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0899B -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及解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及解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0899B
CN103180899B CN201180052129.1A CN201180052129A CN103180899B CN 103180899 B CN103180899 B CN 103180899B CN 201180052129 A CN201180052129 A CN 201180052129A CN 103180899 B CN103180899 B CN 103180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hannel
channel signal
signal
frequency spectrum
spectrum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21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0899A (zh
Inventor
押切正浩
江原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3180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0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8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coding or decoding using interchannel correlat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e.g. joint-stereo, intensity-coding or matrix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G10L19/22Mode decision, i.e. based on audio signal content versus external parameters

Abstract

在对立体声信号适用间歇传送技术的情况下,不会使质量降低而能够实现低比特率化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该装置是对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在当前帧的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是在当前帧的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的单元,且分别对使用第一声道信号及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即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与第一声道信号有关的第一声道信号信息、与第二声道信号有关的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Description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及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立体声信号编码方法及立体声信号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电波资源等的有效利用,要求将语音信号压缩为低比特率进行传送。另一方面,也希望提高通话语音的质量及实现临场感高的通话服务,对于其实现,不只是对单声道信号,还希望对多声道音响信号、特别是立体声音响信号进行高质量编码。
作为将立体声音响信号以低比特率进行编码的方式,已知强度立体声方式(intensity stereo method)。在强度立体声方式中,采用将单声道信号乘以比例系数(scaling coefficients)从而生成L声道信号(左声道信号)和R声道信号(右声道信号)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也称作振幅声相(amplitude panning)。
振幅声相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对时域的单声道信号乘以振幅声相用的增益系数(声相增益系数)而求出L声道信号及R声道信号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另外的方法,也有在频域中按每一个频率分量(或者每个频率组)对单声道信号乘以声相增益系数从而求出L声道信号及R声道信号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另外,若将声相增益系数作为参量立体声(parametric stereo)的编码参数进行利用,则能够实现立体声信号的可扩展编码(单声道-立体声可扩展编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将声相增益系数作为平衡参数进行了说明,在专利文献2中将声相增益系数作为ILD(声强差)进行了说明。
另一方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电波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存在间歇传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传送):DTX)的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DTX是在未发出语音时以极低比特率间歇性地传送表示背景噪声的信息的技术。由此,能够降低通话时的平均比特率,能够在相同的频带中容纳更多的移动终端。
例如,在非专利文献3中,在判定为非语音区间(无音区间、背景噪声区间)的帧中,以每8帧1次的比例,将LPC(Linear Prediction Coding,线性预测编码)系数以29比特进行量化(例如,将LPC系数变换为LSF(Line SpectralFrequencies,线谱频率)系数),将帧能量以6比特进行量化,即合计35比特(比特率:1.75kbit/s)。在解码单元中,对基于随机数所生成的每帧10个的脉冲乘以解码后的帧能量,并使其通过由解码后的LPC系数构成的合成滤波器来生成解码信号。每隔8帧对LPC系数和帧能量进行更新的同时,进行该解码处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35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5-53327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V.Pulkki and M.Karjalainen,“Localization ofamplitude-panned virtual sources I:Stereophonic panning”,Journal of the AudioEngineering Society,Vol.49,No.9,2001年9月,pp.739-752
非专利文献2:B.Cheng,C.Ritz and I.Burnett,“Principles and analysis ofthe squeezing approach to low bit rate spatial audio coding”,proc.IEEEICASSP2007,pp.I-13-I-16,2007年4月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26.092V4.0.0,"AMR Speech Codec;Comfortnoise aspects(Release 4),"May 200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考虑对立体声信号适用间歇传送技术的情况。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在对背景噪声信号的频谱形状使用声相系数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对子带乘以声相系数,而在子带间的频谱产生能量的级差,使质量降低的问题。在与频谱形状比语音单纯的背景噪声信号中,明显地出现该问题。另外,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了使子带宽度变窄来抑制能量级差的产生的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编码器侧向解码器侧传送的声相系数的数量增加了,其结果导致比特率的增加。
另一方面,在以LPC系数表示背景噪声信号的频谱形状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频谱中的能量级差。但是,必须针对L声道及R声道的每一个对LPC系数进行编码,其结果是,存在比特率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对立体声信号适用间歇传送技术的情况下不使质量降低而能够实现低比特率化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立体声信号编码方法及立体声信号解码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对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采用包括如下单元的结构:第一编码单元,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第二编码单元,是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的单元,且分别对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对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包括:第一编码单元,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第二编码单元,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包括: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分析单元、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第一能量编码单元、第二能量编码单元、比较单元、频谱参数生成单元、第一误差计算单元、第二误差计算单元、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以及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从由所述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由第一能量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一声道信号能量信息、由第二能量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二声道信号能量信息、由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一声道信号误差信息以及由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二声道信号误差信息生成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述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缩混,生成所述单声道信号;所述分析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编码分析,生成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所述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进行编码;所述第一能量编码单元将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能量作为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能量信息进行编码;所述第二能量编码单元将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能量作为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能量信息进行编码;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能量的解码值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能量的解码值进行比较;所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根据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的解码值得到第一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及第二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在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中所述第一能量的解码值与所述第二能量的解码值之差越大,则在对所述第一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及所述第二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之中能量小的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实施了越加强频谱的白化的变形后,变换为频谱参数,生成变形第一频谱参数及变形第二频谱参数;所述第一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变形第一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误差信息;所述第二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变形第二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误差信息;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误差信息进行编码;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误差信息进行编码。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采用包括如下单元的结构:接收单元,得到在编码装置中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者在所述编码装置中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第一解码单元,对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得到解码第一立体声信号;以及第二解码单元,是对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单元,且使用根据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包含的编码数据得到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得到由解码第一声道信号和解码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解码第二立体声信号,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立体声信号编码方法,是对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的立体声信号编码方法,包括:第一编码步骤,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第二编码步骤,是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的步骤,且分别对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以及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立体声信号解码方法,包括:接收步骤,得到在编码装置中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者在所述编码装置中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第一解码步骤,对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得到解码第一立体声信号;以及第二解码步骤,是对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步骤,且使用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包含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得到由解码第一声道信号和解码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解码第二立体声信号,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对立体声信号适用间歇传送技术的情况下,能够不使品质降低而实现低比特率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声道间的帧能量之差和各声道的变形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符号说明
100 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
101 VAD单元
102、105、202、205 切换单元
103 立体声编码单元
104 立体声DTX编码单元
106 复用单元
200 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
201、401 分离单元
203 立体声解码单元
204 立体声DTX解码单元
301、302 帧能量编码单元
303、304、502、701、702 频谱参数分析单元
305 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
306 平均频谱参数量化单元
307 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
308、309、708、709 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
310、311、710、711 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
312 复用单元
402、403、704、705 帧增益解码单元
404 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
405、406、801、802 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
407、408、603、604、803、804 频谱参数生成单元
409、412 激励生成单元
410、413 乘法单元
411、414 合成滤波器单元
501 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
503 频谱参数量化单元
601、703 频谱参数解码单元
602、706 帧增益比较单元
707 频谱参数估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的结构的方框图。
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主要由VAD(Voice Active Detector,语音检测)单元101、切换单元102、105、立体声编码单元103、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和复用单元106所构成。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20ms)进行立体声信号成帧,以该帧为单位进行立体声信号的编码。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VAD单元101分析输入信号(由L声道信号和R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判定当前帧的输入信号是语音部分还是非语音部分。由于信号的振幅值非常小而听感上感到无音的无音部分、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环境音(通道的动作声音和车辆的行驶声音)所代表的背景噪声部分等属于非语音部分。以下,将背景噪声部分作为非语音部分的代表进行说明。在该分析中,至少使用信号的能量。而且,VAD单元101在作为分析结果判定为当前帧的输入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当前帧的输入信号是语音部分的VAD数据,在判定为当前帧的输入信号是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当前帧的输入信号是背景噪声部分的VAD数据。而且,VAD单元101将所生成的VAD数据向切换单元102、105及复用单元106输出。
切换单元102依据从VAD单元101输入的VAD数据切换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和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作为输入信号(立体声信号)的输出目的地。具体而言,在VAD数据表示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102将输出目的地切换为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并将输入信号输出到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另一方面,在VAD数据表示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102将输出目的地切换为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并将输入信号输出到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
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对从切换单元102输入的输入信号(语音部分)进行编码。具体而言,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利用构成立体声信号的L声道信号和R声道信号之间的相关对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作为上述立体声信号的编码方法,例如使用非专利文献1所示的方法。而且,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将通过编码处理所生成的立体声编码数据输出到切换单元105。
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对从切换单元102输入的输入信号(背景噪声部分)进行编码。例如,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以对规定的帧数(例如,8帧)1次的比例进行编码处理。这是因为假定了背景噪声的特性在时间上的变化少。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低比特率化。而且,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将通过编码处理所生成的立体声编码数据经由切换单元105输出到复用单元106。此外,如果是不使编码处理动作的帧,则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将表示编码处理未动作的状况的特定符号(例如,无音标识符(Silence description))即SID输出到切换单元105,作为立体声编码数据。此外,关于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中的编码处理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与切换单元102同样地,切换单元105依据从VAD单元101输入的VAD数据,切换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和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作为立体声编码数据的输入源。具体而言,在VAD数据表示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105将输入源切换为立体声编码单元103,将立体声编码单元103所生成的立体声编码数据输出到复用单元106。另一方面,在VAD数据表示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105将输入源切换为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将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所生成的立体声编码数据输出到复用单元106。
复用单元106对从VAD单元101输入的VAD数据和从切换单元105输入的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复用,生成复用数据。由此,复用数据发送到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
以上,结束了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的结构说明。
接着,使用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图2是表示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的结构的方框图。
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主要由分离单元201、切换单元202、205、立体声解码单元203和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构成。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分离单元201接收所输入的复用数据,并将接收到的复用数据分离为VAD数据和立体声编码数据。而且,分离单元201将VAD数据输出到切换单元202、205,将立体声编码数据输出到切换单元202。
切换单元202依据从分离单元201输入的VAD数据(表示当前帧的输入信号是语音部分和背景噪声部分中的哪种的数据),切换立体声解码单元203和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作为立体声编码数据的输出目的地。具体而言,在VAD数据表示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202将输出目的地切换为立体声解码单元203,将立体声编码数据输出到立体声解码单元203。另一方面,在VAD数据表示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202将输出目的地切换为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将立体声编码数据输出到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
立体声解码单元203对从切换单元202输入的立体声编码数据(即,在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中当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生成解码立体声信号(解码L声道信号及解码R声道信号)。而且,立体声解码单元203将所生成的解码立体声信号输出到切换单元205。
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对从切换单元202输入的立体声编码数据(即,在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中当立体声信号是背景噪声部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生成解码立体声信号(解码L声道信号及解码R声道信号)。而且,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将所生成的解码立体声信号输出到切换单元205。此外,如上所述,因为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图1)以对规定的帧数(例如,8帧)1次的比例进行编码处理,所以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以对规定的帧数(例如,8帧)1次的比例接收立体声编码数据,而在除此以外的帧也就是编码处理不动作的帧,接收SID(无音标识符)。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在接收到SID时,使用刚刚接收到的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生成解码立体声信号。即,在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中,以规定的帧数(例如,8帧)连续使用接收到的立体声编码数据。此外,关于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中的解码处理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与切换单元202同样地,切换单元205依据从分离单元201输入的VAD数据,切换立体声解码单元203和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作为解码立体声信号的输入源。具体而言,在VAD数据表示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205将输入源切换为立体声解码单元203,使立体声解码单元203中生成的解码立体声信号输出。另一方面,在VAD数据表示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切换单元205将输入源切换为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使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中生成的解码立体声信号输出。
以上,结束了对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的结构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3说明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中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的结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使用LSP(Line Spectral Pairs,线谱对)参数作为各信号的频谱参数的情况为前提进行说明。例如,能够通过对LPC系数进行变换而求出各信号的LSP参数,该LPC系数是通过对各信号的LPC分析所得到的。但是,作为频谱参数,不限定于LSP参数,也可以使用LSF(LineSpectral Frequencies,线谱频率)参数及ISF(Immittance Spectral Frequencies,导抗谱频率)参数等。
图3是表示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主要由帧能量编码单元301、302、频谱参数分析单元303、304、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平均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06、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307、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8、309、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0、311、复用单元312所构成。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帧能量编码单元301求出所输入的L声道信号的帧能量,并对帧能量进行标量量化(scalar quantization)(编码),生成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而且,帧能量编码单元301将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312。
帧能量编码单元302求出所输入的R声道信号的帧能量,并对帧能量进行标量量化(编码),生成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而且,帧能量编码单元302将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312。
频谱参数分析单元303对所输入的L声道信号进行LPC分析,生成表示L声道信号的频谱特性的LSP参数。而且,频谱参数分析单元303将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输出到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及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8。
与频谱参数分析单元303同样地,频谱参数分析单元304对所输入的R声道信号进行LPC分析,生成表示R声道信号的频谱特性的LSP参数。而且,频谱参数分析单元304将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输出到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及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9。
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使用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及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计算平均频谱参数。而且,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将平均频谱参数输出到平均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06。
例如,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根据下式(1),计算平均频谱参数LSPm(i)。
LSP m ( i ) = 1 2 ( LSP L ( i ) + LSP R ( i ) ) , i = 0 , . . . , N LSP - 1 - - - ( 1 )
在此,LSPL(i)表示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LSPR(i)表示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NLSP表示LSP参数的次数(order)。
此外,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也可以如下式(2)那样,基于L声道信号的能量及R声道信号的能量计算平均频谱参数。
LSP m ( i ) = 1 2 ( w · LSP L ( i ) + ( 1 - w ) LSP R ( i ) ) , i = 0 , . . . , N LSP - 1 - - - ( 2 )
在此,w表示基于L声道信号的能量EL和R声道信号的能量ER所求出的权重,以对于所计算的平均频谱参数LSPm(i)能量大的声道的LSP参数的影响大的方式进行设定。例如,按照下式(3)来计算w。
w=EL/(EL+ER)   (3)
换言之,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计算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与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平均,作为根据L声道信号及R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此外,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5也可以将L声道信号和R声道信号进行缩混(down-mix),来生成单声道信号,将根据该单声道信号计算的LSP参数(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作为平均频谱参数。
平均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06基于矢量量化、标量量化、或将这些组合了的量化方法,对平均频谱参数进行量化(编码)。平均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06将通过量化处理求出的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307及复用单元312。
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307对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也就是,平均频谱参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生成解码平均频谱参数。而且,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307将解码平均频谱参数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8、309。
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8从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中减去解码平均频谱参数,来计算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而且,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8将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0。
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9从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中减去解码平均频谱参数,来计算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而且,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309将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1。
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0基于矢量量化、标量量化、或将这些组合了的量化方法,对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进行量化(编码)。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0将通过量化处理求出的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312。
与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0同样地,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1对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进行量化(编码)。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311将通过量化处理求出的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312。
复用单元312对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复用,生成立体声编码数据。而且,复用单元312将立体声编码数据输出到切换单元105(图1)。此外,在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中,复用单元312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例如,也可以将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以及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作为立体声编码数据,从生成各数据的结构单元直接输出到切换单元105(图1)。
以上,结束了对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的结构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4说明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中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的结构。图4是表示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主要由分离单元401、帧增益解码单元402、403、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4、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5、406、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7、408、激励生成单元409、412、乘法单元410、413、和合成滤波器单元411、414所构成。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分离单元401将从切换单元202(图2)输入的立体声编码数据分离为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和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而且,分离单元401将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输出到帧增益解码单元402,将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输出到帧增益解码单元403,将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4,将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5,将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6。
此外,在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中,分离单元401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例如,也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分离单元201中的分离处理,得到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以及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将这些各数据分别向帧增益解码单元402、403、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4、以及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5、406直接输出。
帧增益解码单元402对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将所得到的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输出到乘法单元410。
帧增益解码单元403对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将所得到的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输出到乘法单元413。
平均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4对平均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将所得到的解码平均频谱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7、408。
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5对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将所得到的解码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7。
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406对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将所得到的解码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8。
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7使用解码平均频谱参数及解码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生成解码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而且,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7将所生成的解码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换为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将所得到的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输出到合成滤波器单元411。
例如,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7按照下式(4),使用解码平均频谱参数LSPqm(i)及解码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ELSPqL(i),生成解码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LSPqL(i)。
LSPqL(i)=LSPqm(i)+ELSPqL(i) i=0,...,NLSP1   (4)
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8使用解码平均频谱参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生成解码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而且,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8将所生成的解码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换为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并将所得到的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输出到合成滤波器单元414。
例如,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8按照下式(5),使用解码平均频谱参数LSPqm(i)及解码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ELSPqR(i),生成解码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LSPqR(i)。
LSPqR(i)LSPqm(i)+ELSPqR(i) i0,...,NLSP-1   (5)
激励生成单元409、乘法单元410及合成滤波器单元411是与L声道信号对应的结构单元。
激励生成单元409生成由随机信号或被限定数量的脉冲所表示的激励信号,将激励信号输出到乘法单元410。此外,将激励信号的帧能量以归1的方式归一化。
乘法单元410对激励信号乘以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并将乘法结果输出到合成滤波器单元411。
合成滤波器单元411具有由从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7输入的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所构成的合成滤波器,使从乘法单元410输入的乘法计算结果(乘以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后的激励信号)通过该合成滤波器,从而生成解码L声道信号。作为输出信号输出该解码L声道信号。
激励生成单元412、乘法单元413及合成滤波器单元414是与R声道信号相对应的结构单元。
激励生成单元412生成由随机信号或者被限定数量的脉冲所表示的激励信号,将激励信号输出到乘法单元413。此外,将激励信号的帧能量以归1的方式归一化。
乘法单元413对激励信号乘以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并将乘法计算结果输出到合成滤波器单元414。
合成滤波器单元414具有由从频谱参数生成单元408输入的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所构成的合成滤波器,使从乘法单元413输入的乘法计算结果(乘以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后的激励信号)通过该合成滤波器,从而生成解码R声道信号。作为输出信号输出该解码R声道信号。
这样,在当前帧中的立体声信号是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生成L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R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平均即平均频谱参数的编码数据(即,相当于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编码数据)、平均频谱参数和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变动分量(误差)的编码数据、以及平均频谱参数和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变动分量(误差)的编码数据,作为立体声编码数据。
即,即使在以LPC系数表达背景噪声信号的频谱形状的情况下,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也不分别对L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及R声道信号的LPC系数进行编码,而是除了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编码数据以外,还附加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和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差值(变动量)(与L声道信号有关的信息),以及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和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差值(变动量)(与R声道信号有关的信息),作为针对该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附加信息。换言之,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利用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和L声道信号的LPC系数之间的相关及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和R声道信号的LPC系数之间的相关,进行立体声信号的编码。
由此,因为只对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及与单声道信号和各声道信号有关的附加信息进行编码即可,所以比起对2声道(L声道及R声道)量的LPC系数进行编码的情况,能够使比特率降低。
另外,在当前帧中的立体声信号是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使用立体声编码数据所包含的、平均频谱参数的编码数据(即,相当于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编码数据)、平均频谱参数和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变动分量(误差)的编码数据、平均频谱参数和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变动分量(误差)的编码数据,得到由解码L声道信号和解码R声道信号构成的解码立体声信号。
由此,使用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及对该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附加信息(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和各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之间的变动分量),得到L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及R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由此,能够确保与接收2声道(L声道及R声道)量的LPC系数的情况同样的质量。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对立体声信号适用间歇传送技术的情况下,不会使质量降低而能够实现低比特率化。
(实施方式2)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图1)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5所示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主要由帧能量编码单元301、302、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501、频谱参数分析单元502、频谱参数量化单元503和复用单元312所构成。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中,对与图3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同样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501将构成立体声信号的L声道信号和R声道信号进行缩混来生成单声道信号。而且,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501将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输出到频谱参数分析单元502。
频谱参数分析单元502对单声道信号进行LPC分析而生成表示单声道信号的频谱特性的LSP参数。例如,能够通过对LPC系数进行变换求出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该LPC系数是通过对单声道信号的分析所得到的。而且,频谱参数分析单元502将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量化单元503。
频谱参数量化单元503基于矢量量化、标量量化、或将这些组合了的量化方法,对单声道信号的LSP参数进行量化(编码)。频谱参数量化单元503将通过量化处理求出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312。
以上,结束了对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的结构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6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图2)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的结构。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6所示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主要由分离单元401、帧增益解码单元402、403、频谱参数解码单元601、帧增益比较单元602、频谱参数生成单元603、604、激励生成单元409、412、乘法单元410、413和合成滤波器单元411、414所构成。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图6中,对与图4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频谱参数解码单元601对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并将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603、604。
帧增益比较单元602对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和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决定用于将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之中至少一方进行变形的变形系数。
频谱参数生成单元603将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换为单声道信号LPC系数,使用单声道信号LPC系数及与L声道信号对应的变形系数,计算在合成滤波器单元411中使用的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变形后的LPC系数)。
与频谱参数生成单元603同样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604将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换为单声道信号LPC系数,使用单声道信号LPC系数及与R声道信号对应的变形系数,计算在合成滤波器单元414中使用的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变形后的LPC系数)。
这样,频谱参数生成单元603、604使用基于帧增益比较单元602中的比较结果所得到的变形系数及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计算在合成滤波器单元411、414中分别使用的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
此外,在此,对帧增益比较单元602根据比较结果来决定变形系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频谱参数生成单元603、604根据从帧增益比较单元602输入的比较结果来决定变形系数。
例如,将用于对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LPCL(i)进行变形的变形系数设为αL,将用于对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LPCR(i)进行变形的变形系数设为αR。在此,设0.0≤αL≤1.0及0.0≤αR≤1.0。
在这种情况下,如下式(6)及式(7)那样表达分别与L声道信号及R声道信号对应的合成滤波器HL(Z)、HR(Z)。
H L ( z ) = 1 1 - Σ i = 1 N LPC LPC L ( i ) · α L i · z - i - - - ( 6 )
H R ( z ) = 1 1 - Σ i = 1 N LPC LPC R ( i ) · α R i · z - i - - - ( 7 )
在此,NLPC表示LPC系数的次数。也就是,如式(6)及式(7)所示,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利用变形系数α来变形。
另外,变形系数αL、αR的决定方法,例如,如下式(8)那样表达。
&alpha; L = 1.0 , &alpha; R = 0.8 if log 10 E L E R > 1.0 &alpha; L = 1.0 , &alpha; R = 1.0 if - 1.0 &le; log 10 E L E R &le; 1.0 &alpha; L = 0.8 , &alpha; R = 1.0 if log 10 E L E R < - 1.0 - - - ( 8 )
这是希望使帧能量小的一方的声道的LPC系数接近白色(平坦化)。
具体而言,在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EL比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ER大10dB的情况下(式(8)的上段),不进行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LPCL(i)的变形(αL=1.0),减小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LPCR(i)(αR=0.8)。即,对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LPCR(i)实施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
另一方面,在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ER比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EL大10dB的情况下(式(8)的下段),不进行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LPCR(i)的变形(αR=1.0),减小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LPCL(i)(αL=0.8)。即,对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LPCL(i)实施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
也就是,在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和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之间的差值比阈值(在此10dB)大的情况下,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对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之中帧能量小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实施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也就是,能量差在10dB以内的情况下。式(8)的中段),不进行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变形(αL=αR=1.0)。
上述变形系数αL、αR的决定方法基于以下的考虑。
与帧能量大的声道相比,帧能量小的声道可以判定为距背景噪声的激励的距离相对远。若距背景噪声的激励的距离远,则从激励直到到达麦克为止容易受到干扰(例如,壁的反射及其他噪声等)的影响,频谱接近白噪声。因此,即使在编码器侧不对表示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R声道信号LPC系数的附加信息进行编码的情况下,在解码器侧,通过使帧能量小的声道(距背景噪声的激励的距离相对远的声道)的LPC系数接近白色(进行平坦化),也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背景噪声。
能够更细致地设定该帧能量和LPC系数(变形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图7表示帧能量和LPC系数(变形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一例。在图7中,虚线表示变形系数αL的值(0.0~1.0的范围),实线表示变形系数αR的值(0.0~1.0的范围)。
如图7所示,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EL比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ER越大(log10(EL/ER)越大),则对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实施越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也就是,使变形系数αR更小)。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ER比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EL越大(log10(EL/ER)越小),则对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实施越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使变形系数αL更小)。
即,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和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之间的差值越大,则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对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之中帧能量小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实施越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
此外,若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EL和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ER之间的差值超过了50dB,则帧能量小的一方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完全变平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对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L声道信号的帧能量及R声道信号的帧能量进行编码。而且,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通过基于接收到的、L声道信号的帧能量和R声道信号的帧能量之间的关系,对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进行变形,由此生成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
即,即使在以LPC系数表示背景噪声信号的频谱形状的情况下,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也不分别对L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及R声道信号的LPC系数进行编码,而是除了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编码数据以外,还附加L声道信号的帧能量(与L声道信号有关的信息),以及R声道信号的帧能量(与R声道信号有关的信息),作为针对该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附加信息。
在此,若将实施方式1和本实施方式进行比较,则两者都是将各声道信号的帧能量的编码数据从编码器侧发送到解码器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而也将各声道信号的帧能量的编码数据作为针对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附加信息来使用。由此,在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中,不需要对为了表示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而需要的附加信息(在实施方式1中,为单声道信号LPC系数和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之间的变动分量)进行编码。
另外,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对构成立体声信号的各声道信号之中帧能量小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实施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由此,即使在只接收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高音质的背景噪声。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只传送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背景噪声,并且与实施方式1比较,能够进一步使比特率降低。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图1)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8所示的立体声DTX编码单元104主要由帧能量编码单元301、302、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501、频谱参数分析单元502、频谱参数量化单元503、频谱参数分析单元701、702、频谱参数解码单元703、帧增益解码单元704、705、帧增益比较单元706、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8、709、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710、711和复用单元312构成。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图8中,对与图5同样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频谱参数分析单元701对所输入的L声道信号进行LPC分析,生成表示L声道信号的频谱特性的LSP参数,并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8。
频谱参数分析单元702对所输入的R声道信号进行LPC分析,生成表示R声道信号的频谱特性的LSP参数,并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9。
频谱参数解码单元703对从频谱参数量化单元503输入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解码,生成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并将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
帧增益解码单元704对从帧能量编码单元301输入的L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并将所得到的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输出到帧增益比较单元706。
帧增益解码单元705对从帧能量编码单元302输入的R声道信号帧能量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并将所得到的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输出到帧增益比较单元706。
帧增益比较单元706对解码L声道信号帧能量和解码R声道信号帧能量进行比较。而且,帧增益比较单元706根据比较结果决定用于对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之中至少一方进行变形的变形系数。帧增益比较单元706将所决定的变形系数输出到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此外,由于变形系数的决定方法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省略。
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使用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及变形系数,计算估计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及估计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将计算出的估计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8,将计算出的估计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9。
在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中,例如如下面那样计算估计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及估计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
首先,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对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进行变换,求出单声道信号LPC系数。接着,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对单声道信号LPC系数使用L声道用的变形系数加以变形,求出变形L声道LPC系数。因为该变形的方法在实施方式2中已经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将这样求出的变形L声道LPC系数变换为LSP参数或LSF参数等频谱参数,作为估计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8。
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也对R声道进行与L声道同样的处理。即,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对单声道信号LPC系数使用R声道用的变形系数加以变形,求出变形R声道LPC系数。频谱参数估计单元707对该变形R声道LPC系数进行变换,求出估计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并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9。
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8从L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L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中减去估计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来计算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并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710。
误差频谱参数计算单元709从R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R声道信号的LSP参数)中减去估计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来计算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并输出到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711。
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710基于矢量量化、标量量化、或将这些组合了的量化方法,对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进行量化(编码)。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710将通过量化处理求出的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312。
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711基于矢量量化、标量量化、或将这些组合了的量化方法,对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进行量化(编码)。误差频谱参数量化单元711将通过量化处理求出的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312。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图2)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9所示的立体声DTX解码单元204主要由分离单元401、帧增益解码单元402、403、频谱参数解码单元601、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801、802、帧增益比较单元602、频谱参数生成单元803、804、激励生成单元409、412、乘法单元410、413、合成滤波器单元411、414构成。以下,对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图9中,对与图6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801对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将所得到的解码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803。
误差频谱参数解码单元802对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量化信息进行解码,将所得到的解码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输出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804。
频谱参数生成单元803将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换为单声道信号LPC系数,对该单声道信号LPC系数使用L声道用的变换系数,求出变形L声道LPC系数。因为该变形的方法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其说明。在将该变形L声道LPC系数变换为频谱参数后,加上解码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再次变换为LPC系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803将该LPC系数作为解码L声道LPC系数输出到合成滤波器单元411。
频谱参数生成单元804将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换为单声道信号LPC系数,对该单声道信号LPC系数使用R声道用的变换系数,求出变形R声道LPC系数。因为该变形的方法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其说明。在将该变形R声道LPC系数变换为频谱参数后,加上解码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再次变换为LPC系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804将该LPC系数作为解码R声道LPC系数输出到合成滤波器单元41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在如实施方式2那样根据L声道信号的帧能量和R声道信号的帧能量之间的关系估计出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R声道信号LPC系数后,对这些估计值和原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为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R声道信号LPC系数)之间的误差信号进行编码。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对L声道信号的帧能量和R声道信号的帧能量进行比较,使用该比较结果、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解码L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和解码R声道信号误差频谱参数,计算解码L声道信号LPC系数及解码R声道信号LPC系数。
即,在以LPC系数表示背景噪声信号的频谱形状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除了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编码数据以外,还附加L声道信号及R声道信号的各自的帧能量(分别与L声道信号及R声道信号有关的信息),作为对该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附加信息。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附加L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L声道信号LPC系数)和估计L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形L声道LPC系数)之间的差值(与L声道信号有关的信息),及R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R声道信号LPC系数)和估计R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变形R声道LPC系数)之间的差值(与R声道信号有关的信息)。
这样,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通过对估计后的LPC系数的误差分量进行编码,能够以少的比特数有效地进行编码而实现低比特率化。
另外,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100对构成立体声信号的各声道信号之中帧能量小的声道信号的LPC系数实施加强白化程度的变形。由此,即使在只接收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情况下,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200也能够生成高音质的背景噪声。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只传送单声道信号的LPC系数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背景噪声,能够进一步使比特率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此外,即使在使用语音信号及音频信号的任一种作为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本发明也能够适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VAD数据表示背景噪声部分的情况下,在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中切换单元与立体声DTX编码单元连接,在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中切换单元与立体声DTX解码单元连接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不用说,即使VAD数据是背景噪声部分以外的非语音部分(例如无音部分等),也同样地进行动作而呈现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使用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所传送的编码数据进行处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包含需要的参数及数据的编码数据,则即使未必是来自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的编码数据,也能够处理。
另外,即使在将信号处理程序记录或写入存储器、磁盘、磁带、CD、DVD等能够机械读取的记录介质而进行动作的情况下,本发明也能够适用,而且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及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以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与硬件相结合利用软件来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2010年11月1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256915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援引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特别是适宜用于对由L声道信号和R声道信号构成的语音信号或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编码装置及对所编码的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等。

Claims (9)

1.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对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包括:
第一编码单元,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
第二编码单元,是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的单元,且分别对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
所述第二编码单元包括:
第一分析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编码分析,从而生成第一频谱参数;
第二分析单元,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编码分析,从而生成第二频谱参数;
平均频谱参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第一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频谱参数之间的平均作为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
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进行编码;
解码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生成解码频谱参数;
第一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解码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
第二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解码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
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以及
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
所述第二编码单元包括:
生成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缩混,从而生成所述单声道信号;
分析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编码分析,从而生成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
第一分析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编码分析,从而生成第一频谱参数;
第二分析单元,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编码分析,从而生成第二频谱参数;
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进行编码;
解码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生成解码频谱参数;
第一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解码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
第二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解码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
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以及
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
4.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对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包括:
第一编码单元,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生成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
第二编码单元,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包括: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分析单元、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第一能量编码单元、第二能量编码单元、比较单元、频谱参数生成单元、第一误差计算单元、第二误差计算单元、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以及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从由所述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由第一能量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一声道信号能量信息、由第二能量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二声道信号能量信息、由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一声道信号误差信息以及由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进行了编码的第二声道信号误差信息生成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所述单声道信号生成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缩混,生成所述单声道信号;
所述分析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编码分析,生成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
所述单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进行编码;
所述第一能量编码单元将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能量作为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能量信息进行编码;
所述第二能量编码单元将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能量作为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能量信息进行编码;
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能量的解码值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能量的解码值进行比较;
所述频谱参数生成单元根据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的解码值得到第一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及第二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在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中所述第一能量的解码值与所述第二能量的解码值之差越大,则在对所述第一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及所述第二声道线性预测编码系数之中能量小的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实施了越加强频谱的白化的变形后,变换为频谱参数,生成变形第一频谱参数及变形第二频谱参数;
所述第一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变形第一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误差信息;
所述第二误差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变形第二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误差信息;
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误差信息进行编码;
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编码单元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误差信息进行编码。
5.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得到在编码装置中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者在所述编码装置中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第一解码单元,对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得到解码第一立体声信号;以及
第二解码单元,是对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单元,且使用根据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包含的编码数据得到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得到由解码第一声道信号和解码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解码第二立体声信号,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
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表示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能量即第一能量,
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表示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能量即第二能量,
所述第二解码单元包括:
第一频谱参数生成单元,使用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及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即第一频谱参数;
第二频谱参数生成单元,使用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及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即第二频谱参数;
第一合成滤波器,使乘以所述第一能量后的激励信号通过合成滤波器,从而生成所述解码第一声道信号,所述合成滤波器由根据所述第一频谱参数得到的线性预测编码系数构成;以及
第二合成滤波器,使乘以所述第二能量后的激励信号通过合成滤波器,从而生成所述解码第二声道信号,所述合成滤波器由根据所述第二频谱参数得到的线性预测编码系数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
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表示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即第一误差分量以及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能量即第一能量,
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表示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差值即第二误差分量以及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能量即第二能量,
所述第二解码单元包括:
比较单元,对所述第一能量和所述第二能量进行比较;
生成单元,根据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得到第一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及第二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在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中所述第一能量和所述第二能量之间的差值越大,则在对所述第一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及所述第二线性预测编码系数之中能量小的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实施越加强频谱的白化的变形,从而生成了变形第一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及变形第二线性预测编码系数后,变换为频谱参数,生成变形第一频谱参数及变形第二频谱参数,并且对所述变形第一频谱参数加上所述第一误差分量,从而生成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即第一频谱参数,对所述变形第二频谱参数加上所述第二误差分量,从而生成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即第二频谱参数;
第一合成滤波器,使乘以所述第一能量后的激励信号通过合成滤波器,从而生成所述解码第一声道信号,所述合成滤波器由根据所述第一频谱参数得到的线性预测编码系数构成;以及
第二合成滤波器,使乘以所述第二能量后的激励信号通过合成滤波器,从而生成所述解码第二声道信号,所述合成滤波器由根据所述第二频谱参数得到的线性预测编码系数构成。
8.立体声信号编码方法,对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包括:
第一编码步骤,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
第二编码步骤,是在当前帧的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对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的步骤,且分别对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以及
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9.立体声信号解码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得到在编码装置中由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立体声信号是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或者在所述编码装置中所述立体声信号是非语音部分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
第一解码步骤,对所述第一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得到解码第一立体声信号;以及
第二解码步骤,是对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步骤,且使用所述第二立体声编码数据所包含的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和第二声道信号信息,得到由解码第一声道信号和解码第二声道信号构成的解码第二立体声信号,所述单声道信号频谱参数是使用所述第一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所生成的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所述第一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一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声道信号信息是与所述单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和所述第二声道信号的频谱参数之间的变动量有关的信息。
CN201180052129.1A 2010-11-17 2011-10-17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及解码方法 Active CN103180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6915 2010-11-17
JP2010-256915 2010-11-17
PCT/JP2011/005791 WO2012066727A1 (ja) 2010-11-17 2011-10-17 ステレオ信号符号化装置、ステレオ信号復号装置、ステレオ信号符号化方法及びステレオ信号復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0899A CN103180899A (zh) 2013-06-26
CN103180899B true CN103180899B (zh) 2015-07-22

Family

ID=4608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2129.1A Active CN103180899B (zh) 2010-11-17 2011-10-17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及解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14757B2 (zh)
JP (1) JP5753540B2 (zh)
CN (1) CN103180899B (zh)
WO (1) WO20120667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5576B2 (en) * 2012-04-18 2015-06-23 2236008 Ontario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inuous audio data
CN107358959B (zh) * 2016-05-10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声道信号的编码方法和编码器
CN107731238B (zh) * 2016-08-1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声道信号的编码方法和编码器
CN117392988A (zh) * 2016-09-28 2024-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多声道音频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145316B2 (en) * 2017-06-01 2021-10-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ncoder and encoding method for selecting coding mode for audio channels based on interchannel correlation
CN109389984B (zh) * 2017-08-10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域立体声编解码方法和相关产品
CN109389985B (zh) * 2017-08-10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域立体声编解码方法和相关产品
CN115831130A (zh) * 2018-06-29 2023-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CN110660402B (zh) 2018-06-29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声信号编码过程中确定加权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JP7407110B2 (ja) * 2018-07-03 2023-12-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符号化装置及び符号化方法
GB2595891A (en) * 2020-06-10 2021-12-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apting multi-source inputs for constant rate encoding
WO2022008470A1 (en) * 2020-07-07 2022-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fort noise generation for multi-mode spatial audio coding
BR112023001616A2 (pt) * 2020-07-30 2023-02-23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Aparelho, método 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para codificar um sinal de áudio ou para decodificar uma cena de áudio codificada
WO2023031498A1 (en) * 2021-08-30 2023-03-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Silence descriptor using spatial parameters
WO2024051955A1 (en) * 2022-09-09 2024-03-1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ecoder and decoding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of parametrically coded independent streams with metadata
WO2024051954A1 (en) * 2022-09-09 2024-03-1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ncoder and encoding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of parametrically coded independent streams with metadata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7718A (zh) * 2004-09-28 2007-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扩展性编码装置以及可扩展性编码方法
CN101091208A (zh) * 2004-12-27 2007-1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语音编码装置和语音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202159D0 (sv) 2001-07-10 2002-07-09 Coding Technologies Sweden Ab Efficientand scalable parametric stereo coding for low bitrate applications
AU2003281128A1 (en) 2002-07-16 2004-02-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dio coding
US7739120B2 (en) * 2004-05-17 2010-06-15 Nokia Corporation Selection of coding models for encoding an audio signal
JP2007538281A (ja) 2004-05-17 2007-12-27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異なる符号化モデルを用いる音声符号化
JP4512016B2 (ja) 2005-09-16 2010-07-2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ステレオ信号符号化装置、ステレオ信号符号化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7718A (zh) * 2004-09-28 2007-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扩展性编码装置以及可扩展性编码方法
CN101091208A (zh) * 2004-12-27 2007-1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语音编码装置和语音编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0899A (zh) 2013-06-26
JP5753540B2 (ja) 2015-07-22
US9514757B2 (en) 2016-12-06
JPWO2012066727A1 (ja) 2014-05-12
US20130223633A1 (en) 2013-08-29
WO2012066727A1 (ja) 201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0899B (zh)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及解码方法
US1098480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 stereo sound signal using coding parameters of a primary channel to encode a secondary channel
CN101128866B (zh) 多声道音频编码中的优化保真度和减少的信令
KR101178114B1 (ko) 복수의 입력 데이터 스트림을 믹싱하기 위한 장치
JP3412082B2 (ja) ビット率の調節可能なステレオオーディオ符号化/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US9361896B2 (en) Temporal and spatial shaping of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CN1922660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KR101183857B1 (ko) 다중 채널 오디오 신호를 인코딩/디코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RU2665214C1 (ru) Стереофонический кодер и декодер аудиосигналов
US20100198589A1 (en) Audio coding apparatus, audio decoding apparatus, audio coding and decoding apparatus, and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US20100250244A1 (en) Encoder and decoder
WO2006070757A1 (ja) 音声符号化装置および音声符号化方法
CN102150202A (zh) 对音频/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WO2006035810A1 (ja) スケーラブル符号化装置、スケーラブル復号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JP5355387B2 (ja) 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符号化方法
JP5511848B2 (ja) 音声符号化装置および音声符号化方法
JPH1097295A (ja) 音響信号符号化方法及び復号化方法
US20110019829A1 (en) Stereo signal converter, stereo signal reverse converter, and methods for both
WO2008118834A1 (en) Multiple stream decoder
JP3496618B2 (ja) 複数レートで動作する無音声符号化を含む音声符号化・復号装置及び方法
WO2022009505A1 (ja) 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符号化方法、復号方法、及び、ハイブリッド符号化システム
US202100277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oding left and right channels of a stereo sound signal
CN115691515A (zh) 一种音频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AU2012202581B2 (en) Mixing of input data streams and generation of an output data stream therefrom
JP2001296900A (ja) 音声信号符号復号化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