率或其组合分开。低功率节点能被用于在宏小区的每个扇区内与宏小区形成CoMP协作集,例如,闭合空间集。例如,低功率节点915,916和917可以被用于形成带有宏小区905(形成区域910)的闭合空间集。
根据实施例,所述低功率节点和一个特定闭合空间集的宏小区能使用相同的载波作为闭合空间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该低功率小区和宏小区能使用不同的载波。根据再一个实施例,每个闭合空间集可能使用多于一个载波,相邻的闭合空间集可能使用不同的多于一个载波的集。
除了包含所述闭合空间集的该规划网络外,该通信系统可能包括和该规划网络共址的非规划网络。该未规划网络可能包括个人或多组个人部署的热点,以帮助提升整体网络性能。例如,一家的主人或公寓房东等可能会购买一个或多个热点,部署在他们的房屋中,以提升网络性能。根据一个实施例,为帮助简化协作和降低干扰,一个热点可能使用一个与它所部署的闭合空间集不同的载波。由于热点是由用户部署的,他们的使用可能不由通信系统的操作员规划。热点基站可以是微微小区,RN,毫微微小区,家庭基站等。
例如,热点920可以部署于区域910,而热点925和926可以部署于区域912。闭合空间集中部署的热点可能变成该闭合空间集的一部分,并与该闭合空间集的其他成员协作,或所属热点可能在该闭合空间集的范围外运行。
图10显示了向位于可能是闭合空间集的CoMP协作集的覆盖区域中的UE传输传输信号的小区操作1000的流程图。小区操作1000可能指示了该闭合空间集中协作小区中发生的操作,例如该闭合空间集中的宏小区作为协作小区使用该闭合空间集中的至少一些成员安排到UE的CoMP传输。小区操作1000可在该协作小区处于正常的操作模式时发生。
小区操作1000可开始于该协作小区从UE接收传输信号(块1005)。该协作小区然后可能与该闭合空间集中的成员协作,安排到UE(块1010)的传输信号的传输。例如,该协作小区可能会指定该传输发生的时间,任何将要应用的编码,为所属成员等提供传输信号或部分传输信号。另外,该协作小区也共享信息,例如流量负载,载波使用,服务的通信设备等,它们可能影响该闭合空间集选择的协作。
然后所属传输可能会发生(块1015)。根据一个实施例,该传输可能起源于该闭合空间集的所有成员,该闭合空间集的成员的子集等等。另外,该协作小区可以与其他闭合空间集(块1020)共享关于该闭合空间集,该闭合空间集内发生的传输,该闭合空间集内运行的UE等的信息。闭合空间集间共享的信息量可能依赖于闭合空间集间需要的协作,需要的或可以接受的开销量,闭合空间集内发生的协作类型等因素。随后,小区操作1000终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CoMP协作集的成员之间的协作可能以分布式的方式完成,其中没有小区作为唯一的协作实体。根据分布式操作,该闭合空间集的成员和该闭合空间集的成员的子集等可能会与该闭合空间集的其它成员交换信息。然后,交换信息的成员可能会选择协作类型等,并将其选择与其它成员共享。
尽管已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优点,但应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
此外,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过程、机器、制造工艺、物质成分、构件、方法和步骤的特定实施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从本发明的揭示内容中容易了解到,可根据本发明利用执行与本文本所述对应实施例大致相同的功能或实现与本文本所述对应实施例大致相同的效果的过程、机器、制造工艺、物质成分、构件、方法或步骤,包括目前存在的或以后将开发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既定在其范围内包括此类过程、机器、制造工艺、物质成分、构件、方法或步骤。

Claims (12)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多个协作集,其中,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两个信息源,用于使用多点协作传输协作运行以向该协作集的覆盖区域中运行的通信设备传输,所述多点协作传输使用联合处理,协作波束成形,协作调度,协作波束切换,小区间干扰协作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协作集间的协作有限,且其中多个协作集中协作集的覆盖区域间只有有限的或没有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小区间干扰协作包括在频率域,时间域,功率域或它们的组合中部分复用或软复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属至少两个信息源的子集包括基站的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协作集包括:
第一小区,运行在第一功率水平;
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运行在第二功率水平,
其中,第一功率水平大于第二功率水平,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位于该协作集的覆盖区中的位置,在此位置第一小区的信号水平低,其传输方向导向于该协作集的覆盖区域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小区是宏小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是低功率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低功率小区包括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热点,中继节点,分布式天线系统,或它们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位于该协作集的覆盖区域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协作集中每个协作集的覆盖区与该多个协作集的相邻协作集的子集的覆盖区域共享边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相邻协作集的子集的协作集的覆盖区域有很少或没有重叠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多个资源集被分配给所述多个协作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多个资源集中的每个资源集包括在时间,频率带宽,频率载波,码,或空间域,或它们的组合中的正交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相邻协作集包括有相邻覆盖区域的协作集,而且其中所述相邻协作集的每个协作集被分配了一个不同的资源集。
CN201180051029.7A 2010-10-29 2011-06-14 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3181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16,202 US8873477B2 (en) 2010-10-29 2010-10-29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2/916,202 2010-10-29
PCT/CN2011/075702 WO2012055246A1 (en) 2010-10-29 2011-06-14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095A CN103181095A (zh) 2013-06-26
CN103181095B true CN103181095B (zh) 2016-08-03

Family

ID=4599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1029.7A Active CN103181095B (zh) 2010-10-29 2011-06-14 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73477B2 (zh)
JP (1) JP5961615B2 (zh)
CN (1) CN103181095B (zh)
WO (1) WO2012055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0449B2 (en) 2010-10-13 2015-10-13 Ccs Technology, Inc. Local power management for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252874B2 (en) 2010-10-13 2016-02-02 Ccs Technology,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O2012071367A1 (en) 2010-11-24 2012-05-3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s) capable of hot connection and/or disconnec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and related power unit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11296504B2 (en) 2010-11-24 2022-04-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s) capable of hot connection and/or disconn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power unit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KR101867959B1 (ko) * 2011-01-12 2018-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앙 집중형 기지국 운영을 위한 장치와 방법
EP2679058B1 (en) * 2011-02-24 2017-09-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figuring power distribution within cooperation areas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684758B (zh) * 2011-03-09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天线单元共小区的系统中调度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32928A (zh) * 2011-08-12 2013-02-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US8914028B2 (en) * 2011-08-15 2014-12-16 Alcatel Lucent Automated triggers for application of cell association bias and/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s
KR101301302B1 (ko) * 2011-10-31 2013-08-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신호 처리 방법
JP5798686B2 (ja) * 2012-07-27 2015-10-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US9154222B2 (en) 2012-07-31 2015-10-0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Cooling system control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10257056B2 (en) 2012-11-28 2019-04-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854896B (zh) * 2012-12-18 2019-06-11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方法
US20140219243A1 (en) * 2013-02-07 2014-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joint transmit power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US9497706B2 (en) * 2013-02-20 2016-11-1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249129B (zh) * 2013-04-17 2015-08-05 南京邮电大学 无线异构网络最优中继协作激励方法
EP3039814B1 (en) 2013-08-28 2018-02-2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ower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5079435A1 (en) 2013-11-26 2015-06-04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on power-up of a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power consumption
WO2015155887A1 (ja) * 2014-04-11 2015-10-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US9509133B2 (en) 2014-06-27 2016-11-2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rotection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653861B2 (en) 2014-09-17 2017-05-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nterconnection of hardware components
US9906973B2 (en) 2014-11-28 2018-02-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volved NodeB and traffic dispatch method thereof
US9785175B2 (en) 2015-03-27 2017-10-1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Combining power from electrically isolated power paths for powering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CN104993859B (zh) * 2015-08-05 2018-07-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时间异步环境下的分布式波束赋形方法
TWI589174B (zh) * 2015-12-07 2017-06-21 國立交通大學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中多接取點之合作傳輸系統及其方法
US10448285B2 (en) 2015-12-22 2019-10-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ity handling in ultra dense networks
US10499381B2 (en) * 2016-04-01 2019-12-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open-loop multi-use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scheduling and transmission
CN116865924A (zh) * 2016-08-12 2023-10-10 凝聚技术公司 正交时间频率空间信号的多用户复用
JP7130005B6 (ja) * 2017-11-16 2022-10-04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リソース指示方法、ユーザー装置、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458418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协作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0063A1 (zh) * 2008-08-18 2010-02-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扇区协作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分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668295A (zh) * 2009-05-31 2010-03-10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系统中支持协作传输的资源复用方法及系统
CN101772032A (zh) * 2008-12-31 2010-07-0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多小区协作方法及系统
WO2010080919A2 (en) * 2009-01-07 2010-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reuse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2551B1 (en) * 2004-07-30 2016-10-0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ower control in a local network node (lnn)
GB2446193B (en) * 2007-01-30 2009-03-11 Motorola Inc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76223B2 (en) * 2007-03-2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20090129332A1 (en) * 2007-11-20 2009-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67456B2 (en) * 2007-11-27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a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hybrid time reuse
US8948095B2 (en) * 2007-11-2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GB2456783B (en) * 2008-01-23 2010-03-03 Ip Access Ltd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synchronis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557249B (zh) * 2008-04-07 2012-11-0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协作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9226300B2 (en) * 2008-07-11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erarchical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100038558A (ko) * 2008-10-06 2010-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적 셀 구조를 갖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1730308B (zh) * 2008-10-30 2016-07-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蜂窝网络中频谱的使用方法和装置
KR101479596B1 (ko) * 2008-11-05 2015-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측정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80740A (ko) * 2009-01-02 2010-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펨토 기지국의 운영방법
WO2010081696A1 (en) * 2009-01-14 2010-07-22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femtocell base stations of a wimax network
US8744014B2 (en) * 2009-04-24 2014-06-03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IMO signal transmission among multiple cells in wireless OFDM systems
WO2010147423A2 (en) * 2009-06-18 2010-12-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idambl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27978B2 (en) * 2009-07-16 2013-04-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US20110086651A1 (en) * 2009-08-26 2011-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ulti-t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31032B2 (en) 2009-10-05 2015-05-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026164B2 (en) * 2009-10-13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transmission of power decision pilo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24752B1 (ko) * 2009-10-23 2015-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간 협력을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US8989086B2 (en) * 2009-11-13 2015-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multi-t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68091B2 (en) * 2010-01-18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via over the air load indicator and relative narrowband transmit power
US8948085B2 (en) * 2010-03-1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st-effort radio backhaul among cells on unlicensed or shared spectrum
US8913511B2 (en) * 2010-04-01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to suppor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a wide area network
US8798547B2 (en) * 2010-04-13 2014-08-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ise padding techniqu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441997B2 (en) * 2010-04-30 2013-05-14 Juni America, Inc.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elf-organizing femtocells
US8934557B2 (en) * 2010-06-30 2015-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tatistical joint precoding in multi-cell, multi-user MIMO
US20120003981A1 (en) * 2010-07-02 2012-01-05 Motorola, Inc. Signaling Femto-Cell Deployment Attributes to Assis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JP5073021B2 (ja) 2010-07-28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クラスタ内協調及びクラスタ間干渉回避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集約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US9332510B2 (en) * 2010-08-17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between femtocells and macrocells
CN103141129A (zh) * 2010-09-28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微基站、微基站干扰协调方法和用户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0063A1 (zh) * 2008-08-18 2010-02-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扇区协作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分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772032A (zh) * 2008-12-31 2010-07-0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多小区协作方法及系统
WO2010080919A2 (en) * 2009-01-07 2010-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reuse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1668295A (zh) * 2009-05-31 2010-03-10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系统中支持协作传输的资源复用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61615B2 (ja) 2016-08-02
JP2013545378A (ja) 2013-12-19
US20120106442A1 (en) 2012-05-03
WO2012055246A1 (en) 2012-05-03
CN103181095A (zh) 2013-06-26
US8873477B2 (en) 2014-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1095B (zh) 协作异构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Yadav et al. All technologie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A glance at future mobile networks
Heath et al. A current perspective o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for the downlink of cellular systems
Shokri-Ghadikolaei et al.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networks: A MAC layer perspective
Jungnickel et al. The role of small cells, coordinated multipoint, and massive MIMO in 5G
Bhushan et al. Network densification: the dominant theme for wireless evolution into 5G
CN105009534B (zh) 一种无线蜂窝系统中利用小区间复用增益的系统和方法
Kishiyama et al. Evolution concept and candidate technologies for future steps of LTE-A
US20120026956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entralized station, control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method
MX2015006582A (es) Explotacion de ganancia de multiplexacion intercelular en sistemas celulares inalambricos.
US20100291935A1 (en) Multi-stream wireless relay
CN102820954A (zh) 一种降低异构网络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Georgakopoulos et al. Coordination multipoint enabled small cells for coalition-game-bas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EP2611230A1 (en) Method for deploying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Li et al. Fog radio access network: A new wireless backhaul architecture for small cell networks
Giovanidis et al. A 0–1 program to form minimum cost clusters in the downlink of cooperating base stations
US9100985B2 (e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Zhu et al. Ultra dense Networks: General introduction and design overview
D'Amico et al. Advanc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RTIST4G: Interference avoidance
Lagen et al. Decentralized beamforming with coordinated sounding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Zeng et al. Research of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onvergence with NOMA
CN101860870A (zh) 用于固定中继的蜂窝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方法及系统
Sahin et a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via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lotaibi HetNet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s in 5G Networks
Yadav et al.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Performance in Ultra-Dense Small-Cell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