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9531A - 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79531A CN103179531A CN2013100674334A CN201310067433A CN103179531A CN 103179531 A CN103179531 A CN 103179531A CN 2013100674334 A CN2013100674334 A CN 2013100674334A CN 201310067433 A CN201310067433 A CN 201310067433A CN 103179531 A CN103179531 A CN 1031795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number
- user
- new
- side terminal
- notification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可以实现联系号码的自动更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方终端接收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发送方终端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发送方终端将通知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更新标识将保存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新联系号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适于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时采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通信工具。手机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可以达到及时沟通的目的。手机通过通讯录进行联系号码的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终端(例如手机)用户的联系号码变更,通常采用短信方式通知终端中保存的通信录中的联系人。一般,在通知通讯录中联系号码变更时,用户需要手动编辑更换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发送给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现有技术中可以在终端上增加一种自动识别联系号码的功能,终端会自动检测短信的内容,若短信中有连续的数字符号串,并确定该数字符号串为联系号码时,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展示通知消息中的连续的数字符号串,例如数字符号串的显示颜色与通知消息中其他文字或者数字的显示颜色不同,或者数字符号串以高亮显示。这样终端中保存的联系人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可以点击该数字符号串保存到通讯录。
然而,通过现有技术通知联系人号码更换时,需要手动编辑更换联系人号码的通知消息,接受通知消息方也需要手动添加更换后的联系号码,导致无法实现自动更新联系号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联系号码的自动更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包括:
发送方终端接收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所述发送方终端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
所述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更新标识将保存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所述发送方终端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
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旧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中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括信息单元标识IEI、信息单元数据IED的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IED中携带的所述新联系号码。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中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短消息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UDH结构;
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新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中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所述旧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括IEI、IED的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所述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IED中携带的所述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中的第二种、第三种,第五种或者第六种种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通过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标识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DH结构。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所述用户在通讯录中选择联系人的操作,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或者,
所述发送方终端自动读取通讯录来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包括:
接收方终端接收发送方终端在用户需要更新联系号码时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更新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所述接收方终端解析所述通知消息,在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更新标识时,根据所述更新标识从所述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
所述接收方终端以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二方面,所述通知消息为包含用户数据头UDH结构的短消息,所述UDH结构中包括被设置为更新标识的信息单元标识IEI,以及携带所述新联系号码或旧联系号码的信息单元数据IED。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二方面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根据所述更新标识从所述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二方面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从所述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接收方终端解析所述通知消息包括:
解析所述通知消息中的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根据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数据头UDH结构,解析所述UDH结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提供给生成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并将确定的联系人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更新标识将保存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构造单元,用于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新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中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构造单元,具体用于构造包括信息单元标识IEI、信息单元数据IED的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IED中携带的所述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IED中携带的所述新联系号码。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中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构造单元,用于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UDH结构;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旧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中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构造单元,具体用于构造包括IEI、IED的所述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中的第二种,第三种,第五种或者第六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通过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标识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DH结构。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三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自动读取通讯录来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或者,接收所述用户在通讯录中选择联系人的操作,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将确定的联系人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方终端在用户需要更新联系号码时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更新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所述通知消息的装置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识别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通知消息,在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更新标识时,通知所述获取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标识获取所述旧联系号码和所述新联系号码,并提供给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以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四方面,所述通知消息为包含用户数据头UDH结构的短消息,所述UDH结构中包括被设置为更新标识的信息单元标识IEI,以及携带所述新联系号码或旧联系号码的信息单元数据IED。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四方面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提供给所述更新模块。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四方面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提供给所述更新模块。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第四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解析所述通知消息中的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根据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数据头UDH结构,解析所述UDH结构,在确定所述UDH结构中携带有所述更新标识时,通知所述获取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实现联系号码进行自动更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方终端对接收到的短消息进行解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数据UD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数据UD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发起联系号码更新的终端,发起联系号码更新的终端还可以称为发送方终端,例如手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发送方终端接收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发送方终端的换卡情况提供两种方案。
方案一:发送方终端已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已使用新联系号码),则用户在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方案二:发送方终端未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仍使用旧联系号码),则用户在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该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其中,用户识别卡可以是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 Card,SIM Card)。联系号码可以是移动电话号码(Mobile DirectoryNumber,MDN),即当移动用户作被叫时,主叫用户所需拨的号码。目前,我国使用的移动电话号码为11位,其中各段有不同的意义:前3位表示网络识别号;第4-7位表示地区编码;第8-11位表示用户号码。该指令可携带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或者旧联系号码。
步骤102,发送方终端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
采用方案一时,发送方终端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具体包括:发送方终端从更新联系人的指令中提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采用方案二时,发送方终端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具体包括:发送方终端从更新联系人的指令中提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方终端在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时,可以由用户来选择,也可以由发送方终端自动确定。
由用户选择时,发送方终端接收用户在通讯录中选择联系人的操作,根据该操作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
由发送方终端自动确定时,发送方终端可以自动读取通讯录,根据通讯录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可以理解的是,待通知的联系人为通讯录中保存的部分联系人或所有联系人。发送方终端可以默认选择通讯录中的所有联系人,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选择条件(如,联系频率等),由发送方终端根据该条件从通讯录中选择符合条件的联系人。
步骤103,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通知消息可以为短消息。
采用方案一时,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包括: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ser Data Header,UDH)结构;以及生成包含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新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其中,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包括:发送方终端构造包括信息单元标识(Information Element Identifier,IEI)、信息单元数据(Information Element Data,IED)的UDH结构,将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并将IEI设置为更新标识,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新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以便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以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IED中携带的新联系号码。
采用方案二时,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包括: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以及生成包含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旧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其中,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包括:发送方终端构造包括IEI、IED的UDH结构,将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并将IEI设置为更新标识,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以便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以IED中携带的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用户,并将查找到的该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
在上述两种方案中,可以通过将IEI设置为不同值,以使接收方终端根据该值来判断IEI是否为更新标识以及IEI具体的指示信息。例如,当IEI取值为0X61或0X62时,IEI为更新标识,其中,取值为0X61时,指示IED中携带的是新联系号码;取值为0X62时,指示IED中携带的是旧联系号码。
步骤104,发送方终端将通知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更新标识将保存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接收方终端接收到该通知消息后,解析该通知消息,在发现该通知消息中携带有更新标识时,根据该更新标识对发送该通知消息的用户的联系号码进行更新。
具体的,若更新标识指示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则接收方终端提取IED中携带的旧联系号码,并以该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对应的用户,然后将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携带的号码,即新联系号码。若更新标识指示新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则接收方终端提取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即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对应的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IED中携带的新联系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实现联系号码进行自动更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接收到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的终端,例如手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方终端接收发送方终端在用户需要更新联系号码时发送的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包括更新标识,以及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其中,接收方终端具有能够识别该通知消息的功能。该通知消息可以为包含UDH结构的短消息,UDH结构中包括被设置为更新标识的IEI,以及携带新联系号码或旧联系号码的IED。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发送方终端的换卡情况提供两种方案。其中,发送方终端可以为需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用户的终端。
方案一:根据发送方终端已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已使用新联系号码),则在接收方终端接收的通知消息中,更新标识指示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
方案二:根据发送方终端未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仍使用旧联系号码),则在接收方终端接收的通知消息中,更新标识指示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
步骤202,接收方终端解析通知消息,在确定通知消息中携带有更新标识时,根据更新标识从通知消息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
其中,接收方终端在解析通知消息的过程中,若发现该通知消息中携带了更新标识,则根据该更新标识确定需要对发送该通知消息的用户的联系号码进行更新。接收方终端根据更新标识从通知消息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具体的,接收方终端可根据更新标识的指示从通知消息的IED字段和接收方字段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
步骤203,接收方终端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具体的,若更新标识指示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则接收方终端以IED中提取的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用户,然后将该通讯录中保存的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从发送方字段中提取的号码,即新联系号码。若更新标识指示新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则接收方终端以发送方字段中提取的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对应的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从IED中获取的新联系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实现了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知消息可以采用短消息来实现,下面参照附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方终端对接收到的短消息进行解析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方终端解析该短消息中的传送协议数据单元(TransferProtocol Data Unit,TPDU)结构,获取TPDU结构中用户数据头标识(User DataHeader Identifier,UDHI)的参数;
UDHI用于识别用户数据头(User Data Header,UDH)结构。其中,当UDHI的参数为1时,表示该短消息中存在UDH结构,此时转至执行步骤302;UDHI的参数为0时,表示该短消息中不存在UDH结构(即该短消息为普通短消息),此时转至执行步骤304。
步骤302,接收方终端解析UDH结构;
接收方终端在解析UDH结构时,若发现UDH结构中携带有更新标识,即该短消息为通知消息(如,UDH中IEI字段的取值为0X61或0X62),则转至执行步骤303;若UDH结构中未携带更新标识(即该短消息为普通短消息),则转至步骤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接收方终端根据更新标识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以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该用户,并将查找到的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步骤304,接收方终端按照现有技术对该普通短消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普通短消息是指未携带更新标识的短消息,可以是包含UDH结构的普通短消息(如,UDH结构中未携带更新标识的短消息),也可以是不包含UDH结构的普通短消息。若是包含UDH结构的普通短消息,则按现有技术中对UDH结构的处理来处理该普通短消息。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以发送方终端已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已使用新联系号码)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需要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用户可以通过终端提供的更新联系号码的选项发起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发起联系号码更新的终端为发送方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机等通信终端。在本步骤中,用户在发起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时可在更新联系号码的输入界面中输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待通知的联系人。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发起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时也可以不输入待通知的联系人,而是在步骤402中由发送方终端自动从通讯录中读取待通知的联系人。可以理解的是,发送方终端可以默认选择通讯录中的所有联系人,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选择条件(如,联系频率等),由发送方终端根据该条件从通讯录中选择符合条件的联系人。本实施例以用户输入待通知的联系人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402,发送方终端从该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待通知的联系人,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由于发送方终端已更换用户识别卡,因此,通过用户识别卡获取的号码为新联系号码。其中,该用户识别卡可以为SIM卡。
步骤403,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并生成包含该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用户的新联系号码的短消息,该更新标识用于指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
由于发送方终端使用的用户识别卡为新联系号码,因此,发送方终端生成的短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为该新联系号码。
步骤402中获取的待通知的联系人则作为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携带在通知消息的接收方字段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生成的通知消息是短消息的形式,因此该通知消息所携带的信息需遵循短消息的格式要求。具体的,该通知消息可包括TPDU结构,TPDU结构中包括用户数据(User Data,UD)和UDHI。发送方终端在生成该通知消息时,将UDH结构放置在UD中,并将UDHI的值设置为1。其中,UDHI的参数为1表示UD中包含有UDH结构,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UDHI的参数解析UDH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UDH结构可包括如下字段:信息单元标识(InformationElement Identifier,IEI),信息单元数据(Information Element Data,IED),信息单元标识长度(Information Element Identifier Data Length,IEDL)。其中,可将IEI字段设置为更新标识,比如,当IEI字段取值为0X61或0X62时,表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具体的,取值为0X61时,表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且IED中携带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取值为0X62时,表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且IED中携带用户的旧联系号码。需要说明的是,将IEI字段设置为更新标识的取值可以根据需要确定,0X61或0X62仅仅是举例。IED字段用于携带用户的联系号码。IEDL字段用于表示IED的长度。由于本实施例是以已更换用户识别卡的发送方终端发送联系号码更新通知为例,因此,本实施例中IEI字段取值为0X62,IED字段携带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进一步的,UD中还可以包括:用户数据长度(User Data Length,UDL)和用户数据头长度(User Data Header Length,UDHL);其中,UDL表示UD的长度;UDHL表示UDH的长度。
例如,当发送方终端获取的旧联系号码为13600001255时,本实施例中的UD的数据结构如图5所示:UDL的值为12;UDHL的值为11;IEI的值为0X62(表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且IED中携带用户的旧联系号码);IEDL的值为0D;IED的值为861360000125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中,UD中数据的长度采用十六进制表示。当然,本实施例不限制数据长度的表示方式。
可选的,发送方终端还可以进一步获取用户编辑的短消息文本内容,然后在生成通知消息时,在UD中进一步包括短消息(Short Message,SM)字段,用该SM字段来携带短消息文本内容。例如,短消息文本内容可以为:我的新号码为8613600001234,请及时修改,谢谢。短消息文本内容用于接收方终端不能自动更换发送方终端用户的联系号码时,在接收方终端显示该短消息文本内容,以便接收方终端用户手动更换发送方终端用户的联系号码。其中,接收方终端为手机。
步骤404-步骤405,发送方终端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Short MessageService Center,SMSC)将通知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
发送方终端发送通知消息的过程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短消息的发送流程,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6,在接收发送方终端发送通知消息之后,接收方终端解析该通知消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接收方终端解析该通知消息具体包括:解析通知消息中的TPDU结构,根据TPDU结构中的UDHI的参数确定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DH结构,解析该UDH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方终端在解析通知消息时可参考附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析流程,由于本实施例是以已更换用户识别卡的发送方终端发送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为例,因此,接收方终端根据UDHI的参数可确定该通知消息中包含有UDH结构,并在解析该UDH结构时确定UDH结构中携带有更新标识和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接收方终端从UDH结构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例如,当UDHI的参数为1时,接收方终端继续解析UD:读取UD中UDL,获取UDL的值为12,则根据UDL的值获取UD中的完整数据;继续读取UDHL,获取UDHL的值为11,则根据UDHL的值获取UDH结构中的完整数据;继续读取UDH结构,当获取UDH结构中IEI的值为0X62,即表示IED中保存的联系号码为旧联系号码;然后接收方终端继续读取IEDL,获取IEDL的值为0D,IEDL的值为0D表示IED内容长度为0D;按照IEDL的值表示的内容长度读取IED,获得IED的数据。例如,IEI的值为OX62,IEDL的值为OD时,获取IED的数据为8613600001255,将8613600001255为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可选的,若通知消息中携带了短消息文本内容,而接收方终端又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时,接收方终端可以将该通知消息转为普通短消息进行处理,即接收方终端直接显示该通知消息中的短消息文本内容,可以避免在接收方终端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时遗漏该通知消息。
步骤407,接收方终端以解析获得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接收方终端通讯录中查找该用户;
步骤408,在接收方终端确定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后,向接收方终端的用户显示是否选择更新的提示消息;
该提示消息用于接收方终端的用户判断是否需要将该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替换为新联系号码。例如,接收方终端确定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为张三,则接收方终端生成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的内容为张三有新联系号码,您是否要更新张三的联系号码,并包括“是”与“否”的选择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是一项可选的功能,接收方终端用户可以自主配置是否需要显示该提示消息,以及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提示消息显示内容的格式。
步骤409,当接收方终端的用户选择不需要更新该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时,接收方终端结束对该通知消息的处理;
步骤410,当接收方终端的用户选择需要更新该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时,接收方终端将保存的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7之后可以直接执行步骤410中的联系号码更新,而不必显示提示消息给用户选择。为了表述清晰,在附图4中以虚线箭头或者虚线框来表示步骤407-步骤409。
步骤411,在接收方终端更新联系号码之后,接收方终端显示已完成更新的报告消息。
在接收方终端更新通讯录中的发送方终端的用户的联系号码之后,接收方终端生成已完成更新的报告消息,并显示该报告消息,此报告消息用于提示接收方终端用户已完成发送方终端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方终端显示已完成更新的报告消息是一项可选的功能,接收方终端用户可以自主配置是否需要显示此报告消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提示消息和报告消息均为可选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实现了联系号码可以进行自动更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以发送方终端未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仍使用旧联系号码)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需要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用户可以通过终端提供的更新联系号码的选项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步骤601的具体实现可参考附图4中的步骤401,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2,发送方终端从更新联系人的指令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待通知的联系人,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该发送方终端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由于发送方终端还未更换用户识别卡,因此,通过用户识别卡获取的号码为旧联系号码。其中,该用户识别卡可以为SIM卡。
步骤603,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并生成包含该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用户的旧联系号码的短消息,该更新标识用于指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
由于发送方终端使用的用户识别卡为旧联系号码,因此,发送方终端生成的短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为该旧联系号码。
步骤602中提取的待通知的联系人则作为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携带在通知消息的接收方字段中。
本实施例中生成的通知消息的结构与附图4中生成的通知消息的结构类似,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生成的通知消息中IED字段和IEI字段与附图4中的IED字段和IEI字段的取值不同。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UDH结构中的IED字段携带的是用户的新联系号码,用作更新标识的IEI字段取值为0X61。
例如,当发送方终端获取的新联系号码为13600001234时,本实施例中的UD的数据结构如图7所示:UDL的值为12;UDHL的值为11;IEI的值为0X61(表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且IED中携带用户的新联系号码);IEDL的值为0D;IED的值为8613600001234。其中,UDL的值为12表示UD的长度为12;UDHL的值为11表示UDH的长度为11;IEI的值为0X61,表示该短消息为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且IED中保存的联系号码为新联系号码;IEDL的值为0D表示IEI内容的长度为OD;IED的值为8613600001234表示在发送方终端生成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的新联系号码为861360000123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中,UD中数据的长度采用十六进制表示。当然,本实施例不限制数据长度的表示方式。
可选的,发送方终端还可以进一步获取用户编辑的短消息文本内容,然后在生成通知消息时,在UD中进一步包括SM字段,用该SM字段来携带短消息文本内容的通知消息。
步骤604-步骤605,发送方终端通过SMSC向将通知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
发送方终端发送通知消息的过程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短消息的发送流程,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6,在接收发送方终端发送通知消息之后,接收方终端解析该通知消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接收方终端解析该通知消息具体包括:解析通知消息中的TPDU结构,根据TPDU结构中的UDHI的参数确定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DH结构,解析该UDH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方终端在解析通知消息时可参考附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析流程,由于本实施例是以未更换用户识别卡的发送方终端发送更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为例,因此,接收方终端根据UDHI的参数可确定该通知消息中包含有UDH结构,并在解析该UDH结构时确定UDH结构中携带有更新标识和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接收方终端从UDH结构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可选的,若通知消息中携带了短消息文本内容,而接收方终端又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时,接收方终端可以将该通知消息转为普通短消息进行处理,即接收方终端直接显示该通知消息中的短消息文本内容,可以避免在接收方终端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时遗漏该通知消息。
步骤607,接收方终端以从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得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接收方终端通讯录中查找该用户;
步骤608,在接收方终端确定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之后,向接收方终端的用户显示是否选择更新的提示消息;
步骤608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附图4中的步骤408,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是一项可选的功能,接收方终端用户可以自主配置是否需要显示该提示消息,以及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提示消息显示内容的格式。
步骤609,当接收方终端的用户选择不需要更新该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时,接收方终端结束对该通知消息的处理;
步骤610,当接收方终端的用户选择需要更新该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时,接收方终端将保存的待更新联系号码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7之后可以直接执行步骤610中的联系号码更新,而不必显示提示消息给用户选择。为了表述清晰,在附图6中以虚线箭头或者虚线框来表示步骤607-步骤609。
步骤611,在接收方终端更新联系号码之后,接收方终端显示已完成更新的报告消息。
在接收方终端更新通讯录中的发送方终端的用户的联系号码之后,接收方终端生成已完成更新的报告消息,并显示该报告消息,此报告消息用于提示接收方终端用户已完成发送方终端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方终端显示已完成更新的报告消息是一项可选的功能,接收方终端用户可以自主配置是否需要显示此报告消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提示消息和报告消息均为可选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实现了联系号码可以进行自动更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801,获取模块802,确定模块803,生成模块804,发送模块805,该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比如,手机。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获取模块8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801接收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将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提供给生成模块804;
确定模块8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801接收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并将确定的联系人提供给生成模块804;
生成模块804,用于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发送模块805,用于将通知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更新标识将保存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其中,确定模块803在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时,可以由用户来选择,也可以由确定模块803自动确定。
由用户选择时,根据接收模块801接收用户在通讯录中选择联系人的操作,确定模块803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
由确定模块803自动确定时,确定模块803可以自动读取通讯录,根据通讯录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可以理解的是,待通知的联系人为通讯录中保存的部分联系人或所有联系人。确定模块803可以默认选择通讯录中的所有联系人,也可以由接收模块801接收用户预先设置选择的条件(如,联系频率等),由确定模块803根据该条件从通讯录中选择符合条件的联系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发送方终端的换卡情况提供两种方案。
方案一:本装置所在的终端已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已使用新联系号码),则用户在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方案二:本装置所在的终端未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仍使用旧联系号码),则用户在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该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其中,用户识别卡可以是移动终端的SIM卡。联系号码可以是MDN,即当移动用户作被叫时,主叫用户所需拨的号码。目前,我国使用的移动电话号码为11位,其中各段有不同的意义:前3位表示网络识别号;第4-7位表示地区编码;第8-11位表示用户号码。该指令可携带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或者旧联系号码。
下面分别对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采用方案一时,获取模块802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具体包括:获取模块802从更新联系人的指令中提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采用方案二时,获取模块802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具体包括:获取模块802从更新联系人的指令中提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在发明实施例中,通知消息可以为短消息。
采用方案一时,生成模块804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包括:生成模块804构造包含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以及生成包含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新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具体的,如图9所示,生成模块804,包括:第一构造单元8041,第一生成单元8042;
第一构造单元8041构造包含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具体的,第一构造单元8041构造包括IEI、IED的UDH结构,将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并将IEI设置为更新标识,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以便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以IED中携带的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然后第一生成单元8042生成包含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新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
其中,在方案一中,生成模块804生成的通知消息的具体结构可参考附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采用方案二时,生成模块804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包括:生成模块804构造包含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以及生成包含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旧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具体的,如图10所示,生成模块804,包括:第二构造单元8043,第二生成单元8044;
第二构造单元8043构造包含发送方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更新标识的UDH结构;具体的,第二构造单元8043构造包括IEI、IED的UDH结构;以及将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并将IEI设置为更新标识,该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以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发送方用户,并将查找到的发送方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IED中携带的新联系号码。然后第二生成单元8044生成包含UDH结构且发送方号码设置为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
其中,在方案二中,生成模块804生成的通知消息的具体结构可参考附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由于接收方终端可能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通知消息中携带短消息文本内容用于通知接收方进行联系号码更新。具体的,获取模块802,还用于获取发送方用户编辑的短消息文本内容并提供给生成模块804,生成模块804在生成通知消息时,将短消息文本内容携带在通知消息中,比如,可以在UD中增加SM字段,将短消息文本内容携带在SM字段中,以便当接收方终端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时,接收方终端将该通知消息转为普通短消息进行处理。
例如,当接收方终端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时,接收方终端可以直接获取短信文本中的短信文本内容,并直接显示通知消息中的短信文本内容,避免在接收方终端不具备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功能时遗漏该通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8-附图10所示装置中,其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可以实现自动更新联系号码。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01,识别模块1102,获取模块1103,更新模块1104,该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该终端为接收方终端,该接收方终端可以为手机。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发送方终端在用户需要更新联系号码时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更新标识,以及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更新标识用于接收该通知消息的装置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识别模块1102,用于解析接收模块1101接收到的通知消息,在确定通知消息中携带有更新标识时,通知获取模块1103;
获取模块1103,用于根据更新标识获取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提供给更新模块1104;
更新模块1104,用于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知消息可以为包含UDH结构的短消息,UDH结构中包括被设置为更新标识的IEI,以及携带新联系号码或旧联系号码的IED。其中,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该通知消息的装置对通讯录中保存的发送方终端用户的联系号码进行更新。
识别模块1102在解析通知消息的过程中,若发现该通知消息中携带了更新标识,则根据该更新标识确定需要对发送该通知消息的用户的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识别模块1102通知获取模块1103根据更新标识从通知消息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
具体的,识别模块1102解析通知消息中的TPDU结构,根据TPDU结构中的UDHI参数确定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DH结构,解析UDH结构,在确定UDH结构中携带有更新标识时,通知获取模块1103。例如,当UDHI的参数为1时,表示该通知消息中存在UDH结构;当UDHI的参数为0时,表示该通知消息中不存在UDH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发送方终端在发送通知消息时可能已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已使用新联系号码)或者未更换用户识别卡(即发送方终端仍使用旧联系号码),对于这两种情况,发送方终端发送通知消息时采用的号码并不相同。因此,发送方终端将通知消息中的更新标识设置为不同取值来区分这两种情况。其中,通知消息的具体结构可参考附图4步骤402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比如,以UDH结构中IEI字段的取值为0X61或0X62作为更新标识(即IEI字段的取值为0X61或0X62时,指示接收该通知消息的装置进行更新联系号码)。其中,IEI字段的取值为0X61时,指示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UDH中的IED字段中;IEI字段的取值为0X62时,指示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UDH中的IED字段中。若更新标识指示旧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获取模块1103根据更新标识从通知消息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获取模块1103从IED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若更新标识指示新联系号码携带在IED中,获取模块1103根据更新标识从通知消息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获取模块1103从IED中获取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在获取模块1103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之后,更新模块1104,用于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1所示装置中,其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实现了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目的。
以上附图8至附图11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功能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具体的,附图8至附图11所描述的装置可以在终端,如手机,等硬件装置上实现。
如图12所示,附图12为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终端可包括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201、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通信接口1204和总线1205。其中,I/O接口1201、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和通信接口1204通过总线1205通信连接。
I/O接口1201负责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可以接收用户操作按键或者触摸屏的输入,也可以将终端的处理结果通过屏幕或声音输出给用户。
处理器120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2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203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203中,并由处理器1202来执行。
通信接口1204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装置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例如但不限于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等)之间的通信。
总线1205可包括一通路,在装置各个部件(例如I/O接口1201、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和通信接口1204)之间传送信息。
应注意,尽管附图12所示的硬件仅仅示出了I/O接口1201、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通信接口1204以及总线1205,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终端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还可包含实现其他功能的硬件器件。
一方面,当附图12所示的终端用于实现附图8至附图10任一实施例所示的装置(即作为发送方终端)时,该终端中的I/O接口1201,用于接收发送方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处理器1202,用于根据I/O接口1201接收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以及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在获取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新联系号码以及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之后,处理器1202还用于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并将该通知消息通过通信接口1204发送给接收方终端;处理器在实现上述功能时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实现附图8至附图10任一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的程序代码,处理器1202,通过执行存储器12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发送方终端的功能;
通信接口1204,用于将处理器1202生成的通知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更新标识将保存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另一方面,当附图12所示的终端用于实现附图11实施例所示的装置(即作为接收方终端)时,该装置中的通信接口1204,用于接收需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用户的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更新标识,以及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处理器1202,用于解析通信接口1204接收到的通知消息,以及根据更新标识获取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在处理器1202获取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之后,处理器1202还用于以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用户并将查找到的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新联系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知消息可以为包含UDH结构的短消息,UDH结构中包括被设置为更新标识的IEI,以及携带新联系号码或旧联系号码的IED。其中,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该通知消息的装置对通讯录中保存的发送方终端用户的联系号码进行更新。
处理器1202在解析通知消息的过程中,若发现该通知消息中携带了更新标识,则根据该更新标识从通知消息中获取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确定需要对发送该通知消息的用户的联系号码进行更新。
具体的,处理器1202解析通知消息的过程可参考附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以及图11所示的装置实施例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实现附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的程序代码,处理器1202,通过执行存储器12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接收方终端的功能。
可选的,终端中的I/O接口1201可以用于在处理器1202执行完联系号码更新后,向接收方用户展示报告消息,提醒接收方用户更新操作已完成。
可选的,在处理器1202执行联系号码更新之前,还可以进一步通过I/O接口1201向接收方用户发送提示消息,提示接收方用户选择是否更新通知消息中的联系号码,并通过I/O接口1201接收接收方用户的选择,在接收方用户选择更新时,执行后续的联系号码更新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知联系号码更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的更新标识,使得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该更新标识自动对联系号码进行更新,而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实现自动更新联系号码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方终端-发送方终端)
发送方终端接收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所述发送方终端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
所述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更新标识将保存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所述发送方终端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
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旧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括信息单元标识IEI、信息单元数据IED的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IED中携带的所述新联系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发送方终端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UDH结构;
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新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所述旧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构造包括IEI、IED的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所述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IED中携带的所述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3-4,6-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通过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标识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DH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所述用户在通讯录中选择联系人的操作,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或者,
所述发送方终端自动读取通讯录来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
10.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
接收方终端接收发送方终端在用户需要更新联系号码时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更新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所述接收方终端解析所述通知消息,在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更新标识时,根据所述更新标识从所述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
所述接收方终端以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为包含用户数据头UDH结构的短消息,所述UDH结构中包括被设置为更新标识的信息单元标识IEI,以及携带所述新联系号码或旧联系号码的信息单元数据IE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根据所述更新标识从所述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从所述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包括:
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终端解析所述通知消息包括:
解析所述通知消息中的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根据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数据头UDH结构,解析所述UDH结构。
15.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方终端-发送方终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并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提供给生成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确定待通知的联系人,并将确定的联系人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携带更新标识,以及所述新联系号码和所述旧联系号码的通知消息,并将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作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接收方,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方终端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更新标识将保存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自动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构造单元,用于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用户数据头UDH结构;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新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构造单元,具体用于构造包括信息单元标识IEI、信息单元数据IED的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IED中携带的所述旧联系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IED中携带的所述新联系号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中携带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指令中提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装载的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将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和新联系号码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为短消息,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构造单元,用于构造包含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以及所述更新标识的UDH结构;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含所述UDH结构且发送方字段设置为所述旧联系号码的短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构造单元,具体用于构造包括IEI、IED的所述UDH结构,将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并将所述IEI设置为所述更新标识,所述更新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以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在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的号码。
22.根据权利要求17-18,20-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通过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标识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DH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5-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更新联系号码的指令,自动读取通讯录来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或者,接收所述用户在通讯录中选择联系人的操作,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确定所述待通知的联系人;将确定的联系人提供给所述生成模块。
24.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方终端在用户需要更新联系号码时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更新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和旧联系号码,所述更新标识用于指示接收所述通知消息的装置进行联系号码更新;
识别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通知消息,在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更新标识时,通知所述获取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标识获取所述旧联系号码和所述新联系号码,并提供给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以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在保存的通讯录中查找所述用户并将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更新为所述新联系号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为包含用户数据头UDH结构的短消息,所述UDH结构中包括被设置为更新标识的信息单元标识IEI,以及携带所述新联系号码或旧联系号码的信息单元数据IED。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提供给所述更新模块。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标识还指示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携带在所述IED中;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IED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旧联系号码,并从所述通知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新联系号码,并提供给所述更新模块。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解析所述通知消息中的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结构,根据所述TPDU结构中的用户数据头标识UDHI参数确定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数据头UDH结构,解析所述UDH结构,在确定所述UDH结构中携带有所述更新标识时,通知所述获取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74334A CN103179531A (zh) | 2013-03-04 | 2013-03-04 | 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74334A CN103179531A (zh) | 2013-03-04 | 2013-03-04 | 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9531A true CN103179531A (zh) | 2013-06-26 |
Family
ID=4863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674334A Pending CN103179531A (zh) | 2013-03-04 | 2013-03-04 | 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79531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6638A (zh) * | 2013-12-03 | 2014-03-2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3929356A (zh) * | 2014-05-04 | 2014-07-16 | 网之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对发生变更的个人信息实现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486749A (zh) * | 2014-12-26 | 2015-04-0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通讯录更新方法及装置 |
CN104518947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信息变更通知装置及信息变更通知方法 |
CN104702760A (zh) * | 2013-12-10 | 2015-06-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讯号码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
CN104994226A (zh) * | 2015-06-09 | 2015-10-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讯录的更新方法和系统 |
CN105744038A (zh) * | 2016-03-29 | 2016-07-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状态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5812529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送号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847516A (zh) * | 2016-05-28 | 2016-08-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702318A (zh) * | 2017-06-23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cs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10601928A (zh) * | 2019-08-22 | 2019-12-20 |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号码分析表的更新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4747A (zh) * | 2006-04-27 | 2007-10-31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更新移动通信终端通讯录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212737A (zh) * | 2006-12-30 | 2008-07-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手机通讯录自动更新的方法 |
CN101399872A (zh) * | 2008-11-20 | 2009-04-01 | 侯万春 | 具有电话簿自动更新功能的移动电话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
2013
- 2013-03-04 CN CN2013100674334A patent/CN10317953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4747A (zh) * | 2006-04-27 | 2007-10-31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更新移动通信终端通讯录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212737A (zh) * | 2006-12-30 | 2008-07-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手机通讯录自动更新的方法 |
CN101399872A (zh) * | 2008-11-20 | 2009-04-01 | 侯万春 | 具有电话簿自动更新功能的移动电话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8947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信息变更通知装置及信息变更通知方法 |
WO2015081861A1 (zh) * | 2013-12-03 | 2015-06-1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3686638A (zh) * | 2013-12-03 | 2014-03-2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4702760A (zh) * | 2013-12-10 | 2015-06-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讯号码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
WO2015085912A1 (en) * | 2013-12-10 | 2015-06-18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number update |
CN103929356A (zh) * | 2014-05-04 | 2014-07-16 | 网之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对发生变更的个人信息实现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486749A (zh) * | 2014-12-26 | 2015-04-0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通讯录更新方法及装置 |
CN105812529B (zh) * | 2014-12-31 | 2019-06-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送号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812529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送号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4994226A (zh) * | 2015-06-09 | 2015-10-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讯录的更新方法和系统 |
CN105744038A (zh) * | 2016-03-29 | 2016-07-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状态同步方法及装置 |
WO2017166558A1 (zh) * | 2016-03-29 | 2017-10-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状态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5744038B (zh) * | 2016-03-29 | 2019-07-0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状态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5847516A (zh) * | 2016-05-28 | 2016-08-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702318A (zh) * | 2017-06-23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cs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8702318B (zh) * | 2017-06-23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cs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10601928A (zh) * | 2019-08-22 | 2019-12-20 |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号码分析表的更新方法及系统 |
CN110601928B (zh) * | 2019-08-22 | 2021-11-05 |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号码分析表的更新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79531A (zh) | 一种更新联系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2036065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ntact Information Using a Wireless Terminal | |
US9894500B2 (en) | Status information update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8810123B (zh) | 开通移动蜂窝网络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5554851A (zh) | 移动终端快速搜网方法及装置 | |
CN105426189A (zh) | 一种通知栏合并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426583A (zh) | 基于近场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近场通信设备 | |
EP2941058A1 (en)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190124191A1 (en) | Mobile termina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ding and sharing contact | |
CN104392500A (zh) | 一种考勤方法 | |
WO2015010591A1 (en) |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adding contacts | |
CN104346838A (zh) | 一种终端及系统 | |
CN104486748A (zh) | 联系人号码更新方法及移动终端 | |
JP2017098742A (ja) | サービス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 |
CN102946474A (zh) | 自动分享联系人的联系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8605207B (zh) | 通话记录的同步方法、云平台和终端 | |
CN112788090B (zh) | 一种网络资源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579264B (zh) | 一种应用程序跳转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4125593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EP3015990B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3685670A (zh) | 电话号码自动保存的方法和设备 | |
EP3711008B1 (e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sms message and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
CN105391883B (zh) | 一种手机App添加周边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378119B (zh) | 一种信息群发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027736B (zh) | 通讯录的标记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