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0763B - 用于防伪纸、有价文件等的反射式防伪元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防伪纸、有价文件等的反射式防伪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0763B
CN103180763B CN201180051773.7A CN201180051773A CN103180763B CN 103180763 B CN103180763 B CN 103180763B CN 201180051773 A CN201180051773 A CN 201180051773A CN 103180763 B CN103180763 B CN 103180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avity
area
micro
security element
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17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0763A (zh
Inventor
H.洛克比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jia German Currenc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esecke and Devri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esecke and Devrient GmbH filed Critical Giesecke and Devri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180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0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1/00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 B44F1/02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produced by reflected light, e.g. matt surfaces, lustrous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46Perfo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05D5/065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having colour interferences or colour shifts or opalescent looking, flip-flop, two t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9Securities; Bank no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1/00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 B44F1/08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 effects
    • B44F1/10Changing, amusing, or secret pi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22Reflex reflectors cube corner, trihedral or triple reflector type
    • G02B5/124Reflex reflectors cube corner, trihedral or triple reflector type plural reflecting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a unitary plate or shee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36Reflex reflectors plural reflecting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a unitary body
    • B42D2033/18
    • B42D2033/20
    • B42D2035/24
    • B42D2035/4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1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for multiple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4Relief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诸如钞票、支票等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10),该防伪元件具有在其上形成有微腔结构(1)的上侧,该微腔结构具有多个设计为回射器且彼此挨着的微腔(3),其中产生色彩效果的结构(13)形成在微腔(3)上,并且各微腔(3)分别形成使得它们具有第一区域(6)和第二区域(7),在第一区域中入射于上侧的射线(4)被单次反射,在第二区域(7)中入射于上侧的射线(5)被重复反射,其中产生色彩效果的结构(13)所呈现的色散是入射角的函数,从而当从上侧观察时在第一区域(6)中单次反射的射线(4)呈现与第二区域(7)中重复反射的射线(5)不同的色彩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防伪纸、有价文件等的反射式防伪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诸如钞票、支票等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该防伪元件具有在其上形成有微腔结构(microcavity structure)的上侧,该微腔结构具有多个构造为回射器(retroreflectors)的比邻微腔,在微腔上形成有会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此种防伪元件的有价文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用于诸如钞票、支票等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可得到具有上侧的基材,在上侧形成有微腔结构,该微腔结构具有多个构造为回射器的比邻微腔,并且在微腔上形成有会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防伪元件,提供回射器是已知的。此种回射器具有光反射方面的大角度容限,并且其配备的表面对观察者而言要比光滑映射表面显得更亮。这些反射光仅只处于它们的掠射角,并且当照射源映射在观察者的眼中时,或者当光经由环境中的散射到达观察者的眼睛时,光滑反射样本会变亮。如果不满足该条件,则表面会变暗。因此,此种表面的视觉印象非常强烈地依赖于照射源的类型和位置以及照射源和观察者之间的角度。
已知有回射器,回射器在其入射方向上非常有效地返回入射光。它们例如用于公路界桩或路标中。通过示例参考US 3712706,某些四面体结构的表面会显示较大角度范围内的高光产额(light yield)。
借助设置有干涉涂层的球形球来形成回射器也是已知的,见WO 2009/105142A2。也称为微球的这些球形球的涂层可如此设计使得颜色变换效果会发生在反射射线下。这使反射光的颜色可以相对于入射光的颜色改变,这例如在WO 2005/066667A1中进行了描述。
还提出有回射器,其中一部分入射光会经历相移,由此,同样地,反射光的颜色会改变(见EP 0905530A2)。
回射器具有相同的三维结构元件,其拥有相对于表面倾斜45°的侧面区域,该回射器在EP 1434695B1中进行了描述,用于实现机器可读的光学特征。
回射器也可以汽相沉积有电介质多层结构,其显示反射中的色混合(见M.Kolle等人的"Mimicking the colorful wing scale structure of the Papilio blumeibutterfly",Nature Nanotechnology Letters,DOI:10.1038/NNANO.2010.101,2010年)。
最后,EP 146325A2描述了上面提到类型的防伪元件,其具有由四面体构成的回射器结构。四面体的侧面区域设置有精细结构,在反射时,该精细结构会造成入射光的颜色或偏光的改变。
WO00/72275和US2007/098959公开了带有凹陷的防伪元件,其上布置有一具有取决于入射角的色散的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在于针对此种防伪元件的抗伪造能力进行研发。
该目的用上面提到类型的防伪元件来实现,其中微腔分别地构造成它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入射于上侧的射线被单次反射,而在第二区域中入射于上侧的射线被多次反射,其中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具有取决于入射角的色散,从而当从上侧观察时在第一区域处单次反射的射线造成与第二区域处反射的射线不同的色彩效果。
该目的进一步用上面提到类型的制造方法来实现,其中微腔分别地构造成它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使入射于上侧的射线单次反射,而在第二区域中使入射于上侧的射线多次反射,其中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设置有取决于入射角的色散,从而当从上侧观察时在第一区域处单次反射的射线造成与第二区域处多次反射的射线不同的色彩效果。
该目的最后还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防伪元件的有价文件来实现。
微腔结构因此具有包括两个区域的回射器,这两个区域分别独立地回射射线。这样做,入射光被单次地反射在每个微腔的第一区域中,并被多次地反射在第二区域中,通常是两次,这通常通过微腔的其余区域而形成。例如,如果微腔构造为球形微腔,则在球的中央,入射光通过单次反射会在射束源方向上被反射。然而,照射于球边缘处的射线被偏转至相对边缘,并从那里反射回到射束源。
“回射”,在此应理解入射射线在入射方向上的反射。该特性在入射角的某一区域范围内给出,例如±10°或更大。
在这两个区域中,射线因此以不同角度照射在微腔的表面上。在只有一次反射发生的第一区域中,射线大致垂直地照射在表面上。在第二区域中,常以至少45°的入射角照射。由于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的色散取决于入射角,在这两个区域中,现在接着发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在观察角度变化时,即射线在涂层上的入射角变化时,通常的颜色变换涂层显示不同的颜色。在垂直入射角下,此种涂层显示某一颜色,其在区域倾斜时即入射角变化时会改变。已知的颜色变换涂层例如具有半透明金属层、金属镜面层和其间的电介质间隔层。
因此,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导致高的颜色对比度。在射线的单次反射发生的第一区域中,接着发生显著不同于第二区域的色彩效果,在第二区域中射线被多次反射并因此以不同的入射角照射在表面上。
现在,区域的构造--特别是它们在表面的顶视图中所具有的几何结构--基本上取决于微腔凹处的类型。微腔在平面图中的尺寸以及它们的深度(即它们垂直于表面的延伸量)影响到各区域的大小。深度变化会改变第一和第二区域的面积比。
可优选地,这两个区域的各自面积被选择得如此之小,以至于它们无法被观察者辨析。然后,观察者将横向并排布置的这些区域感知为混合色。通过这些比邻区域的面积变化,混合色因此可以在单次反射区域和多次反射区域中在两种呈现的基本颜色之间几乎平滑地加以选择。
如果各微腔的结构宽度或格栅宽度以介于2μm和300μm之间的大小形成,则单个微腔不会被裸眼光学辨析,但会显现为单个颜色像素。取决于像素第一和第二区域的面积比,因此导致不同的混合色,这对于每个像素来说均是由在第一区域中接着发生的颜色和第二区域所造成的颜色混合而成。每个微腔的凹处的深度变化会调节面积部分,并因此调节混合色。为设计防伪元件,优选的是,提供不同形式的微腔以及用之调节颜色,用该颜色使各微腔或像素被感知。在此应注意的是,从制造角度,用于微腔的表面涂层不必改变。它可以是相同的,不过用不同的凹处会实现用于微腔的不同色彩印象。
在此,凹处的几何结构绝不限于旋转对称的形式或者在平面图中具有圆形轮廓的形式。可以采用如已知例如由灯反射器制成的球或自由型态区。特别地,也可以采用槽形的凹处,例如具有只在一个截面中弯曲然而在其它截面中纵向延伸的半柱形的形式。此种不对称构造的微腔同时具有针对在第二区域中多次反射的射线的偏光效应。斜入射角下的TM-偏振光大体显示了比TE-偏振射线更低的反射。这可以应用于色彩效果,因为当通过偏光器观察反射光时该结构显示了不同的颜色。当偏光器旋转时,颜色会改变。
如果在微腔结构中采用了只在一个空间平面中造成回射性射线偏转的微腔,则人们要接受多种光学设计可能性。例如,两种颜色的图案是可行的,当在图像平面中使图案旋转90°时,该两种颜色的图案会变换其颜色。为此,图案及其背景必须关于主方向不同,非旋转对称微腔沿主方向延伸。图案及其背景因此形成两个区域。在第一取向上,图案会显现第一颜色而背景会显现第二颜色,例如图案为蓝色而背景为黄色。如果防伪元件现在在图像平面中旋转,即如果它围绕观察光轴旋转,则颜色会变换,并且图案会显现第二颜色,另一方面背景会显现第一颜色。
这种效果已知用于其它结构,然而其需要亚波长光栅的高折射涂层,并因此需要高的制造费用。然而,借助实现多个回射器的微腔结构来构造这种效果会更加非常容易制造,而且具有更高的对比度。考虑到回射器的光聚焦效应,转变的颜色强度显著更高,并可因此更易于被观察者感知。结果就是针对防伪元件所具有的更高的抗伪造能力,同时更易于制造。
当然,只在一个方向上回射的结构也可以构造为多像素,即它们的延伸量在任何方向上不会超过300μm。该结构的取向和/或几何结构于是可以对每个像素均各不相同。
当半透明的或者甚至纯电介质的涂层被选择用于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时,半透性也可用作光学效果,以标记防伪元件。如果此种图案施加在之前印好的区域,则印刷区可以很好地由那些角度识别,从中对观察者来说不会发生回射。然而,在从回射的角度范围观察图案时,回射器的图案会占主导,并且其后的印刷区不可见或较难看见。
当非旋转对称微腔的主轴彼此垂直时,图案基本花纹和背景之间的上面提到的颜色转变会特别强烈地形成。然而,非旋转对称微腔的不同取向并不局限于此。通过非旋转对称微腔的主方向取向的连续变化,也可以实现抽动和运行效果(pump and run effects)。此种运动图案会吸引观察者的特别关注,并因此作为对防伪元件认证的易于识别的特征是特别合适的。在倾斜此种图案时,会在微腔所形成的结构中产生可横向移动的颜色改变。
进一步地,通过具有不同取向的非旋转对称微腔,也可实现观察者感知为三维对象的效果。为此,再现到观察者的对象的高度信息或距离可以由此种微腔的取向角度进行编码。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感知位于配置有微腔的平面中的沿横向不同的视差。通过在制造回射器时另外地变化微腔的作为对象之高度或反射特性的函数的结构深度,空间感可以有所增强。当对象的强度轮廓逐个像素地实施在具有被编码的取向角度的此种微腔中时,空间感也可以实现。
最后,槽形微腔的横截面并不限于对称几何结构。非对称几何结构可以通过“火焰”效应('Blaze'effect)在观察者方向上形成光集中。这可以增加观察者所感知的光产额。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计入考虑之中,特别是例如借助于激光读取器(laserwriter)的直接曝光技术。可以类似于用于微透镜的已知制造方法来执行制造。将微腔结构的原型经由直接曝光借助于激光读取器写入到涂覆有光致抗蚀剂的基材中,随后去除光致抗蚀剂的被曝光部分。然后,可以电形成曝光原型(exposed original),并因此可以形成压花(embossing stamp)。最终,将该结构例如经由压印工艺复制在箔片上的UV漆中。可替代地,可以使用纳米压印方法。在选择微腔的几何结构时,该光刻制造方法提供了许多设计可能性。因此也可以实现微腔的非旋转对称或非球形几何结构,无需额外的努力。
随后,执行具有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例如颜色变换涂层--的表面的汽相沉积。为此,除其它之外,电子束汽相沉积、溅射或真空下热蒸发计入考虑之中。最后,可优选地用覆盖层层压该结构进行保护。
结构深度处于一半结构宽度的量级之中。由于在许多应用中并不希望超过防伪元件的最大厚度,所以小于30μm的结构宽度是优选的,以尽可能小地保持防伪元件的厚度。由于光在波长量级结构上的衍射行为,结构宽度的下限约2μm。由于对于较小结构宽度来说反射光的散射或衍射部分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映射地或镜面地回射的光的部分减少的原因。此外,微腔的结构宽度可优选地如此选择,使得单个腔无法被观察者辨析并因此使得混色效果产生于不同颜色区域之间。
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微腔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加以布置。在定期布置微腔的情况下,该结构另外充当衍射光栅,并且特别地以小于10μm的结构宽度或周期使观察者感知各衍射级。有利地,可以将回射和光栅衍射这两种效果组合在一种防伪特征中。然而,也可以通过该结构的相应设计使光栅衍射效果消失。为此,必须使各微腔的位置随机布置,即随机分布在它们的目标位置周围。因此,各反射光束不再进行有用地重叠,并且抑制了光栅衍射。反之,回射光的部分增加。
特别地,可以将防伪元件构造为安全线、撕裂线、防伪带、防伪条、色标(patch)或者构造为标记(label)。特别地,防伪元件可以跨越透明区域或凹处。
特别地,防伪元件可以为有价文件的前体部分,但不宜流通,除根据本发明的防伪元件之外,有价文件也可以例如具有其它的真实性特征(诸如设置在体积中的发光物质)。一方面,有价文件在此应理解为具有防伪元件的文件。另一方面,有价文件也可以是可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防伪特征的其它文件和对象,以便使有价文件具有不可复制的真实性特征,从而可以检查真实性同时防止不期望的复制。诸如银行卡或信用卡的芯片或防伪卡是有价文件的其它示例。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如此研发使得防伪元件的所描述的优选形式及实施方式得以制造。
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超出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上文中提到的特征以及下文中待说明的那些特征不仅可用于所述组合中,而且可用于其它组合中或者可孤立使用。特别地,在到此大体描述的以及下文中详细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中,人们可以不用穿孔特征。
附图说明
下文中,本发明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更确切地加以说明,这也公开了对本发明来说必不可少的特征。示出有:
图1是穿过用于防伪元件第一实施方式的微腔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类似于图1中的示意图,但针对不同的观察方向,
图3是用于图示图1和图2中微腔结构的微腔之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示图,
图4是采用图1中微腔结构的防伪元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至7是类似于图4的其它防伪元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图4中防伪元件的微腔结构的平面图,
图9是防伪元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是图9中防伪元件的微腔结构的平面图,
图11是防伪元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微腔结构的平面图,
图12至14是包含图11中微腔结构的其它防伪元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15是用于防伪元件的另一微腔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穿过回射性微腔结构1的截面图,其形成在基材中。该基材的上侧具有若干微腔3,其在所示情况下构造为球形凹处。凹处例如通过合适的涂层(未示出)被反射地执行。微腔3充当回射器,即它们在入射方向上反射射线(例如光)。图1示出了垂直于基材2表面的射线的入射情况,图2是斜入射的情形。
入射于每个微腔3中央之中的射线4通过单次反射被反射到射线源。然而,入射于微腔3边缘处的射线5在微腔3中偏转两次,进而在射线源的方向上被反射。因此,在微腔3中存在两个区域6、7。入射于第一区域6中的射线被直接反射。然而,在表面的平面图中环形地围绕第一区域6的第二区域7中,射线偏转两次。
然而,区域6和7主要相对于照射角度有所不同,在该角度下,射线照射在每个微腔3的边界面积上。这示意性地图示于图3中,图3示出了穿过球形微腔3的横截面。在x轴上,绘出了径向坐标。在z轴上,绘出了高度坐标。曲线8显示了微腔3的表面。在区域6中,该表面由虚线标记;在区域7中,由连续的线标记。可很好识别地是,在-7和+7之间的径向坐标处,存在的是第一区域6--入射于其中的射线因此只反射一次。然而,以更大径向坐标入射的射线反射两次。照射角度上的影响由曲线9显示,绘出角度α的右纵轴施加于其中,射线以角度α照射在微腔3的表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双重反射的射线--即入射于第二区域7中的射线--以大约45°及更大的角度照射在表面上。
因良好量级的缘故,应指出,图3再现了射线垂直入射的情形。对于入射的斜角,相应区域稍微偏离对称轴。然而,具有双射束反射的区域7呈现出大范围的入射角。
相对于照射角度α有所不同的区域6、7与施加于微腔3表面上的层结构13配合,最终回射的射线以照射角度α照射在微腔3的表面上。这可以在图4中识别出来,图4示出了防伪元件1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截面图。防伪元件10形成于在其上施加漆12的基材11上。如之前在说明书概括部分中已说明的,该压印漆12中形成有微腔结构1,其具有多个比邻的微腔3。在微腔3表面上施加有层结构13,其实质特征在于取决于入射角的色散。因此,层结构13会造成还要说明的色彩效果。例如,它可以执行为已知的颜色变换涂层。此种涂层通常由半透明金属层、金属镜面层和位于其间的电介质间隔层构成。它们反射具有取决于入射角的颜色的光,射线以该入射角照射在涂层上。此种颜色变换涂层已知用于平面区域,当它们在观察期间倾斜时,该平面区域显示彩虹般的色彩效果。
在此种被涂覆的微腔3之上,施加有覆盖层,其既在14处填充微腔3,也借助上覆部15平坦地覆盖微腔结构1。
图5和6图示了微腔结构1的微腔3的深度是如何相应地选择的。深度影响到第一区域6以及围绕它的第二区域7的大小。一方面,在防伪元件10表面的平面图中,即当在图4至7的绘图平面中观察时,单个微腔3如此选择使得不会发生衍射效应;而另一方面,单个微腔3还不能用裸眼辨析。2μm和300μm之间的区域满足该要求。因此,单个微腔3充当单个像素。一方面,该像素所具有的颜色取决于层结构13,而另一方面取决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在第一区域中,由于第一区域6中呈现的入射角,层结构13造成了第一色彩效果。在第二区域7中以不同入射角穿过层结构13的双运行导致第二色彩效果。由于微腔3如此之小以至于它们无法用眼睛辨析,结果单个微腔3向观察者传达了第一和第二色彩效果混合所产生的色彩印象。混合比由第一区域6和第二区域7之间的大小比确定,结果因此由微腔3的几何结构确定。
当然,防伪元件10并不限于具有用于微腔3的球形凹处的微腔结构1。图7通过示例示出了用于微腔3的球形凹处结构。
图8在平面图中示出了微腔结构1中微腔3的第一区域6(从左下到右上阴影化)和第二区域7(从右下到左上阴影化)的不同区域部分。具有第一区域6和第二区域7的多个微腔3并排放置。每个微腔3均充当具有已提到的混色的像素。
每个像素的颜色均可以通过微腔结构1中微腔3的不同几何结构进行调节。这示意性地表现在图9和10中。图9示出了对应于图4至7的截面图。在此,微腔现在设计有不同的几何结构。举例来说,绘制了四个微腔3a、3b、3c和3d,其深度增加。利用增加的深度,第一区域在平面图中看到的微腔区域之中所具有的部分会改变。因此,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面积比会改变。图10相应示出的是,最平坦微腔3a处第一区域6a和第二区域7a之间的面积比不同于稍微更深的微腔3b、显著更深的微腔3c或最深的微腔3d处。因此,第一和第二色彩效果之间接着发生的混合比因四个微腔3a至3d而不同,并且每个微腔向观察者传达不同的色彩印象。这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来设计图案基本花纹,因为例如通过光刻工艺中的不同曝光强度,只有微腔3的几何结构必须在制造过程中变化。然而,层结构13不必变化,它可以对微腔结构1的所有微腔3保持一致,这从制造角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采用充当回射器的微腔结构1并不限于旋转对称的微腔。这些具有的特性在于,两个空间方向上的光学效果独立于观察方向,而且采用只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对观察方向变化不敏感的回射器可实现高度抗伪造能力的防伪元件10。
相应微腔结构1的平面图在图11中示出。在此,微腔3现在构造为并排放置的细长凹槽。为清楚起见,在图11中绘制有两个邻近的微腔3之间的边界16。微腔3在图4的视图中竖向延伸的部分之中对应于如它们在图4至图7和图9中示出的视图。在水平方向上,微腔构造为细长凹槽。在该方向上,它们如此之长使得其可以用裸眼辨析。然而,这不是强制性的。至少一些凹槽的长度也可以处于可识别限度之下。
现在,此种微腔结构允许调节图案基本花纹及其背景之间的颜色,该颜色取决于观察方向。此种防伪元件10通过示例在图12中表现出来。它包括区域17,其中微腔3延伸所沿着的方向例如是水平的。
然而,在区域18中,槽形微腔3的纵向为竖向。因此,图案基本花纹的腔将其主方向取向为垂直于背景的腔。现在,每个微腔均如此涂覆使得图案在斜观察时显现两种颜色。取决于观察方向,现在实现有不同的色彩效果,因为只有对两个区域17和18之一发生了上面提到的混色。如果防伪元件在观察平面中旋转90°,则颜色变换会发生在图案和背景之间,即发生在第一区域17与一个第二区域或多个第二区域18之间。
图13和14所示的是,非旋转对称微腔3的不同取向当然不限于相互垂直的布置。通过此种非旋转对称微腔3的纵向连续变化,也可以实现抽动和运行效果。图13示出了防伪元件10,其微腔结构1通过使微腔以星形方式延伸而形成。图14作为一事实的证明,即微腔也可以以非直线方式来执行。在该图中,它们示例性地为圆形。
最后,图15示出了微腔结构1的平面图,其包括区域17至26,其中槽形微腔3的纵向相对于相应下一区域变化了10°。在此,各区域之间的边界线仅出于图示目的而示出在附图中。
标号列表
1 微腔结构
2 基材
3 微腔
4 光束
5 光束
6 第一区域
7 第二区域
8、9 曲线
10 防伪元件
11 基材
12 压印漆
13 层结构
14、15 覆盖层
16 边界
17至26 区域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制造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该防伪元件向观察者提供图案基本花纹,其中该防伪元件具有在其上形成有微腔结构(1)的上侧,所述微腔结构(1)生成图案基本花纹并具有多个比邻的微腔(3),其中在所述微腔(3)上形成有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13),该结构具有取决于入射角的色散,而且其中所述微腔(3)被分别地构造成回射器,所述回射器对于入射角在±10°或更大给定范围内的入射射线(5)在入射方向上发生反射,该回射器具有第一区域(6)和第二区域(7),在所述第一区域(6)中在入射角范围内入射于所述上侧的射线(4)被单次反射,在所述第二区域(7)中在入射角范围内入射于所述上侧的射线(5)被多次反射,从而当从所述上侧观察时,经由取决于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13)的入射角的色散而在入射角范围内在所述第一区域(6)处单次反射的射线(4)显示与所述第二区域(7)处多次反射的射线(5)不同的色彩效果,其中所述微腔结构(1)具有多个设计有不同的深度的微腔(3a,3b,3c),从而第一区域(6a,6b,6c)和第二区域(7a,7b,7c)之间的面积比在不同深度的微腔(3a,3b,3c)处是不同的,使得每个微腔(3a,3b,3c)向观察者传达不同的色彩印象,其中每个色彩印象由微腔结构(1)中各个微腔(3a,3b,3c)的深度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造成色彩效果的所述结构被构造为颜色变换涂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结构(1)具有微腔(3),所述微腔(3)被构造为球形的或非球形的凹处,或者以自由型态区的形式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结构(1)具有微腔(3),所述微腔(3)被构造为非旋转对称的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3)被构造为槽形的凹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结构(1)具有若干区域(17至26),在所述若干区域(17至26)中分别地形成有非旋转对称的微腔,所述微腔都沿主方向延伸,其中各区域(17至26)的所述主方向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具有至少在平行于表面的方向上的延伸量,所述延伸量介于2μm和300μm之间。
8.一种有价文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10)。
9.一种针对用于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10)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防伪元件(10)向观察者提供图案基本花纹,并且其中提供具有上侧的基材(11,12),在所述上侧形成有微腔结构(1),所述微腔结构(1)具有生成图案基本花纹的多个比邻的微腔(3),并且在所述微腔(3)上形成有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13),其中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13)设置有取决于入射角的色散,其中将所述微腔(3)分别地构造成回射器,所述回射器对于入射角在±10°或更大给定范围内的入射射线(5)在入射方向上发生反射,该回射器具有第一区域(6)和第二区域(7),在所述第一区域(6)中在入射角范围内使入射于所述上侧的射线(4)单次反射,在所述第二区域(7)中在入射角范围内使入射于所述上侧的射线(5)多次反射,从而当从所述上侧观察时,经由取决于造成色彩效果的结构的入射角的色散而在入射角范围内在所述第一区域(6)处单次反射的射线(4)显示与所述第二区域(7)处多次反射的射线(5)不同的色彩效果,其中所述微腔结构(1)具有多个设计有不同的深度的微腔(3a,3b,3c),从而第一区域(6a,6b,6c)和第二区域(7a,7b,7c)之间的面积比在不同深度的微腔(3a,3b,3c)处是不同的,使得每个微腔(3a,3b,3c)向观察者传达不同的色彩印象,其中每个色彩印象由微腔结构(1)中各个微腔(3a,3b,3c)的深度限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造成色彩效果的所述结构构造成颜色变换涂层(13)。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微腔结构(1)设置有微腔(3),将所述微腔(3)构造为球形的或非球形的凹处,或者以自由型态区的形式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微腔结构(1)设置有微腔(3),将所述微腔(3)构造为非旋转对称的凹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3)构造为槽形的凹处。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腔结构(1)中形成有若干区域(17至26),在所述若干区域(17至26)中分别地形成有非旋转对称的微腔(3),所述微腔(3)都沿主方向延伸,其中各区域(17至26)的所述主方向不同。
CN201180051773.7A 2010-11-26 2011-11-18 用于防伪纸、有价文件等的反射式防伪元件 Active CN103180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52665.7 2010-11-26
DE102010052665A DE102010052665A1 (de) 2010-11-26 2010-11-26 Reflektierendes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Sicherheitspapier, Wertdokumente oder dergleichen
PCT/EP2011/005821 WO2012069163A1 (de) 2010-11-26 2011-11-18 Reflektierendes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sicherheitspapiere, wertdokumente oder dergleich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0763A CN103180763A (zh) 2013-06-26
CN103180763B true CN103180763B (zh) 2017-05-03

Family

ID=45315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1773.7A Active CN103180763B (zh) 2010-11-26 2011-11-18 用于防伪纸、有价文件等的反射式防伪元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188716B2 (zh)
EP (1) EP2643716B1 (zh)
CN (1) CN103180763B (zh)
CA (1) CA2814872C (zh)
DE (1) DE102010052665A1 (zh)
ES (1) ES2716555T3 (zh)
RU (1) RU2591140C2 (zh)
WO (1) WO20120691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14414A1 (de) * 2012-07-20 2014-01-2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Sicherheitspapiere, Wertdokumente oder dergleichen
DE102013001734A1 (de) * 2013-01-31 2014-07-31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mit rinnen- oder rippenförmigen Strukturelementen
DE102013002137A1 (de) 2013-02-07 2014-08-07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Optisch variables Flächenmuster
DE102013009972A1 (de) 2013-06-14 2014-12-1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US10705404B2 (en) 2013-07-08 2020-07-07 Concord (Hk)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mited TIR-modulated wide viewing angle display
DE102014004941A1 (de) * 2014-04-04 2015-10-0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Sicherheitspapiere, Wertdokumente oder dergleichen
DE102014011425A1 (de) * 2014-07-31 2016-02-04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zur Herstellung von Wertdokumenten
JP5766343B1 (ja) * 2014-10-24 2015-08-19 ユニチカスパ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再帰性反射性材料
AT517320B1 (de) * 2015-05-29 2020-04-15 Hueck Folien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mit Farbkippeffekt
DE102017003281A1 (de) 2017-04-04 2018-10-04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mit Reliefstruktu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hierfür
DE102017003532A1 (de) 2017-04-11 2018-10-11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hierfür
US20200341176A1 (en) * 2017-05-03 2020-10-29 Clearink Displays, Inc. Static semi-retro-reflective displays
DE102017006513A1 (de) * 2017-07-10 2019-01-10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mit optisch variabler 2-dimensionaler Prägestruktur
AU2019214534A1 (en) 2018-02-01 2020-08-13 Amo Groningen B.V. Lenses with optical markings
DE102018005872A1 (de) * 2018-07-25 2020-01-30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Verwendung einer durch Strahlung härtbaren Lackzusammensetz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ikrooptischen Strukturen, mikrooptische Struktur und Datenträg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63A (zh) * 1995-08-21 1997-05-07 兰蒂斯基尔技术革新股份公司 具有衍射构件的信息载体
CN1363075A (zh) * 1999-05-25 2002-08-07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特殊化的表面
CN101102905A (zh) * 2005-01-14 2008-01-09 卡伯特公司 防伪特征、其使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78664A (zh) * 2007-02-07 2010-03-24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安全元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2706A (en) 1971-01-04 1973-01-23 American Cyanamid Co Retroreflective surface
US4575125A (en) 1983-12-19 1986-03-11 Uniroyal, Inc. Articles having invertible lettering thereon
GB2177975B (en) * 1985-02-07 1989-11-08 Bradbury Wilkinson Embossed articles
US6000804A (en) 1997-09-30 1999-12-14 Shiseido Co., Ltd. Colored light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and retroreflective hologram reconstructor using the same
DE10150293B4 (de) 2001-10-12 2005-05-12 Ovd Kinegram Ag Sicherheitselement
JP4787173B2 (ja) 2003-12-30 2011-10-05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色シフティング再帰反射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98959A1 (en) 2005-06-03 2007-05-03 Daniel Lieberman Substrates and articles having selective printed surface reliefs
WO2009105142A2 (en) 2007-12-21 2009-08-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security articles
DE102011121588A1 (de) * 2011-12-20 2013-06-20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Sicherheitspapiere, Wertdokumente oder dergleich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63A (zh) * 1995-08-21 1997-05-07 兰蒂斯基尔技术革新股份公司 具有衍射构件的信息载体
CN1363075A (zh) * 1999-05-25 2002-08-07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特殊化的表面
CN101102905A (zh) * 2005-01-14 2008-01-09 卡伯特公司 防伪特征、其使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78664A (zh) * 2007-02-07 2010-03-24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安全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69163A1 (de) 2012-05-31
EP2643716B1 (de) 2019-01-09
CN103180763A (zh) 2013-06-26
EP2643716A1 (de) 2013-10-02
RU2013128891A (ru) 2015-01-10
US9188716B2 (en) 2015-11-17
US20130250419A1 (en) 2013-09-26
CA2814872A1 (en) 2012-05-31
RU2591140C2 (ru) 2016-07-10
CA2814872C (en) 2016-01-12
DE102010052665A1 (de) 2012-05-31
ES2716555T3 (es) 2019-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0763B (zh) 用于防伪纸、有价文件等的反射式防伪元件
US11623465B2 (en) Optically variable security element having reflective surface region
US10007233B2 (en) Decorative element and security document comprising a decorative element
CN101528474B (zh) 具有微缩图案的透明安全元件
CA2970398C (en) Optically variable security element
RU2395400C2 (ru)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10525759B2 (en) Visually variable security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6536212B (zh) 防伪元件、有价文件及防伪元件的制造方法
AU2013310859C1 (en) Security element and security document
US9592701B2 (en) Security element and security document
US10569592B2 (en)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5303879B2 (ja) 表示体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US8848971B2 (en) Parallax effect security element
CN104066550A (zh) 安全元件
BR112012013450B1 (pt) elemento de segurança, documento de valor,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para um elemento de segurança e ferramenta de gravação em relevo
CN103260894A (zh) 光学可变元件
CN109153280A (zh) 光学可变防伪元件
CA2980234A1 (en)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17355422A (zh) 光学可变的显示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8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Jiejia German currenc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