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4508A -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4508A
CN103174508A CN2013100808377A CN201310080837A CN103174508A CN 103174508 A CN103174508 A CN 103174508A CN 2013100808377 A CN2013100808377 A CN 2013100808377A CN 201310080837 A CN201310080837 A CN 201310080837A CN 103174508 A CN103174508 A CN 103174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chamber
storing cavity
fan
air storing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08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良枝
夏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3100808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4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4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5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包括缸体、活塞总成和曲轴连杆总成,所述缸体内形成有中轴,该缸体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定子;所述活塞总成由活动缸壁以及形成在该活动缸壁一侧表面上的活塞体组成;所述活塞体包括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中轴上的中心部,以及由该中心部起对称的向外延伸设置的两个扇形柱状的翼部;所述的翼部位于两个定子之间,使所述缸体和活塞总成共同界定出四个随活塞总成旋转而容积变化的腔体。其优点是:该内燃机进气方式独特,在进入工作腔前,混合气便在对应的储气腔进行预压缩。采用电控进气阀门,开闭由微机控制驱动马达直接驱动,取消传统的凸轮驱动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把某种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能够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并通过一定的结构使之再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也称为热机。汽车发动机采用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他区别于其他形式热机的特点,是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燃烧后的气体膨胀推动机械做功。燃气是实现热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媒介物质,这种媒介物质称为工作介质。目前主流形式的汽车发动机有以下几种:
1)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以汽油机为例)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进气行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2)转子发动机
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这二种发动机为汽车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们的缺点也显现出来,如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有着体积大、震动噪音不易很好控制、热效率不高等问题。转子发动机的体积虽然小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也比它们更环保,但是制造成本高、油耗大、维修难也是它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该内燃机的活塞形状为对称的扇形,通过对称扇形活塞及缸体定子将发动机缸体分割为四个腔,其中两个腔为工作腔,供燃料高压燃烧爆发;另两个腔为储气腔,为对应工作腔进气作预压缩准备。通过可燃混合气在两个工作腔的交替燃烧,气体膨胀,压力升高来推动扇形活塞转动,并通过曲轴连杆机构,最终实现动力输出。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由相互固定的本体以及缸盖组成,所述本体内形成垂直于所述缸盖内壁的中轴,该本体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断面形状呈扇环状的定子,这两个定子之间的本体内壁面呈柱面,且所述本体的内壁面绕所述中轴旋转对称;
活塞总成,由活动缸壁以及形成在该活动缸壁一侧表面上的活塞体组成;所述活塞体包括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中轴上的中心部,以及由该中心部起对称的向外延伸设置的两个呈扇形柱状的翼部;所述的翼部往复运动于两个定子之间,使所述缸体和活塞总成共同界定出四个随活塞总成转动而容积变化的腔体;其中一个翼部两侧的腔体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另一个翼部两侧的腔体为第一储气腔和第二储气腔;
曲轴连杆总成,包括与所述活塞总成铰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铰接的曲轴;被该曲轴连杆总成限定,所述活塞总成绕所述中轴在右止点和左止点之间转动;当活塞总成位于右止点时,第二工作腔和第一储气腔处于最小容积状态,而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储气腔处于最大容积状态;当活塞总成位于左止点时,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储气腔处于最小容积状态,而第二工作腔和第一储气腔处于最大容积状态;
所述中心部的周面上凹陷设置:第一工作腔进气通道,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腔处于最小容积时连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一储气腔;第二工作腔进气通道,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腔处于最小容积时连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一储气腔;
所述缸盖的内壁上凹陷设置:两个火花塞,各对应所述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两个喷油器,各对应所述第一储气腔/第二储气腔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两个进气阀门,各对应所述第一储气腔/第二储气腔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所述进气阀门通过该缸盖内部的储气腔进气通道与该缸盖上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还设有选择性被所述翼部外缘封闭的排气孔,所述活塞总成在右止点时,所述第一工作腔通过该排气孔连通到外界,所述活塞总成在左止点时,所述第二工作腔通过该排气孔连通到外界。
所述活动缸壁表面与所述本体的端面之间、所述中心部的周面与所述定子的周面之间、两个定子之间的本体内壁面与所述翼部的周面之间、以及所述活塞体和缸盖内壁之间均滑动式密封配合。
所述进气口外还设有进气增压器。
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机体,所述曲轴和缸体均连接到所述机体上。
曲轴连杆总成还包括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的飞轮质量体。
所述本体的定子内还形成有冷却水道。
各储气腔中,进气阀门和喷油器对应的紧邻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内燃机进气方式独特,在进入工作腔前,混合气便在对应的储气腔进行预压缩。采用电控进气阀门,开闭由微机控制驱动马达直接驱动,取消传统的凸轮驱动方式。排气采用了二冲程传统的扫气方式,不设排气阀门。在控制方式上,点火系统、燃料供给也都由微机来控制。采用的独特进气方式能有效提高经济性,动力性,并降低排放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的活塞总成及缸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活塞第一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活塞第二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活塞第三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活塞第四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活塞第五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活塞第六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燃机电控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10所示,标号分别表示:
定子1、火花塞2、本体3、排气孔4、翼部5、缸盖6、火花塞7、中轴8、进气阀门9、喷油器10、储气腔进气通道11、第二工作腔进气通道12、进气口13、储气腔进气通道14、喷油器15、进气阀门16、第一工作腔进气通道17、机体18、飞轮19、曲轴20、连杆21、活动缸壁22、冷却水道23、中心部24;
第一工作腔A、第二工作腔B、第一储气腔a、第二储气腔b。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包括:
缸体,由相互固定的本体3以及缸盖6组成。其中本体3由汽缸定子1和缸壁构成,在汽缸定子1内部铸造有冷却水道23。缸盖8靠螺栓与本体3紧固在一起(之间装有密封垫)。所述本体3内形成垂直于所述缸盖6内壁的中轴8,该本体3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断面形状呈扇环状的定子1,这两个定子1之间的缸壁内壁面呈柱面,且所述本体3的内壁面(由定子以及缸壁共同限定)绕所述中轴8旋转对称。
活塞总成,由活动缸壁22以及形成在该活动缸壁22一侧表面上的活塞体组成;所述活塞体包括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中轴8上的中心部24,以及由该中心部24起对称的向外延伸设置的两个扇形柱状的翼部5;所述的翼部5位于两个定子1之间,并且,所述活动缸壁22表面与所述本体3的端面之间(靠密封环实现密封)、所述中心部24的周面与所述定子1的周面之间、两个定子1之间的本体3内壁面与所述翼部5的周面之间、以及所述活塞体和缸盖内壁之间均滑动式密封配合。此时,所述缸体和活塞总成共同界定出四个随活塞总成旋转而容积变化的腔体;其中一个翼部5两侧的腔体为第一工作腔A和第二工作腔B,另一个翼部5两侧的腔体为第一储气腔a和第二储气腔b。
曲轴连杆总成,包括与所述活塞总成铰接的连杆21,以及与所述连杆21铰接的曲轴20,被该曲轴连杆总成限定,所述活塞总成绕所述中轴8在右止点和左止点之间旋转。对于该右止点和左止点,定义如下:当活塞总成位于右止点时,第二工作腔B和第一储气腔a处于最小容积状态,而第一工作腔A和第二储气腔b处于最大容积状态;当活塞总成位于左止点时,第一工作腔A和第二储气腔b处于最小容积状态,而第二工作腔B和第一储气腔a处于最大容积状态。当燃料在工作腔中燃烧时,推动活塞总成在一定范围角度内作往复的转动。活塞总成与连杆21一端通过活塞销相连,连杆21另一端与曲轴20相连。曲轴20支撑在机体上,曲轴20一端安装质量较大的飞轮19。活塞总成的往复转动通过连杆21推动曲轴20作旋转运动,实现运动与动力的输出。活塞总成在来回转动一个过程中,带动曲轴20转动一周。在曲轴20上安装转动惯量较大的飞轮19,用来克服活塞的运动死点。飞轮19上有齿轮,用来实现启动和转速均匀。
机体18,机体18作为缸体及曲轴20的支撑。
另外:
所述活塞总成的中心部24的周面上凹陷的设有:第一工作腔进气通道17,用于在所述活塞总成位于右止点时连通第一工作腔A和第一储气腔a;第二工作腔进气通道12,用于在所述活塞总成位于左止点时连通第一工作腔A和第一储气腔a;
所述缸盖的内壁上凹陷设置:
火花塞2,对应所述第一工作腔A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
火花塞7,对应所述第二工作腔B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
喷油器15,对应所述第一储气腔a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
喷油器10,对应所述第二储气腔b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
进气阀门16,对应所述第一储气腔a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进气阀门16通过储气腔进气通道14连通缸盖6上的进气口13;
进气阀门9,对应所述第二储气腔b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进气阀门9通过储气腔进气通道11连通缸盖6上的进气口13。
进气阀门9和16的开闭由驱动马达直接控制控制,可将空气引入各储气腔。
该储气腔进气通道14和储气腔进气通道11均铸造在缸盖6内部。
所述本体3的缸壁上还设有排气孔4,当所述活塞总成在右止点时,所述第一工作腔A通过该排气孔4连通到外界,所述活塞总成在左止点时,所述第二工作腔B通过该排气孔4连通到外界。而当活塞总成旋转在右止点和左止点之间时,该排气孔4被翼部5的外缘封闭。
以上对于本发明提供的内燃机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该内燃机每个工作腔的一个工作循环是在活塞总成转动的二个行程中完成的,也是在曲轴旋转一周的时间内完成,因此是一种二冲程的发动机。以下结合上述具体结构,用图解法来说明一下这个二冲程扇形转动活塞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一、第一行程:活塞总成由左止点向右止点转动,曲轴旋转180°。
1)如图4所示:
活塞总成处于左止点,第一工作腔A火花塞点火,第二工作腔B换气接近终了。第一储气腔a进气阀门开始关闭,第二储气腔b进气阀门开始打开。
当活塞总成逆时针转动至左止点时,可燃性混合气体已经被压缩在第一工作腔A内。此刻,微机控制火花塞2点火,第一工作腔A内可燃混合气燃烧,燃烧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总成由左止点向右止点顺时针转动,并通过连杆21推动曲轴20旋转作功。此时,第一储气腔a完成进气,第一储气腔a进气阀门16开始关闭。第二工作腔B与第二储气腔b仍保持贯通,第二工作腔B换气工作此时已经完成。第二储气腔b进气阀门9已开始打开,第二储气腔b准备进气。在进气阀门16完全关闭后,第一储气腔a内喷油器15喷油。
2)如图5所示:
第一工作腔A作功,第二工作腔B压缩,第一储气腔a预压缩,第二储气腔b进气。
第一工作腔A作功推动活塞总成顺时针运转过一定角度之后,第二工作腔B与排气孔4及第二储气腔b同时封闭,第二工作腔B气体被压缩。此状态时,进气阀门9完全打开,第二储气腔b进气。第一储气腔a内气体在第一储气腔a内开始被预压缩。第一储气腔a内喷油器15继续喷油。
3)图6所示:
第一工作腔A换气;第二工作腔B压缩;第一储气腔a进气阀门16关闭;第二储气腔b进气阀门9打开进气。
为活塞总成继续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工作腔A与排气孔4相通,开始排气,进气阀门16保持关闭,第一储气腔a通过第一工作腔进气通道17也同时与第一工作腔A相贯通,已被预压缩的混合气体则通过第一工作腔进气通道17进入第一工作腔A。进排气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利用第一工作腔A作功最后阶段的残余压力以及新气来扫除废气,实现第一工作腔A的换气过程。第二工作腔B封闭,腔内混合气体继续被压缩。进气阀门9继续打开,第二储气腔b继续进气。此过程直到活塞总成顺时针转动到右止点结束。到右止点时,第一储气腔a内喷油器15停止喷油。
二、第二行程:活塞总成由右止点向左止点转动,曲轴旋转180°。
1)图7所示:
活塞总成处于右止点;第一工作腔A换气接近终了;第二工作腔B火花塞7点火。第一储气腔a进气阀门15开始打开;第二储气腔b进气阀门9开始关闭。
当活塞总成继续顺时针转动至右止点时如,第二工作腔B处于压缩终了(此时第二工作腔B为燃烧腔)。第一工作腔A与第一储气腔a仍保持贯通,第一工作腔A换气工作处于终了,已基本完成。进气阀门16开始打开,第一储气腔a准备进气。火花塞15点火,第二工作腔B内被压缩的高温高压可燃混合气被点燃,气体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
2)图8所示:
第一工作腔A压缩;第二工作腔B作功;第一储气腔a进气;第二储气腔b预压缩。
第二工作腔B内被压缩的高温高压可燃混合气被点燃后,工作腔内气体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推动活塞总成由右止点向左止点逆时针转动,并通过连杆21推动曲轴20旋转。
此时进气阀门16完全开启,第一储气腔a持续进气。第二工作腔B混合气被压缩,进气阀门9完全关闭,第一行程阶段进入到第二储气腔b气体被预压缩。此时,第二储气腔b已完成充气,进气阀门9完全关闭,第二储气腔b内喷油器10开始喷油。进入第二储气腔b气体被预压缩。
3)图9所示:
第一工作腔A压缩;第二工作腔B换气;第二储气腔b进气阀门9关闭;第一储气腔a进气阀门16打开进气。
活塞总成继续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工作腔B与排气孔4相通,开始排出废气,进气阀门9保持关闭,第二储气腔b通过第二工作腔进气通道12也同时与第二工作腔B相贯通,已被预压缩的气体则通过第二工作腔进气通道12进入第二工作腔B。进排气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利用第二工作腔B作功最后阶段的残余压力以及新气来扫除废气,实现第二工作腔B的换气过程。第一工作腔A封闭,腔内混合气体继续被压缩。进气阀门16继续打开,第一储气腔a继续进气。此过程直到活塞总成顺时针转动到左止点结束。到左止点时,第二储气腔b内喷油器停止喷油。
当活塞总成逆时针转动至左止点时,此时同图4中所示,由储气腔预压缩后进入第一工作腔A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再在第一工作腔A内进一步压缩,当活塞总成逆时针转动至左止点时,为压缩终了(此时第一工作腔A容积为燃烧室容积)。压缩终了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升高,火花塞2点火。点燃可燃混合气。此时,第一储气腔a完成充气,进气阀门16开始关闭。第二工作腔B与第二储气腔b仍保持贯通,第二工作腔B换气工作接近尾声,已基本完成。进气阀门9已开始打开,第二储气腔b准备进气。至此,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之而后按图4说明进行下一次工作循环。
三、对于上述过程总结及几点说明:
在活塞总成从图4(左止点位置)-图7(右止点位置)-图4(左止点位置)往复转动一个循环过程中,曲轴旋转360度。
第一工作腔A状态如下:
点火-----膨胀作功-----换气-------压缩---------点火
第二工作腔B状态如下:
换气-----压缩--------点火-----膨胀作功------换气
其中点火时刻实际发生在接近压缩终了。
排量:按照传统发动机的基本定义方式,扇形活塞在图4(左止点位置)时第一工作腔A的容积为燃烧室容积V1,到图7(右止点位置)时的容积为总容积V。总容积比上总容积减去燃烧室容积为工作容积V2。第一工作腔A与第二工作腔B的工作容积之和即为该发动机的排量。
压缩比:总容积V/燃烧室容积V1=压缩比,压缩比的大小反映气体的压缩程度。本发明实施例所设计的发动机,气体在储气腔存在预压缩,进入工作腔前的气体已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因此工作腔的压缩比可适当减小。
结合上述的内燃机结构和工作流程,以下对于内燃机所需的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基本框架
可参见图10所示,设想的内燃机的工作由电子控制系统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喷油时刻和喷油量、进气阀门的开闭时刻和持续时间。整个系统传感器、发动机控制电脑和执行元件组成。传感器主要有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以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踏板位置传感器等。它们接受来自发动机运行工作状态的各种信息,传递信号给微机控制单元。经过控制电脑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执行元件来完成相应的动作。执行元件主要喷油器、点火器、进气阀门控制电机。
2、主要控制子系统
1)点火控制:采用目前主流形式发动的点火控制方式,采用两工作腔独立点火的方式。
2)喷油控制:采用缸外喷射,在进气阀门口附近喷射。
3)进气阀门驱动电机控制:两个进气阀门分别采用两个驱动电机来直接控制气门的开闭。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曲轴位置信号及油门信号等,微机经过运算、比较、分析,最后控制电路来驱动电机动作实现进气阀门的开闭。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内燃机,其特点如下:
1、基本特点
该内燃机从活塞的运动形式来看是一种转动活塞式发动机,从运动行程来看是一种二冲程发动机。从工作缸的数量来看是一个二缸发动机。
2、创新点
有关转动活塞式内燃机,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结构创新:
1)通过扇形活塞与汽缸扇形定子将一个缸体分成四个腔,两个工作腔与对应的进气压缩腔。优点是第一工作腔A处于作功阶段时,对第二工作腔B内的混合气进行压缩。反之,第二工作腔B处于作功阶段时,对第一工作腔A内的混合气进行压缩。颠覆传统的四冲程、二冲程往复活塞式发动机靠飞轮来带动的特点。采用左右工作腔的交替工作,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更大。
2)取消了传统的配气凸轮机构,进气采用驱动电机直接控制,排气采用扫气方式,不设排气阀门。吸取了二冲程发动机换气特点与四冲程发动机进排气特点而采取的优化方法。进气阀门的动作由微机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适时控制驱动马达,实现进气门的打开与关闭。可以适时地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与驾驶人意图来控制进气。可以实现在不同转速、负荷下的进气门开度大小,持续时间。以达到燃油的经济性,并减少排放污染。
原理创新:进气采用预压缩独特的工作方式。相当于将普通发动机的压缩过程巧妙利用结构特点分成二次压缩,混合气在进入工作腔前,就在储气腔进行预压缩。可使得混合气混合均匀,混合气燃烧效果更好。相对传统二冲程发动机来说,换气效果更好。也使得工作腔的压缩比可适当减小,使发动机更紧凑。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发明意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发明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由相互固定的本体以及缸盖组成,所述本体内形成垂直于所述缸盖内壁的中轴,该本体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断面形状呈扇环状的定子,这两个定子之间的本体内壁面呈柱面,且所述本体的内壁面绕所述中轴旋转对称;
活塞总成,由活动缸壁以及形成在该活动缸壁一侧表面上的活塞体组成;所述活塞体包括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中轴上的中心部,以及由该中心部起对称的向外延伸设置的两个呈扇形柱状的翼部;所述的翼部往复运动于两个定子之间,使所述缸体和活塞总成共同界定出四个随活塞总成转动而容积变化的腔体;其中一个翼部两侧的腔体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另一个翼部两侧的腔体为第一储气腔和第二储气腔;
曲轴连杆总成,包括与所述活塞总成铰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铰接的曲轴;
所述中心部的周面上凹陷设置:第一工作腔进气通道,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腔处于最小容积时连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一储气腔;第二工作腔进气通道,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腔处于最小容积时连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一储气腔;
所述缸盖的内壁上凹陷设置:两个火花塞,各对应所述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两个喷油器,各对应所述第一储气腔/第二储气腔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两个进气阀门,各对应所述第一储气腔/第二储气腔在最小容积时的区域设置,所述进气阀门通过该缸盖内部的储气腔进气通道与该缸盖上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还设有选择性被所述翼部外缘封闭的排气孔,所述活塞总成在右止点时,所述第一工作腔通过该排气孔连通到外界,所述活塞总成在左止点时,所述第二工作腔通过该排气孔连通到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缸壁表面与所述本体的端面之间、所述中心部的周面与所述定子的周面之间、两个定子之间的本体内壁面与所述翼部的周面之间、以及所述活塞体和缸盖内壁之间均滑动式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外还设有进气增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还包括机体,所述曲轴和缸体均连接到所述机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曲轴连杆总成还包括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的飞轮质量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定子内还形成有冷却水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各储气腔中,进气阀门和喷油器对应的紧邻设置。
CN2013100808377A 2013-03-14 2013-03-14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Pending CN103174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08377A CN103174508A (zh) 2013-03-14 2013-03-14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08377A CN103174508A (zh) 2013-03-14 2013-03-14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508A true CN103174508A (zh) 2013-06-26

Family

ID=4863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08377A Pending CN103174508A (zh) 2013-03-14 2013-03-14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450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4672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屠庆珏 Mt转子发动机
CN105545467A (zh) * 2016-03-04 2016-05-04 江苏紫烨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发动机
CN107542660A (zh) * 2016-06-24 2018-01-05 王辉明 转子滑轨式空气压缩机
CN113006933A (zh) * 2021-03-12 2021-06-2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缸盖对置点火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4672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屠庆珏 Mt转子发动机
CN104314672B (zh) * 2014-10-14 2016-08-03 屠庆珏 Mt转子发动机
CN105545467A (zh) * 2016-03-04 2016-05-04 江苏紫烨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发动机
CN107542660A (zh) * 2016-06-24 2018-01-05 王辉明 转子滑轨式空气压缩机
CN113006933A (zh) * 2021-03-12 2021-06-2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缸盖对置点火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06933B (zh) * 2021-03-12 2022-08-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缸盖对置点火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07104B1 (ko) 압축공기를 동력 매체로 하는 엔진
US3895614A (en) Split piston two-stroke four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620181A (zh) 分置循环相位可变的往复活塞式火花点火发动机
CN101737147B (zh) 对置活塞发动机
CN103089489B (zh) 能够在均质充量压缩点火模式下运行的内燃机
CN103174508A (zh) 一种扇形活塞式内燃机
CN102072009B (zh) 空气先导式扫气的二冲程发动机
WO2016004860A1 (zh) 用于动力装置的二冲程齿轮轴发动机
RU2361093C2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0400863C (zh) 一种车用活塞式气压发动机
US4033317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1333963A (zh) 一种椭轮活塞式转子内燃发动机
CN201125752Y (zh) 一种车用活塞式气压发动机
CN102996236B (zh) 轮环样气缸环转活塞发动机
CN201723307U (zh) 汽油机
CN107288748A (zh) 一种扇形钟摆活塞式电控发动机
CN103147851B (zh) 受控转子块四行程转子发动机
CN202360217U (zh) 旋转发动机
CN205477923U (zh) 汽车用内燃式圆周转子发动机
CN209083406U (zh) 一种四冲程转子发动机
JPH0216324A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CN107587936B (zh) 偏心转子发动机及其燃烧做功方法
CN202718753U (zh) 一种发动机
WO2006069503A1 (fr) Moteur a deux temps a chambres de combustion multiples
CN205714421U (zh) 活塞旋转式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