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6872A - 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6872A
CN103176872A CN2011104336037A CN201110433603A CN103176872A CN 103176872 A CN103176872 A CN 103176872A CN 2011104336037 A CN2011104336037 A CN 2011104336037A CN 201110433603 A CN201110433603 A CN 201110433603A CN 103176872 A CN103176872 A CN 103176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system
equipment
testing result
basic input
rout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36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6872B (zh
Inventor
王浩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zhou Runho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4336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687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11043360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3176872B/zh
Priority to US13/396,164 priority patent/US8839040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176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6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6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6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84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by power-on test, e.g. power-on self test [PO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此计算机系统包括设备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具有当前设备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于启动程序中检测计算机系统的设备而获得检测结果,以及比较该检测结果与该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进行报警。

Description

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检测设备的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在启动程序中,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以下称BIOS)单元会对系统内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称CPU)的个数和类型,双列直插式内存组件(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以下称DIMM)的个数、容量和频率,以及硬盘的个数进行检测。如果这时某个设备损坏,例如两个CPU中的一个损坏,则BIOS单元根本就不能检测到损坏的CPU。因此,BIOS单元就会认为只有一个CPU,而BIOS单元继续进行启动程序。DIMM也有相同的情况,损坏的DIMM无法被BIOS单元检测到而被认为不存在。但事实上,损坏的设备是存在的,只是因此损坏了不能被检测到。用户(系统管理者)无法借由启动程序了解计算机系统中有无设备损坏了,使得损坏的设备不能及时被维修(或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此计算机系统在启动程序中可以知道设备有无发生了异常,并在发生异常时进行报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系统。此计算机系统包括第一设备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设备。其中,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预先存储有当前设备表。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于启动程序中检测计算机系统的所述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比较该第一检测结果与该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进行报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检测报警方法。该检测报警方法包括:预先存储当前设备表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使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于启动程序中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比较该第一检测结果与该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以及若不匹配,则进行报警。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运行检测报警方法的计算机系统。此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预先存储有当前设备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于启动程序中检测计算机系统的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借由比较该第一检测结果与该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可以知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有无发生了异常。若不匹配,表示计算机系统有设备发生了异常,则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进行报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一种计算机系统1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一种计算机系统2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计算机系统
110:内存
105:芯片组
110:中央处理单元
120: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
130:基板管理控制器
140:双列直插式内存组件
150:硬盘
210:传感器
22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一种计算机系统1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计算机系统100包括第一设备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以下称BIOS)单元120。BIOS单元120预先存储有当前设备表。BIOS单元120可以是任何运行BIOS的控制器或固件(firmware)。
BIOS单元120耦接于所述第一设备。其中,BIOS单元120于启动程序(或开机程序)中检测计算机系统100的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一设备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称CPU)110、双列直插式内存组件(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以下称DIMM)140、硬盘(hard disc)150及/或其它计算机系统内部设备。本实施例还包括芯片组(chipset)105。BIOS单元120透过芯片组105耦接至CPU 110、DIMM 140、硬盘150及其它第一设备。
上述启动程序(或开机程序)包含开机自我检测(Power On Self Test,以下称POST)。BIOS单元120可以在POST阶段对计算机系统100的第一设备进行检测,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例如,BIOS单元120可以在POST阶段对计算机系统100内CPU 110的个数和类型,DIMM 140的个数、容量和频率,以及硬盘150的个数、容量进行检测。
在此假设计算机系统100具有两个CPU 110。因此,CPU 110的数量及其它信息可以事先记录在前设备表内。如果这时计算机系统100的某个设备损坏,例如两个CPU 110中的一个损坏,则BIOS单元120不能检测到损坏的CPU。因此,BIOS单元120进行检测所获得的第一检测结果显示计算机系统100只有一个CPU。BIOS单元120可以比较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与当前设备表的内容是否匹配。因为第一检测结果显示的CPU数量不匹配于前设备表所记录的CPU数量,表示CPU 110的其中一个发生了异常,则BIOS单元120可以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上述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的方式。例如,在屏幕上显示信息、驱动灯号硬件、驱动声音硬件、建立报警记录或是其它可以通知用户(系统管理者)的任何手段,都可以用来实现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的方式。
上述BIOS单元120中当前设备表的内容可以依照实际设计需求来决定,以及/或是依据BIOS单元120对计算机系统100进行检测而获得的数据属性来决定当前设备表的字段(field)。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设备表可以包含设备型号字段与数量字段。于本实施例中,当前设备表包含设备类型字段、特性字段与数量字段。例如,以CPU 110为例,当前设备表的设备类型字段可以填入设备类型“CPU”及/或处理器编号“i5-2500K”,特性字段可以填入频率速度“3.30GHz”、高速缓存“6.0MB”、核心(core)数量“4”及/或执行绪(thread ofexecution)数量“4”,而数量字段可以填入CPU数量“2”。以DIMM 140为例,当前设备表的设备类型字段可以填入设备类型“DIMM”及/或产品编号“KHX1600C9S3K2/4GX”,特性字段可以填入容量(Capacity)“4GB”及/或电压“1.5V”,而数量字段可以填入DIMM数量“2”。再以硬盘150为例,当前设备表的设备类型字段可以填入设备类型“HDD”及/或产品编号“7K3000”,特性字段可以填入尺寸“3.5”、容量“1.5TB”、转速“7200”及/或接口规格“SATA”,而数量字段可以填入硬盘数量“4”。
以CPU为例,当前设备表的设备类型字段可以填入处理器编号“i5-2500K”,特性字段可以填入频率速度“3.30GHz”,而数量字段可以填入CPU数量“2”。若BIOS单元120比较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与当前设备表的内容不匹配,则进行报警。例如,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示CPU的处理器编号是“i3-2330M”,然而当前设备表的设备类型字段内容为“i5-2500K”,显示CPU可能被非法置换,因此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再例如,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示CPU的频率速度是“2.2GHz”,然而当前设备表的特性字段内容为“3.30GHz”,显示CPU可能被非法置换,或是系统组态可能被非法改变,因此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再例如,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示CPU的数量是“1”,然而当前设备表的数量字段内容为“2”,显示CPU可能被非法窃取,或是可能有一个CPU故障,因此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
上述BIOS单元120中当前设备表,可以是由制造厂商在产品出厂前事先依照实际产品的设备配置而将相关数据填入当前设备表,并将当前设备表记录于BIOS单元120。于本实施例中,当前设备表是由BIOS单元120建立的。例如,计算机系统100的BIOS单元120可以提供以下配置界面,让用户可以对系统配置信息进行设置。在显示画面进入以下BIOS配置界面时,BIOS单元120可以把检测到信息预先填入,这样用户直接确认就可以了。
“SKU config check”[disable|enable]
-CPU count[integer]
-CPU frequence[integer]MHz
-Memory count[integer]
-Memory size[integer]GB
-IPMI sensor check[enable/disable]
-...
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前设备表可以由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以下称OS)中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建立/修改。当前设备表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BISO相关的特别工具,在OS下进行读写配置,这样方便用户对大量的服务器(server)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进行相同操作。
在报警后,BIOS单元120可以根据用户预先的设置而结束计算机系统100的启动程序,或让该启动程序继续执行。举例来说,以DIMM 140为例,当前设备表的特性字段可以填入容量“4GB”,而用户可以预先设置阈值(threshold)为2GB。所述阈值表示计算机系统100正常运作所需内存的最少容量。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示DIMM 140的容量是“3GB”(与当前设备表的特性字段的内容不匹配),因此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在报警后,由于DIMM 140的容量(3GB)大于预先设置的阈值(2GB),因此BIOS单元120可以让计算机系统100的启动程序继续执行。再例如,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示DIMM 140的容量是“1GB”(与当前设备表的特性字段的内容不匹配),因此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在报警后,由于DIMM 140的容量(1GB)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2GB),因此BIOS单元120可以结束计算机系统100的启动程序。
再举例来说,在报警后,BIOS单元120可以根据装置的类型而决定结束计算机系统100的启动程序,或让该启动程序继续执行。例如,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示硬盘150的规格或数量不匹配于当前设备表的相关内容,则BIOS单元120在报警后,BIOS单元120可以让计算机系统100的启动程序继续执行。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示CPU 110的规格或数量不匹配于当前设备表的相关内容,则BIOS单元120在报警后,BIOS单元120可以结束计算机系统100的启动程序。
图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一种计算机系统2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所示实施例可以参照图1的相关说明。不同于图1所示计算机系统100之处,在于计算机系统200还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controller,以下称BMC)130。在其它实施例中,BMC 130可以被置换为键盘控制器(Keyboard Control,KBC)、内嵌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或其它类型控制器/微处理器。BMC 130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200的传感器210、风扇220及/或其它基板组件。于本实施例中,传感器210可以是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传感器。
在该计算机系统200上电后,BMC 130便可以进行正常运作,不论计算机系统200的OS或BIOS单元120是否启动。于本实施例中,在该计算机系统200上电后、所述启动程序执行之前和/或所述启动程序执行过程中,BMC 130均可以检测计算机系统200的第二设备而获得该第二检测结果。BMC 130耦接至BIOS单元120。除了BIOS启动(初始化)期间之外,例如正常运作期间或是关机期间,BMC 130仍然可以持续检测计算机系统200的第二设备而获得第二检测结果。BMC 130先于BIOS单元120启动,用于检测该计算机系统200的第二设备(例如传感器210及/或风扇220等)而获得该第二检测结果。BIOS单元120于启动程序(例如POST程序)中检测计算机系统200的第一设备(例如CPU 110、DIMM 140、硬盘150等)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BIOS单元120可以访问BMC 130以获得该第二检测结果,以及将该第二检测结果加入该第一检测结果。因此,BIOS单元120可以比较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与当前设备表的内容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BIOS单元120可以进行报警。
例如,当BIOS启动时,BIOS单元120检测计算机系统200的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同时间BMC 130亦检测计算机系统200的第二设备而获得第二检测结果。BIOS单元120可以发送命令给BMC 130,获取相关的配置信息(即第二检测结果),例如BMC 130所控制的传感器210个数和风扇220个数等。BIOS单元120将BMC 130的第二检测结果加入该第一检测结果。因此,BIOS单元120可以比较汇整后的第一检测结果与当前设备表的内容是否匹配。如果有任何不匹配的内容,BIOS单元120就认为相应设备出现了问题,因此BIOS单元120可以在屏幕上输出相关信息,或驱动硬件(如LED或蜂鸣器)进行报警。
或者,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的方式包括在BMC 130建立报警记录(log)。因此,远程用户可以透过网络与BMC 130读取计算机系统200的报警记录。
综合上述诸实施例,在此说明计算机系统的检测报警方法。该检测报警方法包括:使BIOS单元120于启动程序中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比较该第一检测结果与BIOS单元120的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以及若不匹配,则进行报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程序可以包含开机自我检测(POST)。所述当前设备表可以包含设备类型字段、特性字段与数量字段。所述进行报警的方式包括在屏幕上显示信息、驱动灯号硬件、驱动声音硬件或建立报警记录。所述当前设备表可以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单元建立,或由操作系统(OS)中的应用程序建立该当前设备表。
依据计算机系统的实际设计与规格,所述第一设备可以包含双列直插式内存组件(DIMM)140、中央处理单元(CPU)110或硬盘(HDD)15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还包括底板管理控制器(BMC)130。BMC 130于该启动程序中检测计算机系统的第二设备(例如传感器210、风扇220等)而获得第二检测结果。BIOS单元120将该第二检测结果加入该第一检测结果,然后与BIOS单元120的当前设备表进行比较与报警。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进行报警的方式包括在BMC 130建立报警记录,以供远程管理装置读取该报警记录。远程管理装置可以透过管理网络,例如以太网(Ethernet),访问BMC 130,以及读取BMC 130的报警记录。因此,远程管理装置可以更快速、便利地监控/管理多个计算机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诸实施例提供运行检测报警方法的计算机系统。此计算机系统的BIOS单元120预先存储有当前设备表。于启动程序中,BIOS单元120与BMC 130检测计算机系统的设备而获得检测结果。借由比较检测结果与BIOS单元120的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可以知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有无发生了异常。若不匹配,表示计算机系统有设备发生了异常,则BIOS单元120进行报警,以及时通知用户(系统管理者)进行对应处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以及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设备;其中,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预先存储有当前设备表,并于启动程序中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所述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比较该第一检测结果与该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当前设备表包含设备类型字段、特性字段与数量字段;该第一检测结果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类型、特性与数量;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类型不匹配该设备类型字段的内容,或所述第一设备的特性不匹配该特性字段的内容,或所述第一设备的数量不匹配该数量字段的内容,则进行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根据用户预先的设置,在报警后,结束该计算机系统的启动程序或让该启动程序继续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建立该当前设备表,或由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建立该当前设备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系统还包括:
第二设备;
基板管理控制器,耦接于所述第二设备以及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先于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启动,用于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第二设备而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其中,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访问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以获得该第二检测结果,以及将该第二检测结果加入该第一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在该计算机系统上电后、所述启动程序执行之前和/或所述启动程序执行过程中,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第二设备而获得该第二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进行报警的方式包括在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建立报警记录,以供远程管理装置读取该报警记录。
8.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检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报警方法包括:
预先存储当前设备表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
使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于启动程序中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第一设备而获得第一检测结果;
比较该第一检测结果与该当前设备表是否匹配;以及
若不匹配,则进行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当前设备表包含设备类型字段、特性字段与数量字段;该第一检测结果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类型、特性与数量;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类型不匹配该设备类型字段的内容,或所述第一设备的特性不匹配该特性字段的内容,或所述第一设备的数量不匹配该数量字段的内容,则进行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报警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预先的设置,在报警后,结束该计算机系统的启动程序或让该启动程序继续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报警方法还包括:
由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建立该当前设备表,或由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建立该当前设备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报警方法还包括:
使基板管理控制器先于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启动,用于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第二设备而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访问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以获得该第二检测结果;以及
将该第二检测结果加入该第一检测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在该计算机系统上电后、所述启动程序执行之前和/或所述启动程序执行过程中,检测该计算机系统的第二设备而获得该第二检测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报警的方式包括在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建立报警记录,以供远程管理装置读取该报警记录。
CN201110433603.7A 2011-12-21 2011-12-21 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 Active CN103176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3603.7A CN103176872B (zh) 2011-12-21 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
US13/396,164 US8839040B2 (en) 2011-12-21 2012-02-14 Computer system and detecting-alarm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3603.7A CN103176872B (zh) 2011-12-21 计算机系统及其检测报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6872A true CN103176872A (zh) 2013-06-26
CN103176872B CN103176872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698A (zh) * 2016-04-22 2016-08-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bios选项值的方法
CN106815033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开机检查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CN107704368A (zh) * 2017-08-30 2018-02-16 安徽天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监测及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0699A1 (en) * 2004-02-26 2005-09-01 Smith Carey W. Collecting hardware asset information
CN1713156A (zh) * 2004-06-25 2005-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检测和诊断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方法和装置
CN1889051A (zh) * 2005-06-28 2007-01-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智能设备的固件实现部件检测的方法
US20070157051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r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01902355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的监控方法
CN102262578A (zh) * 2011-08-04 2011-11-30 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主板芯片上的信息记录和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0699A1 (en) * 2004-02-26 2005-09-01 Smith Carey W. Collecting hardware asset information
CN1713156A (zh) * 2004-06-25 2005-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检测和诊断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方法和装置
CN1889051A (zh) * 2005-06-28 2007-01-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智能设备的固件实现部件检测的方法
US20070157051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r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01902355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的监控方法
CN102262578A (zh) * 2011-08-04 2011-11-30 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主板芯片上的信息记录和管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5033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开机检查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CN105843698A (zh) * 2016-04-22 2016-08-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bios选项值的方法
CN107704368A (zh) * 2017-08-30 2018-02-16 安徽天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监测及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39040B2 (en) 2014-09-16
US20130166894A1 (en)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01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boot status and error data capture and analysis
TWI450103B (zh) 伺服器之遠端管理系統及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WO2017125014A1 (zh) 硬盘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3019885B (zh)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硬盘坏道监测方法及系统
US20170350403A1 (en) Fan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JP6602354B2 (ja) バスハング検出
CN112069035B (zh) 用于机箱的ipmi板卡健康管理系统以及健康监控方法
CN106598796A (zh) 一种测试reboot时硬件信息稳定性的方法
US9703937B2 (en) Method to prevent operating system digital product key activation failures
CN113434356A (zh) 自动检测及警示计算装置组件变更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64650A (zh) 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US8839040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detecting-alarming method thereof
CN112527605A (zh) 一种基于ipmi的服务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5878356A (zh) 磁盘故障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48138A (zh) 一种硬盘的故障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525486A (zh) Ssd smbus温度报警及低功耗状态的测试验证方法及装置
US20070294430A1 (en) Generating a device address persistent across different instantiation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90405A (zh) 硬盘错误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4138527A (zh) 一种提高服务器性能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US11640377B2 (en) Event-based generation of context-aware telemetry reports
JP5689783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障害情報管理方法
US20130145054A1 (en) Supervising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202004098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rive Health Information for a General Purpose Processing Unit Through Aggregation of Board Parameters
US10776240B2 (en) Non-intrusive performance monitor and service engine
CN111475378B (zh) 一种扩展器Expander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2

Address after: North side of Qingnian East Road, Yunhe Town,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izhou Runhong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Caoheji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 of Shanghai Pu Xing Road No. 789

Co-patentee before: Yingda Co., Ltd.

Patentee before: Yingd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