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7780B -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7780B
CN103177780B CN201310012032.9A CN201310012032A CN103177780B CN 103177780 B CN103177780 B CN 103177780B CN 201310012032 A CN201310012032 A CN 201310012032A CN 103177780 B CN103177780 B CN 103177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device
flow distribution
distributor
ball bowl
pressu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20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7780A (zh
Inventor
林绍萱
余凡
丁宗华
刘彬
朱焜
陈惠亮
李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120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7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7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7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7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7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为球碗形网孔结构,分配装置底部下方固定有若干块支撑筋板;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中上部呈旋转对称布置多排等直径的圆形开孔,每排圆形开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均布的圆形孔;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下部、距离中心轴不同径向距离处设置了三排方形流水孔,每排方形流水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布置的方形孔,在有支承筋板处不开方形孔;在分配装置球碗底部中心区域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流水孔。本发明结构能较好的满足压力容器下腔室流场的相关要求,且能在堆芯严重事故工况下提供足够的金属填充以满足堆芯熔融的相关要求。同时该结构还具有便于维修检查、降低堆内构件振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厂核反应堆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是核蒸汽供应系统(NSSS)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燃料在这里维持可控的链式裂变反应,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使流经反应堆的冷却剂温度升高,然后通过冷却剂循环回路将热能从堆芯导出。反应堆冷却剂在堆芯内分布的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堆芯的温度分布,同时对热管因子,DNBR等堆芯关键安全参数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进入堆芯前,冷却剂的均匀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堆芯热量能否及时顺利的导出,直接决定了堆芯热点的位置和热管因子的大小,而热管因子直接关系到整个核反应堆乃至整个核电厂的安全,同时影响到核蒸汽的经济性。
同时在核电厂安全评估方面,假设在严重事故工况下发生堆芯熔融(以下简称:IVR),堆芯以下所有堆内构件金属熔化成液态,同压力容器内壁接触,将堆芯热量导出。该事故工况下,需要有足够体积的金属和压力容器内壁接触,从而增大传热面积,以保证压力容器不被熔穿。
鉴于冷却剂均匀程度以及核电厂安全评估的重要性,一种设计性能优良的堆流量分配装置对核反应堆的安全及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要保证进入堆芯的冷却剂能够均匀分布,关键是在冷却剂进入堆芯前对其进行均匀的分配,而且要尽量减少流量分配过程中涡流的产生,以减少冷却剂压力的损失和振动的产生。
传统的流量分配装置多为孔板式结构,由一层或多层孔板通过一定的支撑叠加而成,这种结构流量分配效果不理想,而且结构和安装相对复杂,不便于维修,而且阻力系数相对较高。
国外新型的流量分配装置采用了分离结构,由一个加工了大量流水孔的流量分配环和一块涡流抑制板相配合而成,这种结构流量分配相对理想,但流量分配环焊接固定在压力容器上,维修相当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较好的满足压力容器下腔室流场的相关要求、具有便于维修检查、降低堆内构件振动等优点的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为球碗形网孔结构,分配装置底部下方固定有若干块支撑筋板;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中上部呈旋转对称布置多排等直径的圆形开孔,每排圆形开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均布的圆形孔;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下部、距离中心轴不同径向距离处设置了三排方形流水孔,每排方形流水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布置的方形孔,在有支承筋板处不开方形孔;在分配装置球碗底部中心区域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流水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所述的支撑筋板有八块,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连接在分配装置底部下方。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流量分配装置采用了加工了大量流水孔的球碗形网孔结构,该结构能较好的满足压力容器下腔室流场的相关要求,且能在堆芯严重事故工况下提供足够的金属填充以满足堆芯熔融的相关要求。同时该结构还具有便于维修检查、降低堆内构件振动等优点。
本发明的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主要功能是使从压力容器进口进入的冷却剂,通过环腔后,进入压力容器下腔室流量分配装置后,沿着压力容器下封头圆弧面和流量分配装置底部流水孔实现转向,期间通过其侧面和底部流水孔,来自四周和底面的冷却剂在流量分配装置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混后进入堆芯。由于有八个支承筋板连接固定,使整个流量分配装置具有很好的刚性,足够抵御冷却剂的横向冲击和水力提升力。
通过变更流量分配装置侧面和底部流水孔的大小、数量、形状、位置来调节冷却剂进入堆芯前的分配效果和沿程阻力损失,以满足邻近组件的入口流量分配偏差允许值、最大平均流量,压降等指标。整个装置的金属体积能较好的满足IVR相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剖视图。
图2为流量分配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2-防断底板,3-流量分配装置,4-能量吸收装置,6-圆形孔,7-连接螺钉,8-方形孔,9-圆形流水孔,10-支承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为球碗形网孔结构,分配装置底部下方固定有八块支撑筋板10,八块支撑筋板10通过连接螺钉7固定连接在分配装置底部下方。
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中上部呈旋转对称布置10排圆形开孔,每排圆形开孔包括100个周向均布的圆形孔6,各排开孔直径不同,从上到下依次是66mm、64mm、62mm、60mm、58mm、56mm、54mm、52mm、50mm和48mm。
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下部、距离中心轴不同径向距离处设置了3排方形流水孔,从外到内每排周向布置的方形流水孔8的数量分别为56个、40个和24个,在有支承筋板10处不开方形孔。
在分配装置球碗底部中心区域开设有9个直径为80mm的圆形流水孔9。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中上部呈旋转对称布置多排等直径的圆形开孔,每排圆形开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均布的圆形孔6;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下部、距离中心轴不同径向距离处设置了三排方形流水孔,每排方形流水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布置的方形孔8;在分配装置球碗底部中心区域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流水孔9。通过变更流量分配装置侧面和底部流水孔的大小、数量、形状、位置来调节冷却剂进入堆芯前的分配效果和沿程阻力损失,以满足邻近组件的入口流量分配偏差允许值、最大平均流量,压降等指标。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3采用球碗形网孔结构,具有设计流量分配均匀,IVR金属体积充足,便于维修检查和降低堆内构件振动等特点。该流量分配装置3的外形轮廓根据下腔室内流体的流动特征采用适当的流线形设计,以有利于下腔室流场的均匀和稳定。流量分配装置3和堆内构件防断底板2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堆芯跌落事故下能量吸收装置4能较好的实现功能。由于整个结构金属体积较大,故能较好的满足IVR相关要求。该流量分配装置加工完成后,该装置作为堆内构件独立的一部分,工作时固定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1上,流量分配装置和支承筋板通过螺钉连接,为可拆卸式,便于对流量分配装置进行检查维修。

Claims (5)

1.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为球碗形网孔结构,分配装置底部下方固定有8块支承筋板(10);
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中上部呈旋转对称布置10排圆形开孔,每排圆形开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均布的圆形开孔(6);在分配装置球碗周向侧壁下部、距离中心轴不同径向距离处设置了三排方形流水孔,每排方形流水孔包括若干个周向布置的方形流水孔(8),在有支承筋板(10)处不开方形流水孔;在分配装置球碗底部中心区域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流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8块支承筋板(10),通过连接螺钉(7)固定连接在分配装置底部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圆形开孔包括100个周向均布的圆形开孔(6),各排开孔直径不同,从上到下依次是66mm、64mm、62mm、60mm、58mm、56mm、54mm、52mm、50mm和4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每排周向布置的方形流水孔(8)的数量分别为56个、40个和24个,在有支承筋板(10)处不开方形流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配装置球碗底部中心区域开设有9个直径为80mm的圆形流水孔(9)。
CN201310012032.9A 2013-01-14 2013-01-14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Active CN103177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2032.9A CN103177780B (zh) 2013-01-14 2013-01-14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2032.9A CN103177780B (zh) 2013-01-14 2013-01-14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7780A CN103177780A (zh) 2013-06-26
CN103177780B true CN10317778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8637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2032.9A Active CN103177780B (zh) 2013-01-14 2013-01-14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7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9707A (zh) * 2014-12-01 2016-06-29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压水反应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中的压差测点布置结构
CN104637553A (zh) * 2015-01-28 2015-05-20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流量分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核反应堆组件
CN107146642B (zh) * 2017-06-21 2023-05-1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站反应堆的堆内流量分配装置
CN107221368B (zh) * 2017-07-26 2023-07-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反应堆冷却剂抑涡及流量分配装置及反应堆堆内构件
CN107658031B (zh) * 2017-08-18 2024-02-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压水型核反应堆嵌套式组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74A (zh) * 1992-06-24 1994-01-12 西屋电气公司 阻止核反应堆冷却剂流体形成旋涡的装置
JP2002257971A (ja) * 2001-02-28 2002-09-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原子炉容器
CN101606204A (zh) * 2007-02-12 2009-12-16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加压水反应堆流动裙部设备
WO2012098874A1 (ja) * 2011-01-19 2012-07-26 株式会社 東芝 加圧水型原子炉
CN102800371A (zh) * 2012-05-04 2012-11-2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反应堆流量分配结构
CN202650566U (zh) * 2012-06-08 2013-01-0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椭球式流量分配器
CN203070788U (zh) * 2013-01-14 2013-07-17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74A (zh) * 1992-06-24 1994-01-12 西屋电气公司 阻止核反应堆冷却剂流体形成旋涡的装置
JP2002257971A (ja) * 2001-02-28 2002-09-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原子炉容器
CN101606204A (zh) * 2007-02-12 2009-12-16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加压水反应堆流动裙部设备
WO2012098874A1 (ja) * 2011-01-19 2012-07-26 株式会社 東芝 加圧水型原子炉
CN102800371A (zh) * 2012-05-04 2012-11-2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反应堆流量分配结构
CN202650566U (zh) * 2012-06-08 2013-01-0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椭球式流量分配器
CN203070788U (zh) * 2013-01-14 2013-07-17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7780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7735B (zh) 超临界水堆组合式方形燃料组件及使用该燃料组件的堆芯
CN103177780B (zh)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CN103177782B (zh) 一种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
CN103377735B (zh) 一种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
CN103474097B (zh) 高快中子注量率堆芯
CN103474099B (zh) 高热中子注量率堆芯
CN103871500B (zh) 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筒状流量分配装置
CN103871503B (zh) 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板状流量分配装置
CN103871501A (zh) 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流量分配装置
CN103106931A (zh)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双流程堆芯的堆内构件
CN104183279A (zh) 一种内冷式压水反应堆堆芯
CN202650566U (zh) 椭球式流量分配器
CN203070788U (zh) 一种压水核反应堆流量分配装置
CN103474106A (zh) 椭球式流量分配器
CN203026178U (zh) 一种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
CN103871502A (zh) 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筒式流量分配装置
CN101656112B (zh) 压力壳内驱动机构驱动的挤水棒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水堆
CN107785084B (zh) 一种自加压型的一体化冷容器型反应堆
CN113178267B (zh) 一种用于棱柱式高温气冷堆的混合腔室结构
CN105529052A (zh) 一种热中子谱混合定位多流区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
CN206946952U (zh) 一种基于穹顶结构的压水型反应堆内流量分配装置
CN106448750B (zh) 一种嵌入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堆燃料组件
CN110853772B (zh) 一种基于正方形燃料组件的单流程超临界水冷堆
CN107658031B (zh) 压水型核反应堆嵌套式组件
CN110853770B (zh) 一种基于正六角形燃料组件的单流程超临界水冷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